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蘇教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新蘇教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新蘇教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學習運用成語造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學習要戒驕戒躁,刻苦磨練。只有謙虛謹慎、精益求精,才能不斷進步。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大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懂得學無止境,刻苦磨練的道理。只有謙虛謹慎、精益求精,才能不斷進步。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簡介孟軻,理解課題
1、板書課題:孟母教子
(1)領讀課題(子,讀zǐ)。你們已經預習過課文,課題中的“子”是誰?(回答后板書:孟軻)
(2)誰能把這一課題解釋一下?
(孟軻的母親教育兒子)
2、簡要介紹“孟軻”:我國古代,有一位與孔子齊名(人稱“孔孟”)的思想家,名叫孟軻。母親為了教育孟軻,曾經搬家三次。開始,他家離墓地不遠,年幼的孟軻常常學做掃墓、筑墳的游戲。母親見了,說:“這里不是我們應該居住的地方。”就把家搬到了街市的附近。小孟軻又學商販叫賣起東西來。母親見了,說:“這里也不是我們居住的地方。”再搬家,這次她把家搬到了學宮附近,孟軻游戲的內容變成了學習人們文明的言行舉止。母親見了,說:“我們家孟軻住在這里才對啊!”于是,就在學宮旁住了下來。后來,孟軻終于成了大儒家。
二、初讀指導
1、給各自然段標上序號。
2、練習速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孟母教子”的哪幾個方面的內容?重點寫的是什么?
(1)這篇課文寫了三個方面的內容:
①孟軻的母親教育兒子的原因;
②孟母教育兒子的具體做法;
③孟母教育兒子的效果。
(2)重點寫孟母教育兒子的具體做法。
3、課文可以分為哪三段?
(第一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各是一段,第二到六自然段為一段)
4、分步理解生字詞。
(1)第一自然段。
①朗讀,提出生字詞:
孟軻kē、天資zī、聰穎yīng、長輩bèi、寵chǒng愛
沾沾zhān自喜、憂心忡忡chōng
②對照拼音,讀準字音
③結合課文內容想想詞語的意思。側重講解:
天資聰穎:智商高,非常聰明。
寵愛:(上對下)喜愛。
沾沾自喜:自以為不錯而得意的樣子。沾沾,自己以為得意的樣子。
(2)第二、三自然段
①默讀,提出生字詞。
公孫sūn、一旦dàn、樊fán、籠lóng
②認讀后講解:
公孫:和歐陽、司馬一樣,是復姓。
一旦:忽然有一天。
樊籠:比喻受束縛而不自由的地方。樊,關鳥獸的籠子。
(3)第四、五自然段
①輕聲讀課文,畫出生字詞。
彎弓搭dā箭jiàn、嗖sōu、獐zhāng、呆dāi、選xuǎn、左zuǒ
②各自認讀,提醒注意:“嗖、左”是平舌音;“獐”是翹舌音
③結合插圖講“彎弓搭箭”。讓學生指“左”(左手、左邊、左上方……),講“選”是“挑選、揀”的意思。
④講解。
呆:發愣;
獐:一種動物,形狀像鹿而較小,身體上面是黃褐色,腹部白色,毛較粗,沒有角。
(4)第六、七自然段
默讀,提出生字詞:成績。學生理解。
5、提示全課生字詞,指名認讀。
孟軻天資聰穎長輩嗖呆寵愛沾沾自喜憂心忡忡公孫一旦樊籠成績獐選左彎弓搭箭
6、朗讀課文,要求讀通,結合正音。
7、用鋼筆描紅
“資”上面的“次”最后一筆是捺;下面的“貝”最后一筆是點。
“寵、籠”下面是“龍”,“∕”畫要穿過豎彎鉤的“豎”部)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這篇課文是怎么分段的?重點又是哪一段?(第二段)
今天,我們先共同學習第二段。
二、精讀訓練
1、第二自然段說“孟母思來想去,終于有了辦法”,在這一自然段里有沒有寫“辦法”呢?
