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幼兒教案 > 小班教案 >

小班音樂教案怎么

時間: 新華 小班教案

教案的編寫可以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從而提高學生的成績和自信心。小班音樂教案怎么怎么寫,這里給大家分享小班音樂教案怎么,供大家參考。

小班音樂教案怎么篇1

游戲目標:

1、熟悉音樂旋律,能配合音樂指認五官的位置。

2、學習有節奏地唱準歌曲,喜歡和老師一起做音樂問答游戲。

3、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游戲準備:

1、音樂錄音磁帶。

2、請一名大班幼兒與教師配合對唱并表演。

游戲過程:

1、復習游戲,聽口令指五官:

教師即興說出五官的名稱,并不斷地變換口令,逐步加快速度,幼兒聽完口令立即用手指點五官,如:教師說"眼睛",幼兒就用手指自己的眼睛。

2、幼兒欣賞教師和大班幼兒表演的游戲:

(1)在音樂得伴奏下,教師和大班幼兒表演游戲:

"我們現在做的游戲和剛才大家一起做的游戲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2)再次欣賞表演,幼兒拍打節奏。

3、幼兒學習音樂游戲:

(1)請全班幼兒跟著大班幼兒和教師對唱,邊唱邊拍手,手口同步。

(2)師生一起做音樂游戲,唱到"在這里"時,用手指點五官的位置。

(3)提醒幼兒注意唱準。

小班音樂教案怎么篇2

教學目的:

1.通過聆聽《嘀哩嘀哩》、《春曉》,演唱《大樹媽媽》、《郊游》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能用廢舊物品自制沙錘等無固定音高的簡易打擊樂器。

3.認識“0”并能準確地拍擊帶有“0”的節奏。

4.能在學會歌曲后,跟著老師準確地按音高唱唱名。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富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大樹媽媽》、《郊游》。

教學難點:

按音高唱唱名。

教學方法:

綜合音樂感教學法

教學用具:

CAI課件、琴、打擊樂器等。

課時安排: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聆聽《嘀哩嘀哩》、《春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創設情景、聆聽歌曲

1、(多媒體展示)古詩《春曉》在清新的音樂伴奏下徐徐展開,老師引導學生齊聲朗讀。

2、教師導入:同學們都非常熟悉這首古詩,能告訴老師這首古詩描寫的是什么季節嗎?學生很自然地揭題

3、教師板書《春》,同時多媒體視頻圖象:“聽,春雷響了,好多躲在洞穴里過冬的小動物也醒來了,紛紛跑出來跟我們打招呼呢,你希望哪些小動物最先出現在我們面前?”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說幾個動物的名字(老師根據學生所說相應點擊畫面)

4、你能模仿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動作或聲音嗎?(學生模仿青蛙、蛇、小燕子、兔子……)

5、看到這么美的春天,小動物會說什么呢?如果你是小動物,你會對春天說一句什么呢?(學生回答:A、好美呀B、春天的空氣真新鮮C、我要去找小伙伴一起看看春天)

6、小動物睡了一個冬天,在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的時候到處尋找春天,我們小朋友一起來幫助小動物找一找,好嗎?

7、播放CAI歌曲《滴哩滴哩》(要求:聽一聽,歌曲里的春天在大自然的哪個角落里?聽完后用歌詞來告訴老師)

8、第二遍播放CAI歌曲《滴哩滴哩》,你能用自己喜歡的動作來表現歌詞內容嗎?

學生聽歌曲,隨著音樂節奏自由表演

9、設計提問:a、春天在哪里呀?

(學生回答: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春天在湖水的倒影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b、你眼睛里的春天是什么樣的?(學生回答:桃花開了、柳樹發芽了、小草綠了、燕子飛回來了……)

c、歌曲里小朋友眼睛里的春天又是什么樣的呢?(這里有紅花,這里有綠草,還有會唱歌的小黃鸝)

d、你能把這幾句歌詞唱一唱嗎?(老師帶學生一邊拍手一邊演唱)

f、春天除了這些,還有好多美景,你能用:“這里有……這里有……還有那……”來描繪一下春天別的景色嗎?(小組討論、回答)

例如:這里有藍天,這里有綠草、還有那嘩啦啦的小河水……

g、老師邀請小組成員上臺演唱自己創遍的歌詞,體驗創遍過程中的快樂

10、教師導入:“春天多美呀,看到這么美的春天,同學們最想做什么呢?

(唱歌、跳舞、郊游……)

14、分組活動

聽《滴哩滴哩》音樂自由地舞蹈、歌唱。

三、課堂小結:

看的出同學們都很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迷人的景色,可這些都需要我們每個人的保護才會有的,我希望同學們都行動起來,去愛護、保護大自然,去爭做“綠色小標兵”,讓我們的校園,祖國,世界變的更美麗。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表演《大樹媽媽》、編創與活動。

教學過程:

一、表演《大樹媽媽》

1.在完整地聆聽歌曲的基礎上,用聽唱法學唱歌曲。

2.引導學生看課本上方的四幅圖理解歌曲。

3.通過對小樹的討論“你為小樹做了什么?”加深對愛護樹木,保護綠色的認識,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4將學生分成小組,自編表演動作,然后一組一組地表演給大家看。

二、編創與活動

1.認識“”(以四分音符為一拍,“”休止一拍,“”休止半拍),不告訴名稱,只讓學生通過節奏拍擊,掌握時值。

2.分小組拍擊歌曲的節奏,通過主動探索式的學習,準確地拍擊歌曲的節奏。

3.視學生的能力情況,發動學生創編帶有“0”的節奏歌謠,使學生有興趣地掌握“0”準確休止的時值。

4.在演唱歌曲時,遇到帶有“”樂句,要唱的輕松自然,不要因為有八分休止符的出現而使旋律的演唱變得生硬,以致破壞了歌曲的整體效果。

三、課堂小結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表演《郊游》、編創與活動。

教學過程:

一、表演《郊游》

1.完整地聆聽歌曲,在聆聽歌曲的過程中,提示學生拍擊節奏、讀歌詞等活動,積極地聽,感受音高,為準確地演唱歌曲做好聽覺上的準備,達到輕松地學會歌曲。

2.結合歌曲的表演提出問題,如:為什么去效游?心情是怎樣的?每人用一句話說說自己效游時的發現等等,啟發學生帶著情感表現歌曲的內容。

3.分小組創編動作,熟悉加入小鼓的節奏,完整地邊唱邊表演歌曲。

二、編創與活動

1.課前準備沙子、豆子、餅干盒、飲料盒等物品,分小組將自己的設想實現。鼓勵學生與眾不同的想法,鼓勵學生創新。2.確定節奏型,隨著歌曲的演唱,敲擊自制的樂器。

三、課堂小結

小班音樂教案怎么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螺絲,知道螺絲由螺桿和螺帽組成;

2.了解螺絲螺旋上升的特性;

3.通過操作活動,培養幼兒的科學興趣,及觀察分析的能力。

活動準備

1.不同口徑的飲料瓶、燈泡、螺口;

2.不同自徑的螺絲;

3.鋼筆、圓珠筆。

活動過程

1.投放材料,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可做適當的指導)

2.提出問題,“這些東西好玩兒嗎?”

3.引導幼兒在操作中發現:“這些材料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能擰在一塊兒。都能扣緊……)

4.為什么能擰到一塊兒?瓶口上有一道一道的;瓶蓋上也有一道道的;燈泡上有圈一圈的紋,轉著轉著就上去了;這個圈套在螺絲上,一擰就擰上去了;教師向幼兒講解螺絲的構造一由螺桿和螺帽組成。

5.幼兒討論,總結答案。生活中有許多的物品都是利用螺絲的原理設計的,這些物品接口的地方像盤山公路一樣,是旋轉上升的。

小班音樂教案怎么篇4

活動目標

1、能合著音樂用小碎步做開汽車的動作。

2、識別紅、黃、綠不同顏色,并按信號行動。

3、開汽車時不互相碰撞,感受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紅、黃、綠信號棋各一面,幼兒胸飾。

活動過程

(一)律動進入

1、在《灑水車》歌曲的音樂伴奏下,幼兒邊做動作邊唱歌曲。

2、復習歌曲《這是什么車》,并結合生活經驗,創編新的對唱歌詞。

(二)學玩游戲《顏色汽車》

1、練習小碎步

(a)請小朋友看一看,說一說,你的汽車是什么顏色的?

