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語文教案 > 一年級 >

科普類主題班會教案

時間: 國峰 一年級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科普知識主題班會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科普類主題班會教案(篇1)

一、班會目的

通過開展本次活動,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他們的動手能力,使學生在活動中了解科學技術具有為人類造福的無窮力量,掌握基本的自然科學知識,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對科學技術的熱愛之情。

二、班會準備

為了精心搞好這次科普知識班隊會會,活動前應該精心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1)活動前,班級組織了一個籌委會,人員由班主任、班干部組成,對科普知識班隊會的形式、程序、活動場地、器材的安排等作些計劃,大家商定后就按計劃籌備。

(2)動員學生通過各種媒體,如報刊資料、電視、網絡等媒體收集有關科普知識、科學趣聞、最新科技成果等,并分門別類做好筆記,個人收集的資料精心整理后再與全班同學交流,以提高資料的利用價值。

(3)本次班隊會在多媒體教室舉行,課前準備課件及其他資料。

(4)挑選主持人。班隊會主持人從中隊挑選合適人員擔當,主持人要對科普知識感興趣,并且對科普知識比較了解,同時還要落落大方,具有當主持人的基本技能。

三、活動過程

(l)班主任宣布科普知識班隊會開始,并介紹本次班隊會的主題。

(2)主持人介紹本次科技班隊會的形式及主要程序。

同學們,科技知識無所不在,我們的學習、生活處處離不開科技。我們的社會之所以能不斷前進,就是因為科技在進步。人類追求科學的腳步從未停止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生活、學習中的科技,看誰準備的資料豐富,看誰對科技最感興趣。最后,我們將評選三名“小科技迷”和三名“未來科學家”。我們先請幾位同學和我們聊聊最近的科技新聞。(3~5名學生介紹)

(3)剛才他們介紹的這些新興的科技把我們帶入了一個神奇的世界。這其中有不少都是高、新、尖科技,我們少先隊員不僅要了解這些最新的科技成果,對一些基本的科技常識、科技知識也要有所了解,下面就請幾位同學來介紹。(學生介紹)

(4)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科學發展史上還有許多趣聞呢,科技也有許多有趣的現象,而且這些有趣的現象就發生在我們身邊,你聽。(學生介紹)

(5)剛才大家介紹了不少有關科技的知識,看來大家都做了認真的準備。老師今天也準備了很多科普資料,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請大家用熱烈的掌聲歡迎老師為我們介紹科普知識。

(6)欣賞科普知識短片。

(7)科技給人類帶來了美好的未來,科技的發展更需要我們共同努力。讓我們從今天開始,人人爭當“小科技迷”“小科學家”。下面我們請班主任老師給我們講幾句。

四、班主任總結活動情況

同學們,今天的科普知識班隊會大家表現得積極踴躍。這次活動豐富了我們的科技知識,激發了我們學科學的熱情。大家對科技表現出來的熱情讓我很受感動,希望同學們在課外繼續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為了把這次成功的活動記載下來,也為了讓更多的同學有表現的機會,建議大家課后以“科技知識”為主題制作一期手抄報。

科普類主題班會教案(篇2)

教育活動目標

學習用添“1”或去“1”的方法,使得兩組的數量相等,初步感知“5”以內相鄰兩數的關系。

愿意參與比較活動。

活動準備

塑料拼插玩具紅、綠各5個,大、小積木各5塊,數字卡片1、2、3、4、5。

活動過程

正確判斷物品的數量

出示5以內數量的大、小積木各一份,(大積木數量比小積木少)

提問:他們一樣多嗎?誰多誰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大家來數一數。(引導幼兒知道不是大的東西就多,小的東西就少。)

出示數量一樣(5個以內)、排列不一的花片兩組,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幼兒學習。(引導幼兒知道,一樣多的東西,不管怎樣排列,都是一樣多。)

學習添“1”或去“1”的方法,初步感知相鄰數的關系。

出示數量為2和3的塑料玩具。

提問:這兩種顏色的玩具各有幾個?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有什么方法可以讓她們變得一樣多?(引導幼兒學習用添上或去掉的方法,使兩組數量一樣多。)

出示數量為4的塑料玩具,與數量為3的塑料玩具比較,按同樣的方法學習。

出示數量為5的塑料玩具,與數量為4的塑料玩具比較,按同樣的方法學習。

出示數量為1、2、3的塑料玩具,引導幼兒了解2少1的是1,排在2的前面,比2多1的是3,排在2的后面,推出2的好朋友是1和3。以此類推,引導幼兒了解3、4的好朋友。

