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s版
編寫好教學程序,即寫好教案,是一堂好課的重要前提。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關于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s版,供大家參考。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s版1
教學目標:
知識:
1、學會9生字,認讀9個字,認識三個新偏旁“禾木旁”“雙耳刀”“反文旁”。認識新偏旁“橫撇彎鉤”。
2、了解種子發芽需要一定的溫度、水分、空氣和陽光。
能力: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能填出合適的量詞。
情感:在讀中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背誦指定段落,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理解種子在土壤里發芽的過程及條件。
教學具:課件、詞語卡片。
教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春天來了,你們看到或感受到了嗎?誰愿意說給大家聽聽?(生自由說一說)
幾陣春風,幾場春雨,萬物都醒來了,誰還在睡懶覺?是種子小朋友!板書課題,5種子,齊讀(引導學生用喜歡的方法記“種”字字形。認識新偏旁“禾木旁”)你知道哪些植物種子的名字?說一說。讓我們到課文里看一看他們吧!
二、初讀感知
1、自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拼音。
2、檢測字詞句(課件)
春雨/一()春雨春風/一()春風
陽光/一()陽光
化成/冰雪化成水珠
cang
收藏
師:我最喜歡收藏卡通圖片,你喜歡收藏什么?
冰雪化成水珠去干什么了?指導讀句子
冰雪早化成水珠交給土地媽媽收藏去了。
wai
外面
師:和外相反的詞是誰?
3、再讀課文,不丟加字,不唱讀。讀后標好自然段。
4、分段查讀,正音。
導:漫長的冬天過去了,種子在干什么?
三、細讀悟情
(一)讀全文看看種子在干什么。
1、生匯報,師:你從哪知道的?(第二段)
你還知道什么?(種子媽媽有些生氣了)你讀讀這句話好嗎?
還從哪句話知道它生氣了?讀一讀,
出示句子:
它擰著一個個小鼻子,輕輕地呼喚著:“醒醒吧!我的淘氣的孩子們。”
你們怎么從這句話知道她生氣了?
想想擰是一個怎樣的動作?土地媽媽是怎樣呼喚的?想想它是怎樣擰種子寶寶的?試讀這句話。指名讀。
導:種子終于醒來了,它有哪些活動呢?
2、自讀第三自然段。
(1)讀后畫出動詞,同桌商量。
(2)檢查反饋(投影)你畫的是這些嗎?隨機板書打伸揉揉伸出探
(3)請一位生讀一讀第三段,其他生做動作。
(4)看課件,(種子生長過程)一遍看,二遍做動作,三遍背一背。
(5)不看課件背一背。
導:種子鉆出了地面,它看到了怎樣的世界,它的心情會怎樣?4、讀第四自然段,指名讀,評讀。
導:種子在濕潤的空氣里快樂的生長,帶著你的感受讀讀第五自然段。
3、生自由讀第五自然段。
(二)有語氣地朗讀全文。
四、延讀拓展
我們的種子也和我們見面了,(出示生物教培育的種子幼苗)
(1)認一認它們都是什么種子的幼苗。
(2)說說通過培育種子,你知道了什么?
