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
我們的老師上課之前是要備教案的,但是這個教案究竟要怎么寫呢?對于剛進門的新老師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挑戰,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了關于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供大家參考!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1
●聽新聞,帶入情境
①同學們,我們首光來聽一則新聞。(電腦播放顯示關于伊拉克戰爭中使用從動物身上受到啟示研發出新式武器的報道。如能選擇近期“新聞聯播”中的相關新聞更好)
②聽了這則新聞,你最想說什么?
③是的,大自然不僅風光無限,而且是“人類的老師”,既給了我們許多的警示,又啟迪了人類的智慧,讓我們一起走進《大自然的啟示》這篇課文,去獲得新的認識吧。
●閱讀課文,了解大意
①充分朗讀課文,圈出生字詞,自己讀一讀。
②出示生字詞,引導學生運用一定的識字方法準確認讀。
殃帚腐壤翼略鍵鯨
不折不扣枯枝爛葉異想天開機毀人亡輕而易舉
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形聲字:“殃、腐、翼、鍵、鯨”等,“殃、壤、鯨”讀準后鼻音。
③默讀課文,說說每篇短文主要講什么?是怎么歸納的?
●依托課件,自主探究
①出示句子,讀一讀,引出探究內容:
A.“原來,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聯系的。這樣,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態平衡。”
B.“現在,飛機設計師注意研究蒼蠅、蚊子、蜜蜂等飛行的情形,研制出了具有各種優良性能的飛機。”
C.“科學家從蜻蜓、鯨等動物身上得到啟示,有所發明,有所創造。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啊!”
請大家分組進行探究學習,結合課文,點擊并閱讀電腦中“課文鏈接”“仿生學資料”,讀懂上面的語句,聯系課文談一談自己受到的啟示。
②教師巡回指導,注意引導各小組成員把閱讀網絡信息與閱讀課文結合起來,不要完全脫離課本。自己的啟示和重要的信息資料還可在書旁批注。
●全班交流,暢敘感受
①請同學們結合課文中的事例和網絡中的資料,談一談你對這幾句話的理解。
教師引導學生舉實例用自己的話談一談。
②即興演講:(下面兩個內容任選一個,自主上臺與按座位順序依次上臺相結合)
《“打掃”森林》給我的啟示
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
●開放網絡,延伸拓展
①同學們,大自然不愧是人類的老師,它警示我們要按自然規律辦事,維護生態平衡,讓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它啟迪我們的智慧,讓我們人類有所發明,有所創造,促進了人類科技的進步,改善了人類的日常生活條件。我想,大家一定還想更多地了解大自然的奧秘,還有更多的感受想對伙伴們說吧,那么就請在網上瀏覽,在討論平臺交流吧。
②開放校園網絡,教師巡回指導學生在“討論平臺”或BBS論壇交流,查閱教師網頁中的“動植物天地”,做一做“閱讀測試”,善于操作電腦的同學還可登錄因特網嘗試查閱資料。
③學生小結學習收獲與感受;教師布置學生課外繼續進行“大自然的啟示”綜合性學習。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2
學習目標
①認識4個生字。
②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受到熱愛和平的教育。
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①了解伊拉克戰爭或其他中東戰爭情況。
②收集與詩歌內容相關的影視資料,如沙漠本來的情景與戰爭的情景。
A案
●導入新課
同學們,當我們沐浴著春光,坐在明亮的教室里盡情享受和平的時候,你可曾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地方正籠罩著戰爭的陰影,有多少人正祈盼著和平!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呼喚和平的詩。(板書課題)
●初讀感知
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己認為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讀后同桌之間互相檢查。
②運用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詞語,同桌之間可以互相交流。
③讀讀想想: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交流討論
①指名讀詩,讀后評價,看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
②交流: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③四次提到“這究竟是為什么”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④“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
●閱讀示范
(根據對學情預測,學生可能對“這究竟是為什么”的呼喚不理解或感悟不深刻。因此,可選擇學生最熟知的對“夜空”的描寫一節,指導學生閱讀,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①默讀第三節,聯系自己的所見所聞,想一想:夜空本身應該是什么樣的?而正在經歷戰爭的夜空呢?假若你生活在那個地方,面對此景,你有什么感受,想說什么?
