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設計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既要注重生活實踐對學習的主導作用,又要善于學習書本知識,將小學階段還不能經歷的內容通過課文的形式掌握。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二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設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設計1
一、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了解人類交通工具的發展史,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培養探索、創新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培養探索、創新的精神。
三、教學用具:
CAI課件、小黑板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如果你現在要出去旅游,會選擇什么樣的交通工具呢?為什么?
(生自由回答)
從古至今,人類的交通工具一直在進行著不斷的變化和改進,我們就一起走進這段歷史吧。
(二)復習詞語
在學習課文之前,要檢查一下同學們對課文中詞語的掌握情況,你會讀了嗎?
(雙排火車讀詞語)
(三)課文學習
1.聽老師讀課文,找出課文中講了哪些交通工具,并用“——”勾畫下來。
(生匯報)
2.你在課前查找了哪些關于交通工具的資料,能給大家介紹介紹嗎?
(生介紹資料)
3.聽了同學們的介紹,再認真讀讀課文,你覺得人類遠行靠的是什么?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科技的發展,人類的進步與科技的發展密不可分)
齊讀第7自然段。
4.就讓我們回到過去,重溫人類交通工具的發展歷程吧。
⑴自讀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⑵后來,人們為了到更遠的地方,又發明了什么?一起讀一讀。
(生讀2自然段)
⑶是什么的發明促使了火車和輪船的出現?(蒸汽機)
“天涯海角”是指哪兒?
(大組賽讀)
⑷快速讀4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什么叫“川流不息”?
(男女生讀)
⑸除了在陸地和海洋上行動,人們還想象鳥兒一樣飛翔,這個夢想能實現嗎?課文是怎么介紹的?自由讀一讀。
假如你正坐在飛機上,閉上眼睛想想,會看見些什么?
就讓我們帶著這樣的美好感覺,一起讀讀5自然段吧。
⑹現在,人們又發明了什么?用你的朗讀告訴我。
(引讀6自然段)
5.四人小組合作,按照陸地、海洋和天空的劃分,畫一幅人類遠行的脈絡圖。
(生四人小組合作畫圖)
(匯報、展示)
6.踏著人類遠行的腳步,讓我們帶著自豪的感情,一起來讀讀課文吧。
(齊讀全文)
(四)擴展。
學完了課文,你有什么想法?如果讓你來發明交通工具,你想發明什么樣交通工具呢?
(生自由回答)
大膽想象一下,你準備怎么去遠行?拿起你們手中的畫筆,設計一個未來的交通工具吧。
(生自由作畫)
(匯報、展示)
二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設計2
學習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在讀中體會詩中的思想感情。
創意情境:
山腳下一幢幢漂亮、整齊的瓦房, 學校前面有一條彎彎的小河、學校四周 樹木郁郁蔥蔥,藍天白云,構成一幅美 麗的圖畫,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自學要求:
1.認真地讀讀課文,誰在告訴我們什么呢?
2.找一找,畫一畫有關的詞語、句子。 用“——”畫出誰,用波浪線畫告訴我 們什么?
對比讀感悟美:
A.那漂亮的瓦房就是課堂。
B.那最漂亮的瓦房就是我們的課堂。
A.那平坦的土地,就是操場。
B.那最平坦的土地,就是我們的操場。
A.小河會告訴你,上課的鈴聲很清脆。
B.小河會告訴你,上課的鈴聲是多么清脆。
A.林濤會告訴你,放學的歌聲很悠揚。
B.林濤會告訴你,放學的歌聲是多么悠揚。
觀察圖畫:
用自己的話說說小山村學校 的樣子、說說在學校參 加豐富多彩的活動時的 快樂心情。帶著真實地 感受有感情地朗讀1、2、 3小節 。
閱讀課文:
啊,在祖國的地圖上,
我們的學校,
找也找不到,
畫也畫不上。
但是我們的學校,
卻裝得下----
祖國的歷史、
今天和未來的理想。
自己讀最后一個小節,聯系上一個小 節,你有什么問題嗎?
? 為什么學校那么小,卻裝得下祖國的 歷史、今天和未來的理想。
小結提高:
我們的學校雖小,但是在這里,我 們這些小朋友同樣快樂地學習,了解古今 天下事,認識中外知名人,笑談理想抒情 懷,這個小小的山村學校,就是我們成長 的搖籃。一句話,學校雖小,可是我們的 理想卻遠大的很呢!
