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班音樂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小編帶來最新小班音樂教案5篇,對于各位來說大有好處,一起看看吧。
最新小班音樂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情景表演于歌曲,理解歌曲內容,知道不講衛生的人是不受歡迎的。
2、引導幼兒根據歌曲內容大膽地用動作來進行表演。
3、初步學習創編演唱并表演。
4、在活動中幼兒傾聽音樂,大膽的游戲表演。
5、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小動物的頭飾(小羊、小兔等)
(2)歌曲FLASH、中班幼兒的情境表演
活動過程:
一、認識豬小弟
1、今天我們這來了一位下動物要和小朋友們交朋友做游戲呢。這個小朋友長得肥頭大耳,胖乎乎的,吃飽就睡,走起路來搖著小尾巴,嘴里唱著“哼哼”調,誰呀 (小豬)
——這只小豬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豬小弟”
2、瞧,他來了——(看FLASH)
3、你們看,這豬小弟長得怎么樣?
咦,他這是要去哪啊?去干什么呢?原來他想去找朋友玩啊,那他會找誰呢?會發生什么事情呢?
4、幼兒猜測討論。
二、欣賞歌曲情境表演,初步理解歌曲內容。
1、欣賞第一段情境表演。
——剛才豬小弟去找誰做游戲?小羊有和豬小弟做游戲嗎?小羊是怎么說的呢?為什么這么說呢?
2、引導幼兒一起學學小羊說:哎呀呀,你的身上都是泥,快去洗洗吧。
3、豬小弟還會去找誰做游戲呢?
小動物們會怎么說呢?
4、欣賞情境表演第二段。
提問:豬小弟去找誰?
小兔有沒有和他玩?小兔是怎么說的?
5、引導幼兒學習小兔的話,要做出厭惡的表情。
三、學唱并進行表演。
1、帶領全體有人當小羊,請中班情境表演的幼兒當豬小弟,進行情境表演,初步學習演唱歌曲。
2、幼兒分角色進行表演、演唱,一人當小兔一人當豬小弟進行表演。
四、創編。
1、豬小弟還會去找誰玩呢?
小動物會怎么說呢?(全班幼兒一起說)感受歌曲中重復的特點。
2、全班幼兒一起邊表演邊演唱。
3、沒有人和豬小弟玩,怎么辦?(去洗澡)
4、帶豬小弟去洗澡。聽音樂,做洗澡的動作。
5、FLASH演示干凈的豬小弟:洗完澡啦,豬小弟變得怎么樣?
引導幼兒討論:這時豬小弟去找朋友玩,朋友們會怎么說呢?會和豬小弟玩嗎?
6、欣賞歌曲最后一段。
7、師小結:干凈的寶寶人人愛,要講衛生、愛清潔。
五、結束部分。
和干凈的豬小弟一起做游戲。
最新小班音樂教案篇2
活動名稱:
《大拇指》
活動目標:
1、學會分辨大拇指和小拇指,并熟悉它們的名稱。
2、初步學習跟唱歌曲,能根據歌詞內容做相應的手指動作。
活動準備:
1、《大拇指》音樂
2、自制的大拇指和小拇指手偶。
活動過程:
1、出示畫有笑臉的大拇指和小拇指,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兩位客人。那讓我們先請出第一位客人!(出示一個大拇指)
大拇指:“我叫大拇指,小朋友們好!”幼兒:“大拇指好!”
師:第二位客人也來了!(出示一個小拇指)小拇指:“我叫小拇指,小朋友們好!”幼兒:“小拇指好!”
2、采用拇指對話表演的方式熟悉歌詞。
(1)熟悉《大拇指》歌曲歌詞。師:大拇指和小拇指今天想讓我們幫忙找朋友,我們一起來幫幫忙吧!(師邊表演邊朗誦歌詞。)
(2)提問:大拇指找到朋友了嗎?他的朋友是誰?(另外一個大拇指)它們見了面,是怎樣打招呼的?(小拇指的提問同上)
3、幼兒初步學唱歌曲。
(1)聽錄音范唱一遍。師:大拇指和小拇指找到朋友后,可開心了,還唱起了歌呢,我們一起來聽聽看!
