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數學教案 > 一年級 >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一年級

時間: 新華 一年級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從而更好地調整教學策略。寫好小學數學教案模板一年級不是那么簡單,下面給大家分享小學數學教案模板一年級,供大家參考。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一年級篇1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班數學活動按物體的顏色分類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動目標:

1、學從多種顏色的物體中找出同一種顏色的物體,并進行歸類。

2、促進幼兒比較,綜合能力的發展。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環境創設:創設春天花園的情景,花園里有紅、黃、白、三種顏色的花若干朵。

2、物質準備:花籃若干個,紅、黃、白蝴蝶頭飾各幼兒人數的`三分之一,錄音機,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幼兒伴隨著輕柔的音樂,自由地到春天的花園里參觀。

提問:花園里有幾種顏色的花?都有哪幾種顏色?

(二)教師講訴故事《三只蝴蝶》(經過改編)

提問:1、故事里有幾只蝴蝶?她們是什么顏色的?

2、她們喜歡什么顏色的花?

(三)引導幼兒進行按顏色分類。

1、以“送花”的游戲,引導幼兒進行顏色的分類,并請幼兒自行檢查是否送對了花。

(1)請幼兒給紅蝴蝶送它喜歡的花。

(2)請幼兒給黃蝴蝶送它喜歡的花。

(3)請幼兒給白蝴蝶送它喜歡的花。

2、以“避雨”的游戲,引導幼兒進行把顏色分類。

(1)教師講解游戲玩法,

玩法: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的蝴蝶的頭飾,扮演蝴蝶,在花園里自由飛翔玩耍。當聽到打雷的聲音后,趕快去找和自己相同顏色的花朵避雨。當太陽出來后,蝴蝶高高興興地在草地上唱歌、跳舞、做游戲。

(2)幼兒游戲,教師指導。

重點指導幼兒是否找到對顏色。

(四)幼兒在游戲中自然結束活動。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一年級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將物品按用途分類。

2.根據物品的共同特征設計標記。

3.在活動中學習,能夠有條理的對物品進行收拾和整理。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準備:

PPT圖片、幼兒之前要有按標記分類的知識積累、黑色水筆、白紙。

活動過程:

1.首先以圣誕節到了,幫助托板的小朋友整理收到的禮物為情景展開活動,出示圖片,讓幼兒知有 哪些禮物。

2.首先讓幼兒自主分類(有的按形狀、有的按顏色、有的'按質量的軟硬等等),并讓幼兒說出為什么這樣分。

3.以托班只有三個箱子為由,引導幼兒按物品的用途分三類,把那個問他們為什么這樣分?(引導幼兒說出吃的、用的、玩的)

4.分好后,為了讓托班的小朋友更容易的辨認箱子里的東西是什么,引導幼兒說出做標記,并在紙上畫出來。

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我并沒有用實物而是用的圖片,因為出示得實物都是幼兒非常感興趣的東西,會分散幼兒的注意力,課程就不容易繼續下去了。采用圖片的形式既能提起幼兒的興趣,又不會分散幼兒的注意力。一節課的活動下來,總體上的還是不錯的。老師的建議是:應該多加一些家具類的或者幼兒部常見的物品進行分類,這樣加大了難度,拓展了幼兒的認知面,如果僅限于幼兒常見的物品的話,拓展的部分就無法顯現。

小百科:分類,是指按照種類、等級或性質分別歸類。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一年級篇3

物體分類

教學目標

1.在愉快的教學氣氛中通過有趣的活動和游戲中使學生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知道這些幾何形體的名稱并能識別.

2.培養學生初步觀察、想象和表達的能力.

3.在活動中培養學生探討和與人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物體,培養學生觀察、探索的能力.

教學難點

區別長方體和正方體.

教學設計

一、活動一:激情導入 ,初步掌握認識物體的方法.

(一)談話引入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兩個小朋友,一只小貓和一只小狗,你們歡迎他們嗎?

1.出示圖片:小貓和小狗

2.小狗說:“謝謝大家.”小貓說:“在學習前我想提一個問題,你們能記住我們嗎?

請快想想,怎樣才能記住我們.”

(二)學生討論

1.如何記住一只小貓?又如何記住一只小狗?

2.學生反饋:小貓矮矮的、胖胖的、黃色的貓.

小狗高高的、瘦瘦的.

3.小結:要記住它們的特點.

二、活動二:練習分類

小狗說:我給大家帶來了一些物體想請你們幫個忙,給它們分類.

(一)出示圖片:物體分類

(二)分組討論

1.四人分小組討論,邊發表意見邊演示課桌上的物品.

2.學生演示自己不同的分類方法.出示圖片:分類方法一、分類方法二

三、活動三: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

小狗說: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些物品好嗎?

教師板書:認識物體

(一)認識長方體

1.出示圖片:長方體

2.小狗問:它是什么樣子?

3.每一名同學從自己口袋里拿出一件一樣的物體,看一看,數一數有幾個面,摸一摸每個面一樣大嗎?每一個面是什么形的?起個什么名字?

4.學生反饋長方體的形狀特點

(1)有六個面;

(2)有的六個面都是長方形;有的四個面是長方形,還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的;四個面是一樣大的,還有兩個面一樣大.

教師板書:長方體

(二)認識正方體

1.出示圖片:正方體

2.小貓問:這個物體是長方體嗎?

有什么特點?

與長方體有什么不同.起個什么名字?

3.學生分小組討論

4.學生反饋正方體的特點

正方體六個面,六個面都是正方形.

教師板書:正方體

5.你是怎么區別長方體和正方體的?

6.在你的生活中哪些東西是長方體?哪些東西是正方體的呢?

四、活動四:認識圓柱體和球

(一)認識圓柱體和球

1.出示圖片:圓柱體、球

2.小狗問:你的桌面上還有什么物體呀?它們有什么特點?

3.學生小組討論

4.學生反饋

圓柱體有兩個面是圓形的,球上沒有一個平面.

教師板書:圓柱、球

5.生活中那些物體是圓柱體的?那些物體是球體的?

(二)小結

今天我們和小貓和小狗一齊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球,我們一齊把它們的名字讀一遍.(教師指圖形,學生舉物體,說名字.)

(三)出示圖片:找朋友

五、活動五:做游戲 “摸一摸、 猜一猜”

游戲介紹:將所有的物體全部放在課桌上,小組中的每個人輪流用圍巾蒙住眼睛,用手摸物體并猜出是什么物體,看誰猜得又對又快.

六、活動六:小小建筑師

1.用桌上的物體搭建一件自己喜歡的東西.

1.學生反饋.

七、總結

今天你們認識了哪些物體?怎么記住它們?我們在生活中見過這些物體嗎?