(沒有寫具體的“辦法”,只是說“孟母興致勃勃帶著小孟軻去登山,同行的還有孟軻的外公公孫將軍”)
2、討論:這里為什么不寫?
(不寫,我們讀的人就會急于往下看個究竟,起到了吸引人閱讀的作用)
3、媽媽用的是什么辦法?請速讀第三至六自然段,用一句話說說“辦法”。
(孟母帶著孟軻看外公公孫將軍射箭)
4、外公箭法高明,可以用兩個成語來概括。大家默讀第四、五自然段以后一定能找到?
學生:百發百中百步穿楊(板書)
5、請讀一讀寫公孫將軍“百發百中”的話,找出兩個表明“百發百中”的詞語。
(外公慢條斯里地彎弓搭箭……無一逃脫。兩個詞語是“應聲倒地、無一逃脫”)
6、這兩個詞是什么意思?
7、請講一講“百步穿楊”的具體情況?
(1)各自輕聲讀第六自然段,練習復述。
(2)簡單地說:在一百步之外射箭,能射穿指定的楊樹的葉子。
(3)具體地說:(與課文內容同)
(4)指名講述
8、讀第七自然段,思考;
(1)這一夜,小孟軻為什么沒睡好?
(說明他想了很多:自己天資雖然比較聰穎,先生和長輩都喜歡我,但我不應沾沾自喜;外公的箭法高明,能百發百中、百步穿楊可不是一日之功,是平時刻苦練習的結果。我可要刻苦學習,不能驕傲自滿啊!母親讓我看外公射箭,用心良苦,是為了讓我從中受到教育,有所長進,我可不能辜負她的一片心啊!)
(2)“母親讓他明白了那么多道理”,你們想想具體有哪些?
(外公的箭法好,是刻苦練習的結果;與外公相比,差得太遠了。我可不能有了一點成績就驕傲自滿,要繼續前進,才會有出息)
9、如果要把第二段分為三層,該怎么分?
(第一層:第二、三自然段,寫帶小孟軻登山;第二層:第四、五自然段,寫看外公射箭;第三層:第六自然段,寫孟軻受到教育)
10、默讀第二段,學生質疑,教師答疑。
11、學習第一自然段,孟軻的母親怎么會想到帶孟軻去看外公射箭的?
讀課文回答,板書:沾沾自喜憂心忡忡
12、孟母教子的效果怎樣?
(1)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板書:雨后春筍蒸蒸日上
(2)說說這兩個成語的含義
三、作業
1、聯系課文或查字典,理解下列成語的意思
沾沾自喜憂心忡忡百發百中四面八方興致勃勃慢條斯理百步穿楊雨后春筍
2、熟讀文中寫“百發百中、百步穿楊”的句子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指名讀文中寫外公“百步穿楊”的句子
(學生回答時,若把“就這樣左一箭右一箭,只射得那根柳條落葉紛紛”也答上,可討論:這句話要不要讀?結論不用讀)
2、讀成語,正音
沾沾自喜憂心忡忡百發百中四面八方興致勃勃慢條斯理百步穿楊雨后春筍
二、指導用成語造句
1、引導理解成語
(1)學生交流
(2)小結
憂心忡忡:心中憂慮不安。忡忡,憂慮不安的樣子。
百發百中:每次都命中目標,形容射箭或射擊非常準。
四面八方:泛指周圍各地或各個方面,文中指四周圍。
興致勃勃:形容很感興趣。興致,興趣;勃勃,旺盛的樣子。
慢條斯理:形容動作緩慢,不慌不忙。
百步穿楊:形容箭法或槍法非常高明。
雨后春筍:春天下雨后竹筍長得很多很快。文中講孟軻進步快。
2、討論:在選成語造句時節應注意什么?
