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滬教版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一年級滬教版語文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年級滬教版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接、覺”等1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生活中的高興和不高興。
3.初步感知詩歌的韻律美,喜愛讀詩歌。
教學重點:認識“接、覺”等13個生字。
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生活中的高興和不高興。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師生交談,引入新課
1.師生交談你每天都做過哪些事?
大家一塊討論討論。比如:吃飯、睡覺、做游戲……這些事情當中,哪些是你喜歡做的?哪些是你不喜歡做的?哪些是一開始喜歡,一會兒之后又不喜歡了?哪些事情是你一開始不喜歡,一會兒之后又喜歡了?
2.引入課題
今天我們學習一首詩,寫的就是我們小朋友的事情,詩的題目叫做《一個接一個》。聽老師讀一遍,說說小詩人這一天當中都是做了哪些事情?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出示帶音節的字:接覺再做各種樣夢伙伴卻趣這這些字剛才老師讀的時候你注意到了嗎?借助拼音,把它們讀出來吧。
(1)自由讀(2)個別讀(3)齊讀
(4)討論識字方法
2.出示去掉音節的字:接覺再做各種樣夢伙伴卻趣這
(1)開火車讀
(2)齊讀
3.出示詞語:月夜影子回家睡覺各種各樣起床學校伙伴開心上課鈴操場有趣快樂老師講故事
(1)自由讀
(2)指名讀
三、拓展練習
1.自讀課文,不會讀的字大家交流。
2.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課時
一、游戲導入
大家做一做《一個接一個》
二、研讀課文重點探究
1.學習第一小節。
(1)齊讀第一小節。
(2)師:這一小節里面,小作者在做什么事情?她喜歡做嗎?還要做什么事情?生:踩影子睡覺板書:踩影子睡覺多玩一會兒
(3)大家想一想,在大人叫“我”回家睡覺的時候,我一開始是高興還是不高興啊?從哪句話里面能夠看出來?學生體會“我好想多玩一會兒”,說一說你有沒有這樣的體會。在家長的意見跟我們的想法不一樣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做?小作者是怎樣做的?體會“不過”的用法:雖然小作者一開始不太高興,但是很快想到了,聽大人的話回家睡覺也有好處。
2.學習第二小節。
(1)自己讀第二小節。
(2)師:睡覺的`過程中又發生了什么事情?“我”一開始是怎么想的?生:大人讓我起床上學,我想不上學
板書:不上學起床上學
3.學習第三小節。
(1)自由讀第三小節。
(2)指名讀第三小節。
(3)師:到了學校,我做了什么自己喜歡的事情?然后又發生了什么?我是怎樣做的?生:和小伙伴跳房子,然后上課鈴響了。
體會:“也”字的用法:和小伙伴玩是很快樂很有趣的事情,聽老師講故事也是很快樂很有趣的事情。
(4)指導朗讀。
4.學習第四小節。
(1)齊讀第四小節。
(2)師:讀了這一小節你想說什么?如果小作者是在問你?你會怎樣回答?
三、再讀課文深化理解
1.學生自由朗讀全詩,體會詩中的意思。
2.默讀全詩,說說詩的題目中所說的“一個接一個”是指什么?
四、布置作業
1.朗讀全詩。
2.背誦全詩。
一年級滬教版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孩子做事積極、樂觀的心態。
課前準備:
生字,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抽讀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生字。
2、聽寫生字。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指名分段朗讀。
二、入情入境,深入理解課文。
1、文章有幾個自然段?(四個)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前三段開始“正”字說明了什么?(孩子正高興著)
4、前三段的“唉”說明了什么?(孩子還不進行,卻要終止現在的行為,心理不高興。)
5、從“不過”兩個字,我們可以看出什么?(孩子非常積極、樂觀。)
6、閱讀最后一段,你從中可以看出孩子還具有什么樣的心性?(好奇心強)
三、總結全文。
學了這一課,你懂得了什么?
板書設計:
《一個接一個》
正——高興孩子積極、樂觀
一個接一個唉——難過好奇心強
不過——也不錯
一年級滬教版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能認識“接、覺、再、做、各、種、樣、夢、伙、伴、卻、趣、這”13個生字,學會“過、各、種、樣、伙、伴、這”7個生字。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生詞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平時都喜歡做什么啊?
生:做游戲、看電視……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新的文章。(板書課題:一個接一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配樂范讀課文,同學們邊聽邊想,孩子做了什么事情?
