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學期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一年級下學期語文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年級下學期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詩蝌蚪給逗號泡句串珠以省略呱”14個生字,會寫“給泡”等7個字。
2、感悟詩歌內容,拓展思維,發展語言、想象力和創造力。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學習課文,增強熱愛自然的感情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1、復習生字,會寫“泡、呱”。
2、感悟詩歌內容,拓展學生的思維,發展語言,培養學生的想象和創造力。
【教學難點】
感悟詩歌內容,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掛圖,詞卡、圖片。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情趣導入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發展孩子的語言。
孩子們快看:(課件出示)我們的黑板變成了一個美麗的荷花池,荷花池里都有什么啊?(荷葉、荷花、小蝌蚪、水泡泡、一串小水珠)這時候,從池塘里跳出一只大青蛙。忽然,天空下起了小雨……(大屏幕顯示課文第一自然段)
2.師引讀第一自然段,指導學生讀出青蛙寫詩那種愉悅的心情。
3.青蛙到底寫了一首什么樣的詩呢?今天我們來學習《青蛙寫詩》,教師板書,學生舉手書空,齊讀課題。
4、學習“詩”字。通過定位聯想法識記生字。組詞。
二、初讀課文,感知生字詞。
1、教師范讀課文,生感知生字詞讀音。
多有趣的一首兒童詩呀!聽老師讀課文,注意聽清你圈畫生字詞的讀音。
2、生自由讀課文,感知生字詞讀音。
下面同學們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特別遇到難讀的句子要多讀幾遍,生字更要多讀幾遍。
三、檢查朗讀,創設情境,隨文識字。
1、檢查第一小節
在淅瀝瀝的小雨中,青蛙要作詩了,誰來讀第一小節,其他同學認真聽。
2、檢查第二——四小節,學習“蝌蚪給逗號泡句串珠以省略”
(1)學習詞語“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在青蛙寫詩的時候,都有誰幫助了他?自由讀,把幫助它的朋友圈出來。
①(板書: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貼圖)認識一下“蝌蚪、水珠、水泡”(詞卡)領讀,指生讀。
②看圖片,能說說蝌蚪的樣子嗎?(識字與認識事物發展語言相結合)
(2)教學“泡”
①你們想看看水泡泡嗎?(吹泡)老師吹出了什么樣的泡泡?
②這個字就念“泡”字,(板書)(字卡)自己講講,你能用猜謎語的方法記住它嗎?(水上一個包就念泡)
③組詞。
(3)他們都幫了青蛙的什么忙?指名讀2、3、4小節。
(4)學“逗號”“給”
①我們先來看看小蝌蚪是怎么幫助小青蛙的呢?(“我來給你當個小逗號!”)(屏幕)指讀,齊讀,師生合作邊做動作邊讀。
②師拿字卡“逗號”讓學生讀。
③這里的“給”字表示“為、替”,下面我們來學“給”(板書)(字卡),請你來自己講一講,書寫、組詞。
(5)學“句”
①水泡泡怎樣幫助小青蛙的?(“我能當個小句號”)(屏幕)指讀,賽讀。
②看這個“句號”的“句”字,(板書)(字卡)注意它是半包圍結構的字。與“勺”區別,組詞。
(6)學“串”
①小水珠是怎么幫助小青蛙的呢?(一串水珠)(字卡)
②為什么不說一個水珠?可見,串是只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事物。
③師拿字卡,生讀。屏幕演示古今變化。
④有什么東西是成串的?(一串項鏈、一串辣椒、一串香蕉、一串燈籠、一串葡萄、一串冰糖葫蘆、一串羊肉)
(7)學“號”
①同學們看黑板,觀察它們的形狀,你有什么發現?你能說說嗎?誰像誰?
