傳承家風講述家風故事作文
家風,是一個家族代代相傳的信仰、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總稱。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傳承家風講述家風故事作文,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傳承家風講述家風故事作文(篇1)
每個家都有家風家訓,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我的家訓是尊敬長輩、師長、同學和有殘疾的人。如果不尊敬長輩師長,不懂禮貌,媽媽就會痛罵我自己一頓,也要好好對待鄰居。
我家的家風勤勞之風,我愿它常駐我家,原那勤勞之風飄在中華民族的上空,飄進萬戶之中。
要說,就從奶奶說起。我奶奶這把年紀,也是忙個不停,在我們外出學習工作時,奶奶就利用時間,在家左刷右洗,從沒閑著。早晨,勤奮的奶奶為我們準備早餐,在我們吃的不吃了,奶奶就把剩下的吃了,就去干其它的活。晚上,我睡不著覺,在床上左翻右滾,便穿鞋走到燈開關哪,開開燈,走出臥室,我看到了奶奶的一舉一動,奶奶拖地很輕,生怕打擾我的睡眠,我知道奶奶的身體不是那么硬朗,干活不久體力下降,對身體有許多的影響,奶奶為我們累垮了身體,奶奶一回頭看到我站在那里,奶奶一步成兩步地走來。奶奶對我說:“為什么不睡呀?”我說:“我睡不著,我也看看您休息了沒有,您為我們付出這莫多,我很心疼您!”說完我就回到自己的臥室睡覺去了。
我媽媽也是一位勤勞的媽媽,每天給我們準備飯菜,跟我們一起吃飯,飯后媽媽放棄了娛樂活動,也沒到頭休息,而是在家干家務活,我發現每天累了就到書房氣喘吁吁,小聲嘀咕著,我聽見還說有點累,我回憶白天我問媽媽的話,不累,我忽然一愣,那就是母愛的力量吧。我流下大豆般的淚滴,跑回自己的臥室失聲痛哭,我心想我為什么干不了這活,等我有時間我也干讓媽媽休息。我今天起得早把家里那臟擦哪,在打掃一下,再拖一下,屋子地變得干干凈凈的。
在外,見到老師長輩也要懂禮貌。愿那勤勞之風常駐我家,愿勤勞之風飄在中華民族的上空,飄進千家萬戶!
傳承家風講述家風故事作文(篇2)
家是我們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一直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為人處事。家庭中的好家風有助于我們茁壯成長,反之,不良的家風會使孩子走上一條條彎路。
“孝道”是我家的好家風。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的父母一直以他們的實際行動教誨著我。我家是個特殊的家庭,爺爺和姐姐在一場車禍中不幸身亡,奶奶和父母沉浸在悲痛中不能自已,后來哥哥患有腦癱,現寄養在療養院中,讓我們這個家庭雪上加霜,這兩件事一直觸痛著我的奶奶和父母,也正因此,父母對奶奶更是孝敬有加。十多年來,我們一直和奶奶生活在一起,但從沒有發生過矛盾,因為我的父母總說,奶奶是這個家的大家長,排第一位,每當家里有重大事項需要討論,大家各執一詞不能統一時,最后大多是聽奶奶的,用父母的話說,這就是百善孝為先,從小我都把父母對長輩的孝敬看在眼里,銘記在心。
在我看來,尊敬師長,刻苦學習,不與長輩頂嘴,聽從父母的教誨以及體諒長輩們的辛苦付出就是我們現在所應盡的孝道。因此,在家中盡我所能地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幫父母洗碗、掃地,晚上給奶奶洗腳,陪奶奶聊家常,這些事雖小,但也能減輕父母的負擔,也能排解老人一天的寂寞;在學校里我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刻苦學習,從不給老師惹麻煩,做一個好學生。其實這些還遠遠不夠,真正的孝道還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需要向父母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
好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殷切希望,更是我們中華民族優良之風的傳承,我要把“百善孝為先”這句話牢牢地記在心里,從小做一個孝敬長輩懂得感恩的人。
