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教案設計
語文課程應特別注意漢語語言特點對學生讀寫、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思維發展的影響。在教學中,要特別注意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把握整體的能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三年級語文教案設計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年級語文教案設計精選篇1
一、教學過程:
1、鳥是人類的朋友,很多作家都喜歡觀察鳥,描寫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俄國作家普里什文的《山雀》。
2、同學們見過山雀嗎?在課外書籍中隊山雀有哪些了解?
二、整體感知
1、在普里什文筆下的山雀是怎樣的?發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2、自己讀一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
3、讀完了課文,山雀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板書:可愛)
三、學習課文
(一)學習第三自然段
1、山雀是什么樣兒的?(出示句子)長相可愛,干活起勁的山雀大家想不想看一看?(出示山雀圖片)看到山雀的外形,你馬上想到了一個什么詞?(漂亮、胖乎乎、機靈……)看到了山雀漂亮的樣子,我們再來讀課題感覺會更好。(齊讀課題)
2、小山雀外形可愛,一舉一動都是那么的可愛。你看,因為被人堵在了漆黑的樹洞里,剛剛干活還干得起勁兒呢。(出示句子:樹洞里的山雀一動也不動……)誰來讀一讀?(指名讀)
3、是啊,跟剛才截然不同,裝得可真像,短短的幾秒,判若兩人。剛剛神氣活現,吃得起勁兒,現在呢?(標示重點詞語)誰再來讀一讀?這小家伙瞬間判若兩人,真是聰明得———可愛!(齊讀句子)
4、小山雀的身子一動不動,心里確實波瀾起伏,它在想……?(a,他不會把我抓住吃了吧。b,他想要干什么?c,上帝保佑,可別抓住我呀!)是呀,對于小山雀來說,人是怎樣的龐然大物呀,被人堵在了樹洞了,是多么可怕的折磨呀!這個時候,可真是……,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吧。(提心吊膽,七上八下……)
5、積累詞語:心驚肉跳、膽戰心驚、心亂如麻、魂飛魄散、不知所措。讀一讀這些詞語,用1來形容山雀此時的心情,是在何合適不過的了。
6、小山雀此時雖然心里極度恐慌,可是它還是—————一動也不動。(一起讀句子)真是聰明得———可愛!
(二)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1、這只小山雀被拘禁了,那只自由的小山雀又是怎樣的呢?自己讀讀課文4,5自然段。
2、這只小山雀可愛嗎?可愛在哪兒?
3、同學們,這只山雀好不容易逃脫了人的魔爪,可以走,它為什么落在兩三步遠的樹枝上,不時尖叫幾聲,舍不得離開呢?它想干嘛?(提醒伙伴,不要輕舉妄動)是友情的力量讓它留下來,它對自己的伙伴不離不棄,可真————可愛!
4、看到自己朝夕相伴的小伙伴被拘禁,有了危險,它只落在————這該是怎樣的尖叫?(a,安慰。b,氣憤,想,這個壞蛋,怎么可以抓我的伙伴!c,悲傷,)小伙伴被拘禁,它急不急?為什么?它擔心嗎?下面請你用著急擔心的語氣來勸告一下你的同伴吧。(指名讀,齊讀)
5、這只自由的山雀很聰明,它的勸告除了讀出它的著急和擔心,還讓我們讀出了什么?再讀一讀。
6、聰明的它看到我已經走到一旁去了,已經離他們一定的距離了,有沒有放松警惕?(沒有)它在想什么?(可能這個人在用計謀)而這一切躺在樹洞里的山雀知不知道?它全然不知,情況非常危急。它又來—————警告同伴。
7、誰來讀讀警告的話呢?(指名讀,齊讀)這只自由的小山雀很聰明,對朋友竭盡全力,懂得互相幫助??烧妗蓯?
