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師個人備課教案
任何一份教案都具有一定的獨立性,但又都具有一定的連續(xù)性。把相對獨立與前后的聯(lián)系統(tǒng)一起來,體現(xiàn)孕伏,遷移及交錯,才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師個人備課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師個人備課教案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認識生字,朗讀課文,體會情感。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唱)在你的眼中,春天在哪里呢?(學生回答,春天在……)
是啊,春天就像一個美麗、幸福的小姑娘,快樂地走遍了祖國的每一個地方,這節(jié)課我們就跟隨她的腳步到祖國各地領略春的美景,你們高興嗎?(高興)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1、師范讀,生思考,作者把春天比作什么,她都走過了祖國的哪些地方?可以一邊聽,一邊圈畫。
這么美的詩文,你們想讀嗎?讀書要做到哪三到呢?
2、學生自由讀文,要求:
(1)正確地朗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圈出生字,看看哪些生字還不認識,想辦法記住,難讀的地方要多讀幾遍。
(2)這首詩歌共有幾節(jié),標出每小節(jié)的序號。
(3)這篇課文的結構方式是什么樣?
(4)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檢查識字情況。(襄、嚷、壤)(藍、籃)(漾)
4、檢查讀文情況。
三、交流收獲,質疑問難。
(1)讀懂了哪些詞句?
(2)哪句話寫得好?為什么?
(3)哪句話怎樣讀?
(4)主要寫了什么?表達了什么感情?
(5)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讀課文的第一小節(jié),想一想這一節(jié)和后文是什么關系?
小結:作者正是運用了擬人、比喻的修辭方法寫出了春天的美麗。這一小節(jié)在全文中非常重要,它是總起了全文,后面的五節(jié)詩都是圍繞小姑娘的腳步來寫的。那么誰愿意帶著快樂、高興的感受來讀一讀這一自然段呢?
四、品讀詩文,想象意境。
1、春姑娘都去哪兒了?
是啊,春姑娘帶我們走過田野,走過河流,走過草原,走過山岡,走過村莊,在那些地方她都看到了什么呢?我們先跟隨她到田野上去看一看。
2、學習第二小節(jié)。
(1)讀文
(2)找變化。
(3)學習生字(襄、嚷、壤)
(4)有感情地朗讀。
這一節(jié)給我們展現(xiàn)的是田野那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就讓我們在這美好的春光中,大聲讀出自己的感受吧。齊讀。
3、學習第三小節(jié)。
(1)學習生字(藍、籃)
是啊,河流也充滿生機,洋溢著生命的活力,你是否聆聽到河流的歌唱了呢?讓我們一齊來讀一讀,品一品它那高興的心情。
春姑娘走過田野,走過河流,還來到了哪里?(草原、山岡、村莊)
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詩歌的第4、5、6節(jié),把你最喜歡的一節(jié)多讀幾遍,談一談春姑娘的到來給那里帶來的變化。
4、自學4-6小節(jié)。
學習方法:讀文,找變化,有感情地朗讀。
學生自由讀,學習小組展開研討。
全班匯報。
5、跟著春天去了這么多地方,你有什么感受?
找生讀2-6節(jié),想象詩的意境。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仔細聆聽詩人的深情絮語,看看你的眼前形成了怎樣的畫面?
你能用一個詞來概括你對春天的感受嗎?
6、讓我們帶著對春天的喜愛,對祖國的贊美,齊讀最后一個小節(jié)。
師:這一小節(jié)在全詩起到了總結全文,點明中心的作用,所以這首詩歌的結構是總——分——總。(板書)
五、回歸全文,體會情感。
想想作者通過詩歌,想向我們表達自己什么樣的心情呢?
春天是每年都要來到的,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有春天,為什么這首詩的題目是“祖國的春天”呢?
把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融入到朗讀中,再來讀讀這首詩歌。
六、拓展練筆,讀寫結合。
1、春姑娘還會給祖國的哪些地方帶來變化?(街道、小院……)
2、你也試著像作者那樣,用詩歌的形式寫一寫?
3、學生讀自己的作品。
4、師小結:祖國的春天是美好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葉,微風細雨,藍天陽光,讓我們感受到了春的生機,更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復習生字,指導寫字,積累語言。
教學過程:
一、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在讀文中復習生字。
二、指導書寫。
請學生說說哪些字難寫,在寫法上要注意什么?