朗讀全文,假如你就 是這個山區小學的一 名小學生,你將會怎 樣向別人介紹你們的 小學校呢?
擴展學習:
你們的學校什么樣?可以仿照詩歌的 樣子,也向大家介紹介紹。
二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設計3
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4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7自然段,了解課文內容,知道媽媽是怎樣摘星星的。
3、借助插圖背誦課文第2自然段。
教學重點:
1、會認4個生字,會寫4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7自然段,借助插圖背誦課文第2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這節課我們來學習課文《摘星星》。(教師板書課題,指名讀)
2、讀了課題,你能提什么問題嗎?(誰摘星星?怎樣摘?摘下來了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圈畫生字,用喜歡的方法學習生字。有不明白的問題請教同學和老師。
2、回答根據課題提出的問題。
3、標出自然段。
三、閱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讀第一自然段,學習“未”、“賞”兩個生字。
未(未來)指名說一說記憶“未”字字形的方法,例如木字加一橫,或味字去掉口字旁。
賞(欣賞)(觀賞)(獎賞)翹舌音,注意正音。聯系課文理解“觀花賞月”的含義。
2、這春天的夜晚是什么樣的呢?指名讀第二自然段,認識“嘿”字。
朗讀課文。體會“淡淡的”“閃閃的”“涼涼的”和“幽幽的”幾個詞的含義,表現出幽靜芬芳的春夜之美。
借助教師所畫的簡筆畫,用多種形式練習背誦課文。
3、過渡:在這迷人的夜色中,媽媽和未未說了些什么呢?
讀媽媽和未未的對話,教師指導學生讀好媽媽的問話和未未對星星贊美的語氣。
分角色朗讀對話。
4、過渡:未未和咱們小朋友一樣,都非常喜歡星星。于是,媽媽提出要和他比賽摘星星。可是,天上的星星那么高,離我們那么遠,怎樣才能摘到呢?
5、自讀第七自然段,看看媽媽用什么方法摘到了星星?
認識“碗"、“端”兩個生字。
碗(飯碗)怎樣記住這個字?指導書空。
端(端水)怎樣記住這個字?
指名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媽媽摘星星的方法。
6、回讀課文1——7自然段。
三、復習生字,指導書寫
1、讀字卡:
嘿 端 未 碗 賞
2、讀詞卡:
未來 欣賞 賞月 賞光 飯碗 端正 端莊 端午節
3、指導書寫:
碗:左窄右寬,注意右半部分的寫法。
段:左窄右寬。
賞:上下結構,要寫得緊湊些,避免過長。
未:獨體字,筆畫寫得舒展些。
二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設計4
教學目標
1.讀中感悟和思考,深入學習體會“專心做事”的良好品格。
2.了解聶耳,走近聶耳,拓寬知識視野。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4.認識“創、革”等12個生字,會寫“軍、代”等12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自主閱讀,理解文意,學習聶耳專心做事的精神。
教學準備
少年聶耳和成人聶耳的生平圖片資料等。
教學時間
2課時(第2課時略)。
教學過程
一、國歌導入,分步揭題
1.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說出它的原名,詞、曲作者。(板書:聶耳)
2.愿意介紹一下你所了解的聶耳嗎?學生匯報所收集的相關資料。
3.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聶耳小時候的故事。(板書:少年)齊讀課題。
(國歌是大家所熟悉的。以大家所熱愛并能熟練演唱的國歌引入本課教學,可以迅速拉近學生和聶耳之間的距離,使大家覺得聶耳是那么可親,可敬。充分挖掘語文課程資源,利用學生收集的有關聶耳的資料,使學生多角度地、更完整地了解聶耳其人。在此基礎上順勢導入新課,給人一種水到渠成之感。)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輕聲地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2.同桌分自然段互讀、互聽,比一比誰讀得正確、流利。
3.分段讀課文。大家評一評,是否讀得正確、流利。
4.你認為少年聶耳是一個怎樣的人?自由補充課題:少年聶耳
隨機板書:喜歡音樂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每一個年段的學生都要“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我們應該堅持一條理念:閱讀教學要在讀通、讀順的基礎上進行下一個環節的教學。這樣,就要保證每一個學生有充裕的時間初讀課文,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有效的整體感知。)
三、圍繞主線,品味探究
1.默讀課文,用“”畫出寫聶耳少年時代就非常喜歡音樂的句子。
2.合作探究,品讀重點詞句。
(1)小組交流圈畫出的句子,每個人都說一說自己選了哪句話?從什么地方體會到聶耳喜歡音樂,為什么?
