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在教學?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作更科學化。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牧x務教育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義務教育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
一、教材解讀:
這是一篇記敘文,記敘了鄰居家的小男孩把他在幼兒園學到的橫切蘋果的有趣發(fā)現傳給“我”的事,告訴人們:創(chuàng)造力來源于打破常規(guī)的思維方式。
學情分析:
課文故事發(fā)生在生活中,但學生平時可能缺少這方面的觀察和思維習慣。因此,學習本文,應重點引導學生體會小男孩的這種打破習慣思維的舉措。從而認識到創(chuàng)造力來源于打破習慣思維方式。
二、教學要求:
情義目標:懂得人的創(chuàng)造力來源于打破常規(guī)的思維方式,樹立創(chuàng)造意識,激發(fā)創(chuàng)造潛能。
認知目標: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會用“清晰、魅力”造句。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致內容,學習字詞。
第二課時:從小男孩的舉措中體會什么叫創(chuàng)造,受到感染,啟迪。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想給大家們講一故事,不知你們是否喜歡?什么故事呢?是關于韓國三星集團創(chuàng)始人李秉哲的故事。在講故事之前,我想問問大家,你們是否見過賣報紙,想一想他們是怎樣賣報的?誰能來學學賣報的過程?
2、你們想知道李秉哲是怎么賣報紙的嗎?
兩個小報童在車站賣報。一個報童賣報沒有什么與眾不同,賣出一份報紙,收回一份報款,賣出多少,收回多少。另一個報童的賣報的方式卻大不一樣,他不停地把手中的報紙一一往候車乘客的手中塞,而并不急于收受報款,等手上報紙沒了,他再一一回收報款。同樣是在車站賣報度日,不同的賣報方式似乎決定了兩位報童的不同的命運。這后一個報童不僅在車站贏得了更大一塊“蛋糕”——成為國際知名大企業(yè)的老總,他就是韓國三星集團的創(chuàng)始人李秉哲。
3、從這個故事中你發(fā)現什么?(老師為什么先講這個故事?)
4、揭示課題,解題激趣。
板書課題。
課題中的五角星為什么要加引號?
二、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自由閱讀課文,可以大聲讀,可以小聲讀,可以默讀……讀完幾遍后,感覺自己沒有閱讀障礙了,再試試提出一些問題。
(生自由閱讀課文)
2、請說出你們還不能理解的問題
如:一般人為什么不攔腰切蘋果?我想知道這個五角星最早是由誰發(fā)現的?作者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這鮮為人知的圖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這句話,是什么意思?“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創(chuàng)造力,往小處說,就是換一種切蘋果的方法。”為什么說換一種切蘋果的方法,就能理解了創(chuàng)造力?
……
能提出問題也是一種學習方式。愛因斯坦說:“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提出了問題,才促使我們去解決問題。)
3、問題暫時留到下節(jié)討論。先說說你讀后知道了什么?(能說出課文主要內容。)
(課文記敘了鄰居家的小男孩一次來我家玩時,把他在幼兒園學到的橫切蘋果的有趣發(fā)現傳給“我”。他的切法是攔腰切蘋果。)
4、這件事為什么給我如此深刻的印象呢?初步說一說原因。
三、作業(yè):
1、練習朗讀課文。
2、思考提出的問題。回家操作:用不同的方法切蘋果,看看能發(fā)現些什么。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聽寫詞語。
2、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匯報交流。
說說你回家切蘋果的情況,你是怎樣切的,分別看到了什么?
四、學文探索,體會何謂創(chuàng)造。
1、一般人是怎樣切的?理解 循規(guī)蹈矩
2、課文中的小男孩是怎樣切的?理解攔腰切下去
(1)演示一下切法。
(2)由此產生了怎樣的圖案?理解 橫切面 果然
3、一般人為什么不攔腰切呢?你想過沒有?(思維定勢作用 或是出于方便 出于公平 想不到切蘋果還需要創(chuàng)造性思維 )
4、“這鮮為人知的圖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理解 “魅力”。文中指什么? (小男孩的喜悅,傳遞秘密的遠。)
5、“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創(chuàng)造力,往小處說,就是換一種切蘋果的方法。”為什么說換一種切蘋果的方法,就能理解了創(chuàng)造力?
