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小草之歌教案設計
小草之歌是一首現代詩。作者用擬人的手法,抓住小草的特點,贊美了小草的奉獻精神。以小草自我表白的口吻,唱出自己的心聲,唱出自己的自豪感。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關于四年級語文小草之歌教案設計,供大家參考。
四年級語文小草之歌教案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識“渺、慚、愧”等生字,會寫“計、奉、福”等字,理解“渺小、氣餒、微不足道、索取”等詞語的意思。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小節。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草的無私奉獻的精神,感受詩歌的語言美、韻律美。
【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朗讀、背誦詩歌是本課教學重點;理解詩歌的含義是本課教學難點。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課文掛圖(或有關小草的課件)等。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古詩引入
1.有誰讀過白居易寫的《賦得古原草送別》這首詩?可以背出來嗎?
2.小草的生命力真強啊!今天,我們學習一首贊美小草的現代詩《小草之歌》。
3.齊讀課題,理解課題:“之”是“的”的意思。“小草之歌”即“小草的歌”。小草唱什么歌?為什么要唱這首歌?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就會明白了。
二、初讀詩歌
1.自由讀詩歌,要求讀準確,遇到不會讀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向同學請教。
2.認讀生字詞。
①自由讀;②指名讀;③同桌互讀;④“開火車”讀(或齊讀);⑤與同學交流:哪些字難記?你用什么方法把它記住的?
3.再自由讀全詩,要求讀準確,讀流利。
4.指名讀詩(每人一節),其他同學認真聽,并給他們正音。
5.聽課文錄音帶的范讀,注意聽詩的停頓、節奏。
6.自由讀課文,讀出停頓、節奏,并思考詩歌主要寫什么。
7.默讀詩歌,思考并回答:
第一至第三節寫什么?第四至第六節寫什么?最后一節寫什么?
三、指導書寫
1.觀察生字,哪些字容易寫錯?該注意什么?
2.依照課后田字
教案《語文S版四年級語文上冊《小草之歌》教案》,來自網!
格里的范字,把生字寫好。
3.同桌互評。
四、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課文主要寫什么?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二、細讀感悟
1.自由讀詩歌,邊讀邊想:作者從哪幾方面贊美了小草?
(三個方面:一是為大自然作出奉獻;二是能防洪、固沙及美化環境;三是有頑強的生命力。)
2.細讀第一至第三節,看看你能從中讀懂了什么。
預設:
生1:知道了小草雖然渺小,但并不慚愧,不氣餒,因為能為大地獻出一點綠。
a.你是從哪里讀懂這點的?(第一節。)
b.“渺小”“氣餒”是什么意思?
c.這節詩表達小草怎樣的心情?(自豪。)
d.誰能把這種心情讀出來?(指導朗讀。)
生2:從第二節讀懂“小草的`地位微不足道,但它不灰心,不計較,因為能為大自然做一絲奉獻”。
理解“微不足道”“計較”,指導朗讀。
生3:從第三節讀懂“小草向大自然索取得很少”,還可以讀懂小草不求索取,不圖富貴,不講享受,只講奉獻。
指導朗讀:朗讀指導應重點指導第一節,其余兩節仿照第一節讀出自豪感。
3.小結:小草只講奉獻,不求索取,這多么令人佩服呀!讓我們懷著對小草的敬佩之情,齊讀第一至第三節。
4.細讀第四至第六節,想想小草有什么貢獻。并想想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提出來與同學討論。
5.自由讀第四至第六節,邊讀邊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
6.檢查并指導朗讀第四至第六節。
①小草還有很強的生命力呢!齊讀最后一節。
②這正如白居易所說:“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齊讀這首詩。
③用自豪的語氣讀全詩,讀出對小草的贊美之情。
④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節,美美地讀一讀,并把它背下來。
三、拓展延伸
自己畫幅小草圖或從課文選一幅小草圖,寫上一句或幾句贊美的話。
四、布置作業
課外有感情地朗讀全詩,也可把全詩背下來。
四年級語文小草之歌教案設計2
教學目標:
1 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小節。
2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草無私奉獻精神,感受詩歌的語言美、韻律美。
3 幫助學生會認7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理解“渺小、慚愧、氣餒、微不足道、奉獻、索取、幸福、沙丘、缺少、鎖住、打扮、計較、遼闊、更俏更嬌、天涯海角”等詞語。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草無私奉獻精神,感受詩歌的語言美、韻律美。
教學方法:讀中感悟,探究交流
教學準備:
1、演示文稿(字詞卡等)
2、課前布置學生收集有關小草的資料。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閱讀本單元導讀,了解單元學習任務。
2 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3 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詩歌的語言美、韻律美。
4 解題、讀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詩歌的語言美、韻律美。
教學難點:
在語言環境中理解、體會新詞。
教學準備:
演示文稿(字詞卡等)
教學過程:
一、明確單元學習任務:
1 導語:今天,我們又將開始一個新單元的學習,在這個單元中,我們將讀到哪些有趣的故事呢?還要注意鍛煉我們哪些能力呢?讓我們趕快打開課本,讀一讀“單元導讀”吧!
