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的中班社會教案
讓幼兒知道知道日常生活中會遇到許多的困難,應充滿信心,開動腦筋想出各種方法克服困難、解決困難。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了關于自信的中班社會教案,供大家參考。
自信的中班社會教案1
活動目標:
1.知道日常生活中會遇到許多的困難,應充滿信心,開動腦筋想出各種方法克服困難、解決困難。
2.體驗自己解決困難的喜悅。
3.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童話故事(附后)的電腦課件。
2.立體環境:一棵大樹、樹洞、樹樁(小樹桿內有水)、草地、小河、平衡木。
3.材料:小石子、水箱(池塘)、鐵鉤、救生圈、磁鐵、透明膠、樹葉、塑料瓶子、竹棒、繩子、船、浮板、地板膠。
4.頭飾:小熊、小猴、小鹿、小羊、啄木鳥各三個。
活動過程:
1.借助童話故事,把幼兒引入一個充滿問題的世界。
(1)在茂密的樹木里,生活著許多動物。你猜,都有些什么動物呢?(激發幼兒的興趣)
(2)有一天,小動物在樹木里玩,你看他們發生了什么事情?
(3)結合電腦課件,教師有表情地講述童話故事,然后提問:樹木里有什么動物?它們遇到了什么困難?
2.鼓勵幼兒通過實踐活動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困難。
(l)激發幼兒解決困難的信心。
如果你們遇到了像小動物那樣的困難,你們能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它嗎?請你們幫助小動物,你愿意幫助誰?
(2)幼兒分組討論解決困難的方法。
把幼兒帶到預先設計的"樹林"環境中。
第一組:羽毛球被掛在了樹上,小羊能用什么方法把它取下來呢?
第二組:小球滾進了樹洞,小猴能用什么方法把它取出來呢?
第三組:小熊的褲子給刮破了,如果你是小熊,怎么辦呢?
第四組:啄木鳥喝不了這半杯水,你們有什么方法喝到水呢?
第五組:小鹿的釘子全撒在這了,你們能用什么方法把釘子很快地撿起?
(3)幼兒實踐活動,嘗試解決困難。老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使用各種方法。
師:我聽到小動物們說出了許多方法,現在請你們按照自己想出來的方法嘗試一下,想一想哪種方法更好?
(4)個別發言,鼓勵幼兒講出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初步體驗成功樂趣。
你剛才解決了什么困難?使用了什么方法?還有其他的方法嗎?哪一種方法好?困難解決后,心情是怎樣的?
3.引導幼兒感知生活中有許多困難問題,鼓勵幼兒大膽想出解決方法。
你在家里、幼兒園、路上或其他地方遇到過什么困難并提出幾個思考問題讓幼兒討論:你是怎樣解決的?你試過在媽媽病時,家里只剩下你一個人嗎?
如果發生了,你怎么辦?你曾試過與媽媽走散嗎?如果發生了,你怎辦?如果這時候有一個你不認識的叔叔走來說帶你去找媽媽,你會怎么辦?
