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幼兒教案 > 中班教案 >

中班教案數學活動

時間: 新華 中班教案

教案按照教學過程的步驟編排,讓教師能夠清晰地了解整個教學流程,有利于教學的有序進行。寫中班教案數學活動有什么要注意的呢?這里給大家帶來中班教案數學活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教案數學活動篇1

【活動目標】

1、學會8的形成,并認識數字“8”

2、初步掌握8的實際意義

3、體驗成功后的樂趣,增強參與活動的自信心。

【活動準備】

1、1——8數字卡片、圖片一幅、錄音機、歌曲磁帶、多媒體課件

2、活動室周圍放置若干身上有1——8點子或數字的老鼠形狀。

3、人手1份實物卡片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組織教學

(二)基本部分:

1、小朋友,今天老師和你們做一個數字娃娃的游戲,你們想不想變個數字娃娃?你們想做個數學娃娃幾?你們就戴上幾的頭飾。

2、現在你們都變成數字娃娃了,你告訴我,你是數字幾?這個數字是怎么來的,看誰說的又對又快,幼兒回答。

3、孩子們,你們變的數字娃娃真可愛,我也想變成數字娃娃,老師想變成數字幾呢?看完老師變的魔術就知道了。

4、操作課件:

飛出7只蜜蜂,后來又飛出一只蜜蜂,現在一共是幾只蜜蜂?7只蜜蜂后來又飛來1只蜜蜂,一共是8只蜜蜂。8只蜜蜂是怎么來的(7添上1是8)老師肯定并請全體幼兒說一遍。依次播放花,蘋果,汽車,飛機等讓幼兒說。

5、老師剛才變的蜜蜂是幾?老師想變成數字幾?(8)8像什么?

6、8能表示8只蜜蜂、8只花籃、8還能表示8顆星星等,8能表示好多好多是8個的物品。

7、闖關拜見黑貓警長,正確判斷“8”以內的數量。

(1)、第一關,請小朋友們從盒子里找出有8個禮物的卡片送給黑貓警長比一比,誰找得禮物又對又多。(幼兒操作實物卡片,教師觀察。)

提問:你找到了什么禮物,它們的數量是幾,

(2)、第二關,說出數字“8”像什么?請小朋友從數字卡片中找出數字“8”,念一念。

(3)、第三關,考考你們的眼力,(出示圖片)。請根據老師的問題拿出相應的數字卡片放在桌子上。

8、游戲《捉老鼠》,鞏固對8數量的正確判斷。

活動室里藏了許多老鼠,請大家去捉身上有8個圓點的或者有數字“8”的妖精,比一比,誰的本領大,捉的老鼠又對又多。幼兒游戲,教師觀察、指導。(播放歌曲《黑貓警長》)

四、結束:小朋友們真能干,捉了這么多老鼠,現在我們和黑貓警長一起到外面去玩一回吧。

中班教案數學活動篇2

班級:中班執教:陳娟日期:__年1月8日

一、活動目標

1、學習將收集的豆子進行10以內的分類、排列,嘗試用數字進行記錄。

2、感知物體的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系。

3、利用生活中的自然材料,結合生活經驗進行探索發現,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用的蠶豆、黃豆、紅豆若干,幼兒操作紙2份,鉛筆,橡皮,盤子。

2、投影儀。

3、平時幼兒玩過豆子。

三、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看看老師帶來了什么?(出示紅豆、蠶豆和黃豆)

2、第一次探索活動:感知數量相同、大小不一的豆子,排列長短不一樣。

(1)講解示范操作要領。

師:這些豆子想請你們幫個忙,給這些豆子排隊。猜猜第一條線上排什么?

師:那第二、第三條線上呢?

(2)教師提出操作要求,幼兒操作,用豆子在操作紙1上排隊,嘗試用數字記錄,教師巡視輔導個別幼兒。

(3)請幼兒講述排列結果,討論“為什么都是七顆,隊伍卻不一樣長呢?”

(4)小結:在給相同數量的豆子排隊時,豆子大小不一樣,排列的隊伍不一樣長。

3、第二次探索活動:感知大小不一的豆子,排列相同長度時,所用豆子的數量不同。

(1)出示操作紙2,設疑引導幼兒思考。師:如果在這三條一樣長的線上排隊,想想,用的豆子的數量會不會一樣多?

(2)交代探索要求,幼兒操作,教師巡視輔導幼兒完成作業。

(3)幼兒講述操作結果。幼兒討論操作結果。

教師:為什么排一樣長的隊伍時,紅豆用得最多,蠶豆用得最少?

(4)小結:在一樣長的線上用大小不一樣的豆子排隊時,豆子的數量不一樣多。

4、活動拓展。

啟發幼兒利用生活中更多的豆子及日常生活用品進行比較,觀察還會有什么發現。

中班教案數學活動篇3

活動目標:

1、幼兒學習對毛豆莢進行數的抽象,能將含有不同數量豆粒的豆莢進行歸類。

2、幼兒愿意幫助炊事員剝毛豆,體驗并探索其中的數學知識和技能。

活動準備:毛豆莢每組一大筐,分類用的小簍每阻個,小剪刀若干把,裝豆粒的小碗每人一個,廢物箱每組一個。

活動過程:

1、按數分豆莢。

(1)教師出示毛豆莢,引導幼兒說出如何判斷出毛豆莢的依據。

(2)告知幼兒廚房里的炊事員阿姨知道我們班的小朋友最愛勞動,他們要請小朋友們幫忙,把毛豆莢分到4個小簍里分的時候要把一樣多豆粒的豆莢放到一起。

(3)幼兒以小組為單位給豆莢按數量分類。

(4)每個小組完成豆莢分類后提問:看看自己小組里四個簍子中哪個簍子里的豆莢多,哪個簍子里的豆莢少,是怎么看出來的?

2、剪毛豆,剝毛豆。

(1)提問:我們吃毛豆的什么部分?毛豆可以作成什么菜?

(2)幼兒討論回答。

(3)讓幼兒自由參加剪毛豆組或剝毛豆組。

3、把加工好的毛豆洗凈送到廚房,請炊事員烹飪成各種食品。

延伸:開毛豆食品自助餐。

中班教案數學活動篇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正確感知比6少的數量,理解數的意義。

2、引導幼兒積極地與材料互動,培養良好的操作習慣。

3、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學具:每人一份1-8的點卡、每人1―6數字卡片其中一張、作業每人一份、鉛筆、1―8的數字粘貼紙

教具:1-8的數字卡和圓點卡、1-8的動物圖卡、數字園背景圖片一幅

活動過程:

一、以開火車游戲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老師手拿點子、數字、動物卡片,和孩子們進行問答游戲。

師:嘿嘿,我的火車幾點開?(隨機出示6以內的點卡、數卡)

幼:嘿嘿,我的火車點開。

師:嘿嘿,來了幾位小客人?(出示動物卡片)

幼:嘿嘿,來了__位小客人。(反復進行幾次)

二、通過看看說說理解數字“6”的意義

師:嗚嗚,火車開到了數字園。(出示背景圖)你看到了什么?

