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下部編版鼎尖教案
經過一段時間的語文教育任務,作為一年級語文教師的你一定有著許多的收獲,那么你知道如何寫一篇一年級語文下部編版鼎尖教案嗎?它會對你教學帶來積極的影響。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一年級語文下部編版鼎尖教案”,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一年級語文下部編版鼎尖教案篇1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麗、激發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麗。
教學難點: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用具:
四季各季節的景物圖、單個的季節景物圖片、新詞卡片。
教學流程:
一、從圖導入。
1、情景激趣。
師:今天老師在來學校的路上,遇見了一位白頭發、白胡須的老爺爺。他是時間老人。時間老人托付我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幾件禮物。下面我將第一件禮物轉交給大家——會說話的圖畫。
2、出示圖畫。
(1)師:大家看(出示第一幅春景圖),這幅圖畫了什么呀?(生:草芽、小鳥)你們聽見草芽對小鳥說了什么嗎?(板書:我是春天)
(2)接下來逐個出示夏、秋、冬等圖及句子。
(3)師:春、夏、秋、冬是時間老人的四個孩子。今天時間老人將美麗的四幅圖片送給大家就是希望大家能夠好好認識他的孩子們。
3、出示課題:四季
二、讀課文。
1、小朋友自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音。
2、男女比賽讀,是及時予以表揚。
3、出示時間老人的第二件禮物:詞語卡。
(1)師:時間老人希望我們都能成為知識豐富的孩子,所以他送給我們的第二件禮物是一些詞語卡。等我們將這些詞語都認識了我們的知識就能更加豐富了。
(2)用詞語卡片認讀文中詞語,在認讀后粘貼詞卡于圖上。
(3)看圖和詞卡,師范讀課文后生試著讀出課文。
三、演課文。
1、師指導編創“谷穗彎彎,它鞠著躬說:我是秋天。”的動作,學生帶動作讀課文。
2、分小組指定編創春、夏、冬的動作。
3、各小組交流所編動作,老師相機指導“頑皮”的意思。
4、全班學生各自帶動作齊讀課文。
四、編課文。
1、小組內練習說話: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為什么?
2、指名闡述自己的想法,師相機出示各季節的不同景物粘貼于黑板上。
3、師范例:你們看,草芽在對睡說話呢?它在說些什么呀?你們聽到了么?對呀,它在對小鳥說:“我是春天。”它還可以對誰說話呢?(生:桃花、春雨……)那如果是這些景物聚在一起,它們又會說些什么呢?(例:桃花紅紅,它對春雨說:我是春天。)
4、小組合作編創兒歌,師相機指導。
5、小組派代表展示編創的成果,老師及時肯定表揚。
五、拓展活動。
課后搜集景物素材,繪制一幅自己喜歡的季節的景物畫,回贈時間老人。
一年級語文下部編版鼎尖教案篇2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媽、午、放、合、收”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棉花被陽光曬了會變暖和”的知識,懂得關心老人。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師板書“陽光”,你知道哪些關于陽光的知識?
2、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篇關于陽光的課文《棉鞋里的陽光》,齊讀。學習“棉”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想問的?
二、感知性閱讀,學習生字詞
1、自由讀課文,標一標自然段。
2、再讀課文,用“0”圈出文中的生字。
3、生字教學:
(1)小黑板出示的生字詞(帶有拼音),自由讀,齊讀。
(2)擦拼音,同桌互讀,指名讀。
(3)小組合作:讀讀生字卡片,想想怎么記。“午”—“牛”區別。
4、再讀課文,選自己最喜歡的自然段讀一讀。
5、讀了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1、指名讀第1——4段,課文寫的是“什么時候,什么地方,誰在干什么?”
2、小峰是怎么說的?媽媽又是怎么回答的?(指導朗讀)
3、小峰知道了這個“棉花被陽光曬了會變暖和”的知識,他又是怎么做的呢?(自由讀第5—6段)
4、理解“舒服地”,用“舒服”說話。
5、奶奶起來發現了什么,她是怎么說的?
出示:“咦,棉鞋怎么這么暖和?”