(b)“今天漂亮的小汽車們要比一比,哪種顏色的汽車開得最好,最安全,既不碰別人,又輕快。”按三種顏色汽車分別練習,并互相。

(c)教師法指令,按顏色分別讓幼兒上來練習開汽車,重點檢查幼兒小碎步的動作。

2、介紹游戲玩法以及具體過程

(a)教師做調度員,舉起某種顏色的信號旗,戴這種顏色胸飾的“小汽車”就要站起來表示呼應。

(b)在19-22小節的前奏中,調度員舉起某種顏色的信號旗,呆該色胸飾的“小汽車”就進入圈內。

1-2小節:小汽車們都按喇叭動作,同時雙手半握拳,腿彎曲,準備開車。

3-18小節:按音樂節奏用小碎步向四處開車。

19—22小節:開回原位,同時調度員舉起另一種信號旗,戴該色胸飾的“小汽車”進入圈內作好準備,并以此類推。

如果調度員把所有的顏色信號旗都舉起來,全體:小汽車“們就順著圈,按時逆時針方向開汽車。

3、開展《彩色的汽車》游戲活動3-4遍。

4、:表揚看顏色信號旗反應快的“小汽車”。

表揚開車時不互相碰撞的“小汽車”。

(三)音樂游戲《碰一碰》

1、剛才,我們的小汽車開呀開,開得真好,你的小汽車有沒有與其他小汽車碰一碰呀?小汽車碰一碰好不好呀?為什么?怎樣做不會碰在一起?(引導幼兒學會找空地方,眼睛注意觀察,速度不要太快)

2、想一想,還有哪些東西不能碰一碰?

3、下面我們小朋友輕輕地碰一碰,玩《碰一碰》游戲好嗎?提醒幼兒注意聽清碰哪里的指令。

4、開展游戲2-3遍,當幼兒熟悉游戲后可以請小朋友發指令,自主開展游戲活動。

小班音樂教案怎么篇5

小班音樂教案《大拇哥》(精選2篇)

小班《大拇哥》篇1

教學活動:音樂

教學名稱:《大拇哥》

教學目標:1.學唱歌曲,并學會一問一答地接唱歌曲。

2.通過游戲創編簡單歌詞并演唱歌曲。

教學準備:1.進場音樂《手指家庭》

2.手指娃娃手套  3.各種小動物胸飾  4.地墊

教學過程:1進場。

-放進場音樂《手指家庭》幼兒與教師做動作走進教室圍坐地墊上。

2.發聲練習。

-用歌曲1115665—33221—來問候幼兒,幼兒用歌聲回答。

3.用“手指娃娃手套”介紹小客人,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戴上“手指娃娃手套”分別用各種角色的聲音來介紹五根手指的名稱,為歌詞做鋪墊。

4.引出歌曲《大拇哥》。

-天手指娃娃還給我們帶來一首好聽的歌兒呢,名字叫《大拇指》。

-教師跟著鋼琴范唱歌曲,教師一邊范唱歌曲一邊出示相應的手指娃娃。

5.幼兒與教師唱歌曲。

-今天趙老師找不到我的“五根手指娃娃”了,小朋友們,你們和我一起唱把它們一個一個找出來好嗎?

-分別唱五根手指,唱到“我在這里”時,教師出示手指娃娃,表示已經找到了。

-當小動物來演唱歌曲。教師可請幼兒幼兒自由選擇當什么小動物,當老師唱到哪個或哪些小動物時,這些小動物就起立歌聲回答,“我在這里,我在這里,你好不好”。

-教師唱幼兒名字,幼兒接唱歌曲。老師用歌曲唱到哪位小朋友的名字,哪位小朋友就接唱歌曲。

6.游戲《找朋友》。

-請全體幼兒起立圍成一個大圓圈,圓圈中間有個小舞臺,教師示范:站在小舞臺上去找朋友,如:把歌詞中的大拇指改成想找朋友的名字來唱并要求幼兒做動作,唱到名字的小朋友唱歌做著動作回答他并與他拉手交換位置,再由他演唱傳給下一個小朋友。

7.結束。

-小朋友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可是我的“五個手指寶寶”又不知道去哪玩了找不到它們了,小朋友們我們開著小火車一起再唱歌把它們找出來好不好?跟著鋼琴一起唱著歌曲走出

小班音樂教案《大拇哥》篇2

下面是____小編整理的小班語言活動《大拇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拇哥,二拇弟,三姐姐,四小弟,小妞妞來看戲,手心手背,心肝寶貝,這是我給小朋友上的一節語言活動《大拇哥》。這首兒歌短小精悍,內容也較容易,主要介紹五個手指的名稱,同時還能活動幼兒的手指,鍛煉手部肌肉,促進幼兒小肌肉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增加幼兒生活情趣,五個手指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他們團結友愛,從而潛移默化的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

剛開始我玩了一個“大拇哥睡覺、大拇哥起床”的游戲,由于小朋友基本上都認識大拇哥,所以在說大拇哥的時候進行得比較順利,小朋友也玩得挺開心的,接下來我介紹的是二拇弟,我是大拇哥,我長得矮矮的、胖胖的,我在家里是大哥哥,我還有四個弟弟妹妹,你們想認識嗎?我旁邊的是我二弟叫二拇弟,教師引導幼兒向二拇弟問好,一方面是加強幼兒的禮貌教育,另一方面也是幼兒認識二拇弟的過程。然后繼續玩二拇弟睡覺、二拇弟起床的游戲。接著我以同樣的方法認識其他三個手指的名字及主要特點。三姐姐:站在中間,個子最高;四小弟:站在三姐姐和小妞妞之間,不高也不矮;小妞妞:個子最小,又矮又瘦,站在最后面。這一環節下來幼兒對三個手指認識得比較好了,有了這個環節鋪墊,以便更好地進

入到下一個環節來學習兒歌。在學習兒歌的過程中我們利用手指偶的形式,調動孩子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孩子學得很投入。

一節課上下來孩子們基本已掌握了兒歌的內容,并能邊念兒歌邊用動作表示。從這一活動中我覺得,對于小班的孩子,可在教育中使用一些擬人的手法,多利用一些教具,多采用一些游戲的形式。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符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及方式,讓孩子們喜歡、接受,學起來也更加的輕松。體現一個在學中玩,玩中學的樂趣。

小班音樂教案怎么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肢體動作和打擊樂器的不同力度表現大雨小雨。

2、喜歡參與游戲,體驗打擊樂帶來的樂趣。

3、在活動中幼兒傾聽音樂,大膽的游戲表演。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用肢體動作和打擊樂器的不同力度表現大雨小雨。

難點:拍準節奏型,表現出節奏的強弱。

活動準備:

《大雨和小雨》演奏圖譜一份、鈴鼓9個碰鈴9對、教棒1根、磁帶及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傾聽《大雨小雨》的音樂,感受雨聲的強弱。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首好聽的歌曲,請你們來仔細的聽一聽,你在歌曲里聽到了什么?

1、播放音樂一遍,引導幼兒仔細傾聽。

教:好聽的歌曲唱完了,誰能告訴盧老師

2、提問:

(1)你在歌曲里聽到了什么?(幼:大雨小雨)

(2)大雨的聲音是怎么樣的?(嘩——啦;嘩——啦)

(3)小雨的聲音又是怎么樣的?(滴滴答答)

(4)小雨和大雨的聲音一樣嗎?不一樣在哪里?

