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數(shù)學教案 > 二年級 >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表格

時間: 新華 二年級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預測和解決問題,從而更好地應對突發(fā)情況。那要怎么寫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表格呢?這里提供一些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表格,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表格篇1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正方體,認識正方體的面、棱和頂點。

2.能夠動手制作正方體的模型。

3.培養(yǎng)探究能力、歸納能力、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長方體和正方體、生活中的實物(長方體和正方體),小正方體若干塊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

(一)復習正方體和長方體的基本特點

1.分類:媒體演示

2.初步認識:頂點、棱、面

生操作:頂點,手指點一點

棱,手指畫一畫

面,手掌摸一摸

(二)比較中引入

1.辨析:正方體和長方體的異同點

出示表格,填一填

2.小結并板書:長方體和正方體一樣都有8個頂點,12條棱,6個面。

二、探究正方體的面和棱的特點

1.導入:長方體和正方體也有各自的特點,填表。

2.探究

師:我們下面來重點研究正方體的頂點、棱和面的特點。

(1)猜想:搭一個正方體需要幾個小球,幾根小棒?

(2)思考:同桌互相說說準備怎樣搭?

(3)驗證:動手操作

(4)交流

口答要求

①我選用了()根小棒,()個小球來搭。

②這些小棒是()。

③我先搭(),再搭()。

(5)媒體演示:搭正方體的過程。

(6)小結并板書:我們可以用8個小球,12條一樣長短的小棒搭一個正方體。

想一想:8個小球就相當于這個正方體的什么?小棒相當于正方體的什么呢?

3.提高

(1)出示:要搭成正方體,還缺幾個小球?幾根小棒?

(結合學生的回答,可以出示完整的模型和殘缺的模型比一比)

(2)出示:1個小正方體

①猜想:至少用這樣的幾塊小正方體可以搭成一個大正方體?

②小組合作搭一搭。

想一想:這個圖形是正方體嗎?為什么?

③交流:用()塊小正方體搭成了一個較大的正方體?

(3)描一描:把正方體的每個面在白紙上描一描,看看是什么圖形?有什么關系?

三、練習提高

1.填空

(1)正方體有()個面,每一個面都是()。每個面都有()個直角。

(2)用小棒和小球搭一個正方體,一共需要()根同樣長的小棒,()個小球。

2.下面哪些圖形是正方體?

說說:為什么(2)、(3)號圖都不是正方體?

3.下圖中,要想搭一個正方體還需要多少個小球?多少根小棒?

師:試一試把這兩個正方體補畫完整。

4.總結:今天學習了什么新知識?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表格篇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自己觀察、感知線段,體驗線段的兩個特征:直的和可度量。

2、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學會量線段、畫線段的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識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教學重難點:

學生學會量線段、畫線段的方法。

教學用具:

刻度尺,各種彎的、直的實物若干,如:牙膏盒、吸管、繩子等。

教學過程設計:

一、情境引入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英勇的消防員叔叔為了搶救國家、人民的生

命財產(chǎn)時都是爭分奪秒,刻不容緩的,當每次接到任務時,為什么他們都是從高高的鐵管上滑下來而不是走樓梯呢?(比較快)為什么從鐵管滑下來比走樓梯快呢?

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類似這樣的事例還很多,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觀察體驗,探究新知

1、感知線段的直

師:請拿出袋里的東西看一看、摸一摸,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觀察準備好的牙膏盒、藥盒、直的曲的吸管、鉛筆、繩子、鐵

絲等。

學生匯報。

師:你覺得桌子上哪些東西是直的?

學生迅速找出自己認為是直的東西。

師:請大家互相堅持誰拿對了,誰拿錯了,并且互相糾正。

2、感知線段的兩個端點

師:請同學們再看一看,摸一摸那些直的東西除了直以外,你還發(fā)現(xiàn)什么?

學生自由發(fā)言。

師:假如從鉛筆的任意一端開始,摸到鉛筆的另一端,我們就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個點,把另一端也看作一個點,我們把這兩個點叫做端點。像書本的邊、直的吸管那樣都有兩個端點。

3、從實例理解線段

師:請同學們在練習紙上按自己的想法把沒兩點連結起來。

教師在黑板出示:

學生操作,指名把黑板上的兩個點用線連起來。

師:同學們畫的這些線都有什么特點?

學生匯報。

師:大家說得好,請同學們看看、想想教科書第頁“做一做”的圖下面那句話和三條線。

小結:我們就把像課本第5頁中間的圖叫線段,線段都是直的、有兩個端點。比如書本的邊、盒子的邊、鉛筆、直的吸管都可以看作是線段。

學生找出身邊的“線段”,并說一說、評一評。

4、量線段和估線段

師:線段可以量度嗎?

讓學生量一量課本第頁上面線段的長度,并說說量法。

小結量法:先把尺子上的0刻度對準線段的左端,再看右端對著刻度幾,就是幾厘米。

教師出示橫、豎兩條同樣長的線段,請學生估計這兩條線段哪條長、哪條短或者同樣長呢?

學生自由發(fā)表想法。

學生通過用尺子量度,發(fā)現(xiàn)這兩條線段是一樣長的。

小結:不太長的線段通常用厘米和米可以量出它的長度。而生活中的線段有時需要估計一下,有時又要通過實踐來得出正確的結論。另外,同樣出的兩條線段,往往人們會覺得豎放比橫放長,這是視覺的誤會,同學們在生活中要注意這個問題。

5、畫線段

教師讓學生用手勢表示3厘米大約有多長。

學生嘗試畫3厘米長的線段,并說出畫法。

讓幾個學生演示怎樣畫線段,大家評價哪種方法好。

學生操作后匯報。

請方法好的學生再演示一遍,并邊畫邊說。

教師出示斷了3厘米多的斷尺讓學生討論:怎樣用這把斷尺畫出3厘米出的線段?

小組討論,試畫。

小組派代表匯報。

師:刻度尺有不同的標記方法,只要掌握畫法就能準確畫出線段。

三、聯(lián)系生活,拓展延伸

1、下圖有四個點,每兩點之間畫線段。

2、想一想,下面是小明從家到學校路線圖,你認為走哪條路最近?

師:你們明白消防員叔叔為什么一接到任務后馬上從鐵管滑下來,而不走樓梯了嗎?

生活中運用這個原理的例子還有很多,你們能說說看嗎?

四、總結

師: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五、課外作業(yè)

完成第5頁的做一做,用卷尺量一量周圍環(huán)境,量跳遠距離。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表格篇3

教學目標

1、在豐富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編制4的乘法口訣,記住4的乘法口訣,并運用其進行計算、解決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想像、記憶、思考、推理方面的能力。

3、通過“說一說”的活動體驗數(shù)學知識與周圍事物的密切聯(lián)系;通過“數(shù)學游戲”培養(yǎng)學生積極探求規(guī)律和不怕困難的優(yōu)秀品質(zhì)。

教學重難點

重點:4的乘法口訣的編制、記憶和運用。

難點:“數(shù)學游戲”找規(guī)律,走迷宮。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小棒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小熊真能干,今年它種的紅果又豐收了。這一天,小熊要用紅果做成冰糖葫蘆招待客人呢!并且把它用竹棒串成串。

出示“小熊請客”主題圖,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每4個紅果做成一串糖葫蘆。

師:小熊在串紅果的過程中,遇到了一個問題?哪個小朋友來說一說?

指名回答。讓學生讀一讀書上小熊的問題:“9串需要多少個紅果呢?”

師:聰明的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幫助小熊解決一下它的問題。

二、操作活動。

1、擺一擺,數(shù)一數(shù)。

(1)學生取出學具袋中的實物紅果(或圓片、花朵、小棒等)邊擺邊數(shù)。

(2)學生介紹自己擺的過程和結果。

(3)對照著9串紅果圖,輪流讓學生用上面的方法加一加。

學生如果還有其他方法,也讓他說一說。比如說列出加法算式計算等等。反復數(shù)過幾次后,再完成“填一填”。

2、想一想,填一填。

師:剛才同學們數(shù)得真不錯。現(xiàn)在這里有一張統(tǒng)計表(出示統(tǒng)計圖),你能填一填嗎?

(1)觀察統(tǒng)計表。

師:首先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張表格里的各個數(shù)表示什么?誰知道1表示什么?2、3……9串。

師:也就是說,第一行的數(shù)字表示“紅果有幾串”,對嗎?

師:那下面的4又表示什么呢?

它表示幾串紅果4個?請完整的說一說。

那么2串紅果幾個填在哪里呢?

(2)讓學生填統(tǒng)計表。

師:你能根據(jù)剛才數(shù)紅果的結果,獨立把這張表格填完整嗎?

(3)交流結果。

指名表格中的4提問:這是幾個4?

師:那8個里面有幾個4呢?

你能接著往下說嗎?

讓學生依次說一說,從而加深印象。

三、寫乘法算式,編口訣。

1、寫出乘法算式。

(1)問:1個4可以寫成哪兩個乘法算式?

(2)那你能根據(jù)剛才講的幾個幾,依次寫出乘法算式來嗎?

(3)教師激勵并引導學生寫出所有的乘法算式。

2、啟發(fā)學生獨立編寫口訣。

(1)師:你能自己獨立編寫出4的乘法口訣嗎?

(2)學生獨立編寫,教師巡視。

(3)全班交流編寫好的口訣。

指名學生說出自己編寫的口訣,教師加以歸納、總結。全班齊聲朗讀,初步熟悉4的.乘法口訣。

四、記憶口訣。

1、自由記憶口訣。

師:大家已經(jīng)編寫出了4的乘法口訣。現(xiàn)在你能當堂把它背誦下來嗎?

2、讓學生按順序背誦4的乘法口訣。

3、倒著背。

4、開火車。(倒著背,順著背)

5、對口令。

6、引導學生思考:有時忘記了某句乘法口訣,在計算時該怎么辦?

7、說一說。

師:學了4的乘法口訣,請你利用它們來說一說。(引導觀察書上的“說一說”,使學生弄清題目要求。)

弄清“說一說”的要求后,小組內(nèi)由組長組織同學說一說。

“一張桌子4條腿,2張桌子8條腿,3張桌子12條腿……9張桌子36條腿。”

8、全班交流。用對口令的形式。對口令時,還可交順序打亂來說。范例如下:

師:2張桌子

生:8條腿。

師:4張桌子

生:16條腿。

五、綜合練習。

1、連一連。

引導學生看清圖意。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題目的要求是連一連,你知道連什么嗎?