師:(出示數字6)看,誰來迎接我們了?(數字6)6可以表示什么呢?(6朵花、6個小朋友……)

師:6還可以表示6個圓點。(教師在數字6旁邊貼上6個圓點卡)

三、親自實踐,感知比6少的數量

1、自由探索

(1)交流:比6個圓點少的是幾個圓點?

(2)操作找比6個圓點少的圓點后交流:你找的比6少的圓點卡上有幾個圓點。(教師在黑板上出示相應圓點卡)

(3)師生總結:比6個圓點少的有5個圓點、4個圓點、3個圓點、2個圓點、1個圓點。

2、點子與數的對應。

(1)師:6個圓點可以用數字6來表示,那么這些比6個圓點少的點子的數量可以用哪幾個數字來表示呢?(請幼兒說)老師請5個小朋友一起來數字園找一找,并貼在能表示它們數量的點卡左邊。

(2)小結:比6少的有5、4、3、2、1

3、游戲―找朋友:鞏固量與數的對應。

教師出示動物卡片找數字朋友,每出示一種動物,相對應的數的小朋友就站起來。

師:“嘿嘿,我的朋友它是幾?”

幼兒:“嘿嘿,你的朋友它是!”

四、作業――找朋友

出示作業,你看到什么?幫動物寶寶找到數字朋友,貼在動物旁邊,然后找出比6少的種類用鉛筆圈起來,請老師檢查。

活動反思:

數學來源與現實,存在于現實,并且應用與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充分利用幼兒現實生活中的資源,通過作用于幼兒的活動對幼兒發生實質性的影響,讓幼兒在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中班教案數學活動篇5

設計意圖:

中班的數學集體教學活動常常會涉及"比較高矮"的內容。基于幼兒的已有經驗,我們設計游戲情境,分三個部分開展比較高矮的活動。

第一部分是人與人的比較。中班幼兒已經建立了一定的關于高矮的相對概念,并且積累了一些兩兩比較高矮的方法,他們也喜歡在日常活動中互相比誰更高。因此,在活動的第一環節,我們讓幼兒在和同伴的反復比較中鞏固兩兩比較高矮的方法,加深對高矮相對性的理解。

第二部分是人與物的比較。我們借助幼兒喜歡的"搭積木造房子"的游戲,引導他們在富有趣味的活動中理解高矮。我們對幼兒造房子提出了要求--比班里最高的幼兒要矮,這使得幼兒不僅要和同伴合作完成造房子的任務,更要使自己建造的房子符合一定的要求。于是,在游戲中,孩子們開始用目測的方式進行估計,或者請班里最高的幼兒前來作實際比較,人與物的高矮比較自然而然地進行著。

第三部分是物與物的比較。我們讓幼兒通過為房子掛門牌號碼來對自己所造的這幾幢房子的高矮進行比較和排序。對中班幼兒來說,要完成對6幢房子的排序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在這些房子高矮差不多的情況下更是如此。為此,我們先是幫助幼兒快速確定最高和最矮的房子(通過目測就可以直接比較出來),這樣一來參與排序的房子的數量也就減少了兩幢。我們還為幼兒提供適當的工具一直尺、紙板。在必要時提供測量工具和方法,能使比較更為準確,也有助于幼兒獲得粗淺的科學測量與比較的方法和概念,為他們的后續學習做好鋪墊。

最后想說明的是,我們經過多次嘗試,選擇大積木、奶粉罐、紙盒之類的物品作為活動材料,其原因有二:一是這些東西是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孩子們對于它們的特性比較熟悉;二是這些東西自身有一定的重量,比較穩固,幼兒能夠較快地造好房子,不易倒塌。

目標:

1.學習比較高矮的方法,樂意和同伴一起用多種材料造房子,并在比較的基礎上將房子從矮到高排列。

2.愿意和同伴愉快地交流與合作,大膽地表達。

準備:

1.讓幼兒收集各種造房子的材料,如紙盒、大積木、奶粉罐等。

2.1~6的數字卡片,直尺,紙板。

3.活動宜分組進行。

過程:

一、好朋友比高矮

1.師:我們這些孩子中,誰最高?(請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回答。)

2.師:有什么辦法能夠知道自己比誰高,比誰矮?(請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回答。)

3.師:怎樣比高矮?(請兩個幼兒示范。)

4.師(小結):比的時候,人要站直,背靠背,腳并攏,人頭放正,眼睛看前方。這樣比出來的.結果才比較準確。可以用手來比一比,或者請朋友來做裁判。

5.請大家一致認為比較高的幼兒和其他幼兒逐一比較,看看誰比較高,誰比較矮,最后看看這名幼兒是不是最高的。(在這過程中要不斷強化幼兒有關高矮的概念,鞏固比較高矮的方法。)

6.師(小結):原來我們通過比一比的方法就能知道誰最高。

二、造房子

1.引出游戲: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比高矮的游戲。我準備了幾種材料(逐一介紹材料),等會兒你們可以兩人一組選擇相同的材料一個一個疊起來造房子。(強調用相同的材料建造房子,為幼兒后續的建造和比較提供便利。)

2.提出造房子的要求:造的房子要比班里最高的幼兒矮;將房子造在場地后方,和其他幼兒造的房子保持一定的距離;房子要造得牢固,不容易倒。

3.讓幼兒自由分組,選擇材料造房子。(在幼兒造房子的過程中,教師在一旁觀察幼兒的合作情況以及每一組使用哪種材料、房子是否造在規定的地方,并引導幼兒請班里最高的幼兒與自己的"房子"比一比,看看"房子"是不是比他矮。教師在指導幼兒造房子時,最好使幾幢"房子"的高矮差異明顯些,以方便之后的比較。)

4.請班里最高的那名幼兒逐一與6幢"房子"比較,檢驗所造的"房子"是否符合標準。(在比較過程中,教師通過提問"有什么辦法能夠知道造的房子比(最高的幼兒名字)矮"鞏固幼兒對高矮相對性的認識。如果發現造的"房子"不符合要求,就引導幼兒及時調整。)

三、房子比高矮

1.師:這些房子一樣高嗎?我們一起將這6幢房子從矮到高排排隊,先看一下哪幢房子可能排在第一個,哪幢房子可能排在最后一個。(幼兒通過目測作出判斷,并用建造房子的材料為房子命名,如盒子房子等。)

2.師:接下去幾幢"房子"該怎樣排?(幼兒通過目測進行比較,判斷出比第一幢"房子"高一點點的"房子",并請造房子的幼兒將"房子"移到指定的位置。)

3.師:真的是這幢嗎?請你來比一比,看看這幢"房子"是不是比房子高一點。

4.師(小結):比較不同高矮的房子時,用眼睛看可能會出錯,可以放在一起比一比。

5.和幼兒共同為前3幢"房子"排序,引導幼兒了解排序的方法。

6.師:那么接下來的3幢"房子"該怎么排呢?請造這3幢房子的孩子上來把這3幢房子按照順序排下去。(在幼兒移動"房子"的過程中,教師要提醒幼兒注意防止"房子"傾斜倒塌。當發現有"房子"高度相近,不容易通過目測進行比較時,教師可以讓幼兒使用直尺或者紙板等進行比較。)

7.引導幼兒給6幢"房子"裝上1~6的數字門牌號碼,規則是最小的門牌號碼給最矮的"房子",即最矮的"房子"是1號,以此類推。數字必須是連續的。(幼兒為自己造的"房子"放上相應的數字。)

8.幣幼共同檢驗6幢"房子"的門牌號碼是否是從1~6連續排列的。

延伸活動:

教師為其中一幢"房子"加蓋屋頂,并提問:這幢"房子"蓋上屋頂之后,如果6幢"房子"仍然是從矮到高排,還是這樣排嗎?