四、總結全課
春天是一個復蘇的季節,是一個美好的季節,到田野里走一走,看一看,你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認識新偏旁,學會本課生字,能正確書寫。
2、會讀本課指定詞語。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
1、師:在春天萬物復蘇的季節里,種子在媽媽的呼喚下,鉆出了地面。讓我們再去看看它們吧!自由讀課文,讀出自己的感受。
2、師:種子寶寶們是怎樣鉆出地面的?填一填,
頑皮的種子()了個懶腰,()了個哈欠,()出綠色的手掌,()眼睛,懶懶的()身子,向天空()。
3、背一背。
二、學習生字
1、自學部分課后生字
陣場化交收她外片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按筆順跟隨書空生字,體會筆順規則。
(3)用你喜歡的方法記字形,想想怎么用這個字。
(4)新偏旁可以察看書后偏旁表。不懂的地方做上標記。
2、質疑,解決疑問,認識新筆畫“橫撇彎鉤”。
3、檢查學習情況
(1)卡片認讀生字
(2)把你記得最好的字說給大家聽,(鼓勵學生說完整話,力求音形義結合。)
(3)比較一下,組詞
中()車()也()
種()陣()她()
導:下面我們把生字朋友請進田格房子。
三、指導書寫
1、觀察田格中的漢字,看看每個字書寫時注意什么。
然后和小伙伴說說。
2、描紅,每個字描一個,你覺得那個字寫起來比較困難,做上標記,說給大家聽聽。
3、重點指導生提出來的難寫字。場她
(1)生說一說,這兩個字寫時應注意什么。
(2)示范寫這兩個字,生練習,提醒生注意握筆姿勢和坐姿。
五、總結全課
同學們,提筆就是練字,多些細心,耐心,你的字就會更漂亮!
板書設計
5
種子
打
伸
揉揉
伸出
探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s版2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繩子,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系課文內容,理解“兒童不解春何在”這句詩的意思。
4、通過朗讀訓練,感受到春天的花兒和兒童是那么生機勃勃,令人快樂。
教學重點:
理解“兒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詩句內容。
教學難點 :
感受春天的花兒和兒童是那么生機勃勃,那么令人快樂。
教具準備:
光盤、掛圖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揭示課題,簡介作者
1、出示春景圖:談話:每年春天,我們都要去春游。誰能給大家描繪一下春游時的情景?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關于春天的文章。
2、板書課題:22 只揀兒童多處行
3、簡介作者:冰心,原名謝婉瑩現代著名作家,兒童文學作家,她的作品大多書寫童心的純真和母愛的深摯,情真意切。
4、讀題質疑:題目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要“只揀兒童多處行”呢?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讀課文。
二、學生自學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明確要求:借助漢語拼音讀準生字字音,讀順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2、學習生字。
指名讀詞語
3、學生質疑。
聯系上下文理解:座無隙地 忸怩 爛漫
查字典理解:成千盈百 兒童不解春何在 使出渾身解數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指名分段讀文,思考:作者的游覽路線是怎樣的?畫出表述作者行蹤的詞語。
2、交流畫出的詞語。
頤和園門 知春亭畔 湖邊 玉瀾堂
3、安作者游覽路線,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我們迎著兒童的涌流,擠進頤和園去賞春。
第二段(3-4):我們在知春亭畔和湖邊看到許多兒童在熱熱鬧鬧地趕春。
第三段(5-8):我們在玉瀾堂的院子里,與孩子們共賞開得正旺的海棠花。
第四段(9--):我的感想,告訴人們春游時,“只揀兒童多處行”,是永遠不會找不到春天的。
4、練習有感情朗讀。
四、課堂練習
1、寫字指導。
2、學生描紅,臨寫。
3、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過渡導入
1、提問:“兒童不解春何在,只揀游人多處行”是什么意思?“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揀兒童多處行”呢?
2、指名回答。
3、抓住“只揀兒童多處行”提問:課文中寫了哪些地方兒童多?
根據回答板書:頤和園門知春亭畔湖邊玉瀾堂院里
4、過渡:現在我們就隨著冰心奶奶一道去兒童多的地方“找春天”!
二、學習第一段
1、自由讀第一段,畫出表述兒童多的句子。
2、交流出示句子。
“從香山歸來,路過頤和園,看見成千盈百的孩子,鬧嚷嚷地從頤和園門內即出來,就像從一只魔術匣子里,飛涌出一群接著一群的小天使。”
3、說一說這句話應該扣住哪些關鍵]詞語來讀,在下面畫上記號。
成千盈百鬧嚷嚷擠飛涌出小天使
4、指名讀然后齊讀。
5、完成課后練習5第一小題:這句話用“魔術匣子”比喻什么?“小天使”比喻誰?這樣寫你覺得怎樣?
