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教案語文教學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小編帶來小學一年級教案語文教學5篇,希望大家喜歡。
小學一年級教案語文教學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獨立分析字的筆畫,正確書寫巾、衣、本、牙四個字。
2、聽故事,討論怎樣才能見到雪孩子。
3、初步體會會意字的特點。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語文天地中的學寫字的練習。
1、獨立說說巾、衣、本、牙四字的筆順并書空。
2、玩一玩我說你寫的游戲。學生說一個字,例如:以,找另一個同學書空筆順。
3、寫字。看誰寫得又準確又漂亮。
二、字形小魔術
1、 出示木字,抽生讀一讀,書空寫。
2、 你能給木字加一筆變成另一個字嗎?開動腦筋想一想。(本、術、禾)
3、 出示力,請你變魔術,加兩筆后讓它變成另一個字。(辦、為)
4、 出示巴字,請你給它加偏旁,看能變成哪些字?(把、吧)
5、 你還能給哪些字變魔術?互相說一說。
三、讀一讀,繼續(xù)往下說詞語。
1、 出示詞語:青蛙、刺猬、熊、蛇,你覺得這些詞語表示的是什么?(動物類)你還能說出哪些動物名稱來?
2、 第二類:黃色、紅色、綠色,是表示顏色的,請說說表示顏色的詞。
3、 第三類:圍巾、棉衣、手套,是表示衣物的,請說說表示衣物的詞。
4、 你還能說出哪些詞是一類的?
四、照樣子說一說
1、 例句:冬天的本領真大呀!
2、 句式:誰真怎么樣?
3、 請依照這種句式說一句話。
第二課時
一、 讀一讀《九九歌》
1、 自由朗讀,看你從中能讀懂點什么?
2、 你知道這首兒歌講的什么意思嗎?
3、 教師介紹有關節(jié)氣的知識。領學生揣摩兒歌的意思。
4、 讀一讀,爭取能背誦。課后背給爸爸媽媽聽。
二聽雪孩子的故事。說一說,怎么才能見到雪孩子?
1、聽老師讀兩遍故事,可讓學生提一些關于內(nèi)容的小問題,檢查學生是否聽懂了。
2、分組說一說,怎么才能再見到雪孩子?老師不要講太多的自然常識,讓學生問、學生答。
3、試著把故事接著講下去。第二年冬天,又下雪了
三語文天地的學法指導:初步體會會意字的特點。
1、想一想,你從這些字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收集這樣的字,寫在本子上,再和伙伴們交流這些字的特點。
小學一年級教案語文教學篇2
一、教材說明
本次復習有八個題目,主要內(nèi)容有看拼音寫字組詞語、用構詞能力較強的字組詞、比較音和形相近的字、寫反義詞、讀含有只要認識的字的詞、把句子補充完整、讀兒歌和按筆順規(guī)則寫字。
二、教學建議
第一題是看拼音填字,組成詞語。目的是復習漢語拼音和學過的詞語。可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再檢查交流。
第二題是用學過的字組詞語。這九個字構詞能力較強,交叉搭配能組成許多詞。但是,必須認真思考才能組出來。可以采用比賽的方法鼓勵學生多組幾個,以積累詞語。可以組成的詞有:天上、天空、天氣、生氣、大學、上學、學生、上空、空氣、空軍、海上、大海、上海、海軍……
第三題是比較形近字。這四組字的共同點是:每一組中前一個字加上一個偏旁就是后一個字。如:“哥”加“欠”是“歌”字。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說清每組中兩個字的異同。要引導他們把字的音形義結合起來說。
第四題是讓學生寫出意思相反的詞,目的是通過練習準確地理解這幾組詞的詞義,以利于將來在語言實踐中從正反兩方面對比地說明問題。例如:驕傲使人落后,虛心使人進步。這個句子是運用反義詞的范例,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一個道理,很有說服力。當然,一年級練反義詞只是為了理解,為運用打基礎。
