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數學教案 > 一年級 >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大全

時間: 新華 一年級

編寫教案有助于教師提高教學水平,使教學更加規范化和科學化。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大全應該寫成什么樣的?快來看看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大全,本文為你提供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大全寫作技巧和示例!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大全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估一估、量一量,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學會測量一些物體的長度,培養估測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

2.通過練習、討論,使學生會使用一定的長度單位表示物體的長度,在頭腦中建立較為準確的長度概念。

3.為學生營造一個探究學習的環境,使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受到鍛煉,增強合作意識和探究意識。

4.在各種游戲中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進一步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通過練習、討論,使學生會使用一定的長度單位表示物體的長度,在頭腦中建立較為準確的長度概念。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創設情境,實際測量教室的物品

師:今天,我們到學校新建的這個多媒體教室來上課,你感覺怎么樣呀?

師:這里的課桌、黑板、講臺的長、寬、高都和我們教室里的不一樣,那么,它們到底有多長、多寬、多高呢?誰愿意來估計一下?

師:那我們就來量一量吧!我們以小組為單位,你們可以測量這個教室里的任何一樣東西。先在小組內討論決定你們組要測量什么,再估計一下有多長,然后說說準備怎么測量,最后把測量的結果記錄下來。

(學生分頭測量。)

師:現在,到了交流匯報的時間了,哪個小組的代表先說?

師:有沒有哪個組測量的也是黑板?和他們組測量的結果一樣嗎?

師:能告訴我,這個一米三應該怎么寫嗎?能讓我看看你們是怎么記錄的嗎?

(投影儀展示學生練習本上記錄的結果:1 m 3 cm,1 m 30 cm,1.3 m。)

師:還有沒有哪個組測量的也是課桌的長?

師:來,把你們組記錄的結果也展示出來好嗎?

(用投影儀展示與上組不同的記錄方法:130 cm,1米3。)

師:有這么多種記錄的方法,誰能簡單評價一下嗎?

師:其實,在這幾種表示方法中,除了1 m 3 cm是不正確的,其他的幾種表示方法都是可以的,在使用的時候你可以根據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進行選擇。

師:那我們一起再來測量一次,看這扇門究竟是多高!誰能出個主意,怎樣才能看清多出來的是多少厘米?我們應該怎么測量?

(師生一起測量。)

師:看來,你們估計得還比較準確,這扇門的高度是2 m 10 cm。那我站在門的旁邊,請你們估計一下我有多高呢?

師:你真善于觀察,連我剛才測量的動作你都沒有放過。

師:比較是估測時常用的一種方法,你以媽媽的身高為標準來判斷老師的身高,也是一種好辦法。

師:剛才,我們在測量的時候,大家使用了米尺、軟尺、小尺子等測量工具,它們能幫助我們迅速知道一個物體的長度。

(二)活動二:尋找并使用自身的測量工具

師:當你需要測量一個物體的長度的時候,你的身邊沒有現成的測量工具,你準備怎么辦呢?你知不知道在你的身上也藏有許多這樣的工具呢?它們雖然沒有尺子測量得準確,但是在很多時候也能幫我們的忙呢!

師:你身上還有別的尺子嗎?剛才那個同學把媽媽的身高作為標準來判斷老師的身高,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其實,你自己的身高也是一個很好的尺子呀!下面,我們就來找一找我們自己身上的尺子好嗎?

師:現在我來布置任務,請你量出自己的身高、步長和雙手平伸時兩指尖的距離,可以自己量,也可以找同學合作。

(學生自己量或互相合作,并將量的結果填在書上。)

師:測量好了嗎?下面我們就來試驗一下看你們的尺子管不管用。我請我們班的2位同學到前面來,請你估計他們的身高。

(2名學生同時上臺。)

師:再估計一下這2位同學的腰圍、頭圍是多少。知道什么是腰圍、頭圍嗎?

師:你能以自己身上的尺子為標準進行比較,說得挺有道理的,我感覺你估計得應該是比較準確的。現在我想知道你們的腰圍和頭圍的準確長度,要怎么測量呢?誰有比較好的方法?

(學生測量。)

師:你們測量的結果和你們剛才估計的結果比較一下,你能發現什么?

師:看來,我們身上的這些尺子還真管用。我們再來試一次。你知道了自己的步長,請你以這條線為起點,估計一下10米大約到哪里,自己做一個記號。

師:再來走一走,看這10米你大約需要多少步?看著這么長的距離,請你估計一下,需要多少個同學手拉手才夠10米?誰想來試一試?

師:通過這些活動,使你想到了什么?你會對物體的長度進行正確的估計嗎?

師:你們說得真是太好了,知識和能力就是這樣在日常生活中通過練習積累起來的。希望你們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地多做練習,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

(三)活動三:練習

師: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做一個有關這方面的小練習。請同學們打開書第19頁,看第3題,你能看懂嗎?誰能說說看?

師:那就自己完成吧!

(學生獨立完成。)

(四)活動四:總結

師:這節課,你們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簡單的估測和測量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大全篇2

教學內容:

人教版第九冊第102頁練習二十五的習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和掌握ax±b=c這一類簡易方程的解法,并能正確解簡易方程。

2、養成自覺檢驗的良好習慣。

3、培養分析推理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提高解方程的能力。

教學重點:

進一步理解和掌握ax±b=c這一類簡易方程的解法。

教學難點:

能正確解簡易方程。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溫顧。

1、根據下面的情景列方程并求方程的解,結合情景說說怎樣解方程,每一步算出什么。

8×5+3x=70

2、把下列解方程和檢驗過程補充完整。

5x-3.7=8.5

解:5x=8.5○()

()=12.2

x=()○()

x=2.44

檢驗:把x=2.55代入原方程,

左邊=5×()-3.7=()

右邊=()

左邊○右邊

所以x=2.55是原方程的解。

8x-4×14=0

解:8x-()=0

()=56

()=56÷8

x=()

檢驗:把x=()代入原方程,

左邊=()×()-4×14=()

右邊=0

左邊○右邊

所以x=()是原方程的解。

3、解下列方程:

⑴6x=42

⑵6x+35=77

⑶6x+5×7=77

比較:這幾道方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解題后有什么體會?

(這幾道題方程的解都是一樣的,后幾道方程都是由第一道方程演變過來的,每一道方程都比前一道要復雜,解題步驟也相應地增多。體會:再復雜的方程只要解題方法正確,都能化成一般簡單的形式。)

二、鞏固練習。

1、可以把5x看作減數的是方程()。

A.5x-6=20B.30+5x=75C.30-5x=5D.5x÷3=20

2、2x在下列方程中可以看作什么部分數?

①2x+2.5=32.5()②2x-30=60()③2x-3×5=45()

④2x×7=42()⑤30×2-2x=12()⑥2x÷12=35()

3、不解方程,你能判斷下列方程的解是否正確嗎?說說你的方法。

①7x+15=120的解是x=15。()

②5x-3×6=22的解是x=9。()

③6x÷5=12的解是x=15。()

④12×5-3x=30的解是x=10。()

4、解下列方程。(也可以選擇第2題的方程其中3題)

4x-7.2=10

0.4(x-5)=16

1.2x+0.16÷0.2=3.2

5、列出方程并求方程的解。

8與5的積減去一個數的4倍,差是20,這個數是多少?