(三)學習第六————九自然段
1、同學們,小山雀是弱小的,面對著可能的危險,開始裝死和尖叫,但是剛剛我們細心地觀察,設身處地地想象他們的心理、語氣、神態,仿佛真的讀懂了尖叫背后小山雀的內心世界,是嗎?
2、(出示句子)小山雀還在尖叫,一聲,兩聲,三聲,四聲。它在想什么?我想你們用剛才的學習方法,一定能讀懂。咱們自己先讀一讀,你覺得它在想什么,可以用筆在尖叫旁邊寫一寫,寫完之后可以與同桌討論討論,像山雀一樣互相幫助,好嗎?討論之后,再分角色讀一讀。
3、匯報一下學習成果。分角色朗讀。
4、從山雀的尖叫聲中,你聽出了什么?
生:第一尖叫,聽出了無奈。
生:從第二次尖叫,聽出了害怕,害怕會被抓走,還有點驚訝,小心奕奕。(指名讀一讀)
生:第四次尖叫,聽出了心驚膽顫。(齊讀)
生:從第三次尖叫中1,聽出了無奈。
師:我從大家的想象中感受到了山雀的著急。
(四)學習第九———十三自然段。
1、它們飛了幾步遠,“低聲”交換意見。剛剛是尖叫,現在是低聲,聲音的變化正反應小山雀1內心的變化。這時,在想什么?(終于安全了;自由的感覺真好!)
2、它們落在的樹枝上,回過頭去看哪個堵住樹洞的老人。說————
“在那兒站著呢”你在想什么?(分別指名說出自己獨特的感受)
3、老師要為你們出色的想象力而喝彩。這兩只小山雀因為你們豐富的想象而有了豐富的情感,從而更加———可愛!
4、小山雀說完就———飛走了!它們一邊飛還一邊在說呢,這會兒,它們又會說什么?
5、回顧全文,今天把樹洞堵住的老人實在有些古怪,到底想干什么?回頭看看課文,找一找,想一想,這個老人究竟想干什么呢?原來,這個老人是喜愛山雀,并不想傷害它們。(板書:喜愛)在他的筆下,小山雀有了鮮活的生命力,有了人的特性,有了豐富的情感。
三年級語文教案設計精選篇2
【單元教材簡析】
本組圍繞著“世界是大家的、各國人民是一家”這一主題選入了三篇講讀課文、一篇略讀課文和一個學習園地本組圍繞著,體裁多樣,內容豐富,篇篇充滿著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和愛意。
《太陽是大家的》以此為題,寓意“世界是大家的”,全世界孩子同在一片藍天下,分享太陽的溫暖、世界的和平和社會的安寧。
《一面五星紅旗》蘊含著對愛國主義精神的贊美。課文中的我尊重、熱愛國旗的表現,換來他人對“我”的尊重。
《賣木雕的少年》本文通過寫“我”在非洲南部想買一個木雕,但因為過重無法購買,賣木雕的少年看“我”是中國人,特意送我一個木雕小象墩,而且不收錢的事,歌頌了少年的美好心靈和中非人民之間的深厚情意。
《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由一篇通訊改寫而成。寫的是非洲國家阿爾及利亞發生地震,中國派出了救援隊幫助救災的事。通訊是一種常用的新聞體裁,是對新聞事件、人物和各種見聞進行及時、詳盡而生動的報道。它不光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及情節、細節和有關環境氣氛。
【單元總體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積累詞句、會寫生字詞。
2、分析文章的內容,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3、感受世界人民之間純真的感情,體會到各國人民之間要相互關愛,世界才會更和平、穩定、發展。
【單元教學建議】
本組課文的教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引導學生多讀、多想、多體會,深切感受人與人之間純真美好的感情,明白世界和平人民幸福。
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聯系上下文來理解詞語,通過體會重點詞句來感悟課文內容。
在每課的教學末尾,可以引導學生由課文內容延伸開去,聯系自己的經歷過或讀過的各國之間的感人故事,感悟世界和平帶來的快樂和幸福。
【單元教學時間】
《太陽是大家的》2課時。
《一面五星紅旗》2課時。
《賣木雕的少年》2課時。
《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1課時。
《語文園地》4課時。
三年級語文教案設計精選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年輪、樹冠、指南針、稀疏、密集”等詞語。
2、按課文的不同的內容理清文章的思路。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對話的不同語氣。
3、了解有關年輪、樹冠的形成和作用知識,熱愛樹木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
【重點難點】
了解樹冠、年輪的形成和作用,學習按課文不同內容理清寫作思路的方法。
【教具準備】
掛圖、多媒體課件、年輪實物。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么?(喜歡)假如你去郊外旅游時不小心迷路了,你會怎么辦(自由說)有的同學提到可以用樹木辨別方向,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有關樹木的文章《院子里的悄悄話》,板書課題,齊讀課文。
