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單元復習教案
復習計劃是為了應對考試、升學和就業等決定人的下一個階段的生活,對前期所學所做的事情進行回顧;是為了達成更好回顧效果而制定的周密詳盡可操作性強的任務時間表。復習計劃要留有余地,不要“滿打滿算”;要兼顧全面。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了關于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單元復習教案,供大家參考。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單元復習教案1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掌握本單元中多音字的正確讀音,并能根據拼音寫出已學的漢字。
2、復習掌握本單元所學的生字,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義。復習辨析同音字和形近字,進一步培養正確使用漢字的能力。
4、復習掌握本單元《詞語表》中的詞語,能寫出部分詞語的近義詞和反義詞,能按要求正確搭配詞語和將詞語分類。
5、復習鞏固對句子的認識,會把不完整的句子補充完整和把句子寫具體。
6、復習學過的各種句式,初步認識比喻句和學會改寫反問句。
7、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復述敘事性課文的大意。
教材分析
教學重點:
1、 理解句、段、篇之間的關系,概括段意和主要內容。
2、用修改符號修改病句和自己的作文。
教學難點: 能圍繞中心,具體地敘述一件事。
板書設計
第 一 課 時(總課時 )
主題“觀察和發現方面的趣事”
第1課 《觀潮》
1、讀課文,記生字。注意“蒙、霧、昂、貫”的寫法,注意多音字的讀音:薄,號,度、稱
了解課文大意:課文寫的是作者耳聞目睹錢塘江大潮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后的景象,描寫了大潮由遠到近、奔騰而去的全過程,寫出了大潮的奇特、雄偉、壯觀。
“奇觀”指的是什么?你從課文哪些詞句感受到了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
2、第3.4自然段重點朗讀,要求背誦的。是從遠到近的順序寫的,先聞其聲,再觀其形,思其序。
大潮來之前,錢塘江將面很平靜,觀潮的人們急切地昂首東望。大潮終于來了,開始只是一條白線;近些,只見白浪翻滾;浪潮越來越近,氣勢磅礴,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
兩丈有多高,從中你感受到什么?潮頭很高,范圍很寬,感受到潮水來勢洶涌澎湃。
3、找出課文中寫得具體形象的句子。 《教參》P3.4
4、造句:依舊、猶如、好象
第 二 課 時(總課時 )
第3課《鳥的天堂》
1、讀課文,記生字。注意“茫,規律”的寫法。多音字:樂、干、數、泊、應、盛。區分“陸續、繼續”
感知全文大意:課文記敘了他和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的所見所聞,具體描寫了傍晚靜態的大榕樹和第二天早晨群鳥活動的景象。第一次經過時,只看到生長茂盛的大榕樹,卻不見一只鳥的影兒,產生了“鳥的天堂”沒有一只鳥兒的想法。第二次再去時,見到了鳥飛鳥鳴的熱鬧景象。見《教參》P14
課文第7.8.12自然段要求背誦
2、鳥的天堂,為什么有的加了引號,有的沒有加呢?
“鳥的天堂”指的是天馬河上的一株榕樹。
鳥的天堂指的是鳥兒生活在那株榕樹上十分自由幸福,真像在天堂中一樣。
3、“枝干的樹木不可計數”的原因是什么?(枝上又生根……)
4、課后第3題,見《教參》P15
5、課堂第5題照樣子寫句子,意思不變。
課堂第7題讀一讀寫一寫。
語文園地一
1、聽寫:詞語盤點中“讀讀寫寫”的詞語
2、口語交際與寫作中,要寫出哪些景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突出哪一點奇特之處。
_第2課
1、瀏覽課文,記生字。咫尺是什么意思,說明什么。堪稱是什么意思。多音字:藏、長
2、了解它的兩大最,最長,504千米,最深,最深大6009米,
峽谷里的水是千姿百態,山如神來之筆,自然景觀猶如神奇美麗的畫卷,享有“植物類型植物館”和“動物王國”的美稱,他的發現是上個世紀人類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
_4、火燒云
1、瀏覽課文,記生字。
課文寫了什么?寫晚飯過后火燒云從上來到下去中那絢麗的色彩和多變的形態。
找出文中寫顏色的詞語。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單元復習教案2
課題 第二單元 課型 復習 電教課(是 否 ) 上課時間 2013年 月 日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掌握本單元中多音字的正確讀音,并能根據拼音寫出已學的漢字。
2、復習掌握本單元所學的生字,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義。復習辨析同音字和形近字,進一步培養正確使用漢字的能力。
4、復習掌握本單元《詞語表》中的詞語,能寫出部分詞語的近義詞和反義詞,能按要求正確搭配詞語和將詞語分類。
5、復習鞏固對句子的認識,會把不完整的句子補充完整和把句子寫具體。
6、復習學過的各種句式,初步認識比喻句和學會改寫反問句。
7、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復述敘事性課文的大意。
教材分析 教學重點:
2、 理解句、段、篇之間的關系,概括段意和主要內容。
2、用修改符號修改病句和自己的作文。
教學難點: 能圍繞中心,具體地敘述一件事。
板書設計
第 一 課 時(總課時 )
主題“觀察和發現方面的趣事”
在了解內容的基礎上,認真體會作者是怎樣觀察的,并學習他們的觀察方法,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進行連續觀察,把觀察中的發現記下來。
第5課《古詩兩首》
1、讀古詩,說意思。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备嬖V我們_者迷,旁觀者清這樣一個道理。“緣”是什么意思。句意
也可以說詩人的觀察地點和角度在變化,所看到的景色也各不相同。如《畫楊桃》從不同角度觀察結果也不同。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陷入困境的情況下,使用這兩句?!耙伞笔鞘裁匆馑?,這兩句的意思。
“題、識、莫”的意思是什么?
