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100字
過書寫心得,能夠對自己的日常生活做出思想總結,從而找出規律。如何寫出優秀的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100字?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1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100字篇1
翻開歷史的篇章,回憶那段慘絕人寰的南京_。
日本軍隊闖進南京時,城內的軍人們用身軀鑄成了一道道人墻。可這些都無濟于事,日本軍隊以強大的沖擊力沖垮了人墻,把軍人們踏在腳底。大肆的闖進南京。
南京城內所有的戰俘都被抓起來了。有的人,葬身在機關槍接二連三的掃射中;有的人被帶到海邊,又是一陣瘋狂的掃射,人們倒在海邊,海水沖刷著他們的身體,將他們輕輕拖入海中,頓時鮮血染紅了整個海面……
我怎么能不痛恨日本人,我何嘗不想讓他們付出血的代價。想一想,當他們的孩子在搖籃中甜甜的入睡時,我們的嬰兒卻被殘忍的摔在地上;想一想,當他們的兒童享受美好的童年時,我們兒童卻要面對死亡;想一想,當他們的老人在家安享晚年時,我們的老爺爺、老奶奶卻流浪在街頭無家可歸;
正如電影里所說“中國不會亡!”是的,中國沒有滅亡,但祖國現在的興旺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多少英雄沖鋒陷陣,用鮮血和平,他們何嘗不想在家和一家老小過平安、幸福的日子可是日本的侵略打破了這樣的生活。為了祖國他們必須要上陣殺敵。
是啊!“落后就要挨打”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為國家做出貢獻,使中國更加強大這樣才不愧對那些抗日英雄,中國才不會重蹈覆轍。
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100字篇2
12.13日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紀念日,讓我們永遠銘記這個黑色的日子,30余萬生靈被日寇屠殺!銘記歷史,反省歷史!只有自己強大了,才不會重蹈覆轍,才不會讓歷史悲劇重演!記住“弱肉強食”教訓,團結起來,全體中國人團結起來!“團結就是力量”!中國雄起!
屠刀砍進中國人的心臟,震驚了中國魂,我立志誓死捍衛祖國,野心緊盯釣魚島,撕扯了中國心,我立愿誓死保衛領土,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紀念日,中國人,雄起!
穿越歷史,走進1937.12.13南京的那段黑色日子。依然能聽到揚子江的咆哮,依然可聽到雨花臺的呻吟...30余萬中華民族的傷疤依然在隱隱作痛,我們永遠不會忘記被塵埃掩蓋的歷史。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紀念日,擦干血淚,凝聚力量,自強不息,愛我中華!
1937年12.13,日本鬼子,攻陷南京,群魔亂舞,肆意狂屠,血淌成河,骨堆成山,天也慘慘,地也淡淡。黑暗歲月,慘絕人寰!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紀念日,銘記歷史,不忘國難,以史為鑒,放眼未來,團結奮發,強我中華!
歷史如果淡忘,必將重演,因為懸崖不會因為閉眼而消失,南京大屠殺是中華民族身體上的30余萬傷疤,時至今日仍隱隱作痛,銘記歷史,勿忘屈辱,團結一致,振興中華,祝祖國更強!
追憶歷史是為了和平的未來,我們希望看到的是欣欣向榮的景象,而不再看見滿目瘡痍、戰火紛飛,當我們渴望和平的橄欖枝時,發展正是摘取橄欖枝的最好工具!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紀念日,警鐘長鳴,祈愿和平,美好未來掌握在我們手中!
六朝古都曾經血流成河,歌舞升平難掩屈辱歲月。三十萬亡魂提醒勿忘國恥,五千年歷史期待盛世華章。12月13日是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紀念日,讓我們奮發圖強,祝福祖國,繁榮昌盛,走向輝煌。
不忘歷史,是因為戰爭留給人類巨大的創傷;警鐘長鳴,是因為戰爭的號角還在吹響。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紀念日,讓我們牢記國恥,奮發圖強。愿祖國繁榮富強!
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100字篇3
今天是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82周年紀念日。頗有感觸。
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82周年。82周年,我們和著血與淚,以無比悲憤、沉痛的心情祭奠慘死在日本侵略者屠刀下的30多萬冤魂。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我們在內心中一遍遍默念:勿忘國恥!勿忘歷史教訓!高唱國歌,發憤圖強!