游戲鞏固

請一組幼兒(5人)上臺,每人持一張數字卡,打亂順序站一排,請其他孩子來幫它們把好朋友找出來排好隊(排列順序),重復玩2次。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孩子們積極參與活動游戲當中,在第二環節中,孩子們大部分能夠不受塑料玩具的排列順序和顏色影響,正確快速地分辨出物體數量的多和少,并懂得用添“1”的方法使得兩組物體的數量一樣多。但使用去掉“1”的方法使得兩組物體的數量一樣多的`只有少部分孩子懂得使用。

科普類主題班會教案(篇3)

一、教學設計說明

在教學活動中,以教師播放視頻素材,學生搜集資料、交流匯報、發表看法、模擬體驗等構成教學活動主線,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在教學活動中,“重過程、重體驗”讓學生在活動中認知、形成自我保護意識、習得技能。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自主開展組內實踐體驗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體驗 中感悟生命的脆弱,提高對珍愛生命、學會自我保護的重要性的認識。

2、通過引導學生對學校、家庭、社會生活各類危險的關注,幫 助學生逐步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形成正確的安全防范、自救意識。

3、讓學生了解并掌握日常生活中一些基本的自救、自護知識和 技術,學會保護自己,為自己的建康成長奠定基礎。

三、教學過程

1、地球的構造(播放視頻課件)

地球的內部好比一個煮熟的雞蛋,最外層相當于蛋殼的部分叫做地殼,平均厚度為 35.4千米,由各種巖石和土壤層組成。地球的中間層相當于蛋青,叫做地幔,厚度約為 2900千米,由成分復雜的巖漿物組成,溫度高達1000 -2000℃ 。地球最內部相當于蛋黃的部分叫做地核,半徑約為 3470千米,由鐵、鎳等很“重”的物質構成,溫度可達 5000℃ ,壓力高達幾百萬帕斯卡。多數構造地震發生在地殼的巖石層內,也有的發生在地幔的上部。

2、地震(學生匯報交流各自收集的材料)

地震,就是平常人們所說的地動。它像刮風、下雨一樣,是一種經常發生的自然現象。是由于地球內部緩慢積累的能量突然釋放或人為因素引起地球表層的快速顫動叫地震。所以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是現代地殼運動和地球運動的一種表現。

3、地震時刻都在發生(學生匯報交流各自收集的材料)

全球每年平均要發生1500萬次地震,每2秒就有1次地震發生。這些地震絕大多數都很小,只能用靈敏的儀器才能觀測到。能夠形成災害的地震,全球每年只有1000次左右,其中能造成重大災害的大地震,平均每年只有十幾次。

4、幾個常用的地震科學名詞(播放視頻課件)

震 源:地球內部發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 中:地面上與震源相對的地方,叫震中。震 中 距:地面上任一地點到震中的距離。震中 區: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稱為震中區,也稱極震區。震源深度:從震中到震源的距離,或者說震源到地面的距離,叫震源深度。我們把地震發生在60公里以內的稱為淺源地震;60-300公里為中源地震;300公里以上為深源地震。目前有記錄的最深震源達720公里。

地震波:地震時,在地球內部出現的彈性波叫作地震波。這就像把石子投入水中,水波會向四周一圈一圈地擴散一樣。

地震波主要包含縱波和橫波。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一致的波為縱波(P波)。來自地下的縱波引起地面上下顛簸振動。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垂直的波為橫波(S波)。來自地下的橫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動。橫波是地震時造成建筑物破壞的主要原因。

由于縱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大于橫波,所以地震時,縱波總是先到達地表,而橫波總落后一步。這樣,發生較大的近震時,一般人們先感到上下顛簸,過數秒到十幾秒后才感到有很強的水平晃動。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縱波給我們一個警告,告訴我們造成建筑物破壞的橫波馬上要到了,快點作出防備。

5、地震的大小分哪些?(學生匯報)

大 地 震:震級M≥7級的地震 強 震:6≤M<7級的地震

中 強 震:4.5<M<6  有感地震:3≤M≤4.5

弱 震:3<M級的地震

6、地震震級和地震烈度(課件展示)