6、“咦”說明奶奶怎么樣?奶奶奇怪什么?朗讀時,要讀出奇怪的語氣。
7、總結,知道從小要關心老人。
四、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你還有什么不懂的?(提高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
五、指導書寫
六、布置作業:回家替爺爺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一年級語文下部編版鼎尖教案篇3
學情分析:
學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有了一定的識字量,也掌握了一定的朗讀方法,讀起課文來不吃力了,好的學生甚至可以做到正確流利有語氣的朗讀了。隨著識字方法的不斷積累,學生的。識字經驗更加豐富了,對于學習熱情高的學生,既愿意動腦又大膽說,并說得好的學生一定要多給予鼓勵和表揚,讓他們更加自信的投入到學習中。
教學目標:
1、學習“燈、往、工、作、告、訴、向、動”8個生字。
2、認識部首“雙人旁”,能按正確的筆順描和寫“往、工、作、向”4個字。
3、正確地朗讀課文,學習輕聲字的讀法。
4、了解幾種燈的功能和作用。
重點難點:
1、認識本課的8個生字。描寫“往、工、作、向”4個字。
2、能在老師的指導下讀出提醒別人的語氣。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出示圖片,說一說這些是什么燈?
日光燈、臺燈、吊燈、紅綠燈、汽車頭(尾)燈、航標燈
隨機學習生字“燈”。
2、你們聽,這些燈會說話呢。
出示課題:42會說話的燈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聽錄音,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燈會說什么呢?覺得奇怪嗎?認真聽一聽,這是怎么回事。
(2)集體交流。
2、自由輕聲讀課文,獨立學習生字。
(1)輕聲讀課文,圈出生字和生字帶出的詞語。
(2)出示生字、詞語。
全班交流。
隨機指導:
①往:認識部首“雙人旁”。
②告:可編一個字謎:一口咬掉牛尾巴。
③提醒:“訴”最后一點不要漏。
3、聽錄音,學習課文。
(1)邊聽邊記:什么燈說了什么話?
(2)交流,隨機出示句子,指導讀出提醒別人的語氣。
①馬路上的紅燈亮了,好像告訴大家說:“快停下來,現在不能走!”
②汽車的方向燈一閃一閃,那是在對人們說:“小心!我要拐彎啦!”
(3)朗讀第2、3節。
①學著用說話的方式說說綠燈和燈塔分別會說些什么。
②出示第4節,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三、說話訓練。
1、出示課后四幅圖,認一認圖上畫的各是什么燈。
2、你聽懂它們說的話了嘛?
(可以用敘述的語氣,對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引導用說話的方式表達)
四、復習鞏固。
1、一字開花。
(1)用“燈”作花心擴詞。
①圈出課文中帶“燈”字的詞語。
②練習用“燈”擴詞。
(2)用“工”作花心擴詞。
2、給小白兔找朋友。
(1)出示兩排小白兔,每只小白兔身上寫有一個字,分別為
道到往住工公
來知房來園人
(2)請幫助小白兔找到伙伴后,再讀一讀伙伴的名字。
五、老師指導寫字。
一年級語文下部編版鼎尖教案篇4
教材分析:
新中國勝利的號角,在西柏坡吹響。西柏坡人的精神,至今乃令人肅然起敬。《西柏坡》是一首語言流暢的詩歌,詩歌中數不清楚的石頭,磨不壞的碾子、石磨無不引領著我們情不自禁地去追尋西柏坡的神奇和偉大。引導學生在反復誦讀中識記生字,感受其中蘊含的革命精神。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4個生字,會寫8個字,并按筆順規則正確、工整地書寫,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2、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認識本課14個生字,正確書寫8個字。
教學難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學法:
“三疑三探”教學教法。
教具學具:
教學掛圖、生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
1、讀課題,說出你的疑問。
2、梳理問題,板書兩個重點問題。
3、自讀課文,出示自探提示:
(1)西柏坡在哪個山上?
(2)西柏坡上的石頭有哪些特點?
二、解疑合探。
1、帶著前面的疑問,自讀課文,看看自己能讀懂些什么。
2、教師提問,讓學生帶著問題再談。
(1)請大家出主意,我們可以怎樣來讀好這篇課文?
(2)讀了這篇課文你知道西柏坡的石頭有什么特點?
(3)你怎樣學習這種石頭的精神?
引導學生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指名回答自探提示的1、2題。
三、質疑再探。
1、通過閱讀課文,你發現了什么?提示多音字。
2、借助拼音讀課文,勾畫出文中不認識的。生字詞。
叫:左右結構,口字旁
多:上下結構,夕字旁
坡:左右結構,提土旁
行:左右結構,彳旁
里:獨體字
面:獨體字
得:左右結構,彳旁
3、同桌互評互議識字的情況,教師適時點撥,并以聽寫比賽的方式檢測。
4、學習了這篇課文,同學們還有什么樣的疑問呢?
四、運用拓展。
1、再次有感情朗讀全文,說說自己讀后的體會。
2、把喜歡的詞句再讀讀,并記住他們。
3、講多音字磨的兩個音和詞組。
4、讓學生自主發現另一個多音字。
5、講多音字行的兩個讀音和詞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