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教師為達教學目標,必須著重講解和分析的內容,是本次課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了教科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供大家參考。
教科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讀不完的大書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課文,使學生明白大自然中有無窮的奧秘和極大的學問,是一本讀不完的大書的道理,并學習我善于觀察的好習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理解作者為什么把大自然稱為一本讀不完的大書。
教學難點:感悟課文語言文字的美。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置疑激趣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快樂讀書屋,來領略祖國語言文字給我們帶來的樂趣。(板書課題)
問:看了課題,你會提出什么問題呢?(是什么?內容是什么?怎么樣?)
二、自讀自悟,學習生字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2、小組讀,互相糾正讀音。
3、出示字詞,小組學習。從以下幾方面學習:1、有沒有多音字;2、有沒有需要辨音的字;3、哪個字你能擴詞;4、完成填空
4、交流學習生字。
三、品讀課文,自我感知
1、指名讀文,思考學生課伊始提出的問題。
2、回答問題:這本大書是什么?(大自然)內容是什么?(自然萬物)
這本書怎么樣?請你用一個詞來概括。
3、自由讀文,說說課文哪一句話或哪一段話你最喜歡,讀一讀,說說為什么?
學生廣泛讀文,并指導朗讀。(采用多種方式讀出興趣,在讀中積累詞語、感受文章的語言特點)
四、總結提高,拓展延伸
1、分組讀全文。
2、齊讀最后一段,你能將結尾再補充一句話嗎?(點出仔細觀察)
五、板書設計
讀不完的大書
大自然
自然萬物 細心觀察
教科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2:挑山工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會寫14個,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光溜溜、貨物、節奏、平衡、誦讀、超過、肌肉、拘束、耽誤、哲理。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并能用語言簡單概括。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能用語言簡單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準備:
鼓勵學生課前體驗,挑點東西登十幾級臺階,體驗一下生活。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板書課題、學生簡介對挑山工的了解。
多媒體展示挑山工奮力登攀的圖片,并引導學生觀察、聯想,在引發興趣的情境中,初步體驗:這些普普通通的勞動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往山上挑貨物,的確令人敬佩。
二、質疑問難
1.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看看自己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以開放的理念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至少10人)。對認真讀書,善于動腦,能提出有創意問題的學生,及時予以表揚。
三、預習交流
1.同座相互檢查課文朗讀情況,要求正確、流利。
2.聽兩組(4人)讀課文,評價讀的情況,穿插正音。
3.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把這些句子多讀幾遍,并提出自己的疑問,或談談自己初步的看法。
4.小組交流。
5.全班交流。
6.抄寫描寫挑山工外貌、衣著、神態和動作的句子。
四、學習生字
1.同桌交流識記字形并組詞。
2.匯報交流。
3.組內交流指導寫字,互評。
4.針對難點板書指導書寫。
五、初知內容
1.小組內輕聲朗讀課文。
2.說一說課文主要內容。
教科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3:做毽子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毽子的有關知識,學會制作毽子的方法。學習毽子簡單的踢法,鍛煉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勇于探究,鍛煉學生的膽量。
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觀察生活,發現問題與探究問題的興趣,學會與人交往,與人合作。在玩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教學重點:
學會制作毽子的方法
教學難點:
如何將鍵羽固定在鍵托上
教學準備:
不同材料做成的毽子、羽毛、塑料布、塑料繩、毛線、彈力線、墊圈、螺絲帽、酒瓶蓋等。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1、教師出示謎語:一物生來真輕巧,身長羽毛不是鳥。沒有翅膀腳邊飛,落地沒腳難起跳。(打一體育用品)
2、學生猜謎,說出理由。
3、教師展示毽子,并出示視頻資料(花毽表演),學生觀看后,提出問題:看完這么精彩的表演,你有什么感受?