教師小結:大雨的聲音“嘩啦、嘩啦”,聽上去很大聲,很響亮;小雨的聲音“滴滴、答答”聽上去輕輕的、小小的。

(二)、教師引出基礎游戲,示范玩法,并請幼兒游戲。

1、出示圖譜,引導幼兒看圖譜。

師:今天大雨點和小雨點來到了我們班上,他們想要請小朋友一起玩一個節奏游戲。

教:這是大雨點和小雨點在唱歌呢,你能用拍小手的方法來表現嗎?(請個別幼兒說說并學學)

2、分句哼唱,練習大雨點和小雨點的節奏。

3、播放音樂,完整練習。

4、嘗試用身體的不同部位拍節奏。

播放音樂,拍肩練習打節奏

(三)、運用樂器,練習拍節奏。

1、出示鈴鼓和碰鈴,學習用樂器打節奏。

2、出示鈴鼓和碰鈴,教師分別敲打鈴鼓和碰鈴,并提問:

誰能告訴老師哪種樂器發出的聲音像大雨?哪種樂器發出的聲音像小雨?(大雨——鈴鼓;小雨——碰鈴)

3、教師小結。

教:小朋友都發現了鈴鼓的聲音比較響亮,就像大雨的聲音,一對小鈴碰在一起發出“叮叮”的響聲就像小雨的聲音。(教師邊小結邊出示鈴鼓和碰鈴的圖譜)

4、引導幼兒看樂器圖譜。

5、用樂器完整練習拍節奏一遍(教師清唱歌曲,幼兒拍打樂器)

6、交換樂器,再一次聽音樂演奏

師:小朋友能聽著音樂將圖譜的節奏拍正確,表演的真棒!請你們相互交換樂器再來合奏一遍這首好聽的歌曲吧!

教:小朋友和大雨點、小雨點玩節奏游戲真開心,那你們想不想挑戰一下自己。(想)好,現在老師把圖譜拿掉,看看你能不能聽著音樂拍對節奏,小朋友準備好,看老師的指揮,聽好前奏。

(四)、活動結束

1、教師小結

教:小朋友這么快學會了拍節奏的游戲,但幼兒園的很多小朋友還不會,我們去找他們一起來玩這個游戲吧!

2、播放《大雨小雨》音樂,全體師生在音樂聲中離開活動室。

小班音樂教案怎么篇7

目標:

1、熟悉音樂旋律,嘗試雙手同時在鈴鼓上隨樂一下一下地演奏。

2、通過找害蟲的游戲情境及教師的語言提示,能隨樂用樂器表現青蛙跳,用動作表演躲貓貓和吃蟲。

3、體驗樂器活動帶來的快樂,并能正確使用樂器。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5、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準備:

1、拴好繩子的鈴鼓16個。

2、16名幼兒圍成半圓坐。

3、音樂《快樂的一只小青蛙》

4、小池塘圖片、稻田圖片。

5、彩虹傘。

過程:

一、故事導入。

師(出示池塘背景圖):今天天氣真好呀!青蛙媽媽要帶小青蛙寶寶們出門去玩。我們跳呀跳呀,跳到池塘里,與媽媽玩捉迷藏吧!咦,看見一條小蟲子,啊嗚一口吃掉它。

二、動作創編。

師:小青蛙的小腳可喜歡在荷葉上跳啦!我們的身體是一片小荷葉,你們想在身體的什么地方跳啊?

三、教師帶領幼兒隨樂律動。

師:小青蛙在哪里啊?哪個小朋友找到了?

師:現在我們去找一個蟲子吃吃吧!(教師再次帶領幼兒隨樂律動。)

師:咦?這次我們吃到了一條什么蟲子呢?

師:又發現一條蟲子,我們快去吃掉它!(教師第三次帶領幼兒隨樂律動。)小結:蟲子和青蛙都隱藏在小池塘圖片中,露出身體一部分方便幼兒尋找。

四、樂器加入。

1、教師出示樂器,并引導幼兒使用樂器。

師:你知道嗎?我們每只小青蛙都有一片小荷葉呢!現在媽媽這里有一片小荷葉,媽媽先把小荷葉慢慢地掛起來,你看媽媽哦,我會在荷葉上跳啦!

2、幼兒嘗試使用樂器。

師:小青蛙,你們會在荷葉上跳嗎?拿出你們的小荷葉掛在脖子上。(教師檢查鈴鼓佩戴情況。)

五、增加新的游戲情境:稻田里捉蟲子。

師:接下來我們要去幫農民伯伯到田里去捉蟲蟲了,農民伯伯的田里啊,有蟲蟲了,要請青蛙寶寶們去幫忙啦!蟲蟲到底長在綠色的田里還是黃色的田里,我也不知道,我們等下來找找看吧。

(游戲4遍,每次結束請一位幼兒上去找一塊顏色的田反過來看有沒有蟲蟲。)

師:原來蟲蟲都生活在什么顏色的稻田里呀?(綠色)六、放松。

師:農民伯伯說要獎勵你們一朵五彩田田,我們到五彩田田上來捉蟲蟲。請寶寶們起立,站到五彩田田的邊邊上。

師:現在請青蛙寶寶們輕輕跪在五彩田田上。(游戲1遍)師:捉到蟲蟲高興嗎?

師:蟲蟲捉完啦,請寶寶們把捉蟲蟲的神器拿下來,輕輕地放到媽媽這里。

實錄:

一、引入T:呱呱,我是誰啊?S:小青蛙。

T:對了,我是青蛙媽媽,你們是?S:青蛙寶寶T:今天啊,媽媽要帶你們到池塘里去玩,玩一個好玩的游戲,最后我們還要捉蟲蟲。最后我們要干什么啊?S:捉蟲蟲。T:對了,最后我們要捉蟲蟲。

T:青蛙最喜歡的一個本領就是跳,對不對?那現在我們的小身體就是一片小荷葉,你們想在哪里跳?S摸摸肚子T:哦,那我們就在肚肚上跳一跳。

二、律動(師帶幼兒共同游戲一遍。語言提示:捉住了一只小蟲蟲,啊嗚一口吃掉它。)T:剛我們在哪里跳啊?S:肚肚。

T:那你們還想不想在肚肚上再條一遍啊?剛剛媽媽跟你們玩了一個什么游戲啊?S:捉蟲蟲。T:哦,捉蟲蟲的游戲,在這個之前還玩了一個什么游戲?(提示:教師做躲貓貓的動作,"躲"、"呱")T:捉迷藏,躲貓貓的游戲。

總結:T:媽媽帶你們出門,先跳,然后玩了一個躲貓貓的游戲,然后又捉蟲蟲了。那我們再去捉蟲蟲好不好?再去吃好多好多蟲蟲。(師帶幼兒第2次游戲。)師帶領幼兒強化第三段音樂的動作,語言提示:捉住了一只小蟲蟲,啊嗚一口吃掉它。

T:媽媽說,這個池塘里藏著我家青蛙寶貝呢,你們找找它藏在哪里啊?你們怎么發現的?S:大眼睛。T:青蛙寶寶,來玩躲貓貓,捉蟲蟲了。

T:除了肚肚上,還可以在哪里跳?S:胸口T:胸口,可以嗎?

(師帶幼兒第3次游戲)T:吃吃看,香不香。我要請一個寶貝來幫我捉蟲蟲了。

師請1名幼兒上來找蟲蟲(隱藏在圖中)T:你怎么發現這個蟲蟲的?蟲蟲露出了什么?T:蟲蟲露出了觸角。

取出毛毛蟲,T:那你吃吃看香不香,你在請其他小朋友都來吃一吃。

T:剛才我們是在胸前跳的,你們還想在哪里跳一跳?S:腿上,肩膀上。

T:那我們先在腿上來跳一跳吧。(師帶幼兒第4次游戲)T:誰來幫我找蟲蟲?(請1名幼兒上來找)T:你怎么發現它的?S:頭露出來了。T:這是什么啊?這是蚯蚓,弟弟你吃吃香不香?S:香。

T:從那邊開始,給別的小朋友也吃一吃。

三、樂器加入T:青蛙媽媽說,寶貝們,你們捉蟲蟲的本領真棒!馬上我們要去田里幫農民伯伯的忙啦!弄明伯伯的田里啊有蟲蟲啦!可是它的蟲蟲會長在黃色的田里還是綠色的田里呢,我也不知道。我們要請出一個捉蟲蟲的神器!

