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活動教案
編寫教案是開展教學研究,提高教學研究能力的過程。教學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講是通過合理的方式把以教材為主體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并達到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目的。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了關于三年級語文活動教案,供大家參考。
三年級語文活動教案1
一、教學準備。
1.情境設置
2.課件制作
二、教學過程。
(一)揭題引趣
今天,我們這節活動課的題目是——神醫大會診(電腦伴樂出示該課題)。昨天,語言王國來了幾位客人,個個愁容滿面,原來他們得了病,老師把他們的病介紹給了我們班的幾位專家。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專家們是如何診治的。
(二)“專家門診”
(場景布置:四個診室分別為“肥胖癥”專科、“前后矛盾癥”專科、“殘缺不全癥”專科、“搭配不當癥”專科。)
1.癥狀
甲:“哎喲哎喲,肚子好難過,不知得的是啥病,快找醫生去看病!”
乙:“哦,實在太累了,走了這么一點路就吃不消,我這人太肥了,得減一減才行”。
丁:“我呢?病得最嚴重,缺手缺腳成殘疾人了,不知能不能治好我的病?”
2.掛號
根據各人病情,掛號處給予不同的診卡。
3.看病
甲拿著診卡來到“前后矛盾癥”專家前,電腦出示病句:昨天下午,下了一天的雨。
專家診斷:一整天應包括上午和下午,下午不等于一整天,只要把“下午”去掉,你這病就痊愈了。
隨著專家的話,電腦打去了“下午”,病人立即喜笑顏開。
乙拿著診卡來到“肥胖癥”專家前,這時電腦出示病句:在金色的沙灘上,有個身穿紅衣服的小姑娘在沙灘上拾貝殼。
專家診斷:前面已經有“金色的沙灘上了”,后面再寫“沙灘上”就重復了,應該毫不留情把它去掉。
專家“咔嚓”一聲,電腦使句子變為“金色的沙灘上,有個身穿紅衣服的小姑娘在拾貝殼。”乙欣喜而歸。
丙來到“搭配不當癥”專科專家面前,電腦出示病句:“小紅生病了,但是她沒上學”
專家診病:關聯詞“但是”用得不當,應改為“所以”,丙連聲道謝而歸。
丁來到“殘缺不全癥”專科專家面前,電腦出示病句:“我們美麗的校園”。
專家診治:這句話只有“誰”而沒有“怎么樣”或“干什么”,可以在這句話的后面加上“怎么樣”,如“真大啊!”“真安靜!”等等。
電腦出示句子“我們美麗的校園真大啊”和“我們美麗的校園真安靜!”接受了診治,丁快樂地唱起了歌。
三、出診語言家族。
師:“剛才,小病人們個個滿意而歸,臨走時,他們提出了一個要求,希望小神醫們能到語言王國出診,醫治一下他們那兒的所有的病人,你們愿意當小神醫去一趟嗎?”
(學生歡欣雀躍)
(一)詞語家族
點擊鼠標,電腦出示“詞語家族”的畫面,引導學生進入大門。
師: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詞語家族,見到了許多有病的詞語寶寶,同學們快動腦筋醫治他們。
電腦出示詞語:克苦青香興高彩烈痛若靈機一動堅難槍先舞稻
(學生答教師改,完成了此項練習。)
師:治好了詞語寶寶的病,他們真開心,他們想邀我們做一個“找朋友”的游戲(電腦出示題目):
茂密的山水吸引水面
威武的樹木守衛合作
翻滾的龍蝦注視游客
秀麗的波浪密切祖國
(二)句子家族
出了“詞語家族”,現在讓我們進入“句子家族”,去看望一下句子朋友吧?(電腦出現“歡迎來到句子家族”)師:聽說我們班的小神醫們今天出診,句子病人們早就排好隊等候著,你們看!(電腦出現一組句子)
1.春天,花園里開滿了花,有迎春花、月季花、荷花、杜鵑花……
2.喜歡唱歌。
3.像雪一樣白。
三年級語文活動教案2
活動宗旨:
本課活動,根據三年級學生的自覺紀律發展水平處在行為與愿望之間的矛盾及其解決的階段這一特點,引導兒童形成良好的自覺紀律,可是自覺紀律在兒童的學習及個性發展上起到重要作用。
活動目標:
[教師目標]
1、了解學生自我紀律的形成狀況,以便采取響應的教育措施。
2、幫助學生認識自覺紀律的重要性。
3、幫助學生掌握一些自覺紀律的方法。
[學生目標]
1、了解自己自覺紀律的表現狀況。
2、知道什么時候應有自覺紀律以及認識自我紀律的重要性。
3、掌握一些形成自覺紀律的方法。
[活動重點]
幫助學生培養自我紀律。
[活動難點]
掌握形成自我紀律的方法,形成較強的.自覺紀律。
活動準備:
1、準備好“短劇表演”,對有關人員進行排練。
2、制作需用的投影片。
3、課前了解班級學生遵守紀律的情況。
活動過程:
(一)心理小測試:實話實說
1、教師導入:我們升入三年級已經半年多了,與一、二年級相比,哪些地方你覺得自己長大了?(學生考慮后指名回答)
2、在紀律上你是怎樣做的呢?下面我們來做個心理小測試。(師讀題項,獨立完成)
3、看還有哪幾條沒有做到,以后朝這個方向努力,等到做到了再打“/”。
(二)短劇表演:放學回家
1、表演
情境a
小剛:“媽媽,我回來了。”
媽媽:“回來了,今天在學校好嗎?”