②這些都叫標點符號,你還知道哪些標點?(?;!)(標點符號歌屏幕)
③想一想,除了標點符號以外,還能組成哪些詞?(卡片)
3、學習第5小節,學習“呱’
有這么多好朋友幫助小青蛙,它終于把詩寫完了。指生讀。
(1)讀了這首詩你們發現了什么?(只有一個字“呱”)指生讀,齊讀。
出示“呱”,又發現什么?(形式字)
(2)找找本課中,還有哪些形聲字?(蝌蚪,泡,逗。。。目的是引導孩子利用形聲字的方法識記)
4、生字回文,與閱讀再次結合。
(1)師出示生字,齊讀,檢查讀。
(2)放回課文里你們會讀嗎?自由練讀,分段檢查讀。
四、寫字
完成“號句成串”
1、引導觀察在虛宮格里的位置,和每個字的主筆。
2、師逐一示范書寫
3、生練習寫(提醒書寫姿勢)
五、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復習鞏固漢字
1、(課件演示)(小青蛙圖)學生和青蛙交流,打個招呼。
2、看圖,借助拼音認讀生字詞語。(出示詞字:寫詩蝌蚪逗號水泡泡句號一串水珠可以省略號呱給)自讀、小組內讀、全班匯報讀。
3、去掉拼音,利用卡片開火車讀生字。
二、生字回文,整體感知課文。
聽——沙沙,沙沙下雨啦!雨點兒落在荷葉上,落在水里,落在小青蛙的笑臉上,于是呀!這只小青蛙就在一個美麗的雨天,利用這些生字作了一首詩,你們想看嗎?大家快打開書自由地讀一讀吧!要注意讀準音,注意停頓,讀不好的地方多讀幾遍。(教師注意指導第五節的停頓處理)想想:你讀懂了什么?
三、創設情境,感悟課文。
(一)、學習第一小節——創設情境,激發想象,感受雨天的美。
1、(出示課件)快聽:嘀嗒,嘀嗒。。。什么聲音?(下雨了)是啊!哪句話寫的呀!指生讀(下雨了,雨點淅啦啦,淅啦啦!)你感受到什么?(雨點兒下的很小)從哪感受到的?(通過朗讀在語境里理解詞語“淅啦啦”)引讀小雨淅啦啦的感覺。
小雨點一滴一滴落到了水里,落到了荷葉上,快把你看到的告訴大家。
(雨點兒落到綠綠的荷葉上滾來滾去的。
雨點兒落到水里,小河的水呀一圈一圈的可美啦!
水里的蝌蚪們都來啦,它們都把小腦袋露出來了。
雨點兒落到綠綠的荷葉上滾來滾去的。
雨點兒落到水里,小河的水呀一圈一圈的可美啦!水里的蝌蚪們都來啦,它們都把小腦袋露出來了。)主要是培養孩子的想象力發展語言。
2、如果你是小青蛙,想想小雨點落到小青蛙的身上,它會是什么感覺?(它會感覺涼涼的,癢癢的,很好玩!)
3、如果你是小青蛙,看到這么美麗的景色,你會怎么樣啊?(高興極了;它覺得景色太美了)
4、指導有感情朗讀第一句下雨了,雨點淅啦啦,淅啦啦!。
快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5、所以它高興地說-----齊讀最后一句:我要作詩啦!
(二)、學習第二——四小節。分角色朗讀對話,感悟童趣。
1、聽到小青蛙要作詩啦,瞧瞧誰來幫忙啦?
(板書: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你從哪幾小節知道的?(2、3、4)
2、自由讀思考:它們都幫了什么忙?
(板書:小蝌蚪圖片——逗號水泡泡圖片——句號一串水珠——省略號)
3、看板書總結后,為什么它們能當逗號,句號,省略號呢?
①出示小蝌蚪圖片,你們發現什么啦?(通過觀察圖片理解為什么小蝌蚪能當逗號。識字與認識詩文相結合,同時訓練語言)
②師請孩子吹泡泡,你們發現什么啦?(水泡泡圓圓的,很像句號;我覺得它不但圓,還透明很漂亮!)通過動手操作理解。
多有趣啊!快出聲地讀一讀。指生讀。
③師(板書……)認識省略號,出示圖片理解詞語“一串水珠”為什么不說一個水珠呢?(省略號是六個的,一個不行的,我覺得一串排一起來很有趣!水珠們很團結!)還能說一串什么?(訓練語言)
師引讀:快把你的想法讀出來。指生讀。齊讀。
5、是啊!多有趣的對話呀!多好的朋友哇!快試著小組內分角色有感情地讀一讀。
6、指導分角色朗讀課文。比賽讀。
7、、多有趣啊!大自然中的事物和我們的生活聯系多緊密呀!我們是無處不在的好朋友。師指板書,引領孩子再次有感情地朗誦對話能背的背下來。
8、拓展延伸,訓練語言。
多有趣的詩歌呀!快根據課文內容,想想大自然中的事物還有什么可以當逗號、省略號和句號?