巨大的創痛令人不堪回首。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軍占領南京后,逢人便殺,見房就燒,奸淫虜掠,無惡不做,有計劃地對南京進行了長達40多天的血腥大屠城。婦女、兒童、老人概不放過,我同胞被集體槍殺和活埋19萬多人,零星被殺害者僅收埋的尸體就有15萬多人!城內城外尸積如山,揚子江水血浪翻滾!人類自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以來,有誰聽說過殺人比賽嗎?有,絕無僅有!那就是日本侵略者!兩個惡本資料權屬文秘家園放上鼠標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家園魔就殺我200多位同胞!他們對我中華民族犯下的慘絕人寰的滔天罪行罄竹難書!“9·18”開始的侵華戰爭,日寇恣意踐踏我國土,屠殺我同胞?!叭狻闭?、細菌戰、奴役勞工、強征慰安婦,一個個萬人坑,一片片無人區,始作俑者都是日本帝國主義!他們將被永遠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我3000萬犧牲和死難的英魂冤魂永不瞑目!永遠地昭告歷史!
12月13日,不是普通的日子;12月13日,是我們的國恥日!這巨大的傷痛無法平復。我們在理智上實在不愿再撫摩這傷痛,不是我們太狹隘,揪住歷史舊帳不放,而是日本有人不斷地朝我們的舊傷疤上捅刀子。教科書掩蓋侵略歷史;首相、閣僚不斷參拜靖國神社;周邊事態法及近日出臺的新防衛大綱指針矛頭直指我國。令人氣憤的是,對南京大屠殺這樣的鐵血罪行,他們竟然賴帳,死不承認,謊說“南京大屠殺虛構”!又是出書,又是開會,群魔亂舞。日本軍國主義陰魂不散,受盡屈辱和禍害的中華民族豈能容忍!我們一千個不答應,一萬個不答應!
前幾天,南京大屠殺幸存者李秀英老人走了。我們向她致以沉痛的悼念。她老人家當時曾身中日寇29處創傷,萬死一生!她親眼目睹了惡魔們的一樁樁一件件獸行。有拉貝日記在,有攝影膠片在,有李秀英血淚控訴在,可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睜眼說謊,就是不認罪,一副潑皮無賴相??匆豢吹聡税?。他們深為自己的侵略行為感到羞恥,本資料權屬文秘家園放上鼠標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家園真誠地向二戰中的受害國受害人懺悔、謝罪,前總理勃蘭特甚至跪倒在猶太人的墓碑前。德意志民族贏得了諒解和尊敬。這樣能夠反省自己的民族肯定是有出息的民族。再看看日本一些人的所作所為吧,和德國人比一比,相差何只天地!一段時間以來,中日兩國關系的走低,其個中原因,明眼人誰不清楚呢?
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我們絕不能患歷史健忘癥,決不能忘記中華民族的血海深仇!決不能愧對無數先烈和死難的冤魂!一個人,一個民族,是需要有點精神的。如果自己不爭氣的話,怨天尤人有何用!
落后就要挨打。這歷史的教訓太沉痛太深刻。今天,我們祭奠南京大屠殺,不是囿于歷史的傷痛中而不自拔,而是痛定思痛,反省自己,知恥而后勇,發憤圖強!奮發圖強!只有把我們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只有我們強大了,我們才能站得直,立的穩。一個巍巍然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強大民族,誰要想再欺侮我們,它首先得摸摸自己的爪子有多硬!
