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新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新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蔓、幽”等10個生字,掌握多音字“挨”。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練習快速默讀課文,提高默讀能力,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含義,領悟信賴是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基礎,激發學生愛護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練習快速默讀課文,提高默讀能力,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含義,領悟信賴是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基礎,激發學生愛護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學目標
1.認識“蔓、幽”等10個生字,掌握多音字“挨”。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哪些同學家里養了小動物?誰來說說你和家中的小動物是怎樣相處的?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只珍珠鳥。(出示課件1)小小的珍珠鳥可愛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叫《珍珠鳥》。(板書:珍珠鳥)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出示課件4)
1.學生默讀課文,掃清生字詞的障礙,正確認讀10個生字。
2.瀏覽課文,思考:從哪里可以看出怕人的珍珠鳥后來會一點都不害怕人,而且和作者相處得非常好?這些變化是怎么來的?從哪里體現了“我”對珍珠鳥的喜愛之情?文章最后一句話是什么意思?
三、品讀課文,嘗試回答前面3個問題。(出示課件5)
1.讀課文,說一說:珍珠鳥在“我”的照料和呵護下發生了哪些變化?珍珠鳥為什么會發生這些變化?
2.找出文中重點句子,深入體會“我”對珍珠鳥的喜愛之情。
四、合作,探究。(出示課件6)
1.教師提出參考方向,學生們通過分組合作,討論探究某一方面,解決文中的難點、疑點。
(1)為什么文章在起始部分用單獨一段強調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鳥”?
(2)珍珠鳥在“我”的照料與呵護下發生了哪些變化?
(3)為什么寫小珍珠鳥啄那些大文豪的名字?這有何用意?
(4)珍珠鳥開始怕人后來不怕人,這是一種什么寫法?有什么作用?
(5)“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句話對全文有什么作用?
2.小組推薦代表匯報討論結果,回答其他組提問,全班討論。(出示課件7)
師總結:珍珠鳥對人的情感經歷了怕——喜——近——親——愛這個過程,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小珍珠鳥對人的情感變化,而這一變化來自于“信賴”。
(板書:怕——喜——近——親——愛)
五、回顧全文,有感情地朗讀令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體會語言特色。
六、聯系生活實際,再次理解課文重點句。(出示課件8)
板書:“信賴創造美好的境界”。
作者僅僅是為了給我們講述這樣一個故事嗎?他想告訴我們什么?師生交流。
七、作業布置(出示課件9)
結合生活實際,把你對“信賴創造美好的境界”的理解寫下來。
新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識“蔓、幽”等9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挨”;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珍珠鳥的樣子和特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情感;
4.理解“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義,體會作者與珍珠鳥之間親近、溫馨的情感,領悟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境界。
教學重難點
本課重點在認識珍珠鳥在“我”的照料和呵護下發生變化的過程,感受作者的寫作方法;難點是理解“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義,領悟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境界。
教學準備
珍珠鳥的圖片資料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同學們有沒有養過什么小動物呢?一開始,大家是如何與它成為朋友的?與小動物交朋友的感覺怎么樣?
2.探求新知:(課件出示珍珠鳥的相關圖片)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熟悉一種鳥,它就是:珍珠鳥(板書課題:4.珍珠鳥)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作者是如何與這可愛的小家伙成為朋友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朗讀完畢,師正音)
2.請同學們再次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并說說通過閱讀課文,你知道了什么?(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由于作者對珍珠鳥的悉心照顧和真切關愛,讓小鳥由怕人到喜人、近人、親人、愛人,最后到與人融為一體的經過。珍珠鳥長什么樣子?紅嘴紅腳,灰藍色的毛,后背有珍珠似的圓圓的白點,肥,整個身子好像一個蓬松的球兒。珍珠鳥的習性:白天,它這樣淘氣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喚聲中,飛向籠子,扭動滾圓的身子,擠開那些綠葉鉆進去?!滋旎顒樱雇硇菹?