出示樂器,T:這個是什么?

S:鈴鼓。

T:哦,那這個鈴鼓啊,今天變成捉蟲蟲的神器了。你看啊,媽媽把它掛在脖子上。這個小鈴鼓的鼓面對著哪里啊?對著媽媽還是對著寶寶?

S:對著寶貝的。

T:那你等下帶的時候讓這個鼓面對著媽媽好不好?去帶吧!

幼兒自己佩戴鈴鼓,教師個別幫忙。

(師帶幼兒第5遍游戲)游戲完,請1名幼兒上來選擇一塊田,看看是不是青蛙寶貝愛吃的蟲蟲。

T:我們來看看,是黃地里還是在綠地里?(翻開黃地,面包)面包是不是青蛙愛吃的啊?

S:不是。

T:好,那我們再來找找。(師帶幼兒第6遍游戲)幼兒翻開綠地,

T:這是什么?哦,這是一只小蒼蠅。是不是小青蛙愛吃的?

S:是。

T:我們再去找找哦!(師帶幼兒第7遍游戲)幼兒翻開黃地,

T:是什么?是個大蘋果。這是不是小青蛙愛吃的?

T:這么多的地里,你們覺得小青蛙愛吃的'蟲蟲躲在哪個顏色的地里啊?我們來找找看哦。先看這塊綠色的地,好不好?(翻開綠地)這是什么?哦,是一只小蚊子,青蛙愛不愛吃?

T:那我們再來看看這塊綠地好哇?(翻開綠地)這是什么?小蚯蚓。(翻開所有綠地)

T:那黃地里有沒有青蛙愛吃的?

S:有,沒有。

T:那我們來看一看哦。(翻開一塊黃地)原來青蛙愛吃的蟲蟲都在什么顏色的地里?

S:綠色。

四、放松

T:農民伯伯說,我要獎勵你們一塊五彩田。我們到五彩的田里去捉蟲蟲。(出示彩虹傘,鋪在地上)

T:媽媽說,青蛙寶貝輕輕起立!站到五彩田的邊邊上。

T:媽媽現在說,小青蛙寶貝,輕輕跪下來。(師帶幼兒第8遍游戲)

T:捉到蟲蟲,高興嗎?青蛙寶貝們給自己鼓鼓掌!

T:蟲蟲捉完啦,請每個青蛙寶寶把捉蟲蟲的神器拿下來,輕輕地放到媽媽這里來。

引入1遍律動3遍樂器4遍

在活動中,我為了避免孩子從頭唱到尾,在解決難點四分音符與感情技巧處理部分,我采用了談話的方法,讓孩子稍微休息了一會,使活動能夠動靜結合,孩子們的表現基本上完成了我預設的目標。當然了,本次活動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師和專家多加指點。

小班音樂教案怎么篇8

活動目標:

1.組織幼兒兩人一組按節拍協調地做蹦跳步,并能根據音樂變化表現游戲情節。

2.啟發幼兒創編與同伴不同的親熱動作。

3.培養幼兒與同伴共同協調一致地做動作,玩游戲。

活動準備:

1.袋鼠的圖片

2.袋鼠媽媽的頭飾一個,袋鼠的頭飾若干,狼的頭飾若干

3.錄音機和磁帶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跟老師做動作

二.新教歌曲

1.教師出示圖片

你們看今天袋鼠媽媽來到我們小一班做客了!咦!袋鼠寶寶呢?(在袋鼠媽媽的&39;口袋里)袋鼠媽媽有個袋袋,袋袋里面有個乖乖,乖乖喜歡媽媽嗎?(喜歡!)對了,乖乖和媽媽相親相愛!

2.學唱歌曲

袋鼠媽媽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歌的題目就叫《袋鼠》。我們先來聽一聽。(教師放錄音機一遍。)

剛才歌曲里面袋鼠媽媽有個什么啊?(袋袋)袋袋里面裝了什么?(乖乖)解釋歌詞,乖乖是袋鼠媽媽的孩子叫乖乖。乖乖和媽媽好不好?用錄音機的歌詞怎么說?(乖乖和媽媽相親相愛)教師再講述歌詞一遍!

那我們再來聽袋鼠媽媽給我們唱一遍好不好?(教師放錄音機一遍。)

請幼兒跟著老師一起跟著音樂一起學唱袋鼠兩遍(教師放錄音機兩遍。)

3.學習蹦跳步

幼兒學會了唱歌,袋鼠媽媽聽見了:“我的小乖乖們唱的可真好聽啊,媽媽帶你們出去玩好不好?那你知道我們袋鼠是怎么走路的嗎?我們是雙臂彎曲在胸前,兩手自然下垂兩腿屈膝,兩腳蹬地跳起,落下時前腳掌著地,兩膝彎曲,要輕巧而有彈性。教師示范蹦跳步,幼兒學習。

小袋鼠們一起來和袋鼠媽媽去森林里吧!(請幼兒聽音樂,跟隨教師學做蹦跳步)(教師放錄音機一遍。)

請幼兒聽音樂,與袋鼠媽媽兩人一起來做蹦跳步。(要求幼兒已經會聽前奏提醒幼兒兩人動作協調一致,同時一下一下地跳,沒小節跳一下)(教師放錄音機一遍。)

4.啟發幼兒用不同動作表現“相親相愛”

袋鼠乖乖很喜歡媽媽,和媽媽相親相愛,那我們可以做什么動作來表現媽媽與寶寶相親相愛?(引導幼兒想出相互撫摸、拍打、摟抱等動作)

袋鼠乖乖和媽媽相親相愛,我們一起來跟著音樂和媽媽相親相愛。(教師放錄音機一遍。)

三.學游戲《袋鼠》提醒幼兒遵守游戲規則

1.教師邊放音樂邊講述故事:今天天氣可真好,袋鼠媽媽把她的孩子乖乖放在她的口袋里,帶著乖乖一起去森林里玩,袋鼠媽媽和乖乖相親相愛,非常高興。森林里來了一只大灰狼,慢慢的尋找著小袋鼠。獵人叔叔及時趕來,舉起槍打死了。小袋鼠們又可以高高興興的和媽媽一起相親相愛了!(教師完整放錄音機一遍。)

2.教師先講解示范游戲規則:音樂一時,幼兒兩人一組(一前一后),前者做小袋鼠,雙臂彎曲在胸前,兩手自然下垂,后者做袋鼠媽媽,雙手搭在前者身上,兩人同時做蹦跳步,每小節跳一下。唱到地三句時,兩人相對擁抱,互相拍拍、撫摸,表示兩人相親相愛。到結束句時,袋鼠一起蹲下不動。音樂二時,大灰狼聽音樂按節拍大步走,做找袋鼠的樣子。等音樂結束,獵人“砰”開槍,“大灰狼”一下倒地裝死。獵人說:“大灰狼死了,袋鼠出來吧!”袋鼠們又做蹦跳步繼續游戲。

小班音樂教案怎么篇9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輕松愉快的玩樂情緒,初步學習在休止、間奏處控制不唱。

2.通過回憶、模仿吹泡泡的游戲情境,記憶歌詞,掌握間奏。

3.大膽參與歌唱活動,體驗在間奏處等待的樂趣。

4.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5.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理解歌詞,用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幼兒有吹肥皂泡的經驗。