(所謂創(chuàng)造,就是要打破思維定勢,用他人沒有用過的方法,發(fā)現新秘密。自己尋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有時需要自己提出問題等。)
6、出示名言警句
(1)、 好奇心是學者的第一美德。——(居里夫人)
(2)、 我最怕/人們睜開眼睛/毫不驚奇/對白晝習以為常/活著/不追求童話的幻想/而出入 ——(羅日?杰斯特文)
(3)、健康的好奇心會幫助你消除無知。
7、 說說你從小男孩切蘋果的方法中想到了什么。安排練筆。寫一寫,再交流。
8、把你感悟最深的語句多讀幾遍(最后一節(jié)),建議背一背。
五、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用下列詞語造句。
清晰:_________
魅力:_________
學了課文,你想探索什么?(想知道第一個發(fā)現這秘密的人是誰嗎?還想探索其他嗎?)
板書設計:
蘋果里的五角星
攔腰切下去--------發(fā)現五角星
換一種切蘋果的方法-----這叫創(chuàng)造力
義務教育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2
一、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清文章脈絡,概括各個段落的大意
3、人的創(chuàng)造力來源于打破常規(guī)的思維方式
4、通過讀、寫的方式讓學生當堂記憶生字。
5、動手實踐、啟發(fā)疏導中理解文章意圖,從而知道,創(chuàng)新就是換一種思維方式。
二、教學重點:
讓學生親手操作切蘋果,發(fā)現五角星,從而在實踐中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三、教學難點 :
在實踐中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小黑板、蘋果
五、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出示蘋果的圖片,讓學生談一談對蘋果的了解,然后提出問題:”同學們知道蘋果里面有什么嗎?蘋果里面其實有顆五角星你們知道嗎?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蘋果里的五角星》看看蘋果里面是不是真的有五角星呢?“
(二)學習生字
讓學生自讀課文,學習本課生字詞瞧、 橫、疏、循、矩。
可以通過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三)、自主探究
1、下面我們請同學們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注意聽
2、同學讀完后你當小評委評一評他讀得如何。
3、通過預習,和剛才聽讀課文,你能提出什么感興趣的問題嗎?
(1)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我”從中得到了什么啟示?
4、現在請同學們圍繞這些問題開展自學,不要忘記給課文分分段,概括出段意來。
5、匯報交流
第一段(1-4):寫領居家的小男孩,把蘋果攔腰切開,把蘋果里的五角星給“我”看,出乎我的“意料”
第二段(5):我從橫切的蘋果發(fā)現五角星得到啟示
指名讀,互相評價。
提出問題
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四)分段學習:
1、 學習一、二、三自然段
2、 老師想請兩位來扮演,一位讀旁白
(1)、什么樣的小男孩出現在我們面前了?
活潑,機靈、可愛
小男孩來向我展現新本領,那么大哥哥當時真的知道嗎?那么同學們想不想知道呢,這里老師也有個蘋果,我來切一切,大家看仔細了
3、 學習四—五自然段
(1)師的切法為什么沒有五角星呢
那么同學用詞來形容老師的切法
板書:從頂部到底部(循規(guī)蹈矩)切法----一搬的蘋果核
(2)、小男孩切蘋果的方式和人們的通常的切法有什么區(qū)
別?
鄰居家的小男孩真的讓我們重新認識了一下蘋果,真的讓我們感到吃驚。
學習“我見過…………”對比兩種切法,想一想,這中切法為什么那么常時間沒被發(fā)現呢
看來要想看到蘋果里的五角星那真的得換一種新的切法發(fā)。那么從小男孩的切法中你發(fā)現什么。再讀“我見過。..”那么現在作者看到蘋果里的五角星,看到舉著蘋果的小男孩,會都多驚訝呢,你能再讀德更驚訝,更有感觸嗎
那么,現在作者面對小男孩會說什么?