傳承家風講述家風故事作文(篇3)
素有“文明禮儀之邦”的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是文明的傳承人,每一個家庭都要弘揚時代好家風。
我的家庭重家和,講孝道,懂禮節,鄰親里,爸爸媽媽還時常教導我要寬容待人,不為小事計較,要保持一顆健康、積極向上的心……
古言道:百善孝為先,孝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的爸爸媽媽都是孝子,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非常孝順。有一次,奶奶生病了,血壓很高,老頭暈,爸爸媽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自己都顧不得吃飯,一會兒給奶奶喂藥,一會兒幫奶奶量血壓,一會兒給奶奶按摩,對奶奶噓寒問暖……奶奶在爸爸媽媽的細心照顧下,身體漸漸地康復了。爸爸媽媽的一言一行,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受到了啟發。奶奶年紀大了,平時經常腰酸背疼,我就會當個小小按摩師,幫奶奶捶背,陪奶奶聊天,逗奶奶開心,奶奶心里感到很欣慰。
爸爸的勤學上進、有耐心也是我學習的好榜樣。他是一名基層公務員,每天都要和群眾打交道,工作任務繁重,但是,爸爸總是很有耐心地下到基層和群眾分析問題,解決群眾提出的各種困難。為了能更保質保量地完成工作,爸爸每天還細讀文件,領會文件精神,并做好工作筆記,他的積極、勤奮時刻激勵著我。
媽媽常說:“要擁有一顆善良的心,要樂于助人。”我和媽媽出門,每當看見路邊乞討的人,媽媽總是會拿出一些錢讓我給那些遇到困難的人,雖然錢并不是很多,但是至少可以讓他們吃上一頓熱乎乎的飯菜,感覺世間還有溫暖……
俗話說:“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良好的家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我們長時間地堅持,讓我們一起來樹立端正的家風,弘揚民族文化,做美德少年!
傳承家風講述家風故事作文(篇4)
家風是一個家庭長期培育形成的一種文化和道德氛圍。在我家,我想它就體現在“雪衣”上,也體現在爸爸的行動中。現在,它們都變成我的記憶,激勵著我好好學習。
“雪衣”是我對爸爸寫給我的日記的昵稱。記得有一次,爸爸帶回來很多白紙。那時,我很好奇。這些白紙上寫了什么?怎么有這么多?我沒有直接問爸爸,而是馬上接過白紙,來到房間的書桌前,坐在椅子上,仔細地閱讀起來。
我數了一下這些白紙,居然有十二張之多。一讀內容,原來是介紹市花的。爸爸詳細地查了中國23個省會城市、5個自治區首府、4個直轄市和兩個特別行政區香港市與澳門市的市花。在日記結尾處,爸爸還寫了一段話,教育我要認真和仔細。其中有兩句話,我現在還記得很清楚。一句是認真和仔細是獲得好結果必不可少的要素,另一句是成功是靠汗水換來的。
不僅這些道理印在我心中,那些白紙也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翻動的白紙像一片片大雪花在空中飄動,也像白衣在空中飛揚。所以我給這些白紙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雪衣”。這是爸爸給我的珍貴財富。
說完“雪衣”,再來說一下父行。俗話說,寫得好不如做得好。至今,我還記得去年暑假的一件小事。終于放假了,我與爺爺奶奶到臨安神龍川痛快地玩了一個月,真有點樂而忘返。回來時,我發現爸爸買了一本書,書名叫《數獨:從入門到精通》。最令我驚訝的是爸爸從來沒說過自己喜歡數獨,但在這個月,他做了五十多道數獨題。我知道,他是在通過行動告訴我,喜歡數獨,不僅只在嘴上說,還要落實在行動上。
我要向爸爸學習。我要學習他的認真,學習他的言行合一,并把好家風傳承下去。
傳承家風講述家風故事作文(篇5)
家風,看到這個詞很多人可能會問什么是家風,我想家風就是一個家庭不可缺少的主旋律。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家的家風有三條:一是節儉,二是惜時三是孝順。接著就來說一說吧!