以上各題4人小組獨立完成后,先交流訂正,再集體訂正。

第4、5題,要求做錯的題目,訂正在練習紙的右欄。

三、錯題分析。

1、出示學生作業中的錯題,學生分析指出錯誤,并說說理由。(需批改作業時收集)

2、出示常見的錯題。

觀察下列各題的解方程是否正確,不正確的指出錯處。

7x-3.5=17.5

解:x-3.5=17.5÷7

x-3.5=2.5

x=2.5+3.5

x=6

7x-3.5=17.5

解:x=17.5+3.5

x=21

7x-3.5=17.5

解:x=17.5+3.5

7x=21

x=21÷7

x=3

2x+4×3=48

解:2x=4×3

2x=12

2x=48-12

2x=36

x=36÷2

x=18

四、拓展練習。

1、根據方程24×6-x=80創作情景(編題)或把下列情景補充完整。(視學生情況而定)

情景:學校食堂買來6袋大米,每袋()千克,用去了一些,還剩()千克,()多少千克大米?

2、解下列方程(可以只選擇其中兩道方程,快的同學可以全部做完)

①6x+5×7=70+7

②2×3x+5×7=70+7

③(3+2x)×2=30

3、如果2x+4=16,那么4x+8=()

4、⑴x等于什么數時,3x-9的值等于12?

⑵x等于什么數時,3x-9的值大于12?

五、復習小結。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大全篇3

本單元主要教學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和不超過100),解決與"倍"或"差"有關的兩步計算實際問題。在練習中還有需要進位的整百數加整百數以及相應的減法。通過這些內容的教學,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都會有明顯的提高。 教材先安排口算的教學,再安排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這樣,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就能經常運用學到的口算,既便于解決實際問題,又鞏固了口算能力。

1笨謁憬灘撓興母霰嘈刺氐。

(1) 鼓勵學生獨立計算,倡導算法多樣化。 在教學兩位數加兩位數(和不超過100)與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前,學生已經掌握了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口算,還掌握了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方法,這些都是學習本單元口算的重要基礎。教材考慮到學習資源比較豐富,第39頁與第41頁的例題都讓學生先計算,再把自己是怎樣算的在小組里相互說說。 學生的計算思路必定是多樣的。這和被激活的舊知識有關,也和學生的思維習慣,個性特點有關。如44+25的計算。

思路一:

40+20=60

4+5=9

60+9=69

思路二:

44+20=64

64+5=69

思路三:

44+5=49

49+20=69

學生中還可能出現其他算法,無論哪種算法,在本質上的共同點都是把一道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題轉化成若干道連續的,已經掌握的,比較容易的口算題。教學最關注的是學生轉化過程中對數的分解與組合的合理性,思維活動的連貫性,靈活性。所以,教材提倡選用最適合自己的那種方法。

(2) 組織對比,區分進位與不進位,退位與不退位,既能提高口算的正確率,又為估計打基礎。

教材先教學加法口算,再教學減法口算。在加法口算中把不進位加和進位加用題組的形式結合起來教學,有利于學生把握住加法口算思路上的相同點和具體處理上的不同點。同樣,在減法口算中也把不退位減和退位減作出類似的教學安排。為此,教材在兩道例題里分別組織學生進行進位加與不進位加的對比,退位減與不退位減的對比。由于學生的算法多樣,所以這里的比較應是同一種計算思路和具體方法的比較,是每一名學生自主進行的比較。不能是不同思路,不同方法的比較。僅以上面的思路一為例:

相同點——兩道題都分別算幾十加幾十與幾加幾,再把兩個結果合起來。 不同點——由于前一道題里的幾加幾結果不滿10,后一道題里的幾加幾結果超過10,所以前一道題的最后一步算的是幾十加幾,后一道題的最后一步算的是幾十加十幾,兩道例題后面的"想想做做"第1題都預設了可進行比較的空間。如,25+44=69,25+49=74,兩道題都是25加四十幾,為什么得數分別是六十幾和七十幾呢 57-32與57-39都是57減三十幾,為什么差分別是二十幾和十幾呢 這些對比能引起學生對進位與退位的注意,能有效減少口算的錯誤。同時,這些對比還為估算作了充分準備。

(3) 帶出得數是一千幾百的整百數加法口算和相應的減法口算。

在前面的教材里,學生已經學會口算不進位的整百數加整百數,整千數加整千數,需要進位的整百數加整百數還沒有出現。教材第40頁第4題安排了得數是一千幾百的整百數加法口算。 二年級(下冊)教材曾經從一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帶出整十數加整十數(進位),如6+8=14,60+80= 本單元教材又從整十數加整十數(進位)帶出整百數加整百數(進位),如60+70=130,600+700= 。教材以舊帶新,不僅幫助學生順利掌握新知識,還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讓已有的知識與能力實現遷移。同時,還有利于學生整理知識結構,學生算一算,比一比這樣的題組5+9=14,50+90= ,500+900= ,會從中想到許多,得到許多。 第42頁第4題用類似的方法帶出了一千幾百減幾百的退位減法口算。教學以后如果把幾百加幾百和一千幾百減幾百進行綜合練習,如500+700,1200-500,1200-700,學生的計算思路能有新的拓展,思維能更加靈活,而且又一次感受了加,減法之間的聯系。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大全篇4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91~92頁。

【教學目標】

1.知道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并結合生活經驗會看整時。

2.培養學生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3.活動過程中培養觀察能力、歸納表達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識鐘表

(一)聽音樂《在鐘表店里》

師:你聽到了什么聲音?

生:好像是敲鐘的聲音。

生:是寺廟里和尚敲鐘的聲音。

師:我們聽到的是鐘表店里的聲音,這節課我們就來和鐘表兄弟們交朋友。

板書:認識鐘表。

(二)看主題圖,感受生活中的知識應用

師:聽完了音樂,我們去小紅家看看。

(課件展示:時針和分針走到7點整,小女孩起床了。)

師: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見小女孩起床了。

生:我發現墻上的鐘滴答滴答到7點時,小女孩就起床了。

生:早上7點時,爸爸就催小紅起來上學了。

師:小紅每天早上都在7時準時起床,在數學里,我們通常把7點說成7時,我們也要學習小紅,遵守時間,按時起床、上學。

二、認識鐘面

(一)看鐘面

以小組形式觀察、討論,每組一個實物鬧鐘。)

師:剛才小朋友通過看鐘,知道小紅是7時起床,那我們今天要認識的鐘表兄弟的臉上到底有些什么呢,請組長拿出鬧鐘,我們一起來觀察鐘面。

(二)說鐘面

生:我們看到有三根針在工作,我們還知道它們叫時針、分針和秒針。

(請這一組到投影儀下指出三根針)

師:那誰能告訴大家三根針分別是怎樣的?

生:短短胖胖的是時針,再長一點的是分針,最長的走得最快的是秒針。

師:哦,今天我們得委屈一下秒針弟弟,我們暫時不去理他,先來和時針和分針交朋友,好嗎?

生:我還看到鐘面上有12位數字寶寶。

生:老師,我們組發現鐘上有一格格的東西。

歸納小結:鐘面上有12個數,長長的針叫分針,短短的叫時針。

(課件畫面鐘的12個數,時針、分針閃動。)

三、認識整時

(一)會看整時

1.教師在鐘上撥一個時刻5時。

師:你知道這是幾時嗎?你是怎么看的?

生:5時,我看到時針在5上嘛。

生:他講得不好。先要看分針指在12上,然后我發現時針指著5,就說明是5時。

師歸納:很多小朋友都會看,真能干!

當長長的分針指12,時針指5,就是5時。

(教師貼上5時的鐘面,板書:5時)

2.鞏固:教師撥2時、12時,分別問學生表示幾時。

(二)會撥整時

1.師:我們每天在上午10時開始上第三節課,請你在自己的學具鐘上撥出10時。

(反饋:投影下展示操作結果。)

師:你是怎么撥的?

生:我先把分針撥到12上,再撥時針指著10。

2.師:請同桌兩個小朋友一個撥,另一個說出是幾時;也可以一個小朋友說自己喜歡的時刻,讓另一個小朋友撥一下。

(三)會認電子表

1.創設生活情境。

師:今天早上老師要在7∶00上班,到校門口時看了一下手機(課件顯示手機“7∶00”閃動),你知道老師有沒有遲到?你是怎么想的?

