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小編帶來四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教案7篇,希望大家喜歡。
四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教案篇1
《登山》記敘的是列寧在一次登山看日出時,來回兩次走過懸崖上靠近深淵的小路的故事,表現(xiàn)出革命導師勇于戰(zhàn)勝困難,自覺鍛煉意志的可貴精神。文末一段列寧說的三句話,是全文的中心所在,教學時,可緊抓這一中心段進行序教學,以收“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效果。
一、自學入手,直奔中心
出示自學提要,讓學生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填空本文寫列寧在的時候,和巴果茨基次走過的小路。第一次走是因為,第二次走是為了。
(2)按照“隱居走險路再走險路”的順序給課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3)找出課文的中心段,畫一畫,讀一讀。
檢查自學情況。
(1)投影學生的填空內(nèi)容,全班評價、矯正;
(2)指名回答如何分段,說出段意;
(3)讀出課文的中心段。
二、緊扣中心,輻射全文
1、出示第一句話,學習有關段落,感受走險路的驚險和艱難。
(1)投影:“就是因為我害怕它。”
(2)思考:句中的“它”指什么?“它”是怎樣的?列寧怎樣害怕它?以此閱讀課文,引出兩個語段:
語段1:“巴果茨基背貼著峭壁,扭轉了頭,不去看深淵,用碎小的步子在狹窄的小路上慢慢向前移動。走過了最險的地方,巴果茨基輕輕地舒了口氣
教學步驟如下:
①畫。要求學生自由讀,邊讀邊畫出描寫巴果茨基歷險情形的字詞:背貼、扭轉、不看、碎小、慢慢、移動、舒。
②品。引導推敲品評所畫字詞的內(nèi)涵:“背貼”說明小路狹窄。“扭頭不看”可見山淵之深。“碎小”、“移動”著力表現(xiàn)行走的艱難。“舒”反襯出原先內(nèi)心的恐懼,從側面表現(xiàn)小路的險峻,行走的危險,為下文理解列寧的堅強意志作鋪墊。
③讀。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通過感情朗讀,讓學生對走險路的驚險、艱難和恐懼有更深的情感體驗。
語段2:“列寧跟在他后邊,就在最險的地方停住了,他知道列寧頭昏目眩了。”
設問: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你是怎樣體會到的?讓學生聯(lián)系上文,感受到列寧所處的危險境地和內(nèi)心的極度恐懼。
(3)討論,從“就是因為我害怕它”這句話可以看出什么?(一方面說明小路的確很危險,另一方面也體現(xiàn)了列寧正視現(xiàn)實、承認困難的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2、出示二、三兩句話。聯(lián)系相關課文內(nèi)容,體會人物的品質(zhì)。
(1)投影:“一個革命者不應該讓害怕把自己壓倒。咱們得每時每刻、隨時隨地鍛煉自已的意志。”
(2)讓學生帶著以下問題閱讀課文后半部分,看列寧對”害伯”抱有怎樣的態(tài)度,從哪里可以看出?“每時每刻、隨時隨地”是什么意思?具體表現(xiàn)在哪里?
①找語句。讀中找出能回答以上問題的語句,再讀一瀆。
②作比較。
四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11個要求會寫的生字,并能借助字典等多種方式理解字詞的意思。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了解野荷塘的特點,感受野荷塘的美,體會作者對野荷塘景色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1.掌握本課11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能借助字典等多種方式理解字詞的意思。
教具準備:
小黑板生字新詞的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板書:塘)你們知道“塘”是什么意思嗎?
2.(板書:荷)加上一個字,是什么意思?
3.(板書:野)一個“野”字又傳遞給你什么信息?