①圓圓的,當句號。
②一串,當省略號。
③可以當個小逗號。
(三)學習第5小節,美讀詩文,啟迪靈性
1、有這么多好朋友幫助小青蛙,它終于把——詩——寫完成(出示詩文——)了,快出生讀一讀,你發現了什么?
青蛙作的詩多有意思,只有一個字——呱。這個字是擬聲詞、形聲字。再讀,讀出不同的語氣
2、“呱呱,呱呱”是小青蛙的語言,你能不能做個小翻譯,給大家解釋一下青蛙的詩寫的是什么意思?(發揮想象,啟迪孩子的靈性)
3、教師引讀小青蛙的詩:
①就像你們所說的,小青蛙用它的詩贊美五彩繽紛的春天,它大聲地朗誦:呱呱……
②小青蛙用它的詩感謝幫助它的朋友,它大聲地朗誦:呱呱……
③小青蛙用它的詩抒發內心的喜悅,它大聲地朗誦:呱呱……
(四)結尾美讀升華
1、再次看圖雨天的景色多美呀!小青蛙的朋友們多團結呀!所以小青蛙才能做出這么美的詩,我們再帶著這種喜悅的心情讀全文。
2、老師希望有一天能夠讀到你們寫的詩,好不好?
四、指導書寫“泡、呱”。
1、指導觀察字的結構特點。(左窄又寬)
2、重點指導寫好“呱”。
師總結小兒歌:口字作旁,在左上,你看“瓜”字的豎撇和捺多像一個人大步前進呀!所以寫的時候要舒展開。
教師范寫,生練習。引領孩子按一寫二看三對照的方法主動去寫好字。
五、全課小結。
一年級下學期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參觀使學生了解學校的環境,知道自己班級教室衛生間、閱覽室,班主任辦公室……的位置,認識門牌上的字。
2.能力目標:通過參觀使學生初步具備自主識字意識
3.情感目標:通過參觀校園,滿足新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對學校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認識了解學校的基本設施
教學難點:
認識學校出現的簡單的字
教學準備:
圖片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認識書中出現的字【8分】
(一)請同學們看語文書的封皮,先和同學交流一下,在書的封皮上都畫了什么?有沒有你認識的字?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讓學生欣賞語文書的封皮并認識封皮上的字。
(二)看圖上的四幅圖上畫的是誰?他們在做什么?(學生先在小組內互相交流,然后找同學到前面個別匯報)
二、帶領學生參觀學校并認識學校里的一些字。【15分】
本班教室——衛生間——教室——辦公室——收發室……在參觀的同時,可以讓學生講講這些地方是做什么用的?(學生邊看邊聽介紹,然后回到教室后互相交流)
三、其他要求【15分】
(一)見老師、客人要問好,讓路(右側)
(二)進老師辦公室要先敲門,經允許方可進入,進入后要先問老師們好,走時要說老師再見。(學生做表演示范)
※[設計意圖]結合教學對學生進行尊敬師長的思想品德教育。
四、作業設計【2分】
回到家里向爸爸媽媽介紹自己的校園。
板書設計:
1—2看看我們學校里的字
語文班級
一年級下學期語文教案3
教學目的: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習生字。
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指導學習兩 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聽說過司馬光的故事嗎?司馬光小時候很聰明,有一次司馬光和小伙伴在花園里玩,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里,司馬光舉石砸缸救出了小伙伴。你們想讀這個故事嗎?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注意讀準司、光。
二、整體感知
放課文錄音。學生看課文中的字。
自由練習讀,標出自然段,把覺得難讀的字畫出來。
學生質疑。
初識生字。
三、再讀課文。
自由練讀,比一比哪些同學能把課文通順,讀流利。
指名讀,評議中多功能指出學生的優點。,再評不足。
全班齊讀。
四、認記生字
抽生字卡開火車認讀。
交流。
五、學習第1自然段。
出示多媒體課件:小朋友掉進水缸前的情景。
觀察畫面,想一想:花園里除了幾個小朋友在玩,還有些什么?
