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案
教案要成為一篇獨具特色“課堂教學散文”或者是課本劇。所以,開頭、經過、結尾要層層遞進,扣人心弦,達到立體教學效果。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案1
《雪地里的小畫家》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韻文,講的是一群“小畫家”在雪地里“畫畫”的事,課文形象的講述了四種動物爪(蹄)的形狀和蛙冬眠的特點,課文語言簡練,內容淺顯易懂,充滿童趣。
教學理念:
依據課標精神,本節課的學習活動建立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識基礎之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他們的求知欲,給學一提供充分的參與活動時空,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學會生字,自讀自悟課文,提高認字,閱讀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團結合作精神,以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目標:
1、認讀11個生字和2個偏旁,學寫一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認讀生字和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識記生字。
教學準備:投影儀,錄音機,情境圖,各種圖片。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
出示小雪花模型,有小雪花的語氣說話)我是小雪花,小朋友們好,秋去冬來,我又回到你們身身邊了,你們高興嗎?那你們愿意和我一起到雪地里去玩嗎?快看,我們到了!(出示情境圖)
誰能說說你眼前的世界是什么樣的?(學生看圖描述)
(師用小雪花在圖中飛舞演示)小雪花飄呀飄呀,飄在房子上,房子白了;飄在樹枝上,樹枝白了;飄在大地上,大地像鋪白色的地毯。在這白茫茫的世界里,走來了幾位小動物,大家看是誰來了?(師在情境圖上貼上小雞,小狗,小鴨和小馬的圖片。)
猜猜他們來干什么?(板書課題)
二、自主識字:
1、想知道課文中是怎么說的嗎?打開書,看課文。說說,在讀課文時,遇見不認識的字該怎么辦呢?
2、借助拼音,試讀課文。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3、自學生字:
(1)比一比,誰是“火眼金睛”,找出藏在課文中的認讀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同桌互相讀字,糾正字音。
(3)用投影出示所有生字,齊讀。
(4)請你們來當小老師,提出容易讀錯的字,請同學們注意。
(5)哪些字,你以前就認識,你是怎么認識的?
(6)想辦法把你不認識的字記下來,同桌間互相交流。
(7)匯報記字方法,提出不好記的字。
4、檢測自學情況:用小雪花出示不注音的字,讓生認讀。
三、朗讀感悟:
1、自由練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
2、指導讀,評價。
(1)師范讀課文,同桌練讀。
(2)指名讀。A誰能勇敢地說,我讀得好!B誰能誠實地說:我讀得還不夠好!
(3)齊讀課文。
3、演示,感悟課文內容。
(1)師用圖片在情境圖中進行演示。(發出小動物的叫聲,隨之留下腳印。)
(2)匯報:你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3)啟發想象:還有哪些小動物會到雪地里畫畫呢?(引發學生想象)
4、啟發談話,再讀課文。
小動物們在雪地里跑來跪去,多開心呀,你們也喜歡下雪的天氣嗎?下雪后,你們的心情怎樣?你們都干些什么?
(引導學生帶著高興的心情再讀課文)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案2
《小松鼠找花生》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科學童話,借小松鼠找花生這件事間接告訴學生花生在地下結果這一常識,課文結尾小松鼠的問題與課題響應又引發學生思考。
教學要求: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生、里、果"3個字。認識1個偏旁""。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知道花生在地下結果這一特性,激發學生觀察植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和練習朗讀,知道花生結果的特點。
教學準備:
花生生長過程的掛圖,幾盆盛開的花。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知道花生在地下結果這一特性,激發學生觀察植物的興趣。
教具準備:
花生生長過程的掛圖。
教學過程:
一、提示課題
認識"找、生"。出示課題16小松鼠找花生。齊讀課題師:小松鼠找到花生了嗎?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三、再讀課文
想想哪個自然段說了第一幅圖的內容,哪幾個自然段說了第二幅圖的內容。
四、學習一、二自然段
1、指名讀一、二自然段,評價。
2、認識兩中的生字。
3、金黃色的小花,在陽光下格外鮮艷,格外和鮮艷是什么意思?(格外:表示超過一般,有特別、更加的意思。鮮艷:指顏色明亮而好看。)你會說"鮮艷"的什么?