學生觀察畫面后回答:每只動物的身上都有數(shù)字,氣球上的算式等于哪個數(shù),那只氣球就是哪個動物的。

學生獨立完成連線。

完成后全班交流,并指名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2、完成第2題。

獨立完成。

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說一說你用了哪句乘法口訣。

3、第3題。

學生獨立思考,填算式。

交流時,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列出算式來的。

表揚積極發(fā)言的學生,可以再請個別學生說一說算式表示的意義。

六、數(shù)學游戲

1、讀題:找規(guī)律,走迷宮。

2、分析題意:

觀察圖,讓學生說一說這道題要做什么,怎么做。

師:請小朋友觀察一下圖。圖上有誰?它準備做什么?

再引導學生指出入口與出口(兩個箭頭分別所指的)。

師:你能幫助小鳥尋找走出迷宮的路線嗎?

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后再找規(guī)律,從而尋找走出迷宮的路線。

3、獨立計算,小組合作找規(guī)律,畫出路線。

4、集體交流。說一說小鳥該怎樣走出迷宮。請個別小組報告一下本小組的結果。

七、小結。

熱心而聰明的小朋友們,今天你們成功地為小熊和小鳥解決了它的問題,并且學會了4的乘法口訣。回家再把4的口訣背給家長聽聽。

八、作業(yè)

選用課時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表格篇4

學習內(nèi)容:教科書p40

學習目標:

1、使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點,并能從生活中找到直角。

2、通過探索、嘗試掌握直角的畫法。

3、培養(yǎng)學生的教學猜測意識。

學習重難點:

重點:認識直角

難點:畫直角

學習準備:直角三角形、活動角、一些紙

學習過程: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角。誰能來說一說角。拿出昨天我們制作的活動角。一個完整的角有幾部分組成?同桌互相比較兩個角的大小。在拉活動角中我們的能著到一個特殊的角,它不大也不小。現(xiàn)在老師來用活動角來比劃比劃,你們來看看。

你能拉個和老師這個活動角一樣大的角嘛?

有點難是嗎,其實用任意形狀的紙片我們都能制作出這樣一個角。對了,它的名字叫直角。板書課題。

二、探索新知

1、做直角

跟著老師一起來做一個直角。拿出一張紙,任意折一折。再沿著折痕對折。看,這兩條邊所夾的角就是直角。

用手摸一摸,感覺直角的大小。和同桌說說你的感受。

你覺得直角是什么樣的,和大家說一說。(匯報)

2、找直角

其實直角就藏在我們的周圍,很多地方都能找到它。現(xiàn)在請同學們在教室里找一找。并和小組的同學互相說一說。

匯報:

如果學生出現(xiàn)課桌是直角,請學生具體說明,請他對自己的語言進行調(diào)整。

學生回答時請其余學生進行互評。在評價中鞏固直角的概念。

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直角,但由于它的實際用途,象課桌,為了防止小朋友們碰傷并把課桌磨成圓角,那么我們可以說他們像直角。

3、判斷

老師也找來了一些直角,小朋友們幫老師判斷哪些是真正的直角?

為什么?

4、畫直角

小朋友都認識了直角,現(xiàn)在我們要來畫一個直角,你有什么好辦法?怎樣才能使我們的直角畫得標準?引導學生尋找合適的工具。

s:我可以沿著直角的邊畫直角

t:那你用什么畫呢?你真聰明。很多工程師和你有同樣的方法。讓我們一起來試試。

先看老師來畫一畫,先畫一條直直的線。把三角板直角中的一邊和它重合,倚著另一條邊再畫一條線,你看。這就是我畫的直角。你也來試一試。

比一比,誰畫的直角最標準。

學生試畫,教師巡視指導。展臺展示個別作品,請學生判斷。再說注意點。

延伸問題:老師在黑板上的直角比你畫的直角要大,對嘛?

三、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一位角王國中的特殊的朋友,它的名字叫?你能來介紹你這位朋友嗎?現(xiàn)在如果老師想讓你們用活動角再來擺一個直角,你有什么方法?

四、作業(yè):尋找身邊的直角。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表格篇5

教學內(nèi)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P10-P1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5的乘法口訣,會用5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jīng)歷編制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和用數(shù)的意識,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編制5的乘法口訣。

教學難點:

編制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同學們,秋天到了,小松鼠和媽媽來到了森林里采集松果,

準備過冬,它們采了很多的松果,可是不知道到底采了多少?我知道咱們班的同學是最聰明能干的,你能幫助他們數(shù)一數(shù)嗎?

二、活動探究,獲取新知。

1.你打算怎樣數(shù),才能又對又快呢?

(學生說出各自不同的數(shù)法。)

①1,2,3,4,?1個1個地數(shù)。

②5+5,10+5,15+5,20+5,??連續(xù)加5算出得數(shù)。

③5,10,15,20,?5個5個地數(shù)。

④一五,一十,十五,二十,也是5個5個地數(shù)。

師:大家的數(shù)法真多,你喜歡哪一種數(shù)法?為什么?

生:我喜歡5個5個地數(shù),這樣簡便。

2.五個五個的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多少個松果?

3.提問:指著第一堆松果提問,這堆松果有五個,是1個5,一共是5個松果,怎樣列乘法算式呢?

4.提問:指著第一堆和第二堆松果提問,這兩堆松果有兩個五個松果,是2個5,一共是10個松果,怎樣列乘法算式呢?

5.談話:3堆、4堆、5堆??一共有多少個松果?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嗎?(小組交流)

三、體驗感悟

1.組織學生匯報,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

2.這樣看來簡單多了,可是還是不能很好的記住它,有什么能記住這些算式的好辦法嗎?

3.引導學生整理口訣。

當然是乘法口訣了,它可是專門用來記這些算式的,小朋友,你能編出這些口訣嗎?

(有的學生會想,1個5是5,2個5是10,3個5是15,4個5是20......這樣記住的)

師:這是根據(jù)乘法的意義來記的

(有的學生會說出乘法口訣來)

師:利用口訣來記又順嘴,又方便。剛才有同學說1個5是5,如果把“個”字去掉,變成“一五得五”,把2個5是10變成二五一十就順口了。

師:哪一組的同學能把編制好的口訣讀給大家聽。

熟記口決。(給2分鐘時間看誰讀得次數(shù)多。)

師:同學們想不想和老師玩?zhèn)€對口令的游戲呢?我讀上句,你接下句,看哪個同學接的快!

師:現(xiàn)在和你的同桌來玩這個游戲,男生先說,女生對。然后女生先說,男生對

(生生互動)

四、鞏固應用。

練習一:

對口令

1.老師說“四五”,同學說“二十”

2.老師說“四五二十”同學說“4×5”或“5×4”

3.同桌對口令,男生女生選代表對口令

完成第2、3、4題和數(shù)學游戲

練習二:

師:老師想和大家玩?zhèn)€游戲,我說一只手,你來告訴老師用哪句口訣知道一只手有幾個手指?那兩只手呢?

師: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地方能用到乘法口訣來解決問題,你知道哪能用到乘法口訣來解決問題嗎?(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出哪些地方能用到5的乘法口訣)

五、拓展練習。

師:有一天,學校樂隊的同學準備到廣場演出,一共有19個人,他們打算乘出租車去,每輛出租車能坐4個人,5輛車夠嗎?為什么?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表格篇6

一、指導思想

以_為指導,以教育創(chuàng)新為動力,以省“減負”精神為宗旨。為打造“優(yōu)質(zhì)均衡和諧教育”而努力。樹立全面、協(xié)調(diào)、可持續(xù)發(fā)展的_,深刻認識新時期新階段對基礎教育工作的新要求,突出重點,提高效率,狠抓落實,大力推進以課程改革為重點的素質(zhì)教育,促進發(fā)展,提高教學質(zhì)量,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

二、班級分析

執(zhí)教的班級共有51名學生,二年級的學生在經(jīng)過一年的數(shù)學學習后,基本知識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對數(shù)學學習也有了必須的了解。在動手操作,語言表達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識也有了明顯的增強,可是學生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優(yōu)等生思維活躍,發(fā)言進取;中等生課堂上幾乎是“默默無聞”;后進生學習方法不得當,對每個基礎知識掌握的速度總是慢許多。所以,在這一學期的教學中更多關注后進生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上,并使不一樣的學生得到不一樣的發(fā)展。

三、教材分析

(一)教學資料

本學期教材資料包括下頭一些資料:100以內(nèi)的加、減法的筆算,表內(nèi)乘法(一),表內(nèi)乘法(二),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認識角,從不一樣的位置觀察物體和簡單的對稱現(xiàn)象,簡單的數(shù)據(jù)整理方法和以一當二的條形統(tǒng)計圖,數(shù)學廣角和數(shù)學實踐活動等。

(二)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內(nèi)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初步掌握100以內(nèi)筆算加、減法的估算方法,體會估算方法的多樣性。

2、明白乘法的含義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熟記全部乘法口訣,熟練地口算兩個一位數(shù)相乘。

3、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長度觀念,明白1米=100厘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初步構成估計物體長度的意識。

4、初步認識線段,會量整厘米線段的長度;初步認識角和直角,明白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三角板確定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學會畫線段、角和直角。

5、能辨認從不一樣的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初步認識軸對稱現(xiàn)象,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初步認識鏡應對稱現(xiàn)象。

6、初步了解統(tǒng)計的意義,體驗數(shù)據(jù)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shù)據(jù)。

數(shù)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jīng)驗,對有關數(shù)學信息作出解釋,并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shù)據(jù)描繪現(xiàn)實世界中的簡單現(xiàn)象。

2、初步了解統(tǒng)計的意義,體驗數(shù)據(jù)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shù)據(jù)。初步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tǒng)計表,能根據(jù)統(tǒng)計圖表中的數(shù)據(jù)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3、經(jīng)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shù)和組合數(shù),培養(yǎng)學生初步觀察、分析及推理的本事,初步構成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解決問題方面

1、經(jīng)歷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問題能夠有不一樣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情感與態(tài)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忙下,對身邊與數(shù)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進取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忙下,能克服在數(shù)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3、經(jīng)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感受數(shù)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fā)現(xiàn)數(shù)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6、養(yǎng)成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7、經(jīng)過實踐活動,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三)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00以內(nèi)的加、減法筆算,表內(nèi)乘法。