第五題是讀詞語。要把每個詞讀準確,特別要注意“翅膀、捕捉、玩耍、水珠”等詞的讀音。
第六題是把句子補充完整,目的是使學生建立完整句子的概念。要求學生補充出來的句子,結構完整,意思明確。如第二句,補充成“我最快”,雖然也有主謂語,但意思欠明確。教師不要給學生講語法的名詞術語,要通過比較學生補充的句子來引導體會。
第一句可以填:樹上、小山上……第二句的“最”只能做謂語中表示程度的詞。如:我最喜歡畫圖畫。我最想見到我爸爸。
第七題是讀兒歌。這首兒歌是用擬人的手法寫的,簡潔而又活潑有趣地描繪出四季的特征。春天,青草才能發(fā)出尖尖的芽;夏天,荷葉才能長得圓圓的;谷穗彎彎的,說明已經(jīng)到了金秋時節(jié);雪人,則是冬季一景。四個小節(jié)結構相同,教師要引導學生朗讀第一小節(jié),讀出語氣,并懂得為什么草芽說“我是春天”。二、三、四小節(jié)則以學生自讀為主,同學之間互助,教師指點。
最后是寫字練習,復習鞏固先外后內(nèi)的筆順規(guī)則,并練習把字寫得正確、勻稱。五個字都是半包圍結構的字,這類字一般要先寫外面的半包圍部分,再寫里邊的。“層”字是左上包圍,里邊有一“橫”要比左上包圍部分長一些,這樣寫才勻稱。要讓學生觀察范字時掌握這個特點。“南”字的第二筆是“豎”,不要寫成“撇”。“風”字的第一筆是“豎撇”,略有弧度,第二筆“橫折彎鉤”中“彎”的部分要和第一筆相對稱,也應略有弧度地彎向右下格后向上鉤出。第四筆“點”要寫得長些,與第三筆在中間相交。
要提起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半包圍結構的字都要按先外后內(nèi)的筆順規(guī)則寫。如學生學過的“走之旁”的字“遠、近、追、邊、這”等,都要按先內(nèi)后外的順序寫。
三、課時安排
教學本次復習可用3課時,前7題用2課時,寫字練習用1課時。
小學一年級教案語文教學篇3
一、看圖激趣,導入課題
1、看圖引入
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桓眻D畫。小朋友們趕快瞪大你的小眼睛課件出示圖片“池塘”圖片
問:你看到什么了?
2、揭題“小池”
(1)讀題,注意讀好“池”是翹舌音
(2)隨機識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這個“池”字?
3、課題拓展:你喜歡這個小池嗎?為什么?
4、引導再次讀題:那咱們就用喜歡的語氣來讀讀課題
二、欣賞圖畫,引學古詩(1、2兩行)
1、請小朋友猜一猜,這小池的水可能是從哪里來的?
學生猜想完畢后,課件展示“細小的泉水從泉眼里流出來”
小朋友猜想的都有可能,但是老師告訴你,這個池塘的水是從這個泉眼里(課件指著泉眼)流出來的。練讀“泉眼”
2、請仔細觀察觀察,泉眼的水是怎樣流的?
(1)同桌討論
(2)個別匯報
教師作適當?shù)囊龑Ъ毤毬犅牐新曇魡?(引出無聲)
好好看看,泉水流出的樣子?(引出惜細流)
3、教學生字“惜”
(1)指名讀
(2)誰能給他找找好朋友
(3)看看圖,讀讀詩,是誰舍不得誰呀?
4、引導朗讀第一行
你能用上舍不得的語氣讀讀嗎?
自由練讀個別讀齊讀
過渡:讀得那么好,你瞧,太陽公公都放射出了柔和的陽光表揚你們了。(課件展示柔和的陽光)
5、出示“晴柔”引導讀準“柔”字
6、課件展示“樹陰”
(1)你知道這是什么嗎?學習生字“陰”
(2)樹陰在哪兒呢?對呀,它都映到水面上了!
學習生字“照”(注意翹舌音),你在哪里見到過這個字?
7、出示第二行古詩
(1)個別讀
(2)學習生字“愛”
①個別讀
②你能用它來說一句話嗎?
③在這里,是誰喜歡晴天里柔和的陽光?
(3)那你就帶上高興的心情,喜歡的語氣讀讀吧!
三、出示古詩,繪圖體會(3、4兩行)
1、出示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1)自由讀讀這兩句古詩(讀正確)
(2)指句讀
(3)電腦老師范讀,請小朋友們在頭腦中想象畫圖
(4)指名反饋
2、組織學生看詩畫圖(可以獨立完成,也可找?guī)讉€小伙伴合作完成)
3、組織評畫,在評議中隨機教學生字“露”“立”
“露”:(1)誰有好方法記住它?