4、指導讀句子與對話
一朵朵/金黃色的小花,在陽光下/格外鮮艷。突出"金黃色"、"格外"要讀出贊美的語氣,欣喜的心情。
五、學生第三、四、五自然段
1、找三個同學接讀課文。
2、小松鼠每天都到地里去,看看結花生了沒有,可是也沒見著一個花生。他想是誰把花生搞走了呢?"奇怪"說一句話?這句話小松鼠并沒有對哪個人說,這種說法就叫"自言自語"。
組織學生討論:花生是在地下結果的。
并抓住機會鼓勵學生多讀課外書。
3、指導朗讀:
他等呀、等呀,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沒有看見/一個花生。
是誰/把花生/搞走了呢?(口里低聲說)
六、練習朗讀全文。由較好的學生領讀,特困生練習讀。
七、續編故事《花生找到了》
八、布置作業
問問爸爸媽媽,在我們吃的食物中,還有哪些是長在泥土里的。
九、談一談:學習這一課后,你有什么收獲?知道了什么?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練習書寫本課3個生字。
3、指導學生完成課后練習我會讀。
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1、指名朗讀課文,分組讀課文。
2、認讀生字、組詞。
二、分小組自學生字
要求:1、讀準字音
2、分析字形
指導寫字:
里:先寫"日",寫扁一些,最后一筆是豎在橫中線上。第五筆是豎,寫在豎中線上。最后寫兩橫。上橫短,下橫長。
果:先寫"日"寫在上半格,然后寫"木",一橫一豎分別壓在橫中線和豎中線上,下面的撇、捺要左右伸展。
3、學生寫字,老師巡回指導。
三、復習鞏固
1、復習課文內容,完成課后練習題,我會讀。
(1)自由讀詞語
(2)同位互相讀
(3)請同學們齊讀、指名讀
(4)還可以組成哪些詞語,如:"生"醫生、先生、生產、生活。
2、以《花生找到了》為題,讓學生把故事講完,并說給家長聽。
3、調查了解我們吃的食物中,還有哪些是長在泥土里的。(藕、土豆、山芊、蘿卜、山藥、荸薺)
4、講評小結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案3
《小小的船》
教學目標:
1、了解自然,熱愛自然,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2、初步感受詩歌意境,感受詩歌的音韻美,陶冶情操。
3、運用聽讀識字法認識12個生字。了解多音字“只”的讀法。
4、學會書寫6個生字。
5、學會基本句式,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認識12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教學難點:會正確書寫6個生字。
教具準備:課件、錄音、星星、月亮卡片、丁丁掛圖
教學過程:
一、丁丁出場,引入課題。
師:小朋友們,今天咱們的好朋友丁丁又來和小朋友見面了。快,咱們快給他打打招呼。丁丁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個謎語: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象個圓盤,有時象把彎刀。(出示詞卡:月亮)
師:真聰明,丁丁說猜中謎語要送一件禮物給你們,是什么呢?豎起你的小耳朵聽電腦博士播放的歌曲。(課件播放小小的船歌曲)
二、讀通順課文,運用聽讀法識字。
1、聽錄音,聽讀課文。學生聽、看、指課文。
2、自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娃娃就用筆畫個圈,把他留住,前后連起來猜一猜是什么字,實在猜不出來的話,待會兒聽老師是怎樣讀的。
3、同桌互讀。讀給同桌的小朋友聽,如果還有不認識的字娃娃,就互相幫幫忙。
4、分組比賽朗讀,教師給予適當評價。
5、教師范讀,學生指認。
師:你覺得老師讀得怎樣?(生簡單評價)你知道老師為什么讀得這么好嗎?因為老師一邊讀課文,一邊想象自己來到了天空。你也象老師這樣一邊讀、一邊想象,也會讀得很好的。想試一試嗎?
6、學生自由朗讀。
7、學生配樂朗讀。
8、試著背誦課文。
三、擴展練習——照樣子說一說。
1、課件出示題。
2、教師做一道題,學生檢查做對沒有。
3、課件出示答案,學生訂正。
4、你能用在。的句式來說一說嗎?把你平時想去去不到的地方,想做做不到的事情,現在可以用上這樣的句式盡情地說。
四、認識重疊詞語寶寶。
1、課件出示:跳出來的詞語寶寶,學生認讀。
2、課件閃動詞語,學生再讀。
五、認識生字娃娃。
1、課件讀跳出來的生字。
2、游戲認字:猜字游戲、摘星星游戲。
3、認識多音字“只”,讀例句。
六、練習書寫字娃娃。
1、教師重點指導“尖”(課件演示),教師范寫。
2、學生當“小老師”教寫“里”。
3、課堂練習書寫“尖和里”。
七、結束。師總結,拍手齊唱《小小的船》。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案4
《小書包》
教學目標:
1、會認"書、包"等11個生字,會寫"早、書"等5個生字。認識"勹、亻、"3個偏旁。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
3、認識常用的學習用品,了解它們的用途,學會正確使用。
4、認識一些常用的學習用品,養成愛惜學習用品、能自己整理書包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1、掌握本課生字,認清字形,并能正確、美觀書寫。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
教學難點:
認識常用的學習用品,了解它們的用途,學會正確使用。養成愛惜學習用品、能自己整理書包的良好習慣。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猜謎引題
1、師引導學生猜謎:帶子長長身體方,書本文具里面裝。它是我們的好朋友,天天伴我把學上。
2、學生猜謎,師引導揭示謎底——書包。
3、板書課題:小書包。(認讀"書"為翹舌音。)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師:別看我的書包小,里面可住著許多小朋友呢,猜猜它們是誰!