八、板書設計

認識物體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一年級篇4

本冊教材共安排10個單元。

數與代數領域的內容,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材一共安排了七個單元,大致可以分成四個部分。

一是數的認識安排了一個單元,即第九單元認識百分數,主要教學百分數的意義,百分數和分數、小數的互相改寫,以及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求百分率的實際問題。

二是數的運算安排了三個單元,包括第三單元分數乘法,第四單元分數除法,第六單元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其中,第三、四單元主要教學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法則,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及其相應的分數除法實際問題;分數連乘、連除、乘除混合;同時在分數乘法單元中還安排了倒數的認識。第六單元主要教學分數四則混合運算,以及稍復雜的分數乘法實際問題。

此外,還安排了第七單元解決問題的策略,主要教學用假設(置換)的策略分析數量關系,解決實際問題。

三是式與方程安排了一個單元,即第一單元方程,主要教學解形如 和 的方程,以及相應的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四是正比例和反比例安排了一個單元,即第五單元認識比,主要教學比的意義,比的基本性質和化簡比,以及應用比的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主要是按比例分配的實際問題)。

空間與圖形領域安排了一個單元,即第二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主要教學長、正方體的特征和展開圖,體積、容積單位以及體積、容積單位的進率,長、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

統計與概率領域安排了一個單元,即第八單元可能性,主要教學怎樣求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第十單元安排了本冊教學內容的整理與復習。

實踐與綜合應用領域主要是結合單元教學內容安排了3次實踐活動,分別是表面積的變化、大樹有多高、算出它們的普及率。

表面積的變化是結合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教學安排的,主要是通過拼長方體或正方體的活動,研究表面積變化的規律。大樹有多高是結合認識比的教學安排的,主要是通過測量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竿高與影長,發現竿高與影長的比的比值相等的規律,并運用這一規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算出它們的普及率是結合認識百分數的教學安排的,主要是通過調查和統計本班同學家庭中電話和電腦的普及率,經歷收集、整理數據,分析、解釋數據的過程,進一步積累統計活動的經驗。這些活動,都具有小課題研究的特點,有利于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發展數學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此外,教材結合教學內容,編排了5個你知道嗎,介紹一些數學史知識,以及與數學知識有關的社會常識,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還編排了11道思考,進一步加大教材的彈性空間,以滿足部分學有余力的學生的發展需要。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一年級篇5

我執教的課題是《組織比賽》下面我將從備課思路,研究主題,解決問題的方法來闡述我們學校的這次校本教研活動。

一、說集體備課的思路

統計知識在一年級主要是讓學生感受統計的重要性,初步培養統計的觀念,并在初步學習收集、整理和分析數據的基礎上,認識統計圖表,充分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一年級上冊通過“最喜歡的水果”這一真實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并根據圖表中的數據提出簡單問題并回答問題。

《組織比賽》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下冊統計的第一課時,在教材中先后安排了學生所熟悉的“組織比賽”“買氣球”“調查你們組同學最喜歡的電視節目”三個活動,使學生體會統計的必要性,鼓勵學生經歷統計活動的全過程,增長統計活動的經驗。本課是在學生認識了象形統計圖的基礎上,繼續學習有關的統計知識。讓學生運用已經學過的收集數據、整理數據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并能用條形統計圖(1格代表1個單位)的形式呈現數據;在此基礎上,學生學會繪制條形統計圖,這與一年級上學期繪制的象形統計圖相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另外在對統計圖的分析中,學生通過閱讀條形統計圖作出合理的判斷,從而為決策提供依據,進一步體會統計的必要性。

教學目標:

1、借助真實、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感受到統計的必要性,發展統計觀念。

2、使學生經歷收集和整理數據的過程,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

3、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和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根據信息做出判斷和決策。

4、學會與人合作,積累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培養合作、交流的意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說本節課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及方法

根據"新一輪課程改革實驗"的思想理念,為了有效的促進師生互動、共同發展,落實課堂教學效果,展現真實的課堂教學,我本著以生為本,發展能力的原則,從教學內容、學生思維特點和年齡特征考慮,采取以下教學方法:

(一)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教學活動能否激發興趣,使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之所在。為此,我充分利用一年級學生好奇、好動的心理特征。由奧運和福娃引入"組織什么比賽好呢",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去尋找、發現、探究,認識和掌握數學,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 從而明確,統計的必要性。

(二)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數學,強調自主,注重合作交流。小組活動中收集數據時,方法多種多樣,學生邊調查、邊收集、邊整理數據,在愉悅的動手中了解了同學們都喜歡什么活動好,又互相啟發,共同進步,增強了合作意識。再根據統計圖上的的信息做出決策:組織參與人數最多的那項活動才好,又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從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該為生活服務。"在學生初步掌握了整理數據的方法后,我聯系課堂實際設計練習,讓學生在小組里統計得到獎勵的福娃,要求學生分析統計結果,作出比較,切實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三、說問題解決的預期效果

學生在一年級上學期已初步學習統計的方法,會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統計表,并善于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但是,學生在統計的過程中,還存在收集數據不仔細、數據不準確的情況,同時對統計中的數學問題的分析還比較膚淺,在此基礎上,再次經歷統計過程,從“組織比賽”這一生活情境出發,有效組織、引導學生實踐活動,讓學生自己去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在活動中感受統計的必要性,學會一些基本的統計方法。并認識條形統計圖,參與其制作過程,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層次地分析問題,促進學生比較合理地解決問題。體會統計的必要性培養學生觀察生活,參與生活中統計的意識與習慣。使課內外的實踐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一年級篇6

【教材分析】

長短、高矮都屬于比較物體長度的問題。是學習計數、計算和ht的學習的準備性知識。比高矮有兩方面內容:一是高矮的概念。二是比高矮的方法。這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這節課。主要使學生感知高矮的概念。探索比的方法。教學時采用自主探索、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的方式。首先教師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觀察,初步感知人或物體有高有矮,引出高矮的概念;接著讓學生想一想怎么知道人或物體有高有矮的,引出比較的方法,讓學生去探索;最后通過各種活動、游戲。讓學生體驗比較的方法。加深對高矮概念的認識。

【學情分析】

低年級兒童在入學前,己經通過對各種物體的感知。初步積累了有關比長短、比高矮的感性經驗。但由于學生年齡小。觀察能力有限,看問題、觀察物體不全面,所以教學時,注意采用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的學習方式,使學生互相啟發、互相補充,并在合作學習中培養學生善于傾聽別人意見、虛心向他人學習的好習慣。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緊密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設計各種比較的活動。讓學生去探索。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并及時進行評價,使學生飾得看問題要全面,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1.通過觀察比較。使學生感知人或物體有高有矮。

2.通過組織各種實踐活動。使學生探索、學會比較高矮的方法。體驗長短、高矮都是比出來的。都是比較物體長度的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1.在真實的情境中讓學生經歷體驗比較高矮方法的過程,加深對高矮概念的認識。

2.在比的活動中。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教師指導下。能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和提出有關比較簡單的數學問題并學會交流。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在活動中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通過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形狀相同但高矮不同的兩個瓶子、繩子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一)引導觀察教師選四名高矮差距較大的學生到講臺。讓學生觀察。

問:看到他們四個同學。你想告訴老師什么?