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100字篇4
1937年12月13日,殘暴的日本侵略者進入當中華民國的首都南京,開始了長達6周的慘無人道的燒殺_掠,致使多達30萬以上無辜的中國平民慘遭殺害。列寧曾經說過: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然而日本右翼分子選擇背叛歷史,否定南京大屠殺的事實,肆意篡改教科書,并聲稱“南京大屠殺是20世紀最大謊言”著實讓世界人民都為之感到震驚。
南京大屠殺是鐵一般的事實,不是某些別有用心的右翼分子就能全盤抹殺的,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里的受害者名單可以作證,當時任留在南京的外國記者們的口述筆錄可以作證,戰后審判日軍戰犯的軍事法庭上的供詞可以作證。日本右翼分子否定南京大屠殺這種開歷史倒車的行為,死于南京大屠殺的同胞亡靈不會答應,中國人民不會答應,愛好和平的世界各族人民也不會答應。
首個國家公祭日的開展,也意味著中華兒女開始向日本右翼分子做出反擊,國家公祭儀式的舉行說明的國家對“國恥日”的重視,也說明中國不忘國恥的信念,隨著越來越多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的老去和逝去,國家公祭日更具有非凡的意義,國家公祭日的舉辦除了證明南京大屠殺的鐵證如山,更具有樹立中華民族意識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偉大意義。
中國人的胸懷如海似天,只要日本勇于承認歷史,中國人民就會對其抱有真摯的感情。希望日本方面本著對人民、對歷史、對未來負責的態度,以嚴肅的態度妥善處理中日歷史問題,認真吸取歷史教訓,方能保證中日關系的和諧友善發展。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當然,牢記歷史并不是讓我們沉湎于過去的苦難,而是讓我們從苦難中吸取教訓,落后就要挨打,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牢記歷史是讓我們擁有建設祖國的動力。只有把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昌盛,方能不讓那段屈辱的歷史重演,方能讓全天下的中華兒女實現偉大中國夢!
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100字篇5
大家說得很對。12月13日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為什么要把這一天作為國家公祭日呢?這是因為79年前也就是1937年7月7日日軍對中國發起了侵略戰爭,在12月13日攻入南京對南京同胞展開血腥大屠殺的日子。
當時,侵華日軍攻入南京后對城內手無寸鐵的同胞展開了長達42天慘無人寰的大屠殺。30萬同胞慘遭殺戮,無數像你們一樣的兒童、學生都被無情地殺害,城里三分之一的建筑遭到嚴重毀壞,大量財物遭到任意掠奪。
然而,值得稱頌的是中華歷來是不畏強暴、敢于抵抗一切敵人的偉大民族。經過8年艱苦抗日,中國人民付出了傷亡3500萬人的沉重代價,用生命和鮮血打敗了日本侵略者,贏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日本侵略者也于1945年9月2日與我國正式簽訂投降書,那些沒有人性的日軍有的被趕出中國,逃回日本,有的則被國際法庭判以重刑,受到嚴厲懲處。
自古以來,和平就是人類最美好的夙愿。和平像陽光一樣溫暖、像雨露一樣滋潤。有了陽光雨露,萬物才能茁壯成長。有了和平穩定,人類才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夢想。
因此,歷史告訴我們,和平是需要爭取的,和平更是需要維護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維護和平,人人都銘記戰爭的慘痛教訓,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同學們,作為中國公民一分子,你們現在或許還不具備保衛國家安全、維護社會和平的能力,但是我相信:你們與同學和睦相處、團結友愛一定能做到、而且能做好的。希望同學們在這溫馨和諧美麗的校園里不僅學好文化知識、掌握一技之長,更重要的是學會做一個與人為善、分清是非、有正義感的好人。
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100字篇6
在世界的東方有只雄雞,那里歷史悠久,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那里地大物博,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富饒美麗,有著豐富的“寶藏”;那里文化燦爛,有蘊涵著豐富文化的漢字;那里的四大發明惠澤世界。那只雄雞就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如今當我們看見這美麗的祖國時,有誰能想到,_年前的中國,是那樣無能:外國侵略者在中國的土地上橫行霸道、肆意妄為,犯下了不可磨滅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殺,拖著沉重的步伐經過了_年。我們又怎能忘卻,那一天,可惡的日本人,在中國燒殺搶掠。_萬無辜的南京老百姓們,在短短一周內,成為了瘋狂的刺刀下的犧牲品,甚至他們的生命竟還被當做游戲,被外國人用來進行殺人比賽。他們沒有任何反抗的能力,只能任憑侵略者在他們身上殘暴地發泄著。圓明園,一個當代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就這樣被英法聯軍洗劫一空,又被一把大火燒毀,付之一炬。那其中凝聚著我們中華兒女多少的心血與智慧啊。那些猙獰的表情,猖狂的笑容……將永遠刻在我們的腦海。1931年9月18日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使3000多萬東北三省的父老成了亡國奴;我們永遠不能忘記,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使中國人民進入了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戰。八國聯軍,日本侵略者,這些代詞讓人咬牙切齒。還有慈禧太后,他規定的《辛丑條約》,《南京條約》,《馬關條約》,這些條約令人痛苦不堪,無一不揭示著他們那沒有人性的軀殼!
