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數學教案 > 三年級 >

三年級數學小學教案

時間: 沐欽 三年級

三年級數學小學教案如何寫?數學家也研究純數學,即數學本身,并不針對任何實際應用。雖然很多工作都是從數學的研究開始的,但是后面可能會找到合適的應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三年級數學小學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年級數學小學教案

三年級數學小學教案(精選篇1)

教學內容:

本單元主要學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這是學生在已學過的表內除法和簡單的余數除法的基礎上學習的,使學生在學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過程中掌握計算方法,理解算理培養遷移類推能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掌握用除法豎式計算除數是一位數、商是兩位數,以及除數是一位數,商是一位數的有余數除法。

2、會解決有余數的除法的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教學學習過程中,讓學生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動腦思考及主動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兩位數除一位數的口算和豎式計算的方法;除法驗算。

難點: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不能整除的);商末尾有0的除法。

關鍵:讓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除以一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

教學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生活動:25分鐘

教學內容:

課本第1~2頁。

教學目標:

1、理解整十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及其算理,探索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豎式計算。

2、培養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探索計算方法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難點: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和平共處算理;兩位數除以一位數豎式的書寫。。

教學準備:

小棒,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新知鋪墊

1、口算練習。

指名口算。

63 82 93 55

口答。

46里面有( )個十( )個一。

95里面有( )個十( )個一。

84里面有( )個十( )個一。

73里面有( )個十( )個一。

二、探究新知

1、 引入課題。今天我們來學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揭示課題)

2、教學口算。

理解圖意,學生觀察場景圖,說說知道了什么,想想能提出哪些問題。

討論第一個問題:平均每個男孩買多少枝?小組交流。

小棒可以演示。

討論第二個問題:平均和每個女孩子買多少枝?結合實際操作讓學生形成思維。也可以先讓學生模仿提問。

歸納:先把4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即20枝,再把6枝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枝,合起來是23枝。板書:

402=20 62=3

20+3=23

3、即時訓練,口答。(讓學生說說算么算的)

402 603 642 555

505 804 844 363

4、教學豎式計算。

教師結合462說明豎式的寫法,邊說邊板演。

探索算理。(步驟:除、乘、減、移)

思考:2為什么要寫在十位上?

小結:用豎式計算,要從十位除起,先用十位上的數除以除數,再用個位上的數除,除到哪商就寫在哪一位上。

三、實際運用。

1、 完成第2頁第1題。(注意區別與聯系)

2、 完成第2題。

讓學生試做前兩題,再讓學生獨立完成后兩題。注意筆算注意什么?以及聯系與區別。

3、 完成第3題和第4題。

4、 第5題,先獨立后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應許學生不同的策略解題。

四、全課總結。

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三年級數學小學教案(精選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多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過程。

2、初步學會乘法豎式的書寫格式,了解豎式每一步計算的含義。

3、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和積極的學習態度,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乘法豎式的書寫格式,掌握計算方法。

難點: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一、提出問題

(出示主題圖)

師:元旦到了。小明、小華和小英正在用彩筆畫畫,準備布置“迎接元旦”??K麄円妹利愼r艷的彩色圖畫歌頌偉大的'祖國,迎接新年的到來。從這幅圖畫中,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計算的數學問題呢?引導學生提出:他們每人都有一盒彩筆,每盒12枝。他們一共有多少枝彩筆呢?

先請同學們估算一下,3盒大約有多少枝彩筆?

教師提問:如果我們要知道準確的枝數,該怎么辦呢?

小精靈問了:怎樣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筆?

二、探討交流

請同學們說一說:(1)用什么方法計算?怎么列式?(2)12×3表示什么意思?(3)這道題與我們以前學過的乘法計算有什么不同?

教師提問:這道題該怎樣算呢?

讓小組內每個同學先思考3分鐘,在紙上算算看,能不能算出來。也可以擺出小棒(或其他學具)或畫畫圖等。如果能想出幾種算法的,就把幾種算法都寫出來。

完以后,在小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說給同組的其他同學聽。

小組長歸納一下本小組一共想出了哪幾種算法。這時教師巡回了解各組的情況,尤其要鼓勵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積極參與小組的活動。

全班匯報。由各小組的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自己小組的各種算法,教師將其板演在黑板上。

三、分類評價

教師提出要求:現在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種算法,我們能不能把這些算法分分類,看看一共有幾種思路。

估計學生的算法可能有如下幾類:

1、擺學具求得數。

引導學生擺。因為一個因數是12,所以一行擺1捆零2根;因為另一個因數是3,所以擺3行,一共擺了3捆零6根,也就是得36。

2、畫圖求出得數。

例如畫出如下的圖:

3、連加法。

12+12+12=36 4、數的分解組成。

10×3=30

2×3=6

30+6=36 5、拆數法。(轉化成表內乘法) 8×3=24

或7×3=21

或6×3=18 4×3=12

5×3=15

18+18=36 24+12=36

21+15=36

評價各種算法,組織學生議論,每一種算法是怎么算的,各有什么適用范圍。

1、擺學具和畫圖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但我們學了數學以后就應盡量使用計算的方法來算。

2、根據乘法的含義用連加的方法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因數的個數比較多,算起來就比較麻煩。

3、把一個因數分解成幾個十和幾個一,分別與另一個因數相乘,再把幾個乘積加起來。這種方法不管因數是幾都能算。

4、把一個因數拆成幾個一位數,再分別和另一個因數相乘,然后把幾個乘積相加,這種方法不管因數是幾也都能算,但有時也比較麻煩。如25×6=9×6+8×6+5×6+3×6等。

四、介紹豎式

從剛才議論的結果來看,用數的分解組成方法來算比較簡便。那么我們能不能把這三個算式像加法豎式那樣合并成一個豎式呢?下面就請大家打開課本第74頁看看小英是怎樣列出乘法豎式的。

先出示有部分積相加的豎式,再出示簡便豎式,并說明為什么可以寫成簡便豎式。

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題,教師巡視了解情況。如有發現錯誤,指導訂正。

五、鞏固練習。

學生完成練習十六的作業。每道題先讓學生估算,然后再用豎式計算。

第1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后,說說為什么是用乘法計算。

第2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檢查并說說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后,再交流這道題有哪幾種算法。

六、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在筆算時你認為要注意什么?

