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尖教案五年級下冊語文
鼎尖教案》系列叢書,由近百名教輔研究專家精心策劃的一套教案叢書。書中的教學案例,大都是在全國范圍內廣泛征集的優秀作品,是全國一線特高級教師經驗智慧的結晶,代表著當前教學改革方向和最高水平,堪稱精品。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鼎尖教案五年級下冊語文,供大家參考。
鼎尖教案五年級下冊語文1:劉三姐
教學目的:
1、通過學唱電影《劉三姐》插曲《唱山歌》,感受壯族民歌風格特點。
2、簡單了解電影《劉三姐》的故事梗概。
3、了解壯族的風俗歌會“歌圩”。
4、教育學生弘揚祖國優秀的民族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
教學重點:用優美、委婉的歌聲演唱歌曲《唱山歌》,感受壯族民歌風格特點。
教學難點:歌中一字多音唱詞的準確、優美、委婉。
教具準備:光盤、歌片、錄音機、卡片(節奏火車、歌圩)、視唱卡片。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教師放《小螺號》音樂,師生律動表演進教室,相互問好。
二、 創設情境,了解故事,激發情趣:
1、師:俗話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廣西桂林是一個山清水秀,風景迷人的地方。
師:廣西人杰地靈,那兒不但山美水美,也有許多人才,在廣西壯族有一位深受人們喜愛的民間歌手,你們知道她是誰嗎?(劉三姐)
2、師:很好,劉三姐被稱為廣西壯族傳說中的歌仙,美麗、聰明、活潑、可愛,她用歌聲表達了人們追求幸福的心聲,所以人們十分喜愛她,也愛唱她的歌。那么她到底有多聰明,老師給你們放一段《劉三姐》的電影片斷你們就知道了。
3、(大屏幕)放劉三姐帶領姐妹與男青年對歌的場面。
師:請同學們注意片中主要采用的演唱形式?
師: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出劉三姐……(聰明,有智慧)
4、師:廣西壯族被稱為歌海,他們不分男女老幼,隨口就唱,唱的都是生活中身邊的事情,他們用山歌作為感情交流的工具,愛歌就象愛自己的生命一樣。
但是,當時有個惡霸地主不讓老百姓唱歌,劉三姐就提出了對歌比賽,帶領眾鄉親用歌聲同財主進行了斗爭。老師也給你們準備了一個片斷,大家一起觀賞。
5、(大屏幕)放劉三姐帶領眾鄉親用歌聲同財主進行斗爭的片斷。
6、師:這段對歌的情緒怎樣?(風趣、幽默的,機智地罵了財主)
師:很好,這是財主花了重金請來三位秀才與三姐對歌的場面,他們是秀才嗎?
師:是的,是蠢才。知識來源于生活,他們死讀書本,沒有生活知識,結果丑態百出,劉三姐憑自己的聰明才智,帶領眾鄉親戰勝了老財主。
三、 學唱歌曲:
1、導入:
師:在這部影片中,還有一首動聽的歌曲,你們想不想唱一唱?
2、聽錄音范唱:(出示歌片,放錄音范唱)
師:誰來說說歌曲的速度和情緒?(中速、優美地、婉轉地委婉動聽地 甜美柔和地)
3、再聽,輕聲隨唱:
師:我們再來聽一遍這首歌曲,輕聲隨著唱一唱,注意觀察:與我們以往學的歌曲記譜有什么不同?感覺哪兒挺難唱的、非常有特點的
(結合歌曲講解)在這首歌曲中,四二拍與四三拍交替出現,叫作“變換拍子” 。
這首歌最大的特點就是一字多音,旋律起伏,這也是難點之處。
4、難點解決:(1、2、3、4、依次出示)
師:下面老師帶領同學們乘上節奏火車進入“節奏城”,把這些難點一一解決了。
師:這首歌中只有一小節3/4拍,按2/4的劃拍方法,注意突出強拍。
師:唱時注意附點的韻味。
2) 師:(出示卡片)歌中還有一處
“哎” ,老師也把它提出來,大家對照一下,有何不同?
劃拍唱一唱。
師:這一旋律在影片中多次出現,這首歌曲算是一首主題歌。
3) 師:歌中還有一處易混淆,(出示卡片)老師也把它提煉出來了。(劃拍視唱)。
師:結束處的“彎又多” 前面加上“羅” 在歌曲中是弱起,我們來視唱一下。
5、隨錄音完整演唱歌曲:(放錄音)
師:現在我們隨錄音來演唱這首歌曲,注意氣息的控制。
6、視唱曲譜:(詳細過程略)
鼎尖教案五年級下冊語文2:海豚救人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⑴認識本課6個生字。
⑵朗讀課文,了解海豚是怎樣救人,為什么能夠救人的。
⑶在感受人與動物之間真摯感情的同時,學習如何把這種感情真實、具體地表達出來,并進行語言積累。
⑷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后四個自然段。
2、過程與方法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讀為主,引導學生質疑探究,理解課文內容,從海豚救人的事件中,體會到海豚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保護動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懂得動物和人類是好朋友,激發學生熱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思想感情。
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從海豚救人的事件中,體會到海豚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保護動物。
2、難點:懂得海豚救人的原因,激發學生熱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思想感情。
3、關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讀為主,引導學生質疑探究,理解課文內容,從海豚救人的事件中,體會到海豚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保護動物。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具準備:搜集海豚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提出問題
1、教師:在生活中,當人們遇到危險時,警察會救人;當發生火災時,消防隊員會救人。可是同學知道嗎?在動物世界中,也有一些動物會救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動物救人的文章。
2、學生齊讀課題。
3、教師:看了課題,你想了解什么?
⑴海豚怎樣救人?