2、多音字:重
第6課《爬山虎的腳》
1、讀課文,要求背誦全文,記生字。注意“虎、疊”。多音字:鋪、角、空
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描寫了爬山虎生長的地方,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腳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激發我們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強烈的興趣?!督虆ⅰ稰34.35
課文中把爬山虎莖上長葉柄的地方的反面伸出枝狀的細絲比作是“腳”。把細絲比做“蝸牛的觸角”感受到爬山虎的腳很細,不容易被發現,作者觀察得很仔細。
2、爬山虎葉子的葉尖為什么一順兒朝下?為什么“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
因為爬山虎是一腳一腳往上爬,長出一只腳巴住墻,隨著長出嫩葉,再又長出一只腳巴住墻,又長出嫩葉,所以,葉子的葉尖一順兒朝下。 腳長在葉柄的反面,必須觸著墻生長,否則會枯萎,不留痕跡,所以……
3、觸著墻的爬山虎的腳和沒有觸著墻的爬山虎的腳有什么不同
第7課《蟋蟀的住宅》
1、讀課文,記生字。注意“蔽、搜、拋”。多音字“差、曲、彈、扒”。
課文大意:課文開門見山地引出說明對象,從蟋蟀對住宅的選擇寫起,由外到內寫出了住宅的特點,接著寫蟋蟀修建住宅的經過。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介紹住宅的外部:蟋蟀的住宅在一條傾斜的隧道,出口的地方有一叢草,門口收拾得很平坦,那是蟋蟀的平臺。
住宅內部的特點是簡潔、清潔、干燥、衛生。
2、“隨遇而安”什么意思,遇是什么意思。從哪里可以知道蟋蟀不肯隨遇而安?《教參》P43
3、為什么說它的住宅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因為蟋蟀靠著簡單、柔弱的“工具”——自己的前足和后腿,一點一點挖掘出這樣整潔、衛生、干燥的巢穴?!督虆ⅰ稰43
蓋房子經過:蟋蟀蓋房子時,用前足扒土,用鉗子搬掉較大的土塊,用后足踏地,用后腿上的兩排鋸推土撲開。
4、文中采用大量的擬人寫法,如“專家、主人、大廳、臥室、彈琴、唱歌、修理、休息”
從中體會到作者對蟋蟀的喜愛和贊賞。
第 二 課 時(總課時 )
_第8課世界地圖引出的發現
1、瀏覽課文,了解大意,記生字。
課文講的是年輕的魏格納在住院期間,用食指在地圖上畫著各個大陸的海岸線(起因),通過將地圖上的陸地進行比較,發現所有的大陸都能吻合在一起,經過不斷考察,提出大陸漂移學說。
2、他的重大發現靠的是什么?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反復論證
3、“靜謐”(寧靜)“不可思議”(不可想象,不能理解)“浩如煙海”(形容文獻資料非常豐富,說明他經歷的艱辛和挫折)
語文園地二
1、詞語盤點
2、口語交際與作文:觀察要仔細,要反復地看,多個角度看。
3、我的發現:因為觀察得認真、細致,經歷了長期的觀察,所以作者才能把句子寫得這么具體、準確。
4、日積月累:以兒歌的形式告訴我們每月里的典型花卉。
5、成語故事:“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經有通盤的考慮和充分的把握。
文與可筆下為什么能出現一竿竿生動傳神的竹子?課文中哪句可以解釋文章的題目?
