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抗洪精神賡續紅色血脈作文
每當看到國旗冉冉升起,我就會想起無數為保衛國家犧牲的先輩們,每一次的敬禮,都飽含著我們對他們的無限崇敬。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弘揚抗洪精神賡續紅色血脈作文,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弘揚抗洪精神賡續紅色血脈作文(篇1)
抗洪精神是一種偉大的民族精神,它堅挺不拔,像青松一樣挺然屹立傲蒼穹。那青松逢災受難,經磨歷劫,傷痕累累,更顯得枝如鐵,干如銅,蓬勃旺盛,倔強崢嶸。我們侯家寨中學二十幾位老師,就像這青松傲雪!使侯家寨中學在淤泥中崛起,在廢墟中重生。暑假的特大洪水使我們這座古老的校園,成為海底世界,洪水浸沒了屋頂,隨著洪水退去,淤泥埋沒了校園里的一切,滿眼狼藉,慘不忍睹。
有如的抗洪一樣,我們得到了上級領導校的重視,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為了能夠保證暑假開學孩子們能有一個上課的校園,侯中全體老師在各級領導的帶領下,放棄暑假的休息時間,全身心投入到抗洪搶險的斗爭中,這種抗洪救災精神再次體現了中華民族仁民愛物、物與同胞的人道主義精神和大愛無疆的奉獻精神,放射出感天動地的人性光芒。
在這次抗震救災中,人性的善與美得到盡情釋放,災區無處不有愛,災區無處不感人。為了這次救災,有的老師家里也受災了,但能舍小家顧大家,有的老師身體不適,也能忍著疼痛投入救災,老師們挽起庫管,甚至光著腳丫踏進泥水里,一鍬一鍬的清理教室的淤泥,不要說鍬把磨出的手繭和血泡和渾身的泥水了,主要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淤泥腐臭了,問著腐爛變質的味道,看著滿地蛀蟲,既惡心又害怕,老師們沒有退縮,沒有畏懼,迎難而上,清除淤泥之后,搬
出桌凳,用水再沖洗桌凳教室,男老師們搬起水管噴洗房頂,墻面、地面,女老師們站在水里往外推水,有汗水也有泥水,浸透我們每個人的衣服,一間間房屋的清理,一個個桌凳的搬來倒去,一鍬鍬淤泥的推出,教室漸漸初步能使用了。教室清理出來,老師們不僅失去的是休息時間,更重要的是給每個老師都帶來不同程度的傷痛,有砸傷的,有劃傷的,很多老師身上都起了濕疹疙瘩……,這些沒有老師計較,只是回憶自己的人生時,覺得無悔于學生,無悔于自己的事業。遵化數名志愿者從電臺得知災情后,紛紛從四面八方趕來奔赴到抗洪救災的洪流中,他們不計報酬,給予了物質上精神上和物質上的支援,……在侯家寨中學這個小天地里涌動著親情、友情、同胞之情,到處都閃現著互助互愛、大仁大義、以人為本的人道主義光輝。一幕幕令人熱淚盈眶的場景,一個個暖和心田的事跡,真實地展示了中國人民在災難面前的人間大愛和中華民族戰勝災難的壯志雄心。災難是一本教科書,磨難更是一種力量。在上級領導的帶領下,經過一個假期的拼搏努力,當面臨天災,我們不僅僅只有淚水,更多的還有信心和決心。我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勝利一定屬于強者。”我們勝利了,學生如期開學了,雖然什么都沒有了,一切簡陋的不能再簡陋了,但是我們有強大的信念和力量,教室越來越亮,校園越來越美,老師們的心也越來越團結。
是的,我們已經奪取了最后的勝利,無論是抗震救災,各項檢查以及中考,我們都勝利了。侯家寨中學正在崛起,侯家寨中學人憑著堅強和信念,打造了嶄新的校園,讓我們攜起手來,眾志成城,迎接嶄新的明天。
弘揚抗洪精神賡續紅色血脈作文(篇2)
一大早,我就被一陣嘈雜的聲音吵醒,我無奈地起床,才發現屋子里早就積滿了水,我不禁嚇了一跳。
此刻,我完全沒有了睡意,趕忙穿好拖鞋去幫忙。奶奶讓我去把爸爸喊起來。我跑到爸爸身邊,大聲喊道:“抗洪救災呀!老爸!快!”可是人家一點反應也沒有,還以為我在逗他玩呢。還是奶奶厲害,走過來說了一句:“趕緊起來,你以為小炎逗你玩呢?快!”