(2)你能給它找朋友嗎?
(3)借圖體會意思“長出來了、冒出來了”
“立”:(1)小晴蜓飛過來了,立在了荷葉上,你能給立換個詞嗎?
(2)指名表演:誰會做做“立”的動作?
(3)引導書寫:仔細看看,怎樣才能把它寫漂亮?
范寫描紅自由練習
四、情感誦讀,內(nèi)化意境
1、引導采用多種方式進行賞讀
(1)自由練讀(讀出個性)
(2)個別讀(集體評議)
(3)教師范讀(牽引示范)
(4)再次個別朗讀(嘗試品讀)
(5)同桌互讀(擴大朗讀訓練面)
(6)全班齊讀(情感共鳴)
2、組織背誦
五、總結延伸,升華情感
1、池塘了除了有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樹,嫩嫩的荷葉,可愛的小蜻蜓,還會有什么?
2、換位體驗,說話訓練
你就是只可愛的小晴蜓,你就是條活潑的小魚兒,你就是這嫩嫩的荷葉……看到這美麗的景色,會說些什么?
3、多可愛的小池!多美的小池呀!難怪大詩人楊萬里看到后會情不自禁地寫下這首古詩
引讀“楊萬里”
4、讓我們用最美的聲音來感謝一下楊叔叔齊讀古詩
板書設計:
小池(楊萬里)
泉眼
惜
樹陰
愛
小荷
露
蜻蜓
立
《小池》是人教版六年制第二冊里的一首古詩。對于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這么情趣盎然的畫面,詩人對自然景物的這份熱愛之心,以及古詩用詞的精妙(尤其是“惜、愛、露、立”),都是比較難體會的。因此,在教學中,如何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引導學生更好的體會古詩的意境,詩人的情愿?就成了重中之重。在設計中,主要體現(xiàn)以下幾個新理念:
1、聽、說、讀、寫融為一體
語文教學,歸納起來,無非四個字“聽說讀寫”。同時,聽說讀寫的能力是語文綜合能力的真實反映和體現(xiàn),這四者缺一不可,互為補充。引導學生聽電腦老師誦讀,教師示范朗讀古詩,讓他們感受古詩的韻味;組織學生討論這泉水可能會從哪里來?這個池塘里還會有什么?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種,看到這么美麗的景色,你會說些什么?……一系列問題的設計,讓學生大膽地猜,大膽地說,提供給學生足夠的感悟空間,把古詩的意境體會的有滋有味,把詩人的情懷內(nèi)化成自己的語言;引領學生多層次、多方位的誦讀古詩,俗話說“好詩不厭百回讀”,給學生以美的享受,陶冶他們的情操;最后帶領學生把“立”字寫得端端正正,像立正一樣有精神。不知不覺中,就把“聽說讀寫”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了。
2、教師、學生、編者、作者融為一體
閱讀是讀者和作者文本的對話,是一場無聲無形的對話。閱讀教
學則是教師、學生、編者、作者間的對話,在這,我們稱之為“四方對話”。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樹立“閱讀合群”“閱讀交友”的理念,俗話說“讀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也”。在設計中,教師逐步引領學生品詞琢句,體會作者的情,編者的意,與詩中的及詩外的景物為伴,用心交流。
3、古詩的體會、生字的教學融為一體
識字教學提倡在情境中識字,在生活中識字,利用兒童的已有經(jīng)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在本設計中,我注重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生字,理解生字。課堂中,我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進行生字教學的處理。如“惜”字的教學,先引導學生看圖引出“惜”,再組織學生讀準字音、找朋友學會“惜”,最后再引導學生看圖讀詩,體會“惜”。又如“立”字的教學,首先引導結合圖畫換詞體會,再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做做動作,最后引導學生規(guī)范地書寫“立”字,寫得像你們剛才站得一樣有精神。相信,這樣的訓練多了,學生對祖國的語言文字會體會的更精,語感會更強。
4、圖畫閱讀、文字閱讀融為一體
中國閱讀教學研究會會長曾祥芹曾說:我們已經(jīng)走進了“讀圖時代”,畫面閱讀正與文字閱讀互競雄長,它們共同開辟出一條“全腦閱讀”的新路。我們要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使他們能夠從文字中讀出圖畫來,從圖畫中看出文字來。本著追求這一理念,于是,我在這節(jié)課中做了大膽的嘗試。由欣賞圖畫,逐步引入學習古詩(1、2兩行),再由賞讀古詩(3、4兩行),引導學生頭腦畫圖、手工畫圖,體會重點詞(露、立)的意思。
小學一年級教案語文教學篇4
A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
目的:檢測學生的情感體會及對自然的態(tài)度,使學生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初步樹立對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共生共長的意識,《大海》教學設計。
方式:采用師生對話,學生回答的方式,讓學生自帶一些有關大海的圖片。
1、“你見過大海嗎?”