(2)師范唱一次。師:哇!它們唱的好聽嗎?范老師也想唱了,你們聽聽范老師怎么唱的吧!
(3)幼兒初步學唱,并能初步根據歌詞內容做相應的手指動作。
師:你們想學大拇指唱歌嗎?那我們一起來學學!
4、教師幼兒互動。
師:客人老師也想唱呢!我們也把這首好聽的歌交給她們好不好?
5、活動結束。
最新小班音樂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唱與默唱交替的方法演唱歌曲。
2、激發幼兒愛護、喜歡大公雞的情感。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歌曲錄音。
2、鋼琴。
活動過程:
一、復習部分。
1、復習歌曲《丁冬小門鈴》。
2、引導幼兒唱出迎接客人和做客愉快地心情。
3、進行簡單地歌表演,重點提醒幼兒左手動作。
二、學習歌曲《大公雞》。
1、欣賞歌曲第一遍,聽聽歌曲的旋律怎樣?
2、學習按歌曲的節奏用左手打拍子。
3、學唱歌曲《大公雞》,邊唱邊拍手。
4、分小組繼續學習對唱歌曲,如一組唱“大公雞”。另一組唱“穿花衣”。
5、啟發幼兒把每句歌詞的最后一個字處理為默唱,并用拍手表現。
6、啟發幼兒把每一樂句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處理為默唱。
活動反思:
大公雞是小班幼兒生活中常見和喜歡的動物。活動中我以談話導入,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洗澡需要用到的物品,換洗衣服是誰洗的,接著我出示大公雞的圖片,引起幼兒興趣,讓孩子們總結出它的羽毛五顏六色就像穿了一件花衣。然后請幼兒欣賞音樂,仔細聽聽大公雞是用什么洗澡的。讓幼兒自主傾聽,原來大公雞是用沙洗的。最后引導幼兒在歌唱、表演、做動作以及和同伴的互動中,激發幼兒愛護、喜歡大公雞的情感。
通過游戲活動,加深了他們對大公雞的熟悉,進一步了解了大公雞的生活習性,知道了大公雞是怎樣洗澡的,豐富了他們的知識的同時,也為以后學習有關動物、了解大自然的活動打好了基礎。
最新小班音樂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愿意隨樂表演動作。
2、樂意模仿小熊可愛的樣子,學會合作表演。
3、在交換舞伴的過程中,初步感受集體舞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音樂《三只熊》。
2、每位幼兒右手上戴一個腕花。
【活動過程】
一、導入話題。
1、誰來了?
2、小熊長什么樣?誰來學一學?
3、一起模仿小熊的樣子。(耳朵)
二、兒歌游戲。
1、教師邊念兒歌邊做動作,幼兒模仿。(待熟練,配音樂)
小熊小熊在哪里?在這里,在這里,在這里。
2、這個游戲好玩嗎?現在我們都是小熊了。
3、教師念兒歌與小朋友互動。
小熊你好握握頭,小熊你好扭一扭。
4、剛才老師是怎么和小熊問好的?請小熊們一起跟我問個好。
5、原來小熊們這么相親相愛。現在請寶貝找個好朋友,面對面站好。我們跟著音樂把小熊問好的動作玩一玩。
三、小熊舞會。
1、剛才游戲好玩嗎?今天我們有這么多小熊,要一起去參加一個舞會,想不想去?
2、我們來到了森林王國,里面有個圓圓的舞臺。請小朋友們找個位置站成兩個圓圈。然后里圈和外圈的小朋友面對面站好。
3、舞會就要開始了,你找到你的舞伴了嗎?聽好音樂。
4、今天來了這么多小熊,想不想找找其他的好朋友?今天我們手上都帶了花,有花的那一邊就是你下一個好朋友,請寶貝們指一指你下一個好朋友。然后請里面的寶貝走過去。
5、都知道了下一個好朋友是誰,一會拍手音樂的時候就請里面的寶貝走到下一個好朋友對面。
6、舞會真好玩,小熊們都累了,讓我們回去休息吧!