三、再讀課文,全面理解
1.找出文中寫珍珠鳥活動的語句,與同桌一起讀一讀并交流,為什么珍珠鳥的活動會有這些變化?(全班討論交流,指名幾位學生作討論總結)
(板書)(怕人——親近)
2.文中的珍珠鳥是一只怎樣的鳥?作者是如何寫出它的可愛的?找出文中相關語句,學生自由回答。
(相關語句:①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紅嘴紅腳,灰藍色的毛,只是后背還沒生出珍珠似的圓圓的白點。它好肥,整個身子好像一個蓬松的球兒?!蓯?/p>
②起先,這小家伙只在籠子四周活動,隨后就在屋里飛來飛去,一會兒落在柜頂上,一會兒神氣十足地站在書架上,啄著書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會兒把燈繩撞得來回搖動,跟著逃到畫框上去了?!顫?/p>
③漸漸它膽子大了,就落在我的書桌上。它先是離我較遠,見我不去傷害它,便一點點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頭來喝茶,再偏過臉瞧瞧我的反應。我只是微微一笑,依舊寫東西。它就放開膽子跑到稿紙上,繞著我的筆尖蹦來蹦去,跳動的小紅爪子在紙上發出嚓嚓的響聲?!詺?/p>
④索性用那涂了蠟似的小紅嘴,嗒嗒地啄著我顫動的筆尖。我用手撫一撫它細膩的絨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兩下我的手指。
⑤有一天,我伏案寫作時,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筆不覺停了,生怕驚跑它。待一會兒,扭頭看,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頭睡著了,銀灰色的眼瞼蓋住眸子,小紅爪子剛好被胸脯上長長的絨毛蓋住。我輕輕抬一抬肩,它沒醒,睡得好熟!還咂咂嘴,難道在做夢?——親近人)
3.思考:作者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關愛、寬容、尊重動物等)
四、深入探究,延伸拓展
1.是啊,正因為作者是一位懂得關愛、寬容、尊重小動物的人,所以作者與小珍珠鳥的距離才能慢慢(縮小),最后,小珍珠鳥不僅不怕接近作者,甚至還在作者的肩頭進入了甜美的夢鄉。到這里,作者感慨無限,筆尖一動,流瀉下一時的感受——(齊讀: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2.探究:作者說的僅僅是人與鳥之間的信賴嗎?
(不僅是人與鳥,還有人與動物,人與自然,人與人)
3.拓展:原來信賴有如此美好的內涵,那么,就讓我們來學習作者,寫一寫對“信賴”一詞的贊美與認識。
(出示例句:信賴是一座橋梁,讓人與動物心靈相通,真情相融。)
4.最后,讓我們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體會作者與小珍珠鳥之間的真摯感情。
五、小結
課文通過作者記錄的與小珍珠鳥之間的故事,給我們展現了一幅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畫面,正因有了信賴,才會創造出如此美好的境界。同樣,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也因互相信賴、理解、寬容,和睦相處,這樣我們才能創造出更多的美好與和諧。
六、布置作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熟讀課文;
2.結合自己的生活、親身經歷,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寫一篇關于人與動物,人與人之間彼此信賴的小作文。
新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3
學習目標:
★認識8個生字。
★初步領悟一些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
課前準備:
◆搜集有關抗美援朝的相關資料。
◆搜集毛澤東一家為了中國革命勝利而犧牲的六位烈士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出示資料,導入新課。
◆師生一起閱讀課前收集到的有關抗美援朝的相關資料。
◆導入:我們怎能忘記抗美援朝中為了保家衛國浴血奮戰而犧牲了的幾十萬中華兒女?這些中華兒女中有普通勞動人民的子女,也有毛澤東同志深愛的長子——毛岸英。
二、自主閱讀,讀通全文。
◆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拼音,遇到生詞查查字典、詞典。
◆反饋自學情況。
讀字詞:擬定、殉職、奔赴、躊躇、黯然、功勛。
讀詩句: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
◆在四人小組內分段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互相幫助,糾正出現的問題。
◆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個性閱讀,自主感知。
◆默讀課文,把自己深受感動的部分畫下來多讀幾遍,可以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文中。
◆學生交流讀后感受,教師引導學生重點感知_內心的情感波瀾。
a._在得知毛岸英犧牲的消息后,是什么心情?從哪里看出的?