2.歌詞磁帶“泡泡不見了”。

3.幼兒吹泡泡的工具和肥皂水。

活動過程

1.幼兒遷移生活經驗,自由談論泡泡。

幼兒回憶吹泡泡的情境及泡泡的大小、顏色,以及泡泡最后會怎樣的問題,教師有重點地反饋歌曲中的內容,如“泡泡有大的,有小的,還會飛呀飛上天,最后炸掉了”,為幼兒理解、記憶歌詞做準備。

2.幼兒回憶、模仿吹泡泡游戲,記憶并學唱歌詞,掌握間奏。

(1)幼兒學習第一句歌詞,在第一間奏處模仿吹泡泡兩次。

教師范唱第一句歌詞,然后幼兒創編吹泡泡的動作。配班教師及時彈出間奏(56565ⅰ︱553︱)。幼兒重點練習跟著間奏吹泡泡的動作,每小節吹泡泡一次,教師帶領幼兒歌唱和吹泡泡交替練習。

(2)幼兒學習第二句歌曲,在第二間奏處模仿做大泡泡、小泡泡的動作。

幼兒說出泡泡“有大又有小”,并用動作表現出來,教師范唱第二句歌詞,幼兒做出大和小的動作,配班教師及時彈出間奏(232325︱721︱),幼兒重點跟著間奏練習做大泡泡、小泡泡的動作,教師邊做,邊輕聲提示“做個大泡泡,做個小泡泡”。幼兒教師自然地跟教師,唱與做動作交替練習。

(3)幼兒學習念、唱第三、第四句歌詞。

教師做泡泡向上飛的動作并念歌詞“泡泡飛呀,飛上……”幼兒填空“飛呀,飛上天”。教師帶領幼兒完整念、唱第三、第四句樂句。

(4)幼兒看教師表演及回答教師的問題,學唱最后一句歌詞。

教師按節奏說最后一句歌詞,在休止處做出泡泡爆炸狀,并輕輕發出“啪”。最后提問“泡泡怎么了?”幼兒自由回答,說出“泡泡不見了”。教師帶領幼兒表演唱最后一句歌詞。

(5)幼兒隨音樂完整地念一遍歌詞,在間奏處做相應的動作。

教師用手勢和動作提示幼兒念歌詞、做動作。

3.幼兒跟琴練習演唱歌曲3~4遍。

幼兒在歌唱過程中,教師可以用歌聲、體態等提示幼兒,注意逐步退出,幼兒自己跟琴走。

4.幼兒邊聽歌曲錄音,邊與教師一起玩“吹泡泡”的音樂游戲。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以游戲貫穿始終,讓孩子在玩玩樂樂中輕松達成活動目標。第一環節幼兒通過看泡泡、說泡泡、捉泡泡的游戲運用身體語言愉悅地掌握了兒歌內容。

第二環節在進行兒歌仿編時通過老師開放式的情境設置和開放式的提問,我們驚喜的發現孩子的想象力很豐富、思維活躍,,他們暢所欲言,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大膽的說出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

小百科:泡泡,泛指某些液體內部空氣散發,鼓起的圓形或者半圓、橢圓形的汽泡等等。

小班音樂教案怎么篇10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初步學習用輕快活潑和優美連貫的兩種方式歌唱。

2、嘗試運用圖片自由組合“找朋友”,創編歌詞。

3、體驗與教師及同伴歌聲交流與共同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四幅背景圖:天空、樹林、草地、池塘。

2、各種動、植物,太陽、白云圖片等。

【活動過程】

1、隨樂入場,創設交朋友的游戲情境學唱歌曲。

(1)隨樂入場。(音樂從歡快、活潑到優美、舒緩)

(2)教師原地示范歌唱。

(3)教師歌唱并逐個與幼兒交朋友。

(4)全體幼兒用歡快活潑的聲音邊唱邊玩游戲。

2、創設找朋友的圖片情境,幼兒學習創編歌詞。

(1)分別介紹四幅背景圖。

我的朋友們坐到我的身邊,看看這都是什么地方?

(2)出示圖片太陽,請幼兒為太陽找朋友并歌唱。

這是我的新朋友太陽,它也要找好朋友,它會找誰呢?(教師邊貼邊唱)。

(3)幼兒在教師的提問引導下,繼續創編出另外三組好朋友。教師將幼兒所選擇的圖片貼在底圖上,并請幼兒歌唱出來。

(4)根據創編的歌詞完整歌唱。

3、教師創設天黑了的語言情境,共同探索用優美的聲音歌唱。

(1)教師用語言創設天黑的情境。

(2)幼兒嘗試完整歌唱一遍。

(3)幼兒與教師共同探索怎樣可以讓聲音變得優美連貫。

(4)幼兒再次用優美連貫的聲音歌唱。

4、幼兒與老師們一起玩交朋友的游戲。

教師創設天黑了的語言情境,共同探索用優美的聲音歌唱。

小班音樂教案怎么篇11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的歡快節奏,初步提高審美的能力。

2、嘗試根據歌曲內容給音樂進行舞蹈動作的創編。

3、掌握短語“高興”、“哈羅”、“圓圈”。

4、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碟子《說哈羅》、錄音機、鋼琴

2、較寬的活動場地,即我班的大教室

活動過程:

(一)發聲練習。

以《在農場》為發聲曲目,在練聲時,要求幼兒學小動物的叫聲,提醒幼兒張開嘴巴,并不時通過言語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二)欣賞音樂《說哈羅》兩遍。

1、一遍后,提問:在這段音樂里,你聽到了什么?讓幼兒初步感受音樂的歡快節奏。

2、兩遍后,提問:這次,你聽到了這首歌說了些什么?

你很(高興),你就說(哈羅)!我們一起(唱)呀,大家一起(跳)呀,圍個(圓圈)盡情歡笑說(哈羅)。

引導幼兒聽出歌詞中括號的詞,便于幼兒進一步理解歌詞內容。

(三)邊聽音樂邊學習歌詞兩遍。

(四)根據音樂進行舞蹈的創編。

1、誰能給這首好聽的歌伴舞?

(1)你很高興你就說哈羅,該怎么給它伴舞?

(2)我們一起唱呀,大家一起跳呀,又該怎么伴舞?

(3)圍個圓圈盡情歡笑說哈羅,怎么給這句歌詞伴舞?

在這個過程中,請創編舞蹈較好的幼兒上來示范,并請幼兒跟著學習。

(4)放音樂,請幼兒跟隨自己對歌曲的理解進行伴舞。

2、你自己還能給這首快樂的歌曲伴什么舞蹈?請你用自己創編的舞蹈給它伴舞,好嗎?

(五)師生根據自己對歌曲的理解進行歌舞表演,并做小結作為結束。

小班音樂教案怎么篇12

活動目標:

1.樂意模仿池塘里的小動物,能圍繞小青蛙的叫聲想象小青蛙的開心事。

2.感受并熟悉歌曲《小青蛙》。

活動準備:

歌曲:《快樂的小青蛙》、荷葉、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玩玩跳跳,熟悉旋律

1.在小青蛙的音樂旋律中,教師帶領幼兒來到"池塘邊"。(此環節旨在讓幼兒通過玩玩跳跳欣賞和熟悉旋律,感受小青蛙的快樂。)

2.幼兒跟隨樂曲自由模仿各種小動物的動作。(這一環節讓幼兒跟著樂曲的旋律模仿池塘里各種小動物的動作,通過肢體動作表現對樂曲的感受。教師在觀察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個別幼兒進行肢體動作示范,并用舞蹈語匯鼓勵幼兒夸張大膽地表現。指導的重點是觀察并發現個別幼兒"形似"的動作,并引發集體模仿。)

3.伴隨樂曲,教師模仿天鵝的動作,引導幼兒欣賞感知。

二、欣賞感受,想象表達

1.播放小青蛙的叫聲,教師以天鵝的口吻做東張西望狀并提問"咦,是哪個好朋友未了7"