(以談話形式導入,貼近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激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己提出讀書要求,自由讀課文。(姿勢端正,讀準字音)
2、遇到不認識的字應該如何處理?(學生邊說教師及評價)
3、找自己認為難讀的段落,同桌互讀。
4、回答:課文寫的是誰和誰說悄悄話?你都知道了什么?
(通過多種形式的初讀,使學生掌握容易錯的字和難讀的句子,在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解決學生的第一個難題,知道課文中是老槐樹和小槐樹在說悄悄話,為繼續學文奠定基礎)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默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文中辨別方向的方法。
2、出示句式,練習說話條理性。
我用( )方法來辨別方向的方法。
3、匯報學習情況,辨別方向的方法。
(1)年輪(出示實物)觀察年輪是怎樣辨別方向?(貼圖)
(2)樹冠(出示圖片)指名到板前哪部分是樹冠?樹冠的形成(板書:南北)
4、自學年輪的作用。
(問繞文中介紹了幾種辨別方向的方法,這一中心議課進行研讀,著眼于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培養,為學生提供一個合作學習的平臺,充分發揮全體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在小組進行認真感悟,研讀,討論的基礎上進行匯報,交流和整體,同時教師進行適時點撥和引導,并結合進行一些語言文字的訓練和感情朗讀的練習,從而激發學生對科學的熱愛之情。)
四、指導朗讀,感悟課文
1、(出示課件)理解老槐樹是個怎樣的人,采用多種形成讀讀老槐樹說的話,(指名讀、范讀、自由讀、同桌互讀)互相評價,認為讀的好為同桌畫一個笑臉。
2、指導讀小槐樹說的話(嘗試,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采用自評方式,讀好的為自己畫個笑臉。
3、分角色朗讀,要求:讀對話部分,不讀敘述部分,邊放課件邊讀,教師與學生互動,參與其中。
(采用多種形式朗讀,適時評價,進而更深刻感悟課文內容)
五、課外延伸,擴展知識
同學們,時間過得真快啊!我還沒聽夠老槐樹和小槐樹說的悄悄話呢?你們呢?假如你是老槐樹爺爺你還對小槐樹說些什么?請在課下查找一下有關數目的其他知識,同學之間互相交流一下。
(通過擴展延伸,讓學生知道樹木的其他知識,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
【板書設計】
院子里的悄悄話
干旱低溫
溫暖多雨
南年輪圖樹冠圖北
三年級語文教案設計精選篇4
一、談話式引入
你們都參加過什么體育活動?(跳繩、踢毽子、跳遠、跳高、投擲、賽跑……)其中,賽跑誰跑得最快?(請這位同學起立)大家都說你跑得最快,老師想請你跑回昨天,你行嗎?(不行!)為什么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和時間賽跑》。(板書課文題目)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自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
2、小組合作,自學生字、新詞。
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生字、新詞。
提示:查找工具書;跟同學討論;聯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展開想象。
3、讀通順課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讀破句。
三、檢查自學
1、讓學生當“小老師”,交流自學生字、新詞的情況;老師指導書寫。
2、學生自由選擇段落參加班內的朗讀,老師檢查學生朗讀情況。
3、用最明了的語言說說你都讀懂了文中什么內容,不懂的還有哪些。
四、學習課文第1—7自然段
1、讀了這幾個自然段,你有什么感受?(時間太寶貴了,我們應該抓緊時間;時間太無情了,一去不復返……)
2、哪些地方給了你這樣的感受?找出來讀一讀。
3、提出你認為最難理解的地方。
4、根據學生的回答及質疑問題,重點理解下面的兩個句子。
昨天過去了,它就永遠變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
雖然明天還會有新的太陽,但永遠不會有今天的太陽了。
可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討論、交流,還可以從父親的話中理解上面的兩句話。
