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級語文教案上冊
課時計劃,俗稱“教案”。是對每一堂課具體深入的教學準備,是對師生課堂預期的教學活動的設計和描述。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了關(guān)于人教版五年級語文教案上冊,供大家參考。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教案上冊1
【目標預設】
依據(jù)國家課程標準,結(jié)合單元教學目標及學生實際,將本課的學習目標預設為:
1.明確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了解綜合性學習的特點。
2.通過閱讀材料,感受漢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漢字文化。
3.制訂活動計劃,培養(yǎng)合作意識,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閱讀材料,感受漢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漢字文化。
難點:小組討論并制訂活動計劃,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過程預設】
一、激趣導入,明確學習內(nèi)容。
1.談話導入:同學們,我們平??磿?、讀報、寫信、作文,都離不開漢字,漢字就在我們身邊。請你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對漢字的了解。
2.學生交流對漢字的了解。
3.教師相機引出綜合性學習的專題:遨游漢字王國。
4.引導學生瀏覽本組內(nèi)容,明確本次綜合性學習的內(nèi)容和怎樣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教師相機板書課題:有趣的漢字]
二、閱讀材料,感受漢字神奇。
1.以小組為單位,選擇感興趣的閱讀材料閱讀交流。
2.引導學生交流閱讀內(nèi)容,感受漢字的有趣和神奇。
〖學情預設一〗
小組匯報交流有關(guān)字謎的內(nèi)容。
〖教學策略〗
(1)引導學生通過猜字謎,了解字謎的形式和構(gòu)成方式,感受漢字的有趣,初步認識漢字的特點。
(2)啟發(fā)學生交流平時積累的字謎,激發(fā)學生搜集或編制字謎的興趣。
〖學情預設二〗
小組匯報交流有關(guān)諧音的內(nèi)容。
〖教學策略〗
(1)引導學生交流諧音歇后語,初步了解諧音歇后語的特點,感受諧音歇后語的俏皮風趣、幽默詼諧。
(2)引導學生通過交流諧音笑話,懂得漢語同音字多,不能隨意亂用。
(3)學生交流平時積累的諧音歇后語和諧音笑話,激發(fā)學生搜集體現(xiàn)漢字諧音特點的古詩、歇后語、對聯(lián)和笑話。
〖學情預設三〗
小組匯報交流閱讀材料《倉頡造字》、《“冊”“典”“刪”的來歷》。
〖教學策略〗
(1)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講講《倉頡造字》的傳說。
(2)通過交流閱讀材料,了解一些漢字來歷的知識。
(3)激發(fā)學生搜集有關(guān)漢字來歷的資料,了解漢字的起源,感受漢字的有趣。
3.引導學生交流閱讀感受。[教師相機板書課題:感受神奇]
三、合作討論,制訂活動計劃。
1.引導學生明確活動計劃的內(nèi)容。
2.以小組為單位,制定活動計劃,教師巡視指導。
3.小組展示活動計劃,師生交流評價。
4.總結(jié):同學們,通過對活動計劃的交流,我們明確了如何制訂切實可行的活動計劃。希望同學們修改完善小組活動計劃,分工協(xié)作,認真開展這次綜合性學習活動,在漢字的王國里遨游,感受漢字的有趣和神奇!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教案上冊2
一、教學內(nèi)容
1、文字:抓住“居然”、“榨油”、“便宜”、“愛慕”、“體面”、“吩咐”、“分辨”等重點詞語,聯(lián)系文本,滲透漢字文化教學,注意“愛慕、印”等有形有色的構(gòu)詞特點。
2、文章:此文淺顯易懂,文章層次富有條理,詳略分明。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全文以“落花生”為線索,重點圍繞“議花生”展開了論述,使人讀后便明白一種道理,即“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種結(jié)構(gòu)的文章,便于引導學生學習圍繞重點內(nèi)容選材。
3、文化:借物喻人,借落花生的好處多,喻人要有落花生的品格――做有用的人,不做只講面子,而對別人沒有用的人。抓住如此的人文,更利于學生將父親與一家人的對話的內(nèi)涵。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字詞的教學,體會文章雖淺顯的文字,和富有深刻的人生哲理。達到識字詞習文,習文促進字詞的理解。
2、通過閱讀教學,理清文章的結(jié)構(gòu)層次,歷練學生的概括能力:在課文“種花生”與“過收獲節(jié)”、“吃花生”與“談花生”的比較中,比較詳略抓重點;我們談”與“父親談”,比較內(nèi)容抓重點;在“贊花生”和“學花生”兩點中,比較目的抓重點。搞懂“抓重點”的閱讀方法。
3、通過落花生與石榴、蘋果、桃在位置、外表、印象三方面的對比,理解父親與家人的話:花生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叭艘鲇杏玫娜耍灰鲋恢v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等。
做有用的人,做落花生一樣的人,這只是第一層面的理解。做講體面,石榴、蘋果、桃這樣的人,這是第二個層面的理解。明白不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即,做又要講體面而又對他人有好處的人,這是第三個層面的理解。理解許地山的父親為啥希望他做一個像落花生一樣的人,這是第四層面的理解。
三、教學預設:
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了解學情
(一)字詞
1、抓住重點的字詞
1)半畝(mǔ)[拼音]、吩咐(fēn fù)[詞義(a.囑咐;b.口頭指派或命令),課文中誰吩咐誰]、榨(zhà)油[字型結(jié)構(gòu)]、石榴(liú)[讀輕聲]、便宜[多音字]、居然[字義,學會用詞]、愛慕[字義,課文中是對什么有愛慕之心?]