從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畫的竹子“生動傳神”?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單元復習教案3
課題 第三單元復習 課型 復習 電教課(是 否 ) 上課時間 2013年 月 日
教學目標
1、 檢查、復習三單元的知識
2、 回顧課文內容, 感受作者的表達手法
教材分析
教學重點:掌握生字詞,了解童話體裁。
教學難點:理解重點句和文章的中心。
板書設計
第 一 課 時(總課時 )
一、生字讀得準。
溢yì 允yǔn 墻qiáng 牌pái 添tiān 訓xùn 覆fù 凝níng 辣là
酷kù 愉yú 拆chāi 喧xuān 頰jiá 融róng 剩shèng 伐fá 煤méi
二、多音字不可輕。
盛開(shèng)──盛飯(chéng) 逃散(sàn)──散文(sǎn)
沖動(chōng)──沖南(chòng) 盡jìn(盡頭)----jǐn(盡管)
砍倒(dǎo)──倒立(dào)
三、形近字細分辨。
豎(豎起)──堅(堅強) 慢(緩慢)──漫(漫長) 喚(呼喚)----換(交換)
疏(疏通)──蔬(蔬菜) 折(打折)----拆(拆除) 伐(伐木)──代(代數)
斧(斧頭)──爺(爺爺) 睜(睜眼)──掙(掙扎) 溶(溶解)──融(融化)
【詞語萬花筒】
一、詞語會理解。
凝視:指聚精會神地看。
訓斥:訓誡、斥責。
叱責:用嚴厲的語言指出別人的錯誤或罪行。
詫異:驚訝,覺得奇怪。
齜牙咧嘴:形容疼痛難受的樣子。
可憐巴巴:非常令人可憐的樣子。
二、近義詞是朋友。
寬大──寬闊 詫異──驚異 融化──消融 詫異──驚異
必須──一定 憤怒──惱怒 溫柔──溫和 熱鬧──喧鬧
厲害──兇猛 喧鬧──喧嘩 訓斥──斥責
凝視──注視 孤獨──孤單
三、反義詞是對手。
冷酷──熱情 訓斥──夸贊 清澈──渾濁
勤懇──懶惰 謙虛──驕傲 寒冷──炎熱
溫柔──兇狠 委屈──難過 喧鬧──寂靜
允許──禁止 任性──約束 簡單──復雜
第 二 課 時(總課時 )
【句段品味吧】
《巨人的花園》
1.小男孩沒有拔腿逃跑,卻用他那會說話的眼睛凝視著巨人。
“凝視”指聚精會神地看。
小男孩在文中是一個奇異的人物,是他使巨人幡然醒悟。從后來巨人的變化,可以體會到巨人從小男孩的眼里,讀出了愛,快樂是需要和大家分享的。
2.喚來寒冬的,是我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
“任性”指放任自己、不加約束。
“冷酷”指待人冷淡苛刻。
這是巨人醒悟后說的一句話,他明白了春天不到花園里來的原因是自己太任性了——一次次趕走孩子們;是因為自己太冷酷了——一次次訓斥孩子們。他想自己獨享花園里的一切,結果得到的卻是寒冷和荒涼。
《幸福是什么》
1、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義務”就是應盡的責任。
“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是指把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做好。
這句話是說:要想獲得幸福,就要通過辛勤的勞動,給別人帶來方便和好處,讓別人感到幸福,自己也就幸福了。 《去年的樹》
1、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
唱完了歌,鳥兒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就飛走了。
第一個“看”,是在鳥兒費盡周折,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時,鳥兒睜大眼睛,仿佛在說,樹朋友,我終于找到你了,我來給你唱歌了。第二個“看”,鳥兒實現了自己的諾言,仿佛在說,樹朋友,我唱的歌你聽見了嗎?再見了朋友。兩個“看”字,飽含了鳥兒對樹無比的深情和留戀,使朋友間的深情厚誼躍然紙上。
《小木偶的故事》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個原本只會笑的小木偶,在發生了一系列的事情之后,意識到只會笑是遠遠不夠的,要用我們的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體驗生活、面對生活。
一、課后習題解答-----結合課文內容,自己說說練練
1.第44頁第2題
從這篇童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我們不能做自私的人,要做一個心胸寬廣的人。
2.第53頁第2題
可圍繞以下幾點交流:
(1)要保護環境,愛護花草樹木。
(2)人與自然只有和諧相處,才能共同發展。
(3)我們也要做個誠實守信的人。
3.談對第57頁最后一段話的理解
這句話的前一句話是說老木匠曾經說過:“誰要是不會笑,誰就沒辦法過快樂的日字!“由此看出,笑很重要。但是,生活是復雜的,除了一些高興的事之外,還有一些傷心的事,不同的事情會引起我們不同的情感態度,要用我們的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體驗生活、面對生活。像小木偶這樣面對焦急、痛苦、傷心之事時只能笑是不行的。
【文學常識館】(不用背,作為了解)
1.童話:童話是兒童文學的重要體裁,是一種具有濃厚幻想色彩的虛構故事,其語言生動淺顯,對自然物往往作擬人化描寫,多采用夸張、擬人、象征等手法編織奇異情節。
2、童話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由作家創作的。如安徒生童話、豪夫童話等;一類是在人民群眾中口頭流傳,后經有心人搜集整理而成的,的有《格林童話》。
3、童話與寓言
相似點:故事是假托的、創造的、幻想的,都可以采用各種生物或非生物來充當故事的角色,富有教育意義。
不同點:語言篇幅一般較為短小,結構單純,幻想程度輕;童話篇幅長,結構比較曲折,能細致地刻畫人物形象,幻想也比較生動奇特,童話是兒童文學的重要體裁,運用的語言也易于被兒童接受。
寓言雖然也是兒童文學的重要體裁,但不是兒童文學專有的樣式。
1. 《巨人的花園》作者:奧斯卡?王爾德,英國的作家、詩人、戲劇家、藝術家。
2.《幸福是什么》作者:埃林?彼林(1877~1949)是保加利亞作家。
3.《去年的樹》作者:新美南吉,被譽為“日本的安徒生”的童話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