教學難點:100以內(nèi)的加、減筆算,以及數(shù)學實踐、數(shù)學思維的訓練。

四、教學措施

1、要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不光憑經(jīng)驗,過去怎樣提,此刻也怎樣提;也不能搬課本,凡是課本上的有的資料,都作統(tǒng)一的教學要求,而應當根據(jù)教學指導綱要,結合教學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要防止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2、要尊重學生,注重學法滲透。在學習中,教師不要包辦代替和以講代學,要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

3、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概括本事和邏輯思維本事。要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

4、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本事和解答應用題的本事,還誚鼓勵學生動用所學的知識解答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簡單實際問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以致用的意識。

5、要注意適當滲透一些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學生對某些數(shù)學資料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學的開放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本事。課本中的一些例題和習題的編排,突出了思考過程,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暴露思維過程,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

7、要精心設計教案,注重多媒體的應用,使學生學得愉快,學得簡便,覺得扎實。

8、要滲透德育,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

五、培養(yǎng)優(yōu)等生,轉(zhuǎn)化后進生措施

我班后進生構成的很大的原因,就是學習習慣差,毅力缺乏,信心不足。他們不能把握學習語言課程的要點,常常不完成聽說讀寫的任務,怕苦畏難,不肯去做認真理解的細致工作,久而久之,他們獨立思考的本事下降了,敏銳理解新授知識的本事喪失了,他們不差也變得差了。要轉(zhuǎn)變他們,能夠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應以精彩的語言引發(fā)話題,及時點撥,準確評價,創(chuàng)設出和諧融洽的思想品德教育氛圍,使后進生暢所欲言、主動表達出自我的見解。

2、在日常生活中,應當常常向取得提高的學生豎起大拇指;有時給表現(xiàn)好的同學獎勵一本本子;還有時投給學生一縷贊許的目光,伸手親切地摸摸學生的頭,拍拍他的肩膀……

3、數(shù)學是一門具有科學性、嚴密性的抽象學科,教師應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加強直觀教學能夠吸引后進生的注意力,經(jīng)過直觀教學,能夠幫忙學生理解概念、性質(zhì)。

4、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要難易適中,

加強對后進生的輔導,督促他們認真完成作業(yè)。對作業(yè)做得較好或作業(yè)有所提高的后進生,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教師要異常注意克服急躁冒進情緒,如對后進生加大、加重作業(yè)量的做法。對待后進生,要放低要求,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諄諄誘導,從起點開始,耐心地給予輔導,讓他們一點一滴逐步提高。

培養(yǎng)優(yōu)等生能夠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創(chuàng)設競爭的氛圍,如優(yōu)等生他們之間的競爭,挑戰(zhàn)難題的競爭等,促使他們的思維處于進取活躍的狀態(tài)。

2、為他們制定更高層次的目標,在完成一個個既定的目標的過程中,感受到自我的價值,以及增強對學習數(shù)學的濃厚興趣。

3、鼓勵他們盡量用多種方法,多種思路解決數(shù)學問題,盡量想一想與眾不一樣的方法,提高發(fā)散思維本事,促進智力發(fā)展。

4、教育他們多幫忙需要幫忙的其余同學,在幫忙人的過程中,體會到成就感,從而培養(yǎng)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表格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在辨認方向的活動中,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2.結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余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體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會辨認平面示意圖,并根據(jù)平面示意圖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會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辨認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教材設計的活動與學生生活密切聯(lián)系,為學生提供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因此,我在教學中借助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創(chuàng)設現(xiàn)實的活動情境,增加學生探索、體驗的機會,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到數(shù)學活動中去。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是一所廠辦子弟小學,班上的47名學生中大部分是本廠子弟。班上的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充滿興趣,遇到問題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想法,敢于嘗試解決,思維比較活躍。由于學生在二年級上學期已經(jīng)學習了東、南、西、北這四個基本方向,因此對于本課的學習是有一定知識基礎的。

教學設計

第一部分教室里

(一)折一折

(設計意圖通過折方向板的活動,喚起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復習已學過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1.折方向板

同學們都喜歡折紙游戲,這節(jié)課一開始,我們就一起折一個方向板。

請拿出一張正方形的紙,先對折一下,再對折一下,然后打開,中間就有一個十字形的折痕,這就是一個方向板了。想一想我們學過哪些方向。(東、南、西、北)請把這些方向?qū)懺诜较虬迳稀_@個方向板我們就做好了。

2.在地圖上是怎樣規(guī)定方向的?你知道我們教室的北面在哪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請大家把方向板的北面對準教室的北面放好。教室的南面在哪?請你向南面招招手,請你面朝東面敬個禮,請你面朝西面點點頭,面朝北面大聲地說:我認識方向了!

(二)認一認

(設計意圖借助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給方向起名字,從而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的興趣,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出示課題:辨認方向。

(課件演示某一街區(qū)的地圖,出示以學校為中心,在它的東、南、西、北方向上的建筑物。)

1.你能用東、南、西、北四個方位詞,說一說學校與這四座建筑物的相互位置嗎?還有不同說法嗎?

2.在學校的周圍還有一些建筑物,你知道它在學校的哪個方向嗎?(課件逐一出示其他位置上的建筑物。)

有不同的看法嗎?你是怎樣想的?

3.現(xiàn)在請辨認方向的高手指南針來告訴我們。(課件演示)

普通的指南針上一般刻有八個主要方向,有北、南、西、東,剛才大家給這個方向起了一個名字,指南針也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作它跟大家起的名字一樣,你們真棒!

(學生歡呼。)

4.我們認識了四個新方向,現(xiàn)在,大家能不能準確地說出這些建筑物分別在學校的什么方向?(互相說說。)

5.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三)折一折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自制方向板,對所學的新方向進行整理,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和空間觀念。)

我們學習了四個新方向,你能在方向板上把它們表示出來嗎?

1.想想怎樣折,再寫一寫。

2.你是怎樣做的?(演示)

現(xiàn)在方向板上有八個方向了,我們可以用它幫我們找準方向,想一想、試一試。

(四)試一試

(設計意圖能正確使用方向板,會用它來辨認生活中的方向,能用語言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1.怎樣使用方向板呢?(學生說想法。)

使用方向板時,必須要先找準教室的某個方向(如北面),然后將方向板的這一方向(如北面)對準教室的相應方向(北面)擺好,這樣,就可以找準方向了。

2.利用方向板,說一說教室里的不同方向各有什么。(互說)

3.利用方向板,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你周圍同學坐在你的`哪個方向上?

請第幾位學生站起來,和你們東北方向上的同學握握手

4.誰能說說老師現(xiàn)在站在你的哪個方向上?

大家都說對了,可為什么你們的說法不同呢?是老師站的位置變了嗎?

(學生悟出:因為觀察位置不同,所以說法不同。)

第二部分教室外

(設計意圖通過創(chuàng)設游動物園這個情境,給學生提供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讓學生經(jīng)歷從辨認平面示意圖上的方向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一過程,增加學生探索、體驗的機會,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到數(shù)學活動中,進一步發(fā)展他們的空間觀念。)

師:剛才,我們在教室里學習了八個方向,還在教室里找準了方向。請同學們帶好方向板,現(xiàn)在我們就準備去游動物園。

師:老師把學校里的花園設計成一個動物園,現(xiàn)在想請5名同學做動物管理員,其他同學做游客。

(一)公園大門口(對象:動物管理員)

這是動物園的示意圖,在蘑菇亭的周圍有哪些動物館?你喜歡它們嗎?你想負責管理哪種動物?

1.崗前培訓

禮貌接客。如果游客能準確地說出動物所在的位置,不但請他看動物,還要送他一枚動物館的紀念章;如果說得不正確,就請他回到蘑菇亭重新辨認方向,再試著找動物。

2.找位上崗

看看示意圖,你負責的動物在蘑菇亭的哪個面?現(xiàn)在,我們一起去蘑菇亭看看,再找一找。

(管理員找準方向成功上崗后,帶上動物頭飾。)

(二)公園外(對象:游客)

1.明確目的

游客們,請集合,我們準備進動物園了。進園時,請各位游客拿好方向板,辨認好方向。因為只要你能找準方向,不但能看到你喜歡的動物,還可以獲得動物館里漂亮的紀念章!

2.介紹情況

這個動物園有兩扇大門――南門、北門。如果你從南門進動物園,根據(jù)示意圖,很容易就能找準方向看到喜歡的動物;如果你從北門進動物園,那可具有挑戰(zhàn)性,因為一不留神,就很容易找錯方向。

想想,你決定從哪扇門進動物園呢?

請決定走南門的站這邊,決定走北門進的站那邊。(分開站好。)

3.提出要求

示意圖要看仔細,這樣才方便尋找動物所在的方向。

動物園的正中心是蘑菇亭,我們就以它為觀察點好嗎?不管你往哪扇門進,都要先到動物園的正中心蘑菇亭去集合,聽清了嗎?

你可以邀請周圍的同學和你一塊逛動物園,商量好了嗎?出發(fā)吧!

(三)蘑菇亭

請各位游客拿好方向板,準確地辨認好方向,才能看到自己所喜歡的動物并得到動物館的紀念章。游完動物園的游客回到這兒集中。開始活動。

(活動中,游客要向動物管理員指出他所管理的動物館在蘑菇亭的哪個方向,只要游客答對,管理員就在他的方向板上蓋紀念章;如果游客答錯了,管理員將請游客回到蘑菇亭重新辨認方向。)

1.反饋

(1)你得了幾枚紀念章?

(2)介紹你在蘑菇亭的哪個方向上看到了哪種動物。

(3)我們要去猴山,就要往東走。我們一起去看猴子,猴子正在吃桃子呢!

2.提出問題

(1)老虎林在猴山的哪個方向?大象館呢?