滄海桑田,風雨坎坷,偉大的祖國歷盡磨難。我們肩負著跨世紀的歷史使命。我們不甘心落后于前人,要繼承和發揚先行者留給我們的不怕困難的精神。
今天,我們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社會中,但我們不能忘記以前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忘記了國恥。我們青少年只有將國恥銘記在心中,以此為動力,奮發圖強,學習更加精益求精,不怕吃苦,肯下苦功夫,報著“為中華之掘起而讀書”的信念,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才能擔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中國人的苦難與抗爭,求索與奮進,創業與搏擊,無不可歌可泣,激勵今人,昭告后世,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對民族精神的深刻理解與弘揚,對先輩業績的追思與興大,必將為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流入強大的動力。
我們是21世紀的接班人,我們會經受一次又一次的鍛煉,邁開沉著而堅定的步伐,向光輝的未來繼續前進。最后,讓我們高呼“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100字篇7
20__年12月13日,是第_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83年前的今天,1937年12月13日,殘暴的日軍攻陷南京城,開始了長達40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六朝古都宛如人間地獄。
近日,南京大屠殺遇難紀念同胞紀念館的遇難者名單墻上鐫刻的名字已有10664個,鐵證如山,我們不能忘、不敢忘。12月的南京城梧桐葉隨風飄落,南京大屠殺的幸存者也如梧桐葉一樣,正在凋零,南京大屠殺在冊的幸存者已不足百位,每一位老人的逝去都是那段殘存記憶的流失,證人會老去、逝去,時間也會會忘記一切,但是歷史不會忘記,我們不會忘記。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吾輩自強,砥礪前行。
我們公祭,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經過苦難的中國人民,最能明白和平的可貴,身處和平時代,有強大的國家后盾,我們倍感珍惜。
我們以國之名祭奠,就是要重申世界文明的規則,和平最大的規則。大屠殺、戰爭、恐怖主義、種族歧視、性別偏見都是與世界文明背道而馳的,當然公祭也是為了增強我們對世界戰爭的記憶,吾輩當自強,增強對生命的敬畏,以史為鑒,維護世界和平。
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100字篇8
國之強盛,家之富足,社會之安寧,未必要源于山之高,河之大,疆域之遼闊。天時地利總有滄海桑田的變遷,總有白云蒼狗的轉換,而唯有一顆堅強的心,維系著歷史的巨輪向著下一個歷史的碼頭前進。誰站在船頭,向著歷史的深處回望初心與始終,面對傷痕時的內心有多沉重,未來就有多光明,前程就有多遠大,歷史的豐碑就有多厚重。
所以,在國家公祭日之際,我們不必親身經歷,卻應感同身受。凡有良知者,必要以柔軟的內心,包裹著滄桑的歷史,對歷史喊話,對未來祈福。
我們在歷史深處挖掘沉痛過往,帝國主義的鐵蹄似乎還在踢踩踐踏,侵略者的刀似乎還在錚錚作響,我們唯有撫摸傷痛,讓它結痂,化作堅韌鎧甲;收撿斷壁殘垣,重鑄民族信仰,像銹跡斑斑沉睡于地下幾千年之久的青銅戈矛,越磨礪,越光芒。
居安思危,忘戰必危,公祭日回顧歷史、反思歷史,不是要挑起敵對情緒,而是要我們都豎起警覺的耳朵,聽,今天的世界
在平衡中并不太平,人心之變化,地區之復雜,有時候遠超我們的想象。你一定不會漠視我們的歷史長河中那些跌倒而未頹頓的片段;一定不會遺忘我們的民族艱苦摸索中那些創痛而未絕望的細節;更不會錯過我們的國家在新時代的發展中高歌猛進的時代大潮。每一個人都應該是弄潮兒,是水手,不必徘徊,不必彷徨,不必迷茫,黨和國家領導人就站在巍巍巨輪之上,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
不忘記憶,離不開歷史的載體。設立國家層面的紀念日,是以國家名義對歷史的記憶;各種各樣的紀念碑、歷史遺跡,是站立在大地上的記憶,都是在告訴世界、提醒后人,渴望和平、走向復興的中國人民,不能、不會更不應淡忘那些曾經沉痛的記憶。不讓歷史的悲劇重演,就必須建立一個強大的祖國,每一個人都應牢記神圣職責,砥礪前行,這便是對南京遇難同胞的紀念。
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100字篇9