我站在家門口,一眼望去,門外早已水汪汪的一片了。我打著傘,走在水里,又想到應該去爸爸那里幫忙。我正往爸爸那邊走時,不小心把拖鞋甩了出去,我用力往前蹦,想去拿鞋子,可是每蹦一下,水就往我身上濺一下,最后只好光腳走過去拿拖鞋。唉,忙沒幫上,自己卻弄得這么狼狽。
等把客廳的門用沙子塞上了,我開始真正忙活起來了,因為要把水往外面潑。我一手拿著勺子,一手端著盆,不知道的還以為我是大廚呢!過了好一會兒,水全部被清出去了,我也累得夠嗆。
下午,水漸漸消了下去,天氣也變得晴朗了起來,我們終于松了口氣。看著外面被大水沖刷過變得一片狼藉的街道,我真的很希望洪水以后都不要再發生了!
弘揚抗洪精神賡續紅色血脈作文(篇3)
七月十八日,一場洪水突襲了我們這個小城鎮。
七月十六曰晚,老天爺像一頭發怒的獅子,我們這個城鎮頓時被傾盆而下的雨水包圍。
七月十七日晨,洪水暴發了,雖還沒溢上街道,值只有幾步之遙了。這時的天空依舊下著雨,雖沒七月十六日的雨氣勢磅礴,但不失壯觀。人們驚奇的發現網絡、通迅系統全部癱瘓;電力、水力統統中斷;通往縣城的公路早以不堪入目……人們的生活陷入窘況,這個城鎮仿佛與世隔絕了。
七月十八日晨,正當人們在家談笑風聲時,鄉政府發來通告:讓人們做好防洪準備。人們收到通告時,立刻將貴重東西搬到水位高的地方去。街道上時不時傳來吆喊聲,洪水沖破石橋的護欄,躍上了街道。半個小時后,街道上的洪水近一米高了,人們再也不敢在街道上行走了。我站在自家樓上,鳥瞰街道:往日歡聲笑語的街道以不復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湍急的洪水。
洪水慢慢退了。當人們回到家中時,卻發現不少家具不知去處。洪水退了,卻留下了痛楚和惋惜。于是人們在沒電沒水的情況下,你幫我我幫他,清理起洪水留下的那層厚厚的泥沙……
弘揚抗洪精神賡續紅色血脈作文(篇4)
10月7日下午,外面下著大雨,我正在整理書包準備明天上學。爸爸突然打來電話,告訴我,學校發來短信通知,因受臺風影響,明天停課一天。我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馬上打開電視,看我最喜歡的動畫片《熊出沒》。其間播放廣告,我在選臺的時候,看到了新聞。臺風“菲特”會帶來的持續強降雨,寧波會造成的嚴重災情。我馬上和奶奶一起,把放在陽臺上的花盆全部搬到屋里來,關好所有窗戶。再和奶奶一起到超市買了好多種魚和蔬菜,當然還有好多零食。