震級反映地震釋放能量的大小,因此一次地震,震級只有一個。烈度表示地面受到影響和破壞的程度,因而烈度在地面不同的地點各不相同。烈度不僅跟震級有關,還與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等多種因素有關。

四、教學總結:

啟發學生思考:通過本節課,在課前準備和課堂學習的過程中你的收獲和感想是什么

科普類主題班會教案(篇4)

一、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各種操作活動和游戲,初步感受物體的運動與力的關系。

2、在游戲中探索用力的大小與物體運動的關系。

3、啟發幼兒熱愛科學的情感,激發幼兒注意觀察周圍物體運動的現象,探索其原因。

二、活動準備

皮球、毽子、紙、橡皮筋、小汽車、沙包、飛盤、絨球、繩子若干,錄音機一臺。

三、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導入主題活動。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找一位看不見朋友。你們猜猜是誰呀?(感到神奇,萌發欲望)

師:老師很喜歡小朋友,我想抱抱小朋友。為什么老師能抱起小朋友呢?(引入主題:老師抱起一位小朋友)

今天我們一起與“力”交個朋友,好嗎?

2、引導幼兒進行操作活動,感知物體的運動需要力。

(1)師:今天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許多好玩的東西。請你先想一想,怎么使這些物體動起來呢?然后再請小朋友來玩一玩,玩過之后,告訴大家,你是怎能么玩的?(教師參與游戲活動中)

(2)(集體把玩具放在桌上)師:咦,這些玩具放在這兒怎么不動了呢?

(3)教師邊操作邊講解:物體的運動需要力,物體受了力的作用才會運動。

3、通過幼兒的再次操作,引導幼兒發現力的大小與物體運動的關系

師:我們的小朋友真能干,知道了物體受了力的作用才會運動。但剛剛老師還發現有的小朋友拍的皮球比較高,扔的沙包比較遠,推的小汽車也比較遠。而有的小朋友拍的皮球低,扔的沙包、推的小汽車近。為什么會這樣呢?那我們現在再來玩一玩這些玩具,想一想什么時候物體跳得高、遠、速度快,什么時候物體跳得低、近、速度慢。

提醒幼兒用一種物體作比較。

4、總結

今天我們找到了一位看不見的朋友,它的名字叫“力”。“力”能使物體動起來。一般來說在一定條件下,用力大,物體動得快;用力小,物體動得慢;哪個方向用力,物體就向發個方向運動。“力”真神奇,真是“神奇的力”。

四、活動延伸

觀看天空飄動的國旗與手里拿著不動的旗子作比較,啟發幼兒提出:國旗為什么會在天空飄動?

科普類主題班會教案(篇5)

活動目標:

觀察周圍事物的變化,知道一切事物都在變的道理,并且了解變化了的事物是以另外一種物質或狀態存在著。

活動準備:

照片、瓜子、筆、書、氣球、皮筋、蠟燭。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分析討論一切事物都在變化。

1、 人的變化。出示照片,通過對比發現人在不斷的由小變大。

2、 動物的變化。

a、 出示雞蛋的圖片,說說它如何變化。

b、 想一想,還有什么動物會變?怎么變?

c、 說一說有沒有不變的動物?

3、 植物的變化。

a、 出示瓜子,問:它會不會變?怎么變?

b、 還有什么植物會變?(花、草、樹)

4、 事物的變化。

出示筆、橡皮、圖書、紙、橡皮泥等,問:它們會不會變?還有什么東西是會變的呢?討論桌子會不會變?

討論:有沒有不變的東西?請幼兒用一句話說出什么事情在變。

(一切事物都在變,只是有的變的快,有的變的慢,有的明顯,有的不明顯)

二、 通過操作,了解變化了的事物是以另外一種物質或狀態存在的。

1、 出示氣球、皮筋、橡皮泥,讓幼兒說一說,它們能不能變?怎么變?變了以后能不能變回原來的樣子?

小結:有些東西變化了以后還能變回原來的樣子。

2、 討論:是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變回原樣。

a、 和幼兒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戲,吹出了什么?泡泡跑哪里去了?泡泡破了是不是什么都沒有了?用手接住,看會留下什么?

b、 實驗:燒紙。紙燃燒之后,還能變回原樣嗎?