2)鞏固字詞(思維體操)。
(二)文章
1、這一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提示以落花生為線索,課文講了“種花生”與“過收獲節(jié)”、“吃花生”與“談花生”。
2、讀了課文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二、細讀課文――明白抓重點的閱讀方法
[運用“比較法”去獨立閱讀課文。這需要老師的指導,交學生去“漁”。]
1、“對照比較”抓重點
1)比較詳略抓重點(默讀方式處理)
在課文“種花生”與“過收獲節(jié)”、“吃花生”與“談花生”的比較中,老師引導學生看文章的詳略,詳者為重點。
2)比較內(nèi)容抓重點(分角色讀:注重人物對話)
在“我們談”與“父親談”的內(nèi)容比較之中,“父親談”的內(nèi)容更加重要,學生通過比較內(nèi)容,抓住了重點。
3)比較目的抓重點
在“贊花生”和“學花生”兩點中,再找出最重要的,用前兩個方法顯然無濟于事了。老師引導學生看文章的寫作目的,于是,“學花生——做有用的人”這一最重點便抓住了。
2、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的讀每一部分的內(nèi)容。
第二課時
三、精讀課文――體會做落花生一樣有用的人
1、抓出全文的重點段落。
[估計: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學生對落花生的品質(zhì),有了初步的印象。學生很可能在迅速的抓住全文的重點段落。]
1)找出重點段落,第10段,師生對比,看誰在最短的時間背誦。
交流心得:我采用的是理解記憶的方法。這一段父親的話,分成了兩部分。我采用的是一句一句的背誦的方法。
2)理解幫助。
出示第10自然段,體會花生的可貴之處。
① 填表助學,運用對比的手法突出花生的可貴之處:(在同學自由讀之后填表)
花生
桃、石榴、蘋果
位置
埋在地里
高高地掛在枝頭
外表
矮矮地長
鮮紅嫩綠
印象
挖起來才知道
一見就生愛慕之心
?、谥该x,評讀: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或者通過他的朗讀你感受到什么?
[估計:學生會說做一個像花生一樣的人,不做蘋果一樣的人。]
?、厶接憺槭裁匆龌ㄉ粯拥娜?
[引導學生讀父親接下來所說的話:“所以你們要像花生,他們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p>
?、芙雍犀F(xiàn)實情境,討論注重外表是不是不好?要做一個什么樣的人?
桃、石榴、蘋果,外表非常的美,使人一看便生愛慕之心,做這樣的人,這是一種現(xiàn)代人的追求,也是現(xiàn)代人的生活方式,明白追求外在美,這沒有什么不對的。
追問:想做什么樣的人?
[估計:學生要做桃、石榴、蘋果一樣的有外在美的人]
?、堇斫馕闹小拔摇闭f的那一句:“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討論什么樣人,才是有用的人?
[重點引導學生理解“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只講體面不對。]
追問:想做一個什么樣的人?
[估計:學生回答即要做一個即要做講體面的人,又要做一個對人有好處的人]
?、逓楹挝恼轮校髡叩母赣H希望作者只做一個像落花生一樣的外面不好看而有用的人?