生:沒有遲到,剛剛好。

生:沒有。手機上說現在就是7時。

師:你是怎么看的?

生:中間兩個小圓點,后面有兩個0,說明是剛剛好,沒有多出來,前面是7,就是7時。

師:你的意思是說小圓點后面兩個0,是表示整時,對嗎?

生:是的。

師:這位小朋友知道的知識可真多,對的。我們在看手機上這樣的時刻時,中間有兩個小圓點,如果后面是“00”,那么前面寫著幾就是幾時。

板書:7∶007時

(課件顯示電子表11∶001∶00)

師:你知道這表示幾時?

2.聯系生活。

師:你還在哪里看到過這樣表示時間的?

生:我的電子表上。

生:我爸爸的電腦上也有。

生:我們家的VCD上也有。

生:我發現新的“83路”車上也有這樣的鐘。

師:老師在生活中也發現了許多這樣表示時間的。

(投影展示一些票據如船票、超市收銀單、銀行結賬單等)

(四)游戲:找朋友

用錄音機放音樂:《找朋友》

師:請每一小組內表示同一時刻的小朋友走到一塊兒握手。

內容:

抽一小組,和他們一樣的小組驕傲地拍兩下手。

四、快樂數學大轉盤,聯系生活中的一天

轉盤制作:

師:老師看到冬冬的一篇日記,記著一天里他干了些什么,請你們小組合作又分工,看看日記,然后根據畫面撥出鐘上的時刻,最后把日記寫完整。

小組看、撥、轉、寫,忙得不亦樂乎。抽一小組反饋結果。

師:你覺得你們組這樣做怎么樣?

五、初步了解時針一天轉兩圈

師:星期天,明明和英英發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讓我們先來聽一個電話。

師:猜一猜,兩人會不會按時見面?為什么?

小組討論:

生:我想會的。他們說好時間又說好在什么地方。

生:我想不會。有可能明明遲到了。

師:那實際情況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再來聽一個電話。

師:從剛才這件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下次和別人約會時,要說清楚是什么時候。

生:8點鐘有上午的,也有晚上的。

生:一天中有兩個8時。

課件顯示時針走一圈。

師歸納:一天里時針要走兩圈,有上午的8時,然后到了中午、下午、傍晚,又有了晚上的8時。想想,冬冬的日記上還應該補充一些什么?在下課后把它完成。

六、總結,實踐應用

(一)知識梳理

師:今天你有什么收獲嗎?

鐘表兄弟在嘀嗒嘀嗒地跑步,時間就這樣一秒一秒地過去了,再也不回來了,我們從小要珍惜時間,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二)學以致用

師:用今天新學的知識,為自己設計一個快樂星期天。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大全篇5

《認識元角分》是一年級第二冊的內容,13種人民幣的面值對學生來說并不陌生,但調查中不難發現,學生對人民幣的認識是浮淺的,而且實際生活中只認識人民幣是遠遠不夠的,認識人民幣的目的是為了會用它,體現它的社會價值,而一年級小學生又缺乏購物的社會經驗。本節課正是從學生這一原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對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做了生活化、活動化兩方面的加工,受到了明顯的教學效果,并從中滲透了愛護人民幣的教育,進行了民族精神及愛國主義教育。

1、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認識人民幣。

現代教學觀認為:教學過程的本質是活動,活動是教學的核心,是教育的基本形態。本課教學中我努力轉化學生的學習方式,創設直觀情景,引導學生認識13種不同的人民幣;創設問題情境,為13種不同的`人民幣進行分類,揭示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創設活動場境,對人民幣的換算、數人民幣,揭示不同的付錢方法和元角分的進率。學生在設計的教學活動中,主體參與、合作交流、發現探索、使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2、聯系生活,體現人民幣的社會價值。

新課程強調:課程內容不能僅僅是來自“科學世界”的內容,而必須以“生活世界”作為背景和來源,課程才能夠真正成為溝通學生的現實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橋梁。課一開始,就讓學生觀察生活中購物的場景,使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要用到人民幣。在此環節中我滲透了愛護人民幣教育,讓學生體會到人民幣是代表我們國家的貨幣,要愛護人民幣。加強了學生們的民族意識。其次,讓學生體會用多種付錢方法買東西,開拓思路,體現開放性、趣味性,找到最簡便的付錢方法,體現數學的簡潔美和實用性;最后組織學生模擬購物,利用自己手中的錢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學生在買的同時,經歷了用一定數量的錢買單一物品或多種物品、付錢、找錢的過程,使學生在活動中掌握了有關知識,提高了社會交往和實踐能力。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大全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生活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學會9+?的進位加法.

2.使學生初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并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小組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9+?的進位加法

教學難點

使學生在活動中理解湊十法的意義

教學用具

計算機、課件、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一)創設情境

1.教師談話

秋天來了,各種水果都成熟了,小動物們到果園里摘蘋果.快看,它們回來了!

出示圖片:摘蘋果

2.教師提問

(1)你能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嗎?

(2)你能提什么數學問題呢?

(二)引入課題

1.教師說明:今天我們就來重點解決“一共有幾個蘋果”的問題.

2.教師提問

(1)誰能解決這個數學問題?

(2)怎樣列式?

二、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一)動手操作

1.教師提問:“9+5”到底應該怎樣算呢?

2.動手操作

用紅顏色的圓片代替小兔摘的蘋果,用黃顏色的圓片代替小豬摘的蘋果,把自己的

想法擺一擺、說一說.

3.小組交流想法

4.教師提問:哪個小組愿意把你們的想法向大家匯報?

(二)小組討論

剛才你們用了那么多的方法解決這個數學問題,你最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三)創設情境

1.教師談話:參加采摘活動的還有許多其它的小動物,你們想看看他們的收獲嗎?

2.出示圖片:草莓、梨

3.教師提問

(1)誰能說說圖意?能提什么數學問題?

(2)怎樣解決?你是怎么想的?

4.我們今天幫助小動物解決了許多數學問題,請你觀察一下我們列出的`算式,有什么特點?

三、練習鞏固.

(一)出示圖片:算一算

小動物們還有一些數學問題想請你幫助他們解決,你愿意嗎?

(二)出示圖片:肯德基餐廳

1.經過一天的采摘活動,小動物們很餓了,他們來到了動物肯德基餐廳.請你幫助小動物選擇一份套餐(包括一份主食和一份小食品),并計算出你所選擇的套餐要花多少錢.

2.全班匯報

3.發散思維:假設現在我想任意地選取兩種食品,比如:一個巧克力圣代8元和一份薯條5元,你能幫我算算要花多少錢嗎?說說你的想法.

四、小結:這節課你們上的高興嗎?有什么收獲?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大全篇7

一、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教材第10頁“小熊購物”及“試一試”練習題。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小熊購物”的問題情境引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乘法,后加減”的運算順序,體會到數學與實際的密切聯系。

3.能正確計算有關的兩步試題。

三、教學重點:

掌握先乘法,后加減的運算順序。

四、教學準備:

掛圖,實物,課件。

五、教學流程:

(一)切入舉偶

1、出示課件,故事引入。

今天是星期日,熊媽媽領著 小熊貝貝去超市購物,超市里的東西可真多呀!小熊貝貝都看不過來,這也摸摸,那也碰碰,嘴里還一個頸地嘟囔:“媽媽,我想買這個。媽媽,我還想買那個……”最后,他們來到了超市的東南角。

2、出示掛圖,談話引入。

誰能用故事的形式說出這幅圖的圖意。

(二)對話平臺

玩中學

1、說一說。

通過看圖,獲取信息,提出問題。

(1) 同學們,請你也仔細觀察一下超市的東南角,看一看從圖中你能獲得什么信息?