小結:有些物體變化以后,變不回原樣,而是變成了另外一種東西。

三、 教師總結一節教學活動。

1、 我們知道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變,有的變化改變了樣子,而不是消失了,是變成了另一種東西。

2、 告訴幼兒平時要多觀察自己周圍發生的事情,看看它們有什么變化。

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是“在觀察周圍事物變化的過程中,發現一切事物都在變化的道理,并且了解變化了的事物是會以另一種物質或狀態存在的。”幼兒每天往返于幼兒園和家庭之間,過著似乎一成不變的日子,所以我選擇了這個目標,希望通過這個活動喚起幼兒對周圍事物觀察的興趣,而且中班的孩子開始對周圍的事物充滿了興趣,他們喜歡說喜歡問。

在觀察的基礎上發現一切事物都在變的道理,以此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活動重點是通過觀察發現一切事物都在變的道理,難點是了解變化后的事物是以另一種物質或狀態存在著。我采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是觀察法、操作法,讓幼兒的手、眼、大腦一齊動起來,以觀察發現事物會變,以操作了解事物怎樣變,最后得出結論:一切事物都在變,只是變的方法和形式有所不同,讓幼兒主動去學習,主動去發現。

我本著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以觀察、游戲、操作貫穿整個活動,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從幼兒身邊生活經驗出發,延伸到整個活動。活動主要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與幼兒分析討論一切事物都在變,這其中又包括人、動物、植物的變化。第二部分是在知道變的基礎上分析變化后的不同結果,有的會恢復原樣,而有的變化后則以另一種狀態存在。第三部分是進行集體歸納,并鼓勵幼兒多探索,激發他們對科學活動的興趣。我覺得這節活動適合我班的孩子們,有3個孩子沒有注意,可能是我的教具不夠吸引他們。

科普類主題班會教案(篇6)

一、教學目的:

1、通過讀新聞、觀看影像等形式引起同學們對科普知識的興趣。

2、通過本次班會活動,使同學們了解一些基本的科普知識,并逐步培養對科普知識觀察和學習的興趣。

二、課前準備:

1、讓同學們收集有關科普知識的新聞。

2、選定及訓練好班會主持。

3、請同學們收集科普知識,并預先準備朗讀自己找到的科普小知識。

4、老師準備幾個有趣的科普知識,用來引發學生的興趣。

5、準備好科普知識的錄像(最好是老師之前講到的幾點哦——聽與看結合)。

三、活動過程:

(一)主持讀有關科普知識的新聞以引入主題。

1、主持人讀新聞。

2、主持人:大家聽了這則新聞有什么感想呢?

3、同學們議論,各抒己見。

4、主持小結:

“下面,我們要看看大家都知道哪些科普小知識,誰先把自己知道的分享給大家?”

(二)找幾個小朋友朗讀或者說說自己帶來的科普小知識

主持人作小結:

“大家都講得很精彩,下面有請我們的__老師給我們講一些有意思的科普知識,你一定會大開眼界噢!”

(三)老師講解自己帶來的科普知識

(四)在小朋友興致都很高的時候,最好播放一些畫面給大家看,可以加深印象,相信這次的班會培養目的已經完全達到啦!

(五)小結:

1、同學們小結:通過這次活動,你懂得了什么?

2、班主任小結:科普知識豐富多彩,更多的有趣知識等著大家以后的學習和多觀察……

科普類主題班會教案(篇7)

一、活動目的

通過這次主題班會,開闊學生的視野,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對科學技術的熱愛之情。

二、課前準備:

1、讓同學們收集有關科普知識的新聞。

2、選定及訓練好班會主持。

3、老師準備幾個有趣的科普知識,用來引發學生的興趣。

4、準備好科普知識的錄像(最好是老師之前講到的幾點哦――聽與看結合)。

三、活動過程:

(一)流程

1.主持人宣布班會開始

2.做科技小游戲

(1)以“科”字開頭的詞語,答不上的回答科普知識選擇題

(2)猜猜“我”是誰?(科學家)

3.同學互相介紹科技小知識

4.進行科技知識競賽

5.班主任總結

6.主持人宣布班會結束

(二)具體安排

1.主持人宣布班會開始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作為21世紀的建設者,應該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識,手機、一些科技信息,并用自己的智慧去創造科技小制作和小發明,讓科技的種子在同學們的心中深深扎根,讓科技之花開滿我們的校園。

為此,四年二班“科普在我身邊”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2.科技小游戲

(1)游戲一:說說以“科”字開頭的詞語

以小組為單位(每組10人,共5組),沒接上的小組要接受懲罰。(懲罰為回答科普知識選擇題),說對的加2分,說錯的不扣分。

科普知識選擇題:

①誰發明了電燈?(D)

A、 牛頓 B、愛因斯坦 C、達爾文 D、愛迪生

②誰發明了電話?(D)

A諾貝爾 B、愛迪生 C、瓦特 D、貝爾

③科學家發現, ( D ) 原荒漠化的原因。

A、鷹隼數量太少 B、食物鏈結構不合理

C、風沙太大 D、對生態秩序的人為破壞

(2)游戲二:猜猜“我”是誰?