隨著臺風“菲特”帶來的持續特大暴雨,造成積水嚴重,交通擁堵,我們全家休息二天,一起看新聞。這次的嚴重災害已造成寧波11個縣(市、區)139個鄉鎮不同程度受災,受災人口達113萬余人。余姚災情成為寧波重中之重。截至8日晚,余姚全市21個鄉鎮、街道均受災,145個行政村和社區被圍,受災人口83萬人,房屋受損較嚴重的有25650間。城區大面積受淹,主城區城市交通癱瘓,城區全線停水、停電,商貿業損失嚴重,市民生活受到嚴重影響。但在大災面前,全市市民展現了團結一致、眾志成城抗洪救災的壯舉。全市市民無私提供抗洪救災的各種物資。各新聞媒體還充分報道抗洪救災中的感人事跡:把嬰兒放在洗澡盆里,全家三口相互依偎,涉水搬家;把物資送到災民手里,有的災民卻說我們還行,物資給更需要的人;有一個小孩實在太餓了,但看到面包沒有馬上吃而是先連聲說謝謝……
第二天,剛好爸爸的朋友去余姚送食品和水,我就把零用錢拿出來,買了一些食品和水,交給我爸爸的朋友,他載著我們全家的愛心出發了。我看著遠去的車影,思緒萬千。
弘揚抗洪精神賡續紅色血脈作文(篇5)
在“抗洪救災”的戰場上,只有一個孤單的身影——我。
今天,是個不平凡的日子。我家處處都流淌著清水,成為了大面積的淺池塘。廚房告急!衛生間告急!客廳告急!……“災情”就是命令,“災區”就是戰場,在這萬分危急的關頭,我勇往直前,來到了“抗洪救災”的戰場上,開始進行搶救工作。
我在前線上轉悠了半天,終于想到了一個不算好的好方法。我來到陽臺上,拿起拖把(我家的拖把是可以吸水的一種,拖把最前端是圓柱形的海綿)和腳盆小心翼翼地挪動每一小步,生怕用勁會濺出水花,濕了新衣裳。
我一邊走一邊唱:“洗刷刷洗刷刷,洗刷刷哦哦!洗刷刷洗刷刷,one,two,three,four……”我把整首歌反反復復唱了十幾遍,忘詞的就隨便哼哼。我越唱越興奮,越唱越激動,以至于后來到了忘我的境界。整個“戰場”絲毫沒有緊張的氣氛,反而很歡樂。
我太得意了,只聽“咚”的一聲,我已倒在“戰場”上,不過遍體無傷,只是有點兒疼。我重新站起來,拿著我的“武器”——拖把向洪水再次發起挑戰。
經過我的不懈努力,洪水終于被制服了。我再回首望去,天,地板上光亮亮的,就像打了蠟一樣。
在“抗洪救災”的戰場上,只有我一人,但是我勝利了!
弘揚抗洪精神賡續紅色血脈作文(篇6)
防汛期間,平山鎮大洼社區的責任區共劃分了四個防汛點,每個點都由社區工作人員和各黨小組組長帶隊,帶領、安排黨員同志們實行24小時輪班制,保證巡查、排險等工作實現全天候、無盲點,確保了防汛具體工作、責任的落實。可是,每天近80人吃住在壩上,可不是一件易事。很多同志都是在家里吃過飯上堤,然后換班回去吃飯,難免有個別人趕不上趟,一天到晚泡面充饑。
大洼社區的黨支部委員范紅霞看到這種情況,主動向村支部書記請命:“我是開飯店出身,干脆由我負責做一日三頓的工作餐吧,同志們一直吃泡面哪有力氣搶險啊。”最終,經過村書記的同意,在社區其他工作人員的協助下,由范紅霞安排負責,親自動手,借用村民的灶臺,每天給四個防汛點的部分工作人員提供了三頓便飯及全天候的開水供應,大家都笑稱范紅霞是“防汛后勤部長”!