2 學生自由讀“單元導讀”。
3 交流體會。
幫助學生明確:導語由兩部分組成——課文內容和單元訓練重點(或稱為學習方法)
小結:這個單元又有這么多有趣的故事等我們去學習,相信同學們已經迫不及待了。但是同學們還要象以往一樣,邊學習邊思考,不斷提出問題(提示“導語”下面的“泡泡”),并通過自己深入讀書去解決。
二、解課題,引入新課學習:
1 板書課題,指名解題:
題目中的“之”當什么講?題目串起來怎么講?(小草的歌)
2 啟發閱讀:
誰為小草歌唱?歌唱些什么?請同學們打開書,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一課。
三、學習本課生字詞:
1 檢查生字自學情況:
出示生字卡,檢查認讀情況,指導難寫或易錯字。
2 自讀詩歌,畫出新詞,并把帶新詞的語句讀一讀。
3 解詞:(根據學生掌握情況進行選擇)
4 小結:同學們都掌握了生子的認讀,對新詞也有了了解,希望通過學習課文,更好的掌握這些生字、新詞。
四、練習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詩歌的韻律美。
1 范讀課文。
2 自由練讀課文。
3 指名讀。
①誰愿意把自己喜歡的部分(一節也可以)讀給大家聽?
②師生合作,指名串讀全詩。
4 小結:多么美的一首詩,同學們不僅要把它美美地讀出來,還要把自己喜歡的部分背下來。[小精靈兒童網站]
五、布置作業:
1 抄寫生字,把學會的新詞放入“詞語花籃”。
2 繼續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并背誦自己喜歡的小節。
3 把課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抄在《我的采集本》上。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草無私奉獻精神,感受詩歌的語言美、韻律美。
2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草無私奉獻精神,感受詩歌的語言美、韻律美。
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收集有關小草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 導入: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十七課《小草之歌》。
2 背誦自己喜歡的小節。
3 交流抄寫的語句。
4 小結:看來同學們都喜歡上這首詩歌了。下面讓我們深入學習這首詩。
二、誦讀全詩,思考問題:
1 出示“自學提示”:
默讀詩歌,思考:詩歌是從那幾方面贊美小草的?結合詩句的內容說一說,再把不懂的地方提出來跟同學討論。
2 按提示自學詩歌,理解內容。
3 班內交流:
①哪幾方面:
第一部分:小草對大自然奉獻多,索取少。
第二部分:小草對環境保護有很大的貢獻。
第三部分:小草生命力頑強。
②質疑:[簡略副板書學生問題]
(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歸納、梳理,明確“哪些通過讀理解”;“哪些可以在課下查閱課外資料解決”;“哪些需要結合課文內容深入體會”)
③針對主要問題,交流對各部分內容的理解。
第一部分:小草對大自然奉獻多,索取少。
出示小草圖片,體會小草的“渺小”。(也可以結合生活中見聞談)
出示綠草地、草原圖片,體會“奉獻多、索取少”。
練習有感情朗讀:(引導讀出自豪的語氣)
第二部分:小草對環境保護有很大的貢獻。
播放洪水、沙塵暴視頻,感受自然災害的兇猛。
練習有感情朗讀(重點引導學生從句式排列特點上,體會詩歌的韻律美)
解決問題
第三部分:小草生命力頑強。
引入課外資料和其它文學作品輔助理解。
三、總結全文,深化體會:
1 歸納板書,深入體會。
①快速瀏覽課文,用“——”畫出小草自我評價的詞語,用“~~~~” 畫出小草的表現。
②歸納板書:(可讓學生寫)
渺小不慚愧不氣餒
微不足道不灰心不計較
又弱又小擊退洪水
缺少目標鎖住沙丘
……
③根據板書,進行師生對讀。
④思考:如果你是一株小草,你會怎樣來唱這首《小草之歌》?