由主持人讀出PPT展示出的謎面,各組派一代表搶答說出謎底(謎底均為著名科學家),答對的一組加5分,答錯不扣分。

①我是美國人,一位舉世聞名的科學家、發明家,一生共有2000多項發明,其中我發明的電燈給人帶來了光明,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愛迪生)

②我是波蘭人,一生中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而我與我的丈夫在簡陋的書房里艱辛研究并最后發現了鐳,這段時間是我最幸福的日子。(居里夫人)

③我是英國人,是英國當時煉金術熱衷者,同時是最負盛名的數學家、科學家和哲學家。我在1687年7月5日發表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里提出的萬有引力定律和以我的名字來命名的一個運動定律。另外,我還獨立地發明了微積分。曾有人說我的智商為190。(牛頓)

④我是中國人,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

3.介紹科技小知識

學生介紹科技小知識,說出的同學所在那組可以得到5分。

4.演示科學小實驗

由學生做試驗演示。

① 熱空氣向上走

準備材料:一根香,一個打火機

實驗過程:把香點燃,然后把香分別豎著拿、橫著拿、倒著拿,觀察煙的方向。

②水的浮力。

準備材料:一個空瓶、一個水盆。

實驗過程:把空瓶放在水里,它漂浮起來,把裝滿水的瓶子放在水盆里,它沉下去了。

實驗過程:

5.科技知識競賽

每組選一名同學作為代表答題。答對加10分,答錯扣10分。

題目:

①什么是食物鏈?(一種生物被第二種生物吃掉,第二種生物被第三種生物吃掉,這種關系就叫食物鏈)

②蚯蚓是吃什么長大的?(蚯蚓是靠吞食大量的泥土,將泥土中的腐葉和很小的生物吸收)

③乘公共汽車時,當汽車突然剎車,你的身體是向哪個方向傾倒?(向前)

④地球上是先有陸地還是先有海洋?(先有海洋)

⑤噪音有什么危害?(噪音可以使人心情煩躁,甚至精神失常)

⑥空氣由哪些氣體組成?(78%是氮氣,21%是氧氣,1%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蒸氣等)

⑦為什么先看見閃電后聽到雷聲?(光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比聲速快)

⑧月亮圍繞什么東西轉?轉一周期多長? (地球;24小時)

6.班主任總結

7.主持人宣布班會結束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主題班會,我們掌握了更多的科技知識,提高了團隊合作意識。希望大家能通過此次活動,培養自己對科學的興趣和熱愛科學、勇于創新的好品質。同學們,讓我們快快行動起來吧!我們相信:中國的牛頓,就在你我中!謝謝!

科普類主題班會教案(篇8)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介紹維生素C作用的科普小品。文章采用故事的形式,借助于曲折的情節,生動地向讀者介紹了維生素C的有關知識。

學情分析

本文為略讀課文,學生只要能讀順讀通,理解內容,弄清維生素C對保持人體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就可以了。課堂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注重課內外延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維生素對人體的作用。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維生素對人體的作用。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老師每天都給同學們一顆維生素C,你們知道維生素C嗎?

2、那維生素C是怎樣被發現的,又是被誰發現的呢?

3、今天我們就來讀一個《維生素C的故事》。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質疑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再讀課文,質疑(課件出示自讀提示)

“海上兇神”這種怪病有什么癥狀?

病重的船員是怎么對哥倫布說的?他們為什么要這么說?

病重的船員為什么在荒島上能轉危為安?“海上兇神”這種怪病的原因是什么?

病重的船員在荒島上是靠什么維持生命的?

