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師大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西南師大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西南師大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主動閱讀課文的興趣。
2、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認識本課生字,會寫本課要求寫的字,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故事中包含的道理。
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正確書寫,朗讀課文,培養語感。
教學難點
通過閱讀故事明白道理。
教學準備
1、師生準備生字卡。
2、學生預習課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題質疑,導入新課
師:讀了課題,你知道了什么?
師:再讀讀課題,你還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師:借助拼音,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生字多讀幾遍。)
師:同桌的小朋友一起練讀課文中的生字。
(相互提醒應該注意的讀音。)
師:(出示生字卡片)生字娃娃都跑到老師的字卡上來了,能叫出它們的名字嗎?(試讀—抽讀—開火車讀。)
師:能用你們做的字卡,將生字按不同的結構排列出來嗎?自己排好后,同桌的學習伙伴看一看都一樣嗎?講講為什么要這樣排。
師:(出示老師排好的順序)老師排對了嗎?為什么?
且、更
蛙、相、根、次、法
旱、舍、第、齊
雁
師:怎樣記住這些字呢?你有好方法嗎?
(學生交流自己的記字方法。)
師:這些字在課文中組成了詞語,你會讀嗎?
青蛙、大雁、相親相愛、天旱、舍不得、一根、并且、第一次、辦法、更多、一齊。
師:讀課后第二題中的句子,學著用“辦法”造句。
三、指導寫字,欣賞漢字美
師:今天學的生字中有4個字要求會寫,還有以前學的4個字要會寫,有信心寫好它們嗎?
1、再讀一讀這8個字吧!
2、先觀察這8個字有什么規律(結構),想想怎樣才能寫好它們。
3、看老師示范寫一次,跟著書空。
4、自己工整地在田字格里練習寫字,看誰寫得最漂亮。
四、再讀課文,理解感悟
師:我們學的生字和詞語都跑到課文中去了,想把課文讀好嗎?
1、請讀①“一對雁和一只青蛙,在湖邊同住了很久,雙方相親相愛,好像是一家人。”
師:“相親相愛”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從這個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請讀②“后來,天旱湖干,沒水喝了,雁想飛到有水的地方去,但舍不得把青蛙留下來。”
師: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
師:將①②兩句話連起來讀讀。(試讀—抽讀—齊讀。)
3、大家練習讀2~4段,這幾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師:再讀讀寫青蛙想出的好辦法的句子吧,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用一根小棍子,你倆銜著兩頭,我銜著當中,找有水的地方去。”
4、大家小聲地練讀5~10段,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句子重點指導讀、體會。)
人們說:“雁帶青蛙飛行,真有辦法。”
青蛙想:這是我想到的辦法。
許多的人說:“雁帶青蛙飛行,真有辦法。”
青蛙想:這是我想到的辦法。這次,它差一點兒說出了口。
師:從“這次,它差一點兒說出了口”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師:它真這樣做了,會怎么樣呢?
5、自讀11~14段。
師:青蛙為什么會從空中掉下來呢?
師:聽到人們夸“雁帶青蛙飛行,真有辦法”,青蛙應該怎么想?怎么做?(大家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
師:讀了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五、感情朗讀,故事拓展
1、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想想青蛙掉下來后會怎樣。
2、小組演一演“青蛙搬家”。(要求創作出青蛙從空中掉下來以后的故事。)
附板書設計:
青蛙搬家
雁帶青蛙飛行
(找有水的地方)
青蛙想出辦法青蛙從空中掉下來
(舍不得)(不服氣)
西南師大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2
教學要求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其中的8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諺語,讀中感悟它的表達作用,激發學生積累諺語的習慣。
4.理解課文中諺語所包含的教育意義,培養學生珍惜時間,努力向上的積極情感因素。
重點難點
1.識字,寫字。
2.理解諺語的含義,養成積累諺語的習慣。
課時劃分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諺語。
3.大概了解文中諺語所包含的意義。
重點難點
1.識字,寫字。
2.理解諺語的含義,養成積累諺語的習慣。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寫有諺語的書簽。
教學過程
一、揭題、讀題、釋題(7)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諺語三則(板書課題)
2.教師讀,學生跟讀。
3.學生齊讀。
4.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什么是諺語嗎?(設置懸念,激發學生主動探究)
二、初讀感知,認讀生字(15)
1.教師范讀。學生圈畫出生字。
2.學生自讀生字,然后自由讀文。
3.反饋學生認字的情況。
(1)以游戲方式認生字:找伙伴。
(2)請拿到書簽的小朋友讀他們手中書簽上的諺語。
(3)教師出示生字卡片,鼓勵學生讀好字,再讀好文。
(4)同桌互讀、互相糾正,并交流生字的識記方法。
(5)教師組織學生反饋生字的識記方法。
(6)開火車讀,檢查全班小朋友個別認讀生字的情況。
4.朗讀課文。
(1)小組自由讀。
(2)指名讀,集體評議。
(3)小組讀。
(4)教師范讀,學生評議后,學著老師讀。
三、感悟諺語蘊涵的道理(8)
1.出示:“春光無限好,做事要趕早。”
2.學生讀,小組內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理解的?
