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電子教案
過去的教案,都是教師用手工編寫而成。現在青年教師,更喜歡用電腦編寫教案。因為這樣方便隨時修改,這就是電子教案。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了關于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電子教案,供大家參考。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電子教案1
學習目標
① 認識4個生字
② 默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認識到灰塵的特點和作用,學會辯證的看待事物。
③ 鞏固本單元學到的說明方法。
教學重點
領悟說明文的表達方法。
課前準備
收集資料了解灰塵與人類生活的聯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教師說:“平時屋里有土可不太舒服,我想大家一定和我一樣都討厭灰塵。那假如沒有灰塵是不是很好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2課《假如沒有灰塵》。”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①朗讀課文,讀完說說沒有灰塵行不行?
②出示生字生詞指明帶讀:勿 塵埃 拂拭 飽和 依附 濕漉漉 朝暉 日暈 單調
三、依照提示,自學討論
①指明讀閱讀提示。
②先默讀思考:灰塵有什么特點和作用,然后與小組同學討論,作者是怎樣說明這些特點和作用的?
③小組合作完成表格。
灰塵的特點 灰塵的作用 使用的說明方法
教師巡回指導,要及時表揚合作很好的小組。
四、全班交流,點撥指導
小組匯報時,要通過讀表現出灰塵的特點和作用。
五、小結感悟,延伸拓展
①指名讀4.5.6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話,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人們看成有害的東西往往有其不可忽視的存在價值,要正確認識。)
②你還能舉例說說,生活中哪些被看成有害的東西其實也有很大的作用呢?
③交流課前查找的資料:說說灰塵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板書設計:
灰塵的特點
灰塵的作用
使用的說明方法
細小
削弱陽光
列數字、做假設
易吸收光波較長的其他色光
使天空呈蔚藍色
做假設
具吸濕性
調節氣候,氣象萬千
做假設
點評:
重慶九龍坡區是我社第一批參加實驗的實驗區,它們從2001年參加課改以來,通過抓集體備課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上就是該區在暑假期間組織教師備課的全部成果。看了之后,我有一些話要說:
一、感動。這些教案是九龍坡區教師在區教研室的帶領的幫助下,經過一個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來的,是冒著重慶的酷暑做出來的,這種團結、協作、奮斗的精神實在令人感動。更令人感動的人,他們愿意將自己的研究成果無私地奉獻出來,給全國的實驗老師提供備課的思路。所以,我想老師們在看到這些教案時,不應該竊喜又有了應付檢查的材料,不應該產生偷懶的想法,因為這是彼時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適合你。老師們要感謝他們的最好方式是,對他們的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見,或者提出自己的教案,這樣才能形成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圍。
二、感想。九龍坡區探索出來的集體備課、網絡備課曾經在天津的經驗交流會上介紹過,當時我就覺得這是一種很好的教研形式。它發動集體智慧、群策群力,準備出一份水準較高的教案,同時還省去了老師大量的無謂勞動,老師完全可以把這個時間用在學習提高上。面對這樣一份相對“標準化”的教案,老師需要做什么呢?第一需要做的是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調整、完善教案;第二更需要做的是記好“教學反思”,看看自己在實施教案的過程中,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大到整個的設計思路,小到某一個問題的提問方式,都可以重新思考,雖然本課時不能重復,但長期經過這樣反思,將對自己教學水平的提高很有幫助。
三、感慨。小學語文課改已經進入了第五年,第一批參加課改的老師和學生也用到了五年級上冊教材。課程改革對老師觀念的沖擊是顯而易見的,師生在此過程中的收獲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綜觀近一年多的課程改革的進展,使人不禁有“慢”下來,甚至是“走老路”的感覺。個中原因自然是很復雜的,但我以為大致有三:第一是經過課改初期的“激情燃燒”,這時已經有些疲塌了;第二越來越到小學畢業之時了,對如何考評尚不清楚;第三受某些專家的影響,加之一些 瓶頸問題無法突破。而重慶九龍坡區的這些教案給我強烈感受是,老師的探索熱情并沒有衰減,改革的動力并沒有消失,他們為自己前幾年取得的成果而自豪,也為自己以后將取得的成果而充滿信心。所以,參考、學習這些教案的老師,不光得到了某些備課上的便利,更應該為他們的精神而感動。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電子教案2
【教學準備】
1、課件。
2、小黑卡片:
寫上名言:
⑴ 成功是克服困難而來的。
⑵ 真正有才能的人會摸索出自己的一條路。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從單元及導語入手:
我們繼續學習第四單元,這個單元的課文主要是講生活中的啟示。今天老師引領著同學們去羅馬廣場,去看看那美麗、古老、人們向往的地方。
2、學習星羅棋布:
師:請看圖,你看到了什么。
(村莊、街道。)
師點著圖說:星羅棋布的村莊環抱著羅馬,如蛛網般交叉的街道一條條通往城市廣場。
3、師:有一次,父親帶著我,爬上高高的塔頂,指著縱橫交錯的街道,說了一段意味深長的話,引著學生讀: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生活也是這樣。假如你發現走這條路不能到達目的地的話,就可以走另一條路試試。
4、師: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課文,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5、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該怎么學?