先說我家的節儉之風。我的家在農村從小就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這個好習慣自然而然地傳到他們的女兒——我身上。記得從我懂事起每當吃飯媽媽就叮囑我“你要愛惜糧食,農民伯伯種糧食很不容易。不要往桌子上撒,碗里要吃得干干凈凈。”我當時并不是很理解,但我很聽話,還是按照媽媽的話做了。后來上學了,我學了古詩《鋤禾》之后,才真正理解了媽媽的良苦用心。
再說我家的惜時之風。媽媽每天匆匆忙忙地趕回家,一邊叮囑我“快點寫作業”,一邊急忙趕到廚房做飯。利用做飯的空隙,還要洗臟衣服,手還沒擦干就來到我的書桌旁檢查我的作業,還督促我快點兒寫,并認真地說:“時間在不經意間就溜走了,如果不抓緊地話,就白白浪費了。抓緊省下時間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媽媽的一言一行感染了我,從而我也學會了珍惜時間。
最后說我家的孝順之風。我的父母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子欲養而親不待。而他們也是那樣用心做的。記的那次姥姥生病住院。媽媽一連好幾個星期在醫院里照顧姥姥。出院后又把姥姥接回家,并細心照顧。給姥姥端茶倒水噓寒問暖。還安排我去陪姥姥聊天。爸爸給姥姥買了許多好吃的,我都有點讒得流口水了。爺爺生病時,爸爸不顧白天工作的辛苦,晚上去陪爺爺。看著父母的一舉一動,我想,我也要做個孝順的人。
繼承和發揚好的家風,是一種“正能量”的傳遞。有了優良的家風,我們的小家一定會更加幸福,祖國的大家庭一定更加和諧!
傳承家風講述家風故事作文(篇6)
每個家都有屬于自己家的家風、家規、家訓,要說起我家的家風、家規、家訓,那可就要跟我小時候的幾件事有關了。
從我懂事起,媽媽就告訴我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勤學,意思就是要好學,奮發學習;其次是上進,要不斷地上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我能行;然后是誠實,不誠實的人,哪會讓別人信任你,依賴你呢;最后是善良,沒有一顆善良的心,只有一顆狹隘的心,怎么為別人著想?怎么會在別人有困難時去幫助他呢?
五歲時,我就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了。但是吃飯很挑食,不是挑肉就是挑菜,而且還常常剩飯。并且我洗手時,每次洗一次,就要浪費半盆水,洗完后水龍頭也不關,白
白浪費了很多水。媽媽知道了我這兩個不好的習慣以后,對我說:“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以后就不要再挑食了,而且也不要再剩飯了,并且要節約水資源。”從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要“勤儉節約”。
過年時,我到爺爺家去拜年。向爺爺說了聲“新年快樂”。爺爺從口袋里掏出了一個紅包,放在我手上,并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孫女啊!你已經9歲了,明年你就要上四年級了。我要告訴你三句話,第一句話是尊敬長輩,無論你將來走到了哪兒,你看到長輩都要有禮貌,尊敬長輩;第二句話是孝順父母,父母將你帶到了世上,并養育了你。長大你一定要報答他們,孝順他們;第三句話是自強自立,將來你無論做什么工作,都不要依賴別人,靠著自己的實力工作,還要安于現狀,勤奮進取。這就是我對你的期望,希望你時時刻刻地記住。”
又過了一年,我們坐下來打算開個家庭會議。爸爸說:“今天的內容就是討論家風、家規、家訓。目的就是想讓你上學后能約束自己管好自己。”我們討論了很久,才確定下來。
家風就是勤學、上進、誠實、善良。
家規是勤儉節約
家訓則是尊敬長輩、孝順父母、自強自立。
上學以后,我感覺自從有了家風、家規、家訓,無時無刻不在謹記著,約束自己。
傳承家風講述家風故事作文(篇7)
如果家是一支蠟燭,那么家風就是蠟燭的燈芯;如果家是一條小路,那么家風則是照亮我們前進的路燈;如果家是一條船,那么家風一定是它的船坨。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
今天,我問媽媽:“我們家的家風是什么呢?”媽媽微笑著對我說:“你要注意觀察,家風就體現在我們的行動中。”我怎么沒有印象了呢?我使勁撓了撓腦袋,疑惑不解的看著爸爸,可爸爸卻懶洋洋地說:“一定要找家風。”我十分無奈,知道他們肯定是不會告訴我的,那我就只好自己觀察了。
