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學生語文教案
語文課程,努力提高學生素質語文,在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創造力和凝聚力,培養德育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中發揮積極作用,智、體、美,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三年級學生語文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年級學生語文教案篇1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通過學習,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小露珠無私奉獻的精神。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時,設疑激趣。
1、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優美的童話故事。
2、設疑激趣:你見過小露珠嗎?是什么樣的?她一般在什么時候出現?又在什么時候消失?
二、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1)默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
(2)會讀會寫田字格的生字,會讀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略)
(2)指名逐個讀,指點學生從平翹舌音、前后鼻音等方面區分,讀準字音。
(3)齊讀生字詞。
(3)指導書寫生字詞。
3、各自輕聲試讀課文。
4、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
5、理清脈絡。
三、朗讀課文
四、布置作業
1、讀讀寫寫
2、比一比,再組詞。
湖()股()蝶()
蝴()投()碟()
三年級學生語文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重點詞語。
2、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段,深入理解課文,懂得課文中兩次“掌聲”的含義。
3、領會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懂得要主動地關愛別人,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與鼓勵。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后的變化。
教學難點:
通過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體會英子的心理變化。
一、談話導入
1、師:同學們,今天有這么多老師來我們班欣賞同學們上課,作為主人你們想用什么行動來歡迎老師們的到來呢?(全班鼓掌歡迎)掌聲這么熱烈,真是一群熱情好客的孩子。能夠和同學們一起學習課文,老師感到真高興!可是,老師此時的心情挺緊張的!你們想用什么來鼓勵我呢?(掌聲)
2、師:謝謝你們的掌聲,有了你們的掌聲,老師已經不緊張了。掌聲不僅改變了老師剛才的心情,它還改變了一個女孩的命運。多神奇的掌聲啊!這節課我們一起走進英子的內心世界,走進課文《掌聲》(板題,齊讀課題)
二、走進文本,感受人物變化
1、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仔細想想,英子是個什么樣的人?
學生自由朗讀后交流:(自卑、憂郁、不快樂,孤獨……)(板書:自卑憂郁)
2、同學們體會得真好,你們是從哪里感受到這一點的呢?
課件出示句子:“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想象一下當時同學們在干什么,引讀“當同學們()的時候,她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生:同學們在做游戲、唱歌跳舞、在操場上奔跑,跳繩、在盡情地說笑。
課件:當同學們()的時候,她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師:當同學們快樂地游戲的時候。讀
生(齊讀):她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師:當同學們唱歌跳舞的時候。讀
生(齊讀):她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師:當同學們在操場上奔跑,跳繩的時候。讀
生(齊讀):她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3、師:是啊,那是教室的一角,更是孤獨的一角,誰愿意讀讀這句話,體會一下英子的孤獨呢!指名讀
(指名讀評價:“總是”讀得重一些,“默默地”讀輕一點)
4、師:是呀,看來,同學們都很理解英子。那時的她不愛說話,默默無聞,多么可憐啊!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體會一下英子的痛苦和孤獨吧?(齊讀)
齊讀→評價:多么自卑、憂郁的孩子啊
5、過渡:那時的她對生活已失去了希望,我們再來看看現在的英子,她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她變得怎么樣了呢?誰來讀讀第5自然段,其他同學想一想現在的英子變得怎樣了?
指名匯報。(活潑、開朗、自信)板書:自信快樂
6、我們真替英子的變化感到高興呀,那么你們能把她的活潑開朗讀出來嗎?請大家齊讀第5自然段。感受英子的變化吧!