2.幼兒完整欣賞一遍歌曲《快樂的小青蛙》,初步感受歌曲。

(1)教師引發幼兒想象:"你們聽到了什么?""咕呱呱呱是什么意思?"還可以進一步啟發幼兒"小青蛙們好像在做什么?說什么話呢?"(這一環節的目的是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并遷移已有的認知經驗。)

(2)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結合歌曲中青蛙叫聲的節奏,引導幼兒跟著樂曲有節奏地說說、做做青蛙的開心事。(這一環節的難點是幫助幼兒跟著歌曲的節奏說唱,如"咕呱呱呱,咕呱呱呱,蟲兒捉得多又多。咕呱呱呱,咕呱呱呱,春天天氣真正好",并配以相應的動作。)

三、進一步感受樂曲的歡快旋律

播放課件《快樂的小青蛙》,請幼兒講講小青蛙在干什么,或說什么。(此環節結合多媒體課件讓幼兒完整欣賞歌曲,進一步感受樂曲的歡快旋律,欣賞并講述歌詞內容。教師可結合幼兒講述的內容,即興地將歌詞內容唱出來并進行表演,一方面進行小結,另一方面也給幼兒創造第二次欣賞的機會。并鼓勵幼兒和小青蛙伴隨錄像和歌曲音樂一起自由地唱唱跳跳。)

四、延伸活動

玩音樂游戲"好朋友",學習按照節奏做動作。(在唱唱跳跳的過程中引發幼兒進一步學唱歌曲的興趣。

小班音樂教案怎么篇1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串鈴發出的聲音,會用臂部大肌肉帶動手腕搖串鈴,并能在了解大鼓和蛙鳴筒所表現的聲音形象的基礎上參與游戲。

2、要求幼兒通過大象和蚊子的故事情節,了解故事與樂器演奏的對應關系,并做出相應的游戲動作。

3、要求幼兒學習傾聽,能在傾聽的基礎上與同伴共同演奏樂器。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個串鈴

2、一面大鼓

3、一個蛙鳴捅(可用其它能連續敲響的樂器代替)

活動過程:

1、幼兒聽老師講述故事,知道大象一睡著,小蚊子就可以去叮大象,大象甩尾巴時,小蚊子就要躲遠點,不能讓大象尾巴碰著,當大象尾巴不動時,小蚊子又可以去叮大象,大象使勁跺腳時,小蚊子就要"死掉"。幼兒模仿練習。

2、幼兒聽老師用打擊樂表現故事內容,先緩緩敲大鼓,再連續刮蛙鳴筒,接著輕輕搖響串鈴,最后使勁敲大鼓。這樣,讓幼兒知道:輕而慢敲打鼓表示大象走路;刮蛙鳴筒表示大象甩尾巴;搖響串鈴表示蚊子飛;使勁敲大鼓表示大象生氣使勁跺腳。

3、幼兒每人拿一個串鈴輕輕搖動,表示蚊子飛,在老師的提示下知道搖動手臂。

4、幼兒在老師敲擊樂器聲中和講故事清潔的提示下做游戲。扮蚊子的幼兒練習先聽著蛙鳴筒聲往后退,當什么也聲都沒有時,就邊搖串鈴,邊走到大象(由另一老師或高大幼兒扮演)身邊,當聽到重縱的敲鼓聲時,"蚊子"就躺下"死掉"。

5、不用故事提示,幼兒隨鼓聲,蛙鳴筒聲玩游戲。

小班音樂教案怎么篇14

內容與指導活動目標

體會與老師、同伴擁抱的親切感。

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故事《想要抱抱的小豬》。

2、曲調溫馨的錄音帶。

活動過程

1、體會與老師抱一抱的親切感。

提問:誰愿意和老師抱一抱?(如果幼兒不想抱抱,不可以勉強)

2、欣賞故事《想要抱抱的小豬》。

教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

提問:小動物為什么不愿意和小豬抱一抱?

3、討論:抱抱的感覺。

你喜歡跟什么人抱抱,不喜歡跟什么人抱抱。抱抱需要運用身體哪些部位。

4、游戲:大家來抱抱。

幼兒聽背景音樂,自由地與自己喜歡的同伴親親、抱抱。

反饋幼兒念兒歌"我叫__,我叫,點點頭,笑一笑,親一親,抱一抱,大家樂陶陶,樂陶陶。"念完最后一句找個好朋友擁抱在一起。離園時可跟老師或小朋友互相擁抱,說再見。也可提供故事《想要抱抱的小豬》。本次活動中,幼兒樂意和老師、同伴擁抱。

新課程的理念是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活動中,我緊緊把握這個理念,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以游戲的形式,讓幼兒輕松地認識、理解了學習內容。課上的氣氛也是很活躍的,發言也很積極,較好地達到了預期設計的活動目標。

小班音樂教案怎么篇15

活動目標:

1.通過自身的探索活動,了解自己身體能動的一些部位,從而對自己的身體感興趣。

2.知道多運動,身體才會健康。

3.在大膽探索、自我發現的活動中,增強活動興趣,提高合作能力,體驗愉快情緒。

活動準備:

紙盒制作的木頭人;各種圖案標記;音樂《眉飛色舞》、《兔子舞》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木頭人,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請出木頭人,幼兒與木頭人打招呼。

師:小朋友們,聽,是誰在哭呀?我們一起把他請出來。

木頭人出現

提問:他是誰?木頭人怎么了?他為什么不高興呢?我們問問他。

木頭人講述原因(不舒服、不能動)

2.幼兒幫木頭人脫掉“外衣”。

請部分幼兒幫助木頭人脫掉身上用紙盒做的“外衣”。

3.扮演木頭人的小朋友聽音樂表演。

二、探索自己身體可以動的部位,并做標記。

1.觀察并講述扮演木頭人的小朋友表演時身體哪些部位在動。

表演時,教師提醒幼兒觀察:小朋友們仔細看一看,跳舞的時候他身體的哪些地方在動?

表演結束,提問:你看到他跳舞時身體的哪些地方動了?(幼兒講述自己的發現)

2.幼兒給自己身體會動的部位貼標記。教師巡回指導。

師:其實,我們身體的許多部位都可以動,請小朋友們用自己的身體來動一動,按順序來找一找,在能動的部位貼上你喜歡的標記。(幼兒自由探索)

3.幼兒相互交流,并把有標記的部位動給對方看。

師:找一個好朋友,把你找到的部位動給他看一看。

4.請個別幼兒展示,讓有標記的部位動一動,并啟發別人模仿。

5.聽音樂,幼兒自由做動作。

師:我們的身體上有這么多部位都能動,下面就讓我們跟著音樂讓你的身體動起來吧。

三、通過討論,知道多做運動,身體才會健康。

1.講述運動后的感覺。

提問:運動后你有什么感覺?賈老師運動后覺得好舒服呀!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感受)

2.討論運動對身體的好處。

經常運動身體會怎么樣?(強壯、健康、不生病、棒棒的……)

3.說說人們常做的運動項目。

你看到人們做過什么運動?(做操、打球、打太極拳、跳舞、健身廣場鍛煉、跑步……)

4.小結:為了健康,小朋友們從小要喜歡運動,經常運動。

四、表演《眉飛色舞》

1.幼兒表演《眉飛色舞》

2.邀請其他教師一起表演。

:孩子們在動靜交替的教學中更能快樂的度過一節課,并享受了課中所學到知識的快樂,通過對音樂的感受力,了解到身體各部位都能動起來,對孩子們最好的課堂就是開心的去接受,直觀教學尤為重要。

小班音樂教案怎么篇16

目標:

感受音樂的節奏,能在唱到"咚咚啪"時做出相應的動作。

內容:

音樂游戲——咚咚啪

重點:

喜歡做不同的"咚咚啪"

難點:

樂意跟上音樂一起做

形式:

集體

準備:

音樂

過程:

一、禮物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今天,史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禮物,猜猜是什么?想不想知道是什么?來,一起喊:一、二、三………

2、哦!原來是面大鼓。"嗨!小三班的小朋友,你們好?我的名字叫大鼓,你們愿意和我做朋友嗎?那你們知道我是怎么玩嗎?來,誰來試一下?