②有感情地朗讀第三節。
●自主閱讀
①按閱讀第三節的方法閱讀其余各節。
②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升華總結
①讀了這首詩,你有什么話要說。
②宣讀“兒童和平宣言”。
●作業
閱讀選讀課文《黃繼光》。
B案
●播放課件
①這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播放課件,鏡頭一:展示大海、沙灘、夜空、草地的美景;鏡頭二:展示人們在大海、沙漠、草地快樂生活的情形)然而,一夜之間,這一切都化為烏有。
(播放課件:伊拉克戰爭場面)
②看了這些畫面,你有什么感受。
●自讀詩歌
①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②聯系剛才看到的畫面,想想詩歌的意思。
●評評讀讀
①分節讀詩,相互評價,讀后說說“為什么要這樣讀”。
②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③四次提到“這究竟是為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總結升華
①讀了這首詩,你有什么感受。
②宣讀“兒童和平宣言”。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讀寫“濃郁、流連、小徑、流暢、引導、悄然、靈性、經歷、瞬間、撲閃、概念、弧線、飛翔、權利、繽紛、花繁葉茂、多姿多彩”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道理。
4.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懂得熱愛生活,珍惜生命。
教學重難點
怎樣引導學生從盲童的角度,體會小女孩安靜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本課教學的難點,因為學生缺少體驗。教學重點是讓學生體會課文中的優美語句所表達的情感,可以結合“思考練習題”重點來體會。
教學準備
制作多媒體課件
課時劃分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了解主要內容,初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第二課時:讀中感悟課文的語言文字所含著的情意以及語言表達的特色。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6分鐘)
1、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那好,聽我講個故事,聽后給這個故事加個合適的題目。
一個視力正常的人與一個雙目失明的人一起走在崎嶇的山路上,視力正常的人接連摔了幾跤,而雙目失明的人走起路來四平八穩。
視力正常的人深感疑惑,于是問盲人:“為什么你看不見路卻能夠走得如此穩健,我看到路卻不斷摔跤呢?”盲人不假思索地回答:“因為你有明亮的眼睛,而我什么也看不到。”視力正常的人一聽更加疑惑不解了。盲人不慌不忙地接著說:“就是因為你擁有明亮的雙眼,能看清楚遠方,卻也往往忽略了自己的腳下,對于眼前坎坷的道路還沒有看清楚就大步地走了過去,所以一不小心就被絆倒了。而我與你相反,因為看不到路,所以我全神貫注,將腳下的路探清楚后再踏出每一步,因此才走得很平穩,不會摔跤”。
視力正常的人聽了連連點頭。
2、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也是講述一個雙目失明的人的故事的,題目叫――17 觸摸春天 (板書課題,生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們頭腦中也許產生了一些疑問,請說一說你們的疑問。(誰觸摸春天?怎樣觸摸春天的?為什么要觸摸春天?春天怎么觸摸?……)
二、引導初讀(10分鐘)
1、我知道你們已經按捺不住讀課文解決疑問的心情了,那就先請大家默讀課文,思考提出的問題。不動唇、不出聲、不用手指讀,只用眼睛掃視,遇到不認識或不懂的字詞跳過去,不回讀。時間為2分鐘。讀后說說誰在什么時候什么地點因為什么觸摸春天的。
(1) 自讀
(2) 反饋,板書:安靜
盲童
(3)評價:同學們的學習是兩個齒的釘耙鋤地――有兩下子啊!隨著我們深入學習課文,對安靜為什么要觸摸春天的問題會有更全面的認識
2、大家默讀課文時遇到的不認識的字詞,請自學解決:自由朗讀課文,依據拼音讀準、記住生字的字音,讀通句子。注意保持正確的讀書姿勢。
3、學生讀書,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三、評價初讀(16分鐘)
1、課文中的生字詞讀準記住了嗎?(投影出示)
盲童 小徑 流暢 權利 磕磕絆絆
一瞬間 弧線 飛翔 繽紛 清香裊裊
(1)先自由地讀一讀,不會讀的字詞可以看看課文里的拼音。
(2)指名讀,讀錯糾正,
(3)齊讀。
2、生字詞讀準記住了,就為讀通課文奠定了基礎。請大家再抓緊時間讀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等一會兒和楊老師比賽讀書,好不好?