三、感悟變化,領悟掌聲內涵
1、師:是呀,我們都希望英子開朗、自信。后來,英子真的改變了。一個憂郁、自卑的小女孩變得開朗、自信了。是什么給了她力量,讓她有了如此大的轉變呢?請同學們默讀2——4自然段,想想掌聲在課文中一共響起了幾次?把描寫英子動作、神態變化的句子用直線畫出來。在特別有感觸的地方寫上自己的感受。
2、學生反饋:A“輪到英子的時候,全班同學的目光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英子立刻把頭低了下去。”
師:英子為什么立刻把頭低了下去,當時她的心情是怎樣的?(害怕)。你認為這句話中哪個詞最能表現英子此時的自卑、緊張的心情?(立刻)她想上去嗎?(不想)她能不上去嗎?(不能)
無奈之下,英子只好慢吞吞地站了起來,1秒鐘,2秒鐘,3秒鐘,她的腳剛抬起,又慌慌張張地收了回去,她緊張得全身都在發抖了。你就是英子,讀讀這句話,讀出你的感受。
(評價:你把“一齊”讀得比較重,“低了下去”讀得輕,讀得有感情。老師聽出了你的無助/自卑/害怕)
B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
此時此刻,英子真是左右為難,萬般無奈,這句話中哪個詞最能體現出這種心情來?(猶豫)。
“猶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英子,在猶豫什么?(上去還是不上去)
因此,從“慢吞吞”、“眼圈紅紅的”我們體會到英子的內心是多么的——(生答:痛苦、無奈)。
5、師引讀:在萬般無奈下,在無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于——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
6、師:此時英子內心充滿了痛苦、無助,甚至快要哭出來了,這個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一角的女孩,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生接:她終于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這個總是最后一個離開教室的女孩,在全班的注視下—————生接:她終于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
7、師:誰愿意再來讀一讀這句話呢?(指名讀)
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于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
師:你能告訴大家為什么把終于讀得這么響亮?(生答:下了很大的決心)
(評價:理解的多深刻啊!)
8、師:師:誰愿意來讀讀第3自然段體會一下英子的這種復雜的心情呢?
(指名讀)(評價:多么無助的英子啊)
師:走路對別人來說是件多么容易、多么平常的事,可對英子來說卻是那么()。生:困難。
師:為什么?(因為……所以……拓展說話)
因為她不愿意讓別人看見(),所以();
因為她不愿意讓別人看見(),所以();
因為她不愿意讓別人看見(),所以();
生:因為她得過小兒麻痹癥,走路不方便,所以……生:因為她不愿意讓別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勢,所以……困難。
9、師:這需要多么大的勇氣和信心啊!作者對人物的神態、動作做了細致的描寫,讓我們仿佛觸摸到了英子的痛苦與自卑。我們隨著她艱難地挪動著殘疾的雙腿,一步、兩步,一搖一晃,她低著頭,含著淚,她多么渴望有一種力量能鼓舞她。而就在這時候,——教室里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齊讀)
“驟然”還可以用哪個詞來代替?(突然忽然猛然)
10、如果現在老師是英子,你們是英子的同學,什么樣的掌聲是“熱烈而持久的”你們能用掌聲表示一下嗎?
師:這真是熱烈而持久的掌聲啊,同學們把千言萬語化作了這熱烈而持久的掌聲,這掌聲是對英子的(鼓勵、加油)板書:關心鼓勵
11、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學,你想用掌聲告訴她什么?
生:英子,你能行,我們相信你!
生:英子,你真勇敢!
生:英子,別害怕,我們不會歧視你!
師:這掌聲對英子來說是多么重要啊,
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X接著讀)──“教室里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
就在英子忐忑不安的那一刻,(男生接著讀)──“教室里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
就在英子最需要鼓勵的那一刻,(大家一起讀)──“教室里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
12、師:在同學們那包含鼓勵與信任的掌聲里,英子流下了淚水。這場面多么令人感動啊!故事講完了,——生接:教室里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13、師:如果說,第一次掌聲,是對英子的鼓勵,那么,英子講完故事后的掌聲,又是什么呢?