(2)剛才在蘑菇亭觀察老虎林是在東北面,大象館在東南面,為什么這會兒又說它們分別在猴山的北面和南面呢?(生:位置變了。)

3.小結

今天大家都動腦筋積極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在學習上,我們還要向今天從北門進動物園的同學學習,學習他們不怕困難、敢于克服困難的精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是根據(jù)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教學思想設計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在上課的過程中,我和學生一起發(fā)掘?qū)W習的樂趣。我覺得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是成功的,在教學設計上,我把整節(jié)課分為課內(nèi)學習和課外實踐兩大環(huán)節(jié)。

課堂中,我讓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經(jīng)驗辨別教室里的物體所在的方向,制作方向板,并應用多媒體CAI,啟發(fā)他們自己編方向的名稱。當他們發(fā)現(xiàn)指南針上的方向名和自己編的方向名相同時,不禁歡呼起來,因為他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當問及老師站在同學們的哪個方向上時,學生產(chǎn)生了一場小小的爭論,最后,他們非常了不起地說出:因為我們觀察的角度不同,所以我們說法不同。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

課外設計了游動物園的實踐活動,我利用學校內(nèi)的小花園,接著教材的情境繼續(xù)創(chuàng)設一個游動物園的問題情境,給學生提供獨立思考與合作探索、體驗生活中物與物之間位置關系的機會。學生在生活中根據(jù)游園示意圖通過小組的合作學習,找到正確的方向(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等),觀看自己所喜歡的動物,在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情境中的兩扇入園門的設計,注重了學生間的差異。總之,此游戲讓所有的學生都積極參與到數(shù)學活動中,進一步發(fā)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通過這節(jié)課,我感受到只有在教學設計上緊扣新課程理念,學生在課堂上才會樂學、愿學,學到真正有價值的數(shù)學。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表格篇8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練習課》:

教學內(nèi)容:

課本P13——-P15練習二

教學目標:

1、鞏固兩位數(shù)與兩位數(shù)的加法運算,加深加法意義的理解,為退位減法的學習做準備。

2、讓學生有機會在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造的氣氛中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3、引導學生在辨識的練習中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趣味性、挑戰(zhàn)性,使不同的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的能力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教學重點:

1、通過練習,使學生能比較熟練的進行兩位數(shù)與兩位數(shù)的加法運算,提高學生的運算技能。

2、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通過練習,使學生比較熟練而準確的進行兩位數(shù)與兩位數(shù)的加法運算。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1、學習了關于兩位數(shù)與兩位數(shù)的加法運算。你們有哪些收獲呢?指名匯報。

2、總結得真不錯。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研究,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相信大家會有更大的收獲。

[設計意圖]:使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

二、合作探索,鞏固知識。

1、完成第14頁練習二第5題。教師巡視、指導。做完以后請小朋友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是怎樣計算的。

2、名匯報、并說明計算方法。計算兩位數(shù)與兩位數(shù)的加法時,要注意什么問題?指名回答。

3、完成第14頁練習二第6題。這些計算對嗎?和小組的同學說一說,把錯誤的改正過來。指名匯報,并說出錯誤應該如何改正。

4、完成第15頁練習二第9題。教師巡視。指名匯報,并說明解題思路。

5、完成第14頁練習二第7題。仔細讀題,理解題意后完成填表。指名匯報,并說說是怎樣計算的。觀察表格,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說給你的同桌聽一聽。指名匯報。學生匯報,并說明解題思路。

6、完成第15頁練習二第8題。有四只小白兔一起上山采蘑菇,現(xiàn)在它們正在為誰采的蘑菇最多而吵鬧,你能幫幫它們嗎?

7、怎樣做才能解決它們的問題?指名匯報。

8、完成第15頁練習二第10題。請在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完成。教師巡視。指名匯報。

[設計意圖]:加深理解并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三、課堂總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練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學生從知識、方法上進行總結。

四、隨堂練習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表格篇9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90頁例1及91頁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簡單的統(tǒng)計過程,初步學習收集、整理數(shù)據(jù)的方法。

2.在統(tǒng)計過程中能積極思考,選擇適宜的方法整理數(shù)據(jù),發(fā)展統(tǒng)計觀念。

3.在整理數(shù)據(jù)的過程中,增強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和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

經(jīng)歷簡單的統(tǒng)計過程。

【教學難點】

選擇簡便科學的統(tǒng)計方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魚、小鳥、小兔卡片若干張。為學生準備學具盒6個,每個盒子里放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卡片共15張。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回顧舊知

教師出示雜亂地貼在黑板上的學具卡片。

談話:今天有一些小動物想和小朋友們一起來學習,大家高興嗎?看一看都有誰呀?

學生看圖把小動物分成小魚、小鳥、小兔。

教師:誰來告訴我們大家,小魚的卡片有幾張?

學生1:看不清楚,太亂了。

學生2:數(shù)不準。

教師:你有什么好辦法能很清楚地看出小魚、小鳥、小兔的卡片各有多少張嗎?

(指名學生說一說。)

教師:哪位小朋友愿意上來分一分,排一排?

(找一個學生上來分一分,排一排。)

教師:現(xiàn)在你能說出它們各有多少張了嗎?學生紛紛舉手,爭先恐后地回答。

教師:像這樣分一分、再數(shù)一數(shù)的方法是我們學習過的統(tǒng)計。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統(tǒng)計。(出示課題)

二、統(tǒng)計圖形,探索統(tǒng)計方法

1.設置問題,激發(fā)興趣

(1)教師:每個小組的桌子上有一個盒子,里面有什么呢?教師引導學生從盒子里摸出一個來看一看,并告訴大家盒子里有許多這樣的圖形卡片。(有正方形、三角形、圓形)

教師:咱們每個小組的小朋友都來看一看盒子里的這些卡片,你有什么想法?

學生1:太亂了,我沒看到圓形卡片。

學生2:我想知道三角形的卡片有幾張,就是數(shù)不準。

學生3:我想知道正方形的卡片有幾張,但看不出來。

教師:我也想知道你們小組里圓形卡片有幾張,我們該怎么辦呢?

學生1:我們把卡片拿出來在課桌上擺一擺,再數(shù)一數(shù)就行了。

<<<12>>>

學生2:我認為不行,如果課桌太小了,放不下怎么辦?

2.參與活動,探索方法

(1)教師:我有一個辦法,你們愿意聽一聽嗎?

(2)老師對學生提出要求:以小組為單位,一個同學說圖形名稱,其他同學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錄。哪個小組完成得好,黑板上的小動物卡片就送給那個小組做獎品。

(3)學生活動,整理卡片。

(4)小組匯報,教師按照學生回答的順序分別將記錄的結果編號,可能會出現(xiàn)以下幾種情況:

①△□○○△

②△△△△△△△△□□△□□□□○△○□○○○○○○

③△丨丨丨丨丨丨

④△□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

⑤△正一□○正

(5)比較擇優(yōu),掌握方法。

讓學生面對整理的結思,說一說感受。

學生1:現(xiàn)在比原來清楚多了。

學生2:我感覺比原來好數(shù)了。

學生3:我很快就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學生踴躍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教師:剛才每個小組都匯報了自己統(tǒng)計的方法和想法。我們想很快知道每種圖形卡片有幾張,哪種方法比較好?

學生1:我認為第4種方法比較好,簡便好數(shù)。

學生2:我認為第5種方法比較好。我發(fā)現(xiàn)這種方法每1畫代表1張卡片,一個“正”字正好有5畫,只要數(shù)出有幾個“正”字,乘5就可以了。

教師:如果我們需要統(tǒng)計的物品有很多很多,哪種方法會更方便呢?

學生一致認為用畫“正”字的方法,更簡便,更科學。

(6)教師小結。

把黑板上的小動物卡片獎給學生,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三、組織練習,鞏固方法

1.課堂活動第1題

多媒體課件出示四種體育活動。

讓每個學生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一種,并讓學生用畫“?”或畫“正”字的方法記錄下來。組織全班交流。

讓學生想一想,根據(jù)統(tǒng)計的結果,你知道了什么?

2.課堂活動第2題

讓學生獨立整理,并根據(jù)整理的結果說一說每種動物各有多少只。

四、課堂小結

在日常生活中,涉及統(tǒng)計的內(nèi)容有很多,有興趣的小朋友課后還可以選擇一些內(nèi)容進行統(tǒng)計。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表格篇10

教學目標:

1.發(fā)展從情境圖中獲取信息、提出問題的能力。

2.結合具體情境,發(fā)展估算能力,探索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3.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發(fā)展估算能力,探索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昨天老師讓你們回家做了一個家庭理財調(diào)查,你們都調(diào)查好了嗎?

(前一天發(fā)給學生如下的調(diào)查表。)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旨在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做這個調(diào)查要干什么”引起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極大關注,為下一步解決問題奠定了基礎。)

生:調(diào)查好了。

師:誰把自己調(diào)查的情況說給大家聽聽。

生1:____的收入是860元,爸爸的收入是1500元,每月生活費是1000元,計劃購買的商品是4000元的電腦。

生2:____的收入是1100元,爸爸的收入是2560元,每月生活費是1200元,計劃購買的商品是5000元的健身器。

生3:____的收入是790元,爸爸的收入是1280元,每月生活費是900元,計劃購買的商品是3500元的空調(diào)。

師:這幾個同學們做的調(diào)查非常好!下面我們以小組為單位,來交流一下你的調(diào)查,好嗎?

(小組交流。)

師:有一個叫小剛的同學也回家做了一個調(diào)查,你們想知道嗎?

生:想。

(二)創(chuàng)設情境,解決問題

(屏幕顯示:小剛的媽媽說:“我的收入是632元。”小剛的爸爸說:“我的收入是786元。”小剛的媽媽說:“我們家每月的生活費是980元。”)

師:看到這里,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生1:小剛的爸爸比媽媽多收入多少錢?

生2:他們共收入多少錢?

生3:小剛家每月還剩多少錢?

師:你能估算出小剛家每月大約節(jié)余多少錢嗎?小組討論后,自己解答。

師:哪位同學說一說你的估算結果?

生1:600+700-1000=300(元)。

生2:不對,786元接近800元,應該是600+800-1000=400(元)。

師:哪位同學的結果更接近精確結果?

生:第2位同學。

師:同學們這么快就估算出來了,那么你們能實際算出小剛家每月可以節(jié)余多少元嗎?請同學們做在練習本上。

(找一生說答案,全班訂正。師板書:632+786-980=1418-980=438(元)。)

師:小剛家也有一個計劃。你們想知道嗎?

(看屏幕:小剛的媽媽說:“我想用節(jié)余的錢買一臺價格是960元的洗衣機,幫媽媽算一算,需要攢幾個月?”小剛做思考狀。)

師:同學們,你們能幫助小剛解決這個問題嗎?