為了給學生解惑,一是引出作者許地山的筆名“落華生”,說明作者一生也在勉勵自己做一個具有落花生一樣品格的人。二是,講解當時的時代背景:“許地山的父親為什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做石榴蘋果那樣的人,反而希望孩子們做花生那樣的人呢?”這樣就可以引導學生結(jié)合當時的國情來理解文本的價值取向。二十世紀初葉,國家正處于一個極為動蕩的年代,國家與民族處于水深火熱之中,急需各類有用的人才,而當時的許多有條件有能力的公子少爺們天天醉酒歡歌,置國難于不顧。面對這樣的現(xiàn)實,許地山的父親作為一個有著強烈愛國之心的民主人士,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扎扎實實的學點本領(lǐng),為國家為民族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做個有用的人。其拳拳愛國之心濃縮在殷殷期望之中,父親之所以在百忙之中擠出時間來參加“收獲節(jié)”,父親之所以拿花生與蘋果石榴對比來揭示花生得最可貴的品質(zhì),許地山之所以將自己的筆名確定為“落華生”,就不難理解了。
[愛國,任何時候都不過時]
同時,介紹許地山的父親:許地山,1893年2月14日生于臺灣省臺南府城延平郡王祠附近的窺園里。其父許南英是個富有愛國思想的知識分子,祖籍廣東揭陽。1895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許南英臨危受命,擔任臺灣籌防局統(tǒng)領(lǐng)。他激于民族大義,率眾奮起反抗日軍的入侵,日寇占領(lǐng)臺灣后,遂將全家遷回大陸。當時因清政府不準內(nèi)渡官員保持臺灣籍貫,許南英便在福建龍溪落戶。
2、有感情的朗讀父親所說的話,明白做一個有用的人的意義。
在邊吃邊談中,理解父親的話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理解這一印字。牢記在心中,一生受用的意識。
四、超越文本——引發(fā)人生思索
1、了解許地山
許地山生于1893年――1941年,許地山積勞成疾,導致心臟病逐漸嚴重。天不假年,1941年8月4日下午2時,他心臟病再次復發(fā),英年早逝,年僅49歲。
噩耗傳出,第一個送來花圈的是宋慶齡。梅蘭芳、葉恭綽、郁達夫、徐悲鴻等許多知名人士送了花圈、挽聯(lián)。當天,香港學校下半旗,港九鐘樓鳴鐘致哀。9月21日香港文化界400多個團體近千名代表舉行“許地山先生追悼大會”。國內(nèi)及新加坡等地也都隆重集會,痛悼這位新文學運動的先驅(qū)者、愛國者。
2、談做一個有用的人。
3、有感情的朗讀全文,或背誦全文重點段落。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教案上冊3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典禮”、“匯集”、“莊嚴”、“宣告”、“歡呼”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和抄寫課文的第七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毛澤東的偉人風采,體會中國人民為新中國的誕生而激動、自豪的思想感情。
4、領(lǐng)悟本課按照事情發(fā)展順序,重點突出、有詳有略地記敘的表達方法;學習場面描寫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讀課文抓住關(guān)鍵詞、句,想象整個“開國大典”的場面,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人民群眾熱愛黨、熱愛毛主席、熱愛新中國、熱愛解放軍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國成立的偉大意義。
教學重點
1、能比較句子的不同表達方式,體會比喻句、排比句的作用;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文章內(nèi)容;
教學難點
體會人民群眾熱愛黨、熱愛毛主席、熱愛新中國、熱愛解放軍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國成立的偉大意義。
教學準備:
1、制作相關(guān)課件;
2、從課外書籍或網(wǎng)絡中查找有關(guān)開國大典的課件資料。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準生字,理解部分詞意,讀通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3. 細讀課文,品味理解。
(一)釋題導入,引出“大典”。
1.揭示課題,板書:開國大典,指導書寫“典”字。
2.解釋課題,齊讀課題。(“開國大典”就是創(chuàng)建國家時舉行的重大典禮。)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初識“大典”。
(在這一部分,主要是掃清字詞障礙,對課文內(nèi)容有個基本了解)
1、練習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了解課文大意:
?、拧∽杂勺x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思考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啤》答佔詫W生字詞情況:
2、質(zhì)疑解疑:
(簡單問題當時解決,和理解課文有關(guān)的問題,引導學生隨著深入學習課文時再解決。 )
(三)細讀課文,理清脈絡,感受“大典”。
(在這一部分,主要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通過合作探究學習,感受“大典”的盛況)
1、練習分段:
?、拧W生默讀思考,理清文章脈絡:
課文是按照什么樣的順序描述開國大典盛況的?按照課文的敘述順序分段。
⑵ 學生討論:
(明確:課文是按照開國大典之前、大典進行中、大典結(jié)束這樣的順序安排材料的。)
2、合作研讀,體會情境(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這樣一道思考題)
(1)假如你是一名記者,或是一名群眾,當時的哪一個場景讓你終生難忘?