我們不能忘記歷史,因為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不要讓時間為庸人們所設計,不要讓殷紅的鮮血只剩下淡淡的殘夢。血已經流了,但不能讓他白流。南京的大慘案依然歷歷在目,我們需要的不僅是黯然至于泣下,更應該正視這刻骨銘心的苦痛。因為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面淋漓的鮮血,魯迅的擔憂依舊沒有過時,一個民族的精神首都仍要我們去建構與呵護。
這就給我們無窮的啟迪:在現今和平年代的今天,我們沒有必要用歡樂消除自己的悲傷,如果那樣就失去自我;我們也沒有必要沉浸在微漠的悲哀中,我們應正視歷史的烙印。我們應該時刻把祖國放在心中,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前列,為中華崛起而奮斗,但這一切卻又不能在空言與大話中消磨,作為學生,我們所應注意的:更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你是否認真學習,為建設祖國積累好本領;當升旗儀式時,我們是否唱起莊嚴的國歌;在外國人面前,你是否隨地亂扔垃圾,你時刻是否在維護著國家尊嚴……?
我們就在這樣的小事中構筑精神上堅不可摧的首都,試想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做到了這些,我們的國家怎能不強大?外敵,又怎敢在我們的面前揮刀動武?像南京大屠殺這樣的慘案還會在中華大地上發生嗎?不會的,永遠不會!
讓我們攜手奮斗吧,青年朋友,相信銘記歷史的你今天定將愈加努力奮發!
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100字篇10
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它歷史悠久,擁有許多名勝古跡,例如夫子廟、總統府、中山陵、明孝陵、雨花臺等等。這次的南京之行主要是參觀紀念館。
那天細雨蒙蒙,天空灰暗,視乎知道我們要去祭奠。當我們站在了紀念館的門口,原先路上有說有笑的心情都忽然不翼而飛,剩下的只有滿臉的莊嚴肅穆,似乎那口和平之鐘的巨大回響在無情地震撼著我們的心。當看見黑色的大理石鑄成的金字塔和雕塑后,我便什么話都說不出了,似乎所有的話都被哽住,已經沒有辦法用言語形容當時的心境和復雜的心情。紀念館前的警鐘上鐫刻著“敲世紀警鐘,祈世界和平”的十個大字,提醒著每一名有良知的中國人勿忘國恥,興我中華。
跟隨著人群我們來到了館內,我立刻被以生與死、悲與憤為主題的悲蒼景象所震撼了。那30萬遇難者名單墻,摸著墻上那一行行的名字,我的心如刀絞,殘忍的日寇在短短的幾個星期用槍殺、刀砍、毒氣、活埋、水淹等殘忍的方式殺死了30萬人。一路走來,甲午海戰、血戰光華門、南京淪陷、日軍在南京的焚燒與破壞、南京保衛戰······這些場景歷歷在目?!叭f人坑”遺址更是讓我久久不能忘懷,萬人坑里遍地都是尸骨,令人毛骨聳然,有些缺胳膊少腿,有一半在外一半在土里,還有些是還未出生的嬰兒……這些七零八散的尸骨令我十分悲憤。
讓白骨可以入睡,讓冤魂能夠安眠,把屠刀化鑄警鐘,把逝名刻作史鑒,讓孩童不再恐懼,讓母親不再泣嘆,讓戰爭遠離人類,讓和平灑滿人間。
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我們不能忘記歷史,決不能忘記中華民族的血海深仇!決不能愧對無數先烈和死難的冤魂!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是需要有點精神的,落后就要挨打,這歷史的教訓太沉痛太深刻。我們中國人經歷了多少無數的苦難與壓迫,才取得今天的輝煌。今天起我們要努力學習知識,培養自己的科學素養,做有志有為的中國少年,只有把我們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只有我們強大了,我們才能站得直、立得穩。讓我們為自己的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永不放棄夢想的執著與追求----讓偉大的祖國更加強大!讓我們這條東方的巨龍在翱翔于藍天之上。
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它歷史悠久,擁有許多名勝古跡,例如夫子廟、總統府、中山陵、明孝陵、雨花臺等等。這次的南京之行主要是參觀紀念館。
那天細雨蒙蒙,天空灰暗,視乎知道我們要去祭奠。當我們站在了紀念館的門口,原先路上有說有笑的心情都忽然不翼而飛,剩下的只有滿臉的莊嚴肅穆,似乎那口和平之鐘的巨大回響在無情地震撼著我們的心。當看見黑色的大理石鑄成的金字塔和雕塑后,我便什么話都說不出了,似乎所有的話都被哽住,已經沒有辦法用言語形容當時的心境和復雜的心情。紀念館前的警鐘上鐫刻著“敲世紀警鐘,祈世界和平”的十個大字,提醒著每一名有良知的中國人勿忘國恥,興我中華。
跟隨著人群我們來到了館內,我立刻被以生與死、悲與憤為主題的悲蒼景象所震撼了。那30萬遇難者名單墻,摸著墻上那一行行的名字,我的心如刀絞,殘忍的日寇在短短的幾個星期用槍殺、刀砍、毒氣、活埋、水淹等殘忍的方式殺死了30萬人。一路走來,甲午海戰、血戰光華門、南京淪陷、日軍在南京的焚燒與破壞、南京保衛戰······這些場景歷歷在目?!叭f人坑”遺址更是讓我久久不能忘懷,萬人坑里遍地都是尸骨,令人毛骨聳然,有些缺胳膊少腿,有一半在外一半在土里,還有些是還未出生的嬰兒……這些七零八散的尸骨令我十分悲憤。