3.請小組長把小組討論后的最后結果匯報給全班小朋友聽,然后集體選擇最合適的一個。
4.同樣方法理解別的諺語。
5.教師小結:小朋友們,這些諺語告訴我們每個人的時間是有限的,它不等人,我們必須珍惜時間,趁自己年輕的時候多學多做,千萬別浪費時間,否則以后后悔就來不及了。
四、再讀,鞏固理解,加深印象(10)
五、布置作業(5)
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諺語三則
yǔ語 zé則 wú無 xiàn限 ɡǎn趕 rú如
zhuànɡ壯 nǔ努 lǎo老 tú徒 shānɡ傷 bēi悲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要求會寫的8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激發學生學習諺語的習慣。
4.理解課文中諺語所包含的教育意義,培養學生珍惜時間,努力向上的積極情感因素。
重點難點
1.識字,寫字。
2.理解諺語的含義,養成積累諺語的習慣。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8)
1.認讀生字詞卡。
2.開火車讀,加深記憶。
3.完成多音字練習。(好、少)
4.全班齊讀生字卡片。
二、讀文、再次感知,指導背誦(10)
1.出示諺語,學生朗讀。
2.指名背誦,說說自己背誦的技巧。
3.集體背誦。
4.教師表揚、肯定,并強調背書應適當地選擇自己合適的方式,提高背誦的效率。
5.你們還記得我們上節課說什么是諺語嗎?
6.那你們知道本文的三則諺語告訴人們什么道理呢?
三、激發思維,拓展延伸(10)
1.你們還知道哪些有關時間的諺語或故事?
2.為了獎勵你們剛才出色的表現,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懶漢的故事》。
3.你們喜歡故事中的懶漢嗎?為什么?
4.學了這一課,你們覺得自己應該怎樣珍惜時間呢?
四、指導寫字(8)
1.引導學生在小組里面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交流。
2.集體反饋。
3.學生練習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4.作業展示,集體評價。
五、游戲鞏固(5)
1.走迷宮,看誰走得快。
2.生字找朋友。
六、布置作業(4)
收集、制作諺語。
板書設計
2.諺語三則
春光無限好,做事要趕早。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教 后 感
西南師大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喜歡讀諺語,有主動學習諺語的愿望。
2.借助拼音認識12個生字,正確、工整地書寫8個字,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初步感知諺語包含的意思。
教學重點:
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字。
教學難點:
讓學生采取不同的形式朗讀,要讀得正確、流利,初步感知諺語告訴的道理。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教師
搜集低年級學生能接受的諺語。
學生
回憶以前學過的諺語和平時聽說過的諺語。
教學過程:
一、交流諺語,引入新課
1.回憶以前讀過的諺語,背給大家聽。
2.教師有激情地問小朋友:還想讀更多的諺語嗎?翻開課文第二課自己讀讀吧!