(2)各小組選出自己組內體會最深的句子,由組長當眾匯報交流,其他組員作補充。
(3)根據小組匯報情況,集體品味感悟重點詞句。
如重點句①:聶耳誕生在云南省玉溪縣,少年時代他就非常喜歡音樂。
引導抓住重點詞“非常”來領會。
重點句②:聶耳常常跑到木匠師傅跟前,坐在石階上,手托著下巴,眼睛一眨也不眨地側耳傾聽。
結合課文插圖,引導抓住重點詞“常常”“一眨也不眨”“側耳傾聽”,以及表示動作的詞“跑”“坐”“托”來領會。可以做一做動作,體驗“眼睛一眨也不眨”的樣子,想象聶耳專心的神態(樣子),再有感情地讀一讀,從而領會聶耳聽音樂的專注和入神。
重點句③:抓住聶耳和師傅的對話。
可以分角色讀一讀,讀出聶耳渴望拜師學藝的那種誠懇、迫切的心情,再有感情地讀一讀,從而體會到聶耳從小就對音樂情有獨鐘。
重點句④:哥哥去攀登龍門,聶耳卻獨自站在一棵大青樹下吹起了笛子。
引導抓住重點詞“獨自”“站”體會聶耳對音樂的忘我之情。
重點句⑤:傍晚,天空忽然陰云密布,下起了蒙蒙細雨。聶耳全神貫注地吹著笛子,似乎一點兒也沒有覺察到。
可以結合自身實際體會聶耳的“全神貫注”。想一想,你在學習時遇到過“全神貫注”的人嗎?可以說看到的、聽到的,也可以說自己親身經歷的,從而深刻理解“全神貫注”的意義。
3.再回顧課文,文章圍繞聶耳喜歡音樂寫了哪兩件事?(板書:向木匠師傅學吹笛子西山大青樹下練吹笛子)
(這個教學環節是文章的中心環節。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有序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補充合作學習成果,有效地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和能力。在嘗試新型學習方式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抓住一些重點詞句,讀一讀對話,做一做動作,說一說切身體驗,使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同時,進行一些必要的語言訓練,如結合生活實際理解重點詞,抓住表示動作的詞使句子表達得更具體,初步滲透圍繞中心編排內容的寫作方法等,努力夯實學生的語言文字基礎。)
四、誦讀全文,積累語言
1.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回歸整體)
2.我來摘一摘。
好詞:如“陰云密布、側耳傾聽、全神貫注、蒙蒙細雨、點點歸帆”等。
好句:自己最喜歡的,描寫有特色的一句或幾句話。
(有意識地積累文本中有特色的四字詞語,以及自己最喜歡的句子,不斷地充實學生的語言庫存。)
五、讀中思考,讀寫結合
1.再次回歸整體。朗讀全文,思考少年聶耳是一個怎樣的人。
(引導學生進一步走近聶耳,逐步加深對聶耳的認識。)
2.說一說,你遇到過專心做一件事而忘記了周圍的一切的人嗎?可以讓學生把這個情形寫下來,能寫多少就寫多少。
(讀寫結合,抓住時機進行“小練筆”,逐步提高學生寫話能力,為三年級習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六、鞏固識字,積累詞語
1.開展豐富多彩的識字游戲,如開火車、猜字游戲等,檢查并鞏固識字。
2.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填寫在“自選詞語”的小貨車上。
二年級語文公開課教案設計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A、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B、能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2、過程與方法:A、用自讀的方式了解銅像的來歷 B、知道為什么稱于連為小英雄.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課文的學習中,明白體會于連是個聰明機靈的小英雄。
教學重、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于連的優秀品質
教學準備 : 課件 生字卡片
教學思路:
一、導入新課
1、討論英雄:小朋友們,什么樣的人稱為英雄?(厲害、聰明、勇敢、不怕犧牲)
2、你們知道哪些英雄?(.雷鋒、劉胡蘭、王二小、張嘎等)
3、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外國的小英雄,他的名字叫于連)
4、板書課題:8、小英雄于連 (學生齊讀課題)
二、學習課文
1、創設情境,學習第一自然段
A、于連的祖國是比利時,現在我們就到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這座美麗的城市去游覽一下。
(課件出示布魯塞爾風光圖,最后定格于于連銅像)
小朋友們,聰明的你知道這座撒尿的小孩銅像是誰嗎?(于連)
他就是我們今天要來認識的主人公小英雄于連。看到這座銅像,你有什么想說的話,想問的問題嗎?(銅像有趣、很調皮,很有意思,很好玩,為什么他要撒尿等等)
請一位小朋友來描述一下這座銅像的樣子。
B、課文中也描寫了這座銅像的樣子。下面就請小朋友們打開課本,翻到31面,把第8課輕聲讀一遍,想想:課文的哪個自然段描寫了這座銅像?是怎樣描寫的?