(生:自讀自悟。)
二、初讀課文,理解字詞
(點擊自讀自悟1。)
自讀自悟:
1、劃出自己喜歡的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
2、你讀懂了什么?
⑴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劃出自己喜歡的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并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⑵ 學生自由學習。
⑶ 學生匯報:
① 誰來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② 剛才我還交待了一個任務,劃出你喜歡的詞語,你劃了哪個詞語,說說吧!
(學生自己說理解,不會的同學幫忙。)
③ 請同學們把黑板上的六個詞讀一讀吧。
三、品讀課文,理解內容
1、師:父親的教導讓我一生受用不盡,我們再來讀一讀父親的話。你能理解這句話嗎?
(膚淺的、字面上的意思。)
師:這句話的含義非常深刻,包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給我們以生活的啟示。
2、讓我們再來細讀課文,自讀自悟,誰來讀讀自讀自悟要求。
(點擊自讀自悟課件2。)
自讀自悟: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是生活的啟示,細讀課文,想想哪部分內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找出你喜歡的句子,說說自己的理解:
⑴ 學生自由讀,在小組內討論、理解。
⑵ 匯報交流:
師:誰來說說哪一部分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生:織毛衣。
師:你喜歡哪個句子?
句子1:我大喜過望,腳下仿佛踩著一朵幸福的云。
(出示句子課件。)
師:你為什么喜歡這句話,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
(① 夢想;② 想出念頭;③ 有設計、認可;④ 當眾認購。)
師:有了一條成功的路,真是大喜過望,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文吧。
(齊讀4~9段。)
句子2: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頭喪氣地與她告辭。
師:這句話為什么給你印象最深呢?
師:多么大的困難,這是不可逾越的,這條路走不通了,這時候的情緒非常低落,該怎么讀呢?把第十自然段的前面部分也讀一讀,試一試吧。
(練讀、指名讀、評議。)
師:幸福之路被困難堵住了,大喜過望的失望,特別讓人沮喪。這時候,作者告辭回家,此時此刻,他會想什么?
(引出父親的話,讀。)
師:在父親話的指引下,她想出了戰勝困難的辦法,取得了(成功)。
句子3:從此,一條時裝的河流,源源不斷地從我的時裝店里流了出來。
① 齊讀。
② 這句話寫得真好,但含義深一點,你是怎么理解的?
③ 用一個詞來說說她的時裝店怎樣了?
(火了、發了、興旺了。)
師小結:當一家大商場的經理向我訂購四十件衣服時,我(大喜過望,腳下仿佛踩著一朵幸福的云。)我開創了自己的事業,(板書:開創事業)當我知道兩個星期根本交不出四十件衣服時,(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頭喪氣地與她告辭。)在這時我想到了父親的話,想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從此,(一條時裝的河流,源源不斷地從我的時裝店里流了出來。)這件事告訴我們,只要肯動腦筋,就能戰勝困難(板書:戰勝困難),找出一條通往成功的路,這真是“天無絕人之路。”
師:還有那件事你印象深刻?
(開時裝展。)
板書:
發展事業
齊讀12~13自然段。
小結:在生活的道路上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生活的道路是崎嶇的,只要我們勇敢面對,牢牢記住(出示小黑條)成功是克服困難而來的,那么通往廣場的路就(不止一條),條條道路(通羅馬)。課文學到這,你知道嗎?廣場的路指的是(成功的路)(板書:成功),通往廣場的路這句話的含義你知道嗎?(出示小黑卡)(對,真正有才能的人會探索出自己的道路。)讓我們來齊讀這兩句名言。
四、聯系實際,升華情感
1、讓我們再次自讀自悟,(出示自讀自悟要求3)誰來讀一讀?