中班教案數學活動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自己動手操作,更好的認識時鐘。

2、學習認識整點和半點。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5、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

教學重點、難點

能正確的認識時間,并區分整點和半點。

活動準備

時鐘模型一個。

活動過程

一、理解什么是時鐘?

1、開始時老師先唱一首時鐘歌,聽一聽時鐘有什么用途?滴答滴答當當當,滴答滴答當當當,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出示時鐘模型,看,我們認識它嗎?

提問:我們為什么要認識時鐘?

二、認識時鐘

1、認識鐘面,看時鐘上面有什么?

有1—12個數字,兩顆針,長針和短針;長針是分針,短針是時針,這兩顆針都是順時針走。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個數字。

2、認識整點,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整。(指著1點、9點、12點的鐘面提問是幾點?并讓幼兒試著撥幾點的針。

3、認識半點,分針指向6,時針剛過幾就是幾點半。(指著1點半、9點半、12點半的鐘面提問是幾點?并讓幼兒試著撥幾點半的針。

4,幼兒都到鐘面上進行練習,試著撥針認時間。

中班教案數學活動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初步理解5的概念,認識數字5。

2、能正確感知5以內的數量,會按一定規律進行點數排序。

3、體驗數字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件。

2、在信封的正反兩面分別貼有圖案和圓點個數一致的和不一致的各若干個,5個信封當中裝有數字1、2、3、4、5,其他都是小小的數字5。

3、若干個籮筐,若干糖果。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誰呀?(播放課件)

原來是喜羊羊(喜羊羊:嗨,大家好,我是喜羊羊,我有一個很漂亮的密碼箱,

可是我把密碼忘記了,你們能幫助我找到密碼嗎?密碼就藏在三個神奇的箱子里)

2、出示密碼箱與三個神奇的盒子。

二、回憶舊知--復習鞏固數字1、2、3、4。

1、教師打開第一個盒子,尋找實物圖與圓點圖一致的信封。

教師:這里有一張提示的紙條,上面說,密碼就藏在圓點和圖案的數量一樣多的信封里。

2、請全體幼兒拿出信封,觀察實物圖和圓點圖的對應情況。

教師:請小朋友拿出椅子底下的信封,如果是一樣多的到老師這邊來,如果不一樣多,

放回椅子底下(幼兒第一次操作)。

3、請圖案和圓點一致的幼兒打開信封查看密碼。

找到數字:1、2、3、4。

教師:你們信封上的圓點有幾個?圖案有幾個?一樣多嗎?

你是怎么數的?打開信封看一看里面有什么?

密碼箱的密碼一共由5個數字組成,我們已找到4個數字,還有1個數字藏在哪里呢?

三、探究新知--初步感知數字5。

1、教師打開第二個盒子,請全體幼兒尋找實物圖和圓點圖都是5的信封。

教師:讓我們一起打開第二個神秘盒哦,這張紙條上說,還有一個數字藏在圓點和圖案的數量

都比4多1的信封里,比4多1是幾?我們去找一找,到后面的桌子上去找(幼兒第二次操作)

2、教師與幼兒一同出示數字5。

教師:你們找的信封上的圓點有幾個?圖案有幾個?一樣多嗎?我們一起打開信封,看看是數字幾?

3、理解5的概念:5可以表示什么?(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剛才老師的數字5表示5個蘿卜,小朋友的5表示什么?

4、嘗試打開保險箱,了解1-5的排列順序。

教師:我們把五個密碼數全找到了,根據5個數字的順序播放多媒體,出現錯誤,怎么辦?

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三個神秘盒到底告訴我們些什么?(請幼兒按要求進行密碼排序)。

四、鞏固練習進一步感知5的數量。

1、打開保險箱,請每位幼兒拿對5顆糖果。

教師:密碼箱終于打開了!哇,出現了好多糖果(激發幼兒快樂情緒),剛才喜羊羊悄悄跟我說了一句話:

為了慶祝我們的成功,請小朋友吃糖,每個人拿5顆。

五、結束部分

隨音樂跳舞慶祝。

中班教案數學活動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嘗試自己探索兩組物體(5個以內)的多少。

2、讓幼兒在探索活動中發現物體的排列規律。

3、樂于參與集體活動。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掌握重疊和對應兩種比較物體多少的方法,會比較兩組(5以內)物體的多少。

活動難點:

幼兒自己嘗試找出比較物體多少的兩種方法。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超市游戲。(碗和勺子)

2、學具準備:超市游戲。(每人手中兩種蔬菜,每種蔬菜不超過五個。)

3、顏色不同的`雪花片若干。(每人二組,每組不超過五個,用學具袋裝好。)

4、貓和老鼠頭飾若干。(各占幼兒人數的一半。)

5、操作冊第1冊第17-18頁。

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好,聽音樂走線。

2、集體活動。

創設情境:今天,老師買了好多的碗和勺子(出示四個碗和五個勺子)

教師:請小朋友們幫老師看一下碗和勺子哪個多一些?哪個少一些?你是怎么發現的呢?

(引導幼兒自己嘗試用重疊和對應的方法比較多少。在幼兒發現了一種方法后,老師進行及時鼓勵與總結,并強調是用了什么方法進行比較的;若幼兒沒有發現,教師要進行合適的引導。)

3、分組活動。

第一組:玩“超市游戲。”比較學具袋中的兩種蔬菜,(每種蔬菜不超過五個。)哪種多一些?哪些種少一些?一樣多?

第二組:玩雪花片。比較自己手中的雪花片哪種顏色多一些?哪種顏色少一些?一樣多?

第三組:完成操作冊中第17-18頁的練習。

4、集體游戲:貓捉老鼠。

教師:孩子們,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游戲吧!(放音樂《一只小小老鼠》。)

每組8-10人,分別戴上貓和老鼠的頭飾。(每種頭飾不超過五個。)玩貓捉老鼠的游戲。當音樂停止時,要請幼兒說出自己組中貓和老鼠誰多一些?誰少一些?

5、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小朋友們今天真棒!都學會了兩種比較物體多少的方法:重疊和對應。好,現在請小朋友們把你小學具袋的門打開,把手中的學具寶寶一個一個裝進去,不要忘記把學具袋的門關上!

活動延伸:

1、戶外活動時,引導幼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一下男孩和女孩誰多一些?誰少一些?