2 總結:
小草雖然弱小,卻有著無比的自信與自豪,它給予我們的深刻啟示,值得同學們細細品味,深深思考。
3 為圖畫題字:出示小草圖,請同學添上贊美的話。
(教師隨即指導學生:規范語言、前當選詞、調整句式,注意語言美、韻律美)
四、布置作業:
1 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小節。
2 整理《我的采集本》和“詞語花籃”,繼續豐富內容。
3 練習朗讀、背誦P92《愛的奉獻》(“語文百花園五”中的“積少成多”內容),進一步體會詩歌的語言美、韻律美。[如果課堂上有時間,可先引導學生讀讀]
4 小練筆:我們周圍還有許多像小草一樣“渺小”的事物,但是他們同樣自信、自強,試以《之歌》為題,進行創作。(文體不限)
板書設計:
17、小草之歌
獻一點綠
索取很少
擊退洪水 無私奉獻
鎖住沙丘
打扮祖國
四年級語文小草之歌教案設計3
一、說教材:
《小草之歌》這篇課文是小學語文S版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課的一篇精讀課文。這個單元要訓練的重點是:學生能抓住重點語句深入理解,體會他們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了解人物的崇高品質。受到“愛”的教育與啟迪,培養自己的愛心。教學時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自主閱讀,積極思考,主動積累語言。《小草之歌》中的之跟“的”的意思一樣,即小草的歌。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抓住小草的特點,贊美了小草的奉獻精神。
二、說教學目標:
我在教學中要完成的教學目標有(一)指導學生正確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小結。(二)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草的無私奉獻精神,感受詩歌的語言美、韻律美。
(三)要訓練學生會認的字七個,會寫的字十個,要求掌握的詞語有九個。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草無私奉獻精神,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韻律美。
四、說教學過程:
這篇課文在第一課時中,學生學生字。我采用的是查讀法p畫讀法等適合學生的一些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在指導學生正確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時我應用了講讀發和談話法。應用情景再現法把小草的圖片重現給學生,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習興趣。在最后我出示小草的圖片,請同學添上贊美的話,就是要訓練學生用規范的語言p積累語言。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引導學生。例如:題目中的“之”當什么講?題目串起來怎么講?從而引出:小草的歌。“誰為小草歌唱?歌唱些什么?”引出學生進一步的思考,引出下文。自讀詩歌,畫出新詞,并把帶新詞的語句讀一讀。每節課中我都讓出時間,空間給學生自學,在自學的過程中訓練他們,讓他們發現問題
并能把問題解決掉,達成目標。這是最好的教學效果。我和學生一起合作學習,有利我發現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有利益個別指導,幫助后進生。同時也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因為這是一篇現代詩,詩歌的特點是想象豐富p形象感強,文字優美p意境深遠,富有音樂性和節奏感。我抓住詩歌的特點進行教學。我每完成一個大目標,我都要小結,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總結,也是對自己教學效果的總結。在這一過程中,我和學生學到的知識都得到了及時的反饋。我認真的
五、說板書設計:
小草之歌
第一部分:小草對大自然奉獻多,索取少。
第二部分:小草對環境保護有很大的貢獻。
第三部分:小草生命力頑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