生:能。

(評析課件引起了學生的注意,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學生的好勝心很強,對幫助小剛解決問題個個信心十足,立即投入了積極思考的狀態(tài)中。)

師:小組討論,然后全班交流。

生1:用洗衣機的價錢減去一個月的節(jié)余,還缺522元,再減去一個月的節(jié)余,還缺84元,因此需要攢3個月。

(列式:960-438=522(元),522-438=84(元),需要攢3個月。)

生2:我們組是這樣想的,兩個月的節(jié)余是876元,要買一臺洗衣機是960元,還少84元,因此要攢3個月。

(列式:438+438=876(元),960-876=84(元),需要攢3個月。)

生3:我們組的想法和第二個同學說得差不多,先求出兩個月的節(jié)余是876元,而876比960少了不到100元,所以要攢3個月。

(列式:438+438=876(元),876比960少了不到100元,所以要攢3個月。)

生4:我們組的想法是先求出兩個月的節(jié)余,是876元,買洗衣機還不夠,再加一個月的節(jié)余是1314元,這就足夠了,因此要攢3個月。

(列式:438+438=876(元),876+438=1314(元),需要攢3個月。)

師:通過討論,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的方法幫助小剛解決了問題,看看小剛說什么?

(屏幕顯示:小剛高興地說:“謝謝同學們幫我解決了問題,你們的好方法我已經(jīng)學會了。再見。”)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初衷是給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由于是生活中的素材,因此,人人參與,課堂氣氛熱烈。由于每個人的思維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體現(xiàn)。)

(三)理解應用

師:老師也為同學們的聰明才智感到高興,現(xiàn)在你就是你們家的小管家,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出購買計劃中的商品,用每月節(jié)余的錢,需要攢幾個月。數(shù)據(jù)多的同學可用計算器幫忙,有困難的同學可以請小組成員或老師幫忙。

(評析此環(huán)節(jié)旨在鞏固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如果單純地出一道題,學生會感到枯燥乏味,但讓他們計算自己家的理財計劃,學生的情緒又高漲起來了。另外,可以讓學生使用計算器,他們感到很高興,繼續(xù)保持高漲的學習激情。)

(四)回顧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同學們用很多的方法幫助小剛解答了問題,同時也做好了自己家的理財計劃,并掌握了加減混合計算的方法,同學們的課上得非常好。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表格篇11

教學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jīng)歷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fā)現(xiàn)、提出、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過程,學會用連乘兩步計算解決問題,進一步理解乘法意義。

2、通過解決具體問題,使學生學會根據(jù)相關問題選擇恰當信息,進一步感悟用兩步計算解決問題的一般策略和方法,體驗問題解決策略的多樣化,從而培養(yǎng)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的意識。

3、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綜合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從中感受數(shù)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課前看視頻:建國六十周年閱兵式(感受什么是方陣)

課前談話:今天我第一次來到你們學校上課,你們認識我嗎?那你從哪些方面了解我呢?這些信息對了解我有幫助嗎?

一、教學流程:

(一)、課上談話,獲取信息: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什么?(水筆),想作為獎品給上課表現(xiàn)好的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得到這些獎品啊?但是,想得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得表現(xiàn)要好。

大屏幕顯示得到獎品的途徑:

1、看要看仔細:仔細尋找數(shù)學信息。

2、說要說清楚:上課大膽發(fā)言,說出你的想法;

3、聽要聽明白:集中注意力傾聽同學的發(fā)言;

現(xiàn)在的問題是:購買這些水筆得花多少錢?要解決這個問題,你要獲取哪些數(shù)學信息?

預設信息:(貼紙)

①、每支水筆多少錢?(2元),

②、買了多少盒?(3盒)

③、每盒多少支?(10支)

(二)、根據(jù)信息,解決問題

A、你能幫我算一算,得花多少錢嗎?

B、獨立完成,和小組交流你的想法;

C、匯報,板書

預設:方法一:2×10×3方法二3×10×2

比較兩種方法,先算什么,在算什么?和同桌再次交流方法,給今天的課題取名(連乘解決問題)

總結方法的不同之處是因為思考的角度不同,得到的信息不同,先求的問題也就不同。

(三)、收集信息,解決交流:

解決:方陣中的數(shù)學問題。(多媒體)

1、理解:方陣,行,列

2、小組合作:操作學具,相互說出解決方法

3、匯報、交流:解決思路

4、小結

(四)、實際運用,深化理解

1、解決立方體中的數(shù)學問題:一共有多少個立方體組成的?

2、提供多余條件的數(shù)學問題:解決春游中的數(shù)學問題:每組8人,有4組,每組分發(fā)面包16只,礦泉水1瓶,垃圾袋1只,蘋果3個,每瓶礦泉水2元,面包3元一只,請問老師要準備多少瓶礦泉水?

3、提供隱含條件的數(shù)學問題:

A、分水實驗小學第二屆數(shù)學手抄報“評比活動開始了,(鏈接:桐廬縣分水實驗小學網(wǎng)站教導處通知)要求是:三至五年級,每班上交3副,請問按要求,我們學校應上交多少副?(你還要獲取哪些數(shù)學信息)

B、解決上下班中的數(shù)學問題:徐老師家到學校約3千米,我一周上下班一共要行多少米?

小結:解決問題還得看具體情況,如這里的班級數(shù),具體到一所學校就有所區(qū)別,需要選擇合理信息才能正確解答。

(五)總結提升,把握關鍵

談話:今天這堂課我們主要研究什么數(shù)學問題,在分析解決問題時,關鍵要抓住什么?

小結:尋找相關的數(shù)學信息,運用所學知識解決這些問題。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表格篇12

教學目標:

1、借助實際情境和操作活動,認識直線、線段與射線。

2、探索并發(fā)現(xiàn)、理解三種線的特征,體會直線、線段、射線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動手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探索并發(fā)現(xiàn)、理解三種線的特征,體會直線、線段、射線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教具、學具準備:

自制課件直尺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活動一:說一說

1、師板書:線

2、談話:這是什么字?說說你平時見過的線。

3、導入:剛才大家談的很多都是生活中看到的、摸到的線,今天的數(shù)學課我們一起來研究數(shù)學中的三種線,這三種線分別叫做直線、線段、射線,同時板書課題:線的認識(直線、線段、射線)

4、引發(fā)思考:看到課題你有什么問題?

活動二:看一看

1、課件出示“看一看”的三幅圖。

2、畫一畫:

(1)教師示范用線表示一條斑馬線。

(2)學生試著用線表示:斑馬線、射燈發(fā)出來的光線、鐵軌。(學生在紙上畫一畫,教師及時展示,并相機對比用上直尺和沒有用上直尺的同學的作品,適時進行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

3、課件演示抽象出來的三種線。

活動三:想一想認一認

1、思考:你們覺得這三種線都可以叫做什么?為什么?

2、認一認(課件演示三種線的名稱,并認識端點)。

3、閉眼想象,動手描描。

活動四:說一說

1、獨立思考:直線、線段、射線都有什么特征?

2、小組交流。

3、全班反饋。

4、討論:這三種線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示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5、小組匯報交流。

(教師巡視,選擇學生認可的方式進行歸納總結。當學生匯報時沒有用表格形式整理,教師可以出示:

名稱

共同點

不同點

直線

都是直的

線段和射線是直線的一部分

沒有端點,可無限延長

線段

有兩個端點,不可無限延長

射線

只有一個端點,可無限延長

活動五讀一讀

1、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三種線,請個別學生辨認。

2、學生在本子上分別畫出三種線,同桌相互辨認。

3、提出問題:其實這些圖形都有自己的名字,書上16頁告訴大家怎樣讀。(學生自學課本)

4、同桌相互讀一讀。

5、提出問題:射線AB和射線BA一樣嗎?它們有什么不同?

6、教師小結。

活動六闖一闖

1、猜謎語,打一線的名稱。

有始有終無始無終有始無終。

2、找一找。你能從中找到線段、射線、直線嗎?總結反思。

1、說說收獲。

2、師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直線、線段、射線。我們的知識在一天天增長,如果說用我們今天所學的線來表示你們?nèi)找嬖鲩L的知識,你們喜歡用哪條線來表示?

以生活中的線引出數(shù)學中的線,加強生活與數(shù)學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興趣。

開門見山引出三種線的名稱,直接切入課的主題。

通過提問,幫助學生整理并明確本節(jié)課的目標。

通過看一看、畫一畫,讓學生經(jīng)歷從現(xiàn)實情境中抽象直線、線段、射線的過程,為進一步體驗、對比三種線的特征做基礎。

在起名和說原因的過程中初步體會三種線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

通過課件幫助學生初步建立三種線的表象。

這個環(huán)節(jié)重點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交流討論,匯報整理,進一步理解三種線的特征、聯(lián)系、區(qū)別。重點引導學生從線的形狀、端點個數(shù)、延長情況等方面進行匯報,并能結合生活實際談自己對線的認識。

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交流。

教師在總結時注意幫助學生建立數(shù)學模型。

通過畫、辨認加強對每種線的特征的認識。

自學課本,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拓展練習設計,通過幾個成語的出現(xiàn)猜線的名稱,溝通學生對語文文字理解和數(shù)學概念直觀形象的認識。

此練習設計旨在幫助學生加深對三種線之間聯(lián)系的理解。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表格篇13

教學目標:

1、生經(jīng)歷由實物上的角抽象為幾何圖形的角的認識過程。知道角各部分名稱,了解角有大小,會比較角的大小。

2、生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和形象思維,積累認識圖形的經(jīng)驗,增強動手操作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

重點、難點:

1、理解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叉開的程度與角的大小有關。

2、建立角的正確表象。

教學準備:

小棒、剪刀、三角尺、多媒體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感受生活中的角請同學們看幾組都蘊含著“角”的截圖。(課件)師:在這幅圖的桌面上,你看到了哪些認識的圖形?(生回答)在我們看到的這些圖形里面還藏著一位朋友,其實剛才已經(jīng)有小朋友提到了,老師知道她已經(jīng)知道了,那到底是什么呢?(課件從具體圖案中抽象出四個角)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角(板書:認識角)。

2、師:看到了這么多角,想不想自己也動手摸一摸?(舉起大三角板)來,你們有嗎?取出來!邊摸變提問:這有角嗎?(生:有)師:用我們的小手心(動作)你有什么感覺?(生回答)師動作,那咱們再順著這個點往這摸,再順著這個點往這摸。(讓學生回答)還有嗎?你再來說說?咱們剛剛摸到的這個其實就是怎么認識的這個就是(角)。

3、咱們動口,老師動手,把角給畫出來。先畫一個點,再順著這個點(畫一條線)看清楚了,這條線是怎么樣的?再順著這個點畫一條線。這兩條線是什么樣的?再看這個點呢?這個圖形就是什么了?

