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嶺的作文觀后感
觀后感的目的是表達自己的觀點、評價和態度,同時也是一種學習和交流的方式,可以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和寫作水平。什么才算好的上甘嶺的作文觀后感?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上甘嶺的作文觀后感,供大家參考。
上甘嶺的作文觀后感篇1
這個故事講了美國來攻打上甘嶺,在上甘嶺只有我軍一個營的兵力,美軍部隊進行了多次沖鋒,都被我軍打退下來。但我軍傷亡很大。總部讓我軍退進坑道,進去后,敵人占了上甘嶺,還 在我軍的洞口建了些碉堡,只要我軍一出去,就會被打死,很快,我軍沒有水和食物。但我軍不怕困難,死死拖住敵軍,讓部隊有足夠的時間準備戰斗,最后大部隊來了,使我軍奪回了上甘嶺。
由于敵人的封鎖,部隊嚴重缺水,戰士們的嘴唇都干裂了。上級領導派來送水小分隊,隊員們一個個犧牲了。為了保存實力,八連戰士們得下山去搶水。但是,戰士們剛裝好水,就被敵人的流彈打中。后來,師長派人歷盡艱辛才送上一些蘿卜,并特意給連長兩個蘋果。雖然連長那干渴,卻把兩個蘋果分成許多片,送到全連每個戰士的手上……
看到這里,我的眼睛濕潤了。戰士們在那樣饑渴的情況下,沒有忘記自己的戰友,這種階級友愛是多么高尚。此時,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同學之間一定要團結友愛,像我們平時那樣——今天同這個吵嘴、明天同那個打架,根本談不上團結友愛,互相幫助,這樣就會沒有朋友,變成“離群之雁”。
當初,我們的美好生存,都與那些為了國家和平而戰役的。我們要牢記昨天珍惜今天,并對明天充溢候。
上甘嶺的作文觀后感篇2
60年前的戰略勇氣值得尊敬
60年前,中國人民志愿軍向世界展示了勇敢的中國。我們永遠緬懷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的十多萬將士,我們也對中國政府當時能做出如此大無畏的戰略決策而懷有敬意。
毫無疑問,那是一場力量并不均衡的戰爭。新中國當時立足未穩,百廢待興,整個西方甚至不相信紅色中國敢向朝鮮出兵。今日的少數中外學者也用經濟損失、人員傷亡等數據,試圖證明新中國的第一次境外參戰是“相當不值的”。但當時的西方猜錯了,今日說“不值”的人,思想邏輯同樣是混亂的。
抗美援朝是新中國突然遭遇的一次大考,有無數理由能夠讓這個國家被這場戰爭壓垮。它有可能在朝鮮戰場上直接被擊敗,然后潰敗情緒蔓延全國,導致政權一蹶不振。還有可能贏了戰爭,輸了經濟,中國社會因民不聊生而危機四起。所幸這些都沒有發生,中國上下在那場戰爭中空前團結。不僅僅實現了保家衛國,中國經濟那幾年還出現高速增長。
那場戰爭雖使新中國付出巨大代價,但對新中國敵人的打擊一點也不小。在當時的國際環境下,那場戰爭打出了中國的國威與軍威,鼓舞了中國社會,為以后中國的獨立自主以及戰勝各種困難積聚了民意,拓展了國際空間。
中國是個不懼強權的國家,它有一支敢打并且必勝的軍隊。這個形象從朝鮮戰爭以后就定格在新中國的身上。在當時“弱中國,強周邊”的大環境下,世界的這種認識構成了對中國的保護層。以后的幾十年里,中國為穩定邊界多次與大國摩擦甚至作戰,但美蘇都對與中國戰略攤牌有所忌憚。
抗美援朝戰爭告訴我們,一個國家有時不得不付出代價,但付出的代價必須有助于它的戰略成長。朝鮮戰爭是二戰后中國走向世界舞臺的開始,這場戰爭的成果將中國主權由虛變實,為它以后既獨立于蘇聯集團,又獨立于西方集團鋪就了道路。
朝鮮戰爭尤其告訴今日的國人,中國這樣的大國必須有戰略勇氣,有小國通常不具備的膽識。戰爭遠矣,但道理并沒有作廢,中國仍須敢于在關鍵時刻出手,以西方想不到的方式或者量幅捍衛自我的核心利益。我們越是期望對外相安無事,越要促成外界的這種預期。