(學生讀完課文后反饋:第一自然段)(學生找出描寫銅像樣子的句子)
C、指導朗讀:這座銅像真有趣,這一段該怎樣朗讀呢?(要讀得有趣)誰來讀一讀?
(指名朗讀,評價,再齊讀。)
2、學習課文第二到第四自然段
A、人們為什么要造這樣一座有趣的銅像呢?課文的第二個自然段也提出了這個問題,你能把這個問題讀好嗎?(指名讀)這是一個什么句?讀的時候要用什么樣的語氣讀呢?(問的語氣)大家一起來讀一讀這個問句。(生齊讀)
B、課文的哪幾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人們造這座銅像的原因?(3、4自然段)
下面就請小朋友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的第三、四自然段,讀完之后和旁邊的同學討論:人們為什么要造這座銅像呢?
(學生讀第三、四自然段,然后互相討論)
C、學生反饋討論結果(因為于連撒了一泡尿澆滅了導火線的火花,拯救了全城的人們)
D、這件事發生在什么時候?(五百多年前的一個晚上)
當時美麗的布魯塞爾正在做什么呢?“侵略者”指的是什么?(想要占領比利時的人,他們是比利時的敵人。比利時人民對他們非常憎恨。所以當比利時的人民打敗了可惡的敵人后,大家非常高興,整座城市都在歡慶勝利。)(學生用課文中的相關句子回答后,課件出示慶祝圖)
請小朋友們看大屏幕,齊讀這個句子(大街小巷燈火通明,歡聲雷動)。結合這幅圖,說說你對燈火通明、歡聲雷動這兩個詞語的理解。
(指名說“燈火通明”和“歡聲雷動”的意思)
師:人們正在歡慶勝利,誰也沒有想到敵人不甘心失敗,竟會在這個時候來搞破壞,敵人想干什么呢?敵人做了一件什么事?(學生反饋)這根導火線可是連著炸藥庫的,想想導火線點燃后會怎么樣呢?(生自由發言)
就在這個時候,敵人的詭計被于連發現了。他看見了導火線上閃著火花,正在咝咝地燃燒著。小朋友,如果是你看到了導火線閃著火花,你會怎樣做?(嚇得趕快逃命,很慌張)
為什么?(從這里我們也看到了火是很危險的,所以小朋友在平時不要去玩火,要注意安全。)
E、于連看見導火線閃著火花時,他是怎樣做的?(板書:想用水澆滅 想通知大人 )
于連看見導火線閃著火花,并沒有自己趕快逃命,而是積極想辦法。他知不知道這里很危險?你從哪句話看出于連知道這里很危險?(“哎呀,不得了”)
這里已經是不得了的危險,他為什么還不趕快逃命呢?(生暢所欲言)從這里你體會到了于連是個怎樣的孩子?(遇到事情不慌張,勇敢)(所以小朋友如果是你看到了火花,逃跑是不對的,不要慌張,應該要積極地想辦法。) 勇敢的于連看見了正在燃燒的導火線,馬上就想到了用水澆滅和通知大人這兩個辦法,而這兩個辦法行不行呢?為什么?(板書:附近沒有水 時間來不及) 說明這時候的情況怎樣?(非常危急)這句話該怎樣朗讀呢?(要讀得著急)(生讀句子) 這時如果再想不出辦法會怎樣?