二、自學生字,交流評議
1.借助拼音讀通課文,勾出不懂的字詞。
2.再字讀課文,自主解決不懂的字詞。
3.學生交流,相互提醒把字音讀準,說說字詞的意思。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適當點撥。
4.復習生字詞,用開火車等形式鞏固生字。
5.齊讀課文,想一想:諺語講了什么?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三、朗讀諺語,領悟意思
1.自由朗讀,感悟諺語的意思。
2.齊讀或男女生對讀,說說讀后有什么收獲。聯系生活實際,交流自己明白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春光的美好、時光的寶貴。
四、朗讀諺語,交流諺語
1.小組內同學賽讀,比比誰讀得流利、有感情。讀得好的同學上臺誦讀。
2.完成課后第二題,把你知道的諺語與同學交流。
西南師大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能用自己學過的方法認識本課生字,正確、工整地書寫。
2、能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初步感知諺語包含的意思。
3、喜歡讀諺語,樂于與同學交流自己知道的諺語。
教學重點:
1、自主識字寫字。
2、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在朗讀中感知三則諺語告訴我們的道理。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課件或掛圖:一幅春天的圖畫,表現春回大雁歸,人們忙碌工作的情景;一個小故事;一首兒歌;有關的諺語。
學生準備
學生自制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
小朋友,你們喜歡聽故事嗎?聽故事有什么要求呢?(注意聽,邊聽邊想,回答老師的問題。)
好!現在,老師給你們講一個《青青和怕怕》的故事(故事附后)。
老師的故事講完了,好聽嗎?青蛙媽媽的兩個孩子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讓孩子們評價,估計他們會說“青青不怕吃苦,勇敢,是個好孩子。怕怕怕苦怕累,什么也沒學到”。)
小朋友們真能干,聽故事聽得好,話也說得好,真是好樣的!我相信大家也一定會把課文學好。
二、學文識字
(一)出示諺語第三則
少shào壯zhuànɡ不bù努nǔ力lì,老lǎo大dà徒tú傷shānɡ悲bēi。
1、請小朋友自由朗讀,注意讀準字音,和同桌互讀生字。
2、抽認生字“壯”、“努”、“老”、“徒”、“傷”、“悲”,說說自己怎樣記住這些字。
3、齊讀生字,開火車讀,小組比賽讀。手指書空“壯”、“老”。
4、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這則諺語,可以自己小聲讀,小組同學一起讀,也可以兩人對讀。鼓勵學生多讀幾遍,并能背誦。
5、小朋友,你們能講講這則諺語的意思嗎?結合老師剛才講的故事想想。(對,小朋友說得真好。青青勇敢、好學,學到了一身本領,怕怕膽小、怕事、懶惰,最后一事無成。怕怕真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這則諺語就是說給像怕怕那樣的人聽的。你們可要努力學習喲,千萬別學怕怕。)
(二)出示第二則諺語
光ɡuānɡ
陰yīn似sì
箭jiàn,日rì
月yuè
如rú
梭suō。
1、我們用讀一讀、認一認、講一講的方法學習第二則諺語。請能干的小朋友用剛才的學習方法,自己學習這一則諺語,分小組學習,先自己讀,再一起交流。
2、檢查學習情況。
(1)抽讀諺語,提醒“如”的讀音。
(2)誰能講講“似”和“如”的意思?(對,它們都是“像”的意思。)能講講這則諺語的意思嗎?(真聰明!時間過得很快的意思。我們要抓緊時間學習,可不能浪費時間喲。)
3、齊讀諺語,練習背誦。
(三)出示第一則諺語
春chūn光ɡuānɡ
無wú
限xiàn好hǎo,做zuò
事shì
要yào趕ɡǎn早zǎo。
1、勾畫并自學生字“無”、“限”、“趕”。小組交流識字方法。
2、自由朗讀諺語,說說這則諺語的意思。
3、展示“春光圖畫”,請學生說說人們在美好的春光里忙些什么。
4、齊唱《早上好》。教師小結:希望小朋友個個都像青青那樣,做珍惜時間的好孩子。
(四)齊讀課文,說說學習后的收獲
三、師生交流諺語,分享學習的快樂
1、老師平常很喜歡讀記諺語。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幾則諺語(出示),你們有興趣讀一讀嗎?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強中更有強中手。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鳥美在羽毛,人美在學問。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2、生生交流諺語,說說自己最喜歡的諺語。
3、教師歸納總結:諺語在生活中運用廣泛,希望同學們經常積累。
四、鞏固生字,集中書寫
1、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在小組內認字組詞語,練習用詞語說話。
2、出示課后第二題“比一比,組詞語”。
3、讀讀田字格里的字,說說哪些字最難寫,你給大伙兒提個醒兒。重點指導“老”、“壯”的寫法。
4、學生練習寫字,老師相機指導。
西南師大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5
教學要求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其中的8個。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孩子學會感恩,懂得體諒父母的辛勞,熱愛自己的父母,關心、體貼父母,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4.語文實踐活動:給媽媽打電話,說說你的心里話。
5.讀中感悟,初步了解如何把句子寫得更具體。
重點難點
1.學會本課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孩子學會感恩,懂得體諒父母的辛勞,熱愛自己的父母,關心、體貼父母,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課時劃分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瓜娃娃是一個關心體貼父母的好孩子。
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孩子學會感恩,懂得體諒父母的辛勞,熱愛自己的父母,關心、體貼父母,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具準備
課文插圖,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小朋友們打過電話嗎?都給誰打過電話?說了什么呢?
2.學生自由發言。
二、觀察掛圖,感知內容
1.教師出示掛圖:小朋友們,你們看,圖上誰在打電話呀?
2.教師訓練學生說完整的句子。
3.瓜娃娃在哪打電話呀?
4.冬瓜葉子在干什么呢?
5.教師設置懸念:小朋友們,你們猜猜冬瓜娃娃在給誰打電話呢?它說什么呢?
6.教師導入新課:這冬瓜娃娃給誰打電話,都說了什么,你們想知道嗎?
