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健康活動教案設計
教案不能面面俱到、大而全,而應該是在學科基本的知識框架基礎上,對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進行研究、探索、闡述,能夠體現教師對相關學科有價值的學術觀點及研究心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托班健康活動教案設計,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托班健康活動教案設計1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雙手,雙膝著地爬和跨的能力。
2、激發幼兒積極嘗試參與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點】
練習幼兒雙手,雙膝著地爬的能力。
整個活動的設計都是以這個重點為主的,主要是通過“小烏龜學搬家”的游戲,讓幼兒學習手膝著地向前爬。
【活動難點】
能跨過一定高度的障礙物。
對于托班的幼兒來說,有很多幼兒走樓梯都還不怎么會,讓他們跨過一定的高度,非常具有挑戰性,為此,我就在活動中通過讓幼兒多次進出家門跨門檻的方式來引導他們做跨的動作,鞏固練習了本次活動的難點,也提高了他們的活動興趣。
【活動準備】
1、烏龜的胸飾與幼兒人數相等,教師(媽媽)的教具應能激發幼兒嘗試活動的欲 望,幼兒一戴上胸飾,就能很快展開想象,投入到烏龜寶寶的角色當中。
2、各類娃娃家中得生活道具,以此來提高幼兒參加活動的積極性。
3、烏龜的家,并在門口系上橡皮筋做門檻,讓寶寶 來練習跨的動作。
4、磁帶、錄音機、圍裙。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創設情境、引出主題。
(1)聽音樂做律動
師:“寶寶,今天的天氣真好,和媽媽一起來做做操,出來鍛煉一下身體好嗎?我們出來的時候要先跨過家門檻,跨的時候要把腳抬高點,小心別摔跤了”。
(2)跟著媽媽爬一爬。
師:“我們都是可愛的烏龜寶寶,今天寶寶要跟媽媽學走路了,你們知道烏龜是怎么走路的嗎?”
評析:給幼兒創設一個寬松、井然有序的活動氛圍,既愉悅幼兒的情感,豐富幼兒的知識,也為下一個環節做好了鋪墊。
二、基本部分。
1、烏龜寶寶爬啊爬。
師:“我的寶寶們真能干,爬的可真好,現在我們爬回家吧?!?再次鞏固寶寶爬、跨的技能)
2、烏龜寶寶學搬家。
師:“冬天馬上要來到了,我們的家又暗又冷,怎么辦呀?”
“等媽媽找到了一處新的好地方,我們要搬家了,今天我們一起來練習學搬家吧?!?/p>
讓寶寶嘗試背著物品往前爬,提示保持身體平衡,物品不掉落。
(1)示范引導幼兒游戲。
四肢著地,背上物品,慢慢往前爬。
(2)請個別幼兒游戲。
游戲結束時,和寶寶共同討論,找尋搬運物品成功或掉落的原因。
(3)請全體幼兒共同練習搬運物品。
評析:此環節是活動的重點,同時也是本次活動的亮點,在這一環節中,我運用了直觀法、提問法、游戲法等教學方法。為什么要采用以上方法呢?采用直觀法是因為托班幼兒的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屬于典型的具體形象性思維。以看老師示范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而采用提問法是因為提問能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啟發幼兒積極思維。采用游戲法是因為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游戲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很容易就能掌握所學技能。
三、結束部分。
師:“寶寶們搬東西搬的全身都是泥,現在我們來洗洗澡吧?!?邊聽音樂邊做洗澡動作)
師:“寶寶洗的真干凈,和媽媽一起到外邊去曬曬太陽,休息下好嗎?”(在愉悅的情緒中,自然結束本次活動。)
托班健康活動教案設計2
【活動目標】
1、喜歡曬太陽,愿意扮演角色參加游戲,能愉快的表現自己。
2、樂意跟隨教師學會變換不同姿勢曬太陽。
3、鞏固爬、滾的動作。
【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頭飾一個,自選音樂磁帶,錄音機。
幼兒準備:已有會向前爬和走、跑的動作經驗。
【活動過程】
一、教師戴頭飾扮演"烏龜媽媽",幼兒扮演"烏龜寶寶"。烏龜媽媽帶領烏龜寶寶去曬太陽。
二、教師帶領幼兒在地墊上練習手腳協調的爬,注意引導幼兒學習向后爬行的方法。
三、提問:烏龜寶寶,我們可以怎么曬太陽?