⑵想知道海豚救人的故事。
⑶海豚為什么會救人?
⑷想知道海豚是怎樣的一種動物?
(設計意圖:出示題目,讓學生提出疑問,并帶著疑問學習課文,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提出學習要求。
⑴標出自然段的序號,勾畫生字詞語。
⑵學習本課的生字詞語,讀準、讀通課文。
⑶以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思考:文中哪些段落講了海豚救人的故事?哪些段落講海豚救人的原因?
⑷給課文分段。
2、學生自學。
(設計意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給學生充分的自學時間,養成默讀的習慣,以讀促思,讓學生在思考中不斷提高自身獨立閱讀理解文本的能力,養成獨立閱讀的習慣。)
三、集體反饋,學習課文
1、教師出示生字詞語,檢查自學情況。
⑴指名認讀,其余正音。
⑵教師強調:“雌、猙、獰、鯊、豚、韓”等字的讀音。
⑶齊讀生字詞語,鞏固認讀。
⑷理解詞語。
猙獰:(面目)兇惡。
2、檢查分段。
第一段(1):海豚是人類的好朋友,被人們稱為見義勇為的海上救生員。
第二段(2~4):海豚救人的三個真實的故事。
第三段(5~末):海豚救人的原因。
3、集體交流。
⑴課文講了哪幾個海豚救人的故事?
(1966年,海豚救援十名韓國船員;1972年,海豚救助南非姑娘;1992年,海豚救助兩名印尼海員)
⑵海豚是怎樣救人的?
(①海豚把身子往下沉……把他們安全地甩到了海岸上。②就在這時,有兩頭海豚出現在她身邊,把鯊魚趕跑了,還護送她到靠近港口的安全地帶。③它們圍成一個圓圈……直到海員游到船邊。)
⑶海豚救人的原因?
海豚救人的美德,來源于海豚對其子女的“照料天性”。
4、海豚這么棒,你們想用哪些詞語來形容我們的海豚?(有愛心、樂于助人……)
四、總結拓展
1、教師:除了課文介紹的內容外,你還知道海豚的哪些知識?說給同學們聽聽。
2、學生交流。
五、課堂小結
學習本課,你有什么想法?(愛護動物,保護環境)
鼎尖教案五年級下冊語文3:老人與海鷗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老人與海鷗之間深厚的感情。
2、抓住重點詞句,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寫具體的。
3、在領悟品味的過程中明白人與自然和諧相容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指導學生感悟語言、品味語言,領悟語言背后所藏的深意,并能通過讀、寫、說表達出來。
2、抓住重點詞句領悟海鷗的靈性。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初讀文,了解海鷗靈性
1.上節課,同學們已經初讀了課文,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進《老人與海鷗》這個真實的故事。說說這篇課文講了什么內容?
2.如果請你用一個詞概括老人與海鷗之間的關系,你會用什么詞?理解“親人”。
二、送老人,感悟海鷗靈性
1.背景介紹老人有關情況。
2.默讀課文第15至17自然段,想想在安放老人遺像的地方發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感受深的地方可以在旁邊寫下批注。
3、學生交流。
(1)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群海鷗突然飛來,圍著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叫聲和姿勢與平時大不一樣,像是發生了什么大事。
A、此時大不一樣的叫聲會是什么樣的?
B、大不一樣的姿勢是什么樣的?
C、為什么與平時大不一樣?指導讀。
(2)海鷗們急速扇動翅膀,輪流飛到老人遺像前的空中,像是前來瞻仰遺容的親屬。
A、你從哪個詞能體會到海鷗對老人的一片深情?理解“瞻仰”
B、從“急速”你能看出什么?C、指導讀。
(3)過了一會兒,海鷗紛紛落地,竟在老人遺像前后站成了兩行,它們肅立不動,像是為老人守靈的白翼天使。
A、“站成兩行、肅立不動”這情形仿佛和生活中什么樣的場景類似?
B、深情地再讀這句話。
(4)當我們最后不得不去收起遺像的時候,海鷗像炸了營似的朝遺像撲過來。它們大聲鳴叫著,翅膀撲得那樣近,我們好不容易才從這片飛動的白色漩渦中脫出身來。
A、“炸了營似的撲過來”這是怎樣的一種場面哪?
B、從兩個“撲”看出什么?
C、這片“飛動的白色旋渦”是指什么?如果你就是這“白色旋渦”中的一只小海鷗,面對老人的遺像,你想說些什么?
(5)齊讀第15至17自然段。
(6)師小結。
三、識老人,體會海鷗靈性
1、你從哪兒能感受到老人對海鷗親人般的愛?你又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海鷗有靈性呢?快速默讀課文,用波浪線畫出相關句子。
2、學生交流。
(1)老人把餅干很小心地放在湖邊的圍欄上,退開一步,撮起嘴向海鷗呼喚。立刻便有一群海鷗應聲而來,幾下就掃得干干凈凈。老人順著欄桿邊走邊放,海鷗依著他的節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飛的白色,飛成一篇有聲有色的樂譜。
A、從這個片斷中你讀出了什么?指名讀
B、把第3句話想像成一幅活的畫,你看到什么了?
C、創設情境讀。
(2)在海鷗的叫聲里,老人抑揚頓挫地唱著什么。側耳細聽原來是親昵得變了調的地方話——“肚腳”“灰頭”“紅嘴”“老沙”“公主”……
A、老人能認出這些鳥兒嗎?b、理解“親昵”。C、學學老人抑揚頓挫地呼喚海鷗。
(3)理解“生動”“企盼”。
(4)課文是怎樣來描寫他的呢?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么?
四、贊老人,升華海鷗靈性
1、出示老人塑像,介紹有關情況,學生談感受。
2、師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