“吃飯了。”奶奶已經做好了香噴噴的飯菜,我搶著先拿了筷子,準備向美食發動強勢攻擊。這個時候,爸爸皺著眉頭問我:“家風去旅游了嗎?”聽了爸爸的話,我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家風!我趕緊放下筷子,去廚房幫奶奶把最后一道菜端了出來,端正的坐在餐桌前,等奶奶坐好了,大人們開始動筷子了我才開動筷子,開始大口大口地吃飯菜。這時,老爸拍拍我的頭,微笑著說:“家風回來了。”
吃完飯后,我又問爸爸:“我們家還有什么家風呢?”爸爸說:“自己再找找吧!”這時,媽媽讓我去買瓶飲料。我拿著錢,來到了超市,我把錢交給了收貨阿姨,阿姨微笑著遞給我一瓶飲料,還找給我了一角錢。回到家我把飲料遞給媽媽,順手把剛才找回來的一角錢扔到了沙發上。
媽媽問我為什么這么做,我說:“一角錢留著有什么用?現在一角錢什么都買不到呀?還是扔了算了。”媽媽說:“一角錢雖少,可它也是錢呀,如果每天存一角錢,一年就會有365角錢呢,你要學會節儉。”說著便把那一角錢拿了起來,放進了一個小盒子里。從此,我便往小盒里存零錢,養成了節儉的習慣。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傳承家風講述家風故事作文(篇8)
我的外公是一名老中醫,他的家里珍藏著一本厚厚的記事本。有一次,我好奇地打開記事本,只見記事本的封面已經磨損,里面的紙張已經泛黃,字跡已隱隱斑駁,但依然非常整潔。
筆記本的前半部分,記載著幾十年來外公的每天收支記錄,數字精確地每分每毫。我看到這些阿拉伯數字,拿起計算器飛快地計算著,一估算,發現外公幾乎是個只會賺錢不會花錢的人。外公忙碌了一輩子,現在退休了還返聘在醫院上班,他的衣服基本上都是縫縫補補,舍不得扔,幾件新衣服大多是我爸爸媽媽替他買的。他還住在單位集資的筒子樓里,家里的家具基本超過二三十年沒有更換過了。有時我忍不住地問道:“外公,你并不缺錢,但為什么這么省吃儉用呢?”外公笑著回答我說:“孩子,生活的品質不在于住多大的房子、吃多少山珍海味,而在于自己過得快不快樂,我生活簡單慣了,錢可以花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的哦。”
當我打開記事本的后半部分,我就找到了外公所說的有意義的事情。原來這里面記載著外公幾十年來為無力承擔醫藥費的病患捐助的情況。
聽外公說,他行醫數十年,每年都遇到了無力承擔醫藥費、確有困難的病患,外公一次又一次次地伸出了援助之手。退休后,因他的心里無法割舍醫療事業、無法離開病人,又返聘到醫院繼續為病人看病,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幾乎每天一大早都會準時出現在診室。有時候我就問他:“外公,你天天上班,難道不會煩不會累嗎?為什么不在家里好好休息呢?”外公總是回答我說:“我習慣了,真要我離開醫院、離開病人,我會很不自在的。在這里我可以繼續發揮我的余熱,多好!”
通過外公的一本普通的記事本,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勤儉、仁愛”的家風。我一定要把這些良好的家風繼續傳承發揚下去。
傳承家風講述家風故事作文(篇9)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家訓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在我家也有家訓就是勤儉節約。
我的外公是一個有著六十余年的老黨員了,他一生清貧,非常注重勤儉節約這四個字他的衣服很舊甚至還有的打了小補丁還是不舍得丟,媽媽和姨媽要給他賣他也會拒絕,他總是說:“只要能穿不就行嗎,你們看這小補丁還很別出心裁呢!”他的勤儉影響了身邊的外婆,同時也教育好了姨媽和我的媽媽,“堂前教子,枕邊教妻”,把嚴于管教作為培育良好家風的重要環節。“儉以養德,德由儉來”,把樂于節儉作為培育良好家風的行為準則。勤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物質生活極大改善后的今天這更是不能丟棄的珍寶。因此,節儉與勤勞是人最基本的美德。
就拿我的小家庭來說說吧:我的爸爸是一個網絡外線維護員,他的工作非常的辛苦,不管刮風下雨,也不管時間早晚,只要哪里出了故障他就得開始工作,有時連續好幾小時時都是以一個姿勢不停的工作,非常的難受哦!我的媽媽是一個小店的小老板,每天工作的時間都超過十幾小時,工作也是非常的煩瑣,但收入只是一般,因此時時能聽見媽媽的嘮叨:“我們要節約啊,我們要勤勞啊!”衣服能穿就不要賣了,零食可以不吃就不要浪費,在家用水用電也得節儉,不能浪費等。在我家還有這樣的規定,在家吃飯都是先吃不管后吃洗碗的原則,這樣一來也讓我做事拖拉的壞毛病有所改善,這一舉動還帶動了我的兩個妹妹,讓她們也加入到了我的行列,努力改掉壞毛病一起加油!這就是我生活的小家。