(二)交流匯報學生觀察后,先與同位說一說,再匯報。

學生可能說衣服的顏色不同、男女性別不同、有胖有瘦、有高有矮等。教師都給予肯定。

啟發引導說出學生有高有矮。

教師板書:高矮【設計意圖:創設此情境是通過學生觀察引出“高矮”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初步感知人或物體有高有矮,自然有趣。】

二、自主合作,探究方法

(一)引入研究的內容教師選兩個高矮差不多的學生。站在講臺兩邊。讓學生判斷誰高誰矮。

學生觀察后匯報(學生可能說:看不出誰高誰矮。或說甲高、乙高、一樣高)。

(二)探究比較高矮的方法1.怎樣知道人或物有高有矮呢?

2.小組討論交流比較高矮的方法。教師參與其中。

3.小組匯報、交流學生可能說出:(”兩人站在一起比;(2)兩人拉緊繩放在頭頂。看哪頭高;(3)用尺子量;(4)用小棍搭個小橋讓他們通過;(5)靠墻作記號等。只要有道理。教師就給予肯定。

(三)強化比較的方法1.讓學生再來比一比。

(1)教師選一男(高)一女(矮)兩生上臺比一比。

要求:比一比,說一說。誰比誰高。誰比誰矮?

學生比較后會說:.‘男生高。”教師趁機和男生站在一起。讓學生比一比:“我們倆比。誰高誰矮?’’學生會說:“老師高。”教師抓住機會問:‘。為什么你們剛才說男生高,現在又說老師高至到底這個男生是高是矮呢?”

(2)小組討論。應怎樣把話說清楚。說完整。

匯報時。引導學生說出誰比誰高,誰比誰矮。

2.再請兩個同學來比一比。

學生比時。讓一生站在講臺上。一生站在講臺下。教師問:

“這樣比行嗎?為什么?’’再讓一生抬起腳后跟比。問:‘。這樣比行嗎?為什么?,’

學生一定會說:這樣比不行。教師讓學生說一說為什么不行。學生可能會講:不合理、站得不一樣高、應站在同一水平線上比等。

3.出示兩個瓶子(下面不齊。并用紙遮住。只讓學生看到上半部分)。

問:猜一猜,這兩個瓶子哪個高?哪個矮?

大多數學生會說:上面高的那個高。這時教師再打開紙讓學生比一比。

【設計意圖】:在創設的各種情境中。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

并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讓學生親自體驗比較高矮的方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信心。在小組合作交流中。讓學生學會聽取他人意見。從中受益。

學會合作。活動中鼓勵學生大膽說。在說的基礎上規范學生的語言。讓不生明確高矮是相對的;比較高矮時要合理。要合乎規則。要站在同一水平線上比;還要明白比長短、比高矮都要9體看。全部看。橄得看問題要全面。

三、實踐應用。加深理解

(一)投影練習用實物投影儀投影練習一第7題圖。學生獨立完成(要讓學生充分說,也可和其他動物比)),

(二)摸高活動和搭高活動1.學生站在地上摸。

2.跳起來摸(活動后學生談體會)。

(三)游戲活動1.同學們,學校要舉辦運動會。從每個班選10名的學生參加入場式,咱們班這么多學生,你能用今天學的知識幫老師選出來嗎?先想一想,再小組內說一說,然后告訴老師(學生獨立思考后。再小組討論、匯報)。

2.自由結合成小組((5-8人)按高矮排成隊。比一比。看哪組又快又好(學生自由活動后。說一說是如何排的)。

【設計意圖】:通過各種活動、游戲。使學生充分利用所學知識發表自己的意見。讓學生自主參與、合作學習,充分體驗比較高矮的多種方法。加深對高矮概念的認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課堂總結。

暢談感受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還有什么遺憾?

讓學生自由大膽地談感受。

【設計意圖】:通過談。讓學生都能體會成功的喜悅。并且感受知識是無限的。增強繼續學習的欲 望。

五、聯系生活,拓展延伸

課下看一看生活中哪些物體可以比長短,哪些可以比高矮。

說給同學或家長聽。

【設計意圖】:拓展延仲,既聯系生活又鞏固知識。給學生一個開放的思維空間。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實踐能力。

【教學反思】

教學的本質是交往。本節課以師生共同活動為主。學生人人參與,主動探索。創設了多種實踐活動,實現了開放式教學,讓學生親自體驗、觀察、感知高矮。小組合作、自主探索比較高矮的方法。增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促進了多種方法的產生。課堂氣氛活躍。每個學生都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每個學生都學有所長。特別是在探索比較高矮的方法和游戲活動時。每個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思考。找出了不同的方法。通過小組交流、匯報,使學生體會到解決同一問題有不同的方法,體現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并在活動中樹立了學好數學的信心,增強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一年級篇7

上下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8頁、59頁。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活動中,讓學生體驗上、下的位置與順序,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2、能確定物體上、下的位置與順序,會用上、下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3、初步培養學生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

4、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能確定物體上、下的位置與順序,會用上、下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難點

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

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今天是森林里松樹爺爺的生日,小白兔和小鳥一大早就來為松樹爺爺慶祝生日。同學們看,他們倆在哪?在干什么?你能根據圖上小鳥和小白兔的位置把他們貼到黑板上嗎?(生板:小白兔、小鳥圖)

2、小鳥和小白兔一個在樹上,一個在樹下,他們站的位置不一樣,這節課,老師就和小朋友一起來認識位置與順序中的“上下”。板:上下。

二、掌握新知、合作探究。

1、引導學生觀察課文主題圖。

(1)小朋友們仔細觀察小鳥和小兔的位置,說說小鳥在哪里?小兔在哪里?

(2)引入松鼠。

①松鼠也是松樹爺爺的好朋友,他也趕來為松鼠爺爺慶祝生日,你們看,松鼠在哪里?

②你能根據圖上松鼠的位置把他貼到黑板上嗎?(生板:松鼠圖)

③小組合作交流。

④誰能用“上”“下”說說松鼠的位置?

(3)小結:小松鼠如果和小鳥比,那他在小鳥的下面;如果和小兔比又在小兔的上面。所以三個動物進行比較的時候,小朋友就要表述完整了。

(4)如果小蝴蝶也落在這棵松樹上,該怎樣描述這些小動物的位置呢?大家小組合作,一起討論。

(5)指導看書、書寫。根據小朋友判斷的各個動物的相對位置,把書本主題圖的填空補充完整。

①學生獨立完成。

②集體反饋。

2、親身體驗上下的位置關系。

(1)小朋友們,觀察過你的同桌嗎?你能發現他身體各個部分的位置關系嗎?,

(2)同桌交流。

(3)指名說說身體各個部分的位置關系。

3、感受上下的`相對性。

(1)按小組長的要求擺放學習用品。

(2)分組活動。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1、說說書架上物品擺放的位置。

(1)課件出示書架和物品,請同學們用“上”、“下”相互說說它們的位置關系。

(2)學生獨立完成練一練。

(3)集體反饋。

(4)誰說得好,為什么?