(踩影子、做夢、跳房子、上課)
2、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同時用曲線在文中標出生字詞。
(2)同桌交流,再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自讀、小組讀、分段讀。)
三、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檢查生字的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接、覺、再、做、各、種、樣、夢、伙、伴、卻、趣、這”指名讀。
(2)開火車讀,小組競賽讀,評出認字小組。
2、寫字。
(1)出示我會寫的7個生字:“過、各、種、樣、伙、伴、這”,指名認讀、領讀。
(2)教師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學生書空。
(3)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四、課堂總結
在這節課里,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一年級滬教版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上學的意義,引導學生適應并喜歡上學。
2、教育學生有禮貌、愛惜新書。
3、動手制作課程表,熱愛學習。
教學重點、難點:讓學生了解上學的意義,引導學生適應并喜歡上學。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學生活動時間約32分鐘)
一、導入。
1、師自我介紹。
2、同學們,我們已經是一名小學生了,歡迎你們。你們喜歡上學嗎?板題:我上學了。
3、“擊鼓傳花”——介紹自己。(讓每個學生都有進行自我介紹的機會。)
二、點播課文彩圖,傳授新內容。
1、課件出示課文彩圖,誰來說說圖畫上的小朋友們在干什么?
2、假設你上學了,你怎樣向媽媽告別?你怎樣向老師問好?見到不認識的同學,你該怎么辦?(組織同學討論,討論完畢指名發言,老師再創設情景說話,進行禮貌教育。)
3、來到學校,想不想看看我們的教室是什么樣的嗎?請跟我來,翻書到5頁,誰來說說我們的教室里有什么呢?(聯系實際指名發言)
4、參觀完教室,小朋友快坐好,老師要發新書了,快看看老師發給你什么新書?我們要怎樣愛護新書呢?(生討論—指名回答—補充意見—師小結)
5、上學了,我們的生活發生了什么變化呢?(生討論—指名回答—補充意見—師小結)
二、動手制作課程表。
1、電腦出示課文插圖,小朋友看,喜歡這張課程表嗎?誰來說說課程表是用來干什么的?
2、老師示范做課程表。
3、學生動手制作。
三、總結全文。
活動延伸:課后開展“找朋友”游戲,引導學生通過做名片、交換或佩帶名片以及多種游戲方式來交往。
一年級滬教版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說話、兒歌誦讀等方式幫助學生了解語文學習的主要內容及學習要求,激發兒童學習語文的興趣,初步培養良好的讀書、寫字習慣。?
2、在口述圖畫內容的基礎上,初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結合圖片對學生進行淺顯的愛國主義教育。
課前準備
1、收集我國各民族服飾的資料、圖片等制成課件。(教師)
2、準備長城、天安門的宣傳資料片、《愛我中華》和《上學歌》的歌曲。(教師)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師生間增進了解
1、同學們,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學校,從現在開始,你們就是小學生了。(板書:我上學了)我是你們的語文老師,我們現在上的科目是語文。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讀出它的名字——語文。
2、你們喜歡上學嗎?今天來到學校后,你們有哪些新的發現,新的感受?
3、互動活動:你們愿意認識新的老師和同學嗎?請你們走到同學面前,相互握手,然后介紹自己。
設計意圖:減少課堂對學生的束縛,讓學生活躍起來,為交流奠定自由、輕松的情感基調。
二、觀察插圖,進行愛祖國教育
1、認識我國的標志性建筑,激發民族自豪感。
(1)播放天安門的宣傳片,學生欣賞后交流:你看到了哪些建筑物?
學生指出認識的建筑物,教師出示天安門的圖片及文字,引導學生認讀。
交流:你去過天安門嗎?說一說你當時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學生根據課件提示,自由交流:
來到天安門,我看到__________,我想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師小結:天安門廣場是北京的心臟地帶,是世界上的城市中心廣場。每天清晨時分,國旗徐徐升起;每天日落時分,國旗緩緩降落,這些都是十分莊嚴的儀式。
2、了解各個民族,進行民族團結教育。
(1)學生自主觀察課文插圖,說一說畫上都有誰,他們在干什么。
(2)學生自由交流,教師相機利用圖片介紹少數民族的服裝、飲食、節日等。
(3)互動交流:同學們,你們都是什么民族的人?請少數民族同學在臺前進行自我介紹。
(4)體驗活動:教師播放歌曲《愛我中華》,全班同學相互擁抱。
(5)過渡: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在祖國溫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身在何處,都是心連心的兄弟姐妹,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板書:我是中國人)
3、引讀句子,抒發愛國情感。
(1)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長城和天安門舉世聞名,我們驕傲,因為——我們是中國人!
(2)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富強,我們有好看的衣服,有美味的食物,還有漂亮的校園,我們驕傲,因為——我們是中國人!