2、學生自由發言,師相機出示詞語(配圖):
橡皮 尺子 作業本 筆袋 鉛筆 轉筆刀
(1)教師領讀,學生跟讀。
(2)學生自由讀,同桌互讀,糾正讀音。
(3)指名讀,開火車讀,看誰讀得又快又好。
3、小朋友們讀得真是太棒了,那么"我"的小書包里到底有哪些寶貝呢?它們又是怎樣陪"我"去學校的?讀讀下面的兒歌你就知道了。
(1)課件出示課文兒歌,學生自由朗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順課文。
(2)"我"的書包里有什么?(板書:課本、作業本、鉛筆、轉筆刀)
(3)識記生字,認清字形。
比較記憶:"筆"和"毛"、"刀"和"力"、"本"和"木"、"作"和"昨"。
(4)師:這些學習用品上課靜悄悄,下課不亂跑,可乖了。
三、指導書寫
1、出示會寫生字"早、書、刀、尺、本",指名讀,開火車讀。
2、課件演示生字書寫筆順,學生練習書空。
3、教師指導生字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學生認真觀察。
4、自由練寫,師巡視指導。范寫難寫的字。
5、展評書寫,獎勵大紅花。
四、拓展練習,整理書包
1、怎么樣才能將書包里的"朋友"放整齊?讓學生各自整理自己的小書包。
2、請學生介紹:你是怎么放的?為什么這么放?你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3、小結:書包里的"朋友"有很多,所以我們以后去上學的時候,要每天整理好我們的小書包,看看要帶的東西是不是帶全了,還要愛護書包里的這些文具。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案5
《雨點兒》
一、揭課題
1、播放電腦課件,欣賞《小雨沙沙》
師:同學們,老師給大家帶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會唱的同學請跟著唱。
2、問:看了課件后,你有什么體會?
3、板書課題:雨點兒
師:你知道怎么讀題嗎?(這一教學過程通過調動學生視覺、聽覺等感官,巧妙地引入新課激發學習興趣。)
二、知全文
1、自由閱讀課文
要求:讀正確,讀通順;畫出不懂的詞句;標出自然段。
2、交流
師: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從整體入手,以讀為主。充分的自學為合作學習和全班交流做好準備,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三、巧識字
1、學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詞句。
2、引導學生理解,如“數不清”、“飄落”、“云彩”等詞。
(1)出示“數”字,問:在哪兒見過這個字?出示“清”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出示詞語“數不清”,讀一讀,找一找,文中指什么數不清。
(3)說一說,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數不清。(如天上的星星數不清,秋天的落葉數不清,漫天飛舞的雪花數不清)
(4)認讀“云彩”“飄落”。
(播放課件:落葉飄落。)“飄落”就是飄著落下來。再用“飄落”練習說話。
(5)在文中找出帶有“數不清”“云彩”“飄落”這三個詞語的句子,讀一讀。
3、讀理解“問”、“回答”。
(1)出示生字“問”,讀一讀,找一找,文中寫的是誰問誰?問什么?把有關的句子劃出來。
(2)交流,指導朗讀問句“你要到哪里去?”
(3)讀課文找一找,小雨點兒是怎樣回答的。出示新詞“回答”,指導學生讀正確。
(4)小雨點兒回答大雨點兒的話后又問道:“你哪?”引導學生讀大雨點的話,把這句話補充完整:“你要到哪里去?”
4、讀“方”。
仔細讀課文中帶有“方”的句子,引導學生讀“地方”這個詞中“方”讀輕聲。
5、桌間相互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
(借助課件閱讀,使各種感官都沉浸在課文中,調動視覺智能、語言智能和自然觀察智能等形象感知事物,從而獲得豐富、生動、獨特的感受。)
四、讀中悟
1、學生自主讀第5自然段,說說讀懂了什么。
2、教師邊范讀第5自然段,邊演示雨后草長花的動畫,讓學生初步感受雨點兒給植物帶來的變化。
3、出示句子:“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讓學生結合動畫情景,展開想象,模仿該句子說說雨后大自然生機勃勃的景象。
小草從泥土里鉆出來。
小花從。
從。
4、順承說話練習形成的語境氣氛,讓學生在自由練讀的基礎上齊讀第5自然段。
5、討論交流:這都是誰的功勞?你想對雨點兒說些什么?
6、根據學生的回答,讓學生帶著對雨點兒或喜愛或感謝或佩服的感情,把第5自然段讀給好朋友聽。
7、請學生推薦讀得好的朋友為師生做朗讀表演。
(尊重學生生活經驗、認知水平的差異,不設定統一感受知目標,放手讓學生自由讀文后交流,知道什么說什么,了解多少說多少。使學生認識到自己學習的價值,增強做學習主人翁的意識。)
五、悟中品
1、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想怎么讀就怎么讀。
2、全班交流,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樣讀。交流中,引導學生評價自己,互相評價。
(朗讀是學生對課文理解認識的外表化表現,應該帶有濃厚的個性化色彩。應引領學生充分進行語言實踐與體驗,是學生個人情感的宣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