(一定要考慮在一個什么適當的情況、場合下,用得上有關成語。比如:“沾沾自喜”要設想在某個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或進步而暗暗高興,這個詞有一定程度的貶義)
3、自選兩個練習造句
4、相互交流,提出修改意見補充
5、全班討論,相機指導
新蘇教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2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部分生字,會正確書寫“呆和沾”,理解新詞“沾沾自喜、憂心忡忡、慢條斯理”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感受孟母教子的良苦用心,并通過小孟軻行為的轉變,懂得學習要戒驕戒躁,刻苦磨練,謙虛謹慎,才能不斷進步。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大意,積累好詞佳句,并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懂得學無止境,刻苦磨練的道理。只有謙虛謹慎、精益求精,才能不斷進步。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談談自己的母親。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人值得我們一輩子去記住。說一說,現在你的腦中印象最深的人是誰?
2、讀題質疑。(孟母為什么教?怎樣教?教得結果怎樣?)
二、讀文,初步感知人物
1、要解決這些疑問并不難,我相信只要認真讀書就可以解決了。先來看一看,讀書前有什么小提示。
出示要求:
(1)大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2)劃出文中喜歡的人物,與同桌交流互享。
2、交流生字新詞,初步感知孟軻
(1)不同方式讀: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適機評價)
(2)用上一兩個詞語,來說一說文中的人物。
三、品讀,學習孟母為什么要教子。
出示句子:“小孟軻天資聰穎,受到先生和長輩的寵愛,不禁沾沾自喜。這使孟母憂心忡忡。”指名讀。
1、結合學生對的發言,導入課文第一段學習。
2、讀一讀,說一說,孟母為什么要教子?
3、指導理解沾沾自喜,憂心忡忡
4、說話訓練:孟軻會怎樣沾沾自喜?孟母又會怎樣憂心忡忡?
5、指導有感情朗讀:帶上他們此時的心情讀。(多練習)
四、感知孟母教子的良苦用心
◆孟母看到孟軻沾沾自喜,僅僅是憂心忡忡嗎?她還在干什么?(想方法)出示句子:孟母思來想去,終于有了辦法。
讀一讀,說一說:從這句話里讀感受到了什么?(板書:日思夜想、終于)
◆孟母終于想出方法來了,那么這是一個什么方法呢?請同學們趕緊到文章里找一找,讀一讀吧!
交流學習:
1、說一說,課文哪幾個自然段介紹了這個方法?
2、出示課文的4-5自然段,自由讀一讀,說一說,從這兩段話里讀出了什么?
3、交流,從哪些地方看出外公箭法高超?(兩方面引導)
●外公百發百中百步穿楊
這兩個詞語的意思一樣嗎?文中是怎么寫的?劃一劃相關的詞語讀一讀。
●孟軻看呆了(指導書寫呆)
說話練習。此時此刻,你覺得孟軻心里在想什么?應該讀出什么樣的語氣。
●有感情朗讀。
◆學習第6自然段
孟軻感受到了母親的這一番良苦用心,所以這一夜(師出示句子),(生讀)小孟軻沒有睡好,他沒想到上山來,母親讓他明白了那么多道理。
(1)是呀,這一夜小孟軻是輾轉反側,睡不著覺,他在想什么呢?你又在想什么呢?同學們,拿出筆,把你想說的都寫下來吧!
(2)學生交流從中悟到的道理,并寫在稿紙上。
五、情感升華
母親用一生的時間都在教育孟軻,她成功了嗎?(補充介紹孟子相關資料)
孟母教子的故事還有很多,(出示幻燈)希望有興趣的同學多去讀讀這些優美的故事。
最后,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走出我們的教室,走進我們的生活。(播放樂曲《感恩的心》樂曲中結束)
新蘇教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囑咐”造句。
3、明白做事要實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蒲公英不同的選擇導致的最終結局,體會語言中蘊涵的深刻哲理。
教學準備:
投影,掛圖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可愛”、“親切”造句。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知道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教學過程:
一、看圖導入
1、多媒體顯示蒲公英圖片
圖上的植物是什么?你能說說它的特點嗎?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蒲公英的文章。(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長句多讀幾遍;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生詞。
2、檢查自讀情況
分小節朗讀課文,相機學習生字新詞。
(1)正音:“絨”翹舌音;“降”后鼻音;“傘”平舌音。
指導朗讀長句:一陣陣風吹過……隨風飄蕩。
(2)相機理解“囑咐”,聯系生活實際:你出門時媽媽會囑咐你什么?爸爸出門時媽媽會囑咐些什么?