(1)默讀父親的話。
(2)結合生活實際,小組討論交流,理解父親的話。昨天過去了,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小孩兒長大了,就再也回不到童年;人死了,就不能復生。這就是“時間過去了,就永遠不會回來了”的意思。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學會客觀評價他人的朗讀。
五、小結
1、讓學生談談學習后的收獲。
2、交流搜集到的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諺語。
六、布置作業
當一名小記者,采訪周圍的人,請他們談談對時間的看法。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寫寫自己的感想。
三年級語文教案設計精選篇5
教學目標:
1.讀課文,讀懂“愛心項鏈”的含義。
2.教育學生要樂于幫助有困難的人,做富有愛心的人。
3.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內容,理解愛心項鏈的含義,并從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自學能力,本單元的內容以真情、關愛、善良為主題,通過《真情的回報》、《那只松鼠》、《美麗的橋》的學習,學生感受到了真情的美好,懂得了付出真誠才能收獲真摯的感情,再理解本課的“愛心傳遞”比較容易。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自學、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使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文本之間充分交流、感悟。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激發興趣,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都見過什么樣的項鏈呢?(課件出示“項鏈”,項鏈就是把珠子等裝飾品連成一串)那誰知道愛心是什么呢?(課件出示“愛心”,愛心就是去幫助別人、關愛別人。....)把“愛心”和“項鏈”連起來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愛心項鏈》。
板書課題《愛心項鏈》
二、初讀課文,自學感知
師:看了課題后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嗎?
生1:什么是愛心項鏈?
生2:誰做了愛心項鏈?
生3:作者想告訴我們什么?
生4:..... (學生提的問題歸納為三個,簡單的寫在黑板上)
師:請大家帶著剛才提出的問題,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課件出示讀課文的要求)在讀的時候注意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遍。同時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生自由讀課文)學生讀課文
自主學習,同桌交流互助
1、檢查詞語,掃清障礙出示(本課需要認識的字詞)
A、同桌互相識字,比賽讀
B、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說一句話
2、了解大意,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師:這些詞語你們都讀準了,那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引導學生從故事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來概括)
師:能不能根據課文內容完成下面的填空呢?
( )在先后得到了( )和( )的幫助,懂得了( )。
3、答疑解惑,解決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不同感悟和不同想法)
第一個問題:愛心項鏈就是用愛心去幫助別人,去做善事,把所有人用愛心做的善事連在一起就是愛心項鏈。第二個問題:中年人、克雷斯、青年人和許許多多有愛心的人第三個問題:作者希望這種愛能傳遞下去,讓更多的人去幫助有困難的人。 (三)感悟愛心師:不知同學們在讀課文的時候注意到沒有,克雷斯先后兩次得到別人幫助的時候,都聽到了相同的這句話,齊讀(出示句子:“我不要求回報,但我要你給我一個承諾——在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你也盡力去幫助他?!?
師:那他都是在什么情況下聽到這句話的?聽后又有什么感受呢?接下來請同學們深入讀課文,想一想,然后在小組內交流一下感受。學生小組內交流后全班匯報。
過渡:是啊,做了好事,不求回報,最后別人又以愛心回報他,怎能不叫人感到欣慰?