這與和平崛起的國家戰略不矛盾。和平的國策不僅僅指不主動侵犯別人的利益,這只是和平的一半。中國還要不斷增加外部侵犯中國利益的成本。誰都不能用切香腸的方式對付中國,他們得明白,這樣切是會切到自我手的。
一些西方國家認為,當前的中國為發展經濟能夠做任何讓步,中國應以實際行動糾正他們的誤判。只要確實是為自衛而采取行動,即使西方輿論大造“中國強硬論”,效果也不會持久。歷史證明,捍衛自我的利益即使做過點頭,比做得不足,給中國帶來的壞處通常會小一些。
今日中國應對的兇險,至少不會比1950年時更大。當時我們沒翻船,今日更不會。
上甘嶺的作文觀后感篇3
9月17日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圍坐在一齊看了有線電視上的紅色經典影片,因為我喜歡看戰爭題材的片子,所以爸爸就幫我點播了一本《上甘嶺》,他說等會兒邊看再邊幫我講解。
故事講的是1952年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朝鮮上甘嶺同美國鬼子進行的一場激烈的戰役。影片一開始就是槍林彈雨,火光沖天,為了爭奪4平方公里的山頭,英勇的志愿軍戰士打退了敵人幾十次的沖鋒。之后戰士們又堅持坑道斗爭,他們生活十分艱苦,缺少糧食和飲水,但是他們還是十分堅強。其中,有兩個從師部送來的蘋果大家傳來傳去,只是聞聞,連傷病員也舍不得吃,太感人了,我控制不住地流下了眼淚。當女衛生員和戰士們唱起《我的祖國》時,我又一次流淚了,我深深地被感動了。爸爸說這就是戰士們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遇到什么困難也不要怕,勇敢地應對一切,爭取最后的勝利!
今后我要經常觀看一些紅色革命題材的電影,它會使我更加懂得和珍惜我們此刻和平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我要熱愛祖國,做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
上甘嶺的作文觀后感篇4
在中國人民志愿軍_出國作戰70周年這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特殊時期,我重溫了_的老影片《上甘嶺》,頗有感觸。劇中講述了在_戰爭的關鍵時期,連隊在連長張忠發的帶領下,志愿軍在面臨著斷水斷糧危險的情況下,與美軍浴血奮戰,堅守了24天,最終戰勝強大敵人的偉大故事。劇中有許多令人感動的情節,許許多多平凡而偉大的軍人筑起了戰爭的長城,在軍事武器遠不如對手的情況下,在環境和條件極其劣勢的情況下,他們憑借必勝的信念和頑強的意志誓死抵抗,展現了志愿軍團結一致、視死如歸的偉大革命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懷,也正是這種精神和氣節,才讓軍事裝備遠遠落后于對手的中國人民志愿軍能夠取得_戰爭的最終勝利,打破美軍不可一世的神話。
今日的中國與_時期相比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實力、軍事實力排在世界前列,但我們依然要銘記_歷史,像革命前輩致敬!努力發揚革命前輩在戰爭中所展現出的偉大愛國主義精神、偉大革命精神和國際主義精神,在繼承和弘揚_精神中匯聚民族力量、鍛造民族血性、激發民族智慧。正如__在紀念大會上所言:“中國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強大的祖國讓我們更有底氣和信心面向未來、發展自我,作為學生黨員,我們也應努力學習和弘揚偉大的_精神,以更加堅定、自信的態度迎接光明的未來。
上甘嶺的作文觀后感篇5
饑餓數日的志愿軍戰士們個個挺起胸膛,注視著前方,從那明亮的目光中發出他們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激情。
那些不畏犧牲的戰士們,圍坐在悶熱斷水的坑道里,嘴里嚼著難咽的餅干。多么堅強的毅力啊!