(讓學生把自己所看到的說出來,教師給予鼓勵性的評價,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2) 如果你是小顧客,你想買些什么東西呢?

指名匯報。

(3) 如果只允許你買兩種食品,每種食品數量不限,你又準備買些什么呢?

指名匯報,根據學生匯報,教師可板書問題。

(此問題的設計為學生學習新知識做準備。學生上面所提出和解答的問題大多是本節課的知識點,學會后可讓學生自己獨立解決。自己提出問題再自己解答,學生回興趣濃,積極性高。)

2、算一算。

在解決問題中掌握運算順序。

(1) 仔細看圖,說一說小熊買了什么食品?

(2) 那么小熊該付多少錢呢?請你來幫它算一算。

學生獨立解答后再小組交流匯報。

(學生的解答可能回出現多種形式:有的列兩個算式分步解答;有的把兩個算式 合在一起列綜合算式解答。無論哪種形式,都必須讓學生明確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如果班中學生只有分步解答的,教師要啟發學生將兩個算式合在一起。教師可根據學生匯報把不同的三種形式進行板書。)

(3) 說一說有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什么?

(通過學生自己探索,得出運算的規律,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

(4) 教師介紹脫式計算的格式及方法。

(脫式計算的格式及運算順序是本課難點,教師在此處要多加強調,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幫助,使他們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逐步提高計算能力。)

學中做

1、 做一做。

(1) 大家真聰明。你能用所學的知識解決黑板上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嗎?

任選一題,做一做。

(2) 指名匯報。

(用所學知識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學生積極性高,興趣濃。)

2、 想一想,議一議。

通過小組探究,進一步掌握運算順序。

熊媽媽有20元錢,買3包餅干應找回多少錢?

(1) 試著做一做。

(2) 小組議一議。

(完全放手,給學生自學的空間,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解決這個問題。本題既可以用兩個算式解答,也可以合并成一個算式解答)

(3) 說一說。

結合剛才的練習,你能得到什么結論?

(引導學生根據解決問題的過程,發現既有減法又有乘法的情況下,先算乘法,再算減法。)

3、 試一試

(1) 如果用20元錢買3瓶飲料,應朝暉多少錢?

(2) 如果用50元錢買7包花生,應找回多少錢?

(通過試一試的練習,進一步鞏固含有乘減的運算順序。)

做中得

1、綜合練習。

(1) 完成試一試的第(1)題。

先認真觀察,然后說說圖意,最后列式計算。

(2) 完成試一試的第(2)題。

先說一說運算順序,然后再計算。

(3) 完成做一做的第(3)題。

(這是一題思考題,讓學生根據“小熊購物”的情境敘述算式的意思。例如30—4×5可以這樣敘述:小熊有30元錢,買4袋糖果應找回多少錢?教學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創設情境,再根據情境敘述算式的意圖。)

2、全課總結。

提問:計算乘加、乘減兩步式題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大全篇8

教學目的

1.通過自主學習,使學生能夠在經驗積累和親身體驗的基礎上體會減法的含義并且能夠應用.

2.使學生能夠在交流合作中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

3.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減法的含義是本小節的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學生能夠看圖說圖意,并能夠正確列式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一)出示圖片:金魚圖和綿羊圖

1.請你根據圖意列式

2.教師總結

(1)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個問題;

(2)當我們需要把兩部分合并在一起的時候,我們需要用加法計算;

(3)兩個數相加,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他們的和不變.

(二)教師設疑

我們知道把兩部分合并在一起我們用加法計算;如果我想:從總數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我們該怎樣計算呢?

二、學習減法

(一)看圖自主理解減法含義

1.出示圖片:主題圖

(1)請你自己想一想,這幅圖什么意思?

(2)小組內說一說

(3)你知道怎樣解答嗎?

2.全班討論

3.教師小結

當我們從總數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外一部分時,我們用減法計算.“-”記做減號.

從5個里面減去2個,還剩3個,寫作:5-2 =3

(二)反饋

1.出示圖片:做一做1

2.出示圖片:做一做2

3.出示圖片:小刺猬拿蘋果

(三)小結

當我們需要把兩部分合并在一起的時候,我們需要用加法計算;當我們從總數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外一部分時,我們用減法計算.

三、練習

(一)出示圖片:手指圖

(二)出示圖片:小鳥摘果子

(三)出示圖片:老鼠做數學

四、小結

今天我們接觸了減法,你知道什么時候運用減法進行計算嗎?今天你有什么收獲嗎?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大全篇9

1、知識目標:通過觀察、操作、討論,使學生認識前、后基本含義。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對性,能從具體的情境中正確確定“前后”。

2、技能目標:通過觀察、操作、說一說等活動,感知前后的位置關系,初步體會前后的相對性。培養探索意識和協作精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激發探索知識的積極性。

重點:通過觀察、操作、討論,使學生認識前、后基本含義。

難點: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對性,能從具體的情境中正確確定“前后”。

一、創設情境,體驗前、后

1、觀察課室,感受前、后

小朋友們,你看一看我們教室的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

2、說一說

請同座位的兩名小朋友互相說一說,自己的前面是誰、后面是誰。

3、聽口令,擺物體

文具盒放在數學書的前面,數學書放在文具盒的后面;鉛筆盒不要擺在數學的前面……

二、引導探知,體驗感悟

1、看圖講故事

課件出示《龜兔賽跑》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情景圖。誰能根據這幅圖給大家講故事?

2、說一說

學生之間互相說一說在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3、觀察、討論

請4個小朋友站一列,互相說一說這4個同學的位置。學生互相交流:----的后面是----,----的前面是----。

4、變換位置,加深理解

(1)請全班同學站起來向后轉,位置發生了什么變化?

(2)以前后兩個小朋友為一組,互相擺一擺你們的文具,然后說一說誰在前面,誰在后面。

三、實踐應用

1、隊列游戲:請幾位同學到前面來,站成一列(前后站)。你發現了什么?圍成一個圈,這樣站,你又發現了什么?

2、說一說:我們身邊有前、后的應用

四、小結: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五、板書設計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大全篇10

一. 目標

1. 體驗數學操作活動的樂趣

2. 彩操作活動中付息5以內的數數

3. 學習按數量取物

二. 準備

貼有點卡的塑料袋(同幼兒數)、串珠積木六籃、動物圖形卡1——5一套

三. 過程

(一)集體活動

1. 師以小狗開糖果店的游戲來應起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又各客人來我們班作客,你們看是誰?(小狗)

師:小狗開了一家糖果店,生意很忙,有很多的小動物來幫忙,看看是誰來了?

2.復習5以內的數數

師:這是誰?有幾只?(師逐一出示動物卡片,幼兒伸出手指點數,并說出總數)

(二)操作活動

1. 裝糖

(1) 師:來了這么多的`小動物,可是還是來不及。小朋友們愿意幫助小狗嗎?

(2) 提出要求

師:先每人拿一只塑料袋,數數上面有幾個點子,就往里裝幾粒糖,一邊裝一邊數,最后說:“我裝了×粒糖?!?/p>

(3) 師示范一次

(4) 幼兒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5) 提問:你裝了幾粒糖?為什么裝了×粒糖?