4.游戲:"尋寶"。鼓勵幼兒想出各種辦法過河尋找老師送給的禮物,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反思:
“我能行”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驗自信的快樂,感悟自信的重要性,從而幫助學生培養和樹立其自信心。為達成這一教學目標,我積極貫徹新課改的教學理念,通過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創設適當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使學生在活動中參與,在參與中體驗,在體驗中獲得知識、培養能力及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綜合本課的教學目標的達成及其課堂教學的效果來看,本人對這節課的成功之處、美中不足及改進措施兩個方面進行了反思。
一、成功之處
1、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導入時,我用了學生感興趣的動畫片《喜洋洋與灰太狼》中,灰太狼抓羊的經歷,雖然失敗很多次,但是它不放棄,我們要學習它的這種“我能行”的精神。
另外通過播放激昂而動感的歌曲《相信自己》營造一種自信快樂的課堂氣氛,為后面關于自信的學習及體驗做好了感情鋪墊。同時通過讓學生欣歌曲,談對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并設想、交流自信者常有的態度,這種方式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變厭學為愿學,變被動為主動,從而積極融入到課堂學習中。而且也開門見山地說明了只有滿懷信心、只有“我能行”才能取得成功。
2、以活動為載體,引導學生體驗自信
本節課通過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來展開教學,說一說讓你感受最深的一次“我能行”,在學生在回顧自身努力進取、成功的經歷深刻體驗到信心的巨大作用;“試一試”讓學生盡情地展示自我才藝的同時放飛自信的翅膀,在人生旅途中揚起自信的風帆,同時還通過分組合作的活動,讓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學習,既使學生更好的掌握了所學知識,又培養了學生合作互助的精神,并將課堂學習推向一個__。通過有針對性地開展系列教學活動并引導學生參與其中,有利于其真正感受到自信的快樂及其重要性,區分自信、自負與自卑三者的差別,幫助培養其自信心,從而較好的實現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3、賞識學生,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
這節課我始終面帶微笑,把激情帶進課堂,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多用“真好”、“請”“很不錯”“精彩”等詞句,同時對于學生表現精彩處帶領全班學生送上熱烈的掌聲,真正給予學生大力肯定和熱情的鼓勵,大多數學生在教師的賞識下更加踴躍地參與學習并增強了自信。整個課堂氣氛比較活躍,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
二、美中不足及改進措施
1、個別活動時間上留得不夠多
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個別活動在時間的安排上不夠充裕,如在“說一說”活動環節中,很多學生積極舉手想要展示自身才藝,但給的機會較少,如果把此環節改為小組內表演或許會更好,學生參與的面會更廣。
2、忽視了個別學生的個性差異
在調動了大部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同時,我發現有的學生可能由于不自信等原因始終處于“低落”和“游離”狀態,不能很好的跟上教學的節奏,但為了顧及整個教學的進程我忽視了他們,沒有做到面向全體學生,這在今后的教學中是應當注意改進的,可以稍稍放慢教學的節奏,向這些同學提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來集中其學習的注意力,爭取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中。
課堂教學是一門有缺憾的藝術,在教學中如何更廣泛的調動起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如何讓學生在短暫的45分鐘內既獲取相關知識又較好的提升其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師生在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中各得其所、共同提高,這將是我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努力的方向。
自信的中班社會教案2
教學目標:
1、使幼兒能夠勇敢地面對困難,樹立"我能行"的信念。
2、增強幼兒自信心。
教學準備:
1、布置障礙走的游戲場地(平衡木、汽車轱轆、體操墊等)。
2、《健康。社會》
教學過程:
1、歌表演。
教師與幼兒一起邊唱歌邊表演小燕子飛翔的動作,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2、聽故事。
引導幼兒閱讀畫冊《小燕子學飛翔》,說說圖上表達了什么內容。
教師講述故事,幼兒傾聽。
提問:
小燕子一天天長大了,媽媽對它說了什么?
小燕子是怎樣回答媽媽的?
小燕子第一次試飛,它飛起來了嗎?它是怎么對媽媽說的?
媽媽和朋友是怎樣幫助和鼓勵它的?
最后怎么樣了?