引導幼兒學會變換不同姿勢,練習躺、趴、爬、滾等動作,教師可以用揉揉幼兒肚子,摸摸幼兒頭,抱抱幼兒來增進與幼兒的情感。
四、放松活動,聽音樂做《曬太陽》韻律操結束活動。
附:曬太陽
太陽暖,太陽亮,(雙手按節奏做太陽閃光的動作)
寶寶一起曬太陽。(雙手張開拍肚子)
曬曬手,曬曬腳,(拍手兩下,拍腳背兩下)
曬得渾身暖洋洋。(雙手交叉拍肩兩下)
太陽暖,太陽亮,(雙手按節奏做太陽閃光的動作)
寶寶一起曬太陽。(雙手張開拍肚子)
曬曬胸,曬曬背,(拍胸口兩下,拍背后兩下)
曬得pigu暖洋洋。(雙手繞后拍pigu四下)
太陽暖,太陽亮,(雙手按節奏做太陽閃光的動作)
寶寶一起曬太陽。(雙手張開拍肚子)
躺著曬,滾著曬。(原地平躺或翻滾)
曬曬太陽真健康。(雙手交叉拍肩兩下后,雙手由下向上打開。)
托班健康活動教案設計3
【活動目標】
1、分辨可吃和不可吃的東西。
2、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注意飲食安全。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可不可以吃》。
2、各種糖果、小點心和飲料等。
3、和上述食物顏色、樣子差不多的東西,如藥片、藥丸、玻璃彩球、紐扣、洗潔精等。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怎么了
1、教師用小動物手偶表演小動物將藥片、玻璃彩球等誤當作糖果吃下去,或吃了其他不該吃的東西后肚子很痛、表情痛苦的樣子。
2、請幼兒猜一猜為什么會這樣,引導幼兒了解飲食安全的重要性。
二、看一看:可不可以吃
1、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可不可以吃》,請幼兒觀察,并說說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
2、教師出示實物,請幼兒辨別哪些可吃,哪些不可吃?
三、游戲:火眼金睛
1、教師提供各種食物和物品的圖片或實物,請幼兒將能吃的和不能吃的物品進行分類。
2、幼兒互相檢查分得對不對,并說出原因。
四、延伸活動
進行其他安全教育,如:不能為了好玩而將彈珠塞進鼻子、耳朵里,以免造成呼吸困難、耳朵疼痛等后果。
托班健康活動教案設計4
目標:使用小勺獨立進餐
材料:午餐用具
過程:
1、教師介紹當天午餐的各種食物、餐具,引起幼兒進餐的食欲。
2、教師向幼兒介紹使用小勺進餐的方法。
3、提醒幼兒不用手去抓食物,對用小勺進餐有困難的幼兒給予幫助。
提示:
1、托班幼兒拿勺往往是一把抓的,所以教師要用示范和鼓勵的方法,引導幼兒使用小勺舀各種食物。
2、鼓勵幼兒選擇多種食物品嘗。
3、教師在幼兒進餐時,要注意營造良好溫馨的氛圍,不要過多地催促幼兒。
名稱二:學漱口
目標:學習漱口
材料:
每人一只小杯子,掛圖《學漱口》
過程:
1、教師告訴幼兒為什么要漱口的道理。
2、演示給幼兒看如何漱口。
3、幼兒嘗試漱口。
4、教師以鼓勵的口吻表揚幼兒真能干。
提示:
1、給幼兒漱口用的水是冷開水,避免幼兒因漱口掌握不熟練而吞咽下肚。
2、本次活動可在午餐前講解,午餐后提示幼兒實際練習。
3、活動后,教師可將掛圖貼在幼兒漱口的地方,給幼兒一個直觀的印象。
名稱三:漱口
目標:
學習用自然的聲音唱歌
材料:歌曲錄音
過程:
1、教師手拿杯子引出主題:
――“今天我們學唱一首漱口的歌?!?/p>
2、幼兒再現平時漱口的動作。教師朗讀歌詞內容。
3、幼兒聽歌曲錄音若干遍。
4、幼兒分句學歌詞。
5、教師邊彈琴邊唱歌。
6、引導幼兒跟著老師學唱新歌曲。
提示:
1、為了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活動結束后,教師可提供幼兒每人一只小杯子,進行漱口的活動。
2、托班幼兒可能不一定習慣聽歌曲的前奏,教師在教學中可視幼兒的實際情況,取消或保留前奏。
托班健康活動教案設計5
【活動目標】
1、學會認真洗手,培養從小講衛生的好習慣。
2、培養幼兒從小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肥皂,洗手液若干;正確洗手方法的圖片一套;毛巾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朗誦兒歌《小手真干凈》導入活動。
二、展開。
(1)討論。
平時是怎樣洗手的?能把手洗干凈嗎?洗手有什么好處?
(2)看圖片,學洗手。
教師帶領幼兒通過看正確洗手的圖片,練習洗手的正確方法。
(3)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什么情況下要洗手?如何節約用水?”
三、幼兒動手洗手結束活動。
幼兒到盥洗室內,聽老師念《小手真干凈》邊聽邊練習洗手,結束活動。
附兒歌:
小手真干凈
擰開龍頭沖沖手,擦擦肥皂搓一搓
搓搓手心和手背,換只小手在搓搓
沖沖沖,沖手心,沖沖沖,沖手背
關上龍頭甩三下,擦干手心和手背
小手洗得真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