2. 送糖

(1) 師:請小朋友把糖送到糖果店的柜臺里。

(2) 提出要求

師:你有幾粒糖就放在有幾個圖形的框子里。一邊送一邊說:“我送了×粒糖?!?/p>

(3) 師示范一次

(4)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3. 結束活動

師:小狗說謝謝你們,歡迎你們到他的店里買糖吃。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大全篇11

教學內容: 蘇教版五年級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一副三角板中邊、角的一些奧秘。

2.引領學生通過畫一畫、拼一拼、轉一轉等活動方式賞玩三角板,演繹圖形與幾何世界中的角、邊、面、體的相關知識。

3. 讓學生在活動中發展數學思維能力,積累數學活動經驗,體會數學文化魅力,發現、領悟和欣賞數學的美,從而產生喜歡數學、熱愛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風箏,利用角度問題引出三角板,介紹一副三角板,揭示課題。

二、畫一畫,探索三角板畫出確定度數角的規律。

1. 用一副三角板能畫出哪些度數的角呢?

學生畫角并匯報,交流畫角的不同方法。

2. 仔細觀察這些角的度數,有什么發現?

三、拼一拼,發現三角板中邊的奧秘。

1. 利用一副三角板拼著玩。

2. 兩人合作,用兩塊同樣的三角板相同的邊重合拼圖形。

A. 用兩個含30°角的三角板拼圖形。(六種拼法)

B. 用兩個含45°角的三角板拼圖形。(三種拼法)

比較思考:同樣是兩塊三角板,為什么拼出的種數不同呢?

3. 欣賞資料,了解三角板的產生。

4. 再拼一拼,揭開三角板中邊的奧秘。

5. 四人合作,用四個同樣的三角板拼圖形或圖案。

(1)出示合作要求,學生拼圖。

(2)展示學生作品。

A. 拼出熟悉的圖形有哪些?

B. 點評有創意的圖案,解決相關數學問題。

四、轉一轉,想象三角板旋轉后形成的立體圖形。

(1)讓學生把三角板轉著玩,想象會形成什么立體圖形?

(2)交流匯報不同的旋轉方法,課件演示。

五、課堂總結。

【設計意圖】

本課是一節數學實踐活動課,是根據蘇教版數學教材中有關知識,圍繞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常用的學習工具——三角板進行挖掘和開發的教學內容。通過賞玩三角板讓學生畫一畫、拼一拼、轉一轉,回顧過去學習中有關幾何圖形的知識,了解三角板的產生及自身有關特點,還力圖挖掘有關數學思考的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水平。同時根據2011版數學新課標的精神,著力讓學生感悟數學思想,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和體會數學文化,讓學生感受到身邊到處處有數學,從而產生喜歡數學、熱愛數學的積極情感。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大全篇12

教學目標 :

1、通過動手分類整理,使學生體驗分類的過程,培養學生實際應用的意識。

2、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確定分類的標準進行分類,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教學重難點:

按不同標準進行分類

教學具準備:

電腦課件,學生每人若干學具袋。

教學過程 :

一、復習舊知,做好鋪墊。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分類[板書:分類(二)]

分類可以按什么來分?(板書:1、用途2、特征)

分類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很多實際問題,比如對我們來說最平常不過的整理書包就要用到分類。

二、整理書包——激發分類的興趣

1、讓小朋友把書包里的書本倒在桌面上,動手分一分,與學生學習生活密切相連的整理書包激發了學生動手分類的學習興趣。

2、匯報

可能有兩種分法:

(1)數學書與語文書放在一起;拼音本、寫數本、生字本……放在一起。反饋,這樣分的請舉手。

想一想,按什么來分?(書與本子不同用途)

(2)數學書與算術本寫數本放在一起;語文書與拼音本生字本等放在一起。反饋,這樣分的請舉手。

想一想:按什么來分?(數學、語文學科特征)(板書、學科)

(3)肯定學生的分類結果。

三、練一練

1、人物分類——體驗分類方法的多樣性。

(1)這兒有幾個人(課件出示)想一想可以怎么分類,說給同桌聽。

(2)誰來說一說按什么來分的?板書:(男、女)幾號是男的?幾號是女的?(板書號數)

按男女分就是按性別來分(板書)按性別分的請舉手。

(3)按大人小孩分,學法同上。

(4)還有不同的分法嗎?(有無戴眼鏡,有無戴帽、頭發顏色……)

小朋友想到了很多種分類方法真棒!

2、帽子分類——了解分類標準確定的多角度。

瞧!這是我們生活中都離不開的帽子(課件出示)請小朋友拿出學具袋里的漂亮帽子分類整理。

(1)誰愿意把結果拿上臺展示。

①按什么標準來分?(顏色,板書)分成幾類?(三類)說明分類不僅可以分成兩類,還可以分成三類,甚至更多類。

②還有其它標準嗎?(冬天戴的、夏天戴的)就是按不同用途來分。

③除了顏色、季節用途,想一想還有什么分類標準?(樣式)

(2)小結:遇到問題要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對于分類標準的確定也要從不同角度去思考。

3、狐貍大叔考考你——多角度思考分類標準,動手實踐分一分。

(1)獨立圖形分類

①狐貍大叔聽說小朋友學會了分類,帶來4個圖形(課件出示)想請小朋友幫忙分類。請小朋友拿出圖形學具袋,想一想有幾種分法都動手分一分。

②匯報:你想出的各種分法。

③展示不同分法提問:按什么標準進行分類?(板書:大小、形狀……)

(2)合作車子分類

①連精明的狐貍大叔都夸小朋友很聰明,它又拿出一組車子考考小朋友怎么分類,這回同桌合作分類,商量有幾種分法,動手分一分。

②請幾桌派代表上展示,并解釋自己的分類情況。

(可能出現的分類:按顏色、按機動車非機動車、按輪子個數、按用途……)

小朋友能從不同角度思考確定分類標準真棒!

四、小組游戲分鉛筆——將知識技能延伸到課外,拓展思維。

現在我們來玩個“比一比哪組分法多”的游戲。請給我們的好朋友鉛筆分類,看哪一組的分法多。

讓幾組上來展示,解釋。

(按筆蕊顏色〈用途〉、按外殼顏色、按粗細、按長短……)

五、談話——將知識技能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

想一想平時生活中什么事用到分類,舉個例子說一說。

六、總結

今天大家學習有什么收獲?分類可以按什么標準進行?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大全篇13

教學目標  1、學會列式解答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的問題,并理解算理。

2、初步學會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

教學準備

課件、珠子

教學過程:

(1)課時

一、創設情境

1、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

生:珠子。

師:這里有幾種顏色的珠子?

生:兩種,紅色和黃色

師:猜,哪種顏色的珠子多?

學生猜。

師: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到底是誰多?

生:數一數

生:擺一擺

師:怎么擺?

(指名演示)——“同樣多”

二、探究新知

1、12個紅的,8個黃的

師:現在呢?(紅的多)

那紅色的比黃色的多幾個?

生:多4個

師:你怎么知道?

生:用一小棒分開(指名演示)

師:現在能一眼看出來紅色的比黃色的多幾個嗎?

生:能

師:怎么看出來的?生說

師:你看,這個時候紅色的分成了幾部分?

哪兩部分?

(和黃色一樣多的這部分及多出來的這部分)

師:誰聽明白了?

生重復說

師:那你看,把這些一樣多的拿走,剩下來就是比黃色的多的幾個。

生2:也可以算一算12-8=4(老師板書算式)

通過剛才的擺一擺,我們知道了:從紅色珠子里拿走和黃色一樣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黃色多的部分,就可以用減法計算。

2、下面我們來擺一擺,小朋友袋子里的`珠子,哪種顏色的多。

學生操作。

展示反饋:你哪種顏色的珠子多?多多少?算式怎么列?你是怎么想的?

哪種顏色的珠子少?少多少?算式怎么列?你是怎么想的?

3、比較

求……比……多幾與求……比……少幾有什么關系?(小組討論。)

小組匯報討論結果:只是問的角度不同,意思一樣。因此都用相同的方法計算。

4、揭題

師:同學們真聰明!這就是今天我們學習的新知識: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的問題。板書課題: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

三、鞏固深化

1、松鼠弟弟說我有20個松果,松鼠哥哥說我有25個,松鼠哥哥的松果比弟弟多幾個呢?誰能把式子列一列。

25-20=5(個)

2、小女孩有34本連環畫,小男孩有30本,小男孩比小女孩少幾本?