讓白骨可以入睡,讓冤魂能夠安眠,把屠刀化鑄警鐘,把逝名刻作史鑒,讓孩童不再恐懼,讓母親不再泣嘆,讓戰爭遠離人類,讓和平灑滿人間。
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我們不能忘記歷史,決不能忘記中華民族的血海深仇!決不能愧對無數先烈和死難的冤魂!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是需要有點精神的,落后就要挨打,這歷史的教訓太沉痛太深刻。我們中國人經歷了多少無數的苦難與壓迫,才取得今天的輝煌。今天起我們要努力學習知識,培養自己的科學素養,做有志有為的中國少年,只有把我們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只有我們強大了,我們才能站得直、立得穩。讓我們為自己的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永不放棄夢想的執著與追求----讓偉大的祖國更加強大!讓我們這條東方的巨龍在翱翔于藍天之上。
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100字篇11
20__年12月13日,是第_個國家公祭日。在國家公祭日到來之前,“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和平許愿墻”出現在南京多個地鐵站點的通道內,乘坐地鐵的市民紛紛停下,寫下各自心聲,“勿忘國恥”、“世界和平”、“祖國萬歲”、“愛我中華”等等表達對那段歷史的銘記和對和平的祈愿,有的市民還畫上“和平鴿”,旨在發出追求世界和平完美音符。
銘記歷史,警示后人。83年前的今天,也即1937年12月13日,日軍在中國南京制造了長達40多天滅絕人性的大屠殺,30余萬中國同胞倒在了血泊中。4200萬難民無家可歸,3500多萬人或傷或亡……由日本帝國主義一手制造的這場侵華戰爭,更是讓中華民族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彰顯出一個國家對于生命的敬畏同時,也有助于凝聚民族復興的偉大力量,喚起世人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
歷史記憶,猶記如新。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83年過去,中華門城墻上戰爭留下的彈孔依舊清晰可見,“萬人坑”的累累白骨仍在訴說著當年那段沉痛的歷史。然時至今日仍有部分日本右翼分子主張“侵略定義未定論”,質疑大屠殺中遇害人數,甚至對中國設立公祭日提出異議。比如,日本教科書中對戰爭描述就多以被害經歷為主,加害經歷不斷被刪除。在大阪國際和平中心等紀念館中,與加害歷史相關的展品甚至被撤除。
銘記歷史,展望和平。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南京大屠殺慘案鐵證如山,已成全人類的永久記憶。加拿大安大略省就將每年12月13日定為“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日”,早在201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已將《南京大屠殺檔案》列入《世界記憶名錄》。近日,為悼念大屠殺死難者并揭露侵華日軍殘忍罪行,日本有識之士還于廣島、大阪、名古屋等地舉辦紀念活動,呼吁人們銘記歷史、開創兩國和平友好的未來。
以史之音,奏響和平。我們強調牢記歷史并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大家來共同珍愛和平、維護和平。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就再次表明:任何人要否認南京大屠殺慘案這一事實,歷史不會答應,30萬無辜死難者的亡靈不會答應,13億多中國人民不會答應,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與正義的人民都不會答應;中國人民將永遠牢記南京大屠殺歷史,與全世界愛好和平與正義的人們共同維護和平。
歷史的恥辱是昨日的慘痛記憶,是今日我們前行奮進的不竭動力。40年改革開放,40年春華秋實,中國的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和人民獲得感已經有了顯著提升。而今劃破南京上空凄厲低沉的防空警報聲,更鞭策著13億多中華兒女要銘記歷史,把在公祭活動中收獲的精神財富轉化為推動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與世界人民攜手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音符。