學生回答。
6、教師引讀第二自然段。
三、學習第二段
1、這一段與第二段一樣,也是些許多兒童在熱熱鬧鬧地趕春。我們應該怎樣來學習呢?
2、學生按照上述步驟自學課文。
(1)自由讀,畫出表現“兒童多”的句子。
(2)交流畫出的句子,并說說應該扣住哪些關鍵詞語來讀。
出示句子:
我們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無隙地!
……東一堆,西一堆,嘰嘰喳喳,也不知說些什么,笑些什么,個個鼻尖上閃著汗珠,小小的身軀上散發著太陽的香氣息。
湖面無數坐滿兒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蕩漾,一面一面鮮紅的隊旗,在東風里嘩嘩地響著。……在轉彎的地方,總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個滿懷,他們匆匆地說了聲“對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3)反復朗讀這些句子,讀中感悟。
(4)學生暢談體會。
三、小結
剛才,我們隨著冰心奶奶一道去頤和園尋找春天,我們看到的是什么樣的情景呢?(頤和園門口兒童多,知春亭畔兒童多,湖面兒童多,湖邊兒童多)可能是兒童歡快活潑的身影把春天遮住了吧,我們暫時還沒有找到春天。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讓我們下節課到玉瀾堂去看看。
四、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有感情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過渡
這節課,我們繼續尋找春天。
二、學習第三第四段。
1、自由讀第5自然段,提問:你們找到春天了嗎?春天在哪里?
2、指名回答:春天在玉瀾堂的院落里,在玉瀾堂庭院的幾棵大海棠樹上。
春天是什么樣子?
出示句子,學生圈出關鍵詞語,反復朗讀。
走進玉瀾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幾棵大海棠樹,開滿了密密層層的淡紅的花,這繁花從樹枝開到樹梢,不留一點空隙,陽光下就像幾座噴花的飛泉……
3、完成課文后的練習5(2):這句話中用“噴花的飛泉”比喻什么?這使你覺得怎么樣?
4、學生交流。
5、教師范讀第6自然段。
學生圈出關鍵詞語,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6、指名嘗試背誦。
7、指名讀第7自然段。分角色讀。
8、教師范讀第8自然段。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9、提問:“朋友,春天在哪里呢?”你有沒有新的發現?
指名回答:春天在兒童多的地方!春天在兒童身上!
教師引讀課文。
10、齊讀第四段。
(1)進行句式變換,理解句意。
(2)出示句子:
當你春游時,記住“只揀兒童多處行”,是永遠不會找不到春天的!
你能把句子換個說法,不改變愿意嗎?
學生練習,并且讀句子.
11、完成課后練習5(3):為什么“只揀兒童多處行”,就能找到春天?