(1)“從收到這封電報起,毛澤東整整一天沒說一句話,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著煙。桌子上的飯菜已經熱了幾次,還是原封不動地放在那里?!?/p>
(2)“‘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著緊鎖的眉頭,情不自禁地喃喃著?!?/p>
(體會要點:岸英從小就顛沛流離,在父親身邊并沒有多少時間。慈父毛澤東此時已是近60歲的老人了,老來痛失愛子,使他悲痛欲絕。)
b.當“彭老總請求將遺體運回國”“金日成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鮮”時,_是什么心情?從哪里看出的?
(1)“主席仰起頭望著天花板,強忍著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無限的眷戀?!?/p>
(2)“朝鮮戰場上我們有多少優秀兒女獻出了生命,他們的父母難道就不悲痛嗎?他們就不想再見一見兒子的遺容嗎?”
(體會要點:作為一國的領袖、國家的主席,他強忍悲痛,一切從大局出發,理智地處理了自己的情感。)
c.當_要在電報記錄稿上簽字時,他是什么心情?從哪里看出來的?
(1)“主席下意識地躊躇了一會兒。”
(2)“主席黯然的目光轉向窗外,右手指指寫字臺,示意秘書將電文稿放在上面。”
(體會要點:毛岸英是毛澤東一家為了中國革命勝利而犧牲的六位烈士中的一位,_在做最后的決定時,心底又流露出對親人的無比眷戀。)
d.當_在記錄稿上簽字時,他是什么心情?從哪里看出的?
(1)“第二天早上,秘書來到_的臥室。_已經出去了,放在枕頭上的電文稿寫著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p> (2)“電文稿下是被淚水打濕的枕巾。” (體會要點:“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這錚錚的言語下,是_
四、感情朗讀,深化感悟。
師:_把一生奉獻給了新中國,奉獻給了中國的勞苦大眾。此前,他的五位親人為了中國的革命事業已經相繼獻出了生命。此時,這位老人又失去了他摯愛的長子,這是多么剜心的疼痛啊!他不說一句話、不吃一口飯,他黯然神傷,他淚水漣漣。但他卻毅然決然地把兒子的尸骨留在了遠在千里之外的異國他鄉,他的愛似山般的厚重,他的情如海般的深邃!他的革命胸懷如海似山!
讓我們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再一次去體會_他那凡人情感中的偉人風范吧!
五、布置作業,領悟寫法。
找出本文中人物的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側面描寫,并將其中自己喜歡的語句摘抄下來。
新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4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認識8個生字,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躊躇”等詞語的意思。了解文章大意。
2、以學生自讀、自悟為主,進一步強化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快速讀、精讀等能力,培養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思維習慣。
3、進一步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讀、說、寫”這些簡單的方法,讓學生深刻理解毛澤東是平凡的,更是偉大的。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了解一代偉人毛澤東作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無產階級革命家曠達的心胸和無私的襟懷。
【教學重點】
體會毛澤東喪子后極度悲傷的心情和常人難有的寬廣胸懷。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詩歌導入,激情引出課題
1、課前背誦毛澤東詩詞。
2、引出課題并板書(板書青山處處埋忠骨)
二、整體感知,把握文章基點
1、自由讀全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并想想:讀了課文,完成作業紙1。
2、學生自由讀
3、填空:主席的愛子()在()戰爭中(),主席收到了仿佛是()的電報后,()。志愿軍總司令彭德懷請求(),朝鮮金日成首相要求()。這個抉擇讓_()。
(1)交流并簡單了解“抗美援朝”和“毛岸英”。(板書:聞噩耗
作抉擇寫批示)
(2)剛才你細細地讀了,默默地看了,那么你最想用一個什么詞來概括主席這時的心情?
