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新教材教案
在教學?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作更科學化。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新教材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一年級語文新教材教案1
《不怕冷》
教學目標:
1、學習解放軍,冬天不怕冷,養成按時起床。按時到校的習慣。
2、學會7個生字:冷、就、怕、出、長、當、也;學會新偏旁:“冫”(兩點水)、“忄”(豎心旁);掌握“早上、一大早、長大、馬上”等詞語。會用“也”說話。
3、能正確朗讀課文,學會讀對話。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懂得小學生學習解放軍,從小不嬌氣的道理,養成按時起床。上學的良好習慣。
2、學會7個生字。
3、學習練讀對話。
教學難點:
1、補說“也”字句。
2、理解“就”用在句子中以加強語氣;比較“早上”和“一大早”的詞意。
3、三點水與兩點水偏旁的區分。
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學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2、學習7個生字,認識兩個新偏旁。
3、學習課文第一句話,理解“早上”、“不肯”等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引人課題。
1、小朋友,在練習五的學習中,我們知道冬冬是個能按時起床、按時睡覺的好孩子。現在,天冷了,丁丁是怎么樣的孩子呢?我們來學習課文——17不怕冷。(讀題)
2、學習題目中的兩個生字:怕。冷,同時學習兩個偏旁,出示:兩點水(冫)、豎心旁(忄)。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聽課文錄音,注意生字的讀音。
2、按要求自學。①讀課文,拼讀生字;②結合課文想想詞義。
3、檢查自學情況。
①卡片認讀生字,注意正音。
②找出合體字,獨體字。
③讀帶讀字組成的詞:不肯。起床、解放軍、叔叔。
④扮出課文有幾句話,讀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三、學習課文第一句話。
1、讓愿意讀這句話的小朋友起立讀。
2、討論: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丁了不肯起床?(看圖)丁丁早上為什么不肯起床?
3、試用“因為……所以……”的句式回答。
4、說話練習。出示:“天冷了。”讓學生練習把句子補充完整。
5、指導朗讀,注意讀“冷”和“不肯”時加重語氣。
四、復習鞏固,指導書寫
1、示卡讀生字,重點是“怕”、“冷”兩個字。
2、書寫指導。“怕”和“冷”同是左右結構,同時讓學生說說書寫時應注意什么?啟發學生想辦法記字形。
3、老師在田字格范寫。
4、學生書寫:寫幾遍由學生定。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第H句話,知道丁丁冬天也不怕冷早上馬上起床。
2、掌握“一大早”。“出操”、“馬上”等詞語意思。
3、學習讀對話。會抄寫“就、出、長、當、也”這幾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朗讀第1句,說說句意。
二、學習第2句話
1、自己讀讀這句話,找一找:媽媽見丁了不肯起床是怎么說的?用“……”劃出這句話。
2、反饋劃出的句子,讀一讀,認識雙引號,并告訴學生雙引號里的句子就是這個人說的話。
3、說說“一大早”與“早上”有什么不同。
解放軍叔叔不怕冷,一大早出操了。
4、比較句子:解放軍叔叔不怕冷,一大早就出操了。
5、朗讀體會“就”字在句中加強了語氣。
三、學習丁丁說的話。
1、聽了媽媽的話,丁丁怎么說的?用“——”劃出來。
2、丁丁說的話有幾句?你怎么知道的?
3、說一說:丁丁的話是什么意思?
4、比較句子,體會“也”的用法。
解放軍叔叔不怕冷,我不怕冷。
解放軍叔叔不怕冷,我也不怕冷。
5、朗讀體會“也”的意思,知道表示后者和前者意思相同時要用上“也”。
6、句式訓練,用“也”說話。
你是中國人,我()是中國人。
牛愛吃草,馬()。
我有一個蘋果,他()。
丁丁愛聽故事,冬冬()。
(),()也()。
四、分角色朗讀對話。
1、挑自己喜歡的角色練習。
2、同桌讀。
3、指名分角色讀,集體評議。
五、學習最后1句話
1、齊讀這一句話,給“馬上”換個詞語。
2、討論:丁丁為什么馬上起床了?