4、師質疑,感受愛心的傳遞。
師:學到這兒,老師有個問題想問問大家,克雷斯居然在六年后聽到了這句相同的話,你想想可能發生過什么樣的事呢?那這六年中又會發生什么事,六年后才有可能聽到這句話?(想象:在以后的日子里,許許多多的人又幫助了更多的人,每當更多的人要對他們表示感謝時,他們總會把這句話告訴給那些人。)過渡:正象同學們所說的(出示:在以后的日子里,克雷斯幫助過許許多多的人,每當人們要對他表示感謝時,他總會把那中年人要他承諾的話告訴給他們。)
師:因為,在別人急需幫助的時候幫一把,只是舉手之勞而已,所以中年人會說——在得到了別人的幫助后,又怎能不去幫助別人不去兌現承諾呢呢,所以克雷斯他也會說——當克雷斯再次遇到困難時,青年人伸出了援手,他也這樣說——
師:多么樸實的話語,多么溫暖人心的話語,中年人把愛心和這句話送給了克雷斯,克雷斯又送給了許許多多的人,最后這句話又回到了克雷斯這里,這其中又有多少人在奉獻著愛心,傳播著這句話,才組成這串世界上最珍貴的愛心項鏈。這就是愛心的傳遞。
同學們,學到這兒,我相信你們已經解決了課前的疑問,什么是愛心項鏈呢?僅僅有愛心行嗎?僅僅只做善事行嗎?那我們要怎樣做呢?對了,這愛心需要你的傳遞,我的傳遞,他的傳遞,只有這樣這串愛心項鏈才會越穿越長,這愛心會遍布世界的各個角落。
三、拓展閱讀,體會愛心。(附:《一杯牛奶》稿)
師: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另一個愛心故事《一杯牛奶》,讓我們一起去細細品味這根愛的珠鏈上那感人的一幕。請同學們拿出你手中的閱讀材料自主閱讀,看看你從中又讀懂了什么?動筆畫一畫文中最感動你的句子,并把你的感受寫在旁邊,一會兒我們交流。
學生自由讀文后匯報(鼓勵學生感悟不同的句子)
師:同學們,杯子里裝的僅僅只是牛奶嗎?還裝著什么?
師:姑娘當年為小男孩奉獻愛心的時候,從沒想過要回報,而今天卻得以真情的回報,這就是愛心的傳遞。
四、感情升華
課件出示(音樂)世界上最溫暖、最令人感動、最美好的一個字眼就是“愛”。愛是什么?愛是對他人的同情、關注和給予;愛是充滿人情味的社會溫情。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像文中的中年人、克雷斯、青年人那樣,在別人遇到困難時滿懷愛心的去幫助他們,那么這個世界就會充滿愛,這種美德就會代代相傳,成為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
請同學們舉起書,用心的讀最后一段,用心的讀給自己聽,用心的讀給身邊的人聽,用心的讀給所有人聽。生齊讀最后一段。出示課件,最后一段,(愛心是無價的,他不需要回報,但卻可以心心相印。如果說每一件善事都是一顆珍珠的話,那么我們的愛心就是一根金線。用金線把珍珠穿在一起,就成了世界上最珍貴的愛心項鏈。)
三年級語文教案設計精選篇6
學習目標
1、認識“攝、媚”等8個生字。會寫“突、按”等1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小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熱愛、高爾基對小男孩無比慈愛、關懷備至的感情。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教學掛圖。
3、收集了解關于高爾基生平故事、資料。
第一課時
揭題導入
1、上節課大家學習了前蘇聯革命領袖列寧和一個小男孩的故事。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位前蘇聯作家高爾基和一個小男孩的故事。這個男孩是一個小攝影師。
2、板書課題。讀準生字:攝(shè)。
聯系生活實際說說“攝影”是怎么回事,“攝影師”是干什么的人。
3、出示教學掛圖,學生交流高爾基生平情況,教師相機補充講解。
初讀課文
1、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可以默讀、放聲讀、或者找同伴一起讀,力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詞語、句子做上記號。
2、檢查朗讀情況:開火車讀詞語,重點指導“鞠(jū)躬(gōng)”、“膠(jiāo)卷”,輕聲字“停當(dang)”、“打量(liang)”、注意:擺弄(nòng)聲母是n。
3、給課文標好自然段序號,提醒學生課文共15段,小攝影師給高爾基寫信的那部分內容屬于第1自然段。