教師對以上問題進行講解,概括總結。
六、教學結束:
每個小朋友回去都切一個蘋果,下次上課時進行比較,看哪些小朋友切出五角星了。
義務教育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理解文中重點詞語,理解、品讀曼德拉在獄中不懈的斗爭。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一定的分析文字,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體會文章中樸實的語言,真摯的情感,感受曼德拉為了追求自由而傾注畢生心血,努力斗爭的精神,激發(fā)學生心中向上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1、同學們,上節(jié)課老師和大家初學了22課,今天我們將繼續(xù)學習第22課。
2、學生朗讀課題
3、其中的“我”指的就是(曼德拉),他在課文中的身份是一個(囚徒)
二、分析課文第一部分
1、在書本中,電視中,你見過囚徒嗎?他們過的是怎樣的一種生活啊?
2、學生交流
3、是的,囚徒的生活是艱苦的,是痛苦的!讀讀課文一、二兩節(jié),你也能體會到曼德拉作為一個囚徒他這種艱苦的日子嗎?
4、學生讀書,交流(苦役;艱難的時日;狹窄的牢房)
5、師:越是狹窄的牢房越是沒有自由,它時時刻刻在提醒著囚犯:你是囚犯,你是罪人,你不配享有自由!
6、那么,在如此艱苦的時日里,曼德拉又是怎么做的呢?
7、交流:洗洗衣物------
8、他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想方設法為每天的生活尋找些許慰藉;使獄中生活充實一點)
9、出示上面兩句話,讓學生體會他這樣做的目的。
10、教師:雖然這樣的慰藉是很少的,但是作者還是“想方設法”找尋,能使生活充實“一些”,從中你卻感受到曼德拉是個怎樣的人啊?
11、板書:樂觀向上、積極
12、朗讀課文第一部分
三、分析課文第二部分
(一)
1、是啊!曼德拉是一個樂觀向上,積極生活的人,也是一個對菜園情有獨鐘的人。
2、曼德拉對菜園的情有獨鐘是課文第六小節(jié)描寫的,請一個學生朗讀第六節(jié),其他學生思考,你從哪些地方能體會作者對菜園的情有獨鐘?
3、朗讀
4、交流:(親密接觸)讀好這句話
5、是的,作者對菜園一直以來就是如此“情有獨鐘”,以至于他剛到羅本島,他就要求__允許他在監(jiān)獄的院落里開辟一方菜園。但是,這一方菜園他得來容易嗎?讀讀課文第三小節(jié),再來說說。
6、學生朗讀第三小節(jié),交流(多年來,一直拒絕,但是最終)
7、你從中又覺得曼德拉是個怎樣的人呢?
8、板書:堅持不懈
(二)
1、對這來之不易的菜園曼德拉格外珍惜,格外愛護。他為菜園做了些什么呢?自己讀讀課文四、五、七按節(jié),邊讀邊做做記號!