2、“你聽過有關大海的故事嗎?”
3、“大海美不美?”
4、“大海里有什么?”
5、“珊瑚是什么顏色?哪些是海魚?……”
6、“你可以向老師介紹一下你手中的圖片嗎?”
B識字方面:
目的:檢測學生是否認識本單元的要求認讀的27個字,及新學的單人旁與三點水的名稱及意義。
方式:1、采用生字卡抽讀的形式;
2、采用在句中找出老師所讀的字;
如:老師出示“我們愛科學”這句話,要學生找出“科”字。
3、“亻、氵”的名稱是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C寫字方面:
目的:檢測學生是否會與本單元要求掌握的13個生字,及筆畫“提、橫鉤、彎鉤、撇點”。
方式:“我又學會了不少字”,老師念一個,學生寫一個,比一比,看誰寫得最漂亮。
學生寫完后自我評價,認為自己寫得好的,給自己畫上5朵小紅花,寫得一般的,畫上3朵小紅花,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大海》教學設計》。
D詞、語、句方面:
目的:檢測學生對本單元的一些句式的學習情況。
方式:1、你會照著老師的樣子說嗎?
師:走來走去。
生:想來想去……
師:聽不見
生:看不清、飛不高……
2、請問:你家住在哪里?
學校在哪里。
你在的哪里?(前面、后面……)
3、有,你會說一句話嗎?
E閱讀方面:
目的:檢測學生背誦《我家住在大海邊》的情況,及對《浪娃娃》理解情況。
方式:
1、你會背《我家住在大海邊》這一課嗎?
2、讀了《浪娃娃》這一課,你可以說說大海能幫助人們做什么?
F口語交際方面:
目的:檢測學生聽故事時的理解力與記憶力。
方式:教師準備一盒磁帶——《海水為什么是咸的》,讓學生聽故事。聽完后,讓學生說說幾個主要人物是誰,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小學一年級教案語文教學篇5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5個前鼻韻母,還記得是哪5個嗎?(aneninunün)今天我們學習漢語拼音的最后一課,在這課中我們要學習4個后鼻韻母,在發(fā)音上有一定的難度,比比誰學得最好。
二、學習ang、eng、ing、ong的音形及整體認讀音節(jié)ying
(一)學習韻母ang的音形
1.出示書中第一幅圖,問:這是什么?
2.出示圖下音節(jié)yáng。
3.教師示范讀yáng,學生隨讀。
4.教師范讀ang,學生隨讀ang。
5.師講發(fā)音方法:發(fā)ang音時,先擺好a的口形,發(fā)a,緊接著舌頭往后縮,舌根抵往軟腭,氣流從鼻腔中出來,聲音響,氣流強,手指按著鼻梁有些顫動。
6.學生讀中體會,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等多種形式鞏固字母的音。
7.在學生讀準ang的基礎上再讀讀yáng這個音節(jié)。
8.請同學們觀察ang是由哪三個字母組成的?
出示卡片:
三個字母依次出現(xiàn):先出示a,再出示n,a和n組成的字母念什么?最后出示g,合起來就是ang。
注:教師可以做一個由后面向前面翻動的紙片,讓a變?yōu)閑、i、o,使復韻母隨之變?yōu)閍ng、ing、ong便于后面字母的學習。
(二)學習韻母eng的音形
1.出示第二幅圖,說說圖的內(nèi)容。
2.出示音節(jié)dēng,教師范讀,學生隨讀dēng。
3.教師在音節(jié)中提出eng,進行范讀,學生隨讀。
4.師講發(fā)音方法:以韻母e的口形開始,氣流從鼻腔中流出。教師范讀eng,學生練習體會。
5.請同學讀dēng來鞏固eng的發(fā)音。
6.記憶eng的形:eng是由哪幾個字母組成的?