(1) 自讀
(2) 比賽
哪些同學想和我比試比試?請舉手的同學都站起來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我的挑戰者們,你們和我誰先讀啊?
四、指導寫字(8分鐘)
1、課文我們暫時先讀到這里。課文中有些詞語不但要能準確認讀,而且要能正確、美觀地聽寫。(投影出示詞語)還認識這些詞語嗎?齊讀。
小徑 流暢 磕磕絆絆 權利
弧線 飛翔 一瞬間 繽紛
2、請你們認真觀察、分析、記憶字形。
3、在今天所學的生字中,“弧”比較難寫。伸出手指和老師一起寫一寫。“弧”左窄右寬、右半部分“瓜”的“豎提”中的豎是這個字的主筆,要寫得垂直。“弧”這個字才端正美觀。“瞬”容易寫錯。這個字的倒數第二筆是“豎折”。
4、聽寫生字詞。
5、請同學們對照屏幕上的詞語自改,正確的打Ⅴ 錯誤的訂正,并在寫的美觀的字上加★
五、課堂小結(1分鐘)
同學們通過讀書,對安靜為什么要觸摸春天這個問題有新的認識了嗎?其實要想全面準確地弄懂這個問題,必須要到課文中找到描寫安靜觸摸春天的語句好好讀一讀,體會體會才行。這個工作,我們到下節課做。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主題(1分鐘)
上堂課同學們讀通了課文,了解了課文大意,聽寫了生字詞。這堂課我們抓住描寫安靜觸摸春天的語句好好讀一讀,體會體會,和安靜及作者來一次心靈對話
二、讀書感悟(30分鐘)
(一)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看看課文哪些語句具體描寫盲童――安靜用手和心觸摸春天的。(1分鐘)
1、請看屏幕:這就是課文描寫安靜用手和心觸摸春天的語句。你們找得對嗎?閉上眼睛聽老師朗讀這些語句(配樂),請你們邊聽邊想像安靜觸摸春天的畫面。(2分鐘)
安靜在花叢中穿梭。她走得很流暢,沒有一點兒磕磕絆絆。安靜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來。她慢慢地伸出雙手,在花香的引導下,極其準確地伸向一朵沾著露珠的月季花。
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只蝴蝶,真是個奇跡!睜著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間撲騰,安靜的臉上充滿了驚訝。這是一次全新的經歷,安靜的心靈來到了一個她完全沒有體驗過的地方。
在春天的深處,安靜細細地感受著春光。許久,她張開手指,蝴蝶撲閃著翅膀飛走了,安靜仰起頭來張望。此刻安靜的心上,一定劃過一條美麗的弧線,蝴蝶在她八歲的人生劃過一道極其優美的曲線,述說著飛翔的概念。
(二)假想閱讀,體情悟道。(分鐘)
假如你現在就是安靜,自由地讀讀這些語句,做做觸摸春天的動作,抓住紅顏色的詞語體會體會當時的感受。
1、指名讀第一語段。上臺做“穿梭”的動作;回答:從“穿梭”“極其準確地伸向”你感受到什么?再讀這個語段,把剛才說的感受讀出來。(板書:伸向)
2、指名讀第二語段。回答:“竟然”什么意思?從這個詞語上你體會到什么?她以前抓住過蝴蝶嗎?從哪里知道的?(在安靜指間撲騰的蝴蝶在安靜的心中不就是充滿生命活力的生機勃勃的春天啊)我們一起讀讀這個語段,把剛才說的感受表達出來。(板書:攏住)
3、指名讀第三語段。回答:安靜的眼睛看不見,為什么還要張望啊?再讀這個語段,把剛才說的感受表達出來。(板書:張望)
4、她雙目失明卻整天在花香中流連,在花叢中穿梭,還能抓住睜著眼睛的花蝴蝶,但又放飛了蝴蝶,明明眼睛看不見蝴蝶,還要張望蝴蝶,你們說安靜的“神奇的靈性”到底是什么呢?讓我們連起來讀讀這三個語段體會體會。(板書:熱愛春天,熱愛生命,熱愛生活)