2、交流
a)成天都在地里不停地挖掘
(談談自己的體會,抓住紅色的字;朗讀體會)
b)首先選種了---
(說說他這樣做的原因;從產量增長中,你有什么感想)
c)訂閱書籍,學習耕種,了解方法,更加可貴的是作者不怕失敗
3、在曼德拉的辛勤勞作下,作者的菜園一片生機盎然,收獲的季節(jié)到了,曼德拉來到了他的一方菜園。他看到了什么,他情不自禁地說----(出示圖畫,學生練習說話)
(三)
1.是啊!多么美好的一切啊!曼德拉辛勤耕作這一方菜園,收獲的不僅是碩果累累,更是寶貴的精神財富。
2.讀讀第八節(jié),談談自己的感受。
3.理解"一絲自由的滋味"(少有的;一方)
4.朗讀第八節(jié)
四、分析課文第三部分
1.作者收獲的不僅是心里上的自由,更加獲得了生活中深刻的哲理。
2.收看錄象
3.要更好的理解這段話,我們必須聯系曼德拉本人的生平與經歷。出示曼德拉本人的生平與經歷,指名學生朗讀
4.四人小組討論,聯系實際,說說你們的理解
5.指名交流
6.朗讀這段話
五、總結課文
1.讓我們一起記著這位為了黑人的解放事業(yè),窮盡畢生心血,堅忍不拔的偉大領袖曼德拉,記著在菜園中發(fā)生的感人的故事。
2.記著他的這段響亮世界的話語:"斗爭就是我的生活,我會繼續(xù)為自由而戰(zhàn),直至我死。"
板書設計:
22、我的菜園
積極向上
堅持不懈
不辭艱辛
義務教育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4
Ⅰ、教學要求:
1、 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結合課文理解詞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通過課文語言材料,了解曼德拉在監(jiān)獄中的生活,感悟其為爭取黑人自由解放的堅忍不拔的斗爭精神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3、能讀通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練習分段。
Ⅱ、教學重點:
抓住關鍵詞句朗讀感悟曼德拉為爭取黑人自由解放的堅忍不拔的斗爭精神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Ⅲ、教學媒體:
投影小黑板
Ⅳ、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揭題釋題,激發(fā)興趣。
1、 板書課題:我的菜園。
2、 釋題。 “我”即“曼德拉”(1893—1981),是南非人民民主運動的杰出領袖,是南非歷第一位黑人總統,1993年曾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在曼德拉的人生經歷中,曾經有過27年的監(jiān)獄歲月。 菜園:種蔬菜的園子
3、激發(fā)興趣:對于我們許多同學來說,菜園是一個并不陌生的地方。在城市的郊區(qū)和農村,許多人家都有種菜的土地,那就是他們的菜園。 簡單的說,菜園就是種蔬菜的地方。即使是自小生活在城市的同學也知道,每天從菜場買回來的蔬菜,都是從菜園運過來的。種菜的人一般都是最普通、最平常的人,他們種菜,是為了生活;菜園,是他們賴以生存的一塊土地。曼德拉并非尋常之人,為什么他也有自己的菜園,還要親自種菜呢?我們讀了課文,就能了解其中所包含的不尋常的故事。
二、 初讀課文
1、 出示自讀要求:
(1) 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 二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什么內容。
(3)三讀課文,劃分段落。 課前布置預習查字(詞)典:情有獨鐘苦役呵護戲謔慰藉
2、 檢查自讀效果。
(1) 認讀下列詞語:__ 苦役 垃圾 呵護 爭取 允許 情有獨鐘 監(jiān)獄 辣椒 慰藉(jiè) 收獲 寬敞 意義 放棄 拒絕 戲謔(xuè ) 糾正生字讀音
(2) 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結合課文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見上述預習內容)
3、 認真朗讀全文,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4、 默讀課文,練習分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曼德拉終于獲準在監(jiān)獄的院落里開辟一方菜園。 第二段(第4——8自然段)曼德拉開辟菜園的過程和對耕種的情有獨鐘。 第三段(第9自然段)曼德拉在耕作菜園中悟出的深刻道理。
三、 指導書寫生字。
1、說說容易寫錯的字獄:說出間架結構及筆順。
2、學生描紅
四、作業(yè)
1、 用鋼筆描紅、臨寫生字、詞語(見練習冊)。
2、 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 復習檢查
1、 朗讀詞語
2、 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二、學習第一至三自然段。
1、指名朗讀第一部分
2、曼德拉在獲準開墾菜園之前處境怎樣?你從哪些詞語體會出來的?(當時是一名囚徒,從結束苦役后只能在“監(jiān)獄內的院落里做一些事情”中看出來。他的處境也非常苦,度日如年,從“艱難”一詞可以體會出來。)
3、 為了給自己監(jiān)獄中的生活找些慰藉,曼德拉又是怎樣做的呢?
4、 為了給“每天的生活尋找”更多的“慰藉”,曼德拉多年來一直堅持“要求__允許”他“在獄中的院落里開辟一方菜園”,“最終,__做出了讓步”。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曼德拉是怎樣的一個人?(極為堅強的人)
5、 齊讀
三、學習第4至第8自然段
1、 默讀思考:曼德拉是怎樣開墾菜園、選種蔬菜的?從哪些描述可以看出他對菜園情有獨鐘?