(2)根據(jù)選項,組成合作學習小組,在組內(nèi)說說當時的情景。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的意識以及語言表達的能力,體現(xiàn)尊重學生、喚醒、激勵學生參與意識,追求有序、有情、有效、有趣課堂。)
(四)總結(jié)全文
1、評價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情況;
2、總結(jié)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重點學習群眾進場,閱兵式和群眾_三個部分,進一步了解場面描寫的方法。
2.理解重點語句的含義,體會人們熱愛新中國、熱愛領(lǐng)袖的思想感情。
3.整體了解作者記敘開國大典的方法,初步學會場面描寫的方法。
一、復習導入
1.師生共同回顧上節(jié)課的學習收獲,教師小結(jié)。
2.交代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
二、出示學習任務
1、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
2、同桌討論、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毛澤東的偉人風采,體會中國人民為新中國的誕生而激動、自豪的思想感情。
3、通過學習課文有關(guān)段落學習場面描寫的方法。
(自學時間8---12分鐘,視學生自學情況而定)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
三、學生自學 (教師巡視并相機參與部分討論)
四、檢測學情 (分四個部分)
㈠、出示填空練習題,鞏固第一部分的學習內(nèi)容。
{{{(使學生明確開國大典舉行的時間、地點、參加的人、參加的總?cè)藬?shù)等問題。)
開國大典于 年 月 日在 舉行,參加典禮的成員有 __,估計總數(shù)__________。會場在__________。主席臺設在__________。
?、?、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也是本文的主體部分,我主要設計了三個小環(huán)節(jié),即1、理脈絡;2、說內(nèi)容;3、抓重點語句,具體就是)
1、請學生默讀第二部分,自主理清典禮的過程。
{{{(典禮開始,領(lǐng)導就位)──(奏國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國旗,鳴禮炮)──(宣讀公告) }}}
2、練習用自己的話簡要敘述開國大典的主體部分。體會開國大典盛況。
3.找出描寫人民群眾的心情的語句,初步了解課文用了哪些方法?并在理解的基礎上練習朗讀。
(1)重點句: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經(jīng)過無線電的廣播,傳到長城內(nèi)外,傳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起來。
排比:在這段話中,有四個“傳到”。體會排比句的氣勢,練習朗讀排比句。
(2)請學生對比地讀讀下列句子,說說自己的感受。(出示對比句) (第一組句子)
a、下午三點整,會場上發(fā)出一陣掌聲,毛澤東出現(xiàn)在主席臺上,人的目光看向主席臺。
b、下午三點整,會場上爆發(fā)出一陣排山倒海的掌聲,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出現(xiàn)在主席臺上,三十萬人的目光一齊投向主席臺。
(出示這組句子,意在通過重點詞的分析比較,讓學生體會人民群眾對毛主席和新中國的無比熱愛。) (我出示的第二組句子就是……)
a、三十萬人脫帽站立,抬起頭,看著國旗。
b、三十萬人一齊脫帽肅立,一齊抬起頭,瞻仰這鮮紅的國旗。
(通過這組句子的對比,意在讓學生體會中國人民為從此站起來、當家做主人感到無比激動,無比自豪。感受開國大典中,人民群眾熱愛黨、熱愛領(lǐng)袖、熱愛新中國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國成立的偉大意義。)
4.指導朗讀課文,讓學生感受人民群眾那種(激動、興奮、喜悅)的心情。
5.根據(jù)板書練習背誦第七自然段。
?、?、精讀第三部分
1.自由朗讀描寫閱兵式的語句。
2.畫出寫人民群眾觀看閱兵式心情的句子。
3.小組合作,討論試寫排比句:
全場30萬人,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
?、?、精讀第四部分 (在這一部分,我也是設計了三個小環(huán)節(jié),1、劃一劃;2、讀一讀;3、通過換詞語的方法體會句子意思,具體就是)
1.默讀,劃出概括節(jié)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話。
2.朗讀第14小節(jié),讀出歡慶的氣氛。
3.讀結(jié)尾兩句,領(lǐng)會句子的意思。 其中一句是:
(把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換一個詞語比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
兩股紅流(_隊伍)分頭向東城、西城的街道流(走)去,光明(光亮)充滿了整個北京城。
重點:“兩股紅流”指什么?這樣比喻寫出了什么?“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讓學生練習讀好這兩句話,讀出句子包含的意思。
㈤、總結(jié)全文
1.連起來說說課文記敘了4個怎樣的場面。
2、初步學習表達的方法:作者是怎樣把這么盛大的慶典活動描述清楚的?(a.選擇最能表現(xiàn)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意義的場面。b.選擇最能體現(xiàn)中國人民歡欣鼓舞的激動而熱烈的場面。c.按大會的進程逐項描述。)
五、課堂訓練
1、試著體會本文用詞準確、比喻貼切的特點以及場面描寫的方法,可以抄錄有關(guān)句子,然后模仿寫一寫。
2.讓學生說一說讀后的感受。
3、背誦、抄寫課文第7自然段。(視時間而定,可在課堂上完成,也可以在課后完成)
附板書設計:
會場布置
毛主席出現(xiàn)
大典盛況
開國大典 { 宣告成立
宣讀公告
閱兵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