小剛:“好!我在班上數學測驗得了第一呢。”
媽媽:“不錯!媽媽很高興。”
小剛:“現在我去做作也了。”
小剛走到書房,開始做作業。他把今天語文教師教的課文復習一遍,找出生字,翻閱字典,非常認真。
情境в
小強::“媽,我回來了。”
媽媽:“回來了,今天在學校情況怎樣?”
小強:“媽,先別問學校的事,我想吃東西。”
(邊說邊往廚房走,打開冰箱,吃餅干,喝汽水。)
媽媽:“你看你,一回家就回家只想到吃,快去做作業,等會兒就可以吃飯了。”
小強:“好了好了,我就去做作業。”
小強拿起餅干、汽水走到書房,他一邊吃,一邊做作業。過了一會兒,他嚷起來:“媽,這個生字我不認得,快來幫我。”見媽媽沒有來,小強就東看西玩,既不專心學習,也不自己查字典。
2、組織學生討論:
⑴你喜歡誰?為什么?
⑵像小剛這樣的行為,對自己的學習有什么好處?小強這樣的行為對自己的學習有什么害處?
3、教師歸納補充。
(三)夸自己:我能這樣做
1、師引導:在課上和課間我們知道了該怎樣做管住自己,那么在校外你能管住自己嗎?下面我們來夸一夸在校外我能管住自己的事例。
2、夸夸自己
(教師注意從不同方面啟示,如:及時完成家庭作業、不打游戲機、遵守課堂紀律等)
(四)制訂自我管理計劃
1、教師講清制訂“自我管理計劃”的具體步驟。
第一步:確定題目,計劃
第二步:提出計劃所要達到的具體目標
第三步:實施的具體步驟
第四步:自我獎懲
第五步:設立監督人1-2人
2、交流“自我管理計劃”。
(五)活動結束。
三年級語文活動教案3
一、教學要求
1.練習寫好帶有“頁字旁”的生字。
2.積累描寫人物外貌、神態、動作的四字詞語,并能靈活、準確的運用。
3.了解對話提示語的不同位置以及標點符號的不同用法,并嘗試運用。
4.朗讀背誦對子歌,感受其中的聲律之美。
5.通過漫游寓言世界,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強動手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二、重點難點
1.正確、熟練而美觀地寫好漢字。
2.培養正確、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
三、教學準備
1.收集對子歌。
2.布置學生在課外閱讀各種寓言書籍。
四、教學過程
(一)萬花筒
1.練習寫帶有“頁字旁”的字。
(1)出示兩組漢字,仔細觀察,你發現它們的特點了嗎?(兩組字都帶“頁字旁”,都是左右結構)
(2)你能讀懂它們,并用它們各組幾個詞語嗎?(同桌互讀、互說)
(3)觀察他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書寫時要注意些什么?
(第一組字要寫得左窄右寬,第二組字左右約等寬。“頁”字最后一筆是點,要寫得稍長一點)
(4)學生書寫,教師巡視,寫完后互相評價交流:字是否寫得正確、勻稱、美觀。
2.我能填。
(1)出示:披頭散發垂頭喪氣撒腿就跑
又蹦又跳筋疲力盡濃眉大眼
(2)指名認讀,糾正讀音。
(3)交流自己對詞語的理解,提出不懂的詞語。
(4)按描寫人物外貌、神態、動作的進行分類,并說說這樣分類的理由。
(5)嘗試運用:挑選自己喜歡的詞語說句子。
(6)交流匯報:你還知道哪些描寫人物外貌、神態和動作的詞語?
3.我能寫。
(1)讀一讀:學生自由讀這組對話,整體感知有關對話提示語的`位置的三種不同句式。
(2)看一看: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看看三句話中說話人的位置有什么不同,“說”字后面的標點符號又有什么變化?
(第一句話說話人在后,“說”字后面是句號;第二句話說話人在前,“說”字后面是冒號;第三句說話人在中間,“說”字后面是逗號)
(3)填一填:指導學生根據提示完成填空練習。
(4)練一練:小組合作練寫這三種不同句式,看哪一組寫得好。
第二課
一、教學要求
1.練習寫好帶有“頁字旁”的生字。
2.積累描寫人物外貌、神態、動作的四字詞語,并能靈活、準確的運用。
3.了解對話提示語的不同位置以及標點符號的不同用法,并嘗試運用。
4.朗讀背誦對子歌,感受其中的聲律之美。
5.通過漫游寓言世界,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強動手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二、重點難點
1.正確、熟練而美觀地寫好漢字。
2.培養正確、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
三、教學準備
1.收集對子歌。
2.布置學生在課外閱讀各種寓言書籍。
四、教學過程
(一)百寶箱
1.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寓言嗎?(指名回答)寓言往往通過短小精悍的故事,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今天,讓我們一起漫步寓言王國,感受寓言故事的無窮魅力。
2.回顧已學過的寓言故事。
3.請同學們在小組內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交流收集到的寓言故事,可以是講,也可以是演,還可以是畫……
4.每組推選一名代表在班上交流。
5.師生評價,評出最佳表演者。
(二)完成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