2、老師想考考大家,請看圖(說一說59頁3題)。

你看到了什么?你能用上下說一說他們的位置關系嗎?

3、分房子。

(1)動物園里建了一棟新房子,準備分給小狗、小兔、小貓和大象,請你給它們分一分,并用“上”、“下”說一說它們的位置關系。

(2)同桌相互交流。

(3)集體反饋。

4、第59頁的5題:小紅住在小英樓上,小英住在小蘭樓上,誰在最上面?誰在最下面?

(1)分組討論,交流。

(2)集體反饋。

(3)指名板書圖。

四、故事。

(1)觀看《狐貍和烏鴉》動畫。

(2)用上下編一個故事。

五、課堂總結:

同學們通過“觀察”“說一說”“想一想”等活動,能用自己的語言說出小動物及其物體上下的位置關系,也已經體驗到:一個物體的上下位置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并且還可以變化。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這樣上下關系的例子,數學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我們身邊的數學吧!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一年級篇8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初步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初步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2、 能力目標:

初步結合具體事物,使學生感受100以內數的意義,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會用自己的語言表述比較大小的方法。

教學重點:

1、初步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2、初步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教學難點:

1、初步理解數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2、初步探索百數圖中的排列規律。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數數:從100倒數到50

2、看計數器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教師撥數,指名比較兩個數的大小,并說明原因。“你是怎樣想的?”

想:先從十位看起,十位上的數大,這個兩位數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數相同,就看個位上的數,個位上的數大的,則這個兩位數就大。

(二)新授:

1、教學例七:

(1)教師出示幻燈片(百數圖)

(2)學生觀察討論,“表中這些數的排列有什么特點?”(指名回答)

教師舉個例子,引導學生橫看、豎看、斜看分別有什么特點。

(板書:橫看、豎看、斜看)

特點:①第一橫行的5個數都是雙數,而第二橫行的5個數都是單數。

②從左上到右下這一斜行中的數個位、十位數字相同。

③從右上到左下一行數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數從1開始逐漸增大到9,而個位上的數則相反,從9開始逐漸遞減到1。

(3)學生動手獨立填寫表格。

(4)再觀察,這個數位順序表有什么特點?

2、練習:教師提問,學生快速回答。如:“第4行第8個數是多少?”

3、按要求38頁,給指定的數涂顏色。四人小組討論還發現什么新規律?

3、比大小。

(1)十位一樣的數比大小。

課件出示計數器,學生分別說一說計數器上所表示的數,再比較大小,并說一說比較大小的方法,教師小結方法。

(2)十位不一樣的數比大小。

課件出示計數器,學生分別說一說計數器上所表示的數,再比較大小,并說一說比較大小的方法,教師小結方法。

(3)練習。

課件出示練習題,學生進行練習,并說一說比較大小的方法。

(三)鞏固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做一做,再集體訂正。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一年級篇9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在具體的生活實踐情境中,體驗前與后的位置與順序。

2、能準確地確定物體前后的位置與順序。

3、培養學生關于前后的空間觀念。

4、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前與后的位置與順序,難點是學生前后空間觀念的培養。

教學方法:

嘗試教學、情境教學、游戲

教學準備:

紙制的方向盤4個、車站牌5個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老師請5名學生上講臺排成隊列 5名學生排成隊列,其余學生描述其中一位學生的位置。

2、在老師的口令下,學生按要求調換位置,使學生初步體驗到:前后的位置與順序,具有一定的相對性。

二、觀察討論、學習新知

1、觀察課本主題圖、討論并填空。

2、老師出示:課本“做一做”第2題小動物賽跑圖

問:你看到了什么?現在跑在最前面,它后面有哪些小動物?誰第二?小白兔跑第幾?小牛跑第幾?你能把上面的問號位置填上嗎?

三、練習鞏固、啟發思維

1、說一說

(1)你的座位前面是誰?后面是誰?(目的:讓學生在真實的場景中體會前后意義和相對性)

(2)你前面有幾個同學?后面有幾個同學?你是排在第幾位?(使學生學會從前面數或者從后面數,得到不同。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一年級篇10

《物體分類》一課,是“空間與圖形”有關教學內容的起始課,為了使學生更好地認識和描述幾何體。在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說一說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實現本課預設的教學目標,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體驗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本課大部分教學時間都用來安排學生的操作活動,一年級學生還不具備一定的自控能力,集中于學習活動的注意力維持時間較短。

因此,我在教學本課時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1、學生每一次活動前說好要求,做好示范,讓學生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去做。

2、學生回答時要求其他學生認真傾聽,并指名讓學生說說你聽懂了什么。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與專家交流后我也對本節課有了進一步的思考,雖然我在教學時注意關注了學生,以學生為主體來進行教學,但是還沒有真正的將以學生為主體落實到心里,如:

1、猜一猜的游戲因為時間的原因,我想要完成計定的任務,所以只是找兩個同學做了一下,沒有讓全體學生都去參與,使學生失去了再次感知想像的機會,我想如果能重上這節課,我會真正的將學生的需要放在首位,讓學生去玩一玩。

2、在區別長方體和正方體時,當學生提出翻一面來比時,由于我沒有理解學生的意思,所以沒有抓這個閃光點,如果當時我給學生一點時間,讓學生解釋一下,這將是一個多好的生成。

3、評價方式沒有更多的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想的是我要獎給學生什么,我的.喜歡就是學生應遵守的。課后專家們關于評價提出了建議,身體的語言是一種發自于情感的評價,勝過小紅花這樣物質的獎勵,評價是可以延續的。

雖然這節課已經成為時間長河中的一個小沙粒,但他留給我的思考卻會一直督促我不斷探索前進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一年級篇11

一、說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認識了象形統計圖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對統計知識的的進一步擴充,又是今后學生進一步會學習統計的基礎。《組織比賽》是以生活中的情境為題材讓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進一步體會統計的意義和作用。

二、說學生分析

我班的學生對統計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他們好奇、好動、求知欲強,有一定的競爭意識,但注意力不能持久,因此,教學時我設計了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自始至終,興趣深厚,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教學目標:

1、經歷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數據的過程,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并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和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感受到統計的必要性。

2、初步培養學生有序觀察與思考的習慣,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教學重點:

初步了解數據的整理過程,會把統計的結果在方格圖上表示出來。

教學難點:

