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寫好案例的關鍵。寫文章要考慮方法,但有了完整的故事結構,并不等于有了好的案例。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關于西師大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
西師大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反復朗讀課文,品味清新語言;體味百合形象,感悟人生哲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初看這個題目,你心里涌起的是什么感受?(生談)
師:我也有這樣一個疑問,那我們共同欣賞百合花開。
二、賞花。
1、自由默讀一遍,想想寫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生朗讀)
2、自己首先對自己大聲的說一說。
3、交流:誰能說說寫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生說)(師評:避免過于全面,或過于簡單)
總結:一株百合努力生長,終于開滿山谷,贏得世人的尊重;概括要力求言簡意豐,不能走向兩個極端:過于全面,或過于簡單。
4、按照自己的理解朗讀文章,用你認為最恰當的詞語來說說,通過你的朗讀,你看到了一株怎樣的百合?(生讀,想)
5、你看到了一株怎樣的百合?把你想到的詞語想到黑板上。(生寫)
三、品花。
1、請大家再一次靜靜的默讀文章,圈畫出你認為最能體現這些品質的詞語和句子,耐心的讀一讀這些詞和句,在旁邊寫一寫理由。(生賞析)
2、與自己的同桌合作,交換看法。先向同桌讀讀自己畫的句子,再說說自己的理解,最后聽聽同桌給你的好建議。
3、全班交流,相機引導,由理解促朗讀,由朗讀促再理解。
教師預設:
(1)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惟一能證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開出美麗的花朵。
(2)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陽光,深深地扎根,豎立地挺著胸膛。
(3)我要開花,是因為我知道我自己又美麗的花;我要開花,是為了完成作為一株花的莊嚴使命;我要開花,是由于自己喜歡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沒有人來欣賞,不管你們怎么看我,我都要開花!
(4)我們要全心全意默默地開花,以花來證實自己的存在。
4、剛才我們讀了,理解了好多百合品質的一些詞語和句子,自信、堅強、執著的百合,想必在大家的頭腦中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印象。那我們是否還記得一開始上課時有一位同學提出的問題:百合花很美。但為什么會開在心田上?
(生思考、小組交流)
5、全班交流。
6、師結:剛才在大家的發言中,大家都是從百合的品質這一個角度入手的。
其實我們還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想問題。百合生存的環境。
7、請大家快速的瀏覽,找出百合生存的環境。(偏僻遙遠)
8、說得好,百合要和偏僻遙遠的環境作斗爭,他還要經歷更為嚴峻的考驗--受到風言風語的打擊。百合忍受了那些風言風語的打擊呢?快速的找出來。
(生找)
9、四人自由組合一個小組,分角色朗讀。(旁白、野草、蜂蝶、百合),如果你覺得聲音還足以傳達你的感情,還可以嘗試著加一個神情、動作!
預設--
第一句--重音:明明、偏偏、真、長瘤了(拖音)。語氣:嘲笑、輕視。
語調:長瘤了,要上揚。
(生試讀、生依據情景在讀)
第二句--譏諷。
第三句--奉勸。
10、大家讀的非常精彩。我愿意和大家合作一起來讀。
它們在私底下嘲笑百合--朗讀嘲笑的內容。但是百合卻堅定地說--全班齊讀“我要開花……”。
公開場合,它們則譏諷百合--朗讀“譏諷”的內容。但是百合卻執著地說--全班齊讀:“我要開花……”
后來呀,蜂蝶鳥雀也來勸百合--第三個同學朗讀“勸”的內容。但是百合很堅定、執著、自豪地說--全班再齊讀--“我要開花……”
11、大家讀的非常的精彩。多少年之后,百合終于得到了人們的欣賞,那里,被人們贊為“百合谷底”。那此時漫山遍野的百合花的心態發生變化了沒有?(生說。師問:何以見得?)
12、從第一株百合到滿山的百合,無論是生在偏僻遙遠的地方,還是在別人的嘲笑譏諷下,還是功成名就的時候,百合都是始終如一,默默開花、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三、悟花。
1、能寫出如此美妙的文章,林清玄絕對是“大家”,看看林清玄真人。
(你為什么驚訝?)
百合花是早就開在林清玄的心里的。他是從貧窮的農村走出來的作家,人生有很多轉變,對于那些惡意攻擊他轉變的人,他總是淡然一笑,說:“他們是一面鏡子,同時也顯露了他們自己。我每天寫作從不間斷,他們的努力程度都比不上我。這也是我成功的原因。”林清玄就是靠自己的執著從一名年輕記者,成功轉型為個性鮮明的作家,作品也得到了“世紀末最清明的文章,人世間最美妙的聲音”的贊譽。
2、此時此刻,你想對林清玄說點什么?
3、我想說,套用最后一句話,林清玄一直在全心全意默默的開花,用他那美麗的文字來證明他自己的存在。
3、如果我們把第一株百合的教導--送給一個人的話,你愿意送給誰?為什么?
(師生討論交流)
送格言:大其愿,堅其志,虛其心,柔其氣
師:送給大家,我們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工作、學習,以我們的成就來證明自己的存
在。
西師大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自主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2.了解課文內容,能聯系上下文的具體語境,了解多種修辭手法的作用。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漢字的無窮魅力,激發學生對祖國文字的喜愛。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內容,能聯系上下文的具體語境,了解多種修辭手法的作用。
教學準備:
課前搜集和了解有關漢字的知識,欣賞名家的書法作品。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讀好課題
1.有關漢字,你們知道些什么?