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100字篇12
12月13日是第五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為牢記國恥、珍愛和平,各地紛紛舉辦紀念活動,吊念逝去的遇難者。
81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者攻陷南京,公然違反國際條約和人類基本道德準則,在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40多天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和奸淫、放火、搶劫等血腥暴行,大量平民及戰俘被日軍殺害,遇難人數超過30萬人。
勿忘國恥,奮發圖強。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翹舌抵賴而消失。今天我們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公祭儀式,是要銘記那段屈辱歷史,是要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進而振奮精神、奮發圖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才能自強。這是這段屈辱歷史給我們的慘痛教訓。今年是改革開放40年,這40年來,中國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發展奇跡,離民族復興的的偉大夢想也越來越近,這也是對歷史最深沉的祭奠、對先輩最好的告慰。在改革發展新的歷史關頭,我們要有“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斗精神,“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擔當作為,“抓鐵留痕,踏石留印”的沉穩實干,才能發展自強,實現中國的繁榮富強,實現民族復興,實現中國夢。
今天的中國不同往昔,不再弱小,不再沉淪,今天的中國已經強大,能很好保護她的國民。但這段屈辱的歷史我們應牢牢銘記,勿忘國恥,自強不息。更不能停步于當前,而應在新時代有新擔當、新作為,用積極主動的精神投入到干事創業中去,用擔當鑄就未來,用擔當承擔希望,筑就民族偉大復興的坦途。
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100字篇13
12月13日,是第6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也是南京大屠殺82周年。從1937年12月13日到-年12月13日,時間已經走過了-年。截止-年12月日,南京大屠殺登記在冊的在世幸存者從1984年的1756人,改變為僅剩78人。在這個沉痛的日子里,讓我們深切緬懷南京大屠殺的無辜死難者,銘記無數為新中國拼搏而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砥礪前行。
黨員干部要銘記歷史悲痛,發揚“犧牲精神”。每每聽到30萬,心都不由自主地顫抖一下,不去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永遠體會不到那種無言地傷痛,即便是時間已經過去-年,只要一踏進紀念館,鉆心刻骨的痛感就會襲來。讓人不由自主想到“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于是便有無數革命先輩化悲痛為力量,為保家衛國奮勇而上,不怕犧牲。即便是現在,也涌現出一批又一批不怕犧牲的黨員干部,有蘆山“4·20”抗震救災行動中犧牲的楊波、有不放心村民冒雨回村遇難的“扶貧之花”黃文秀、有抗臺救險遇難的李夏、有倒在扶貧路上的黨員干部、有倒在抗震救災、消防救援一線的黨員干部……他們不是飲彈倒地的解放者,卻是支起民族脊梁、扶起百姓安危的英雄漢。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要時刻不忘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如何來的,面臨民族危亡時要勇于發揚“犧牲精神”。
黨員干部要銘記歷史悲痛,發揚“斗爭精神”。無數革命先烈想到“萬人坑”中的累累白骨、聽到30多萬同胞的生命“曇花一現”,紛紛站出來,化悲痛為力量,拿出勇氣與敵人斗爭到底?,F在,我們處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時刻,在這個階段,不僅伴隨著新的“危險”,而且也伴隨著新的“機遇”,廣大黨員干部在面對“新危險”時,要勇于發揚“斗爭精神”。雖然身處和平年代,但是廣大黨員干部不能“隨遇而安”,有一絲一毫的“精神懈怠”,更不能幻想一切都“風平浪靜”。新時代的黨員干部,要銘記歷史悲痛,化悲痛為力量,在面對嚴峻形勢時敢于出擊,面對危機時敢于斗爭。