3、朗讀這句話,“馬上”讀重音。
4、想一想,以后丁丁會怎么做呢?
六、朗讀課文,總結全文
1、齊讀全文。
2、總結談話:丁丁能夠不怕冷,早上馬上起床,我們也應該怎么做?
七、復習鞏固,指導寫字
1、找出剛才句中的生字讀一讀。
2、啟發學生記字形。
3、指導書寫:注意“長”、“出”的筆順。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教育學生學習解放軍,冬天不怕冷,養成按時起床、按時到校的習慣。
2、學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聽寫詞語。
2、課后練習1:寫出有下面偏旁的字。
3、齊讀課文。
4、看板書回顧全文。
二、分角色朗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感受。
2、挑喜歡的角色自己準備。
3、指名分角色讀,集體評議
三、行為指導。
1、用自己的話說說:丁丁開始為什么不肯起床?后來為什么馬上起床了?
2、討論:你喜歡開始的丁丁,還是后來的丁丁?為什么?
3、我們要向后來的丁丁學什么呢?
4、結合實際說一說:你每天早上幾點鐘起床?我們班哪些同學能天天按時到校,不遲到?
四、作業練習。
1、課后練習3:抄寫句子。
2、課堂作業本余下的作業練習。
小學一年級語文新教材教案2
《數新房》
教學目標:
1、學會七個生字:新,放。學。后。和。同。校;認識4個偏旁;斤字旁、反文旁、同字框。木字旁;理解“放學、同學、山上、學校”等詞語;能讀拼音寫句子。
2、能正確朗讀課文。
3、學會用“這是……那是……”的句式說話。
4、說說自己家鄉的新樓房。新變化,感受到家鄉在變化、祖國在變化,初步培養學生愛家鄉。愛祖國的感情。
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步熟悉課文,學會新、放、后、學。和、同6個生字;認識同字框、反文旁、斤字旁。
2、學會“什么時候,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新課文,示題,讀題。讀準“數”字,教學“新”。
新:讀準前鼻音,認識斤字旁。書空筆順。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家鄉的新房可多啦!那么,有哪些新房呢?這些新房能數清嗎?聽老師范讀課文。
2、你們喜歡讀嗎?那么先來認認生字,看誰認得快,記得準。(出示生字卡片)
3、把生字放在課文中能讀嗎?輕聲讀課文。
4、指名讀課文,評議。
5、課文共有幾句話?師,男生、女生分別讀一句。
三、講讀第1句
1、讀第1句,什么時候,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根據回答,出示卡片)
放學后我和同學在山上數新房
2、這句話告訴我們數新房的時間是,地點是,人物是,事情是。
3、齊讀句子,這句話還可以怎么說?(根據學生說的調整卡片位置)
4、教學“放、同”,認識反文旁、同字框,說說是怎么記住的?
四、作業
抄寫6個生字,抄前自己讀田字格中的生字,看看哪個字需要老師幫幫你的?
重點指導“新”和“放”的書寫。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新房多,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2、學會生字“校”。
3、初步領悟“這”、“那”的用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說說“新、放”的偏旁和“新、后”的反義詞。
2、開火車認讀6個生字并擴詞。
3、正確區分音近、音同字。(作業本第1題)
學生自練——交流——校對。
4、兩人賽讀全文。
二、講讀第2句
1、“我和同學”在山上看到哪些新房?(板書:新學校、新工廠、新住房)隨機讀準生字“校”。
2、出示圖片:說說哪幢是新學校,新工廠、新住房?你怎么知道的?
3、新學校離我們近,用上“這是”(板書),新工廠離我們遠,用“那是”(板書)。
4、上來指著掛圖數新房,集體在座位上配動作數新房,邊數邊說,手勢強調這、那的遠近關系和大片的樣子。
5、看圖理解“大片”,哪些是新住房?
這么多的新住房一幢接一幢,連在一起,這就是——大片新住房。
6、朗讀指導(注意朗讀的節奏和重音)。
通過范讀,教給技巧:這是/新/學校,那是/新/廠,還有/大片/新/住房。
邊做數新房的動作,邊用自豪的語氣朗讀這句話。
7、如果他們在工廠邊上的山上數,該怎么說呢?你為什么這樣說?