三、總結本課寫法。
1、結構方式。
2、抓住了景物的特點。
3、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
四、欣賞積累。
尋找春天,
來到河邊,
又泛起細小的波浪,
在與小魚兒一同玩耍。
尋找春天,
來到山上,
又是一片桃紅柳綠,
在與風兒一同欣賞,
尋找春天,
來到郊外,
又是一棵棵樹吐著新芽,
在與泥土一同說著悄悄話。
尋找春天,
尋找不變的青春,
尋找你我共有的年華,
一同分享春的美麗與溫暖!
五、圍繞春天這個主題,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語文教師個人備課教案2
—、學生視角
“軍神”一個響亮的稱呼,學生看到課題后自然產生一系列的問題:誰是“軍神”?為什么稱為“軍神”等,這會促使學生盡快學文,從課文中找到答案。
課文中沃克醫(yī)生的態(tài)度變化和故事發(fā)生的歷史背景有直接的關系。學生對歷史背景了解不多,也影響對課文內容的深入理解。
二、教師思考
本文記述了戰(zhàn)爭時期德國醫(yī)生沃克為劉伯承做眼部手術的經(jīng)過,通過沃克醫(yī)生情緒變化的描寫,贊揚了劉伯承頑強的意志力。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抓住沃克醫(yī)生情緒變化這一主線,自主讀書、感悟。
三、重點
1、練習用較快速度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通過理解重點句子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四、設計特色
抓住重點句子,堅持快速閱讀,以讀為主,讀中感悟。
五、信息資料
1、師生共同查閱戰(zhàn)爭歷史背景的相關資料。
2、學生搜集有關劉伯承的故事。
六、教學課時2課時。
七、教學要求
1、了解劉伯承被稱為軍神的原因,學習劉伯承頑強的意志力。
2、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用較快速度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層次。
2、學習生字、新詞。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請學生根據(jù)白己搜集的資料,談談對劉伯承及當時時代背景的了解。
二、快速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在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及概括能力。)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條理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同學們,昨天我們初步閱讀了《軍神》這篇課文,學習了課文中的生字,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復習一下,請同學起來讀。哪組同學愿意來讀?(出示生字卡片)
二、講授新課:
下面我們繼續(xù)學習這篇課文。請大家把書打開到P94頁。
1、初讀課文:
首先,請大家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細讀課文:
下面,請大家仔細地讀課文,找出描寫沃克醫(yī)生神態(tài)、情緒變化的句子畫出來。畫好后交流。
3、精讀課文:
小組合作,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師生共同分析一兩處,然后指導朗讀。其余的部分學生自學,把體會寫在一邊。
4、學生交流,教師點撥
5、指名讀,并進行評議。
6、質疑問難: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
7、小結:課文中除了直接寫到劉伯承的表現(xiàn)外,還用大量的篇幅寫了沃克醫(yī)生情緒、神態(tài)的變化,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為了表現(xiàn)劉伯承堅強的意志,課文主要寫了沃克醫(yī)生情緒、神態(tài)的變化。要理解這些變化,必須聯(lián)系上下文,結合劉伯承的表現(xiàn);同時,理解了這個變化,也就體會了劉伯承堅強的意志。所以,理解這個問題對理解課文內容很有幫助。)
三、總結,升華
讀了課文,你有哪些感想?用自己的話夸夸被稱作軍神的劉伯承元帥。
四、布置作業(yè):
1、摘錄一首表達革命氣節(jié)的詩。
2、搜集有關劉伯承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
語文教師個人備課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字,認識8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遵守社會公德,社會規(guī)定是人人必須做到的,應該成為自覺自愿的行為。
4、重點學習課文中描寫主人公心理活動的句子,學習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
教學重點:學習課文中描寫主人公心理活動的句子,學習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知道遵守社會公德,社會規(guī)定是人人必須做到的,應該成為自覺自愿的行為。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境激趣
1、師:美國有位的建筑師——詹姆斯·蘭費蒂斯。他被我國廣大讀者所了解。不是因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寫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對做得好—天知地知》。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有件事做得對做得好。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篇課文。(板書課題)《一條大魚》。指名讀——齊讀
2、師:讀完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呢?
3、師:你們可真會動腦筋,讓我們就帶著這些疑問走進課文吧!
二、自主探究
1、師:請同學們把書輕輕打開第11課自由的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師:同學們讀書可真認真,相信這些生字也都會認了!誰能讀?