故事講完后的掌聲是對英子的________(肯定、欣慰、表揚、贊美……)
14、師:英子在掌聲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呀!無數的話語在英子心頭涌動,她想說——
(出示關聯詞:如果沒有……我就……;拓展說話)
15、師:但是,她什么也沒說,只是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個躬,然后在掌聲里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臺”。
師:英子一搖一晃地走上講臺,又一搖一晃地走下講臺,一樣的走路姿勢,她內心感受一樣嗎?(不一樣)
師:讓我們帶著這種感激之情齊讀這句話: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聲里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臺。
四、感悟力量,升華情感
1、那真誠的掌聲就像一縷陽光沖破了英子內心的陰霾,同學們充滿鼓勵,滿含夸獎的掌聲就像春雨,融解了英子內心的冰川,英子變了。曾經坐在教室一角默默無語的她,現在——生接讀“她和同學們一起游戲說笑。”曾經連走路都害怕讓人看見的她,現在——生接讀“甚至在一次聯歡會上,還讓同學們教她跳舞。”
2、師:英子不再像以前那么憂郁,那她變成了一個怎樣的人呢?
課件:用一句話交流:她成了一個()的人。
她成了一個(自信)的人;快樂、開朗、勇敢、不自卑、敢于面對生活
4、從此以后,英子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憂郁。幾年過去了,上了中學的她依然惦念著給予她掌聲的同學們,她將心中的千言萬語全都融進了她的來信——我們一起去讀一讀吧!(齊讀)
我永遠不會忘記生活。
(1)你就是英子,你讀吧。
(2)誰還想讀?
(3)想讀的都站起來讀。
5、學到這里,我們逐漸領悟到掌聲的深層內涵,它不光是拍手、鼓掌的表示,它還包含著對他人的__________?(鼓勵、支持、尊重、信任、關愛……)
五、拓展升華
1、師:因為掌聲,英子勇敢地開始了第一次演講,因為掌聲,英子鼓起了生活的勇氣,請大家想一想,同學們送給英子的僅僅只是掌聲嗎?(生答:鼓勵愛心)
2、師:因為掌聲里有同學們的鼓勵,支持,贊美,這些都是大家對英子的一片——愛心啊。(板畫)
3、師:掌聲凝聚著顆顆愛心,掌聲充滿著濃濃真情,讓我們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一起呼喚吧!(齊讀最后一段)
4、交流:掌聲是鼓勵,是夸獎,是尊重,是關愛!多一份掌聲,多一份愛;多一份愛的鼓勵,就多一份成功的希望!你覺得在我們班里,在我們的學校,在社會上,在我們身邊,還有誰需要掌聲?
5、師:其實這掌聲就是一種愛!(板書:愛)在生活中愛的方式還有很多種:愛是一陣熱烈的掌聲,愛是一句友善的話語;愛是雨中的一把小花傘,愛是夏日一縷清涼的風。讓我們大家都奉獻愛,珍惜愛吧!這使老師想到了一句話:
(課件出示):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掌聲,特別是當一個人身處困境的時候。讓我們珍惜別人的掌聲,同時,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
(1)女同學,請輕輕地把這句話告訴自己。
(2)男同學,請真誠地把這句話告訴你身邊的朋友。
(3)全體同學,請大聲地把這句話告訴所有的人。
六、小結:
今天這節課,同學們表現得真棒!讓我們為自己出色的表現鼓鼓掌,(鼓掌),也把這感謝的掌聲送給在場所有老師,(鼓掌)。愿我們今后在掌聲中經歷風雨,在掌聲中快樂成長。讓我們把掌聲獻給別人,獻給自己,獻給多彩的生活吧!
板書:
29、掌聲
自卑憂郁自信快樂
三年級學生語文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選擇一個課外讀到的名人故事講給同學聽,同時認真聽其他同學講名人故事,交流讀后感想。
2、寫一篇習作,介紹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發現引用人物的對話的三種不同形式。
4、讀讀背背,收集積累名人名言。
5、讀成語故事,了解故事內容。
【教學重點、難點】
1、口語交際。
2、習作練習。
【教學準備】
收集自己準備講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圖片、名人像,準備講名人故事時用。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最近在語文課上我們結識了列寧、高爾基、李四光、宋慶齡等許多名人,課外大家也在讀名人故事、尋找名人資料,今天我們以小組為單位舉行一個故事會。
二、讀讀要求
1、講的同學要講清楚,讓別人聽明白;聽的同學要認真聽,可以提問,可以補充。
2、聽了以后有什么想法,大家互相交流。
三、分組舉行,組內交流
1、各人先在組內展示自己所畫(或收集到)的名人像或圖片,簡要介紹自己要講的故事的主人公。
2、各小組內學生試講、教師巡視。
3、小組評價,評出本組“故事王”、“最好聽的故事”、“聽得最認真的同學”。
四、全班交流
1、各組匯報本組評選出的“故事王”、“最好聽的故事”、“聽得最認真的同學”名單,教師頒獎。
2、全班交流:
榮獲“故事王”稱號的同學非常榮幸,“故事王”們肯定愿意讓更多的同學聽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王”給全班同學講講?