黨員干部要銘記歷史悲痛,發揚“拼搏精神”。面對敵人的瘋狂進攻、瘋狂破壞,革命先輩敢于拼搏;面對新中國出現的“黑惡勢力”,黨員干部們敢于與之拼搏……正是因為他們勇于發揚“拼搏精神”,才換來了今日之幸福。新時代的黨員干部,在工作中會遇到各個方面的困難,而這就需要黨員干部與之拼搏到底。廣大黨員干部要拿出“若命運不公,就和它斗到底”的拼勁兒,做個敢于拼搏的“勤奮者”、踐行初心和使命的“追夢人”。
國家公祭日,旨在讓所有人牢記歷史悲痛,明白今日之幸福來之不易,更是旨在提醒廣大黨員干部要,化歷史悲痛為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勇于發揚“中國精神”。
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100字篇14
抗日戰爭是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中國人民進行的14年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的民族革命戰爭,也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反對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1937年12月13日的南京大屠殺了。那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國南京制造的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日本人的手段殘酷,30多萬的中國同胞被無辜殺死,那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啊!日本人卻否認歷史,篡改歷史,扭曲了史實,這是多么可恥啊!可是我們中國人呢?可多少中國人記住了這段歷史?
第一次在看南京大屠殺的紀錄片時,我的心里懸了塊石頭。那一幕幕殘忍的片段,那一個個血腥的場景,那一聲聲悲痛的慘叫,無時無刻對我不讓我戰栗。我痛恨那無情無意的日本侵略者,我痛恨那些歪曲史實的日本人,我更痛恨我自己那樣的無能為力。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我愿我能帶領著南京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哪怕是犧牲了,哪怕我此生不再有,我也無憾。可我知道沒有如果,而我現在唯一能做的只是珍惜現在?,不讓歷史重現,要好好的銘記歷史。
還記得那個《南京大屠殺:被遺忘的二戰浩劫》的美籍華裔女作家張純如嗎?那是對二戰中最令人發指的一幕作了果敢的回顧,改變了所有英語國家都沒有南京大屠殺這一歷史事件詳細記載的狀況,也喚醒了華人世界對這段歷史的記憶。。而她卻因此患上抑郁癥而自殺生亡,可她卻未后悔過。一個柔弱女子愿意站出來,這種精神實在難能可貴。我也敬佩這位偉大的女作家,她的舉動不但震撼了一個人,而是整個世界。
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100字篇15
又到一年12·13國家公祭日。山河肅穆,草木含悲。中華門城墻上留下的彈孔依舊清晰可見,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里一件件實物記錄著歷史,凄厲的防空警報響徹南京上空。
2018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81周年,也是第五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12月13日,中華民族巨大的恥辱因此產生。為悼念大屠殺死難者并揭露侵華日軍殘忍罪行,日本有識之士于廣島、大阪、名古屋等多地舉辦紀念活動,呼吁人們銘記歷史、開創兩國和平友好的未來。
對于歷史,最大的悲哀,不是無知,而是知道后所表現出來的漠視!想想歷史課上,講近代史最嚴肅的話題時,課堂里發出的陣陣笑聲;再看看談到歷史問題時,很多人滿臉的不屑。對歷史的無視,在這陣陣笑聲和一臉不屑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其實很多中國人在無視什么?歷史嗎?不是!而是自身的存在價值!是很多人心中沒有力量。
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才能自強,這是苦難歷史帶來中國的深刻教訓。幾年來,中國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發展奇跡,這何嘗不是對歷史最深沉的祭奠、對先輩最好的告慰!
銘記歷史不是為了記住仇恨,而是為了更好地開創兩國間和平、友好的未來。民族需要力量,人民需要力量。中國人必須以史為鑒,珍視今日和平生活,遠離戰爭惡魔。愿中日兩國今后能夠世世代代友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