二、反復練習"咚咚啪"

1、我也想試一下,你們看我是怎么敲的?

2、誰看到我是怎么敲的?咱們一起試一下。

3、剛才,咱們做了一個"很大很大"的啪,現在做一個"很小很小"的"啪"。你們想想,怎么樣做就是"很小很小"的啪呀?(再小小的,咚咚啪)

玩累了沒有、咱們一起休息一下吧!好了,伸個"大懶腰"吧!好舒服呀!咱們做一個"大懶腰"的咚咚啪,好不好?(大懶腰,咚咚啪)

4、剛才做了一個"大懶腰"的咚咚啪,走路時的"咚咚啪"怎么做?(走來走去、咚咚啪)

5、你們看我在干什么?(師做轉個大圈,咚咚啪)

6、你們看我在干什么?跑得時候怎么做呢?(跑來跑去、跑來跑去、咚咚啪)《強調跑的時候不要擠》

三、欣賞VCD,讓幼兒完整充分地感受旋律,同時激發幼兒的表現欲。

老師這也有些小朋友會做"咚咚啪"想不想看看他們是怎么做的。

四、跟上音樂動起來。

他們做的好不好?咱們和他們比一比吧!你們準備好了嗎?那咱們開始吧!

五、通過互動來鞏固動作。

1、剛才,小三班的小朋友做的真棒,現在,老師要請幾個小朋友來做一下,然后每個小朋友再請一個客人老師和你一起做。

2、咱們請所有的客人老師一起做,好嗎?(客人老師,咱們一起做,好嗎?)延伸:

幼兒創編其它的"咚咚啪"

附:歌詞

大懶腰,咚咚啪,大懶腰,咚咚啪,咚咚啪、咚咚啪,再小小地咚咚啪;走來走去、咚咚啪,走來走去,咚咚啪咚咚啪,咚咚啪,一起前進咚咚啪;跑來跑去跑來跑去咚咚啪,跑來跑去跑來跑去咚咚啪,咚咚啪、咚咚啪、我們轉個大圈咚咚啪。

小班音樂教案怎么篇17

目的要求

1、能聯系生活經驗大膽想象。

2、樂意表述自己的想法,知道蛋殼易碎的特點。

3、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準備

1、故事磁帶,

2、一些清理蛋殼。

幼兒活動手冊第20-24頁。

內容與指導

一、半個蛋殼像什么。教師出示蛋殼讓幼兒討論。

師:小朋友們!老師手里有半個蛋殼,你認為它像什么?可以把它當成什么?

二、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蛋殼,并運用經驗大膽想象。

三、出示小老鼠頭飾引導幼兒聽一遍故事。

師:想知道小老鼠皮皮把半個蛋殼當成了什么了嗎?我們請皮皮來告訴大家!

四、教師教師講一遍故事并和幼兒一起討論半個蛋殼最后的結果。

(1)教師生動的講一遍故事。

師:皮皮把蛋殼當成了什么?

如果你是皮皮把半個蛋殼當成了什么?(在幼兒講述蛋殼像什么的時候,教師應傾聽幼兒的回答,并做出恰當的.回應)

五、教師請幼兒閱讀幼兒幼兒活動手冊第20-24頁。

師:蛋殼最后怎么了?為什么會碎?(蛋殼易碎的特點巧秒的隱含愛故事情節里,教師可在討論時候引導幼兒清楚的感受到這一點。

六、引導幼兒說說我們應該怎么樣保護蛋。(輕輕的、小心的拿放,不亂扔等)

七、活動結束,教師總結。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幼兒的情緒還是相當積極的,在較大程度上拓展了幼兒的知識面。第二方面:培養幼兒認真傾聽故事的習慣。這個能力目標的達成也很不錯,通過木偶、故事動畫片等生動、直觀的教育手段加強幼兒傾聽故事的專注度,提升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第三方面:樂意表述自己的想法,提升語言表達能力。我覺得今天這個目標的達成做的不夠好,首先是沒有能夠給予孩子們很多的講述機會,幼兒回答問題的面不夠廣,跟說、集體學說等的講述手段用的太少。

小班音樂教案怎么篇18

目標:

1、通過圖片的提示,幫助幼兒復習鞏固歌曲《小小蛋兒把門開》。

2、借助教師的口型唱準切分音,并能積極參加創編活動。

3、樂意參與集體演唱活動。

準備:

圖片2套(小雞、小鴨圖片)

過程:

一、圖片導入,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1、出示蛋的圖片: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蛋)

2、誰來猜猜蛋里面住著誰呀?(小雞)

3、教師邊打開蛋門邊念歌詞:“小小蛋兒把門開,開出一只小雞來”。小朋友,你們還記得上個星期唐老師教的歌曲嗎?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4、歌曲中小雞長得怎么樣的呀?(毛茸茸、胖乎乎)

5、小雞怎么叫的?(嘰嘰嘰嘰)

二、復習歌曲《小小蛋兒把門開》,唱準切分音

過渡語:這首歌你們學會了嗎?可鄒老師還不會唱,你們來當小老師教教我,你們愿意嗎?(愿意)那你們先來唱一遍讓我熟悉一下,然后我來跟你們一起唱,好嗎?(好)

1、幼兒集體用好聽的聲音演唱。

2、教師和幼兒一起演唱歌曲《小小蛋兒把門開》。

3、你們唱得真好聽,可是鄒老師還有幾個地方不會唱,就是“小小蛋兒把門開”中的“把門開”三個字不會唱,那個厲害的小老師來教教我?

4、小老師清唱“小小蛋兒把門開”:唐老師,這個小老師唱得好嗎?(不好)拿我們應該怎么唱呢?我們聽唐老師來示范一下吧!

5、唐老師示范:幼兒根據口型唱準切分音。

6、“小雞來”“胖乎乎”方法同上。

7、現在你們學會了嗎?(學會了)那我們用好聽的聲音來唱給客人老師聽吧!

三、創編歌詞

過渡語:你們唱的真好聽!那除了小雞是從蛋里面出來的,還有哪些小動物也是從蛋里面出來的呢?你們知道嗎?

1、幼兒自由回答

2、剛才幼兒小朋友說道了“小鴨子從蛋里面出來”,那我們就來唱唱小鴨子吧!

3、出示小鴨子圖片:小小蛋兒把門開,開出一只小鴨來。

4、小鴨長得怎么樣?是怎么叫的?

5、一起把創編的歌詞唱到歌曲中。

小班音樂教案怎么篇19

設計意圖:

春天是一個充滿著溫暖,充滿著生機的季節。自然界的動植物以及天氣每天都在變化著,我們班的孩子也感覺到了這種變化。雖然他們對春天有了一些了解,但他們對春天還是充滿了無比的好奇心。看著孩子們一臉的認真,我突然想起應該為孩子創造一個可以盡情表達他們對春天喜愛之情的活動。根據孩子們的興趣特點,我選擇了音樂《春天》這一活動。活動中讓幼兒有充分的想象空間,又尊重了孩子們的意念,讓他們在歌聲中感受到春天的美麗。

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內容,熟悉曲調,并學會演唱。

2.感知三拍子音樂的節奏。

3.讓幼兒在音樂活動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1.圖片,黑板,彩色粉筆

2.配套磁帶或光盤。

活動過程:

1.復習《蝴蝶飛》。

老師彈《蝴蝶飛》的曲子,幼兒做蝴蝶飛的動作。

2.新授歌曲《春天》。

(1)引導幼兒談談春天的特征,聽《春天》這首歌的錄音。師:春天來了,楊柳隨風飄揚燕子從南方飛來,綠綠的秧苗在田野里點頭微笑,金黃的油菜花散發出陣陣香味。春天真美好。現在,這美麗的景色被寫成了優美的歌曲,請聽。