三、講讀第3句
#一年級# 導語:不管在哪個地方數,不管用什么方法數,都無法數清家鄉的新樓房。
1、指名讀第3句,老師范讀。
①為什么“數啊數,數啊數”老師要讀得這么漫,你們知道嗎?(新房子很多,數了很長時間)。
②為什么會數不清呢?(新房子大多了)
③除了新學校、新工廠、新住房外,還有其他的新房嗎?
④這么多的新房,難怪他們數不清了,家鄉的變化真大啊!這時候,小朋友的心情怎樣?他們會想些什么?
試著讀這句話,表達高興的心情。
四、正確、流利地朗讀全文
五、作業
1、抄寫“校”三遍。
2、課堂作業本2、3題。
3、課外:數一數自己家周圍的新樓房。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用“這是……那是……”的句式練習說話,訓練說話的條理性。
2、感受家鄉、祖國的巨大變化,初步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聽寫生字詞。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寫出帶有下列偏旁的字:
斤——欠——口——木——
2、“同”的第5畫是什么?“校”的第4畫是什么?
3、聽寫生字詞。
二、指名朗讀課文,組詞比賽讀課文。
三、說話訓練。
1、課文用上“這是什么,那是什么”把新房子的位置也說出來了。你能用“這是什么,那是什么”說說圖上的物品嗎?(作業本第5題你問我答)
2、同桌一人問一人答。
3、連著說兩個問句。
4、誰能利用教室里的實物,用上“這是”“那是”說說嗎?
四、總結導引。
1、昨天,你回家去數了新房嗎?跟大家說說你家周圍的新樓房,好嗎?
2、你們外出時看到過哪些新樓房?
3、是啊,不僅我們的家鄉有許多新樓房,全國各地都有新房。(出示圖片,介紹高大的建筑物)
4、小結:祖國各地都建造了許多新房子,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等將來你們長大了,一定會造出更多更好的樓房,能嗎?
五、課堂練習
作業本第4題。
小學一年級語文新教材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熟讀ang eng ing ng和他們的四聲調
2、拼讀帶有ang eng ing ng的拼音
3、會書寫ang eng ing ng
4、熟讀小兒歌,認識“車、羊”等生字
二、學情分析
學生之前已經學習過aebp等拼音,為下面的學習奠定好了基礎
三、重點難點
重點:熟讀ang eng ing ng和他們的四聲調,拼讀帶有ang eng ing ng的拼音
難點:會書寫ang eng ing ng熟讀小兒歌,認識“車、羊”等生字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復習ang eng ing ng和他們的四聲調
2、復習帶有ang eng ing ng的拼音
3、熟讀小兒歌,認識“車、羊”等生字
二、教學重點
復習ang eng ing ng和他們的四聲調、拼讀
三、學時難點
熟讀小兒歌,認識“車、羊”等生字
四、教學活動
1、課前導入
同學們,之前我們學習了ang eng ing ng這幾個字母,下面我們來復習一下他們,這些拼音寶寶十分喜歡我們,要和我們玩一個摘蘋果的游戲,咱們一起來看一看,到底大家能不能把蘋果摘下來呢
2、復習(游戲方式)
蘋果樹上掛滿了帶有拼音的蘋果如cng,ding等。讓學生采用開火車的方式,看誰能夠一次性把蘋果摘下來。為了照顧到全班的同學,此游戲可以反復玩,爭取讓每一個同學都有摘到蘋果的機會
3、運動詞語拼讀
(1)創設情境:動物界舉辦了一場運動會,我們來看看他們都參加了哪些運動呢
(2)展示熊貓游泳圖片,讓學生試著拼讀游泳的拼音ung
(3)展示大象和老鼠騎自行車圖片,讓學生試著拼讀拼音qizixingche
(4)展示昆蟲打乒乓球圖片,讓學生試著拼讀dapingpangqiu。
(5)請學生觀察以上幾個拼音,找出上節課新學的拼音寶寶。
(6)教師帶領學生再讀一遍,起到鞏固作用。
4讀小歌謠《兩只羊》
(1)教師領讀小歌謠,學生跟讀
(2)請學生挑出標紅的字和拼音,自己讀一讀。
(3)教師教授學生生字“車、羊、走、也”。先讓學生觀察他們的結構,在跟老師一起認識他們
(4)玩識字游戲。先讓學生自己認識這些字,然后全班學生一起,看投影上的字,搶答。
(5)玩拼音生字連線游戲。教師先讓學生自己連一連這些生字和拼音,再讓挑幾個學生連一連,其他學生則評價他們連得對不對。
5、課下任務
把小歌謠讀給父母聽
試著給今天學習的生字“車、羊、走、也”組一個詞。
小學一年級語文新教材教案4