2、請幼兒回家后比較一下家中爸爸和自己的衣服或鞋子誰的多一些?誰的少一些?幼兒將學具收拾好。

中班教案數學活動篇9

活動目標:

1、認識比較高矮、粗細,能夠按高矮、粗細給10以內的物體排序。

2、感知物體高矮的不變性和相對性,嘗試用不同感官比較物體的高矮、粗細。

3、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活動準備:

1、圓柱體形狀的積木(高矮不一)。

2、兩個粗細不一的.易拉罐。

3、每組一筐粗細不同的瓶子(數量為1~8個,其中有兩個一樣粗、兩個一樣高)。

4、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比較高矮,感知高矮的不變性和相對性。

1、感知高矮的不變性。

(1)教師先請一名幼兒和自己站在一起比高矮。提問:我們倆誰的個子高?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兩人并排比,誰高出一部分,他的個子就高)

(2)教師和幼兒站在不同高度的位置上進行比較(幼兒站在椅子上,高于老師),提問:現在比比看誰高,誰矮,為什么?

(3)提問:你們發現了什么應該怎樣比高矮?(物體底部要對齊比較)

2、感知高矮的相對性。

(1)教師請一名幼兒甲和自己比高矮,再請另一名幼兒乙(乙要比甲矮)和甲比高矮。

(2)提問:怎么一會說甲矮,一會又說甲高呢?到底甲是矮,還是高?

3、尋找發現

(1)提問:想一想,在我們的周邊環境中,什么東西高?什么東西矮?

(2)教師任意出示一個物體(如書,筆筒),請幼兒在教室內找出比它高或者矮的東西。

二、出示兩個高矮,粗細不同的瓶子,引導幼兒交流比較粗細的方法。

教師:

1、這2個瓶子有什么不同?(高矮不同,粗細不同)

2、你怎么知道這2個瓶子粗細不一樣呢?

3、除了用看的方法,還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較粗細呢?(重疊擺放觀察,用手觸摸感覺,用線圍圈等)

三、尋找發現。

1、從身邊的物品中找出幾樣東西,比一比,誰比誰粗,誰比誰細。

2、教師任意說一個物體(如桌子腿),幼兒在活動室內找找比他粗或細的東西。

3、找一找身上哪些部分粗,哪些部分細,嘗試按粗細給他們編號。

四、按高矮、粗細順序給瓶子排隊。

1、每組一筐高矮、粗細不同的瓶子(數量為7~8個,其中有2個一樣粗、2個一樣細、2個一樣高),請幼兒比一比誰高誰矮、誰粗誰細,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方法比較。

2、請幼兒按高矮給這些瓶子排隊,想一想一樣高的瓶子應該怎樣排。

3、每組幼兒說說是按什么順序給瓶子排隊的。

4、兩人結伴,拿取3~4個瓶子,一人閉上眼睛按高矮或粗細給這些瓶子排排隊,另一幼兒檢查。

五、教師引導幼兒做幼兒用書上的練習。

六、請幼兒找找教室外還有哪些東西可以比較高矮、粗細。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由于我準備的教具都是幼兒平時生活中可見的,而且接觸比較多的,所以幼兒非常感興趣,抓住幼兒的興趣特點我展開本次活動的重點就是粗細和高矮是具有相對性的,經過了幼兒自身的比較,也讓他們更深刻地理解了相對性這一抽象的概念,活動中,幼兒的積極性很高,活動氣氛很好。

中班教案數學活動篇10

設計意圖:

本學期我園圍繞“數學”領域組織青年教師開展了“一課多研”、“好課多磨”等活動,提高了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從而使她們對教學活動的設計理念、教材分析、教學策略和組織形式有了長足的更新和優化。

她們在一次次思維火花的碰撞中、一次次組織實施的經驗總結中,形成了組織數學活動特有的可持續發展的較穩定的策略。以中班數學活動“比高矮”為例,思考數學教學中的細節問題——提出切實的要求、適宜的操作來實現各環節目標的落實,將目標達成情況作比較。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的高矮,并能按高矮給物體排序。

2.掌握比較高矮的正確方法,發展觀察力與比較判斷力。

3.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感受有序操作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懸掛氣球,幼兒每人兩套操作材料。(高矮不同的三個動物卡片、高矮不同的小牛卡片分兩次投放)

2.教學ppt。

3.音樂《找朋友》。

【活動過程】

一、1.情境導入,引出話題。

(欣賞ppt相關內容)師:這是誰啊?猜猜小熊發生了什么事情?

你們能幫忙將氣球取下來嗎?(請高矮不同的兩名小朋友)

小結:原來他們兩人一個高,一個矮。

二、觀察ppt圖片,了解比較高矮應站在同一高度。

師:小熊謝謝小朋友幫他拿到了氣球,現在小熊準備回家了,他看見了兩個娃娃在比高矮。你們看得出來他們誰高誰矮嗎?(露出兩個娃娃的頭部)猜對了嗎?(再露出圖片的下半部分)。他們一個站在地上,一個站在椅子上能比得出高矮嗎?應該怎樣比?

小結:原來比高矮應該站在同一水平線高度。

三、比較三個動物卡片的高矮,并將其按高矮排序。

師:小熊也想跟他的朋友比高矮,他找來了猴子和老虎。請小朋友一起幫幫忙,將他們三只小動物按照從矮到高的順序排一排。(同時出示從矮到高的標記圖)一定要讓小動物站在同一高度哦!(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請幼兒說一說是怎么排列的,誰個子最高,誰個子最矮,誰排中間。

四、幼兒比較四張動物卡片的高矮,再次操作。

師:小牛們聽說小動物在比高矮,也被吸引過來了。(ppt出示四頭高矮不同的小牛)請每個小朋友選擇一頭小牛,再跟原來的小熊、猴子、老虎比一比,看看小牛應該排哪個位置合適?(幼兒再次分組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請小朋友說說自己的操作紙。

五、音樂游戲“找朋友”比較高、矮、一樣高,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想不想學小熊來玩一玩比高矮的游戲呢?那我們一邊唱找朋友,一邊和同伴比一比,并說一說:我和一樣高,我比高,我比矮。

中班教案數學活動篇11

設計意圖:

中班的幼兒對周圍的事物已經在細心觀察,他們會進行些初步的比較分析,如:在餐后活動時間,小朋友喜歡聚在起討論外面橫著豎著的欄桿,有的說這個大、那個小;這個胖、那個細,說明幼兒對同類事物開始作比較了,但還不會用正確的語言來表達,數學活動《比粗細》的教育目標在于讓幼兒在操作活動中,獲得感性認識,會用多種測量方法比較物體粗細,并能用語言正確表達,通過分層投放材料的操作,培養幼兒的探索意識和主動學習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物體的粗細,并用語言準確表達。

2.通過觀察、操作、游戲等讓幼兒初步感知物體的粗細。

3.提高幼兒的探索欲望和主動學習的興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感知物體的粗細。

活動難點:

用語言準確的表達物體的粗細。

活動準備:

1.圖片:粗細不同的茄子、大樹、蘿卜。

2.粗細不同的紙棒、水彩筆、吸管、旺仔瓶等實物。

教學方法:

觀察法、操作法、游戲法。

活動過程:

通過玩游戲“粗寶寶、細寶寶”引出主題,初步感知物體的粗細。

1.教師出示兩根紙棒,引導幼兒觀察,并回答問題。

師:它們有什么不同呢?(個粗個細。)

2.請幼兒將紙棒按粗細進行分類。

(1)出示紙盒,請幼兒觀察。

師:小朋友看看這兩個小盒子上有什么?(有兩個洞洞。)這兩個洞洞有什么不同呢?(個大個小。)你能看出哪個是粗寶寶家的房門,那個是細寶寶家的房門?