“迷惑”;用“親切”造句
(3)分角色朗讀課文第三小節。理解“波光粼粼”你在哪見過波光粼粼的湖面?
詞語練習:出示“金光閃閃,波光粼粼,銀花朵朵”,你能照樣子說幾個嗎?
(4)理解“茁壯”
三、理清課文脈絡
1、同桌互讀課文,交流各小節的意思。
2、指名說一說
(1)成熟的蒲公英種子在藍天白云下隨風飄揚。
(2)太陽公公對蒲公英的囑咐。
(3)蒲公英對太陽公公的囑咐產生的不同的態度和行動。
(4)落在不同地方的蒲公英種子的不同命運。
四、總結全文
說說文章的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五、作業
1、朗讀課文
2、完成課后第三題
板書:8、蒲公英
小降落傘隨風飄蕩
太陽公公親切囑咐
各奔前程
各有結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憑借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知道做任何事情必須實事求是,腳踏實地,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1、同學們,我們繼續學習《蒲公英》,相信學過課文后,你會從小蒲公英的經歷中悟出深刻的道理。
二、抓住“可愛”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讀課文,你讀明白了什么?
2、指名讀,播放蒲公英飄揚在空中的情景。
3、你心情愉快嗎?你最想用哪個詞來形容蒲公英的絨球?出示填空()的絨球。
4、再次欣賞圖片
5、指導用“可愛”造句
過渡:可愛的蒲公英種子在藍天中自由地翱翔,多歡快呀!它們從空中往下看,會看到什么呢?(隨即出示相關圖片:沙漠、湖泊、城市、花園等)
如果你是小蒲公英你想飛到哪兒去?你想放聲說些什么?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引讀太陽公公的話
2、指導朗讀太陽公公的話(讀出親切、疼愛又有點擔心的語氣)]
自由練讀,指名讀(評價)
3、你從太陽公公的話中感受到了什么?
4、多慈祥的太陽公公呀!讓我們再次讀出它的擔心。(齊讀)
過渡:如果你是蒲公英,聽了太陽公公的話你會怎么回答呢?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1、引讀齊聲回答的話
2、真是這樣嗎?太陽公公擔心的事情有沒有發生呢?自由讀,畫出兩種種子的不同表現。
3、指名讀第一種:體會話里的意思。(看不起泥土)你覺得它說這話時怎樣的表情?指導朗讀(評價)
4、指導表演(可以自己加臺詞,加動作)
5、另一顆種子又是怎樣說的呢?指名讀
6、出示波光粼粼的圖片,理解“波光粼粼”。抓住“得意”想象種子會得到怎樣的快樂?
7、拓展:其余還會有被事物表面迷惑的種子嗎?想象他們會說些什么?
過渡:種子們選擇的道路不同,結局也不同。
五、學習第四自然段
1、自由讀,思考他們各有怎樣的結局?
2、指名回答,相機板書:沙漠干死
湖泊淹死
泥土茁壯成長
3、播放多媒體課件
六、揭示寓意
1、金燦燦的陽光下,那成熟的蒲公英也結出了許多美麗的絨球,他們看著自己的孩子即將遠行,會對他們說些什么呢?
2、指名說,齊讀太陽公公的話
3、蒲公英的孩子們會明白媽媽的囑咐嗎?明白媽媽話里的含義嗎?