3、挑選一、二名“故事大王”講故事:
共同評議講述情況。如儀態是否自然大方、語言是否流利、有聲有色等等。
五、暢談感想
1、聽了組內同學講的名人故事、“故事王”講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談談對名人行為、品格的評價,可以聯系自身和現實情況發表感想。
2、學生暢談感想。
3、教師小結:
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豐碑,他們的崇高思想與品格就像一座座燈塔,讓我們將他們的形象永遠銘記在心中,從他們身上獲得力量,學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邁進。
六、作業設計
課后繼續交流名人故事。
三年級學生語文教案篇4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常識性課文,主要介紹了太陽的有關知識,說明人類和太陽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課文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分別從“遠”“大”“熱”三個方面介紹了太陽的有關知識;第二部分講人類和太陽的密切關系。這兩大部分,在內容上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課文在介紹太陽有關知識時,運用數字說明、舉例說明、比較說明、比喻說明等方法,把有關知識說得很具體、很通俗、很明了,具有較強的說服力,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學對象分析:
本次上課的學生不是本班的學生,而是四(3)班的學生。太陽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學生差不多每天都能看到它,陌生的是對于太陽的日出東方,從西邊落下這種現象、太陽是怎樣的、它離我們有多遠等在腦袋里有一連串的問題。而對于有關太陽的一些比較簡單的謎語、文章都接觸得比較多。但對于說明文的寫作方法就不太了解。
設計思路:
將“以人為本,發展學生的主體性”的教學理念貫穿整個教學環節。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課前讓學生自己查閱有關的資料,這樣不僅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上讓學生自由地讀書,并將讀懂的內容大膽地說出來,以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在學習太陽的三個特點時,讓學生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特點自主學習,并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交流自己的認識。這樣不僅使學生在獲得知識上有選擇性,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之間合作學習的能力。葉圣陶先生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借以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我認為《太陽》這篇課文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對某一事物進行說明的很好的例子。因此,在學生學習完太陽的特點時,我設計了一個寫《月亮》的小練筆,將在閱讀中學到的知識自然地遷移到“寫”中去,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得到寫的訓練和提高。
教學目標:
1、會讀13個生字,正確比較流利地朗讀課文。
2、了解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的方法。
3、初步了解課文的結構,大概意思,了解太陽“遠”、“大”“熱”的特點。
教學重點:了解太陽的幾個特點,體會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了解太陽的有關知識。
教學準備: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謎語引入(齊讀謎面)
2、指名猜(師板書:太陽)齊讀課題
3、(幻燈出示圖片)師: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在晴天我們都能與太陽見面,從古到今人們對太陽都有不同的描述,你還知道哪些?(指名學生說)學生說不出時師簡介。
4、師:看來同學們知道的還挺多。那現在面對著太陽你有什么想知道的?(指名學生質疑題目)
5、師小結:同學們真會提問,那剛才的問題有些^答~`案已經在這篇文章里,有些還得讓同學們課后從課外書中尋找^答~`案,有些問題可能到現在還沒有^答~`案,正等著你去解開其中的奧秘呢?