4.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野荷塘》,看看作者描寫的和餓你想象的是否相同。
二、初讀感知
1.自瀆課文,讀準字音。
2.指名讀,檢查預習情況。
3.學習生字、詞。
4.區(qū)別形近字,指導書寫。
三、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1.出示三段的段意,找一找哪個自然段可以放在一起。
參觀野荷塘之前的所見所聞。
白天見到的野荷塘的美麗景色。
野荷塘夜晚的美麗景色。
2.小組交流,劃分段落。
3.自由練讀。注意標點的使用。
4.指名讀文。
四、作業(yè)
1.寫生字。
2.熟讀課文。
板書設計:
野荷塘
塞北心馳神往晶瑩剔透心血來潮
嬉戲氣喘吁吁沁人心脾拍手稱奇
四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抓住關鍵詞語體會野荷塘的美,體會文章在寫景中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寫作特點。
2.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nèi)容,理清散文的景和情。
3.了解野荷塘的特點,感受野荷塘的美,體會作者對野荷塘景色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難點:
體會文章在寫景中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寫作特點。
教具準備:
小黑板生字新詞的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聽寫詞語:
2.齊讀課題
二、分角色朗讀,再現(xiàn)參觀前的對話
1.指名讀,回憶課文內(nèi)容。
2.默讀1—6自然段,看看寫了什么?
3.分角色朗讀。
三、抓住重點句子,了解野荷塘的美
1.作者幾次去荷塘?兩次看到的景物一樣嗎?為什么?
2.默讀找一找,文中哪個自然段寫出了白天荷塘的美麗景色。
3.自瀆第七自然段,把你認為寫的最美好的句子畫出來,結合重點句子談談自己的感受。
四、指導朗讀,再現(xiàn)荷塘的美
1.邊談理解,邊指導朗讀。
2.根據(jù)提示試背。
3.讀最后一段,體會,說說自己的理解。
4.有感情朗讀課文。
五、作業(yè)
1.寫會本課生字。
2.有感情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野荷塘
水珠荷葉野荷花
晶瑩剔透大大小小粉紅色
四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抓住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nèi)容。
2、感受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景色。
3、學習按一定順序、抓住特點的觀察方法。
教學過程:
一、指名背誦《海上日出》。
二、出示的掛圖,觀察說話。
三、出示掛圖,指導學生按以下順序觀察圖畫,簡單口述圖意。
1、按由近及遠的順序觀察春天的景色。
2、觀察近處在空中飛翔的。
3、觀察遠處落在電線上的。
四、檢查預習。
默讀課文,說說小是什么樣兒的,飛行特點是什么?
五、指名三人讀課文。
評點,讀準字音。
六、圖文結合,理解第一自然段,了解的特點。
1、外形特點。
2、透過外形,了解性情特點。
3、有感情朗讀,讀出的活潑、機靈、可愛。
4、自由讀。
5、看圖,試著背誦第一自然段。
七、圖文對照,理解第二自然段。
1、觀察圖畫,感受春天的氣息。
2、結合“微風吹拂著……柳絲”一句,體會春天柳樹的特點。
3、理解“像趕集似的聚攏來”。
4、憑借圖畫,發(fā)揮想象,感受“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是怎樣的關系。
5、理解“生機”。
6、朗讀,在頭腦中浮現(xiàn)“光彩奪目的春天”。
7、自由讀,注意句與句的聯(lián)系。
8、試背第二段。
八、聯(lián)系圖畫中飛行的和落在電線上的,理解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1、觀察飛行的,聽讀第三自然段。
2、抓住重點詞句深入理解。
3、概括大意。
4、聽讀第四段,看作者怎樣描寫停在電線上的的。
5、“五線譜”“音符”分別指的是什么?為什么說停著的“譜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贊歌”?
6、自由讀第三四段,浮現(xiàn)畫面。
九、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十、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識記生字詞。
四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識記生字詞。
2、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配樂朗讀全文。
進一步感受的可愛和春天的美;學習有感情地朗讀。
二、自讀,思考:
每個自然段分別講的是什么?
三、思考、交流。
課文是從幾個方面描述的?
分別表現(xiàn)了怎樣的特點?