聊天魚餌掙扎筋疲力盡鱸魚叫嚷遵守
小島急切劃破乞求余地慢吞吞嘴唇
漣漪周旋月光如水小心翼翼一收一放翕動
不容爭辯依依不舍
指名讀——正音——齊讀
3、師:同學們的字詞讀好了,相信再讀課文一定會讀得更通順流利。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教師給一個提示:一天夜晚,湯姆和爸爸去(),湯姆(),可是爸爸堅持()。
4、教師總結: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天夜晚湯姆和爸爸去釣魚,湯姆釣到了一條大鱸魚,可是爸爸堅持讓湯姆放掉那條大鱸魚。根據(jù)課文的內容,我們可以將課文分成兩個部分,想想哪兩個部分?
三、交流反饋
1、師:那同座位的同學交流一下,哪幾個自然段講的是釣魚,那幾個自然段講的是放魚?
2、師:來讓我們跟著湯姆父子倆,在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去釣魚吧!請一個同學讀1、2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3、師:很明顯,這是一篇寫事的記敘文。記敘文的三要素就是時間、地點、人物。讀這樣的課文,我們可以比較容易地了解課文內容。但是,我們還必須讀出課文隱藏的情感。請用心讀課文的釣魚部分3~5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從哪些詞句里可以看出這是一條大魚?拿出筆畫一畫,并做上批注。
“啊,真大!還是條鱸魚呢!湯姆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大的鱸魚。他和爸爸得意地欣賞著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著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一張一合地翕動著。”
抓住:“大、得意、漂亮”體會鱸魚的大、珍貴、不容易釣到。
談體會——讀——評——再讀。板書:釣到魚之后得意
4、師:請同學們注意看,這一句話后面的標點符號是感嘆號,我們可以把它換成句號嗎?
再次齊讀這部分。
5、師:能釣到這么大而且又珍貴的鱸魚,可真是不容易呀!湯姆是怎樣釣到這條大魚的呢?請大家自由的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從文中找出描寫湯姆釣魚動作的詞語圈出來。
6、師:從這些動詞當中那個你體會到了什么?
(有經(jīng)驗、急切)。談體會——讀——評——再讀
板書:釣到魚之前急切
7、師、我們再請一個同學讀一讀第四自然段,看看湯姆是怎樣釣魚的?其他同學思考:你都知道了什么?拿筆畫出來,做上批注。
8、“過了好長時間,湯姆突然覺察到水下有動靜,魚竿猛地抖動了一下。”
“湯姆一陣驚喜:一定是個大家伙上鉤了!”
板書:釣到魚當時驚喜
“他趕緊抓起魚竿,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一放一收,和魚鉤上的魚周旋著。”
“那條魚想掙脫魚鉤,不停地蹦跳著,甩動著尾巴,水面上不時發(fā)出”啪啪“的響聲,濺起點點水花。”
抓住重點詞語體會湯姆有經(jīng)驗、釣到大魚很不容易(教師補充資料:湯姆當時只有11歲)
指名讀——評——范讀——各種形式的讀
9、師:同學們指板書總結,齊讀1-5自然段。
四、指導書寫
五、開放延伸
1、寫生字詞,要求會寫的生字每個寫3個;帶生字的詞語每個寫2個。
2、朗讀課文。
3、摘錄環(huán)境描寫和心理描寫的句子。
4、預習課文的后半部分,提出疑難問題。
語文教師個人備課教案4
教學目標:
1、學會6個字,認識4個字。查字典,結合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并識記四個詞“聰明機敏、蓋世無雙、呆若木雞、恍然大悟。”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通過蘇東坡兩副對聯(lián)的前后的變化,懂得學習是無止境的,切莫驕傲自滿的道理。
教學重點:認讀生字新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學習是無止境的,切莫驕傲自滿。
教學準備:課前收集蘇東坡的生平資料。
教學方法:朗讀、探究
教學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解題,學生質疑
1、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第六課——《發(fā)憤立志》,通過課前預習,大家知道什么是“發(fā)憤”、“立志”嗎?
2、指名說。
3、鼓勵學生根據(jù)題意,自主質疑。
4、教師小結問題。
(1)課文寫了誰發(fā)憤立志?
(2)他為什么要發(fā)憤立志?
(3)他立下了什么志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生答。伺機簡介蘇東坡,板書兩幅對聯(lián)。
2、師:看到這兩幅對聯(lián),能發(fā)現(xiàn)它們的不同之處嗎?