學生邊說教師邊演示翻動卡片,使ang變成eng,只從后邊向前翻動e紙片,ng不用動,即成為eng字母。使學生可以比較出字母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三)學習韻母ing的音形及整體認讀音節(jié)音節(jié)yìng。
1.出示書中第三幅圖:
2.出示圖下整體認讀音節(jié)ying,教師范讀,請同學們說說和前2幅圖下面的音節(jié)讀法有什么不同?
3.告訴學生yīng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不用拼,應整體記憶。學生練習讀。
4.教師范讀ing,學生隨讀。教師隨時糾正不正確的讀法。
5.記憶ing的形:怎么記住它的形呀?隨著學生回答教師翻動紙片使eng變成ing。
6.采取多種形式讀,鞏固字母的讀音。
(四)學習韻母ong的音形
1.出示圖,這是什么?
2.出示圖下音節(jié)zhōng教師范讀,學生隨讀。
3.教師提出ong進行范讀,學生隨讀,同桌互讀。
4.記憶ong的形:說說ong與前邊字母有什么不同?
教師翻動卡片使ing變成ong。
三、書寫韻母ang、eng、ing、ong。
1.自己試著練習抄寫韻母。
2.展示學生書寫情況,說說哪兒寫得好,哪寫得還不夠好。
3.教師強調(diào)3個字母要靠攏,不要寫成ang。
四、小結
照著板書把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讀一讀就可以了。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準確地拼讀聲母和韻母ang、eng、ing、ong組成的音節(jié)。
2.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shānyáng兩個音節(jié)。
教學重點:
1.拼讀聲母與韻母ang、eng、ing、ong組成的音節(jié)。
2.書寫shānyáng兩個音節(jié)。
教學難點:
1.本課的三拼音節(jié)。
2.按格式書寫音節(jié)。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復習4個后鼻韻母的讀音。
2.讀4幅圖下面的音節(jié)。
二、學習聲母與ang、eng、ing、ong組成的音節(jié)
1.板書出示音節(jié):
2.自己試著練習拼讀,拼不準的音節(jié)問周圍小伙伴。
3.指名拼讀練習,教師要照顧到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三、學習看圖拼讀三拼音節(jié)
1.出示四幅圖和圖下音節(jié)
q—i—āng→qiāngch—u—áng→chuángx—i—óng→xióngx—i—àng→xiàng
2.觀察圖畫,四幅圖分別畫了什么?
3.對照下面的音節(jié)自己試著讀一讀。
4.指名讀,教師糾正,學生讀錯時教師要進行范讀指導,可采取比較讀音的方法進行區(qū)別:ch—áng(“長”音),ch—u—áng(“床”音)。通過比較使學生知道有介母和無介母拼音的結果不一樣。
5.同桌同學互讀,相互糾正,教師巡視,重點聽聽學習有困難學生的拼讀。
6.指名讀,比比誰讀得準確。
四、抄寫shānyáng的音節(jié)
1.讓學生回憶第10課抄寫音節(jié)的格式。
2.學生說說shānyáng音節(jié)怎樣占格,教師范寫。
3.學生照著板書練習書寫,教師巡視,個別輔導,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凡是姿勢正確的學生在本上蓋一朵小紅花以表鼓勵。
五、讀兒歌
1.讀讀紅色的復韻母,鞏固本課韻母的讀音。
2.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借助拼音讀兒歌,給學生充足的拼讀時間,讀不準的音節(jié)用小問號作上標記。
3.質(zhì)疑讀不準的音節(jié),請同學幫助解疑。
4.在同學們幫助拼讀音節(jié)后,再自己練習讀。
5.指名讀。
6.齊讀兒歌。
六、小結
從開學到現(xiàn)在所有的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我們學完了,老師希望你們能借助這些漢語拼音讀一些注音的兒童讀物,這樣既鞏固了漢語拼音,又幫助我們識字,同時促進同學們的聽說讀寫能力。
附: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