你明白了什么?(做任何事情必須實事求是,腳踏實地,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4、像這種通過一個故事來告訴讀者一個深刻道理的文章我們稱之為寓言。
七、作業
想象兩種種子的遭遇,寫一篇想象作文。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指名有感情地讀課文。
二、用“可愛”“親切”造句
1、指導用“可愛”造句。
(1)說說哪些東西可愛。
(2)告訴學生我們可以說什么東西可愛,也可以說可愛的什么怎么樣。
(3)練習口頭說話。
(4)學生練習寫句子。
2、指導用“囑咐”造句。
(1)引讀課文中的句子,體會“囑咐”的意思及應用范圍。
(2)練習說話,寫句子。
三、教學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教學生字字形。
(1)要求學生用自己掌握的方法自學生字字形。
(2)檢查自學情況。
教師相機點撥。
熟字加偏旁:付一咐公一翁
熟字換偏旁:呢一泥課一顆福一富
囑:提醒注意“禹”的筆順。
2、指導書寫。
左窄右寬的字:囑、咐、泥
左右等寬的字:顆、數
上小下大的字:富、翁
3、練習描紅。
四、作業
1、抄寫詞語。(課后作業3)
2、加偏旁組詞。
新蘇教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4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兩條綠線中的6個生字只是認識不寫。認識一個多音字。
教學重點:能學會生字。
教學難點:能掌握寫鋼筆字的要求、寫好生字。
教學過程:
一、出示圖片。
1、出示蒲公英圖,引導學生說說圖上蒲公英的樣子以及有關知識。
(相機出示詞語:蒲公英花托絨球降落傘)
(蒲公英是冬末春初抽花莖,頂端生一頭狀花序,開黃色舌狀花,結瘦果,褐色,有白色軟毛,果實成熟時形成似一白色絨球,有毛的果實隨風飛散。蒲公英的種子是靠風傳播的。)
2、教學生字。
蒲:指名讀這個字。
托:讀準三拼音節,理解字義。
絨:指名拼讀,注意右邊的筆順。
降:提醒學生右邊的筆順,不要寫錯。
傘:老師提醒讀準平舌音,注意平舌音。
師:春天,蒲公英花盛開了,也許它不惹人注目,因為它只不過是一朵朵普通的小花。但它們在金燦燦的陽光競相開放,把大地裝點得非常美麗。到了秋天,蒲公英的花瓣落了,會怎么樣呢?(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出示要求自讀課文。
(1)自由輕聲練讀課文兩到三遍。
(2)畫出生字詞,讀準生字字音。
(3)標好自然段的序號,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查自讀情況。
(1)抽讀詞語卡片。
囑咐迷惑湖泊泥土兩顆黑黝黝
寶貝富翁干死茁壯波光粼粼
囑、茁:讀翹舌音。粼:讀前鼻音。
翁:讀后鼻音。
多音字:數(shǔ)泊(pō)干(gān)
(2)指導讀長句,注意停頓。
出示投影片:
那可愛的絨球就變成了幾十個小降落傘,在藍天白云下隨風飄蕩。
第二年的春天,落在沙漠里的蒲公英種子早已干死;落在湖泊里的種子早已淹死;只有落在泥土里的種子茁壯成長起來,他們在金燦燦的陽光下競相開放,把大地裝點得更加美麗。
三、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辨別字形,注意寫法,提醒學生怎么樣寫。
2、著重講惑和降的寫法。
用鋼筆描紅。
四、布置作業。
1、練習描紅。
2、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指導學生收集有關資料,并掌握收集的方法。
3、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做事要實事求是,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現象所迷惑。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
教學難點:感悟道理。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聽寫詞語
囑咐迷惑湖泊泥土兩顆寶貝富翁茁壯
2、指名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二、精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1、看圖,然后投影出示第二句。指名讀,說說:絨球是指什么?這句話是什么寫法?把什么比作什么?
2、指導朗讀。
第二自然段。
1、出示太陽公公的話。
(1)囑咐是什么意思?
(2)太陽公公告訴蒲公英種子什么樣的地方不能去?
(3)只有什么樣的地方才能去?
(4)師范讀,故意漏也,并說說為什么要加也。
2、指導朗讀太陽公公的話。
3、學生回答,老師相機板書:
金光閃閃銀花朵朵黑黝黝
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思考:
小降落傘聽了太陽公公的話,有什么不同的說法?
2、出示重點句子理解:
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瞧,那金光閃閃的地方一定有數不清的寶貝。到那兒去,我準會變成百萬富翁。
理解:黑黑的泥巴什么意思,表達了種子什么樣的感情?