抗洪一線上的“夫妻檔”
在抗洪搶險救災的志愿者隊伍中,有這樣一個家庭,他們夫妻二人同時參與抗洪救災,舍小家顧大家,成為全縣抗洪搶險救災中的一抹靚麗的風景線。
弘揚抗洪精神賡續紅色血脈作文(篇7)
1、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抗洪工作根本所在。我們黨是人民的黨,滿足群眾的需求是我們黨和各級黨員干部的根本責任,廣大黨員干部必須強化黨的宗旨意識,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保證人民群眾的財產不受損失,面對洪災,容不得我們黨員干部有不作為的行為,有半點閃失,否則群眾不答應,組織也不答應。
2、切實重視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是抗洪工作防患于未然的長久之計。洪水無情如猛獸,只有將它擋在圩堤之外,閘門之外,百姓才能安居樂業。我鎮之所以能在短期內取得抗洪工作的勝利,是與近年來的投入分不開的,但我鎮目前依然還存在部分患工險段,存在排澇模數不足,存在低矮病危閘站,只有徹底改變這種現狀,才能掌握抗洪工作的主動性,把損失降到最低。
3、切實組織群眾,發動群眾,宣傳群眾,是抗洪救災工作的群眾基礎。人民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只有組織好群眾、發動好群眾,才能降服兇猛的洪魔。在組織群眾中,融洽黨群干群關系;在發動群眾中,減少災害損失程度;在宣傳群眾中,贏得群眾的理解支持,化解群眾情緒。
弘揚抗洪精神賡續紅色血脈作文(篇8)
在金秋十月,我又一次見到了馬建兵叔叔,他是某集團軍駐杭州部隊一營營長。他有二十年的黨齡和兵齡,更是抗洪英模。
8月7日小馬叔叔正在抗洪第一線,突然接到奔赴江西九江緊急抗洪任務。當時,他是一名連長,顧不得連日來的疲勞,率領全體官兵,日夜不停地趕路。于8月8日下午趕到決堤口。小馬叔叔告訴我,如果決口不堵上,九江市幾百萬人民的家園會被沖掉,現代化街道和高樓會被淹沒。但是,第一個跳入江中的人會有危險,奔流的江水會把人沖走。他這時想:我是一名老黨員又是連長,只有我帶這個頭,于是大叫一聲,“共產黨員跟我來。”小馬叔叔就第一個跳入滔滔不絕的江水中。很快就有更多官兵跳入江中,用血肉之軀堵住了洪水。保護了九江市的安全。他們在大堤上奮戰三天三夜,終于補好了長江抗洪大堤。那時,氣溫高達38度,天氣非常炎熱,他們的手腳都爛了。因為他們長時間泡在江中。
碰巧的是,中央電視臺的記者把小馬叔叔他們的英勇行為拍了下來,還在《焦點訪談》中播出。
我問小馬叔叔為什么會奮不顧身地跳入江中,他笑著說:“我們是人民子弟兵,保衛祖國是我們做軍人的職責。”
我聽了更加佩服這位抗洪二級英模,我要向他學習。
弘揚抗洪精神賡續紅色血脈作文(篇9)
7月21日,保定市淶源縣、淶水縣、易縣等地區發生60年未遇的洪水災害,強度之大,來勢之猛,救援之難,損失之重,歷史罕見。面對無情的洪水,保定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周密部署,科學調度,全市上下一心、干群一心、軍民一心,全力以赴抗擊洪水,奪取了抗洪搶險的階段性勝利。在抗洪救災中,涌現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進典型和先進事跡。
據介紹,根據氣象預報,淶源縣官方于7月20日利用手機短信發出預警,提醒各鄉鎮、村做好抗防汛險準備。7月21日,縣委、縣政府以電視廣播[56、30-0。88%]的方式,滾動播出做好強降雨防范工作的緊急通知,同時,緊急啟動應急預案,組成8000余人的搶險救援突擊隊。強降雨發生前,該縣縣委書記、縣長親自到一線調度指揮,全體縣級干部到分包鄉鎮,組織工作隊進行搶險。期間,出動車輛3200余輛(次),清理土石方0方,調撥救生衣、雨衣等防汛物資1700余件,帳篷1000套,出動常備搶險隊120個,并安全轉移2、5萬余名群眾。