(三)把自己當成課文中描寫的人物,讀書體會,是一種很好的讀書學習的方法。課文除了描寫安靜觸摸春天,還描寫了作者的表現,楊老師已經找出了這些語句。請你仿照剛才的讀法,把自己當成作者,讀讀這些語句,想想我為什么一直沒有驚動安靜?
屏顯有關語段:
我幾乎要喊出聲來了,因為那朵月季花上,正停著一只花蝴蝶。
我靜靜地站在一旁,看著安靜。我仿佛看見了她多姿多彩的內心世界,一瞬間,我深深地感動著。
我沒有驚動安靜。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在這個清香裊裊的早晨,安靜告訴我這樣的道理。(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四)小結感悟。(1分鐘)
作者用細膩地語言描寫了安靜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感受春天的氣息,觸摸春天的脈搏,捕捉春天的影蹤。在這個清香裊裊的早晨,作者也觸摸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生命力,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諦:誰都有把握春天的權利,只有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才能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春天。
這句話點明了作者要向我們表達的中心。讓我們一起朗讀這句話。
(五)讀寫遷移。(4分鐘)
同學們還記得我第一堂課給你們講的故事嗎,請你學習本篇課文的寫法,試著給這個故事寫一個點明中心的結尾
走路的啟示
一個視力正常的人與一個雙目失明的人一起走在崎嶇的山路上,視力正常的人接連摔了幾跤,而雙目失明的人走起路來四平八穩。視力正常的人深感疑惑,于是問盲人:“為什么你看不見路卻能夠走得如此穩健,我看到路卻不斷摔跤呢?”盲人不假思索地回答:“因為你有明亮的眼睛,而我什么也看不到。”視力正常的人一聽更加疑惑不解了。盲人不慌不忙地接著說:“就是因為你擁有明亮的雙眼,能看清楚遠方,卻也往往忽略了自己的腳下,對于眼前坎坷的道路還沒有看清楚就大步地走了過去,所以一不小心就被絆倒了。而我與你相反,因為看不到路,所以我全神貫注,將腳下的路探清楚后再踏出每一步,因此才走得很平穩,不會摔跤”。
視力正常的人聽了連連點頭。
(他想:走路如此,做其他事情何嘗不是這樣啊! 無論自己多有把握的事情,也一定要步步為營,千萬不要因為過分自信而使自己陷入疏忽之中,有些時候我們也會在自己最有把握的事情上遭到失敗。)
(六) 語言積累。(4分鐘)
多美的課文,好好讀讀,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背下來。等一會兒,我們看插圖試著背背。
三、引導實踐(1分鐘)
1、可愛的小姑娘安靜雖然無法用眼睛看見多姿多彩的春天,卻能夠用心靈觸摸到。海倫?凱勒曾說:“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還有一種內在視覺,那可能是更真實的,那就是用心去看這個世界。”課后請同學們自讀“閱讀鏈接”中的內容。按照課后學習伙伴的提示,搜集熱愛生命的感人故事,小組合作辦一份以“熱愛生命”為主題的小報。下周交流評比。
附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