當我看到戰士們那干裂的嘴唇,聽到那通行員用嘶啞的聲音向上級匯報,看到戰士們吃著又干又硬的餅干時,我的眼淚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來。想想現在,我們也不在滿足那些白開水了,喝得都是雪碧,可樂等飲料了。
記得有一次,我和幾個同學還有爸爸出去路游的時候,媽媽怕我渴,讓我帶一大瓶白開水去,還囑咐我帶上餅干,我說:“再路上買瓶飲料喝和就好了,不用帶白開水了。”“不許亂花錢!”媽媽生氣的`說。我只好照著媽媽說的,把一大瓶白開水帶上。
在路上,我早把媽媽的話拋到九霄云外去了。趁爸爸不注意的時候,偷偷買了瓶橙汁。我在喝的時候想:不就區區幾塊錢嗎?突然,我聽見了爸爸在喊我,我急忙把喝了幾口的橙汁扔掉了......戰士們在極度干渴的情況下,上級送來了兩個蘋果,戰士們卻都沒有吃,連傷員列只是聞了聞而已,多么感人啊!我們這次陸游,不知有多少個被咬了一口就扔掉的水果呀!我們扔掉的那里是水果,我們扔掉的是革命先輩們那艱苦奮斗的精聲啊!
上甘嶺的作文觀后感篇6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看了一部紅色電影,名字叫《上甘嶺》。
在這部電影中,對我觸動最大的地方是:戰士們沒有水喝了,只好去交戰地帶搶水喝。一位在戰場上不幸被敵人的子彈打中眼睛的指導員和衛生員小王交談,小王說她十分膽小。指導員就很耐心地開導她,可是他話剛說完,就一頭栽倒了下去。緊張的衛生員小王趕緊把水壺里的水拿給奄奄一息的指導員喝。終于,指導員緩緩地睜開了眼睛,說:“不要把這么珍貴的水拿給我喝,奮勇殺敵的戰士們比我更需要它。”
看到這里,我很感動。作為一名指導員,這名指導員已經很優秀了。當他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他卻還是為戰士們著想,雖然自己受傷了,雖然自己也極度缺水,但他卻毅然把這珍貴的水讓給其他的戰士們。要知道,在上甘嶺殘酷的戰斗中,能喝上一口水真的是太不太容易了!在這個時候,水,真的就是生命的源泉啊!指導員的這種舍己為人的精神讓我非常敬佩。
戰斗持續到了11月11日,殘酷的上甘嶺戰斗終于結束了。看完了這部電影,我深深地體會到了戰爭的殘酷和和平的寶貴。在電影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我聽到了一首讓人溫暖的歌曲——“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看著小王同志臉上那開心的笑容,我感受到了她對和平的渴望。此時此刻,我真想對你說:“你的愿望現在已經實現了,我們中國人民已經過上了和平和幸福的生活!”
曾經的中國,像一頭沉睡的雄獅,如果沒有志愿軍戰士們的浴血奮戰,可能我們的祖國永遠都還會是帝國主義眼中的“東亞病夫”!如今,經過一代又一代中國優秀兒女的共同努力,中國這頭沉睡的雄獅終于徹底蘇醒了,我們的祖國正在朝著繁榮富強的康莊大道上大步邁進!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看完了這部電影,我的心中反復回想著一句振聾發聵的話——“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們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是我們民族的未來,中華民族的復興就要靠我們了!
祝我們偉大的祖國越來越強大!