(2)介紹活動規則。

(3)幼兒動手操作,感知紙棒的&39;粗細。

請個別幼兒在藏寶袋中拿出個粗的和個細的物體,并說說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細的?啟發幼兒了解粗細必須通過比較才能知道的。(指認)

二、啟發幼兒感知物品的粗細,并按粗細進行分類。

1.出示所比較的物體的圖片。

2.引導幼兒觀察物體,初步感知物品的粗細。

師:出示兩根茄子,請幼兒仔細看看,這兩根茄子有

什么不同?(根粗,根細。)

師:出示兩棵大樹圖片,小朋友再仔細看看,這兩棵樹有什么不同呢?(棵粗,棵細。)

3.啟發幼兒將物品按粗細進行分類。

師:小朋友,請你們動腦筋想想,這些物品可以怎樣分類呢?

請個別幼兒上前來操作,其余的幼兒觀察。

三、幼兒集體操作。

師:請小朋友完成數學課本中第29頁的內容,看看圖中的物品,哪個粗,哪個細,請你把細的物品圈出來吧。

四、游戲:說相反。

幼兒跟老師玩“說相反”的游戲,加深幼兒對粗細的認識和理解。

五、活動小結。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知道了通過比較能夠知道哪個物體粗,哪個物體細,物品的粗細是相對的,同類物品,不同類物品,除了粗細不同,在大小,顏色,長短等方面也有區別,小朋友定要善于觀察,善于發現,找出它們不樣的地方。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在活動室里找出粗的物品和細的物品,看誰找得又多又快。

活動反思:

本次三課活動,我上的是中班數學活動《比比》(比較粗細),活動開始我通過游戲“粗寶寶、細寶寶”引出主題,初步讓幼兒感知物體的粗細。因為,粗細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但在出示兩根粗細不同的紙棒時,有的幼兒說這個大、那個小,這個胖、那個細,但幼兒還不會用準確的語言來表達物體的粗細。在這環節上應該多出示些粗細不同的物品為幼兒作比較,通過比較得出其結論。在操作過程中,我投放的材料是幼兒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幾種粗細、顏色不同的吸管、水彩筆、旺仔牛奶盒、彩筆盒等粗細不同的物品,來引導幼兒通過比較并正確表述物體的粗細,幼兒們在表述的時候大多數能明確說出物體的不同,還有部分幼兒不能準確的表述。在展示圖片上時間有點長,到了后面的環節就有些顯得時間有些倉促。總的來說,在本次活動中,部分幼兒對粗細沒有生活經驗,在學習時,這部分幼兒掌握的不是太好,還需要加深幼兒對粗細這些概念的理解。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我將取長補短,引導幼兒們在活動中學習更多的知識。

中班教案數學活動篇12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通過對實際物品的操作,理解8的實際含義。

2、運用目測、動手操作材料,感知數量8、體會數學活動的快樂。

3、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理解8的實際意義

活動準備:

‘8’的數字卡片,邀請8位大班幼兒,設置小超市—內置書、盒子、牙刷、筆、(物品圖片),幼兒練習本,教師圖片等

活動過程:

一、復習7以內的任意數

1、為幼兒介紹超市,他們是來邀請大家去超市參加活動的。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找出‘超市中任意物品的數量’,把數數結果展示在展板。獎勵一個星!

二、分享自己的發現,感知‘8’

1、幼兒相續說說自己的發現—例3把勺子、4見衣服、5個小鈴---請幼兒來說說自己是怎么發現數量的

2、在超市里發現那么多的數量為的’8’物品,請問幼兒有誰認識’8’的?

出示數字卡片8,一起說說8像什么?

3、小結:8除了可表示超市里的那些物品外,請孩子來說說還可以表示其他物品?(還可以在自己的身體上找)

4、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目測圖片上的原形—分別依顏色將圖形分類,出數量是8的圖形.

三、運用自己的認識,作業’8’

1、感知,了解了8的含義后,請幼兒完成相關作業練習;

2、教師講評,提醒幼兒:凡是數數合起來有8樣(種)的物品,飾件都可用’8’表示;

3、活動結束后可找找在幼兒園里,有哪些東西是可用8來表示的;

活動延伸:

1、依班級幼兒能力表現,設置相關作業投置益智區,供幼兒練習;

2、家園配合:利用生活,游戲等,幫助幼兒充分理解8

活動反思:

幼兒其實有自己的很多經驗,只是這些經驗是零碎的,缺乏系統性的,教師最大的任務是幫幼兒把這些零散的經驗總結概括出來并進行提升。而我在上課一開始就犯了這方面的錯誤,沒有把幼兒對“8”的認識經驗進行總結提升,仍舊使幼兒的這一經驗處于零散狀態。另外,這個提問本身能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卻因為我語言上缺乏引導性,使它丟失了應有的價值,這就說明我沒有做好幼兒的引導者,違背了《新綱要》宗旨和要求。但是不管怎樣,我相信通過自己不斷的反思和改進,這些問題都會一個個被解決,并且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中班教案數學活動篇13

【活動目標】

1、學習按圖形特征進行分類,并用數字表示分類結果。(重點)

2、初步學會用一定的方法進行觀察記錄。(難點)

3、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課件、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導入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的圖形朋友邀請我們去圖形樂園玩一玩,快點坐上這列長長的火車出發吧!

2、進入活動

(1)認識各種圖形

圖形樂園到了,圖形寶寶們可調皮了,他們在跟我們捉迷藏呢。那我們一起來請他們出來吧1、2、3,圖形寶寶出來吧。這里的圖形寶寶可真多,你們都認識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每樣有多少

師:我們班的小朋友真棒,認識這么多的圖形,圖形寶寶還會變魔術了,我們來看看都變了些什么。

a、大樹

提問:看看,這是什么?它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這棵樹呀是由三角形和長方形組成的,三角形我們就做一個三角形的&39;標記;長方形我們就做一個長方形的標記。

那三角形有幾個呢?長方形呢?我請一個小朋友來數一數。三角形有三個我們應該用什么方法來表示數量3呢?(數字、圓點、畫線)三角形有三個我們就在三角形的標記旁的橫線上寫上數字3,表示有三個三角形,那長方形呢?我們寫數字幾呢?對了,數字1,表示1個長方形。

b、熱帶魚

提問:這又是什么呢?它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這條魚是由三角形和圓形組成的,我們應該在三角形的標記旁的橫線上寫上數字2,表示有兩個三角形,在圓形的標記旁的橫線上寫上數字5,表示有5個圓形。

c、花

提問:再看看這個,它是什么?由哪些圖形組成?半圓形比較多,誰來數一數。你是用什么方法數的?