根據統計圖提出和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三、說教學準備

課件、統計表、條形統計圖、水彩筆。

四、說教學過程

根據以上分析,我將本節課的教學流程分四個環節進行。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本節課我從學生的課間活動入手,創設了組織比賽的情境,新課開始,我為學生播放這樣一段錄像,學生在操場上正在進行拍球、踢毽子、跳繩、丟沙包這四項活動。教師提議:我們班想在這四項活動中選擇其中的一項來組織比賽,你們說組織哪一項比賽好呢?這時學生會各抒已見,想法不一。教師及時引出問題:大家的意見不統一,你們說該怎么辦呢?利用這一問題,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領悟到在這種情況下需要統計哪一項比賽的同學最多,然后才能作出決定。

[設計意圖:統計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可以統計的素材也很多。教材中提供的素材貼近學生生活,但如果選擇學生喜歡的喜歡的事物,他們會更感興趣。因此我選擇"組織什么比賽"作為統計素材,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潛移默化地滲透愛國思想,又讓學生感覺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第二環節:自主探索,合作體驗。

在此環節上我引導學生在動手操作與合作交流的基礎上去自主構建知識的形成體系。 我將這一環節分三步進行。

第一步:自主探索,合作體驗

當同學們提出,要想知道組織哪一項比賽,必須統計大家的意見,那么你們想用什么方法來統計呢?這時學生就會交流各自的調查方法,他們可能會想到:舉手表決、問一問、站走來等多種方法,只要方法合理,教師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使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的策略的多樣化。然后教師鼓勵學生在小組內有順序地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統計,并將調查結果填在調查單內在小組內展示,這時要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讓他們自己去感悟、體驗從而使學生認識到統計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第二步:整理數據,繪制統計圖

先是小組匯報,使學生體會到統計圖可以將調查的結果更清楚的表示出來,同時也為象形統計圖向條形統計圖過渡做好鋪墊。教師出示一張統計圖,指出今天,我們要用一種新的方式——涂顏色來繪制統計圖,你們認為應該怎么樣舉顏色呢?學生已經有了繪制象形的基礎,所以他們會很快得出一格代表一人的制圖方法,然后教師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在手中的統計圖中涂一涂,制成條形統計圖。全班展示,開展互評。

第三步:繪制全班統計圖,解決問題。

在各組調查統計的基礎上,師生共同來完成全班統計圖。我引導學生觀察統計圖后進行二方面的思考:1、在統計圖中,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2、根據圖中的情況,你認為我們班應該組織哪項比賽?從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及根據信息做出決策和預測的能力。

[設計意圖:在本環節中,我為學生提供了從事數學實踐活動的機會,學生經歷并初步體驗了數據收集、整理、描述的過程,通過數、涂、填,全體學生都參與到了知識形成的過程中,這也是本課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教給學生什么要比怎樣教更為重要。所以我讓學生親身經歷統計的全過程,使學生體會到統計的作用和意義。]

第三環節:應用實踐,提高認識。

我抓住學生喜愛吃小食品這一心理,為學生選擇了四種食品有餅干、薯片、巧克力、棒棒糖作為比賽的獎品,開展“統計最喜愛的食品”這一活動,將數學與孩子的生活融合在一起,為學生提供實踐、應用的機會,使他們進一步體驗統計的過程,強化統計的思想。

[設計意圖:在這一過程中,我請學生統計全班同學最喜歡的食品,創設了開放的學習空間,為學生提供了探索的平臺,學生體會到收集數據的方式、方法的多樣性。學生自主選擇記錄方法來統計,經歷了初步的數據收集、整理的過程。學生在分析統計數據的過程中,積累了統計活動的經驗,發展了統計觀念,真正體會到了統計的必要性。]

第四環節:聯系生活,拓展延伸。

這一環節中我先讓學生欣賞一下常見的幾種統計圖,然后再把統計知識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讓學生知道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統計,我們的生活是高不開統計的,請同學們到生活中找一找還有哪兒用到了統計的知識。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目的是鼓勵學生從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發現統計問題,由課內的應該拓展到課的實踐,激發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

效果預測

本課以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為主線,學生在“數一數” 、“涂一涂” 、“填一填”和“說一說”的過程中,探索了統計的方法;在實踐與探索中提高了學習能力。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一年級篇12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51~53頁化簡比 。

【教學目標】

1) 在實際情境中,體會化簡比的必要性,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

2) 會運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化簡比,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會運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化簡比。

【教學難點】

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蜂蜜、水、量筒、水杯和自制課件

【教學設計】

教 學 過 程 教 學 過 程 說 明

一。 制蜂蜜水的活動:哪一杯更甜?

同學們分成小組進行實驗活動:各小組拿出課前準備好的.蜂蜜、水、量筒、水杯等實驗物品,動手調制蜂蜜水。

各小組選出代表在全班進行匯報、交流。議一議哪個小組調制蜂蜜水更甜。

[課件出示]課本P51圖片,同時配上畫外音:

一個男同學說:我調制的一杯蜂蜜水用了40毫升蜂蜜、360毫升水。

一個女同學說:我調制的一杯蜂蜜水用了10毫升蜂蜜、90毫升水。

師:他們倆調制的蜂蜜水哪一杯更甜?請估一估,再試一試。

我們先分別寫出它們的比。

40:360

10:90

就這樣直接比較他們倆誰調制的蜂蜜水更甜還是有困難,用什么辦法來解決呢?請分組討論一下。

40:360= = =1:9

10:90= = =1:9

得出結論:兩杯水一樣甜。

二。化簡比。

分數可以約分,比也可以化簡。

0.7:0.8 :

師:剛才我們根據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利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來化簡整數與整數的比。現在請同學們先自己嘗試一下化簡小數與小數的比和分數與分數的比,然后請同學說一說是根據什么來化簡的。

0.7:0.8 :

=0.70.8 =

=78 = 4

=7:8 =

=8:5

完成書上試一試化簡下面各比。

15:21 0.12:0.4 : 1:

請學生獨立完成后,說說化簡比的方法,全班集體訂正。

三。課堂練習。

[課件出示]課本P52 第1題:連一連

在學生中開展比賽,鼓勵學生獨立完成。

[課件出示]課本P52 第2題:寫出各杯子中糖與水的質量比。

1)寫出四個杯子中糖和水的質量比。

2)這幾杯糖水有一樣甜的嗎?

3)還能寫出糖與糖水的質量比嗎?

[課件出示]課本P52 第3題:

(1)(2)題自己獨立完成;

(3)題投球命中率同學討論完成。

四、總結

師:同學們一起來總結本節課學習的內容:

閱讀數學課本P51比的化簡。

我們是根據什么來化簡比的呢?