課文是怎么寫的呢?畫的旁邊出示名子:花園里有假山,假山下有一只 大水缸,缸里裝滿了水。
自由讀讀這一句,試試能不能背下來。
指名朗讀第1自然段。
學生評讀。
六、教師范寫。學生練習寫,教師巡回檢查,糾正寫字姿勢。
七、教學后記:學生會將園和圓混淆。
一年級下學期語文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口、日、中”三個字。認識2個筆畫“ 、 ”和3個偏旁“山、木、 ”。
二、教學重點:按一定順序觀察畫面,理解詞語和句子。
三、教學難點:讓他們體會到祖國的江南是風景秀麗、物產豐富的地方。
四、教學過程:
(一)、看圖,揭示課題
1、一邊看圖,一邊聽音樂。
2、看了這幅圖,你有什么感受?(引導學生結合圖上的內容談體會)
3、出示課題,生齊讀。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讀,幫助正音。
3、自由讀后,開展朗讀競賽。
4、當小老師帶讀。
(三)、再讀課文,理解課文
1、讀了詩歌,我們讀了課文知道江南很美,誰能說一說?
(1)結合看圖,理解“竹排”是用竹子扎成的,是江南水鄉的交通工具。
(2)看圖理解樹木密的“密”指一棵挨著一棵,而且樹木特別密又特別綠。
(3)指出圖中的禾苗。
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詞或句子。
引導學生理解“江南魚米鄉”。課文哪個地方講到魚兒?(魚兒游)哪個地方告訴我們這兒稻米多,稻米香?(禾苗綠油油)
師:江南一帶小魚多,河里有許多魚蝦,那里還種了許多水稻,水稻成熟了可以碾成大米,所以把江南一帶叫做“魚米鄉”。因為江南魚米鄉很美,就像一幅畫。所以說小小竹排就像在畫中游。
(四)、朗讀、背誦
1、朗讀課文,感受江南水鄉的美。
2、請學生朗讀。先個人讀,再小組讀,最后全班伴隨音樂朗讀。
3、看圖試著背誦。
六、作業布置:回家畫四季。
七、板書設計:草芽 彎彎
荷葉 尖尖
谷穗 圓圓
八、課后反思:
一年級下學期語文教案5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按一定順序觀察畫面,理解詞語和句子。
三、教學難點:,讓他們體會到祖國的江南是風景秀麗、物產豐富的地方。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哪個小朋友愿意把課文背給大家聽?
(二)、激發想象,豐富情感
1、一邊聽音樂,一邊聽老師朗讀課文,想象江南水鄉的美麗景色。
2、說說你自己查到的資料。
(三)、復習鞏固生字詞
1、不帶拼音的詞,學生認讀。
2、顯示紅色的生字,學生記憶生字的字形。
3、出示課后“我會讀”的詞卡讓學生認讀,自由讀,再同桌互相考一考。
4、做“漢字開花”游戲:一個花瓶上插著一些花,告訴小朋友,每一朵花可以開出一個詞語。一小組為單位進行開花競賽,比一比哪一組開的花多。
(四)、練習用“ABB的什么”說詞語,幫助學生積累詞匯
綠油油的小草 白茫茫的霧 黑糊糊的小屋 亮晶晶的星星 金燦燦的太陽
(五)、指導書寫
1、出示“日”,先讓學生跟老師書空,認識新的筆畫橫折鉤,再仔細觀察,說說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2、“中”先引導學生學會尋找壓線筆,再跟老師一起書空,認識新的筆畫“ ”。然后學生書寫一個。
3、“口”由學生自己觀察后書寫。
(六)、練習
1、有感情背誦課文。
2、照樣子說幾個字。
游 江 ( 河 ) ( 清 )
唱 響 ( ) ( )
樹 ( ) ( ) ( )
六、作業布置:回家畫四季。
七、板書設計:草芽 彎彎
荷葉 尖尖
谷穗 圓圓
八、課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