過渡:那現在就讓我們讀讀這一篇常識性的說明文吧!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找出不理解的詞或句子打上小問號。
2、檢查字音
座位讀————指名讀————全班讀————開火車讀————指名讀(去掉拼音的生詞)————全班讀
3、指名說出不理解的詞或句子(提示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理解,當真正理解后再擦去問號)
過渡:看來同學們都能把課文讀通了,下面請同學們用閱讀說明文的方法再讀課文。(師幻燈出示方法)邊讀邊畫出或寫出課文的每一段寫了太陽哪幾方面的特點?
4、座位討論寫了太陽哪幾方面的特點?
5、指名匯報
師板書:
太陽與動植物的關系
與天氣的關系
與人類的關系
6、根據課文敘述的內容,你能把課文分成幾大部分?主要講什么?
(指名回答)板書:特點、與人類關系密切
7、通過讀第四段開頭一句和最后一段,理清課文整個的脈絡。第二大部分采用的是“總————分————總”的寫作方法。
過渡:那下面我們就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三、理解課文
1、請四人小組學習1—3自然段,想想課文運用了什么方法說明太陽“遠、大、熱”的特點?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2、小組匯報:師板書:列數字、舉例、比較、比喻、引用
3、讀句子,再次體會這些方法的具體、通俗、明了、有較強的說服力,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過渡:既然這些方法有這樣的作用,那我們也學著把它運用到我們的寫作上吧!
四、拓展練習
1、(出示月亮圖)這是什么?那月亮的特點是什么?(遠、小)
2、(出示月亮的有關資料)請同學看著這些資料,選擇其中一個特點,運用剛才的方法把它寫具體,通俗好嗎?
3、生小練筆
4、師點評
五、總結
看到同學們這節課能學以致用,老師非常欣賞你們,希望我們以后能再有機會坐在一起探討大自然的奧秘!
太陽與動植物的關系
與天氣的關系與人類的關系密切
與人類的關系
三年級學生語文教案篇5
【教學要求】
1、認識太陽的遠、大、熱,知道太陽與人的密切關系,激發學生研究天體的熱情。
2、培養學生初步閱讀說明文的方法及興趣。
3、理解覺得其實看起來實際上如果就雖然但是等關聯詞的作用。
【課前準備】
適逢有日環食,先帶領學生觀察,或放太陽的幻燈。
【課時安排】
1、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創設問題情境、自學課文、分段、讀講第一段。
2、第二課時:
讀講第二、三段,創設情境鞏固練習。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結合兒童的生活,引起學習新課的興趣)
昨天下午整整三個小時,同學們密切注視著太陽的變化,同樣在這樣的這個時間,有上億萬眼睛注視著太陽,觀看、研究日環食這奇異的天象。從同學們的熱情來看,大家對探索天體的奧秘懷有相當大的興趣。
這一課就請同學們來做個小小科學家,研究研究太陽。(板書:太陽)
二、創設研究太陽的情境,促使兒童對新課主動地思考(出示太陽幻燈)
(運用電化教學創設情境:初升的太陽光芒萬丈、光彩眩目,投影幻燈的電光源使畫面富有真實感。此時,距離地球三萬萬公里的太陽一下子推到學生眼前。這鮮明的形象加上兒童的強烈的求知欲,進入問題情境。)
1、啟發:
太陽,我們每天都能看到,早晨,從東方升起,把光明帶給大地;傍晚,從西天落下,黑暗便來臨。太陽對于我們好像是挺熟悉的;其實又是很陌生的。因為對于太陽的真實情況我們知道得太少了。需要老老少少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去研究它,揭開它的奧秘。
要研究一個事物,首先要會提出問題。(板書:?)現在你們面對太陽,你們想知道它的什么?