2.板書課題:我愛你,中國的漢字。
3.齊讀課題。從課題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帶著感受再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作者是怎樣表達對漢字的愛,而漢字究竟可愛在哪里呢?先請大家自由地讀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遇到難讀的字、詞、句子多讀幾遍。
2.指名分段讀課文,相機指導讀好文中的長句子。
3.初讀課文后,你從文章中知道了些什么?
三、細讀課文,感受情感
1.找出課文最打動你的段落或句子多讀幾遍,把自己讀后的收獲批注在課文旁邊。
2.全班交流課文中最打動自己的段落或句子。教師相機引導學生深入對課文的閱讀理解。
學習第一段
(1)找出這一段中最能表達作者情感的詞。(動情)從這個詞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2)作者把漢字比作什么?(活潑可愛的孩子,美麗多姿的鮮花)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作者對漢字無比的喜愛)
(3)“這時我真不忍心將它們框在方格里……”用你的朗讀來體會作者的這種不忍。你認為什么是屬于漢字自己的快樂呢?
學習第二段
(1)作者認為漢字是有著獨特性格的精靈,它獨特在哪里呢?(每個字都有自己的風韻,在書法家的筆下變化無窮)
(2)“‘日’這個字,使你感到熱和力……‘幽’字一出現,你似乎進入森林或寧靜的院落”,讀這幾個句子,說說漢字帶給了我們哪些聯想。
你還從哪些字中聯想到什么?
(3)“而在書法家的筆下,它們更能發生無窮無盡的變化,或挺拔如峰……任你盡情地飛翔與馳騁。”在這個句子里作者用了什么修辭手法來寫書法家筆下的字變化無窮?你從中體會到句子中蘊含了什么樣的感情?試著讀出這樣的感情。
(4)從段尾的反問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一個反問句,強烈地表達出作為中華民族子孫的驕傲、自豪之情。)帶著自己的感受讀句子。
學習第三段
(1)聯系生活實際,舉例說說美麗而富有魅力的漢字如何給使用它的人帶來詩的靈性。
(2)你怎樣理解“漢字是有色彩、有聲音、有氣味的字”。
(3)帶著你被這些詞所調動起來的情緒,讀好第三段里的句子。
學習四、五段
(1)課文最后兩段寫了些什么?(作者對中國漢字的贊美)
(2)理解句子“像徜徉在夏天夜晚的星空下……并震驚于它的生命力和奇特魅力”。
在這個句子里,作者用了一個生動的比喻:漢字字數眾多,漢字文化浩瀚壯觀,像夏夜的星空令人神往!表達了作者“無限鐘情于漢字”的感情。漢字既古老又充滿活力,在當今時代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四、再讀課文,深化感情
1.讀全文,說說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面對這些可愛的中國漢字,你想說些什么?
3.帶著自己的情感,深情地讀課題——我愛你,中國漢字!
4.帶著你對中國漢字的愛,寫一寫本課的生字,讓你書寫的漢字也成為愉悅我們眼睛的精靈!
西師大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3
為了進一步拓展學生語文學習的天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增加學生的語文積累,我們五年級特別推出了“讀好書、好讀書”活動。新課標也提倡讓學生在小學階段通過大量的.閱讀,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讓心靈沐浴書香,做一個有有修養的人,不僅是時代的需要,也是為孩子的一生著想,為孩子的生命奠基!因此,我們開展的這個活動是具有非常重要意義的。
一、課外閱讀的目的
1、組織學生開展課外閱讀,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發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實學生文化底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2、通過開展課外閱讀,促進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以讀促寫,走以寫促讀,讀寫結合之路,提高教學質量。
3、深入學習新教育的豐富內涵,營造濃濃的班級書香氛圍,開展多種形式的師生讀書活動、日記教育。堅持以人為本,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打造學生的人生底色;努力建設師生的精神家園,全面提升師生的整體素質,從而提高教育質量,創建特色班級,使五(1)、(2)的讀書層次上一個新的臺階。
二、課外閱讀目標
(1) 開始閱讀名著或科技文章;
(2) 學會寫閱讀筆記,一學期不少于5千字;
(3) 每學期背誦優秀詩文30篇(段);
(4) 本學期閱讀總量不少于50萬字。
三、閱讀內容
本學期必背的古詩詞30篇(段)、推薦書目目錄附后。
四、閱讀活動
1、活動設想
(1)構建閱讀體系
——編制閱讀書目,合理選擇讀物,根據學生不同時期的不同需求,不同孩子的不同閱讀特點,以及閱讀的內容、重點,形式應有所不同。
——編寫導讀目錄,目錄分“必讀書目”和“選讀書目”。必讀書目圖書根據閱讀內容,由教師撰寫新書介紹,或導讀指示,向學生推薦,激起學生閱讀的好奇心。同時可從學生寫的閱讀心得、讀書體會等習作中選擇部分優秀文章,編入導讀專輯,讓學生有機會展示課外閱讀的收獲,以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2)拓寬閱讀層面
——積極鼓勵學生到學校圖書館、閱覽室借閱圖書。
——鼓勵學生積累自己的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