4、踢毽子好玩嗎,想不想玩一玩、踢一踢自己做的毽子?(想)板書課題。
從學生最喜歡的猜謎語和看視頻活動入手,讓大家在玩中進入今天的課堂。即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獲得“課伊始,趣已生”的效果,更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了解了毽子的踢法,引起玩毽子、做毽子的欲望。
(二)認識毽子,探究制作毽子的材料。
1、引言:要想做好一個鍵子,我們先來認識它。從桌洞里拿出毽子,仔細觀察你們小組的毽子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2、學生觀察,小組匯報。
3、教師小結,了解毽子的組成。
4、學生猜想制作鍵羽和鍵托的材料,教師相機展示不同材料做成的毽子。
在生活中有很多材料可以制作毽子,可學生見到的一般都是羽毛鍵。通過這一環節的探究,學生的思路打開了,生活即課堂,制作毽子的材料隨處可見,激起了做毽子的興趣,培養學生樂于觀察、樂于探究的能力
(三)小組合作,探究毽子的做法。
1、引言:探究完做毽子所需要的材料,下一步我們該來探究它的做法。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或途徑學會做毽子?
2、學生交流方法,教師引導用拆一拆的方法來探究。
3、小組合作,探究毽子做法,教師指導幫助。
4、全班交流。
A、交流羽毛鍵的做法。
(1)學生到前面來邊講解邊示范羽毛鍵的做法。教師引導學生說出應注意的地方。
師:你覺得我們在扎鍵羽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什么?(學生說出應注意將鍵羽對整齊再扎,扎的緊一些)
(2)教師示范用布條穿過墊圈的過程。
B、交流塑絲鍵的做法。
(1)學生到前面來邊講解邊示范羽毛鍵的做法。教師引導學生說出應注意的地方。
(2)教師引導:在生活中,我們見到的塑料繩都是一根一根的,怎樣才能讓它變成細絲狀?(學生說出自己的辦法)教師示范用針將塑料繩挑成細絲狀。
5、引導學生說出什么樣的材料可以用制作羽毛鍵的方法制作,什么樣的材料可以用制作塑絲鍵的方法制作,讓學生明確不同的材料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制作毽子。
6、小結做毽子的步驟,教師相機板書。
7、小結學做毽子的方法:同學們,剛才我們利用認真觀察、動手拆一拆的方法學會了做毽子,同學們可真了不起,希望同學們在以后遇到困難的時候,善于觀察,善于動腦,動手做做看,你一定會有自己的發現。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的主人,教師是引導者。在教學中要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主動獲取新知,主動獲取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學會了做毽子的方法,而且能從中學會解決困難的方法,培養了動手能力,激發學生勇于探究的興趣。
(四)小組合作,制作毽子。
1、引言:學會了做毽子的方法,我們下一步該干什么?(做毽子)下面我們就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制作毽子,比一比,在老師規定的時間內,哪一個小組做的花樣多,哪一個小組做的既美觀又實用?
2、教師出示制作當中應注意的問題
3、學生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4、展示,評價,試踢。
充分發揮小組的力量,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學會與人交往,與人合作。
(五)學踢毽子,感受快樂。
1、教師示范毽子常見的幾種踢法。
2、學生在歡快的音樂中玩自己制作的毽子。
(六)拓展延伸
1、引言:看到同學們開心的樣子,老師也替你們高興。踢毽子是我國的傳統體育項目,到今天已發展成了一項新興體育運動——毽球。1984年,國家體委將毽球列入全國比賽項目,每年都要舉行毽球比賽。接下來,我們一起欣賞一段精彩的毽球比賽。
2、教師播放視頻。
(七)小結收獲,布置作業。
1、引言:短短的四十分鐘馬上就要和我們說再見了,在這一節課中,你都學到了些什么?
2、學生暢談自己的收獲。
3、小結:時間是有限的,可探究卻是無止境的,課下我們繼續探究:(出示課件)
a、課下嘗試用中間沒有孔的鐵片或硬幣做一個毽子。
b、用自己做好的毽子在班內舉行踢毽子比賽,并想一想毽子的好踢不好踢與什么有關。
讓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走出課堂,繼續探究,培養學生探究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