學生提問。
(估計學生對太陽的大小、遠近、溫度及現象均會提出有關問題。)
2、教師將學生問題分類概括:
教師鼓勵:這些問題提得很好,說明同學們很有些科學精神、科學態度。
你們提的這些問題怎樣去尋找答案呢?一是從課文《太陽》中找答案,二是課外自己去閱讀有關資料進一步了解,三是有的現在我們人類還沒有得出結論,要靠你們去研究、去發現、去解答。
這樣處理問題,不僅使學生懷著極大的興趣主動學習課文──這是最主要的;而且開拓了學生的思路。起了很好的導引作用。
三、自學課文,尋找答案(進一步激發學習動機,并初步培養學生自己查閱資料解決問題的能力。)
1、關于太陽有多遠、多大、多熱與人的關系,課文上說得很清楚。現在我們就把這篇課文當作一份資料閱讀。研究科學,要提出問題,還需解決問題,這就需要學會查閱資料,有的還要搞實驗。現在就請你們閱讀這份有關太陽的資料。看誰通過自己的閱讀找到答案。
(無形之中,就把學生帶入了研究科學,查找、閱讀資料的情境中。他們似乎是一個小小科學家。這時,他們讀起課文來分外專注。)
2、學生自學:
指導①。
對于這類科普的說明文,一般一小節說明一個意思,我們閱讀時首先要概括出每節的內容。
(板書:一節一意)
要求學生讀時把每個節概括的內容寫在每一小節前,像加注一樣。
指導②。
每小節內容概括出來了,就要進一步弄清全文可以分成幾部分。
引導學生交流,充許多種分段起訖:
指點:閱讀說明文,一節一意首先分清層次,概括段意。(板書符號〢〢)
(實際上,這是教給學生學習說明文、閱讀科普讀物的方法,弄清每節每層說明的主要意思。)
四、再讀課文,運用不同形式進行檢查,報告答案
(讓學生繼續擔當小小科學家的角色,這就把學生進一步帶入研究太陽,深入了解學習資料的情境中)
第一段:
1、太陽有多遠、多大、多熱,你們這些小小科學家自己能找到答案嗎?(學生回答,教師將數字填入表中。表格見下)
2、指點:
從這表上我們可以知道課文上說太陽的遠、大、熱是通過什么來說明的?
(板書:列舉數字)
對資料中數字比較多,可以列表,將數字一填,就一目了然了。
3、文章中是不是光用數字來說明的?還用了什么辦法?
4、指名分節朗讀課文后回答:
⑴ 引用傳說(板書:引用傳說)
誰還記得我們二年級時學過的一個關于太陽傳說的`故事?(《后羿射日》)誰能說說。
如果這里不用傳說,光用數字,這三節課文就變為:
太陽離我們很遠,有3萬萬公里,
太陽很大,有130萬個地球大,
太陽很熱,表面溫度有6千度,中心溫度有1800萬度。
文章這樣寫,你們的閱讀興趣怎么樣?
(這樣教學豐富了課文內容又緊扣課文,強化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⑵ 指點:
傳說是流傳在民間的口頭上的故事。研究科學非常講究科學性,必須說明它的實質。這兒
在傳說以后,用一個什么詞語來揭示實質?(其實)文章中引用傳說,引人入勝,接著用其實一詞揭示實質。
(板書:說明實質傳說其實)
下面一節說明實質的又用了什么詞?(板書:覺得實際上)
⑶ 說太陽,怎么又說了地球,說了沸水和鋼鐵呢?(突出抵得上比等詞語。)(板書:進行比較)
俗話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比較的方法能夠幫助讀者進一步了解所說明的事物。
⑷ 引導學生從事物相互關系上思考問題。太陽的大、熱、離我們遠這三大特點,與我們的地球關
系是相互聯系的,你們要做科學家,閱讀資料時,就得認真思考,自己先思考一些問題。
例句:(出示句式:因為所以)
太陽雖然大,但因為遠,所以看起來小。
太陽雖然熱,但因為遠,所以燒不死地球上的生物。
因為太陽大,所以整個地球太陽都照得到。
因為太陽熱,又離我們遠,所以太陽光使我們感到溫暖。
第二課時
一、第二段
1、提出:
在家都分析得很好,具體說來,太陽與人的關系怎樣密切呢?這個問題我們要好好研究。現在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2、你們自己讀第二部分,根據你平時觀察所得和書上提供的資料說說太陽與我們人類關系怎么密切。
提供句式:
⑴ 有了太陽
⑵ 如果沒有太陽就,因為
(出示兩種句式,由學生自己任意選擇,以體現因材施教。)
3、閱讀、討論后學生回答,進行以上句式的說話訓練。
4、指點:
這一節先正面說,有了太陽再反過來說,如果沒有太陽就說明了關系密切。用看起來其實從現象說到實質。
5、提問:
這一節內容可以用哪一句話來概括?書上把這一段內容概括成一句話太陽雖然離我們這么遠,但是它和我們的關系非常密切。寫在這一段的開頭,這叫段首概括。(板書:段首概括)
閱讀這類文章要注意小節開頭的話,那樣往往可以幫助我們掌握全小節的內容。
太陽離我們很遠很遠,照理關系不大,這里意思轉折,所以用上雖然但是。
6、朗讀全段:
齊讀第一句,以下幾句輪讀。
二、第三段
第二段說了太陽與我們人的關系,那么太陽與自然關系怎樣呢?我們學習時可以用箭頭標明,弄清它們之間的關系。
分別出示兩組卡片:
1、太陽水雨雪水蒸氣小水滴云。
2、太陽熱量多熱量少熱冷風。
三、第四段
指名讀。齊讀。(突出沒有就沒有)
四、創設《太陽》的小型展覽的情境,進行鞏固練習
1、激發興趣,明確要求:
1978年9月23日,在我國可以看到罕見的日環食,為了幫助同學們認識太陽,我們這些小小科學家,舉辦一個關于太陽的小小展覽會。展覽會用多種形式,用圖畫,用幻燈,還用動畫演示、介紹,說明太陽與人的關系,這是展覽會主要的部分。現在請一個扮演動畫中的太陽公公,一個扮小朋友,兩人對話。小朋友提問,太陽公公回答,幫助小朋友認識太陽。
2、同座對話。(全班進行分角色普遍訓練)
3、指名扮演講解員。
4、動畫表演。
此時創設情境需具有綜合性,不僅要鞏固本課學得的知識,加深印象,而且能靈活運用,培養能力。創設展覽會情境,學生感到新鮮有趣,尤其是動畫片角色的扮演,這種形式使兒童興趣濃厚。
【總結】
1、這一課的學習,使我們懂得了太陽有多遠、多大、多熱。知道了太陽與人的關系密切。沒有太陽就沒有動物、植物、人類,沒有風云雪霜,沒有這美麗可愛的世界。
2、學習這篇文章也使我們懂得了怎樣閱讀說明文:
說明文一般在寫作方法上是一節一意、段意概括,常用引用傳說、列舉數據、進行比較來說明事物的實質和因果關系。所以在閱讀時,針對這些特點,一節一意學概括,引用傳說增興趣,列舉數據可畫表,抓住實質明因果。
同學們能注意觀察天象,又能認真學習有關書籍、資料,并進行研究,就有點像小小科學家。
三年級學生語文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學習21個漢字,認讀其中的9個漢字;會寫其中的12個漢字。
結合課文內容理解詞語庫中的24個詞語,并能運用部分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為“龍”的傳人的喜悅和自豪心情。
3、通過課文的學習讓學生了解:“龍”雖然是傳說中的動物,卻至今仍然是我們中國人引以自豪的中華民族的象征。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字詞,理解課文內容
在讀中體會作為“龍”的傳人的喜悅和自豪
教學準備:
多媒體、字詞卡
教學時數: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龍”,認讀生字詞
能力目標:根據課文內容正確朗讀和理解,準確認讀生字
情感目標:通過學習,了解中國與“龍”的淵源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認讀生字
教學難點:流利朗讀中解決生字讀音
教學關鍵:讀中理解,理解助讀
教具:多媒體、生字卡片、地圖
課前活動:談有關龍的話題
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
2、導讀課文
3、指認生字,運用詞語
鞏固知識:觀看電影中有關龍的片段
布置作業:熟讀課文;語系詞語庫中的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熟練、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學習會寫字,運用部分詞語,學習句子
能力目標:學會運用一條主線朗讀課文的學習方法
情感目標:通過學習,進一步了解中國與“龍”的淵源
教學重點:感情讀課文,會寫字
教學難點:根據段落內容感情讀
教學關鍵:讀中理解,理解助讀
教具:多媒體、田字格小黑板或卡片
教學過程:
課前活動:欣賞歌曲《龍的傳人》
講授新課:
1、檢查朗讀課文情況