預設:心如刀割,撕心裂肺、悲痛欲絕
(3)如果讓你用一個字形容,那是什么?(板書:痛)
三、披文入情,品讀詞句意味
1、字里行間蘊涵的是痛、還是痛,這樣的文章要細細的去體會,去揣摩,現在請同學們默讀課文3-9小節,找一找,哪些文字讓你體會到深深的一份痛,讓你的心為之一顫。
2、生默讀,找找、畫畫、品品。
3、交流
預設:
A、從收到這封電報起,毛澤東整整一天沒說一句話,只是一支又一支的吸著煙。
預設:
(1)讓生抓住“整整一天”、“沒說一句話”、“一支又一支”體會到主席雖然表面未曾淚流滿面、未曾撕聲裂肺的呼喊,其實他的內心已心如刀割,體會到他深埋心中的痛。
(2)聚焦主席,找尋他的動作,的動作。(吸煙)
(3)關注細節描寫:桌子上的飯菜已經熱了幾次,還是原封不動地放在那里。
(4)(師引言):原封不動的飯菜。一個獨坐的老人,不斷點燃的香煙,沒有淚留滿面,可是痛苦已將他的心狠狠吞噬,所以他——生接讀“從收到……吸著煙。
(5)(師引言):沒有撕聲裂肺的呼喊,只用無聲的姿體語言傳遞著心似刀割的那份痛,所以他——生接讀“從收到……吸著煙。
(6)此時此刻這位痛失愛子的老父親他在想什么?
①生交流
②引導生質疑:主席和岸英分多聚少,為什么還要送他到槍林彈雨的戰場中去?
③得出結論:主席的偉大之所在。
(7)一次次分離,一次次相聚,可是這一次怎么會?
預設:生1:從此人鬼殊途。生2:陰陽相隔。
B、“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著緊鎖的眉頭,情不自禁地喃喃著。
(1)抓“情不自禁“體會主席的最后一道防線已被沖破
(2)師引導生讀“岸英、岸英”
(3)聽之讓人心頭一顫,那聲音里有掩飾不住的痛。(板書:悲痛欲絕)
C、主席仰起頭望著天花板,強忍著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無限的眷戀。
(1)聚焦主席的眼睛,這眼睛中充滿了什么?預設:悲痛、眷戀、矛盾。
(2)為什么矛盾?
D、學習兩封電報
(1)男女生分讀電報
(2)電報中讀懂了什么?
(3)結合課文,探究“破格”
①什么是破格?
②從破格中知道了什么?
(4)這兩份電報帶給主席的是什么?
預設:矛盾、痛楚。(板書:矛盾痛楚)
E、學習作抉擇的艱難痛楚
(1)兩處矛盾的心理:
“兒子活著不能相見,就讓我見見遺體吧!”
“我的兒子死了,我當然很悲痛,可是,戰爭嘛,總是要死人的。朝鮮戰場上我們有多少優秀兒女獻出了生命,他們的父母難道就不悲痛嗎?他們就不在想見一見兒子的遺容嗎?岸英是我的兒子,也是朝鮮人民的兒子,就尊重朝鮮人民的意愿吧?!?/p>
①生理解
②老師適當引導學生明白主席想到了小家、大家、甚至跨越了國界。
(2)主席下意識地躊躇了一會兒,那神情分明在說岸英難道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間了?
①“躊躇”什么意思?(猶豫)他在猶豫什么?
②岸英是主席最心愛的長子,這一簽字就意味著什么?
③齊讀:“主席黯然的目光……電文稿放在上面”。
④補充_的幾個兒子的資料,讓生談談看完的感受
⑤(師引言)愈是珍貴,就愈難舍,愈難舍就愈疼痛,這痛,回旋飄轉,也就深深撞擊我們的心扉,讓我們一起讀出矛盾痛楚的主席。(生讀“主席黯然的目光落在窗外,示意秘書將電文稿放在上面”。)
F、學習“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p>
(1)生齊讀
(2)讀懂了什么?