(2)學習歌詞。師示范唱歌,幼兒初步了解內容,講述歌曲說了些什么。

師一邊朗誦歌詞,一邊用圖畫加深幼兒對歌詞的理解記憶。

(3)幼兒隨音樂節奏說歌詞。

3.學唱歌曲。

(1)師邊彈鋼琴邊唱,幼兒跟著輕聲唱。

(2)師突出唱“啦”時的強弱表現。

(3)用不同的方法練習,鞏固。

4.師幼共同演唱歌曲2—3遍,幼兒分組:一組表演動作,一組唱歌,一組拍手打節奏。三組亂換。

延伸:

1.讓幼兒根據春天的特征自編第二段,第三段歌詞并演唱。2.畫出春天的景物。

小班音樂教案怎么篇20

[活動目標]

1、用好奇、歡快的情緒唱歌。

2、想像并用各種身體動作有節奏地表現小雞出殼的樣子。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及錄音機、實物教具蛋殼及小雞、掛圖、大蛋殼教具、電子琴或鋼琴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幼兒聽《小小蛋兒把門開》的音樂,跟著教師拍手律動,走進活動室。

2、發聲練習。用小貓叫“喵喵喵”、小狗叫“汪汪汪”引導幼兒練習發聲。

二、導入:

1、出示雞蛋及小雞實物教具,引起幼兒的興趣。

2、教師講小故事,引導幼兒熟悉歌詞。

小朋友知道誰在里面嗎?(教師說,嘰嘰嘰、嘰嘰嘰)讓我們仔細聽一下,小雞在說什么(做傾聽狀)‘咚咚咚、咚咚咚!’(邊敲蛋殼)蛋殼,快開門,我要出去和小朋友唱歌、做游戲。蛋殼聽了小雞的話,把門打開了(邊打開蛋殼)小結:小小蛋兒把門開,開出一只小雞來。教師邊操作教具邊領小朋友念一遍。

教師:小雞身上長滿了毛,摸上去有什么感覺呢?(讓幼兒摸小雞),引導出詞語:毛絨絨;小雞穿著什么顏色的衣服?(黃色)。引導:小雞長得黃絨絨的。身體長得什么樣?(教師做動作引導出詞語:胖乎乎)。小結:小雞長得黃絨絨,胖乎乎。

教師:小雞在蛋殼里呆著,太悶了(語調、表情變化),現在蛋殼打開了,小雞可高興了,就“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唱起來”。

三、學唱歌曲

1、教師完整的有表情的示范演唱歌曲。

2、結合掛圖,編成兒歌,按歌曲的節奏朗誦兒歌。唱到“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唱起來”時,教師做動作(食指并攏,轉圈)

3、教師彈琴,與小朋友一起唱歌。

教師:小雞從蛋殼里出來,非常高興,小朋友用最好聽的聲音給雞寶寶唱歌。

4、聽歌曲錄音。

教師:我們和錄音機里的小朋友一起唱,比比誰唱得好!

四、創編動作

1、教師啟發引導幼兒為歌曲編動作。

教師:小朋友歌唱得很好,我們給歌編好看的動作吧!教師啟發引導幼兒逐句創編動作,對創編出動作的幼兒,教師及時表揚,并讓他到前面示范動作。

2、教師鼓勵幼兒邊唱邊表演。

五、創設游戲情景,聽音樂做《小小蛋兒把門開》的音樂游戲。

教師示范講解、動作演示游戲玩法。

六、小結:對幼兒的表現給予評議,聽音樂走出活動室。

104254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低温试验箱-模拟高低温试验箱订制-北京普桑达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 微动开关厂家-东莞市德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过滤器_自清洗过滤器_气体过滤器_苏州华凯过滤技术有限公司 | 盘式曝气器-微孔曝气器-管式曝气器-曝气盘-斜管填料 | 郑州市前程水处理有限公司 | 清洁设备_洗地机/扫地机厂家_全自动洗地机_橙犀清洁设备官网 | 硫化罐_蒸汽硫化罐_大型硫化罐-山东鑫泰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DAIKIN电磁阀-意大利ATOS电磁阀-上海乾拓贸易有限公司 | 洛阳装修公司-洛阳整装一站式品牌-福尚云宅装饰 | 书法培训-高考书法艺考培训班-山东艺霖书法培训凭实力挺进央美 | 塑胶跑道_学校塑胶跑道_塑胶球场_运动场材料厂家_中国塑胶跑道十大生产厂家_混合型塑胶跑道_透气型塑胶跑道-广东绿晨体育设施有限公司 | 酒万铺-酒水招商-酒水代理| 螺旋叶片_螺旋叶片成型机_绞龙叶片_莱州源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东莞办公家具厂家直销-美鑫【免费3D效果图】全国办公桌/会议桌定制 | 上海租车公司_上海包车_奔驰租赁_上海商务租车_上海谐焕租车 | 喷播机厂家_二手喷播机租赁_水泥浆洒布机-河南青山绿水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步进电机_agv电机_伺服马达-伺服轮毂电机-和利时电机 | 众品家具网-家具品牌招商_家具代理加盟_家具门户的首选网络媒体。 | 广州二手电缆线回收,旧电缆回收,广州铜线回收-广东益福电缆线回收公司 | 水篦子|雨篦子|镀锌格栅雨水篦子|不锈钢排水篦子|地下车库水箅子—安平县云航丝网制品厂 | 浩方智通 - 防关联浏览器 - 跨境电商浏览器 - 云雀浏览器 | 山东限矩型液力偶合器_液力耦合器易熔塞厂家-淄博市汇川源机械厂 | 不锈钢管件(不锈钢弯头,不锈钢三通,不锈钢大小头),不锈钢法兰「厂家」-浙江志通管阀 | 瑞典Blueair空气净化器租赁服务中心-专注新装修办公室除醛去异味服务! | 活性炭-果壳木质煤质柱状粉状蜂窝活性炭厂家价格多少钱 | 烟台游艇培训,威海游艇培训-烟台市邮轮游艇行业协会 | 网架支座@球铰支座@钢结构支座@成品支座厂家@万向滑动支座_桥兴工程橡胶有限公司 | 尾轮组_头轮组_矿用刮板_厢式刮板机_铸石刮板机厂家-双驰机械 | 合肥风管加工厂-安徽螺旋/不锈钢风管-通风管道加工厂家-安徽风之范 | PTFE接头|聚四氟乙烯螺丝|阀门|薄膜|消解罐|聚四氟乙烯球-嘉兴市方圆氟塑制品有限公司 | 澳威全屋定制官网|极简衣柜十大品牌|衣柜加盟代理|全屋定制招商 百度爱采购运营研究社社群-店铺托管-爱采购代运营-良言多米网络公司 | 上海办公室装修,办公楼装修设计,办公空间设计,企业展厅设计_写艺装饰公司 | 低粘度纤维素|混凝土灌浆料|有机硅憎水粉|聚羧酸减水剂-南京斯泰宝 | 交联度测试仪-湿漏电流测试仪-双85恒温恒湿试验箱-常州市科迈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 实验室装修_实验室设计_实验室规划设计- 上海广建净化工程公司 | 【法利莱住人集装箱厂家】—活动集装箱房,集装箱租赁_大品牌,更放心 | 深圳市八百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 电动葫芦|防爆钢丝绳电动葫芦|手拉葫芦-保定大力起重葫芦有限公司 | 上海办公室装修公司_办公室设计_直营办公装修-羚志悦装 | 上海阳光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官方网站】 | 酒糟烘干机-豆渣烘干机-薯渣烘干机-糟渣烘干设备厂家-焦作市真节能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回收二手冲床_金丰旧冲床回收_协易冲床回收 - 大鑫机械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