3、生答。師:蘇東坡為什么要改動對聯(lián)?下節(jié)課我們再繼續(xù)研讀課文。
三、生字書寫。
第二課時
一、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師:上節(jié)課,我們了解到蘇東坡年輕時曾寫下這樣一幅對聯(lián)貼在門上(齊讀對聯(lián))。蘇東坡為什么要寫這樣一幅對聯(lián),他想告訴別人什么呢?
二、研讀課文1、2自然段。
1、生答。(指導用驕傲的語氣讀第1自然段)
2、師:瞧這口氣,真有“天下第一”的樣子。別人是如何看待他這幅對聯(lián)呢?
3、指名讀第2自然段。師:你們認為呢?
4、指名答。解釋:海口
師:從哪兒可以看出他夸的海口太大了。(“遍”、“盡”)
過渡:是啊,他這口氣不是要告訴所有人,我蘇東坡天下第一嗎?(補橫批:天下第一)看來,這漸漸驕傲的結果就會是狂妄自大。而蘇東坡狂妄自大的結果又會怎樣呢?
三、研讀課文第3——6自然段。
1、默讀課文3——5自然段,給描寫蘇東坡前后神態(tài)變化的詞句作記號。
2、師:一位白發(fā)老人的登門拜訪,讓蘇東坡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3、生答:“得意”指導理解“蓋世無雙”,指導分角色朗讀。
生答:“紅一陣,白一陣”、“汗涔涔”(師追問:為什么會這樣?)
生答:“呆若木雞”(指導聯(lián)系上下文解詞,體會心情:羞愧)
4、師:蘇東坡的神態(tài)發(fā)生如此大的變化,而那位老人呢?他的神態(tài)變化了嗎?思考:蘇東坡此時可能悟出了什么?(板書:發(fā)憤、立志)
師:這幅對聯(lián)蘇東坡又想告訴人們什么呢?(板書:學無止境)
5、師小結引讀:正因為蘇東坡痛下決心,立下遠大志向,從而學無止境,后來,才真正成了中國的大文豪。
四、思維拓展
1、師:同學們,你們又從蘇東坡的經(jīng)歷中學到了什么呢?(自由談)
2、收集蘇東坡的優(yōu)秀詩詞作品,讀讀背背。
語文教師個人備課教案5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同學們,說說你都給誰寫過信呢?給自己寫信的人可很少聽說,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給自己寫信的人。
2、板書課題:14給自己寫信的人
3、齊讀課題。質疑。
二、初讀課文,檢查學生課前預習情況。
1、自讀課文,認讀生字新詞。
2、查字典理解詞語:
廢寢忘食、郵電、疫病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正音。
4、討論:圍繞題目質疑時可以讀懂的問題,了解文章的大體內容,并進行第二次質疑。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
三、學習課文。
1、默讀第一自然段,想想:讀后,你知道了些什么
2、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四、課堂小結,書寫生字。
1、教師小結。
2、指導書寫生字。
(1)指名認讀生字。
(2)交流,說說怎么記住這些字。
(3)重點指導“辰、枕”字。
(4)學生書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提問,導入新課。
1、提問:請同學回顧一下,上節(jié)課,我們讀了14課第一個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師述: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進一步了解歐立希為什么要給自己寫信?你覺得他是個怎樣的人?
二、學習課文。
1默讀課文3—5自然段,思考:
讀后,你知道了些什么?
2、小組交流:歐立希為什么要給自己寫信?信中他寫的是什么?
3、全班反饋:如果你是歐立西的父親,知道兒子是這樣記住你生日的,你會對兒子說什么?
(1)父親很愛歐立希,歐立希也很愛父親。
(2)可是,歐立希太忙了,他正和助手們不分晝夜地進行實驗。
(3)歐立希和助手廢寢忘食地在實驗室里工作,疲倦了就用書本當枕頭,在長椅上躺一會兒。
(4)給父親過完生日,他又匆匆忙忙地趕回實驗室工作了。
(5)歐立希和他的助手經(jīng)過六百多次試驗,終于試制出了那種新藥。
三、總結全文,有感情朗讀課文。
1、教師小結:歐立希很愛自己的醫(yī)學事業(yè),但他同樣愛自己父親。任何時候,我們再忙都不要忘了自己的家人,也要學會用恰當?shù)姆绞奖磉_我們對他們的關愛。
2、指導感情朗讀課文。
四、拓展閱讀,美文欣賞。
五、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