二、教學角的特征、各部分的名稱

1、剛剛聽到這個同學好聽的名字,數(shù)學家爺爺也給角的各部分起了很好聽的名字。剛剛這個尖尖的點叫做角的(頂點)。咱們說的這兩條直直的線,叫做角的兩條(邊)認識角了嗎?

2、行,那么咱們現(xiàn)在就在教師里找一找,哪兒有角?(讓學生邊說邊比劃)

3、讓我們閉著眼睛想想角好嗎?角的頂點是怎樣的?(一起說)邊呢?幾個頂點?幾條邊?清楚了嗎?那咱們跟著電腦“書空”一遍。(先畫一個點,直直的一條邊,再從這個點,畫一條直直的邊,行了嗎?)

4、乘大家閉眼睛的功夫,小猴來了,帶了幾個圖形朋友來,想不想看看?那咱們看看有沒有咱們認識的角?(鞏固練習一,下面的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5、調(diào)皮的小猴看到大家剛認識了角就對角這么熟悉了,它可高興了,想邀請大家到他家去做客,你想去嗎?

可是啊,這調(diào)皮的小猴把開門的密碼給忘記了。密碼在哪呢?大家?guī)蛶退。ㄕn件出示:想想練練二)密碼是:1325,門開了,小猴送給老師和在座的小朋友們一份有意義的禮物:你們的見面禮在老師發(fā)的那張紙上。快,動手!(說說下面的圖形里各有幾個三角形)都填好啦?那咱們一起來說三角形里面有(三個)角,四邊形里面有(四個)角,五邊形里面有(五個)角,六邊形里面有(六個)角。

6、從這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生回答)那從你發(fā)現(xiàn)的秘密,能不能說一說八邊形有幾條邊?幾個角?那十邊形呢?轉(zhuǎn)一轉(zhuǎn),那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呢?

三、自己動手制作角

1、那小猴給了咱們這么有意思的見面禮,咱們也當回小設計師,設計出一些角來,給小猴亮亮咱們的作品。現(xiàn)在小組活動開始。(師巡視,幫助,指導)

2、現(xiàn)在咱們展示小朋友們的作品。(小木棒圍,釘子板繞,用兩個彩色的紙條圍,用彩色的紙折)

四、認識角有大小之分及決定角的大小的因素

1、這些角有什么不一樣嗎?小結:角的開口不一樣大。

2、請兩個同學上來做兩個角為什么這兩個角不一樣大?老師來做這個角,先請一個同學上位,讓另一個同學做的角和自己做的角一樣大,你有什么方法呢?

3、平時生活中,有這樣的角(自己動手轉(zhuǎn)一圈)這是什么?課件出示:(65頁例題)

4、你能說出上面哪個角大,哪個角小呢?

5、調(diào)皮的小猴又來了,他拿走了最大的兩個角,他拿的對嗎?你是怎么比較出他們的大小的?(借助鐘面上的格子)如果老師把鐘面上的格子去掉,你是怎么比較大小的呢?

五、全課總結

1、咱們今天這節(jié)課認識了什么?(角)如果你就是這個角,你是怎么向大家介紹自己的?(請同學上來介紹)邊用手比劃比劃。

2、父母親把我們養(yǎng)這么大,我們應該好好感謝她們,我們就來送個禮物給父母吧。咱們來個約定,我們送的禮物里面必須有今天認識的新朋友:角。好,開始商量吧。

3、想不想和大家說說?

1)(賀卡),有角嗎?你準備送什么形狀的?

2)剪刀(剪刀有角嗎?)課件展示咱們回家后可以再考慮考慮,今天這節(jié)課咱們就上到這里,謝謝同學們!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表格篇14

一、說教材

各位評委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冀教版第三冊《七的乘法口訣》。在這之前學生已經(jīng)有了1~6的乘法口訣作為基礎,本節(jié)課要求學生通過學習能夠在理解了七的乘法口訣的意義的基礎上來熟記口訣,并能夠運用在生活中,也為后面的口訣的學習做一個更好的鋪墊。縱觀學生的知識基礎及對教材的剖析,我確立了該課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點和難點。

二.說教學目標

這節(jié)課的主要目標

1、在知識與技能方面:

讓學生經(jīng)歷小組合作學習,歸納7的乘法口訣的過程。記住7的乘法口訣,會用口訣進行計算。

2、在過程與方法方面:讓學生在算一算,數(shù)一數(shù)中,歸納、總結7的乘法口訣。

3、在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方面: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其中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讓學生通過學習能夠在理解了七的乘法口訣的意義的基礎上來熟記并運用口訣。

四、說教具、學具

本課我使用的教具、學具主要有多媒體課件和找朋友卡片

五、說教法、學法

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上述三維目標呢?根據(jù)教材的特點,本節(jié)課我將采用多媒體為主要教學手段,以分組合作學習為主要方式進行教學。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生動、直觀的觀察材料,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算一算,數(shù)一數(shù),歸納、總結7的乘法口訣。從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的角度出發(fā),以學生分組合作學習為主要方式,分如下三個環(huán)節(jié)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

1、巧設游戲,復習導入。

2、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3、鞏固提高,應用深化。

六、說總體設計

下面我就從這三方面談談本節(jié)課的總體設計

(一)巧設游戲,復習導入。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用學生感興趣的游戲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同學們,我們玩?zhèn)€開火車背口訣的游戲好嗎?老師叫到哪個同學就從哪個同學往后背誦一至六的乘法口決,每行為一列火車,各列火車比勝負。”二年級學生對游戲、活動充滿了熱情,從游戲中入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即復習已有的舊知識,又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學好七的乘法口訣的信心。游戲后我進行如下小結,一至六的乘法口訣大家學的都不錯。今天我們就來學習7的乘法口訣,從而引入新課。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獲取新知的過程,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學習能夠在理解了七的乘法口訣的意義的基礎上來熟記口訣。這是本節(jié)課其中的一個重點,也是難點。為了突出這個重點和解決這個難點,教學中我將以學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這一基本思路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數(shù)一數(shù)中發(fā)現(xiàn)問題,在合作交流中解決問題,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將分三個步驟來完成。

第一步驟是生活情景,引入交流

在這個步驟中,我首先以學生熟悉的昆蟲為切入點,巧設問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同學們,在學習之前,老師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在生活中你見過哪些昆蟲?有的學生可能回答,我在奶奶家的院子里見過毛毛蟲。有的學生也可能回答,我在花朵上見過蜻蜓,蝴蝶。學生的答案可能有各式各樣,這時,我適時的引入有關七星瓢蟲的知識窗,(出示課件知識窗)使學生了解昆蟲的有關知識,在生動有趣的情景中進行學習。充分調(diào)動學生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鼓勵學生細心觀察生活。同時也為后面觀察主題圖作好鋪墊。

第二步驟是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學生了解了昆蟲的有關知識之后,我出示課件,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出示課件主題圖)提出第二個問題“你們見過的昆蟲可真多,老師這里有一副畫,你在圖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提出這個問題的目的是想讓學生通過自己觀察圖中的昆蟲——小瓢蟲,去發(fā)現(xiàn)一個七是七,兩個七是十四……。這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生也許不會很快能找到,但我不想一開始就給學生某些暗示。因為只有學生經(jīng)過認真思考的,動手數(shù)過的印象才會深刻。如果學生仍然發(fā)現(xiàn)不了,同時也為了更好的讓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我設計了一個爭當一名小考官的環(huán)節(jié):利用主題圖讓學生互相提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我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順著學生的思維走,可能有學生提出,一棵絲瓜秧上有五只七星瓢蟲,另一棵絲瓜秧上有兩只七星瓢蟲,一共有幾只七星瓢蟲?也可能有學生提出:“一只七星瓢蟲身上有七個點兒,兩只七星瓢蟲身上有幾個點?”學生的這種提問是自然的,也正是我所需要的。于是我追問:“那三只呢,四只呢?七只呢?你是怎么想的?”學生的答案可能有多種多樣,對此,我不打算作任何結論,只是想通過學生的認知沖突引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顯然這一目的已經(jīng)達到,于是待學生回答后我引出學生喜歡的兔博士。(出示課件兔博士)。通過觀察主題圖,運用孩子們提出的問題,巧妙自然地將七的乘法口訣搬到小組交流中,在小組合作交流,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教師參與其中,當小組成員遇到了交流的困難時,教師可及時加以引導(出示課件瓢蟲圖)在整個過程中,學生自主尋找要解決的問題,并探求解決問題的途徑,教師只起引導作用。

第三步驟是歸納總結,鞏固記憶

在學生充分交流,討論后,引出學生喜愛的藍靈鼠,(出示課件藍靈鼠)以小組為單位在班上發(fā)言交流。此時我提出第一個問題:你們這個組是怎么算的?有什么發(fā)現(xiàn)?通過全班交流說出自己編的乘法口訣,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表述可能不夠準確,于是我借助多媒體課件小瓢蟲自學結果(出示小瓢蟲的自學結果)加以修正補充。并讓學生議一議你有什么好辦法,能很快記住這些口訣。教學中,我不打算強調(diào)各種記憶方法的優(yōu)或劣,也不刻意去提示學生用哪種方法簡便,而是讓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因為學生的認知水平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只要學生表達清楚意思就應該加以鼓勵,重要的是以此能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態(tài)度。接著讓學生讀一讀七的乘法口訣。熟記七的乘法口訣,最后,水到渠成,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三)鞏固提高,靈活運用。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鞏固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靈活應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這是本節(jié)課的另一個重難點,為此,我安排了如下四組練習。

第一個練習是對口令的小游戲,(出示課件對口令小游戲)兩人一組,一個人說口訣,一個人說得數(shù)。第二個練習是找朋友的小游戲,(出示課件找朋友的小游戲)每個同學手里拿一張卡片,(出示學具找朋友卡片)有的同學手里拿的是算式,有的同學手里拿的是得數(shù),然后大家自由的下座找朋友。游戲是學生最喜愛的活動,課堂上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這樣的機會,學生才會樂在其中。

第三個練習是孔雀開屏。二年級學生注意力不持久,在突破重難點之后,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色彩鮮艷的孔雀圖,(出示課件孔雀圖)然后,將7乘幾和6乘幾的算式展示出來,(出示課件孔雀習題)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全班交流結果及口訣,出現(xiàn)錯誤及時引導,回答正確給予鼓勵和贊揚。(播放孔雀開屏課件)這樣,既調(diào)節(jié)了學生的注意力,又鞏固了七的乘法口訣的知識。

第四個練習是身邊的數(shù)學,(出示課件身邊的數(shù)學)1個星期有7天,2個星期有多少天?3個星期、4個星期……7個星期呢?設計這組練習的目的是以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并把所學知識延伸到課外,使學生初步感受到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運用意識和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

本節(jié)課我教學的基本思路就是教師只是精心設計一些問題,而讓學生在算一算,數(shù)一數(shù)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我沒有刻意去追求教學過程的完美,而是順著學生的思維走,教師靈活把握。這樣教學,學生的思維空間很大,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并在練習中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會碰到,也經(jīng)常要用到。我認為,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思考走出課堂,這才是我們課堂教學所要追求的目標。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表格篇15

教學內(nèi)容: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材第13頁例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初步理解除法的含義;認識除號,會寫、會讀除法算式;

2、經(jīng)歷看一看、說一說、分一分等數(shù)學活動,掌握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

3、感受用除法表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體會所學內(nèi)容的價值。

教學準備:課件、小棒、練習本

教學重點:理解除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理解除法算式與平均分活動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新知

1、談話。

師:同學們,誰知道我國的動物國寶是什么?