是根據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利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來化簡的。

我們在實際生活中什么時候需要化簡比?或者說我們用化簡比可以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哪些問題

五、獨立完成課本P53 第4題和第5題。

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動手調制蜂蜜水。通過調制蜂蜜水的活動,讓學生在解決哪一杯更甜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比的意義的理解,進一步感受比、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

體會化簡比的必要性,學會化簡比的方法。根據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利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來化簡整數與整數的比。

這是小數與小數的比和分數與分數的比,還是根據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利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來化簡,目的是讓學生在不同題目中鞏固化簡比的方法。

進一步鞏固化簡比的方法。

鞏固化簡比。

這幾杯糖水有一樣甜的嗎?這個問題需要化簡比或求出比值后才能確定投球命中率的高低,其實就是比值大小的比較。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完成(1),(2)兩題的基礎上,在小組內討論完成(3)題,然后在班級交流每組的情況,從而讓學生明白判斷投球命中率的高低要看比值的大小。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一年級篇1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統計的過程,掌握統計的方法,會根據統計圖回答問題。

2、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

教學重點

進一步使學生掌握統計的方法,體驗和感受整理數據的過程。

教學難點

觀察統計圖,回答提出的問題。

教具準備

投影片、圖片

教學過程:

一、 談話。

(1) 同學們,新年快到了,我們布置教室需要一些氣球,你們說是哪種顏色的氣球可以多買一些?

紅色 黃色 綠色 藍色

(2)學生自由發言

問:多買的依據是什么?

學生討論、匯報討論結果

(3)讓我們來統計一下吧

二、制成條形統計圖。

(1) 你想用什么方法記錄?

紅色 黃色 綠色 藍色

(2)統計,制成統計圖

(3)回答問題

1、統計圖中可以看出,調查了( )名同學。

2、喜歡( )顏色的人最多?喜歡( )顏色的人最少?

3、如果你們班有一名同學沒來,他最有可能喜歡( )顏色?

4、布置會場,多買些什么顏色的氣球比較好呢?

三、實踐活動:

每一位同學調查本組同學最喜歡的電視節目是什么?

動畫片體育比賽 電影 新聞

做一次統計

四、總結:你今天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一年級篇14

分解因式法

教學目標 :

1、會用分解因式法(提公因式,公式法)解某些簡單的數字系數的一元二次方程。

2、能根據具體的一元一次方程的特征靈活選擇方法,體會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教學程序:

一、復習:

1、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x= (b2-4ac≥0)

2、分別用配方法、公式法解方程:x2-3x+2=0

3、分解因式:(1)5 x2-4x (2)x-2-x(x-2) (3) (x+1)2-25

二、新授:

1、分析小穎、小明、小亮的解法:

小穎:用公式法解正確;

小明:兩邊約去x,是非同解變形,結果丟掉一根,錯誤。

小亮:利用“如果ab=0,那么a=0或b=0”來求解,正確。

2、分解因式法:

利用分解因式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分解因式法。

3、例題講析:

例:解下列方程:

(1) 5x2=4x (2) x-2=x(x-2)

解:(1)原方程可變形為:

5x2-4x=0

x(5x-4)=0

x=0或5x=4=0

∴x1=0或x2=

(2)原方程可變形為

x-2-x(x-2)=0

(x-2)(1-x)=0

x-2=0或1-x=0

∴x1=2,x2=1

4、想一想

你能用分解因式法簡單方程 x2-4=0

(x+1)2-25=0嗎?

解:x2-4=0 (x+1)2-25=0

x2-22=0 (x+1)2-52=0

(x+2)(x-2)=0 (x+1+5)(x+1-5)=0

x+2=0或x-2=0 x+6=0或x-4=0

∴x1=-2, x2=2 ∴x1=-6 , x2=4

三、鞏固:

練習:P62 隨堂練習 1、2

四、小結:

(1)在一元二次方程的一邊為0,而另一邊易于分解成兩個一次因式時,就可用分解因式法來解。

(2)分解因式時,用公式法提公式因式法

五、作業 :

P62 習題2.7 1、2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一年級篇15

課內比教學,教學大比舞活動,在我校有計劃進行著。我在教學《乘加乘減應用題》這節課中,把教學過程當作了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動過程。讓學生在充分的活動中學習數學,享受數學活動帶來的快樂與成功的喜悅。

1、大膽放手,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實現算法多樣化。

學生提出了”還剩幾個玉米棒“這個問題后,我通過讓學生先認真觀察圖畫,獨立思考,再進行小組合作交流,使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學生探索不同的解決方法,然后展示自己解決的方法,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和思考問題的習慣,體現了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和算法多樣化的教學思想。

2、鼓勵學生自主探索,享受收獲的快樂。

在鼓勵和引導學生列出幾個乘加乘減的算式后,我讓學生結合圖,展示自己真實的想法,形象具體地說明了乘加乘減的運算順序。這樣,既給學生提供了參與數學活動的空間和時間,又讓學生充分地進行了自主探索、發展創造、討論交流,使學生成為學習數學的主人。在這個主動的、互相啟發的學習活動中,學生獲得了收獲成功的體驗,充分享受著數學學習活動帶來的快樂和喜悅。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一年級篇16

【學習目標】

1.在實際測量與交流中,了解測量方法的多樣性,初步體會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及厘米的實際意義,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操作能力及估測的意識。

3.在合作、討論中去發掘知識,掌握知識,培養學生科學的測量精神,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好伙伴,天天陪著我們一起學習,它就是我們的課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了解桌子有多長。(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提問:你能用什么方法知道課桌有多長呢?

1.估計:讓學生試著估計一下自己的桌子長度,可以用眼睛看,也可用手比劃著估,估好后,舉手交流結果。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一個物體的長度提前有一個不具體的感官認識,同時培養學生初步的估測能力。)

2.測量:你能想出什么辦法來量桌子的長度呢?請同桌兩人先商量一下用什么方法量,然后共同量一量你的課桌有多長。

學生交流匯報,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及時總結。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鼓勵他們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合作探究來解決問題。培養他們在學習中的合作意識和探索精神,以及學會學習的能力。結合學生的動手操作,充分調動起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每個學生都融入其中,體驗到動腦的樂趣。)

質疑:為什么測出的桌子長度的說法都不一樣呢?同樣的桌子真的都不一樣長嗎?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

小結:使用的工具不同,結果就會不一樣,只有當工具一樣時,結果才會相同。看來,統一測量的工具非常重要,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一般用什么工具測量物體的長短嗎?

(設計意圖:使學生感受生活中測量方法的多樣性,同時體會統一度量單位的必要性。)

3.認識尺子。

(1)師:尺子有很多種,不止是你們手中用的這種,還有這些。(出示各類尺子,拓寬知識面,讓學生多認識一些尺子。)而在我們的學習中,大家常用的就是學生尺。(在黑板上貼出放大的直尺圖。)

(2)觀察、探究:學生尺上有些什么?

(設計意圖:結合學生的動手操作,充分調動起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每個學生都融入其中,體驗到動腦的樂趣。)

結合學生的發現,講解刻度線、字母cm及其含義、認識長度單位厘米。

(板書:長度單位——厘米(cm)。)

(3)師:在尺子上找到“0”了嗎?它在什么位置上,誰知道表示什么意思?

尺子上還有些數字是什么意思?請找到尺子上從“0~1”這一段,從0~1是幾厘米?