7.教師提示課題,板書課題,指導讀題。
三、通讀課文,認讀生字
1.學生自由借助拼音,讀課文。
2.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一邊聽,一邊圈出今天要認的生字。
3.學生反饋找到的需要我們認的生字。
4.要求學生在小組內自學生字,互相檢查認讀的情況。
5.指名當老師,上來教小朋友們識字。
老師的要求:
(1)教讀音。
(2)教擴詞。
(3)教識字方法。
(4)會指名讀,并做出適當的評價。
6.教師拿出生字詞卡,去掉拼音,檢查學生認讀的情況。
7.游戲鞏固。
8.在認讀生字的基礎上,學生齊讀課文。
9.學生自由讀好課文。
四、布置作業
1.認讀生字詞語。
2.朗讀課文。
教后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復習本課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孩子學會感恩,懂得體諒父母的辛勞,熱愛自己的父母,關心、體貼父母,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認讀生字詞語卡片,并組詞。
2.指名朗讀課文。
二、學習新課
1.教師讀課文,學生傾聽并想一想,刮風下雨了,葉子、瓜娃娃都在干什么呢?
2.學習第一自然段。
(1)葉子在干什么呢?
(2)教師出示句子:那些產懂事的葉子,一個勁兒地向風兒招手,向雨絲點頭。
(3)學生自由讀,討論該怎樣讀這句話。
(4)反饋。
(5)指名讀這一句話,學生評議。
(6)教師指導,全班齊讀這句話。
3.學習第二自然段。
(1)瓜娃娃在干什么?
(2)教師出示相關的句子。
一個胖胖的瓜娃娃,悄悄地躲在葉子下面。“丁零零,丁零零”,他牽著藤兒給根媽媽打電話。
(3)教師抓住“胖胖的”、“悄悄地”指導讀。
(4)指名讀,學生互相評議。
(5)教師和學生一起朗讀這句話。
(6)瓜娃娃跟媽媽說什么呢?
(7)學生反饋,教師出示相關的句子。
“媽媽,您為了給我們送來甘甜的乳汁,讓我們快點兒長大,日日夜夜在地下操勞。謝謝您啦,好媽媽。”
(8)小組內讀一讀,說說該怎樣讀好這句話。
(9)反饋。
(10)學生反饋后,教師總結,學生根據提示,自由讀好這些句子。
(11)根媽媽聽了瓜娃娃的話會怎么說呢?
(12)創設情境,讓學生扮演瓜娃娃和根媽媽,進行角色朗讀。
三、學生自由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四、布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后感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孩子學會感恩,懂得體諒父母的辛勞,熱愛自己的父母,關心、體貼父母,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2.語文實踐活動:給媽媽打電話,說說你的心里話。
3.讀中感悟,初步了解如何把句子寫得更具體。
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孩子學會感恩,懂得體諒父母的辛勞,熱愛自己的父母,關心、體貼父母,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開展游戲,復習生字
1.教師出示桃、草霉等水果圖樣,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水果,認讀后面的生字并組詞。
2.學生認讀并組詞后,把水果圖樣送給相應的學生。
二、發散思維,情境表演
1.小朋友們,刮風下雨的時候,葉子忙著向風兒招手,向雨絲點頭,瓜娃娃卻在悄悄地給根媽媽打電話。(學生讀課文中的相關語句)
2.你們知道瓜娃娃為什么打電話給根媽媽嗎?(學生根據課文中瓜娃娃說的話以及自己的實際生活說)
3.你們喜歡瓜娃娃嗎?為什么?(學生自由發言)
4.其實,每位媽媽為了自己的孩子的成長都在默默地辛勞著,你們的媽媽也一樣,自豪地介紹一下你們的媽媽吧!(學生自由介紹)
5.你們有什么話要對自己的媽媽說嗎?現在這這兒有一部電話,哪個小朋友愿意給媽媽打一個電話,說說你的心里話。
(1)學生說媽媽為自己做的一件事。
(2)學生給媽媽打電話,說說自己的心里話。
6.小朋友們,父母對你們的愛是無私的。他們沒有白疼你們,因為你們都很懂事,都是父母的貼心小寶貝。
三、語文實踐
1.出示課后的句子,學生自由讀,讀中感受三句話的變化及其表達效果。
2.指名反饋讀完這三個句子后的發現。
3.從中你明白了什么呢?
4.教師總結,并指導學生朗讀句子。
四、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詞語卡片,學生認讀。
2.明確要寫的字,認讀并進行擴詞練習。
3.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字形,說說在書寫時的注意點。
4.教師一邊書寫一邊強調筆畫順序。
5.學生互相討論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學生練習,教師個別輔導。
五、布置作業
書寫本課生字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