12、學生討論交流。
13、練習背誦第7——9自然段。
三、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第7——9自然段。
2、默寫詞語。
板書:
只揀兒童多處行
頤和園門
知春亭畔
湖面湖邊 兒童到處總是春
玉瀾堂
花兒——兒童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s版3
教學目標
1、正確書寫和認讀課文的生字
2、給出偏旁部首:“钅”、“犭”、“心”,能列舉出已學過的字(包括本課文中的)
3、能有感情地正確地朗讀課文,在稍有提示或無提示情況下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
4、能用自己的話結實課文關鍵詞語“三心二意”、“一心一意”,并舉例說明
5、通過小貓的前后變化,學習小貓知錯能改,虛心樂學的品質,體會“一心一意”在做事中的重要性
(1)用自己的話概括小貓變化的原因,從它身上看到了什么
(2)能從課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
(3)能勇敢地承認自己所做過的三心二意的事,并表達自己學了課文后將怎樣去做的決心
(采用馬杰的“行為目標”,用行為樣例描述教學目標,涉及學生情感方面的變化,采用格倫蘭的“內在心理與外顯行為想結合”的方法陳述目標。)
學習任務分析
1、學生的起點能力:
(1)在原有知識方面,學生已掌握偏旁:“心”、“犭”,在對“三心二意”“一心一意”的詞的掌握上有日常經驗。
(2)在技能方面,已擁有根據課文注音正確朗讀課文和學習課文后復述課文的能力,能初步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2、學習新課文以鞏固學生閱讀方面的技能,練習說話的能力。
3、課時:三課時。新授、復習、練習并重
教學過程
一、知識新授階段
1、激發興趣導入課文
呈現一幅小貓釣魚的故事圖片,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回答從圖片中看到了什么,告訴學生今天要學的就是圖片中的故事。
2、揭示課題初讀課文
(1)課題“小貓釣魚”(板書課題)教師朗讀課題,學生跟讀。
(2)學習課題中的兩個生字“貓”、“釣”(卡片顯示,并以異色表示偏旁)
(3)看了這個題目,小朋友從中獲得了那些信息(提示: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人,什么事。讓學生學會簡單的分析)
(4)老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文中人物的不同語氣。要求學生給自然段標上序號,邊聽邊思考,了解課文大概內容。
3、分段講授理清課文脈絡
1~3小節
(1)提問:課文中描寫了幾個人?他們在干什么?(板書)
小貓為什么開始釣不著魚?(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2)讓一個小朋友朗讀第二、三小節。請其他小朋友思考這兩小節的描寫有什么不一樣。老師總結學生答案,解釋:蝴蝶飛來的時候,小貓已不是第一次放下釣魚竿了,所以這里用了“又”字。(體會連詞“又”字的用法)
(3)學習3個小節之后,討論這是一只怎么樣的小貓?(學生討論并回答)課文中有一個詞是描述它的,請把這個詞找出來。(板書“三心二意”)請小朋友根據自己的概括其含義。(從小貓的行為表現引出“三心二意”一詞,并讓他們嘗試解釋生詞,訓練學生歸納、總結,由此及彼的思維方法)
4~7小節
(4)讓一個學生朗讀小貓的話,并讓小朋友們思考,如果你是貓媽媽,你怎么回答小貓的問題(訓練學生口頭表達及理解力,激發學生創造性)
(5)教師總結:我們一起來看看,貓媽媽是怎么說的。指導朗讀貓媽媽的話:“釣魚就釣魚,不要這么三心二意的。一會兒捉蜻蜓,一會兒捉蝴蝶,怎么能釣到魚呢?”(指導學生把握字詞的輕重,體會反問句的語氣)
(6)小貓聽了貓媽媽的話后是怎么做的,找出相關句子,用波浪線劃出,并讀一讀。
(7)找出課文中的一對反義詞。(板書)
(8)教師提問:前面大家經過討論,得出這是一只三心二意的小貓,現在讀了課文的后面部分,你覺得這又是只怎樣的小貓呢?(板書學生答案)之后,教師總結。
4、集中學習課文新字詞
(1)“貓”“釣”復習“犭”,讓學生回憶同是“犭”的字還有哪些。(板書學生答案)學習新的偏旁部首:“钅”
(2)學習生字:魚竿一條魚三心二意,鞏固已學過的偏旁“竹”,“心”,列舉其他例子。(板書學生答案)
(3)學習生字“怎么能”,注意字的結構與發音。
(4)讀一讀重點詞匯“三心二意”“一心一意”“怎么能”“不一會兒”
二、知識鞏固階段
1、集體朗讀課文,注意生字的發音以及小貓和貓媽媽各自的語氣。
2、加強難點學習
(1)“……又……”造句
(2)復習貓媽媽的話:“釣魚就釣魚,不要這么三心二意的。一會兒捉蜻蜓,一會兒捉蝴蝶,怎么能釣到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