一、教材簡說
在景色秀麗的江南水鄉,一個男孩撐著小竹排順流而下,他觀賞著兩岸美麗的風光,感覺自己如同在畫中游覽一樣。課文貫穿著一條明顯的情感線索,易激起學生身臨其境之感。小竹排順流而下,“鳥兒唱,魚兒游”,表達了作者歡快的心情。課文對兩岸樹木、禾苗的描述,飽含著贊美的感情。全詩形象生動,語言優美,節奏感強,適宜學生誦讀。
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
二、學習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3個字,認識“、”兩個筆畫和“、、纟”3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美麗、富饒的地方,萌發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1、識字。
(1)在學生初讀課文時,要求他們借助拼音讀準字音,難讀的字要多讀幾遍。十二個生字中,“中、唱、樹”是翹舌音,要提示學生讀準字音。“綠油油”的“油”課文中注的是本音,朗讀時應讀第一聲。可通過認讀生字卡片、同桌互讀等形式鞏固要認的'字,并鼓勵學生相互糾錯正音。
(2)指導學生識記字形時,可先學習新偏旁“、、纟”,然后讓學生自主識字,交流識字的方法,使學生在互相啟發中,提高識字能力。如:
①加一加:
樹=+對
苗=+田
②比一比:雨—兩
2、寫字。
本課要求會寫的三個字,筆畫都比較少。要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發現三個字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共同點是三個字都有“口”這個部件,但形狀不同。要引導學生看清字的每一筆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把字寫正確,寫勻稱。
口:認識新筆畫“”。防止學生把“口”寫成方塊。教師可寫一個方塊與口比較,讓學生自己得出寫好“口”的要領:口字要寫好,上大下要小。
日:認識新筆畫“”,提醒學生注意“日”的兩豎要直。
中:最后一筆豎要寫在豎中線上。
(二)朗讀感悟
1、讓學生讀讀課文,畫出不懂的詞句。先同學之間答疑,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再作指導。可借助插圖、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理解詞語。如,“竹排”,可通過看圖,讓學生知道“竹排”是用竹子扎成的筏子,是江南水鄉的一種水上交通工具。然后演示小竹排的活動狀況,讓學生知道“順水流”的意思。又如,指導學生看圖或投影片,讓學生懂得“密”是樹木很多,一棵挨著一棵,而且枝葉茂盛。“禾苗”是指水稻的幼苗。“綠油油”是形容禾苗顏色濃綠,而且有光澤,說明禾苗茁壯,長勢喜人。江南一帶小河多,河里有許多魚蝦,那里還種了很多水稻,水稻成熟了可以碾成大米,所以叫“江南魚米鄉”。拉動投影片或演示課件,讓學生感受江南水鄉像一幅美麗的圖畫,小小竹排就像在畫中游。
2、在了解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熟讀成誦。要求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江南水鄉的美麗風光。鼓勵學生用適當的語氣表達自己的感受,如,“小竹排,順水流,鳥兒唱,魚兒游”可讀得輕快些,表達出喜悅、歡快的心情;“江南魚米鄉,小小竹排畫中游”讀得緩慢些,以表達贊美的感情。讓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背誦。
(三)實踐活動
1、課外收集有關介紹江南風光和物產的圖片、照片,張貼在教室里,供大家觀賞。
2、學生展示自己旅游時拍攝的照片,向同學介紹旅游景點的美麗風光。
(四)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2—3課時。
四、教學設計舉例
例一
(一)課題導入
讀課題,先理解“游”的意思,再理解課題的意思。
(二)范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播放小竹排在畫中游的課件,配樂范讀課文。也可以播放課文朗讀的錄音。
(三)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小組交流記字方法。
(四)朗讀感悟