4、交流學習疑難,相機指導學生朗讀該詞、句所在段落,通過聯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課文字、詞障礙。
5、齊讀全文后,完整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合作識字
1、小組合作,想辦法記住生字字形。
2、交流識記方法:利用熟字記生字(交—膠)、形聲字構字(輛—形旁“車”—聲旁“兩”)。并且說說在書寫時應該注意什么。
第二課時
復習導入,說話練習
1、鞏固詞語
紙團墻報鞠躬打量吩咐擺弄膠卷秘書雜志社轉告
2、用上以上詞語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角色演讀,體會感情
1、以小組為單位,組長為導演,安排組員分角色朗讀、表演課文第1—11自然段的內容。
提醒:以課文內容為劇本,找出描寫動作、神態的重點詞語,邊做動作邊朗讀。
2、教師分組巡視、指導朗讀、表演。
3、挑選一組學生上臺表演,根據表演情況,相機指導理解幾處重點語句。
a、點評學生表演的動作。相機理解“鞠躬”、“打量”、“擺弄相機”、“趕緊站”等詞語。
b、從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來”,說說你表演時體會到小男孩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引導學生從中感受到小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熱愛之情。
c、抓住高爾基的反應,尤其是“吩咐”二字,展開討論,體會到他對下一代的寬厚慈愛和關懷。
d、引讀第10自然段,注意高爾基的神態動作,指導讀好句子:“孩子,回來!我給你膠卷,我這兒有很多膠卷?!弊寣W生反復朗讀好這句話,從中感受到高爾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幫助孩子拍成這張照片,實現他美好的愿望。
4、練習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課文,讀出對話的不同語氣。
巧設疑問,升華感情
1、提問:小男孩會回來嗎?
2、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聯系全文,在課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據。
3、高爾基希望孩子來嗎?指導朗讀最后一句話,抓住“不過”、“一定”等詞表示的前后態度上的轉變,再次深切感受他對少年兒童的關懷和深深的愛。
教學反思
《小攝影師》是一名少先隊員為蘇聯文學家高爾基照相,因沒帶膠卷未能照成的故事。這個故事體現了文學家高爾基對少先隊員的關懷愛護。我在《小攝影師》閱讀教學中千方百計地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的情境,在感悟語言的過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我在教學時緊扣“吩咐”一詞讓學生聯系具體的語言環境進行理解,再通過說話的方式引導學生進一步加深理解,把理解語言和體會情感結合起來,揣摩出高爾基對小男孩子的喜愛之情,突出教學的重點。
情感是附載在語言文字這一客體之中的。它需要靠讀者在讀中去感知與感悟。課文最后一自然段的兩句話集中體現了高爾基對少年兒童的關心、愛護,并且情感強烈。我讓學生自己去朗讀,通過朗讀去體驗、去感知、去感悟,通過反復朗讀把這種感受表達出來。高爾基對待記者的冷淡和不見,對待小男孩的熱情和“一定”要見這種截然相反的態度,體現了他的高尚品質。
有了這種體驗和感悟,“高爾基為什么不愿見記者而熱切希望小男孩能再來?”這一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學生再讀全文進一步思考:“小男孩會再來嗎?”激發學生想象,把他們引進課文的情境之中。有了前面的鋪墊,并且給學生提供了展開想象的空間,續寫“小男孩再來時會是怎樣的情景”的訓練,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深刻。在他們積極的思維中,引起情感的共鳴。
三年級語文教案設計精選篇7
一、我的發現
1、自己把全部詞語讀一讀;
2、比一比,看一看,詞語中的帶點字,你能發現什么?