2、 交流要點:
(1) 菜園所在地“土壤干燥,亂石叢生”,為了“給作物騰出生長的空間”,他“成天都在地里不停地挖掘”。 曼德拉選種的蔬菜是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在惡劣的環(huán)境里也能生長的西紅柿、辣椒、洋蔥。
(2) 從以下描述可以看出曼德拉對耕種菜園情有獨鐘。
①“早在福特哈爾上大學時,我就在一位教授的菜園里種過菜。”
②“辛苦的腦力勞動之后,我就到菜園里去,沉浸在與土地的親密接觸之中,自得其樂。”
③在監(jiān)獄大院的“不停挖掘”,使得“一些朋友戲謔我生來就是一個礦工。” (這表明:開辟菜園的工作是異常艱辛的,猶如開礦一樣。曼德拉開辟菜園是異常投入的。)
④“我開始訂閱有關種菜的書籍,學習各種耕作的技術,了解各類化肥的使用方法。”
⑤“播下種子,觀察生長,悉心照料,然后收獲。成為這一方天地主人的感覺讓我體會到一絲自由的滋味。”
(3)指導朗讀
3、第9自然段
(1) 指名朗讀
(2) 這一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總結、深化)
(3) 曼德拉認為對一個領導人來說,應該從耕種菜園這件事悟出一個深刻的道理。你能具體說說這是個怎樣的道理嗎?
(4) 齊讀
四、合作探究課題
(1) 曼德拉的菜園有些什么特點?
(2) 曼德拉為什么這么多年一直堅持要求__允許他在獄中的院落里種這個菜園?
(3) 從一個的角度看,曼德拉在耕種菜園的過程中悟出了怎樣深刻的道理?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先要有播種、觀察、耕耘,然后才會有收獲。忠于職守,盡心盡責。領導要悉心呵護人民群眾,群力擊退敵人,全力挽救能夠爭取的一切,全力清除影響成功的一切障礙。)
五、 作業(yè)
(1) 抄寫詞語
(2) 熟讀課文 第三課時
義務教育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3、通過課文語言材料,了解曼德拉在監(jiān)獄中的生活,感悟其為爭取黑人自由解放的堅忍不拔的斗爭精神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教學重點:
抓住關鍵詞句朗讀感悟曼德拉為爭取黑人自由解放的堅忍不拔的斗爭精神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教學媒體:
投影小黑板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結合課文理解詞義。
2、能讀通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練習分段。
教學重點:
讀通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題釋題,激發(fā)興趣。
1、板書課題:我的菜園。
2、釋題。
“我”即“曼德拉”(1893—1981),是南非人民民主運動的杰出領袖,是南非歷第一位黑人總統,1993年曾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在曼德拉的人生經歷中,曾經有過27年的監(jiān)獄歲月。
菜園:種蔬菜的園子
3、激發(fā)興趣:對于我們許多同學來說,菜園是一個并不陌生的地方。在城市的郊區(qū)和農村,許多人家都有種菜的土地,那就是他們的菜園。
簡單的說,菜園就是種蔬菜的地方。即使是自小生活在城市的同學也知道,每天從菜場買回來的蔬菜,都是從菜園運過來的。種菜的人一般都是最普通、最平常的人,他們種菜,是為了生活;菜園,是他們賴以生存的一塊土地。曼德拉并非尋常之人,為什么他也有自己的菜園,還要親自種菜呢?我們讀了課文,就能了解其中所包含的不尋常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
1、出示自讀要求
(1)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二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什么內容。
(3)三讀課文,劃分段落。
課前布置預習查字(詞)典:情有獨鐘苦役呵護戲謔慰藉
2、檢查自讀效果。
(1)認讀下列詞語:__ 苦役 垃圾 呵護 爭取 允許 情有獨鐘 監(jiān)獄 辣椒 慰藉(jiè) 收獲 寬敞 意義 放棄 拒絕 戲謔(xuè) 糾正生字讀音
(2)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結合課文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見上述預習內容)