生:大熊貓。

師:回答正確,我們班的同學真聰明,現(xiàn)在小精靈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晶晶是一個可愛的大熊貓,它十分好客,今天它請來四個小伙伴來它的家里做客,它給每個朋友都準備了竹筍作為午餐,可是,晶晶該怎樣把竹筍分給他的朋友們呢?你們知道嗎?

生:平均分。

2、提出問題。

師:那好,現(xiàn)在我們來看一下黑板(出示例3課件),晶晶想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個盤子應該放幾個呢?請大家?guī)途Ь胍幌搿?/p>

3、開展活動,解決問題

師: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平均”是什么意思呢?

生:平均就是每個盤子里放的竹筍同樣多。

師:回答正確,我們班的小朋友真棒,那接下來,我們用小棒代替竹筍,用4張紙表示4個盤子,請同學們親自動手來把這些竹筍平均分一分。(請一名同學來上臺演示一下)

師:誰和他的分法不一樣?(提問兩名學生)有的同學一個一個地分,有的是兩個兩個或者三個三個地分,但是無論怎樣分,結果都是一樣的,每個盤子里放幾個竹筍?

生:每個盤子里放3個竹筍。

師:請大家回憶我們的操作過程,結合圖說一說這幅圖(課件)表示的含義。

(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放3個)

師在學生發(fā)言的基礎上板書: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放(3)個。

(設計意圖:利用生動的生活情境和平均分的實踐活動,激活學生已有的平均分的活動經(jīng)驗。再通過直觀圖,使學生建立平均分竹筍的統(tǒng)一表象。最后結合圖對平均分竹筍的活動進行語言表征。這些活動都為學生建立除法概念做好充足的準備。)

二、學習新知(除法意義的學習)

(一)認識除號,讀除法算式

1、自主嘗試,算式表征

師:你能將“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放3個”這件事用一個算式表示出來嗎?

學生嘗試,教師收集典型案例并展示,請典型案例同學說一說算式所表示的含義。

師:同學們寫的算式盡管形式不同,但都想表達同樣的含義,就是“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放3個”。

(設計意圖:通過讓每個學生進行算式表征的再創(chuàng)造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同時在不斷的交流比較中,突出算式所表達的含義)

2、引入除法

師:大家寫的算式各式各樣,但是不加說明,別人不一定明白你要表達的意思,怎么辦呢?在數(shù)學上統(tǒng)一用除法來表示。

師板書:12÷4=3

除號

師(指板書):這個符號是除號,這個算式讀作:“12除以4等于3”(師完成板書)。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是“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師板書課題)。

(二)除號的由來(滲透數(shù)學文化,深化除法的含義)

師:1659年,瑞士數(shù)學家拉恩在他的《代數(shù)》一書中,第一次用“÷”表示除法。“÷”用一條橫線把兩個圓點分開,恰好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三)理解除法算式的含義(體會算式中的數(shù)與平均分的對應關系)

師:誰來說一說12÷4表示什么?

(12÷4表示把12個竹筍平均分到4個盤子里)

師:這個算式中的12、4、3分別表示什么?

(12表示有12個竹筍,4表示平均分到4個盤子里,3表示每個盤子里有3個竹筍)

(四)改寫中深化除法意義的理解

師出示課件上由例題改寫的3道題

1、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2個盤里,每盤放()個,除法算式

2、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3個盤里,每盤放()個,除法算式

3、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6個盤里,每盤放()個,除法算式

三、練習深化除法意義的理解

(一)基本練習

1、讀出下列除法算式,說一說算式的意思。

8÷4=2讀作:8除以4等于2;9÷3=3讀作:9除以3等于3;

6÷2=3讀作:6除以2等于3;15÷5=3讀作:15除以5等于3;

16÷4=4讀作:16除以4等于4。

2、課件呈現(xiàn)教材13頁做一做第1題

師:誰能說一說這幅圖表示的含義?

師:請同學們動手用連線的方式來分一分并寫出除法算式。

師:根據(jù)分的結果,大家寫出了除法算式15÷5=3

師:誰來說一說15÷5=3表示的含義?

師:看來我們班的同學都已經(jīng)理解了除法算式所表達意思,真不錯。

四、課后作業(yè)

作業(yè):第15頁練習三,第1~3題。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表格篇16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學會用尺子畫角。

(2)通過讓學生觀察、操作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發(fā)展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造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精神。

教學重難點

學生對于角的認識往往只是借助于實物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對角缺乏系統(tǒng)的認識,所以本課時的重點是讓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難點是引導學生畫角的方法。

教學工具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課題

1、師:老師給大家?guī)砹藬?shù)學王國圖形家族成員中的幾個成員,大家還認識它們嗎?黑板上畫的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等。(學生回答)今天我們來認識圖形家族中的另一個新成員:角,引入課題“角的初步認識”。今天我們就要學習“角的初步認識”。

2、老師板書:角的初步認識

(二)聯(lián)系實際,引導探究

1、師:同學們對角一定都非常熟悉,(放PPT)讓學生看圖,這幾個圖形里都有角,同學們睜大你的眼睛看,這就是角。

放有關學校的情景圖的幻燈片讓學生找角。學生一一做答。

2、師:同學們真了不起,找到了這么多角。

3、師:那么,我們現(xiàn)在身邊是不是也有很多角呢?同學們找找看,(請學生來指一指。)學生回答:課桌的角、課本的角、門和窗的角等等。

4、師:同學們找了那么多角,那么角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呢?(放PPT)邊放邊說,角是由一個頂點兩條邊組成的,再放一遍,老師說頂點,邊,邊。然后板書:頂點、邊、邊。

5、師:我們都知道什么是角,也知道角的各個部分,那么角是怎么畫出來的呢?同學們看大屏幕(放PPT),同學們看懂了嗎?畫角時,要先定頂點再畫兩條邊。老師在黑板上再演示一遍。

6、仔細觀察,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組成?(生答)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我們在表示角的時候,不能就這么點一下。看老師是怎么表示角的。(教師動作演示:一個頂點,兩條邊,再用手畫)拿起你的小手,我們一起來指一指。現(xiàn)在,誰用這種方法來指一指這把尺上的角?(還有其他的角嗎?)

7、師:想一想看,角可以怎么畫?要注意什么?(學生回答)先畫一個點,從這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線就成了一個角。請同學們照這個方法畫一個,試試。把你畫的角的頂點與邊指給同桌看。(一生板演,反饋時指出頂點和邊即可。)

8、比較角的大小,放兩個同樣大小的角,但是邊不一樣長,提問學生,哪個角大,同學可能要說,邊長的那個角大(放幻燈片),老師問學生是不是邊越長角就越大哪?同學們看到了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系,與它開口的大小有關。

9、師:再畫一個和剛才大小不一樣的角。請你為自己畫的角打分。

10、折角:讓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紙折幾個角,同桌比較一下大小。再用一張圓形紙折,看學生能否折出角,老師巡視、指導。

(三)鞏固拓展,課外延伸

1、師:剛才畫了一個角,老師在這里再添一條線,現(xiàn)在這里有幾個角了?(學生指,教師畫弧。)

2、師:我這里還有一個長方形的圖形,如果剪去一個角,請你猜猜還剩幾個角?

3、師:你能告訴同伴們,今天你有哪些收獲嗎?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表格篇1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軸對稱現(xiàn)象,能正確找、畫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通過動手操作等活動,初步感性地了解軸對稱圖形的性質(zhì);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及合作能力。

3、通過對生活事物及相應圖形的欣賞,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陶冶情操。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對稱現(xiàn)象

教學難點:

能正確找、畫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具準備:

課件、各種對稱的圖片,剪刀,長方形,正方形,圓。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1、猜一猜、激趣導入。

師:在這花兒盛開的季節(jié)里,昆蟲們歡快的飛舞著,看!它們向這兒飛來了,不過它們只有半個身影。它們說:“只要你猜對它們是誰,它們就會出現(xiàn)。”

師:請你猜一猜它們分別是什么?(課件出示:蜻蜓、蜜蜂、蝴蝶的半個身影,讓學生猜一猜,猜中的就出示昆蟲的另一半。)

師:同學們真棒!那你們仔細觀察這些昆蟲,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它們兩邊都是一摸一樣的。

師:像上面的左右兩邊都一樣的物體,我們把它叫做對稱。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更多對稱的知識。

觀察、感知,互議自己的發(fā)現(xiàn)。有的同學從圖案的形狀上觀察出對稱的特點。

匯報自己的發(fā)現(xiàn):這些圖形的兩邊都是一樣的。

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軸對稱圖形。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剪一剪,教學教科書29頁例1

(1)老師示范,先將一張紙對折,再畫一畫,最后沿畫的線剪。打開是一件上衣。

(2)學生模仿,做一個剪紙。學生動手剪時,師:用剪刀時注意安全,不要傷到自己的小手。

完成后觀察這件上衣有什么特點?(是對稱的)

(3)小組內(nèi)說說你是怎樣剪對稱圖形的?