(4)在認識厘米的基礎上,讓學生用手比劃感受一下“1厘米有多長”,再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你見到過什么東西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

(設計意圖:聯系生活中常見物體理解厘米的實際意義,使抽象的單位變得可以體驗。)

(5)認識幾厘米

①數一數:從0刻度到2刻度之間有幾個1厘米,是幾厘米?從3刻度到7刻度是幾厘米?

②猜一猜,5~6.9~10、0~2.0~6之間分別是幾厘米。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經驗和認識出發,加入“猜想”這一催化劑,促進學生多角度思維,從而抓住事物的本質,得出結論。誘發學生的跳躍思維,加快1厘米的認識過程。)

③打手勢:4厘米大約有多長?7厘米大約有多長?10厘米大約有多長?

(同桌互評。)

4.量物。

(1)要求學生取出統一物體(學具中的等腰三角形),找到長邊(正好整數),小組討論試著量,再匯報。面對結果不統一時,大家討論原因。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找一人上臺演示,得出經驗:量物體時,先把一端對準0刻度線,再看另一端對著刻度幾,就是幾厘米。

(2)再量這個三角形的一條短邊,不夠整數,全班交流該讀作多少。

討論:離哪個刻度線比較近,大約是幾厘米。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用不同的工具測量課桌,到用相同的工具測量物體,在操作中比較、分析、綜合、抽象出事物的本質,得出結論,找出用尺子量物體的方法,在自主的探索中去發現與創新。)

三、鞏固練習。

1.估計大約是幾厘米?(如:書的厚度,小棒、鉛筆的長度等。)

2.請幾名同學分別量出這幾種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并注意測量的方法。

3.小組活動,完成第15頁第1--3題,先估計,再測量。

四、總結評價。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你覺得你表現得怎樣?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一年級篇17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充分認識了三角形的特征以及掌握了長方形、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安排的。其推導方法與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有相通之處。同時本課也是學習梯形、組合圖形面積的基礎,在實際生活中這部分的應用也非常廣泛,所以本課內容的學習是很重要的。

學情分析

學生在掌握了正方形和長方形面積的基礎之上才能學好本課,讓學生動手操作去探索數學的奧秘。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夠正確地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過程與方法目標:使學生通過操作和對圖形的觀察、比較、發展空間觀念。使學生知道轉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三角形的面積時的運用,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運用轉化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探索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探索意識、合作精神與創新精神;同時使他們獲得積極、成功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掌握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會運用公式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2、理解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你還能記住求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公式嗎?(S=a×b)那么,這個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呢?

2、同學們,請大家自己看看胸前的紅領巾,知道紅領巾是什么形狀的嗎?(三角形)如果叫你們裁一條紅領巾,你知道要用多大的布嗎?(求三角形面積)。要想知道這條紅領巾的面積時多少,就要用到三角形的面積公式,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板書:三角形的面積

二、講授新課

1、上節課,我們在研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時,是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我們學過的方法形或正方形來研究的。今天,我們能不能將三角形也轉化成我們已經學過的圖形,從而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呢?

2、提問:請同學們回想一下,三角形按角分類可以分為幾類?分別是?

(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3、我為大家準備了這些三角形,請你們自己試圖去拼一拼,看你能發現什么?

4、拼圖推導公式,按三角形類別的不同,可以有以下幾種方法

⑴、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

提問: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能拼成了什么圖形?你發現了什么?

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當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當于三角形的高,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當于三角形面積的2倍,因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底乘以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

老師把圖形貼在黑板上,再請說推導過程,并板書: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⑵、兩個完全一樣的鈍角三角形

兩個完全一樣的鈍角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⑶、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

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個長方形。

5、小結:我們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了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利用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了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如果用字母a表示三角形的底,h表示三角形的高,s表示三角形的面積,你能用字母表示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嗎?

板書:s=ah÷2

三、鞏固練習

5、練習:出示教材第85頁的例2,請學生獨立完成,指明板演。

6、學生獨立完成教材第85頁的“做一做”及第86頁的練習十六的第1、2題。

四、課堂小結

提問:這節課我們探索了那些知識?學到了些什么?

這節課我們主要通過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了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利用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了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從而得到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這種“轉化”的數學方法是數學研究的重要手段,相信同學們今后能應用這一數學方法探究和解決更多的數學問題。

五、思維拓展

教材第87頁第6題。

六、布置作業

教材第87頁第3題。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一年級篇18

教學要求:

1. 通過教學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用分數表示的方法,并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匯報討論等研究活動順利地完成知識的正遷移,理解和掌握把一個整體平均分用分數表示的方法,能夠用分數表示一個整體的一部分。

2. 使學生體會分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初步了解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深刻理解分數的含義。

教學重點: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數表示其中的1份的思維方法。

教學難點:使學生能夠把每份的個數與分成的份數區別開來。

教學流程:

一、復習舊知,探索新知

1. 復習舊知。

(1)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風車是怎樣做出來的?

(2)能用一個分數來表示紅色部分占這個風車的幾分之幾嗎?說一說怎么想到用來表示的?(板書:平均分)

(3)通過以前的學習,說說對于這個分數你還知道了哪些知識?(復習分數各部分名稱及意義)

總結舊知: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

2. 探索新知。

(1)出示風車散開的圖,現在誰還能用一個分數來表示紅色部分占這個風車的幾分之幾嗎?說說為什么也是呢?(相機出示: 板書:一個整體)

揭題:今天,我們就用這個辦法,繼續認識分數(板書:認識分數)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把散開的風車還看成原來的風車,也就是“一個整體”,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關于分數的知識儲備,溝通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把準學生的學情,實現知識的正遷移。)

(2)學習例1:

出示例1情境圖:

? 每只小猴分得這盤桃的幾分之幾?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 根據回答,師總結示范把4個桃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介紹:數學上一個整體通常畫一個圈來表示,平均分用虛線來表示。)

?讓學生指一指一份在哪里,說一說( )是( )的。

(設計意圖:創設具體的情境,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經驗,理解把4個桃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這樣的一份也可以用來表示。)

(3)學習例2:

出示例2情境圖:

?操作、感悟、交流:每只小猴能分得這些桃的幾分之幾?先拿出四個圓片分一分,再把你的想法說給你的同桌聽一聽。

?反饋:1生板演分法,說一說把這些桃平均分成了幾份,指一指每份在哪里,他生說一說每份是這些桃的幾分之幾。

?師總結:(加圈,加虛線)是的,把這些桃,也就是這個整體平均分成兩份,分母就應該是2,每份就是它的(板書:2份 )

(設計意圖:用圓片代替桃子分一分,說一說,通過實際操作,從平均分的份數和要表示這樣一份的關系上,抽象得出每份是這些桃的,初步體會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幾份,這樣的一份也可以用幾分之一來表示。)

對比辨析:剛才兩次分桃,都是把4個桃子平均分,可是為什么一個用表示其中的1份,一個卻用表示呢?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讓學生理解把一些物體看成整體平均分,也可以用分數表示,分母仍然表示平均分的份數,豐富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為接下來的變式練習提供有力的支持。)

(3)變式練習:

2只小猴分6個桃:

?把這6個桃平均分給這2只小猴,每只小猴能分得這些桃的幾分之幾呢? ?交流反饋:把6個桃看成一個整體,平均分給兩只小猴,每只小猴分的這

些桃的。

對比辨析:剛才分的是4個桃,現在分的是6個桃,為什么都用來表示其

中的1份呢?