師總結:老師有一個好辦法,我們可以用筆在你數過的上面做一個記號,這樣就不會漏數或者多數了。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半圓一共六個,我們就在橫線上寫上數字6。

3、發放材料,幼兒練習操作

師:今天呀圖形朋友也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許多的禮物。這些禮物都是用圖形拼出來的,也請你們用老師教你們的方法來做一做。

4、師巡視,進行指導。

5、結束活動

做好的小朋友可以講給你的好朋友聽聽,你的禮物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它們各有幾個。

【教學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節課預設的教育教學目標,幼兒對老師的提問積極響應,與老師的互動很好。老師的有些引導還不夠到位,要多讓幼兒表達,以后上課要多注意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中班教案數學活動篇14

活動目標:

1、復習4的組成,了解總數與部分數。

2、學習4的加法,初步理解加法的意義。

活動重點:先確認幼兒已經明白畫面上所表示的意思,再進行加法練習。

活動準備:ppt課件,1-4的數字卡片和分合號、加減號和等號卡片;進步梯、磁扣兩個、花。

活動過程:

一、課前介紹比賽規則:進步梯,全班幼兒分兩組用進行上課比賽加分,(用磁扣跳級)比一比賽一賽哪一組今天能得到冠軍?一組叫喜洋洋一號,另一組叫喜洋洋2號,比賽現在開始:

二、游戲:找朋友教師唱"找朋友"的歌曲,幼兒拍手,例如: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抱抱(就請一個小朋友開火車拉在老師的后面,問:老師找到幾個好朋友呢?幼兒說:1個)再次: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三個小朋友,一起抱抱(同樣拉在老師的后面,問現在老師找到幾個好朋友,幼兒說:3個)老師問:現在老師一共找到幾個好朋友呢?(提示說1個小朋友和另外3個小朋友合起來是幾個呢?)幼兒說:4個。回答的聲音最響亮那一組給升級一分,反之玩2和2,3和1.

二、看ppt課件

1、觀察蘋果圖片,復習4的組成,提問:看看上面一共有多少個蘋果呢?(4個)那就是說現在的總數是4對不對,(對)師:看誰坐的好,老師分蘋果送給他吃,(同時整理了常規),x小朋友坐的好,老師決定給他吃一個蘋果,提問:現在還剩下幾個蘋果呢?(3個)那就說4可以分成1和3對嗎?(對),先回答的那一組加分,原來1和3是4的部分數,2和2,3和1都可以依次這樣復習。引導幼兒觀察分解式中的部分數,說說兩組中的部分數是不是一樣的,如果將兩組中的部分數互換位置,結果是否一樣,使幼兒發現互換兩個部分數的位置,合起來總數不變的規律。

2、教師點出烏龜的圖片,提問:看看上面有1只烏龜,又來了3只烏龜,合起來一共有多少只烏龜?小朋友想想用什么方法運算,請幼兒在黑板上找圖卡列出算式并計算1+3=4,(點擊屏幕上,看幼兒是否擺正確,請幼兒讀此題,從而在告知幼兒"合起來和一共"就是用加法做題)。注意加分升級,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3、教師點擊喜洋洋的圖片,師:羊村今天來了3只喜洋洋,后來又來了1只喜洋洋,現在上面一共有多少只喜洋洋呢?小朋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計算,讓幼兒在黑板上列出算式3+1=4,(點擊屏幕上,看幼兒是否擺正確,全班幼兒讀此題)問:老師說一共的意思是什么呢?(加上)4、點擊算式1+3=4和3+1=4,讓幼兒觀察兩道試題中加號兩邊的數字有什么特點,把他們互換了位置,結果一樣嗎?引導幼兒找出規律:加號兩邊的兩個數(部分數)交換位置,結果(總數)不變。請幼兒自己升級加分。

5、點擊屏幕,讓幼兒觀察小白兔圖片,師:草地上有兩只小白兔,又來了兩只一共有多少只呢?讓幼兒列出算式2+2=4.升級加分。

三、引導幼兒看幼兒用書,。提問:草地上有3只小熊做游戲,又來了1只小熊,合起來是幾只小熊呢?,我原來有1支鉛筆,又買了3支鉛筆,我現在一共有多少支鉛筆?小紅原來有2本故事書,后來她媽媽又給她買了2本故事書,小紅現在共有幾本故事書?

小結:引導幼兒根據圖意列出相應的加法算式,能正確算出得數。

四、宣布"冠軍"(爭取兩組打成平手)發禮物。

五、感謝的環節:幼兒對爸爸媽媽說一句感謝的話:爸爸媽媽你們幸苦了,我愛你們!家長起立對幼兒說:寶貝你很棒!加油!然后和父母擁抱并送給家長花。

六、宣布公開課到此結束,家長把意見表交到老師這里。

中班教案數學活動篇15

活動目標:

1、認識6以內的序數,并感知序數的方向性。

2、能夠正確運用“第幾”來表示物體的順序。

活動準備:

1、能調頭的火車圖片一幅(畫有6節車廂,分別為紅色、藍色、黃色、綠色、紫色、粉色)、數字卡1-6(1套)。

2、小動物圖片6張(小熊、小豬、小狗、小雞、小貓、小兔)。

3、電腦、投影儀、投影幕、

4、記錄表若干、電影票若干、水彩筆若干。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小動物坐火車旅行”,幫助幼兒認識“6”以內的序數。

(1)教師出示火車圖片(火車頭朝左),引導幼兒觀察。

導語:“今天天氣真好,小動物們準備乘火車去旅行。現在火車開來了。”

提問:

①這輛火車有幾節車廂?(6節)

②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③第一到第六節車廂分別是什么顏色的?(看序號說顏色)

④綠顏色的車廂是第幾節?數字幾來表示?……(看顏色說序號)

(2)教師邊出示小動物圖片邊提問:

①哪些小動物都來乘車了?(小熊、小豬、小狗、小雞、小貓和小兔)。

②小動物們分別坐在第幾節車廂呢?

③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是從哪邊開始數的?(從左到右)

(3)玩游戲:“我來問、你來答”,復習鞏固從左到右1至6的序數。

教師:“__,我問你,小白兔在第幾節?”

幼兒:“金老師,我來答,小白兔在第2節。”

教師:“__,我問你,第3節坐著誰?”

幼兒:“金老師,我來答,第3節車廂坐的是小狗。”

2、引導幼兒感受不同方向物體的排列次序。

教師:“小動物們玩得真高興,它們又要出發了。(變換火車方向,車頭朝右)請你們看一看現在小豬坐在第幾節車廂?原來小豬坐第幾節車廂啊?為什么變了呢?”

教師小結:火車調頭了,數的方向不同了,小動物排列的次序也就變了。

3、指導幼兒個別操作,學會用第幾層、第幾號的形式來表示動物的住處。

(1)利用多媒體展示出一幢六層的樓房,引導幼兒觀察并了解上下的空間關系。

提問:

①樓房一共有幾層?用數字幾來表示?