設計意圖:對一年級小學生的情感啟迪和教育不能只依靠口號,因此,本環節設計重在借助圖片,借助生活體驗,借助教師語言,誘發學生內心的情感。
三、圖文結合,進行愛上學教育
1、引言:從今天開始,你就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你高興嗎?帶著你此時的感受讀一讀——我是小學生。(板書)
2、課件出示插圖,小朋友都背著書包快快樂樂地去上學,他們還高興地誦讀著兒歌,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3、教師范讀,然后領讀,同桌互讀,指名朗讀,教師相機指導:
(1)“不遲到”的“遲”要讀準翹舌音。
(2)“早,早,早”的“早”為平舌音。
(3)“長大要為祖國立功勞。”這句話要正確斷句。
4、仔細觀察課文插圖,想一想:小朋友們是什么心情?你怎么知道的?學生匯報過程中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1)“太陽”和“花兒”露出笑臉,要帶著高興的心情讀第一句。
(2)小朋友們背上小書包可神氣了,小鳥看見了也忍不住要問問,問什么呢?帶著好奇的心情讀第二句。
(3)同學們這么早就背著小書包,他們要去哪里呀?快來回答小鳥。(教師趁機講學校規定的上學時間和放學時間)
(4)小結:“不遲到”是小學生一定要遵守的紀律,只有遵守紀律,你們才會在學校里有更大的收獲。
(5)語言交流:在學校里學習能讓我們快樂、健康地長大,長大了你想做什么呀?
(6)介紹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故事。
(7)小結:我們實現了自己的愿望,就能為祖國立功勞。
5、齊讀整首兒歌。播放《上學歌》,學生學唱。
設計意圖:一首《上學歌》將學生帶入小學學習生活的情境,通過反復誦讀、圖文結合,在濃濃的語文氛圍中引導學生遵守學校紀律、樹立遠大理想,同時讓學生在一系列的活動中初步感受語文課堂的“語文”味,從而樂于表達,樂于誦讀。
四、講解示范,進行讀寫養成教育
1、出示小故事,激發學生的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在路上看到一只小花貓,它哭得很傷心,老師就把它帶來了。(出示小花貓手指玩偶,講故事)
師:小朋友,我以前和你們一樣,也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可是,我讀書、寫字時不注意姿勢,有時躺著看書,有時走路看書。寫字時,身子趴在桌子上,時間一長,就成了近視眼,整天戴著眼鏡,真不方便!別的小花貓能跑能跳,天天能捉到老鼠;我一跳眼鏡就要掉,老鼠在我眼前跑,我也看不清,天天餓肚子。我真后悔啊!小朋友,你們可不要像我一樣,要從小注意讀書、寫字的姿勢啊!
2、引導學生觀察插圖,看看小朋友是怎樣讀書、寫字的。
3、教師示范,學生跟著做。
讀書姿勢:身體坐直,頭放正,肩放平,再把書拿起來,眼睛離書本一尺遠。
寫字姿勢:身體坐正,書本放平,手離筆尖一寸,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邊一拳。
(1)“一寸”相當于老師的兩個手指并攏時的寬度。對小朋友來說,差不多三個手指并攏那么寬。握筆時,把拇指和食指放在離筆尖一寸的位置上,中指抵在下面,筆桿靠在虎口的位置。另外,無名指和小指墊在中指下面。
(2)眼離書本一尺。把文具盒豎起來,放在書本和你的眼睛之間量一量就可以了。
(3)胸離課桌一拳。握緊左拳,拳心向下,放在桌邊和前胸的中間。
設計意圖:以生動有趣的故事引導學生體會正確的讀寫姿勢對自身成長的重要性,知道保護視力需要正確的讀寫姿勢。在此基礎上,通過觀察插圖、教師的講解示范、學生動作糾正等活動,引導學生初步學會正確的讀寫姿勢,養成良好的讀寫習慣。
五、交流展示,進行熱愛語文教育
1、師:書就是知識的海洋,樂趣的天堂。你最近讀了什么書?書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回想一下。
2、小組內互講故事,然后選擇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
3、教師點評,針對同學的表現相機提出要求:講故事時要盡量把故事內容說清楚,聲音要洪亮,讓同學聽清楚。聽故事的同學要專心,聽清楚故事內容,看看同學哪里講得好,向他學習。
4、推薦課外讀物,激發學生和家長一起讀。
設計意圖:學生在自由交流的過程中,容易產生互動學習的效果,教師的點評既能激發學生繼續努力學習的愿望,又能促使學生成長。
一年級滬教版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 蘭亭集序語文教案
★ 高中教案模板
★ 春朱自清語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