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園地一教案
教學最優化與教學設計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要達到教學最優化的目的,就必須分析學生狀況和教學任務,明確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模式,擬定教學進度,對教學結果加以測定和分析,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關于五年級語文園地一教案,供大家參考。
五年級語文園地一教案1
一、文本分析
本單元的語文園地包括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書寫提示和日積月累四個板塊。
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是自然之美,本單元的四篇課文也都與景物有關。為了讓學生加深對寫景文章的理解,感受蘊含在課文背后的深厚感情,交流平臺總結了邊讀邊想象畫面的方法。教師應引導學生先自行梳理這些方法,然后再加以補充完善。
詞句段運用需要指導學生通過說和寫的具體實踐來強化這些方法的滲透。第一題編排了兩組形容聲音的四字詞語,其中第一組形容聲音大,第二組形容聲音小或沒有聲音。通過讀詞語想象畫面,塑造情境感。第二題由左右兩部分構成,左邊的詞語是生活中的常見事物,右邊的詞語形容時間短暫。教師應指導學生在運用右邊的詞語描述左邊的事物時,把某種事物的變化過程描繪清楚。
緊扣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書寫提示所選取的內容是《觀潮》中一段寫景的話,教師應指導學生在書寫一段話時要關注中心、字距和標點。
圍繞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日積月累編排了王維的一首五言絕句《鹿柴》,要求學生積累背誦。這首寫景詩描繪了鹿柴附近山深林密的幽靜景色,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空靈寂靜之感。
二、學情分析
經過前三年的學習積累,四年級學生的思維發展水平會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過程,但“詞句段運用”這一板塊的內容還需要老師進一步的點撥和指導。利用創設情境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在生動立體的畫面中產生興趣,從而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利用小組合作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在團結協作中獲得成就感,從而增強學習的積極性。
三、教學目標
1.能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梳理、總結邊讀邊想象畫面的方法。
2.能和同學交流根據詞語想象的畫面。
3.能用一兩個表示時間短暫的詞語,描述所選事物,并寫下來。
4.整行書寫時能做到把字的中心寫在橫格的中線上,保持水平,注意字距均勻,養成提筆就練字的良好習慣。
5.朗讀、背誦古詩《鹿柴》。
四、教學難點
1.能用一兩個表示時間短暫的詞語,描述所選事物,并寫下來。
2.能調動多種感官去想象古詩的畫面,進而感受詩人在古詩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1. 能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梳理、總結邊讀邊想象畫面的方法。
2. 能和同學交流根據詞語想象的畫面。
3. 能用一兩個表示時間短暫的詞語,描述所選事物并寫下來。
(二)具體教學過程
1.“交流平臺”的教學。
(1)導入: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風景優美,相信你們一定去過很多地方,你打算怎樣向大家介紹你所游覽過的自然景觀呢?(板書:邊讀邊想象畫面)
(2)那么,我們可以怎樣去邊讀邊想象畫面呢?
PPT出示“交流平臺”。
(3)請大家先自行朗讀“交流平臺”的三段話,用“-------”畫出你覺得重要的句子。
PPT出示課文《觀潮》一文中第4自然段。
(4)這段話運用了形象的比喻,描述了大潮由遠而近時的樣子和聲音,展現了大潮滾滾而來、奔騰咆哮的壯麗景觀。
(5)那么,作者是怎樣去感知這個畫面的呢?(板書:看到)
PPT出示課文《走月亮》和“交流平臺”的第2段話
(6)作者又是從哪個方面去描寫這個畫面的呢?(板書:聽到)
(7)讀了文章,你還能“聞”到什么?(板書:聞到)
(8)看來,調動多種感官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方法,那么,我們除了“看”到樣子,“聽”到聲音、“聞”到味道,我們還可以怎樣去“去邊讀邊想象畫面”呢?