家訓家風家規是一個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每個家庭必不可少的成分,而我們家的家風家訓就是向外公學習勤儉節約,只要我們大家都可以做到節約糧食,節約用水用電,相信這個世界會變得更美好。
傳承家風講述家風故事作文(篇10)
好家風像優美的音樂浸潤我們心田;像經典的書籍傳授我們知識;像明亮的燈光指引我們前行。
韓愈說:“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是呀,天才與凡人只有一步之隔,這一步就是勤奮,勤奮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媽媽說:“越勤奮,越幸運”,這就是我家的家風。是啊,別人可以替你開車,但不能替你走路;可以替你做事,但不能替你感受。人生的路要靠自己行走,成功要靠自己去爭取。”
天道酬勤,勤能補拙。從古至今,從國內到國外,凡是有所成就的人,他們都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在我身邊,就有一個勤奮的好榜樣,那就是我爺爺。爺爺從貧瘠的農村來到了部隊參軍,他做事嚴謹、性格堅強勇敢、勤奮上進,通過自己的努力成長為軍官。級別越來越高,爺爺也越來越勤奮努力。他要求司機在自己車上放幾本書,出車的空隙就拿出來看看。他還經常鼓勵戰士們,要堅毅、能吃苦,要繼續自己的學業,去考學、到軍校進修,提升自己的個人素質和能力。爺爺大校轉業后擔任了測繪局領導,同樣在崗位上兢兢業業、勤奮努力,為國家的測繪事業作出了貢獻。
爺爺帶了個好頭,爸爸自然要向他看齊。爸爸在工作上也是勤勤懇懇,很多事情也是親力親為,從不抱怨。“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工作中他帶領著自己的團隊征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勤奮幫助爸爸在工作上越過了暫時的失敗和挫折,助他摘下甜美的成功之果!
我從小學習舞蹈,“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在練基本功的時候,我經常因為肌肉疼痛而想要放棄,但是爺爺和爸爸的榜樣力量,讓我不甘落后,我堅持著、努力著,很快我的基本功變得扎實、各種有難度的動作也能很快做到位,舞蹈起來更是行云流水、流暢優美,因此在各類舞蹈比賽中,我獲得了很多獎項。
我想,在若干年后,帶著“勤奮努力”的好家風,我長大了,定會長成一棵參天大樹,我相信自己仍然會延續這種好家風,讓它伴我成人、成才。
傳承家風講述家風故事作文(篇11)
家風是一種無聲的教育,潤物無聲地影響著我們的心靈。每個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風,在每個美好幸福的大家庭中,都會因為父母的陪伴而溫暖,同時也伴隨著家風的和諧氣息,我們要時刻遵守家風,傳承家風。
一、志同道合和諧維家
和諧的家庭是和諧社會重要組成部分,夫妻和睦是家庭和諧的堅實基礎。李浩敏、李浩宇的父母都在農村長大,不同的階段在同一單位工作,共同的經歷,使他們的心貼得更近,使他們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生活中他們相互照顧,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當意見不統一時總是能夠用理智的態度去溝通。這種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常常引來鄰里、同事、親朋的羨慕和稱贊,也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
二、愛家敬業比翼齊飛
李浩敏、李浩宇的父母不僅深愛著自己的家庭,更加熱愛事業,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他們的父母作為共產黨員,能夠嚴格遵守和執行黨的各項紀律規定,做到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他們除注重自身建設外,堅持正常的學習不斷提高自己,在家庭做稱職的一員,在社會做文明的公民,提倡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完美統一。多年來,因為工作突出,李浩敏、李浩宇的父母多次被單位評為先進工作者,他們的媽媽連續五年年終考核都是優秀,并且被縣委組織部授予三等功一次。
三、尊老教子關愛社會