(輕視、看不起)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二、三自然段。
三、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寫詞語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習第四自然段,用囑咐造句。
3、知道做任何事情必須腳踏實地、實事求是。
教學重點:學會用囑咐造句。
教學難點:明白課文中說明的道理。
教學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過渡:小降落傘聽了太陽公公的話,說法和做法各不相同,它們的結果怎樣呢?我們一起來學習第四自然段。
二、指名讀第4自然段。
1、說說幾種小降落傘的不同結果。
老師相機板書:
干死淹死茁壯成長
2、理解詞語:茁壯、競相開放、裝點
3、結合上下文進一步理解句子的意思。
4、再讀第4自然段,說說小降落傘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結果?
(落在沙漠里的種子一心想成為百萬富翁,他被金光閃閃的地方所迷惑,沙漠里沒有水,所以他就死去了。落在湖泊里的種子一心想快樂,他被銀花朵朵的地方所迷惑,湖泊里沒有土,有的只有水,所以他被淹死了。落在泥土里的種子實事求是,不注重表面現象,所以它們能茁壯成長。)
指導讀好第4自然段。
三、討論
討論題:由蒲公英種子的不同結果,你想到了什么?
1、自由發言
2、教師小結
做人,要腳踏實地,不要被表面現象迷惑,不要有不切實際的想法。要聽取前輩正確的指導。
四、指導復述
1、要記住內容,首先要理清課文的前后順序。
(1)第一段的順序是:花瓣落,絨球長,風吹過,傘兒飄。
(2)第二、第三段的總體順序是囑咐湖泊結果,每一部分大體又是按沙漠湖泊泥土敘述的。因此,在腦海里應該有上面的記憶框架。
2、各自練習復述
3、指名當眾復述
五、總結全文。
1、齊讀全文。
2、學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六、課堂練習。
讀下面的詞語,再說出幾個類似的詞語。
一陣陣、黑黝黝、金燦燦
七、作業:
1、用囑咐造句。
2、多音字組詞。
新蘇教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5
一、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樹葉的美,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懂得要找正自己的位子,為集體服務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學習課文,理解課文。
三、教學難點:理解科文所蘊含的道理。
四、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1師板書課題,指名讀課題 2看了這個題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3師引導學生質疑:樹葉怎么美?什么樣的樹葉才美?
二、初讀課文
1生自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和小組的同學合作,輪讀課文。
3檢查初讀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檢查生字讀音。指讀,領讀,開火車讀,齊讀。注意正音
(2)出示詞語卡片,輪讀。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讀自己最喜歡的那一段。
三、感知全文
1、分自然段讀課文 2、問: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四、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讀 2.小組內交流學習生字
3.指名說說這幾個字怎么記,在田字格里怎樣擺好看。 4.學生描紅練習。
五、作業 課后收集樹葉,看誰能找到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
第二課時
一、復習提問
1、展示自己收集的樹葉,告訴大家你在那里收集到的,當時的情景如何,是否找到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
2、作者也去采樹葉,為什么不忍心摘一片葉子呢?
二、精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思考 :他看到什么樣的樹和樹葉?為什么他沒有摘樹葉?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引導學生體會樹美,樹葉美。
(4)指導朗讀,讀出美的意境(5)再讀課文,深入體會樹和樹葉的關系。
(6)從課文中的"大樹"和"葉子",你想到了什么?
填空練習
為了我們的大樹,做一片美的葉子吧! 為了 ,做一個 的 吧!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體、置、輸、茁、間指名讀 2.小組內交流學習生字
3.指名說說這幾個字怎么記,在田字格里怎樣擺好看。 4.學生描紅練習。
四、拓展練習:假如你就是大樹上那片美麗的葉子,會想些什么?會對大樹、對人們說些什么?
板書設計:
4做一片美的葉子
樹美
樹葉美
為了我們的大樹,做一片美的葉子吧!
新蘇教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
★ 八年級教案模板
★ 高中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