3、疏理學生質疑,布置學習活動:

①動筆讀書:讀讀找找,自己解疑。

②真情播音員:文中有許多感人的話,請你找出你覺得好的地方,

把你的感受寫在旁邊。再有感情的朗讀一下。

4、交流。(課件展示相關內容:哥倫布簡介、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等)

三、總結延伸

課件出示有關維生素的小知識。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維生素C的故事》教案之一,維生素C的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科普類主題班會教案(篇9)

教材分析

新課標要求學生能聽說認讀本課出現的黑體單詞,了解現在分詞的構成方式,理解現在進行時態的句子。本節內容是本冊的重點也是難點,涉及到第三人稱單數和第三人稱復數做主語的句子,在整套教材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學情分析

1五年級學生學習積極性很高,尤其是在口語方面,他們愛說,敢說,會說,這是好的一方面。但他們在書寫方面的技能還有待加強,尤其是做題能力較弱,需要老師多引導。 .

2.五年級學生具有一定英語基礎,初步掌握了聽說讀寫的技能,但對語法知識還很模糊,這需要在增強閱讀能力的基礎上循序漸進的培養,不能急于求成。

3. 學生在學習閱讀時對較長的句子理解起來很吃力,不能順利完成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a.學生能正確聽說認讀會拼寫本課黑體單詞Sunday,ofen,horse,water.能聽說讀寫詞匯表中的白體單詞。

b.學生能掌握現在分詞的三種構成方式。

c.學生能理解短文大意,并根據短文內容回答問題。

2. 能力目標

a.提高學生聽說讀寫單詞的能力。

b.增強學生運用所學語法知識的能力。

c.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學后歸納總結的能力。

3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運動的積極生活態度。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黑體單詞Sundy,often,horse,water.現在分詞going,playing,riding,watching,swimming及它們所在的現在進行時態的語句。

難點:掌握現在分詞的三種變化方式,能舉一反三。能理解短文并能回答有關問題。

科普類主題班會教案(篇10)

一、教學目標

1.能按課后作業中有關鯨的幾個方面的提示,給課文分段。

2、能正確地拼讀注音的生字,理解新詞在句子中的意思;能按課后的問題讀懂課文。

3.知道鯨的形體,類屬及生活刁性,培養閱讀科普文章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能按照鯨的形體,類屬及生活習性這3方面給課文分段。

教學難點:理解鯨是哺乳動物,不屬于魚類。

三、教學準備:鯨的掛圖。

四、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通讀課文,能正確地拼讀注音的生字,理解部分新詞。

2.按課后問題的分段提示給課文分段,初步知道鯨的形體、類屬及生活習性。

3.學習第一段,體會鯨的龐大。

(二)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激發興趣。

(1)讀題(注意正音),從課題中知道了些什么?(體裁,揣測)

(2)出示鯨的掛圖。通過看圖,你知道鯨是一種怎樣的動物?(生活在海洋里,形體像魚,很龐大等)你還知道哪些關于鯨的知識?

2.自學課文,要求:

(1)借助拼音讀準生字,通讀課文。

(2)劃出不理解的詞語,嘗試自己解決。

(3)引逐段默讀,劃出每個自然段中概括鯨的特點的句子。

3.檢查自學。

(1)出示帶生字的詞,讀一讀。

(2)請學生挑選易讀錯的生字詞領讀。

特別注意:“鯨、斤”的區別,哺、壽(翹舌音)

(3)板書“肺”,強調右半部分筆順。

(4)討論難理解的詞語。(酌情處理,上胯,鰭,須板等詞可利用掛圖或簡筆畫幫助理解。)

(5)說說鯨有哪些特點?交流中相機引導朗讀有關段落,明確各自然段的主要內容,(注意正音)

4、根據課后習題2,給課文分段。

討論中引導學生明確以下兩點:

(1)第二自然段是概括地說鯨是哺乳動物,第3、4自然段介紹鯨的胎生,用肺呼吸的特點,進一步闡述鯨不是魚類,而是哺乳動物,應歸并為一一段。

(2)第5、6自然段分別講鯨在吃、睡兩方面的特點,均屬鯨的生活習性,應歸并為一段。

5.學習第一段。

(1)自由讀第一段,思考課后習題1(1),圈劃最能表現這一特點的詞句。

(2)討論:課文怎樣生動地寫出鯨的龐大?