創設情境,使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感受江南水鄉的美麗、富饒。
1、播放“小竹排在畫中游”的課件,請學生說說小竹排順水流,如果你坐在上面會看到哪些美麗的景物(鳥兒、魚兒、樹木、禾苗)讀有關句子,理解“密”、“綠油油”。
2、看到這些美景,你會說些什么
3、為什么說小竹排是在“畫中游”
4、用多種形式練習朗讀,感悟“江南魚米鄉”的美景。
(五)拓展說話
再創情境,練習說話。
繼續播放課件:小竹排游到了江南的其他風景名勝區,讓學生進行情境說話練習,說幾句贊美風景的話。
(六)鞏固識字,指導寫字
(七)課外延伸
收集江南的風景圖片,在教室里展覽;準備旅游照片,并作介紹。
例二
(一)看圖,揭示課題
1、學生一邊聽表現江南風光的民族樂曲,一邊看圖
2、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如,小竹排是什么小竹排怎么能在畫中游)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借助拼音讀課文,畫出生字,自學字音并讀通句子。
2、指名試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
(三)創設情境,指導朗讀
播放樂曲,學生一邊讀課文,一邊想象江南水鄉美麗的風光。
(四)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五)復習鞏固生字詞
(六)指導學生寫字
(七)完成練習
完成課后練習“我會讀”,并練習用本課要認的字口頭組詞。
小學一年級語文新教材教案5
課文
天氣涼了,樹葉黃了。一片片葉子從樹上落下來。
天空那么藍,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飛,一會排成“人”字,一會排成“一”字。
啊!秋天來了。
教案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8個生字,會寫“長、興、蟲、當”4個生字。學習新筆畫“豎提”。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3、情感目標:感受樹葉給樹枝、小蟲、魚兒、小鳥帶來的快樂,養成敢于想像的習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樂學新知。
1、秋天又悄悄地來到了我們身邊。這天,大樹媽媽為它的孩子們——樹葉,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聚會(在黑板上貼上大樹媽媽),大家都紛紛趕來參加。(將書上插圖改造為動畫,并配上音樂。)瞧,誰來了?(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分別貼上小蟲、魚兒、鳥兒。)多熱鬧呀,同學們想參加嗎?走,讓我們也一起來參加吧!
2、揭示課題。
(創設情境,把學生帶入童話世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使學生急切地想學習文本。)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自由讀書,遇到不認識的字停下來,借助拼音多讀幾次,并劃出會認字和會寫字,再與同桌互讀、互相糾正讀音。
2、出示帶有拼音的生字卡片認讀,去掉拼音認讀,通過開火車讀。
3、小組合作,說說你是怎么記住這些生字的。
4、交流識字方法。
(給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生字的空間和時間,引導學生互幫互學,形成生生互動,讓他們自己突破生字難關。)
5、自由練習讀課文,把課文讀準確、讀通順,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讀錯字。
6、四人小組輪著每人讀一遍課文,互相評一評,讀得好不好,還有什么地方要注意的。
7、賽讀,評評誰讀得好。
(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和競爭意識。)
三、情趣交融,品讀課文。
1、品讀課文最后一句:樹葉說:“大家都喜歡我,我真高興。”
(1)師問:大樹媽媽開的聚會,誰大家的歡迎?你從哪句知道?
(2)樹葉說的“大家”和“我”各指的是誰?
(3)小組合作朗讀,把樹葉的高興的心情讀出來。
(4)指名讀,全班評議。
過渡;樹葉能得到大家的喜愛,確實是一件高興的事,你能找出說明大家喜歡樹葉的句子嗎?