3、這些是字在同一個詞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舉幾個這樣的例子。
4、再讀詞語。
二、日積月累
讀讀背背
1、觀察,下面的圖片,都是什么?(郵票)你發現這些郵票有什么特點?(動物)
2、這些動物很有意思,你能觀察出來嗎?對,他們就是十二生肖。你知道,你的屬相是什么嗎?
3、你知道屬相是怎么來的嗎?(教師講解屬相來歷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們說:“我們要選十二種動物作為人的生肖,一年一種動物?!碧煜碌膭游镉卸嗌傺?怎么個選法呢?這樣吧,定好一個日子,這一天,動物們來報名,就選先到的十二種動物為十二生肖。
貓和老鼠是鄰居,又是好朋友,它們都想去報名。貓說:“咱們得一早起來去報名,可是我愛睡懶覺,怎么辦呢?”老鼠說:“別著急,別著急,你盡管睡你的大覺,我一醒來,就去叫你,咱們一塊兒去?!必埪犃撕芨吲d,說:“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謝謝你了。”
到了報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來了,可是它光想到自己的事,把好朋友貓的事給忘了。就自己去報名了。
結果,老鼠被選上了。貓呢?貓因為睡懶覺,起床太遲了,等它趕到時,十二種動物已被選定了。
貓沒有被選上,就生老鼠的氣,怪老鼠沒有叫它,從這以后,貓見了老鼠就要吃它,老鼠就只好拼命地逃?,F在還是這樣。
你知道哪十二生肖嗎?
它們是:老鼠、牛、老虎、兔子、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怎么讓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這里也有個故事。
報名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得很早。它們在路上碰到了。牛個頭大,邁的步子也大,老鼠個頭小,邁得步子也小,老鼠跑得上氣不接下氣,才剛剛跟上牛。老鼠心里想:路還遠著呢,我快跑不動了,這可怎么辦?它腦子一動,想出個主意來,就對牛說:“牛哥哥,牛哥哥,我來給你唱個歌?!迸Uf:“好啊,你唱吧---咦,你怎么不唱呀?”老鼠說:“我在唱哩,你怎么沒聽見?哦,我的嗓們太細了,你沒聽見。這樣吧,讓我騎在你的脖子上,唱起歌來,你就聽見了?!迸Uf:“行羅,行羅!”老鼠就沿著牛腿子一直爬上了牛脖子,讓牛馱著它走,可舒服了。它搖頭晃腦的,真的唱起歌來:
牛哥哥,牛哥哥,過小河,爬山坡,駕,駕,快點兒羅!
牛一聽,樂了,撒開四條腿使勁跑,跑到報名的地方一看,誰也沒來,高興得昂昂地叫起來:“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牛還沒吧話說完,老鼠從牛脖子上一蹦,蹦到地上,吱溜一躥,躥到牛前面去了。結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給排在最前面了。
4,后來,人們就按他們到的順序,制定了十二生肖的順序,并用它來給每一年命名。
5、讀一讀,看誰能記下來。
三、讀讀認認
1、自己觀察學習,用以前加一加的方法自學生字
2、小組學習,注意給它們區分和組詞。
3、教師檢查
第二課時
口語交際和展示臺
一、交流展示收集和了解的中化傳統文化(展示臺)
完成前面綜全性學習的展示,小組評一評,哪些小朋友完成得好。
二、口語交流
1、各組小朋友在自己的組里,把你收集的資料講給同學們聽一聽;
2、各組交流
3、小組商量,用什么方式集中展示小組成果。
4、小組代表匯報,不完整的小組成員可以補充。
5、想一想,再把你最想告訴大家的寫下的來。
第三課時
習作評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