21日凌晨5時30分,該縣出現強降雨,截至當日18時05分,該縣平均降雨量達150毫米,最大為王安鎮348。8毫米,全縣所有鄉鎮村都有不同程度的災情發生。截至22日11時的統計結果顯示,該縣有10個鄉鎮、50余個行政村受災最為嚴重。此次降水造成該縣有5800間房屋過水,1020余間房屋被沖毀、坍塌,11座橋梁、15000余米護村護地壩、3000多棵樹木被沖毀,57600余畝田地過水,38200余畝田地被沖毀。另外,有90余公里道路沖毀、8處滑坡,并沖毀魚池2個、沖走牲畜1000余只、毀壞車輛120余輛。全縣通訊、電力線路損壞嚴重,1000余根電力、通訊線桿侵倒,部分區域出現停電、通訊及交通中斷。初步估計,直接經濟損失在3億元左右。該縣正積極組織各鄉、鎮(辦事處)和有關部門妥善安置慰問受災群眾,使之有房住、有衣穿、有水喝,有關部門正在對道路、通信和電力等基礎設施進行全力搶修,面對突如其來的暴雨大暴雨,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多次指示,分管負責領導及時到位、靠前指揮,為抗洪搶險提供了強有力的指揮保障,并積極組織群眾開展生產自救。
弘揚抗洪精神賡續紅色血脈作文(篇10)
在與洪災的頑強戰斗中,鎮平縣交通局廣大黨員干部把抗洪搶險當成創先爭優的練兵場,用忠誠和丹心筑起一道道堅實的屏障。交通局黨委委員、局長孫廣成、副局長李輝從災情發生的第一時間起,就一直指揮、戰斗在抗洪搶險一線。
二龍至鎮平的交通要塞灶爺廟大橋被洪水沖毀后,孫廣成、李輝就吃住在搶修、搶通工地。為讓二龍人能盡快走出孤城,兩位領導冒著雨、踏著泥濘,徒步跋山涉水,為二龍眾鄉親焦急的尋找著新的出路。第一個方案是最捷徑的,但需要開挖一座山峰。由于施工難度大,安全性能差,施工幾個小時后,被迫停工,隨即啟動第二方案。第二個方案需繞道14多華里,投資大,工期長。但這是唯一的方案。
方案匯報縣領導并被確定后,孫廣成當即指示:立即動工。并為縣委縣政府立下軍令狀,用最短的時間完成!灶爺廟大橋沖毀后的第16個小時內,一條新的、地上從來沒有的大路開始修建了。沒有錢,黨委領導回家拿,墊;大型機械進不來,就是人推牛拉也要進,干!孫局長、李局長兩位領導的父親因病都在醫院住院,可他們還是毅然決然的戰斗在修路一線,沒有到醫院看望。李輝的父親幾度處于彌留之際,并不斷的、有氣無力的叫著李輝的名字。當李輝的家人把他父親病危、想見他一面的愿望電話告訴他時,身體瘦弱的李輝堅定的說:二龍幾萬人在等待著出來呀。
把奪眶而出的眼淚擦了擦,又去指揮搶修道路了。道路修通后的第二天,李輝的父親永遠的離開了人世。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張永志更是把毛巾被拿到工地,白天指揮修路,夜晚就在工地旁一個村委會的辦公桌上睡著,一直沒有睡過安穩覺,沒有回過家,每天頂烈日、冒酷暑,臉曬黑了,聲音喊啞了,腳上磨出了血泡,就連吃飯都是在工地旁邊的群眾家里隨便吃點,就是這樣不分晝夜堅守在搶修道路最前沿!
鎮平縣交通局廣大黨員干部在這次戰役中切實開展創先爭優,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他們在洪災面前表現出來的不怕困難、勇往直前、團結協作、人民第一的抗洪搶險精神,受到了黨和政府的肯定,得到了人民的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