3、認真朗讀全文,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4、默讀課文,練習分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曼德拉終于獲準在監(jiān)獄的院落里開辟一方菜園。
第二段(第4——8自然段)曼德拉開辟菜園的過程和對耕種的情有獨鐘。
第三段(第9自然段)曼德拉在耕作菜園中悟出的深刻道理。
三、指導書寫生字。
1、說說容易寫錯的字獄:說出間架結構及筆順。
2、學生描紅
四、作業(yè)
1、用鋼筆描紅、臨寫生字、詞語(見練習冊)。
2、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課文語言材料,了解曼德拉在監(jiān)獄中的生活,感悟其為爭取黑人自由解放的堅忍不拔的斗爭精神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教學重點:
抓住關鍵詞句朗讀感悟曼德拉為爭取黑人自由解放的堅忍不拔的斗爭精神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朗讀詞語
2、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二、精讀感悟
(一)第一至三自然段。
1、指名朗讀第一部分
2、曼德拉在獲準開墾菜園之前處境怎樣?你從哪些詞語體會出來的?(當時是一名囚徒,從結束苦役后只能在“監(jiān)獄內的院落里做一些事情”中看出來。他的處境也非常苦,度日如年,從“艱難”一詞可以體會出來。)
3、為了給自己監(jiān)獄中的生活找些慰藉,曼德拉又是怎樣做的呢?
4、為了給“每天的生活尋找”更多的“慰藉”,曼德拉多年來一直堅持“要求__允許”他“在獄中的院落里開辟一方菜園”,“最終,__做出了讓步”。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曼德拉是怎樣的一個人?(極為堅強的人)
5、齊讀
(二)第4至第8自然段
1、默讀思考:曼德拉是怎樣開墾菜園、選種蔬菜的?從哪些描述可以看出他對菜園情有獨鐘?
2、交流要點
(1)菜園所在地“土壤干燥,亂石叢生”,為了“給作物騰出生長的空間”,他“成天都在地里不停地挖掘”。
曼德拉選種的蔬菜是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在惡劣的環(huán)境里也能生長的西紅柿、辣椒、洋蔥。
(2)從以下描述可以看出曼德拉對耕種菜園情有獨鐘。
①“早在福特哈爾上大學時,我就在一位教授的菜園里種過菜。”
②“辛苦的腦力勞動之后,我就到菜園里去,沉浸在與土地的親密接觸之中,自得其樂。”
③在監(jiān)獄大院的“不停挖掘”,使得“一些朋友戲謔我生來就是一個礦工。”
(這表明:開辟菜園的工作是異常艱辛的,猶如開礦一樣。曼德拉開辟菜園是異常投入的。)
④“我開始訂閱有關種菜的書籍,學習各種耕作的技術,了解各類化肥的使用方法。”
⑤“播下種子,觀察生長,悉心照料,然后收獲。成為這一方天地主人的感覺讓我體會到一絲自由的滋味。”
(3)指導朗讀
3、第9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這一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總結、深化)
(3)曼德拉認為對一個領導人來說,應該從耕種菜園這件事悟出一個深刻的道理。你能具體說說這是個怎樣的道理嗎?
(4)齊讀
三、合作探究課題
(1)曼德拉的菜園有些什么特點?
(2)曼德拉為什么這么多年一直堅持要求__允許他在獄中的院落里種這個菜園?
(3)從一個的角度看,曼德拉在耕種菜園的過程中悟出了怎樣深刻的道理?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先要有播種、觀察、耕耘,然后才會有收獲。忠于職守,盡心盡責。領導要悉心呵護人民群眾,群力擊退敵人,全力挽救能夠爭取的一切,全力清除影響成功的一切障礙。)
四、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熟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總結課文。
2、完成本課練習。
教學過程:
一、復習
默寫詞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總結課文
1、默讀課文,說一說曼德拉為菜園做了些什么?他從中得到了哪些收獲?
2、你覺得他是怎樣的一個人?(堅忍不拔樂觀向上)
三、作業(yè)
每課練
義務教育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
★ 小學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