34-30=4(本)

還可以提什么數學問題?

3、P74T1

4、這是一個班里4個小朋友的作業情況,從中你獲得了什么信息?

根據這些信息,你知道了什么?

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四、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大全篇14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教科書第46頁的內容以及“做一做”和練習十的第1題。

學情分析:

學生是在學習了6—7的認識和加減法基礎上進行本節課學習的,對于教材提供的情境學生理解起來不會感到困難,但對用數學符號表示條件和問題會有困惑。因為教材中出現的的大括號和問號,學生學還是第一次接觸,將用語言描述的情境和數學符號結合起來理解,會造成學生的思維障礙,教師應把這里作為一個教學突破口。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大括號和“?”號,會選擇正確的計算方法解答。

2、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

教學難點:

通過圖畫情境和數學符號來理解題意。

教具準備:

掛圖、課件

教學策略: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6、7解決問題”時,讓學生先觀察圖意,不要求他們編題,只要說出圖里有什么,大括號和“?”號分別表示什么,怎樣計算,再讓學生列出算式,最后讓學生說出算式中的每一個數分別表示什么。讓學生完全明白自己列算式的理由,可以檢查自己列的算式符不符合題意,這樣可以大大降低學習難度,從而讓學生學得輕松、學的有效。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比比看,誰更棒。

1、課件出示(7以內數加法算式)

2、課件出示(主題圖)

今天,小兔要請我們用數學知識來幫它們解決問題,大家樂意嗎?那我們趕快行動吧(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二、探究新知

小朋友,我們來看看小圖遇了什么數學問題?(課件出示圖)

1、引導觀察,提出問題

請同學們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畫面,你能找到哪些數學信息?(指名回答)(左邊有4只小兔,右邊有2只…)

小朋友接著看,這里還有兩位新朋友,知道它們叫什么名字嗎?

2、初步認識大括號和問號。

①出示“︸”和“?”。(說明:“大括號”表示讓我們把兩邊的兔子合起來,下面加一個“?”表示讓我們求出一共有多少只兔”。)

②同桌探討新符號的名字、意義。

③學生匯報研究符號的`情況。(指名回答)

④小結:大括號表示把左邊4只和右邊2只合起來(師邊說邊做手勢),下面的“?只”就表示讓我們求出一共有多少只兔,小朋友也來說說,邊說邊做動作。

⑤指名說圖意

誰來說給大家聽(指名回答)。

誰能完整地說說圖上告訴了什么?要求什么?(指名邊說邊做動作)。

3、列式解決問題(板書:怎樣解答)

①用什么方法算?為什么?(指名說說)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4+2=6(只)

②因為是要把兩邊的小羊合起來(教師做手勢),所以用加法來算。那算式中的4、2、6各指什么?(指名說說)

③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進行檢查的?(同桌討論或小組討論后,指名說說。)

④左邊有4只就寫4,右邊有2只羊就寫2,再來看得數是不是6只,同學們按照這樣的順序來檢查,我們就不是小馬虎了。好,讓我們一起來口答(師板書:一共有6只)。

⑤小結:現在大家跟著老師來回憶剛才解決問題的時候,經過了哪幾個步驟?(先看圖里有什么,找出數學信息和要求的問題,然后再進行列式解答,并進行檢查,最后別忘了口答。)(師逐一步板書:解決問題的主要步驟)

三、鞏固練習。(課件出示)

1、獨立完成例題。(師生集體訂正)

2、第46頁“做一做”

3、練習十的第1題。

4、我來當小老師,指名說一說,師生集體訂正。

四、全課總結:小朋友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大全篇15

教學目標:

1、結合調查班里同學的生日在什么季節,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進一步獲得統計活動的經驗。

2、根據統計圖回答簡單的問題,并對不確定現象進行簡單的推測。

3、培養學生善于提出問題以及分析、比較和推理的`能力。在統計過程中滲透概率的思想。

教學重點:

讓學生體驗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

教學難點:

1、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換自己的想法。

2、體驗調查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準備:小黑板、學具卡片

教學理念:

統計與概率以學生的生活實際經驗為主,從學生感興趣的主題出發,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和統計素養。了解并能敘述所呈現的數字與圖表的意義,也能運用統計表能夠相互溝通和交流。我從引導學生經歷統計過程到自主參與統計,用自己的方法進行數據調查,體驗調查方法的多樣化,從中獲得統計數據的經驗,并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回答問題和做出猜測,進一步體會統計的意義和必要性。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播放《生日歌》。

師:同學們這是一首什么歌曲呀?

生:這是《生日歌》。

師:這是我們在過生日的時候最喜歡聽的一首歌。那同學們還記得你的生日嗎?快來說說。

生自由發言,師追問最后一名同學:“那你知道你的生日在哪個季節么?(8月6日)”

生:我的生日在秋季。

師:他說他的生日在秋季?看起來同學們對一年四季月份的劃分還不是很清楚,為了幫大家區分四季,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首兒歌:出示兒歌

二、四、五月春天來,燕子含泥柳條擺。

六、七、八月夏天到,綠樹成蔭葉兒茂。

九、十、十一秋天來,農民豐收樂開懷。

十二、一、二冬天到,樹兒樹兒戴雪帽。

師:邊齊讀兒歌,看誰能又快又準地記住哪幾個月是春、夏、秋、冬季。

師:通過剛才讀兒歌,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二、四、五月是春季;六、七、八月是夏季;九、十、十一月是秋季;十二、一、二月是冬季。

師:同學們真是善于思考,剛才發言的同學現在知道自己的生日在哪個季節了吧!那其他同學知道自己生日的月份在哪個季節了么?

生:知道了。

師:可是老師現在想知道我們班的同學哪個季節過生日的人數最多?我該怎么辦呢?快來幫老師想想辦法?

(這一問題情境的創設調動了學生的內在知識沖突,誘發了學生探索知識的熱情,使學生體會統計的必要性。)

生:老師我建議你來數一數。

生:我建議老師去調查調查。

師:你們的主意真不錯,這節課我們就一同來調查一下全班同學生日的季節情況。板書課題:生日

二、調查統計

師:現在請同學們拿出第一張學具卡片,上面有四個季節,請你把自己生日的季節用圓圈圈出來,然后交給你前面的同學。

生收學具卡片。

師:這是我們調查的結果,現在我們要把這些結果記錄在黑板上,想一想以前我們都學習了哪些記錄符號呢?

生:有圓圈。

生:有三角。

生:有打對號和寫正字的方法。

師:那哪種方法最簡單、快捷、又清楚呢?

生:用寫正字的方法最簡單、快捷又清楚。

師:那我們現在就用寫正字的方法來記錄這些數據。

師:老師和四名記錄員分別記錄四個季節的數據,再找一名唱票員來唱票,注意語速要慢,還要找兩名監票員,一名收集唱票員讀完的數據,另一名同學看他讀的是否準確。其他同學和老師的任務是一樣的,就是仔細觀察和認真傾聽,看四名記錄員記錄的是否準確無誤。下面我們就開始記錄:

師:記錄完成了,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記錄的結果是否正確。

師:現在我們能不能算一算我們一共調查了多少名同學?

生:我們一共調查了52名同學。

師:我們班的同學一共有52名正好和我們調查的結果想吻合,說明同學們在調查的過程中非常認真,沒有多余的,也沒有遺漏的?,F在,請同學們根據剛才記錄的結果,迅速打開書90頁,完成中間部分的涂一涂。完成后,同桌認真檢查。

生:完成統計圖。

三、繪制并分析統計圖。

師:哪位同學愿意把你繪制的統計圖拿到前面來讓大家欣賞欣賞?(找一名同學)

師:對照自己的統計圖,看一看這名同學繪制的準確嗎?涂得怎么樣?