②第一層在哪里?(下面)

③數樓房要從哪兒開始數?(從下往上)

教師小結:我們數樓房時應該從下往上數。

(2)讓幼兒學會用第幾層、第幾號的形式來表示動物的住處。

引導語:“小動物們都累壞了,都回到了自己的家。小朋友們找一找小熊住在幾層、幾號?用數字怎么表示呢?……(小狗、小雞、小貓、小兔)”并與幼兒一同給其他剩下的小動物找家。

(3)幼兒操作活動:幫小動物們的家都貼上門牌號碼

引導語:“哎呀……小豬在哭,怎么回事?我們一起問問它:小豬小豬你為什么哭呀?”

①教師與幼兒一同觀察討論,找到小豬的家,并給寫上門牌號。

②出示記錄表并示范講解寫法,重點指導把小動物們的門牌號碼寫在記錄表上,記錄下相應的層數和房間號要對應相應的數字。(附表)

4、游戲:“看電影”

(1)教師講解游戲規則:提供4排,每排為紅、黃、藍、綠顏色的椅子,每排的椅子靠背上貼有數字號碼1-6。

教師給每位幼兒發一張紅、黃、藍、綠顏色的電影票,每張電影票上寫有座位號碼。幼兒根據電影票上的顏色和座位號,找座位。

教師引導:先讓幼兒仔細觀察電影票的顏色,找相應顏色的排,再根據電影票上的座位號找座位。

(2)幼兒自由取票找座,觀看動畫片〈小鯉魚〉。

活動延伸:

1、在活動區投放可以排列序數的材料供幼兒進行操作。

2、在日常生活中,如站排、戶外游戲時滲透序數。

附表:小動物門牌號記錄表

姓名()

幾層幾號小熊小豬小狗小貓小雞小兔

中班教案數學活動篇16

一、活動目標

能用自然物正確地測量線段及圖形邊的長度,并比較長短。

二、活動準備

1.兩名運動員比賽跳遠的圖片(運動員跳的線段長度是2的倍數),2厘米長的短棒若干。

2.幼兒用書,人手一份,回形針若干,小木棒若干。

3.實物投影儀。

三、活動過程

1.學習測量的方法

(1)提問:圖上的運動員在干什么?我們來做小裁判,評一評他們誰跳得遠?(啟發幼兒用測量的方法來比較)

(2)教師在實物投影儀上演示測量的方法:用小棒沿線段一一排列,使小棒頭尾相接,沒有空隙。在線段下寫下所用小棒的數量。

請一位幼兒上來,分別嘗試測量另外一個運動員跳得線段的長度,教師幫助幼兒寫下所用小棒的數量。

比一比誰跳得遠,并說一說為什么。

2.討論并嘗試測量另一幅圖。(方法同測量圖一)

3.幼兒用小棒或回形針測量幼兒用書上運動員跳高、跳遠、投擲的線段長度,并給跳得遠、投得遠、跳得高的那名運動員貼上小紅花。

四、活動建議

在區域游戲中,繼續提供小棒、回形針、火柴棒等測量工具,供幼兒操作測量圖書、積木等各種物體的邊長。

中班教案數學活動篇17

一、教材分析

中班幼兒活潑好動有一定的獨立能力,富于想象,有較強的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喜歡學習新的知識,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數學由于其學科特點,相對而言比較抽象和枯燥,即使是粗淺的數學內容也需要經過一番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判斷與推理。而中班的孩子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感知物體的數量及其數字,對應關系是中班學習數學的重要階段。他們認識數字是建立在一定的感性經驗基礎之上的,數字8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如何讓孩子把數字8的形狀和已有的一些物體聯系起來,讓孩子能具體形象地認識記憶數字8,如何通過實際的物品讓幼兒去感知8的數量,這是我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所在,為了解決這一難點,我采用了游戲操作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對幼兒園的數學教育活動提出了新的規定和要求:即“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中班初期的幼兒仍有著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所以在中班初期的數教育活動中,比較適宜采用游戲方式,讓幼兒在游戲情境中反復操作,從而建構數概念。為此我設計了游戲情景“送水果”,讓幼兒帶著要求去找到相應的水果卡片,在拿物品、數物品中不知不覺地感受8的數量,這遵循了“教育來自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的原則。

二、活動目標

《綱要》中指出:教育應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根據《綱要》精神,結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我制定了本活動的目標。

1.感知8以內的數量,并認識數字“8”。(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點所在,也是本次活動的顯性的知識性目標。)

2.初步掌握8的實際意義。(這是本次活動的難點目標,同時也是隱性的情感目標。)

3.體驗成功后的樂趣,增強參與活動的自信心。(這是本次活動的能力目標,也是活動的實際意義所在,它讓本次活動和現實生活聯系了起來,真正體現了教育是為生活而服務的。)

三、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活動目標。更順利地實現活動過程,根據幼兒愛玩這一特點,我做了如下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經認識了7以內的數熟悉7以內的數量。(前期的經驗準備是教師設計活動的基礎,幼兒如果沒有這一經驗,就會影響到他們對數量8的感知。)

物質準備:①1——8數字卡片,水果圖片若干幅,歌曲磁帶,ppt。

②活動室周圍放置若干身上有1——8點子或數字的老鼠形狀。

③人手1份實物卡片操作材料。

四、說教學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我采用了把枯燥的數學和活動緊密相連,讓幼兒在玩中學,動中學。所以我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觀察操作法

觀察就是在自由寬松的環境中充分刺激幼兒視覺,操作就是讓幼兒通過動手、動腦等動作帶動大腦感知抽象的概念。這是我為了解決本次活動的重點而采用的方法,為的是讓孩子通過看一看數字8、找一找和數字8外形相像的物品,從而使他們能把抽象的8形象化,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憶數字8。

2.按數取物法

給予一定數量的物體,讓幼兒根據教師說出的數字拿出相應數量的物體。隨著幼兒數能力的增強,對幼兒只說出數,沒有范例。按數取物的條件是抽象的,沒有直觀依據。要求幼兒對數真正理解才能完成任務,解決抽象數學問題。

五、說過程

根據幼兒認知水平的特點,我將學習過程分為四步進行。

(一)激趣導入,揭示數字“8”

(二)動手數物,感受8的含義

(三)情境操作,運用8的數量

(四)集體游戲,體驗數學樂趣

1.游戲導入,激發孩子學習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和你們做一個數字娃娃的游戲,你們想不想變個數字娃娃?你們想做數學娃娃幾,你們就戴上幾的頭飾。

師:現在你們都變成數字娃娃了,你告訴我,你是數字幾?看誰說的又對又快,幼兒回答。

師:孩子們,你們變的數字娃娃真可愛,我也想變成數字娃娃,老師想變成數字幾呢?看完老師變的魔術就知道了。

2.操作課件,讓孩子初步感知8以內的數量。

花園里,飛來了7只蜜蜂,后又飛來了一只蜜蜂,現在一共是幾只蜜蜂?7只蜜蜂,后來又飛來1只蜜蜂,一共是8只蜜蜂。8只蜜蜂是怎么來的(7添上1是8)老師肯定并請全體幼兒說一遍。依次播放花,蘋果,汽車,飛機等讓幼兒說。

師:老師剛才變的蜜蜂是幾?老師想變成數字幾?8像什么?