(9)小組討論。
預設:“嘗”到滋味、“摸”到形狀、聯系生活實際……
2.“詞句段運用”的教學
PPT出示詞語。
人聲鼎沸 鑼鼓喧天 震耳欲聾 響徹云霄
低聲細語 竊竊私語 鴉雀無聲 悄無聲息
(1)小組合作一:
自學:讀一讀,自己說一說每個詞語的含義。
組長組織組員每人選擇2個詞語進行交流。
準備匯報。
教師根據學生匯報情況進行補充。
五年級語文園地一教案2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借助具體事物抒發感情的方法;
2.通過句子的對比,找出句子在描寫事物的方法上有何相似之處,掌握對比的修辭手法;了解什么是“一詞多義”,學習如何正確把握詞語的意思并造出符合詞義的句子;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把握七言絕句的朗讀節奏;了解詩人李白;理解并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體會老朋友分別之際難舍難分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本文借助具體事物抒發感情的方法;
2.了解什么是“一詞多義”,學習如何正確把握詞語的意思并造出符合詞義的句子;
3.理解并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體會老朋友分別之際難舍難分的情感。
教學準備
1.收集有關“一 詞多義”的詞語;
2.學生查找相關詩人李白的資料。
教學時間
五年級語文園地一教案3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材五年級下冊“口語交際習作一”。
【教學目標】
1、通過策劃活動培養學生思維的條理性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2、在口語交際中領悟與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并激發學生關愛他人的情感。
3、懂得在信中有條理地書寫內容,并寫出真情實感。
4、學會評改習作,并通過書信與人交往,分享習作的快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營造氛圍,激發興趣
1、播放課件。(利用課件展示一些地方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以及部分山川風物的圖片、文字資料)
2、偉大祖國幅員遼闊,江南水鄉,塞外風光,西部高原,獨特的地理特色,迥異的風土人情,作為中國人,我們感到無比自豪和驕傲!
二、明確主題,出謀劃策
1、今天我們要來策劃一次和遠方的小伙伴的“手拉手”活動,去結交更多的朋友,了解他們的學習、生活情況,更深入地了解他們那里的風景和物產,必要時向對方獻上一片愛心。
板書:策劃“手拉手”活動
2、要和遠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牽,我們首先要做的準備工作是什么?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建立聯系
3、遠方的小伙伴和我們相隔遙遠,千山萬水把我們阻隔,不過現代科學技術這么發達,我們總會有很多辦法和他們建立聯系的,好好想一想,把你的辦法告訴大家。
4、學生分小組交流。
5、全班交流。
(如,網絡上聊天工具、報紙雜志上的交友欄目,作文書上注明的詳細地址、電視節目介紹的學生……)
板書:網絡 報紙雜志 各類書籍 電視節目……
三、集思廣益,進行策劃
1、與遠方的小伙伴建立起聯系之后,我們就要著手思考如何開展“手拉手”活動來增進彼此的了解了。
(1)你認為可以通過什么形式來增進和小伙伴的.了解?
(2)遠方的小伙伴雖然和我們同在一片藍天下,可是他們中還有很多人不能像我們這樣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有的甚至因為家庭貧困而失學,我們可以怎樣幫助他們?
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請大家先在組內商量和交流。
2、學生分小組商量。教師參與各小組的探討活動,對活動的可行性以及可以為對方做些什么有益的事進行具體的指導。
3、學生全班交流各小組的策劃情況。教師適時點評并板書。
(1)你們的策劃讓人感動,看,有充滿關懷的支助活動,有情真意切的書信往來,有簡潔流暢的情況介紹,有豐富多彩的聯誼活動,還有方便快捷的網上交流……
板書:支助活動 書信往來 情況介紹 聯誼活動 網上交流……
(2)每一項活動的設計,都滲透著同學們的想法。但是每一項活動都應該有其可行性,請你就自己活動設計的可行性方面來談一談。
學生交流活動設計的可行性,對其他同學有所啟發。
(3)面對不同地區的小伙伴,根據自己現有的條件,我們可以為對方做些什么呢?學生自由交流。
四、深入探討,課外延伸
1、你是否想把自己精心策劃的活動付諸實踐呢?
2、經過剛才的商量,你們一定還有很多與小伙伴建立聯系的方法,請大家課后再收集一些,我們下節課把自己的建議告訴他們。愿我們的“手拉手”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讓我們和遠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