3、回憶成功往事。
請幼兒說說經過自己努力成功的事。
鼓勵幼兒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困難時,要勇敢地面對,大膽地嘗試,自信地說"我能行"。
4、游戲"我能行"。
玩法:將幼兒分成兩組,由出發點走到終點,再重新返回來,途中經過許多障礙。當回到出發點時輕輕地拍下一個小朋友的手,游戲繼續進行,看哪一組小朋友先完成。通過游戲讓幼兒體驗、感受成功的喜悅。
自信的中班社會教案3
活動目標:
1.借助視頻中米卡和妞妞的故事,讓幼兒懂得遇到困難時不害怕,開動腦筋不放棄,告訴自己并相信自己一定行。
2.在活動中體驗自信的力量,鼓勵幼兒在生活中勇敢面對困難,積極地想辦法去解決困難獲取成功。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相信自己我能行”故事視頻、“相信自己”歌曲、小鏡子。
活動過程:
一、直接引入,觀看視頻“相信自己我能行”第一部分。
討論:小動物學校里小動物都畫了自己喜歡的東西,小鹿老師夸獎大家都畫得很棒。可是小熊米卡怎么啦?<文章.出自屈老師教案網.>為什么米卡不開心呢?后來米卡成功的畫好了小飛機了嗎?他的表情是怎么樣的?如果你是米卡,你也不會畫飛機的翅膀,你會怎么辦?
二、以“戰勝困難的魔法歌”激發幼兒欣賞視頻中歌曲的興趣,鼓勵幼兒大膽跟唱。
三、觀看視頻“相信自己我能行”第二部分。
討論:小動物們在玩羊角球,小兔子妞妞為什么不敢參加?你愿意幫助小兔子勇敢地參加嗎?小熊米卡和小鹿老師怎么幫助小兔子的?小兔子能勇敢地玩羊角球了嗎?為什么?
四、幼兒牽手圍成圓圈齊唱“魔法歌”。
討論: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應該怎么辦?感受自信的力量。
五、討論
有什么奇妙的方法怎樣讓自己變得自信?幼兒每人一面“魔鏡”,用最自信的笑容,用最洪亮的聲音,說出“我是最棒的,我能行”。幼兒自由結伴向同伴說出“我是最棒的,我能行”。
六、“自信寶貝”自由結伴魔法秀
遇到困難不害怕,告訴自己我能行。開動腦筋不放棄,相信自己一定行。遇到困難不害怕,告訴自己我能行,勇敢嘗試不放棄,相信自己一定行。我是自信寶貝,耶!
七、播放樂曲
相信自己,幼兒自由結伴舞蹈,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一個人對自身力量的認識和充分估計,是一種良好的心理品質。幼兒自信心是兒童社會性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能有效促進幼兒認知的發展、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指南》社會領域的目標3: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現,4-5歲典型表現:自己的事情盡量自己做,敢于嘗試有一定難度的活動和任務。5-6歲典型表現:遇到困難能夠堅持而不輕易求助。此次活動通過視頻中米卡和妞妞的故事,讓幼兒懂得遇到困難時不害怕,開動腦筋不放棄,告訴自己并相信自己一定行。并通過活動體驗自信的力量,鼓勵幼兒在生活中勇敢面對困難,積極地想辦法去解決困難獲取成功。
活動通過兩個視頻片段讓幼兒體驗小動物在遇到困難時如何面對并最終克服困難取得成功,在兩個視頻片段中,沒有讓幼兒回憶自己遇到困難的場景而是將故事情景拋向幼兒“如果你是小米卡,你也不會畫飛機翅膀,你會怎么辦?”“你愿意幫助小兔子妞妞勇敢地玩羊角球嗎?”,并通過朗朗上口的魔法歌曲正面引導幼兒如何面對困難,收獲自信。通過用最燦爛的笑容和最宏亮的聲音對著“魔鏡”說出“我是最棒的,相信自己我能行”,用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通過前面的鋪墊,幼兒自由結伴開展魔法秀將活動推向了__,最后通過一個歡快的歌曲“相信自己”結束活動,讓自信這一主題貫穿整個活動,讓幼兒成長為自信滿滿、陽光燦爛的自信寶貝。
在活動開展中,我也不禁在思考自己的活動設計:活動通過多種形式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是一種心理暗示與強化,但是真正的幼兒自信心的培養更多應該落腳在:創設各種機會幫助幼兒獲取成功體驗和日常生活中關注幼兒遇到困難時的適時引導,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孩子真正地擁有陽光收獲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