四、空白補寫,充實文本內涵
1、這一夜對主席注定是一個難眠之夜,我們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拿起手中的筆寫下這難眠的一夜,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和細節描寫寫出主席的那一份撕心裂肺、肝腸寸斷的痛。
2、交流
3、拓展延伸,出示資料:12年后,岸英的妻子思齊第一次赴朝鮮為岸英掃墓時,此時主席已近七十,七十的老人這樣說:“思齊,到了那,要告訴岸英:你也是代表我去給他掃墓的。告訴他,我們去晚了。告訴他,我無法去看他,請他原諒。告訴他,爸爸想他,愛他……”(課件出示話語,音樂起)
4、總結:讀著這話,我們的心忽地一沉,千言萬語,萬語千言都變得蒼白無力。他是一個平凡的父親,因為他深深愛著他的兒子,他是一個偉大的父親,因為他的心里裝著是千千萬萬的子民。讓我們記住這樣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父親。記住“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p>
新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5
教學目標 :
知識與技能
1、認識9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一代偉人毛澤東作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無產階級革命家曠達的心胸和無私的襟懷。
4、進一步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反復誦讀課文,抓住細節描寫,在朗讀中感受偉人博大的胸懷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毛澤東常人的情感世界和超人的博大胸懷。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受偉人博大的胸懷。
2、進一步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導入、揭題
1、這節課我們來學習《青山處處埋忠骨》。
2、板題:《青山處處埋忠骨》。
二、出示學習目標及指導
1、認識9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反復誦讀課文,抓住細節描寫,在朗讀中感受偉人博大的胸懷
自學時間8分鐘。
三、學生自學
四、檢測學情
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指名分段讀課文,糾正難讀的詞語: 勛鑒、殉職。“擬”應讀“nǐ”,不要讀成“yǐ”;“赴”應讀“fù”,不要讀成“pù”;“躇”應讀“chú”,不要讀成“zhù”。
3、通過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4、學生交流,教師小結: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毛澤東的愛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戰爭中光榮犧牲后,毛澤東聽聞這個噩耗后極度悲痛的心情和對岸英遺體是否歸葬的抉擇過程。)
五、品味語言,體會情感
1、默讀課文,勾畫出你深受感動的語句,多讀幾遍,仔細體會人物的情感。
2、集體交流:
可以通過談感受和有感情的朗讀表達:
⑴ “毛澤東整整一天沒說一句話,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著煙。桌上的飯菜已經熱了幾遍,還是原封不動地放在那里?!?/p>
⑵ “當年,地下黨的同志們冒著生命危險找到了岸英,把孩子送到他身邊。后來岸英去蘇聯留學。在國外的大學畢業后,他又親自把愛子送到農村鍛煉。那一次次的分離,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邊來了嗎!這次怎么會……”
⑶彭總司令要求將岸英的遺體運回祖國,這是對領袖的愛戴和體貼;而朝鮮首相金日成則要求將岸英遺體葬在朝鮮,這是對中國優秀兒女的崇敬。面對這兩種抉擇,_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⑷“主席黯然的目光轉向窗外,右手指指寫字臺,示意秘書將電文稿放在上面。”
⑸“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p>
⑹“電文稿下是被淚水打濕的枕巾。”聯系前文”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的批示,你能想象那天晚上_在作為一個父親和一個領袖時的矛盾復雜的心理嗎?
六、小結課文,升華情感
1、師:同學們,主席是平凡的,失去愛子,他也痛苦,傷心,但是,他又是偉大的,因為他擁有我們常人難有的廣博胸襟。
2、讀“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p>
七、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
1、通過對毛澤東動作、語言、神態的細致刻畫來反映毛澤東的內心世界:
如語言描寫:主席情不自禁地“喃喃”地念著兒子的名字“岸英!岸英!”。又如動作描寫:“用食指按著緊鎖的眉頭”、“整整一天沒說一句話,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著煙”、“桌子上的飯菜已經熱了幾遍,還是原封不動地放在那里”。還如神態描寫:“主席仰起頭望著天花板,強忍著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無限的眷戀。”
2、通過心理描寫來突出性格特點:
“那一次次的分離,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邊來了嗎!這次怎么會……”“兒子活著不能相見,就讓我見見遺體吧!”
八、總結全文
學完了課文,你對于_這一偉人是否有了新的認識。如果有興趣,咱們在學完了這一單元之后可以辦一張關于毛澤東的小報,其中設立一版塊就叫作“普通的偉人”。
板書設計
27、青山處處埋忠骨
接到電報
無比悲痛
作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