2、多媒體課件出示句子第1—4句,理解“長”、“落”、“飄”、“飛”的用法。
(1)樹葉和誰都交上了朋友?讓四名學生上黑板在樹枝和小動物旁邊貼上樹葉,要貼在恰當的位置上。
(2)教師逐個問貼畫的學生:樹葉是怎樣來和它交朋友的,作者用了一個什么詞?(課件分別演示樹葉的“長”、“落”、“飄”、“飛”)能換別的詞嗎?從而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加強學生對詞語的理解,促進語言的積累,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品讀句子“長在樹上,樹枝拿它當扇子。”
師:大樹媽媽有許多的孩子——樹葉,當秋風吹來時,樹葉便輕輕地擺動。(課件演示,秋風一吹,樹葉擺動。)
(1)你覺得樹葉像什么?讓學生暢所欲言。
(2)書上怎么說?你覺得像嗎?
(3)指導朗讀。師:樹枝把長在樹上的樹葉當扇子,用它扇起陣陣輕風,多么愜意呀!同學們自由讀讀這句,讀出你的感受
學生自由讀,分男女生讀。
4、品讀課文2—4句。
師:樹枝和樹葉做了好朋友,小蟲、魚兒、小鳥也想和它做朋友。
(1)它們三個,你喜歡誰呢。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來讀,再把句子讀給朋友聽。
(2)朋友之間說說你把樹葉當作了什么?它給你帶來了什么好處?
(3)請幾位小蟲、魚兒、小鳥上臺來說說與樹葉交上朋友的感受。如:
小蟲:和樹葉交上朋友,我就有被子蓋了,多暖和呀!
(4)再讀句子,讓小蟲們、魚兒們、小鳥們讀出自己的心情。
(讓學生改變角色,走進教材,充當教材中的主人公,不僅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充分發揮了他們的創造性,也突出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從而真切感受到了文本中所蘊涵的情感,再通過朗讀將自己的體會表達出來。)
四、認識省略號,拓展思維。
1、師:除了小蟲、魚兒、小鳥外,其實還有許多別的小伙伴與樹葉交上了朋友,作者沒寫完呢!因此用了個省略號。
2、到底還有誰與樹葉交上朋友呢,你能仿照課文說說嗎?小組討論,再集體交流。
出示:樹葉落在地上,
樹葉漂在河里,
(發揮學生的想像力,讓學生充分練習說話,尊重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的情感體驗。)
五、熟讀成誦,積累語言。
1、大樹媽媽的這次聚會,讓樹葉與大家交上了朋友,給大家帶來了許多快樂與方便,也給美麗的秋天增添了許多生機與美麗。
2、讓我們再來讀讀這篇課文,把秋天里樹葉的美記在心里。
3、出示動畫課件,學生隨課件背誦全文。
六、引導拓展,情趣升華。
結束語: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感受了秋天里樹葉的美。其實,秋天除了樹葉之外,還有許多的美景。課后,讓我們走進大自然,走進書本中去與它們交朋友吧!
(由課內延伸到課外,讓學生在廣闊的天地里學習語文。)
教學反思
《秋天》是一篇寫景散文。課文抓住天氣、樹葉、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點,描寫了秋高氣爽、黃葉飄落、北雁南飛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喜愛之情。
全文有3個自然段,每一段觀察角度、觀察的對象各不相同。第一自然段以天氣轉涼、黃葉飄飛寫出秋天的特征。第二自然段取仰視角度,寫出天空的藍和高,以及雁陣的飛行方向和隊形變化。第三自然段用感嘆句充分表達作者面對秋天到來的喜悅之情。
秋季景色優美,作者所選的景象都很具有代表性。課文有兩幅插圖,其中“落葉、雁群”與課文描述情景對應。“成熟的莊稼”“捧著松果的小松鼠”揭示了秋天更多樣的特點,留給讀者對于秋天美好的遐想。
小學一年級語文新教材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
★ 蘭亭集序語文教案
★ 高中教案模板
★ 小學教案模板
★ 春朱自清語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