李浩敏、李浩宇的祖父母和外祖母都是善良勤勞的農民,外祖父是人民教師,李浩敏、李浩宇的父母沒有辜負長輩對他們的培養、教育,都學有所成,取得大學本科學歷。他們的成長也映射出一個文明、和諧、向上的家庭帶給孩子的無盡精神食糧。他們總結了幾點體會來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是父母是孩子的`最好老師,要以身作則,言談舉止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二是對孩子既要嚴要求,又要交朋友,要學會傾聽,關注他們的感受,鍛煉他們思考問題和獨立生活的能力;三是在生活上不溺愛,要養成勤儉和獨立的品格;四是教他們做人要坦誠,做事要嚴謹,要樹立遠大理想做社會有用的人。
和諧社會的創建需要很多這樣的家庭和這樣的人,和諧家庭是和諧社會的基本元素,這個元素的完全覆蓋,是和諧社會的最終實現,讓我們共同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努力。
傳承家風講述家風故事作文(篇12)
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它一定有著最動人的風景,最優良的家風,范子涵的小家庭,在平凡的生活中用點點滴滴的行動詮釋了家與愛的真諦。范子涵的爸爸媽媽都是出生農門的教育工作者,他們深知知識的重要性,這種特殊的身份讓他們對孩子的教育尤為重視,但他們知道范子涵并非天賦異稟,教育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日積月累的穩扎穩打,所以在平時他們特別注重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每天早上利用早餐前的時間督促孩子進行半小時的晨讀,每天晚上檢查完孩子家庭作業之后,全家人不約而同的進行睡前閱讀。良好的學習氛圍養成了范子涵踏踏實實的學習態度。
夫妻倆達成共識,著重培養孩子“無需提醒的自覺”,他們平時工作非常的忙,為了別人的孩子,無暇顧及自己的孩子,但是作為孩子的引路,讓他們兢兢業業,起早貪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應該做好自己份內的.事。身教大于言傳,范子涵也永遠記著父母的叮囑:“學習是自己的事,需要自己操心。”每天放學他會在姐姐的陪伴下自覺主動的去完成自己的家庭作業,并放在案頭等待父母忙完手頭的工作再去檢查。
范子涵的爸爸媽媽不僅重視孩子的學習,而且特別在意孩子品行的培養,年邁的爺爺奶奶身體欠佳,因舍不得離開故土,便留守老家,夫妻倆每周工作之余,總會抽時間攜兒帶女捎上一些生活必需品去老家探望老人,協助他們以及村里的留守老人料理生活日常。
一個幸福快樂和諧的家庭,需要每個家庭成員的共同努力,范子涵和他的姐姐范婧涵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對兩位老人更是依戀。除了節假日跟隨父母回老家看望爺爺奶奶承歡膝下,讓他們先享受天倫之樂之外,平時也經常打電話打視頻給他們,噓寒問暖,耍呆賣萌,排遣他們獨居的孤寂。崇學向善傳家風,好的家風是子孫后代受用一生的寶藏。
傳承家風講述家風故事作文(篇13)
我是文廟街小學五(7)班學生胡文祥,我的父親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我們家的家庭成員遵紀守法、樂觀向上、孝敬老人、樂于助人。爸爸愛崗敬業、和諧維家,工作中兢兢業業、熱愛學生、喜歡學習,經常教育我用心去學習,心平氣和的去學習,讓自己的心安靜,這樣才會學到更多的知識。
爸爸喜歡閱讀,一有空就翻翻自己喜歡的書本,經常給我們講祖國悠久燦爛的文化歷史和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久而久之,在爸爸的影響下我的家人也熱愛上了讀書。一有空,我們全家就一起閱讀。言傳身教,平時在家里,尤其在孩子面前,父母特別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在公共場合守規矩、講文明、不說臟話,以身作則成為我們的`好榜樣。爸爸經常教育我,要愛護環境,在馬路上見到垃圾主動撿起來,扔到旁邊的垃圾桶里。平時要做好垃圾分類,還要幫助有困難的人們,碰見老人過馬路,主動攙扶老人過斑馬線。一有空我們全家人就一起探討如何學習、做人,并且父母把身邊的一些優秀事跡作為教育孩子典范,讓孩子學習那些人的優秀品質,從一點一滴的事跡約束自己,把不文明的行為及言語在每時每刻絕對不提。
培養人,就是培養他對前途的希望,爸爸在平時教書育人時,絕不教對孩子有任何負面影響的知識,因為老師上課時說的每一句話,可能都對學生有著極大的影響,所以爸爸一直在爭取當一名好教師。
總之,爸爸一直是我學習和做人的好榜樣,我懂得了如何學習和做人的道理!