F、在這危急時刻,于連想到了一個什么辦法來解決問題呢?(板書:撒一泡尿)
G、你能在課文中找出有關句子來回答嗎?(課件出示句子。) 大家一起來讀一讀。“可惡”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這根導火線是可惡的?
“靈機一動”是什么意思?(突然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這個辦法好不好?好在哪里?
(板書:方便)這個句子要怎樣讀才好呢?(語速要讀得快一些,因為要趕快把火花澆滅)(請小朋友讀這個句子)小朋友,你還有什么辦法嗎?(引導學生明白撒尿是的辦法,體會小于連的機靈) 于連朝著導火線撒了一泡尿后,結果怎樣?(課件出示句子)(我們真為美麗的布魯塞爾得救了而感到高興。)請大家用高興的語氣讀這句話。
H、從這件事情當中,你們覺得于連是個怎樣的孩子?(板書:機靈勇敢)
你是從哪些句子體會到于連是個機靈勇敢的孩子?(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J、請小朋友們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讀這幾句話,注意語氣和語速。
3、于連用自己的智慧保住了布魯塞爾,救了布魯塞爾的人民,當人們知道后,人們是怎樣感謝于連呢?大家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A、學生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B、人們造了一座撒尿的小男孩銅像來表示對小于連的感謝,如果你是布魯塞爾的市長,你會對小于連說什么呢?(小于連,謝謝你救了整座城市)
如果你是布魯塞爾的一位老奶奶,你會對小于連說什么呢?(小于連,你真是個好孩子!)
如果你是布魯塞爾的一位小朋友,你會對小于連說什么呢?(于連,你真聰明,我佩服你!)
三、討論小于連是否英雄?
師:英雄是個令人肅然起敬的字眼,與之相關的往往是要付出流血甚至犧牲的代價。回顧我們前面所提到的英雄,我們所熟知的有冒死把日本鬼子帶到八路軍包圍圈里的王二小,有為了保守黨的機密而犧牲在敵人鍘刀之下的劉胡蘭。還有為人民做了無數好事的雷鋒。他們為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而于連不過是撒了一泡尿,又沒有費多大的力氣,他可以稱為英雄嗎?
生:于連當然是英雄,他救了一座城市。
師:他是不是靠了一點運氣救了這一座城市呢? 生:不是,于連他很勇敢。
師:你從哪里知道的? 生:如果是我,看到敵人點燃了導入線,就會嚇得逃跑了。
生:于連很聰明,他才想得出這樣的好辦法。
師:是呀,如果于連當時嚇得掉頭就跑,城市能保住嗎? 生:不能。
師:如果于連當時想不到撒尿澆滅火花的辦法,城市能保住嗎? 生:不能!
師:于連以自己的機智和勇敢救了一座城市,救了全城百姓,他無愧于這個小英雄的稱號!來,讓我們再一次齊讀課題--小英雄于連。
四、拓展延伸
1、小于連撒尿的樣子被人們用銅像塑造了出來,并豎立在大街上,你能不能也像他一樣在大街上撒尿呢?(不能)為什么?(小于連撒尿是為了救全城的人,人們是為了紀念他才造了這樣一座撒尿的銅像,但我們不能隨地大小便,那樣不文明。)
(小朋友們知道嗎?小于連的這座銅像撒出的可不是尿,而是自來水,到了狂歡節,他撒出的還是啤酒,人們還會爭搶著去喝呢!)
2、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認識了機靈勇敢的小英雄于連,我們要向他學習什么呢?如果你將來長大了,有機會去比利時,去布魯塞爾,有機會去看小于連,你會給他帶點什么禮物呢?
生:我會給他帶一頂帽子,給他擋陽光。生:我會給他帶一把傘,可能擋雨呢。
生:我會給他帶一套衣服。
師:為什么呀?
生:因為于連是光著身子的。
師:除了你,世界上還有很多人跟你一樣的想法。幾百年來,于連不斷地收到全世界各地人民送來的衣服。我們中國也送了一套漢服給于連。你們猜猜,小于連現在有多少套衣服?有700多套呢!現在專門有一個博物館收藏著這些衣服。大家來看看穿上了衣服的小于連。(課件出示穿上了衣服的于連圖)
五、總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機靈勇敢的小英雄于連,希望小朋友們也能像于連一樣遇到事情不慌張,做一個機靈勇敢的好孩子,請小朋友們在家里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爸爸媽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