生:他涂得很準確,而且很美觀。

師:那同學們把自己的數學書合上,一同來看前面的統計圖??戳私y計圖你們能不能幫老師解決開始老師提出的哪個季節過生日的人數多的問題呢?

生:老師我能解決,春季過生日的人數最多。

師:謝謝你,幫老師解決了問題,那你們還能通過統計圖發現其他的問題么?

(此環節主要是鼓勵求異思維,大膽創新精神,培養人人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根據統計圖自由發言。

師:同學們表現的真不錯,能通過統計圖發現這么多問題,那么假如我們班新來一名同學你能猜到他有可能在哪個季節過生日嗎?

生1:我猜他可能在夏季過生日。

生2:我猜他可能在冬季過生日。

生3:我猜他可能在春季過生日。

師:新來的同學加入到我們的集體當中,也是咱們大家庭中的一員,那你能不能根據我們統計的數據猜一猜他最有可能在哪個季節過生日嗎?

(此環節教學進行可能性的滲透,培養學生數學猜測意識)

生:我猜新來的同學最有可能在春季過生日。

師:還有不同意見嗎?

生:我猜他最有可能在夏季過生日。

師:有沒有同學和他的想法一樣?沒有人舉手,看起來你現在是勢單力薄了。

師:現在有兩個不同觀點,那請猜新來同學夏季過生日的同學你來說說你為什么這樣猜?

生:我猜他在夏季過生日,沒有什么理由,只是覺得夏季很美!

師:猜新來同學春季過生日的同學你能用你的理由說服剛才的這名同學么?

生:我猜新來同學春季過生日是因為他也是我們集體中的一員根據我們班調查的結果春季過生日的人數最多,所以我猜他過生日的季節最有可能在春季。

師:他說得有道理嗎?(有)他由人數最多這個信息,做出了合理的推測,看來你真是個善于思考的學生,將來一定能成為一個小小的數學家。請注意他說的時候有個詞用得非??茖W,你發現了嗎?

生:“可能”

師:你很善于抓住學習的重點,“可能”這個詞很值得研究。在哪個季節過生日都有可能,但春季過生日的人數最多,所以在這個季節過生日的可能性就較大,可能性較大并不意味著一定在這個季節,剛才有位同學說人少的季節過也是有可能的。看來數學真的值得我們去專研。

四、體驗調查方法的多樣化。

師:同學們我們剛才用寫紙條的方法調查了全班同學過生日的季節,那除了寫紙條的方法你還有其他不同的方法嗎?

生:老師我們可以用舉手的辦法。

生:我們可以用站排的方法。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大全篇16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在具體的活動中,讓學生體驗上下的位置關系,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能力目標:確定物體上下的位置和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初步培養學生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

情感目標:初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能確定物體上下的位置和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文試表述

教學難點:讓學生體驗上下位置的相對性。

教具準備:喜洋洋的貼圖,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從貼臉游戲,引入課題。

1、師:同學們,今天陳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朋友,瞧:

(課件出示喜洋洋圖片)

2、出示喜洋洋圖片1。

問:你們覺得這兩個喜洋洋有什么不同?

3、學生講,老師貼。

4、學生觀察,兩者間有什么關系?

5、引入課題,喜洋洋為了感謝大家幫它找回了鼻子和嘴巴,現在給我們當導游,帶我們一起去游玩,在生活中去學習上下位置關系。板書:上下。

二、理解上下,培養空間觀念。(重點)

出示主題圖,這是我們學習的第一站,南京長江大橋,圖中有什么交通工具呢?

學生觀察。

1、初步體會上下位置關系

出示汽車和火車,你能說說它們的位置關系嗎?

引導,誰能完整的說一說,誰在誰的上面?誰在誰的下面?

2、詳細體會上下位置關系

出示火車和輪船,你能再說說它們的位置關系嗎?

引導,誰能完整的說一說,誰在誰的上面?誰在誰的下面?

小結:在位置關系不變時,對于兩個物體,上下位置關系是絕對的。

2、體會上下位置關系的相對性(難點)

出示汽車、火車、輪船,你能說說它們的位置關系嗎?

引導,一會說火車在上面,一會又說火車在下面。對嗎?

同桌討論。生回答。

小結:對于三個物體來說,參照物不同,上下位置關系也會不同。例如:火車對汽車來說,火車在汽車的下面?;疖噷喆瑏碚f,火車在輪船的上面。

三、創設活動,加深理解,促進情感體驗

(1)擺一擺

現在,喜洋洋帶我們來到第二站教室。

將你的數學書擺在課桌的上面,然后將你的文具盒放在數學書的上面,再從文具盒里拿出一支鉛筆放在文具盒的上面。

并說說,誰在最上面?誰在最下面?

(2)同桌合作擺一擺,說一說。

生操作,師巡視。

(3)寫一寫。

四、鞏固理解、增強應用意識。

1、游戲,喜洋洋做,學生跟著做。

游戲兒歌:上上下下

咕嚕咕嚕咕嚕咕嚕向上爬,(雙手握拳相互繞圈從下往上至頭頂)

咕嚕咕嚕咕嚕咕嚕向下滑。(雙手握拳相互繞圈從上往下至腳面)

太陽出來了, (雙手在頭兩側伸直打開,手心向前)

花兒也對我咪咪笑。 (手腕靠攏在下巴處做花朵狀微笑點頭)

上,下, (雙手伸直上舉,再彎曲至耳朵旁)

上,下, (重復上面動作)

休息一下。 (雙手在臉側做睡覺狀)

2、第三站,動物器材室。

3、第四站,喜洋洋的房間。

4、第五站,回到教室。

聯系生活,叫學生觀察所處的教室,有哪些物體存在著上下位置關系。

五、小結。

今天,喜洋洋帶我們游玩了這么多地方,你收獲了什么?觀察所處的教室,比如,講臺和黑板,第一小組和第二小組間存在哪些位置關系?這是我們后面幾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大全篇17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第一冊第46、47頁,練習十第1、4題、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6、7的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集中安排了一組以“金色的秋天”為題的“用數學”的內容、教材在這里出現了大括號“”和問號“?”,并用大括號表示把兩部分合起來,用問號表示要求的問題、教材第一次出現這種形式的內容,它是一種用情境圖反映的數學問題,有利于學生將所學數學知識同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并在生活中去發現數學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發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知道大括號表示把兩部分合起來,問號表示要求的問題、會根據條件和問題之間的關系選擇適當的方法算出要求的問題、

2、方法與過程:借助生活情境,引導學生用嘗試、合作、探究的方法理解加法、減法的含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親身經歷用6、7的加減法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數學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使學生受到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教育、

教學重點:

讓學生學會觀察畫面,理解畫面內容,選擇有用條件和恰當的方法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列減法算式計算的問題、

教學方法:

先試后導——嘗試學習

學習方法:

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

教具學具:

課件,圖片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新

1、談話:今天,小白兔的爸爸和媽媽要帶他們的小孩到野外采蘑菇、大家請看!(出示課件)

2、讓學生描述圖的意思、

3、大家說得很好!它們要請我們用數學知識幫他們解決問題,你們能行嗎?(揭示課題)

二、嘗試自學、發現問題、

1、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理解解決問題中知道什么,求什么的意思、

提問:“圖里告訴了我們什么?”

教師畫括號、在括號下面加寫“?只”、邊畫邊說明:“括號表示讓我們把兩群小兔合起來,下面加一個‘?只’表示讓我們求出一共有多少只小兔、”

提問并指名回答

“括號表示什么?”

“‘?只’表示什么?”