師:8能表示8只蜜蜂,8朵花,8還能表示8輛汽車等,8能表示好多好多是8個的物品。

3.游戲:闖關拜見黑貓警長,正確判斷“8”以內的數量。

(1)第一關,請小朋友們從盒子里找出有8個水果的卡片送給黑貓警長,比一比,誰找的水果寶寶又對又多。(幼兒操作實物卡片,教師觀察。)

提問:你找到了什么水果,它們的數量是幾,

(2)第二關,說出數字“8”像什么?請小朋友從數字卡片中找出數字“8”,念一念。

(3)第三關,考考你們的眼力,(出示圖片)。請根據老師的問題拿出相應的數字卡片放在桌子上。

4.鞏固游戲《捉老鼠》,鞏固對8數量的正確判斷。

師:活動室里藏了許多老鼠,請大家去捉身上有8個圓點的或者有數字“8”的小魚,比一比,誰的本領大,捉的老鼠、小魚又對又多。

幼兒游戲,教師觀察、指導。(播放歌曲《黑貓警長》)

結束:小朋友們真能干,捉了這么多老鼠,現在我們和黑貓警長一起到外面去玩一回吧。

六、說反思:

中班教案數學活動篇18

設計背景

幼兒午睡時都把鞋子擺放在床底下,一樣的鞋子尺碼不一樣,小朋友起床的時候卻分不清楚了,為此我設計了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運用感官感知物體的大小,發展幼兒初步的比較能力。

2、通過觀察比較大小不同的&39;物品,初步理解物體大小的相對關系。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重點難點

感知物體大小的相對關系

活動準備

皮球兔子籃子雨傘等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教師和小朋友做游戲。

二、活動過程

1、比較皮球的大小:黃色球最大,紅色球不大也不小,藍色球最小。

2、兔子找籃子:先把4只大小不一樣的兔子和籃子貼在小黑板上,然后讓4個小朋友連線,最后老師移動籃子配給一樣大小的兔子。

3、展示掛圖:藍色云朵、綠草地、紅花、胡蘿卜、白菜、房子……

小朋友把胡蘿卜摘下來。

小朋友把胡蘿卜和籃子連線,老師把胡蘿卜放進籃子。

小朋友把大小不同的白菜放進籃子

三、拓展延伸

雨傘和數字搭配

1、小朋友上黑板連線:4把大小不同的雨傘和數字1234連線

2、教師發給每個小朋友一張圖畫,全體操作。

教學反思

活動結束時還有部分幼兒不會連線,特別是第2、3把雨傘容易連錯,下次教學應該突破這個難點。

7270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交流伺服电机|直流伺服|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深圳市华科星电气有限公司 | 压接机|高精度压接机|手动压接机|昆明可耐特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胶泥瓷砖胶,轻质粉刷石膏,嵌缝石膏厂家,腻子粉批发,永康家德兴,永康市家德兴建材厂 | 天命文免费算命堂_自助算命_自由算命系统_长文周易 | 云南丰泰挖掘机修理厂-挖掘机维修,翻新,再制造的大型企业-云南丰泰工程机械维修有限公司 | 电缆桥架生产厂家_槽式/梯式_热镀锌线槽_广东东莞雷正电气 | 环讯传媒,永康网络公司,永康网站建设,永康小程序开发制作,永康网站制作,武义网页设计,金华地区网站SEO优化推广 - 永康市环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生产加气砖设备厂家很多,杜甫机械加气砖设备价格公道 | VOC检测仪-甲醛检测仪-气体报警器-气体检测仪厂家-深恒安科技有限公司 | 爆炸冲击传感器-无线遥测传感器-航天星百科 | 户外-组合-幼儿园-不锈钢-儿童-滑滑梯-床-玩具-淘气堡-厂家-价格 | 精密五金加工厂-CNC数控车床加工_冲压件|蜗杆|螺杆加工「新锦泰」 | sus630/303cu不锈钢棒,440C/430F/17-4ph不锈钢研磨棒-江苏德镍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活动策划|济南活动公司|济南公关活动策划-济南锐嘉广告有限公司 | 欧版反击式破碎机-欧版反击破-矿山石料破碎生产线-青州奥凯诺机械 | 阳光模拟试验箱_高低温试验箱_高低温冲击试验箱_快速温变试验箱|东莞市赛思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 油罐车_加油机_加油卷盘_加油机卷盘_罐车人孔盖_各类球阀_海底阀等车用配件厂家-湖北华特专用设备有限公司 | 大倾角皮带机-皮带输送机-螺旋输送机-矿用皮带输送机价格厂家-河南坤威机械 | Maneurop/美优乐压缩机,活塞压缩机,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尺寸图片,价格经销商 | 干法制粒机_智能干法制粒机_张家港市开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西安烟道厂家_排气道厂家_包立管厂家「陕西西安」推荐西安天宇烟道 | 广西正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官网】 | 武汉宣传片制作-视频拍摄-企业宣传片公司-武汉红年影视 | 超声骨密度仪-动脉硬化检测仪器-人体成分分析仪厂家/品牌/价格_南京科力悦 | 机械加工_绞车配件_立式离心机_减速机-洛阳三永机械厂 | 酸度计_PH计_特斯拉计-西安云仪 纯水电导率测定仪-万用气体检测仪-低钠测定仪-米沃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www.milwaukeeinst.cn | 振动筛,震动筛,圆形振动筛,振动筛价格,振动筛厂家-新乡巨宝机电 蒸汽热收缩机_蒸汽发生器_塑封机_包膜机_封切收缩机_热收缩包装机_真空机_全自动打包机_捆扎机_封箱机-东莞市中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ph计,实验室ph计,台式ph计,实验室酸度计,台式酸度计 | 深圳APP开发_手机软件APP定制外包_小程序开发公司-来科信 | 软文世界-软文推广-软文营销-新闻稿发布-一站式软文自助发稿平台 | 深圳APP开发公司_软件APP定制开发/外包制作-红匣子科技 | 【孔氏陶粒】建筑回填陶粒-南京/合肥/武汉/郑州/重庆/成都/杭州陶粒厂家 | 涂层测厚仪_光泽度仪_uv能量计_紫外辐照计_太阳膜测试仪_透光率仪-林上科技 | 语料库-提供经典范文,文案句子,常用文书,您的写作得力助手 | 清洁设备_洗地机/扫地机厂家_全自动洗地机_橙犀清洁设备官网 | 金属切削液-脱水防锈油-电火花机油-抗磨液压油-深圳市雨辰宏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硬齿面减速机_厂家-山东安吉富传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水平垂直燃烧试验仪-灼热丝试验仪-漏电起痕试验仪-针焰试验仪-塑料材料燃烧检测设备-IP防水试验机 | 骨灰存放架|骨灰盒寄存架|骨灰架厂家|智慧殡葬|公墓陵园管理系统|网上祭奠|告别厅智能化-厦门慈愿科技 | 脱硝喷枪-氨水喷枪-尿素喷枪-河北思凯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Brotu | 关注AI,Web3.0,VR/AR,GPT,元宇宙区块链数字产业 | 真空干燥烘箱_鼓风干燥箱 _高低温恒温恒湿试验箱_光照二氧化碳恒温培养箱-上海航佩仪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