(設計意圖:通過變式練習和對比,讓學生進一步明確把一些物體看成一個整體平均分用分數表示的方法,在學生自主建構的過程中,不斷完善對分數知識的理解。)

3. 新課小結。

說一說,通過剛才的學習,你對分數知識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二、鞏固練習,融會貫通

1. 說一說。(想想做做1)

自主練習,討論匯報:每份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你是怎樣想的?

2. 判一判。

下面的涂色部分都能用來表示嗎?

判斷對錯,說說錯在哪里,怎么改正。

出示正確答案,啟發思考:怎么每幅圖中的涂色部分都可以用來表示?

(設計意圖:通過說一說、判一判,從不同的角度讓學生再次感受:同樣多的物體,看成一個整體,只要平均分的份數不同,表示每份的分數就不同;而不管有多少個物體,只要看成一個整體,平均分成的份數相同,表示每份的分數可以相同,為學生的知識建構再次提供平臺。)

3. 涂一涂。(想想做做3)

(1)學生自主分一分,涂一涂。

(2)反饋不同涂法,不同分法。

4.分一分。

出示15個風車。

拿出它的,還剩下幾個?拿出它的,現在還剩多少個?(12個)下面用小棒代替來拿一拿。

拿出這堆小棒的、,說一說是怎么拿的。

還能拿出這堆小棒的幾分之一?自己動手試試看!(、、)生匯報幾分之一,他生猜是幾根。

(設計意圖:在游戲中豐富對分數知識的理解,體驗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

5. 找一找。

(1)找一找我們今天上課的會場里的分數。

(2)找一找校園里、生活中的分數。

(設計意圖:把學生的學習活動從課內延伸到課外,開拓更豐富的學習素材與應用平臺,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應用意識。)

7144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折弯机-刨槽机-数控折弯机-数控刨槽机-数控折弯机厂家-深圳豐科机械有限公司 | 厌氧反应器,IC厌氧反应器,厌氧三相分离器-山东创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尚为传动-专业高精密蜗轮蜗杆,双导程蜗轮蜗杆,蜗轮蜗杆减速机,蜗杆减速机生产厂家 | 不锈钢螺丝 - 六角螺丝厂家 - 不锈钢紧固件 - 万千紧固件--紧固件一站式采购 | 干洗加盟网-洗衣店品牌排行-干洗设备价格-干洗连锁加盟指南 | 并网柜,汇流箱,电控设备,中高低压开关柜,电气电力成套设备,PLC控制设备订制厂家,江苏昌伟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糖衣机,除尘式糖衣机,全自动糖衣机,泰州市长江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体感VRAR全息沉浸式3D投影多媒体展厅展会游戏互动-万展互动 | WTB5光栅尺-JIE WILL磁栅尺-B60数显表-常州中崴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根系分析仪,大米外观品质检测仪,考种仪,藻类鉴定计数仪,叶面积仪,菌落计数仪,抑菌圈测量仪,抗生素效价测定仪,植物表型仪,冠层分析仪-杭州万深检测仪器网 | 空气净化器租赁,空气净化器出租,全国直租_奥司汀净化器租赁 | POS机官网 - 拉卡拉POS机免费办理|官网在线申请入口 | 二氧化碳/活性炭投加系统,次氯酸钠发生器,紫外线消毒设备|广州新奥 | 电解抛光加工_不锈钢电解抛光_常州安谱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乳化沥青设备_改性沥青设备_沥青加温罐_德州市昊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 钢制拖链生产厂家-全封闭钢制拖链-能源钢铝拖链-工程塑料拖链-河北汉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山东锐智科电检测仪器有限公司_超声波测厚仪,涂层测厚仪,里氏硬度计,电火花检漏仪,地下管线探测仪 | 升降炉_真空气氛炉_管式电阻炉厂家-山东中辰电炉有限公司 | 大巴租车平台承接包车,通勤班车,巴士租赁业务 - 鸿鸣巴士 | 南京和瑞包装有限公司 | 山东聚盛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纳米防腐隔热彩铝板和纳米防腐隔热板以及钛锡板、PVDF氟膜板供应商 | 头条搜索极速版下载安装免费新版,头条搜索极速版邀请码怎么填写? - 欧远全 | ERP企业管理系统永久免费版_在线ERP系统_OA办公_云版软件官网 |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_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不卡_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AV_精品一区美女视频_日韩黄色性爱一级视频_日本五十路人妻斩_国产99视频免费精品是看4_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四区_国产小萍萍挤奶喷奶水_亚洲另类精品无码在线一区 | 中开泵,中开泵厂家,双吸中开泵-山东博二泵业有限公司 | 右手官网|右手工业设计|外观设计公司|工业设计公司|产品创新设计|医疗产品结构设计|EMC产品结构设计 | 不锈钢法兰-碳钢法兰-法兰盘生产加工厂家-[鼎捷峰]-不锈钢法兰-碳钢法兰-法兰盘生产加工厂家-[鼎捷峰] | 高铝轻质保温砖_刚玉莫来石砖厂家_轻质耐火砖价格 | 螺旋叶片_螺旋叶片成型机_绞龙叶片_莱州源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山东氧化铁红,山东铁红-淄博科瑞化工有限公司 | 流水线电子称-钰恒-上下限报警电子秤-上海宿衡实业有限公司 | 手板-手板模型-手板厂-手板加工-生产厂家,[东莞创域模型] | 网站制作优化_网站SEO推广解决方案-无锡首宸信息科技公司 | 青岛侦探调查_青岛侦探事务所_青岛调查事务所_青岛婚外情取证-青岛狄仁杰国际侦探公司 | 搅拌磨|搅拌球磨机|循环磨|循环球磨机-无锡市少宏粉体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京云律师事务所| 便携式表面粗糙度仪-彩屏硬度计-分体式粗糙度仪-北京凯达科仪科技有限公司 | 闪蒸干燥机-喷雾干燥机-带式干燥机-桨叶干燥机-[常州佳一干燥设备] | 煤矿支护网片_矿用勾花菱形网_缝管式_管缝式锚杆-邯郸市永年区志涛工矿配件有限公司 | 球盟会·(中国)官方网站| 盘煤仪,盘料仪,盘点仪,堆料测量仪,便携式激光盘煤仪-中科航宇(北京)自动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探针-细胞膜-标记二抗-上海复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