“誰能完整地說出圖里告訴了什么?求什么?”指定兩、三名學生回答、

“怎樣列式計算?”填在書上、

“為什么用加法計算?”(要把4只和2只合起來,求一共有多少只,用加法、)

2、教師出示教科書第47頁上的青蛙圖、

讓學生仔細看圖,想一想圖里告訴了什么?求什么?分組討論,然后回答、

提問:“括號下面寫著‘7只’表示什么?”(一共有7只青蛙)“在荷葉上的青蛙上面寫著‘?只’表示什么意思?”(求在荷葉上的青蛙有幾只、)

“那么圖里告訴了什么?”“求什么?”分別指名回答、“誰能完整地說出來?”指定三、四名學生回答、

“怎樣列式計算?”填在書上、

“為什么用減法?”(要從7只里去掉2只,求剩下幾只,用減法、)

三、嘗試探索,解決問題

1、小組討論,解決問題(練習十第1題)

①說一說

師:這個問題怎樣列式解決?

請先自己想想用什么方法列式,然后四人小組互相說一說、一人說時,其他人要認真聽,要勇敢說出自己的想法、

②師:哪個同學愿意把算式寫在黑板上?并說說你們的想法、

師小結:同學們真了不起,通過自己嘗試就知道什么時候用減法來算、老師真替你們高興、

2、嘗試探究、解決問題(練習十第4題)

①我們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誰能把圖意說出來?

②嘗試探究、獨立解答

你能嘗試著解決這些問題嗎?

③匯報交流、歸納方法

誰愿意把你列的算式展示給大家看,并說說你的想法?

四、嘗試歸納、整合提高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掌握了那些新的學習方法?能和大家說說嗎?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大全篇18

【教學目標】

1.在觀察公園路線圖、公交車站牌、城市平面圖等活動中,認識路線圖,并會運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線。

2.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3.在觀察、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運用生活經驗幫助思考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1.認識路線圖,會運用方位詞語描述行走路線。

2.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綜合性很強的實際問題(如學會看城市交通圖、平面圖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復習導入

教師出示動畫“做一做怎么走”。

1.小紅從家向東走了120米,又向()走了()米到游泳館?

2.說一說,小紅、小蘭、小明上學的路線?

3.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師:認識路線在日常生活中是很重要的,現在,我們就來學習一下生活中我們最常用的“公交路線圖”

二、教學公交路線圖

這里是一張1路公交路線圖。我們的目的地是動物園

提問:

1.1路公交車是從火車站開往哪里的?經過了哪幾個車站?

2.王老師要從火車站到醫院,有幾站地?

小結:我們在乘車的時候,首先要了解車的行駛方向,然后根據需要,正確的選擇乘幾路公交車和下車地點,現在你知道我們改乘哪路車了吧!

3.學生討論,回答相應問題。

小結:除了公交線路圖,有時我們到某個地方旅游的時候,總是要先看看游覽的路線圖,要游玩什么景點,怎樣走才能不走重復的路線,路線圖都會告訴我們,因此認識路線圖十分重要!

三、認識方位圖

師:老師這里有一張中國地圖,出示動畫“中國一些地區方位圖”

你知道成都在我們的哪個方向嗎?教師將方位標放在北京的位置,讓大家看成都的方位。

學生自己試著標注一些地區的方向。

四、總結

這節課你都學習了什么,你掌握了嗎?

6942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全自动贴标机-套标机-工业热风机-不干胶贴标机-上海厚冉机械 | 石膏基自流平砂浆厂家-高强石膏基保温隔声自流平-轻质抹灰石膏粉砂浆批发-永康市汇利建设有限公司 | 云南成考网_云南成人高考报名网 粤丰硕水性环氧地坪漆-防静电自流平厂家-环保地坪涂料代理 | 珠海白蚁防治_珠海灭鼠_珠海杀虫灭鼠_珠海灭蟑螂_珠海酒店消杀_珠海工厂杀虫灭鼠_立净虫控防治服务有限公司 | 骁龙云呼电销防封号系统-axb电销平台-外呼稳定『免费试用』 | 【北京写字楼出租_写字楼租赁_办公室出租网/出售】-远行地产官网 | 小型高低温循环试验箱-可程式高低温湿热交变试验箱-东莞市拓德环境测试设备有限公司 | 英国雷迪地下管线探测仪-雷迪RD8100管线仪-多功能数字听漏仪-北京迪瑞进创科技有限公司 | PSI渗透压仪,TPS酸度计,美国CHAI PCR仪,渗透压仪厂家_价格,微生物快速检测仪-华泰和合(北京)商贸有限公司 | 路面机械厂家 | 铝机箱_铝外壳加工_铝外壳厂家_CNC散热器加工-惠州市铂源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气动隔膜泵厂家-温州永嘉定远泵阀有限公司| 专业甜品培训学校_广东糖水培训_奶茶培训_特色小吃培训_广州烘趣甜品培训机构 | 非小号行情 - 专业的区块链、数字藏品行情APP、金色财经官网 | 办公室家具公司_办公家具品牌厂家_森拉堡办公家具【官网】 | 泰安塞纳春天装饰公司【网站】| 船用烟火信号弹-CCS防汛救生圈-船用救生抛绳器(海威救生设备) | 专注提供国外机电设备及配件-工业控制领域一站式服务商-深圳市华联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提升海外网站流量,增加国外网站访客UV,定制海外IP-访客王 | 浙江自考_浙江自学考试网 | 深圳富泰鑫五金_五金冲压件加工_五金配件加工_精密零件加工厂 | 内窥镜-工业内窥镜厂家【上海修远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 jrs高清nba(无插件)直播-jrs直播低调看直播-jrs直播nba-jrs直播 上海地磅秤|电子地上衡|防爆地磅_上海地磅秤厂家–越衡称重 | 长春网站建设,五合一网站设计制作,免费优化推广-长春网站建设 | 板框压滤机-隔膜压滤机-厢式压滤机生产厂家-禹州市君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SEO网站优化,关键词排名优化,苏州网站推广-江苏森歌网络 | 净气型药品柜-试剂柜-无管道净气型通风柜-苏州毕恩思 | 称重传感器,测力传感器,拉压力传感器,压力变送器,扭矩传感器,南京凯基特电气有限公司 | 除湿机|工业除湿机|抽湿器|大型地下室车间仓库吊顶防爆除湿机|抽湿烘干房|新风除湿机|调温/降温除湿机|恒温恒湿机|加湿机-杭州川田电器有限公司 | 辐射仪|辐射检测仪|辐射巡测仪|个人剂量报警仪|表面污染检测仪|辐射报警仪|辐射防护网 | 螺杆式冷水机-低温冷水机厂家-冷冻机-风冷式-水冷式冷水机-上海祝松机械有限公司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_IC China_半导体展_集成电路博览会_智能制造展览网 | 酒万铺-酒水招商-酒水代理 | 成都珞石机械 - 模温机、油温机、油加热器生产厂家 | 车载加油机品牌_ 柴油加油机厂家 | 304不锈钢无缝管_不锈钢管厂家 - 隆达钢业集团有限公司 | 螺旋叶片_螺旋叶片成型机_绞龙叶片_莱州源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药品冷藏箱厂家_低温冰箱_洁净工作台-济南欧莱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官网 | 实木家具_实木家具定制_全屋定制_美式家具_圣蒂斯堡官网 | 三佳互联一站式网站建设服务|网站开发|网站设计|网站搭建服务商 赛默飞Thermo veritiproPCR仪|ProFlex3 x 32PCR系统|Countess3细胞计数仪|371|3111二氧化碳培养箱|Mirco17R|Mirco21R离心机|仟诺生物 | 济南展厅设计施工_数字化展厅策划设计施工公司_山东锐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