(形象的活潑可愛;飛行時的動態(tài)美;停歇時的靜態(tài)美;為春光增色,使春光充滿勃勃生機。)
四、鞏固練習
1、自讀第一自然段,識記“俊俏”,背誦課文。
2、自讀第二自然段,背誦。
3、自讀第三自然段,背誦。
4、自讀第四自然段,背誦。
五、字詞練習。
1、交流是如何識記生字的。
2、練寫生字詞。
3、自己嘗試默寫。
六、自由讀課文;全班齊讀課文。
七、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預習《古詩三首》。
四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6個生字,掌握11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山里人”熱情、淳樸的性格,初步學習作者運用語言、動作描寫人物的方法。
3、能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小朋友們,你們?nèi)ミ^山里嗎?感受過山里人的熱情、淳樸嗎?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有關山里人的文章:《炊煙》。
師板書課題。
看到題目,你想到了什么?想知道什么?學生說一說。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字字入眼、句句入心,把句子讀準確、讀通順。不認識的生字可以查字典解決。
2、檢查朗讀情況。指明分段讀,糾正錯誤的字音。
3、理解詞語。在小組里交流,不懂的詞語小組成員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或差字典、詞典解決,再有不懂的詞語全班一起交流解決。
4、再讀課文,思考文中講了一件什么事?木屋主人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三、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深入理解。
1、出示問題:木屋的主人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結合人物有關的語言、動作談一談。
2、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邊讀邊勾畫出給自己印象最深的語句,體會著認真有感情地讀一讀,并在旁邊寫下自己的感受。
3、小組交流。學生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語句在小組里讀,并談自己的感受。小組評價。
4、全班交流。由小組代表讀自己感受最深的語句,并談感受。全班同學各抒己見,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和神態(tài)理解人物性格,讓學生體會如何通過語言文字抓住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
二、角色朗讀,積累語言。
三、通讀全文,深化理解。
讀了《炊煙》,木屋主人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請同學再次快速通讀全文,看還有什么疑問,提出來一塊兒解決。
四、自擬題目,感悟中心。
文章寫“我”在山里感受的溫暖,為什么以“炊煙”為題?如果是你來寫,你會以什么為題目?和原題比較一下,哪個更好?
板書設計
炊煙
我又累又餓感受溫暖感動留戀
木屋主人熱情好客豪爽勤快淳樸善良
四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讀好書,激發(fā)學生讀書的興趣,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讀書意識。
2、向學生講述怎樣把課文內(nèi)容用自己的話說得清楚,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3、讓學生認識積累一些歇后語,激發(fā)學生積累歇后語的興趣。
4、讓學生體會我國對聯(lián)語言的奇妙和人物敏捷的才思,感悟祖國語言的無窮魅力。
5、給學生自由的習作空間和更寬泛的習作內(nèi)容,并進行習作興趣的激發(fā)和習作方法的指導。
【教學時間】
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1、讓學生先交流一下互相都讀過什么書,再介紹自己喜歡的書。(與本年級要求閱讀的課外書結合起來,《愛的教育》《格林童話》等)
2、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介紹書的主要內(nèi)容、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和讀書后的感想;欣賞書中有趣的插圖、精彩的片段;講述與書有關的趣話、故事。(從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介紹整本書介紹書的部分,不拘一格)
3、多向交流,聽的人提出問題,介紹者回答補充。教師相機評價,關注語言的流暢性條理性,即評即改,真正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第二課時
一、我的發(fā)現(xiàn)
1、以《普羅米修斯》一文為例,讓學生弄懂抓課文主要內(nèi)容最常用的方法──弄清課文寫了幾部分內(nèi)容,把每部分內(nèi)容連起來,就是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初步訓練學生抓住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用學過的課文或片段在抓準上下功夫,語言要求不一定簡練,精練。
3、抓住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有多種方法,允許學生用行之有效的、適合自己需要的方法,并給予鼓勵推廣。
二、日積月累
1、熟讀歇后語,讓學生體會歇后語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形象傳神的作用。
2、請學生說說在什么地方遇到過歇后語,教師出示幾句歇后語,鼓勵學生積累歇后語,盡力背誦歇后語。
3、書上前三句比較容易理解,后三句都包含著典故。教師相機講述《關羽失荊州》《王羲之寫字入木三分的由來》《周瑜打黃蓋》的典故。
三、趣味語文
1、放手讓學生自己熟讀感悟,在熟讀的基礎上體會對仗的工整,“趣”在哪里,“巧”在何處。(第一個故事中對聯(lián)巧妙之處在于運用頂真的修辭手法,第二個故事中對聯(lián)巧妙地將“一百四十一”這個數(shù)字隱含在一些典故和非數(shù)字的文字中,因此稱這副對聯(lián)是絕妙的“數(shù)字對聯(lián)”)
2、“扇”是個多音字,注意區(qū)別。注音、組詞、練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