自讀自悟:
用生活中的成功事例來說明“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
⑴ 從網上、書上搜集到的;
⑵ 從身邊的人了解到的;
⑶ 自己克服困難的事例。
2、請同學們在小組內交流:
匯報:
⑴ 下崗、經商。
⑵ 愛迪生發明電燈。
⑶ 兩兄弟學畫畫、學音樂。
3、說說“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的含義:
師:看樣子,大家都讀懂了課題中的這句話,再讀一讀,現在你知道了嗎?“廣場”指的是什么?(成功、目的地)爸爸帶她去廣場的真正用意是(通往成功的路不止一條)(師指著黑板說),讓我們在生活之路上積極地去面對挑戰吧!齊讀全文。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電子教案3
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洛杉磯、混亂、昔日、廢墟、爆炸、瓦礫”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運用提問題的方式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4.感受父子的親情,學會愛別人,增強做人的責任感。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2.搜集并閱讀同類的頌揚親情的故事。如學生搜集有困難,教師可提供《背影》《血淚親情泣天地》《無私母愛創造生命奇跡》《7歲女孩拯救母親的感人故事》等文章給學生。
第 一 課 時
↘ 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明確專題:各自默讀本組課文的導語,說說本組專題的內容及學習要求。
2.介紹資料:可以先各小組推薦代表匯報用課余時間搜集到的有關地震及其危害的資料,也可以教師播放地震的相關影像資料,還可以展示自己收集的圖片資料,并對圖片進行解說;然后談談自己對地震的認識與感受。
3.教師導入:是啊,地震是多么地殘酷,它使多少人失去了親人,流離失所。1989年,當巨大地震地危
害侵襲美國洛杉機時,有一對父子演繹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動地故事。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第十一課──《地震中地父與子》[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 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①借助字典,結合課文中的句子認識生字和新詞;②用“~~~”畫出自己深受感動的句子;③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小組內互讀課文,交流學習收獲。
3.全班交流:(1)檢查生字、新詞的讀音,重點記住“墟、礫、顫”等字形。(2)初步匯報自己深受感動的句子。
↘ 再讀課文,整體感悟
1.默讀課文,思考:①用比較簡潔的話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②讀了課文有什么感受;③劃出不懂的詞語、句子,試著提出不懂的問題。
2.全班討論:(1)用簡潔的話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2)談談讀了課文,自己有什么感受。
第 二 課 時
↘ 聽寫詞語,復習導入
1.聽寫生字、新詞。
2.復習內容: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 品讀感悟,深入情境
1.自主讀讀課文,將自己感動的句子多讀幾遍,想一想為什么感動;對不懂的詞語、句子根據自己的提問,試著回答一下。
2.小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通過讀感動的句子,說感動的原因,討論不懂的詞語、句子,體會父親救助兒子過程中心理變化。估計學生會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
(1)“在混亂中,一位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沖向他七歲兒子的學校。”(這個句子說明父親關愛孩子,擔心孩子會有危險了。你從哪個詞體會到的?“沖”字,這個動作體現了這位父親急切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夠平安。)
(2)當看到教學樓已成為一片廢墟時,“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
(①從這里可以看出父親見到廢墟以為兒子已經死了,他感到極度痛心,體現了他失去兒子的悲痛心情。
心愛的兒子不在了,父親那嘶心裂肺的喊叫聲。②該怎樣讀呢?指名讀,評議,齊讀。)
(3)”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陣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他堅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廢墟走去。” (①從這兒可以看出父親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兒子會記住他的話,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支持著他,所以他──堅定地站起身。當父親堅信兒子在等他時,就疾步走到那里,可見父親救兒子的急切心情,他想快些救出兒子。父親堅信兒子仍然活著,是因為他記得兒子說的那句話。②那我們該怎樣讀這段話呢?請大家分小組討論后練讀,個人讀,評議,齊讀)
(4)“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①課文為什么要這樣描寫父親的外貌呢?父親堅信兒子沒有死,奮力拯救兒子,顧不得休息,可見父親對兒子愛的偉大。②是什么使父親沒完沒了地挖呢?是一個信念,──“兒子在等我”。這是多么偉大的父愛!這是多么堅定的信念。③與其他失去孩子的父母相比,你還能體會到什么?有些父母看到廢墟后絕望地走了。而這位父親不理他人的勸阻,只有一個信念──兒子在等他。④而且這位父親見人就問你是不是來幫我的?可見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他堅信兒子仍然活著。⑤引讀:是呀,這深深的愛,堅定的信念──兒子在等我。而且這位父親見人就問你是不是來幫我的?可見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他堅信兒子仍然活著。⑥引讀:是呀,這深深的愛,堅定的信念使這位年輕的父親不停地挖,挖了8小時……。這偉大的力量正是源于那句最真摯樸實的話──“不論發生了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5)兒子看到爸爸來救他,自信地告訴爸爸,他曾經對同不說的話:“只要我爸爸活著…
…,他總會和我們在一起。” (①從這兒可以看出兒子對父親的信任,他堅信父親會來救他。即使在最危險,最艱險的時刻,兒子的信念都沒有動搖。②兒子深深地信任父親也正是由于那句話──生說③指導讀:這句樸實的話終于讓父子團圓,此時心中有千言萬語,又激動人心的場面往往通過言語來表現,讀一讀父子間的對話,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驚喜,自信,激動。)
(6)兒子還是個無私的人,在父親救他的時候,他讓同學們先出去,要父親先救他人,而這又是那樸實但又強有力的話語。──(生說)。(①是呀!父親與兒子都是了不起的,父親對兒子的愛讓我們感動,兒子對父親的信任,更讓我們感動。一句平實而強有力的話連接著兩顆心,因此,阿曼達被救后,這對——引讀“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投影:圖片、音樂。)
↘ 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1.速讀課文,夸夸這對父與子。
2.質疑:①課文結尾為什么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呢?和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②“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課文中為什么反復出現類似的話?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3.交流:學了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 課后拓展,延續“親情”
1.自由組成小組,在課后排演廣播劇,制成錄音帶,然后大家在一起聽一聽,評一評。
2.閱讀同類的頌揚親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