2、引導感情讀課文,按照“象征的主線”導讀課文
3、學習句子
4、指導會寫字
鞏固知識:引導朗讀課文競賽
布置作業:
1、練習背一背課文,寫一寫寫字本中的漢字。
2、收集一些課外的“龍”的知識,包括成語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復述課文,積累詞句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的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積累詞句
教學難點:復述課文
教學關鍵:以趣導入,突破難點
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活動:發表自己收集到的有關“龍”的知識或者成語
講授新課:
1、說明自己喜歡“龍”的原因:。
2、引導學生復述課文
3、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你會抓住壟的哪些特點來介紹
4、巡視參與復述
5、積累詞句
鞏固知識:組織成語擂臺賽
布置作業:
1、完成練習冊中的內容
2、完成自讀課本中相應的課文朗讀
三年級學生語文教案篇7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今天有這么多人聽課,彭老師真是好緊張啊!同學們能不能用掌聲鼓勵鼓勵我呀!同學們熱情的掌聲,使我充滿了自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9課《掌聲》。請同學們伸出手和老師一起書寫課題。看到題目,你都知道些什么呀?(誰鼓掌?給誰?為什么?)要想解決這些難題,必須把課文讀懂才行。現在我們就帶著問題一起學習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自由讀文:
首先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對照拼音,把不認識的生字讀準。
2、同桌合作讀:
同學們剛才讀得非常認真。現在同桌互讀課文,讀的同學把字音讀準,聽的同學當好小評委。
評:得到幫助和幫助別人的同學分別舉手示意,咱班同學真是團結互助的好孩子。
3、齊讀字卡:
生字掌握得這樣好,生字寶寶可要考考你們的眼力了,有信心把字讀準嗎?如果你認識它就大聲地叫出它們的名字吧!
4、詞語中復現生字:
生字掌握的這樣好,不服氣的字寶寶可帶著伙伴來考驗你們了,還能認識它們嗎?(全班開火車讀,強調多音字調、落,)誰能做好上課認真聽講的姿勢?
5、句子中復現生字:
就知道這些問題難不倒你們,這次淘氣的字寶寶又來到句子家族了,這次還能戰勝他們嗎?誰來讀一讀這句話。(課件)
6、認讀要寫的字:
哇,你們太棒了。這次生字國王可動怒了,又派來幾個字寶寶考查我們寫字基本功。我真擔心你們要輸給它們了!(課件)快找同桌讀一讀,試著給它們組個詞。
7、寫上下結構和半包圍結構的字:
(1)畫字:
生字都認識了嗎?誰能快速找出上下結構和半包圍結構的字?
(課件展示,注意愿是半包圍結構。)
(2)觀察:
找得真全面!現在我們就把這兩種結構的字練寫幾個(課件)仔細觀察,這3個字怎樣才能寫正確?寫美觀?(指名回答)
(3)練寫:
感謝同學們善意的提醒,請大家伸出手和老師共同練寫這3個字。
(強調勢的筆畫。)
(4)展評:
誰來評一評他的字是否正確?是否美觀?
(5)練寫共它字:
根據我們剛才總結的寫字方法,把3個字中你認為寫得不好的字再練寫一個,然后把這兩種結構中其它的字各練寫一個,最后同桌互相評一評。
三、再讀課文,感知內容
1、我們的生字學的這樣好,肯定能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了。現在我們就結合同學們提出的問題,找同學讀一讀課文,看你能解決哪些疑問?(指名讀課文)
2、同學們真善于思考,現在請大家默讀課文想一想:本文圍繞掌聲寫了一件什么事?
評:你真是細心讀書的好孩子/你真是個善于總結的好孩子。
(設疑:英子為什么會發生這么大的變化呢?我們下節課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