最新小班音樂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我家有幾口》,嘗試根據自己的全家福照片上情況創編歌曲。
2、知道自己全家福照片上的家庭成員數量,會手口一致地數數,比較多、少、一樣多。
3、萌發幼兒對親人的熱愛之情。
4、愿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我家有幾口》音樂 、多媒體圖片,幼兒用書第一冊第一頁。
活動過程:
一、創設去小姐姐家做客的情景,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今天,天氣真好,老師帶你們去一位小姐姐家做客,讓我們出發吧。”(放音樂,幼兒跟著老師輕輕走到小姐姐家)
2、“哎呀,小姐姐家的門還關著呢,怎么辦呢?”(幼兒回答)
3、教師提示:“叮咚、叮咚、叮咚咚,來把門兒敲”,““讓我們用最動聽的歌聲來告訴小姐姐,我們來了好嗎?”放音樂,幼兒邊唱邊敲門《來把門兒敲》。
4、老師模仿小姐姐開門迎出:“歡迎、歡迎,歡迎小朋友來到小姐姐家做客,請坐請坐。”(放音樂《拍手點頭》,幼兒拍手入座)
二、感受歌曲的旋律,熟悉歌曲
1、老師:“小姐姐,你的家真大,你家有幾口人呢?我們請小姐姐來告訴我們。
2、播放多媒體課件
3、“噢,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小姐姐家有幾口人?(有四口)有哪四口?” 幼兒回答:(爸爸、媽媽、還有我)“再加一個誰呀?”(幼兒回答)
3、小姐姐剛才介紹自己家里人時說的真好聽,我們也來說說看”(引導幼兒感受休止符和間奏的表現方法。)
4、老師拍手:“噢,太棒了,讓我們一起數數小姐姐家有幾口。”(教師帶領幼兒一邊扳手指一邊再次練習休止符和間奏)
三、嘗試根據自己帶的全家福照片的情況改編歌詞,互相演唱、欣賞。
師:我們小朋友也有一個家,小姐姐也想知道你們家有幾口人,老師把你們的全家福照片帶來了,你們看著照片來給小姐姐介紹一下。
1、提出問題引入活動:數一數你的照片上有幾口人,他們分別是誰
2、“拿著照片跟旁邊的好朋友比一比誰家人口多,誰家人口少,誰家和誰家人口一樣多。”
3、引導幼兒根據全家福上的內容創編歌曲:“我們也象小姐姐一樣把自己照片上的人唱到歌里去”(幼兒自由創遍,老師巡回指導)
4、請個別幼兒上來在集體面前演唱
5、請幼兒唱給客人老師或好朋友聽
評價設計:
整個活動充分體現了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不同的形式,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縱觀這堂課,環節清晰,而且每個環節牢牢抓住了一個“情”字,層次具有一定的遞進。老師的小結性語言也比較精練,適時引導幼兒,提升幼兒的經驗。細細品味這堂課,感覺學到很多。
活動反思:
我們對“一家人”的概念就是“爸爸媽媽和我”,或者是住在一個屋檐下的親人,而且我們也往往給孩子們灌輸這個我們認為正確的概念,通過我的調整后再仔細傾聽,發現每一個孩子對家人的概念都是不同的,他們都有他們自己的思維方式,因此,要時刻關注孩子的表現,及時進行相應的調整,給孩子提供、創設發展求異思維的空間,鼓勵孩子有不同于他人的思維方式。再出示全家福告訴孩子家人就是住在一個家中的人,或許還有爺爺奶奶或者弟弟和妹妹等。在幾次提醒下小朋友有些了解了。接著聽錄音學唱歌曲,再次扳手指數邊數邊唱。讓幼兒創編歌曲內容,學習演唱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