傳承家風講述家風故事作文(篇14)
家訓,家教,這是每個人家里的傳統家風。家訓,就像是給人做人的訓言;家教,就像是給人約束的教育;家風。就像是給人做人的風氣。我認為,家風每一個都對我們的身心有著極大的好處。是我們認知事物的基礎,待人的禮儀。
小時候,我老是抱怨怎么家里面規矩這么多,很煩,常常觸犯了家規就要挨罰,在我的記憶中,這樣的一條家風使我永不遺忘。
這是一個傍晚,媽媽早已做好了飯菜,可奶奶遲遲沒有回來,餓了一天的我看著桌子上豐富的飯菜,咽了咽口水,也不顧爸爸以前說過的話,超起筷子就吃,正當我吃的帶勁時,一雙大手阻擋了我,我抬頭一看,是爸爸,連忙放下筷子,站了起來,臉紅的像個太陽。“你奶奶還沒回來,吃什么!”爸爸斥聲說道。我結結巴巴的說:“我餓了”,這時,門口傳來奶奶的聲音,“開門”,我看了眼爸爸,跑去開門。當我打開門的一瞬間,我看見她皺皺的眉頭上留著晶瑩的汗珠,
一種暖暖的親情涌上心頭,我想,我是不對,不該在奶奶沒回來就吃飯,她這么辛苦。我拉著奶奶上了飯桌,這是大家都已經團坐了,我低著頭,問著:“奶奶,今天怎么這么晚回來?”奶奶擦了擦額頭的`汗珠,對我說:“今天啊,奶奶事情沒干完,被組長檢查發現東西沒放完,所以啊,回來晚了。”我疑問著:“明天可以干啊?”“不行,今天的事情一定要做完,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每天都有新的任務,今天不做完不罷休。這是你姥姥教給我的,我把它視作家風啊。”我沉思著:“學習也一樣么?”這時,我想到爸爸布置的作業還沒寫完,趕忙下了飯桌,寫了起來,爸爸見了,連忙問:“怎么不吃飯了。”我回答爸爸:“我想起今天您布置給我的作業還沒完成,我寫完了就吃。今天的事要今天做完”一家人開心的笑了,我知道,最開心的一定是奶奶!
幾年過去了,這一條簡單卻刻骨銘心的家風使我的學習有了更大的進步,相信,在將來,我一定會受益終身。
傳承家風講述家風故事作文(篇15)
家是我們成長的地方,我們的習慣主要是在家里培養的,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下,才能培養出好的習慣,所以好的家風是很重要的。下面就來說說我家的家風吧!
誠實是一種很重要的品質。小時候爸爸媽媽就告訴我,做人做事要誠實守信,不能說謊。我記得有一次爸爸媽媽給我布置了一個小時的看書任務,因為我惦記著玩,就沒有讀到一個小時,后來爸爸媽媽問我時,因為不想被爸爸媽媽責罵,所以我就隨便說了句完成了。爸爸似乎看出我在騙他,但他并沒有責罵我,而是走過來語重心長地對我說:“豆豆,就算沒有讀到一小時也應該實話實說,下次改正就好,爸爸媽媽會原諒你的。但是說謊會失去別人對你的信任,下次即使你沒有說謊,別人也會認為你在說謊。”。爸爸的話讓我羞愧難當,我下定決心要改正錯誤,相信誠實的品質將永遠伴隨著我。
都說節儉是美德,我家也不例外。在家里,爸爸媽媽一直教育我,要繼承中華民族節儉的美德。勤儉節約從小事做起,平時吃飯能吃多少盛多少,不能浪費食物,要吃干凈碗里的每一粒飯。我們家可是每一天都“光盤”哦!在洗臉刷牙,洗頭洗澡的時候,我們在意的是節約每一滴水。在使用電燈,空調,電腦等電器的時候,我們在意的.是節約每一度電。
媽媽是一個寬容善良的人,每當我與同學發生不愉快時,媽媽總是心平氣和地對我說:"遇到事情時要先反思自己,想想自己哪里做得不好,然后學會換位思考,多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想想。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我們要學會原諒別人,那樣自己也會很快樂。"
在爸爸媽媽的言傳身教中,我學會了如何寬容的待人,如何與人相處,我也因此交到了更多的朋友。
我家的家風還體現在很多方面,它讓我養成了很多好習慣。正是這樣普通的家風,才讓我養成了現在這種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性格。我會將家風牢記于心,并將它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