上甘嶺的作文觀后感篇7
誰沒有美好的青春?誰不珍惜這寶貴的年華?可在上甘嶺戰役中,我們的戰士們卻不惜用他們的熱血與生命去換取戰斗的勝利,迎來了寶貴的和平。
《上甘嶺》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1952年秋,美軍侵略者在板門店宣布停戰談判無限期休會以后,妄圖用戰爭來解決朝鮮問題,在朝鮮中部三八線附近發動了大規模進攻。他們先后出動了三萬多兵力,使用大量的炮火、飛機和坦克,企圖奪取上甘嶺地區只有三平方公里的我方兩個山頭陣地,從而進一步向北進展,占領主峰陣地五圣山。敵人在我軍狹小的陣地上傾瀉大量炮彈,并對我后方運輸線路進行嚴密封鎖,致使我軍在戰爭開始時處于被動狀態,兩個山頭前邊的主峰陣地十分危急,而在主峰上堅守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某部七連幾乎傷亡殆盡。在這種危急的情況下,志愿軍某部八連連長張忠發奉命執行主峰陣地的堅守任務。張忠發和他的連隊沖上彌漫著一片硝煙的主峰陣地以后,才發現七連連長和他的戰士已大部分傷亡,只剩下被打瞎了眼睛的七連指導員趴在石崖上堅持指揮。張忠發從勇士們手中接過陣地,準備投入嚴酷的戰斗。師部原來要求張忠發的連隊在陣地上能夠堅守二十四小時,以待后援。但不到一個上午,敵人向這個狹小的陣地瘋狂進攻竟達二十三次;連隊傷亡慘重。這時,師指揮所發現敵人又在繼續增兵,只得決定放棄表面陣地,命令張忠發部隊暫時撤進坑道里去。第二天,敵人在占領了這兩個山頭陣地以后,果然大舉進攻五圣山。張忠發命令自己的連隊,配合其它退入坑道的部隊主動出擊,打退了進攻五圣山的大股敵人。師指揮所根據這種情況,決定放棄對這兩個山頭表面陣地的爭奪,要求前邊坑道部隊把敵人拖住在這兩個山頭上,不讓敵人前進一步,使后方能夠爭取時間調度兵力、補充彈藥。張忠發遇到了難以想象的困難,戰士每天有傷亡,能夠戰斗的人一天天在減少。而他們面對的不僅是頭頂上的敵人,還要面對基本生存條件的艱難。坑道與后方的聯系被敵人切斷,坑道內嚴重缺水,下山搶水的戰士和運送給養的部隊接連遭到犧牲。在極度困難的情況下,張忠發和戰士們互相鼓勵、互相關心,頑強地堅持著,他們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打退了敵人的多次偷襲和毒氣彈的襲擊,奇跡般地戰斗了二十四天,使后方作好了大進攻的準備。大反攻開始了,張忠發率領戰士們沖出了坑道,配合大部隊一舉殲滅了敵人,取得了戰役的最后的勝利。上甘嶺戰役從根本上扭轉了朝鮮戰爭的形勢,使美國侵略者不得不在板門店重新坐下來,無可奈何地在停戰協定上簽了字,戰爭以美軍的慘敗告終。
上甘嶺戰役阻止了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北上鴨綠江的步伐,助長了志愿軍的士氣,掃滅了侵略者的威風,打破了美國不可戰勝的神話,為朝鮮戰場的全面停戰奠定了基礎,對中國與朝鮮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戰役中戰士們不畏艱難、團結一心的優良品質也值得我們學習。他們依靠這種精神打退了不可一世的侵略者,打的讓美軍心寒,打出了舉世聞名的上甘嶺精神!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電影中有一個讓我難忘的鏡頭:一位戰士在戰役中不幸中彈了。可他沒有立刻倒下,而是用盡全身力氣喊出了一句話:“指導員,你們不用管我,你們一定保住我們八連的榮譽!”他喊出這句話的時候,沒有轟然而起的配樂,沒有刻意定格的鏡頭,可這一切都非常真實,非常令人感動。他們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還時刻想著戰役的勝利,想著團隊的榮譽。看到這兒,我的眼眶濕潤了。
其實八連士兵最感動我的不是他們面對困境,互相幫助、團結合作的精神,而是他們堅決服從命令的態度。為了配合上級的全面反攻,八連被要求撤退到坑道,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在坑道中的幾十天,志愿軍面臨的困難有很多:敵人的猛烈攻擊、槍支彈藥的匱乏、醫療衛生條件的落后、敵人的毒氣彈以及水資源的嚴重缺乏。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他們并沒有要求上級批準他們突圍,而是嚴格執行團部的作案方針,將敵人死死拖在了主峰,為大反攻贏得了寶貴的時間。這樣的士兵實在令人欽佩。
彭德懷元帥在朝鮮戰爭結束后說了一句極富有象征意義的話:帝國主義在東方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以征服一個國家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而這一切都是因為有千千萬萬個像上甘嶺戰士們一樣的志愿軍在為此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