①出示課后習題3(1),比較兩個句子意思表達上有什么不同?(后者采用舉例、列數據的說明方法,引發讀者想象,更深切地感受到其嘴巴的寬大)

②還有哪些句子讓你感到鯨的龐大?引導邊想象邊朗讀。

(3)小結:課文抓住鯨龐大這一特點,采用了對比、列數據、舉例等說明方法,具體生動地寫出了鯨的龐大。

8115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 - 登录入口 | 熔体泵_熔体出料泵_高温熔体泵-郑州海科熔体泵有限公司 | 铁素体测量仪/检测仪/铁素体含量测试仪-苏州圣光仪器有限公司 | 儋州在线-儋州招聘找工作、找房子、找对象,儋州综合生活信息门户! | 渗透仪-直剪仪-三轴仪|苏州昱创百科 | 莱州网络公司|莱州网站建设|莱州网站优化|莱州阿里巴巴-莱州唯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全自动包衣机-无菌分装隔离器-浙江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帽子厂家_帽子工厂_帽子定做_义乌帽厂_帽厂_制帽厂 | 庭院灯_太阳能景观灯_草坪灯厂家_仿古壁灯-重庆恒投科技 | 环氧乙烷灭菌器_压力蒸汽灭菌器_低温等离子过氧化氢灭菌器 _低温蒸汽甲醛灭菌器_清洗工作站_医用干燥柜_灭菌耗材-环氧乙烷灭菌器_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_低温等离子灭菌设备_河南省三强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 泥浆在线密度计厂家-防爆数字压力表-膜盒-远传压力表厂家-江苏大亚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 不锈钢发酵罐_水果酒发酵罐_谷物发酵罐_山东誉诚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 公交驾校-北京公交驾校欢迎您!| 派克防爆伺服电机品牌|国产防爆伺服电机|高低温伺服电机|杭州摩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范秘书_懂你的范文小秘书| 便携式表面粗糙度仪-彩屏硬度计-分体式粗糙度仪-北京凯达科仪科技有限公司 | 液压中心架,数控中心架,自定心中心架-烟台恒阳机电设计有限公司 行星搅拌机,双行星搅拌机,动力混合机,无锡米克斯行星搅拌机生产厂家 | 爱佩恒温恒湿测试箱|高低温实验箱|高低温冲击试验箱|冷热冲击试验箱-您身边的模拟环境试验设备技术专家-合作热线:400-6727-800-广东爱佩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高铝砖-高铝耐火球-高铝耐火砖生产厂家-价格【荣盛耐材】 | 模温机-油温机-电加热导热油炉-工业冷水机「欧诺智能」 | 横河变送器-横河压力变送器-EJA变送器-EJA压力变送器-「泉蕴仪表」 | 不锈钢钢格栅板_热浸锌钢格板_镀锌钢格栅板_钢格栅盖板-格美瑞 | 东莞市超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全系列直插/贴片铝电解电容,电解电容,电容器 | 北京模型公司-军事模型-工业模型制作-北京百艺模型沙盘公司 | R507制冷剂,R22/R152a制冷剂厂家-浙江瀚凯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 并网柜,汇流箱,电控设备,中高低压开关柜,电气电力成套设备,PLC控制设备订制厂家,江苏昌伟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恒温恒湿试验箱厂家-高低温试验箱维修价格_东莞环仪仪器_东莞环仪仪器 | 威实软件_软件定制开发_OA_OA办公系统_OA系统_办公自动化软件 | 植筋胶-粘钢胶-碳纤维布-碳纤维板-环氧砂浆-加固材料生产厂家-上海巧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高温链条油|高温润滑脂|轴承润滑脂|机器人保养用油|干膜润滑剂-东莞卓越化学 | 手表腕表维修保养鉴定售后服务中心网点 - 名表维修保养 | 广州二手电缆线回收,旧电缆回收,广州铜线回收-广东益福电缆线回收公司 | 流量检测仪-气密性检测装置-密封性试验仪-东莞市奥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气体检测仪-氢气检测仪-可燃气体传感器-恶臭电子鼻-深国安电子 | VOC检测仪-甲醛检测仪-气体报警器-气体检测仪厂家-深恒安科技有限公司 | SF6环境监测系统-接地环流在线监测装置-瑟恩实业 | 济南菜鸟驿站广告|青岛快递车车体|社区媒体-抖音|墙体广告-山东揽胜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 蓝鹏测控平台 - 智慧车间系统 - 车间生产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 | 工业铝型材-铝合金电机壳-铝排-气动执行器-山东永恒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焊缝跟踪系统_激光位移传感器_激光焊缝跟踪传感器-创想智控 | 检验科改造施工_DSA手术室净化_导管室装修_成都特殊科室建设厂家_医疗净化工程公司_四川华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