(4)展示學生剪的作品。(把優(yōu)秀作品貼黑板)

師:同學們剪得都很漂亮,在對稱圖形的中間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我發(fā)現(xiàn)所有圖形的中間都有一條折痕。

師:對,這些圖形中間都有一條折痕,這條折痕把這個對稱圖形分成了左右(或上下)完全一樣的兩部分。那咱們能給這條折痕起一個名字吧!這條折痕在數(shù)學王國中叫做對稱軸。(板書:對稱軸)翻到教材29頁,拿出剪刀、長方形紙,照樣子剪一剪,剪好后展示自己的。作品。

剛才我們發(fā)現(xiàn)圖片里都是對稱的圖案,能不能通過我們的小手也來找一找對稱圖形呢?

2、折一折

(1)拿出課前準備好的長方形紙先左右對折,打開看一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左右對稱)再上下對折,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上下對稱)

(2)拿出準備好的正方形紙片折一折,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同桌互相說一說)

(上下對稱,左右對稱,對角也對稱。)

(3)拿出準備好的圓形紙折一折,你又有什么發(fā)現(xiàn)?(不管怎樣對折,都是對稱的。)

教師小結:通過對折,我們知道了長方形、正方形、圓形都是對稱圖形。

師:先用直尺標齊,再用虛線畫出對稱軸。

學生自由發(fā)言。

三、鞏固應用,內(nèi)化提高

1、課本29頁,做一做。

圖形中哪些是對稱的,畫出它們的對稱軸。

2、下面的字母、數(shù)字和漢字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它們各有幾條對稱軸?

1、2、3、4、5、6、7、8、9

3、教材第33頁練習七第1-3題。

四、回顧整理,拓展延伸

1、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

2、師小結:同學們都說對稱圖形很美,是啊!只要我們用眼睛仔細去觀察,用雙手去創(chuàng)造,就能用對稱圖形把生活裝扮得更加美好!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表格篇18

教學目標:

1、能根據(jù)統(tǒng)計結果回答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進行簡單的預測和較為合理的判斷。

2、讓學生進行一些社會調(diào)查,體驗實踐性和現(xiàn)實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讓學生選擇記錄方法作記錄,并體會哪種記錄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教學難點:

根據(jù)統(tǒng)計表提出問題并初步進行簡單的預測。

教法:

采用講授法、討論法、發(fā)現(xiàn)法。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將學習的內(nèi)容與學生的實際水平有效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引導中探索,探索中發(fā)展,發(fā)展中提高。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師談話:同學們,新的學期已經(jīng)開始了幾天,我們的學習生活正逐漸步入正軌,今天,老師要請你們幫忙,為老師評選一名數(shù)學科代表。

教師出示評選條件:

1、數(shù)學成績優(yōu)秀。

2、數(shù)學成績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數(shù)學成績。

3、愿意為大家服務,樂意為數(shù)學老師服務。

師:你想推薦誰當數(shù)學科代表?(學生自由發(fā)言并說出理由。)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篩選出兩位學生的名字寫在黑板上,如張三、李四。

二、互動新授

1、學習用記錄的方法收集、整理數(shù)據(jù)。

(1)收集數(shù)據(jù)。

教師引導:剛才我們通過篩選選出了兩位合適的同學,那么,這兩位同學哪個更合適呢?我們要從這兩位同學中選一位,你有沒有合適的方法?

學生討論,說說選擇的方法。

教師提問:用我們上節(jié)課學習的舉手統(tǒng)計的方法可行嗎?為什么?

小結:舉手投票,存在很多人情因素,有時會出現(xiàn)其他同學不公平、不服氣的情況,影響同學之間的和睦相處,那有沒有更公平、公正的方法呢?(學生自由發(fā)言。)

出示小精靈的話:可以用投票的方式來決定誰能擔任科代表。

教師講解投票的方法,拿出準備好的小紙張,從黑板上選一個你心目中的科代表的名字。學生動筆寫,將寫好的紙張折好,由小組長收上來。

(2)學習記錄方法。

教師將收好的紙張放在講臺桌上。

師:現(xiàn)在老師要從這些紙張里拿出一張,報出名字,同學們要想辦法把它記在紙張上,老師報一個,你記一個,一直到把這些紙張記完。請小組討論一下,你們準備用什么方法來統(tǒng)計數(shù)?(提示學生:紙張很多,報得又很快,必須抓緊時間統(tǒng)計,最好能分工合作。)

指名學生說,肯定學生的方法,如畫“○”、畫“∣”、畫“正”等。及搜狐請方法獨特的學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學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記錄。

講述:記錄完的討論一下,哪種方法記得既清楚又方便,將不同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讓大家瞧一瞧。

完成統(tǒng)計表。

(3)小結。

談話:剛才同學們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方法,你們能說說是怎樣記的嗎?

把你喜歡的方法說給大家聽一聽,要說出喜歡這種方法的理由。

2、教學例2.

(1)過渡:同學們,光明小學要舉辦講故事大賽,某班要從王明明和陳小菲中選一位參加比賽,他們也是用投票的方式來決定誰參加比賽。

多媒體課件出示投票結果。

師:你能看懂他們用了哪些記錄方法嗎?(畫“√”、畫“正”、畫“○”)

(2)填寫統(tǒng)計表,分析數(shù)據(jù)。

回答問題:

根據(jù)統(tǒng)計結果,應該選誰參加比賽?(陳小菲)

有兩位同學缺勤沒能參加投票,如果他們也投了票,結果可能會怎樣?(讓學生討論可能性。)

指名學生回答,教師小結:即使把缺勤同學的兩票同學的兩票加到王明明的票數(shù)中,也不影響投票結果,所以,結果不會改變。

(3)從上面這道題中,你有沒有學到新的記錄方法?(讓學生自由說。)

教師:你喜歡哪種記錄方法,下次你統(tǒng)計事物數(shù)量時,就可以用上這種記錄方法。

三、鞏固練習

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3題。

出示統(tǒng)計表,從統(tǒng)計表中,你能看出天氣情況嗎?

1、根據(jù)統(tǒng)計圖,完成統(tǒng)計表。

2、根據(jù)統(tǒng)計表逐題回答教材上的問題。

3、從統(tǒng)計表中你還知道什么?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jié)課最讓你高興的收獲是什么?

6675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津仓储物流-天津电商云仓-天津云仓一件代发-博程云仓官网 | 广东燎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官网-网站建设-珠海网络推广-高端营销型外贸网站建设-珠海专业h5建站公司「了了网」 | 重庆轻质隔墙板-重庆安吉升科技有限公司 | 硬度计,金相磨抛机_厂家-莱州华煜众信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 南汇8424西瓜_南汇玉菇甜瓜-南汇水蜜桃价格 | 螺杆式冷水机-低温冷水机厂家-冷冻机-风冷式-水冷式冷水机-上海祝松机械有限公司 | 厂房出售_厂房仓库出租_写字楼招租_土地出售-中苣招商网-中苣招商网 | 磁棒电感生产厂家-电感器厂家-电感定制-贴片功率电感供应商-棒形电感生产厂家-苏州谷景电子有限公司 | 懂研帝_专业SCI论文润色机构_SCI投稿发表服务公司 | 天津试验仪器-电液伺服万能材料试验机,恒温恒湿标准养护箱,水泥恒应力压力试验机-天津鑫高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 铝合金重力铸造_铝合金翻砂铸造_铝铸件厂家-东莞市铝得旺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微型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深圳市兆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杭州货架订做_组合货架公司_货位式货架_贯通式_重型仓储_工厂货架_货架销售厂家_杭州永诚货架有限公司 | 武汉天安盾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安盾安检,武汉安检门,武汉安检机,武汉金属探测器,武汉测温安检门,武汉X光行李安检机,武汉防爆罐,武汉车底安全检查,武汉液体探测仪,武汉安检防爆设备 | 乐考网-银行从业_基金从业资格考试_初级/中级会计报名时间_中级经济师 | 塑木弯曲试验机_铜带拉伸强度试验机_拉压力测试台-倾技百科 | 北京易通慧公司从事北京网站优化,北京网络推广、网站建设一站式服务商-北京网站优化公司 | 体视显微镜_荧光生物显微镜_显微镜报价-微仪光电生命科学显微镜有限公司 | 灌木树苗-绿化苗木-常绿乔木-价格/批发/基地 - 四川成都途美园林 | 蓝莓施肥机,智能施肥机,自动施肥机,水肥一体化项目,水肥一体机厂家,小型施肥机,圣大节水,滴灌施工方案,山东圣大节水科技有限公司官网17864474793 | 标准件-非标紧固件-不锈钢螺栓-非标不锈钢螺丝-非标螺母厂家-三角牙锁紧自攻-南京宝宇标准件有限公司 | 电动垃圾车,垃圾清运车-江苏速利达机车有限公司 | 据信,上课带着跳 D 体验-别样的课堂刺激感受引发网友热议 | 上海诺狮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杭州火蝠电商_京东代运营_拼多多全托管代运营【天猫代运营】 | 神超官网_焊接圆锯片_高速钢锯片_硬质合金锯片_浙江神超锯业制造有限公司 | 砂磨机_立式纳米砂磨机_实验室砂磨机-广州儒佳化工设备厂家 | 东莞市踏板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_正宗桂林米粉_正宗桂林米粉加盟_桂林米粉加盟费-东莞市棒子桂林米粉 | 不锈钢水箱生产厂家_消防水箱生产厂家-河南联固供水设备有限公司 | 全自动包装秤_全自动上袋机_全自动套袋机_高位码垛机_全自动包装码垛系统生产线-三维汉界机器(山东)股份有限公司 | 六维力传感器_六分量力传感器_模腔压力传感器-南京数智微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 德国GMN轴承,GMN角接触球轴承,GMN单向轴承,GMN油封,GMN非接触式密封 | 深圳富泰鑫五金_五金冲压件加工_五金配件加工_精密零件加工厂 | 今日娱乐圈——影视剧集_八卦娱乐_明星八卦_最新娱乐八卦新闻 | 金现代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 | 青岛侦探_青岛侦探事务所_青岛劝退小三_青岛调查出轨取证公司_青岛婚外情取证-青岛探真调查事务所 | 卫生纸复卷机|抽纸机|卫生纸加工设备|做卫生纸机器|小型卫生纸加工需要什么设备|卫生纸机器设备多少钱一台|许昌恒源纸品机械有限公司 | 顶呱呱交易平台-行业领先的公司资产交易服务平台 | 进口试验机价格-进口生物材料试验机-西安卡夫曼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 紧急切断阀_气动切断阀_不锈钢阀门_截止阀_球阀_蝶阀_闸阀-上海上兆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 铝合金风口-玻璃钢轴流风机-玻璃钢屋顶风机-德州东润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