三年級數學小學教案(精選篇3)

【教材、學情分析】

《面積的含義》是在學生初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初步掌握周長

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好這部分內容是后面認識面積單位和探索平面圖形面積計算的重要基礎。這部分內容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通過觀察、操作估計和直觀推理等活動,認識面積的含義,初步學會比較物體表面和平面圖形的大小。面積對于學生來說是全新的知識,但是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早就已經對面積

有了初步的體驗,只是還沒有將生活體驗轉化為知識體系,學生對與生活密切聯系的數學更感興趣,本課學習內容的安排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這樣更能激起學生的學習的興趣,更好地激活探究面積的數學思維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結合具體的事物認識面積的直觀含義。

(2)學習通過各種方法比較兩個不同物體的面積大小。

2、過程與方法

(1)創設問題情境,通過比較課本和黑板的面積大小入手,讓學生體會面積的直觀含義。

(2)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方法比較兩個物體的面積大小,體會策略的多樣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學生在不同的學習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2)在具體的動手操作中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3)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合理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

【教學重點】

認識面積的含義

【教學難點】

學會比較物體表面和平面圖形的大小。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本課充分體現數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關聯的情境,激發對數學的興趣,再使學生將所學知識及時運用到現實生活中。

有效的數學活動不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和合作交

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學具準備】

長方形紙片、正方形紙片、樹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1、比賽導入:同學們],喜歡畫畫嗎老師這里有兩片樹葉,想請同學們幫它們涂上顏色,誰愿意幫這個忙呢

2、設問:想想看,到底誰涂得快呀為什么

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選擇樹葉涂色比賽作為導入,一是緩解課前緊張氣氛,鼓勵學生以輕松的心態上課;二是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二、主動參與,探究新知

(—)探究面積的含義

1、摸一摸,感知物體表面的大小。

(1)摸一摸葉子,引導出“表面”。

(2)談話:教室里有許多物體,你去摸摸看這些物體的面。

師;你摸到了那些物體的面呢

(4)教師示范摸物體的面,學生動手摸數學書封面,感受封面的大小。引導

學生體會各種物體都有面,并且讓學生體會物體表面是有大有小的。

2、摸一摸,比較面的大小。

摸課桌面和凳子面,體會這些面的大小,并比一比哪個面的面積比較大,哪

個比較小。

3、找一找,說一說,比一比。

舉例說說物體表面的面積,并比較它們的大小。

4、揭示面積的含義,我們把物體表面的大小就叫做它們的面積。

[設計意圖:通過對熟悉的事物的表面進行比較,使學生首次感受面積的含義。學生在說的同時通過模仿、遷移可以進一步理解面積的含義,從而將抽象的數學概念直觀化,便于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正確、清晰的表象。]

(二)感受平面圖形的大小

1、認識平面圖形面積的含義

師:如果我們把桌面和黑板表面畫在紙上,得到了兩個什么呀

這兩個平面圖形有什么關系呢引出平面圖形也是有大有小的,所以平面圖

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積。

揭示完整定義:我們把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設計意圖:平面圖形本身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的面積對于小朋友來說也很難想象。為了進行直觀教學,將平面圖形從物體的表面“請”下來,通過物體表面的面積很順利地遷移到平面圖形的面積,使學生對平面圖形的面積有了清楚的認識?!?/p>

2、比較平面圖形面積的大小

(1)情景再現,判斷大小

學生用“面積”的概念表述導入的桌面和黑板表面的平面圖形的大小

(2)探索方法、比較大小

出示某學校的平面圖

先討論,再說一說發現了什么比較兩個差別大平面圖形(小結:觀察法)

比較生活區和辦公樓的面積

先讓學生猜測,再同桌互相合作動手操作。

指名演示方法(小結:重疊法,測量法)

出示不規則圖形(探究出:數方格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從用觀察法比較面積大小到用其他方法來比較大小,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學會合作,是新課程對當代小學生提出的要求,也是他們將來適應社會所必須的。通過集體的智慧,可以拓寬學生的思維,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和思維能力。】

3、教學“試一試

(1)獨立思考,用什么方法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

(2)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獨立思考、交流匯報等方式,把知識轉化為能力,解決實際問題】

三、練習反饋,應用新知

1、我會想:“想想做做”第4題。

完成后追問:圖形上藍線的長度就是這個圖形的什么?

圖形中紅色部分的大小又是圖形的什么?(分辨面積和周長)

2、我會看:“想想做做”第2題

我們祖國的國土面積就是居世界第三位。這就是咱們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我國一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今天老師從其中描出了江蘇、安徽、四川、湖南四個省份。觀察一下,你想說什么嗎?你能從圖中看出那個省份面積最大,哪個省份面積最小嗎?引導學生說說如何比較兩個圖形的面積?

3、我會數:“想想做做”第3題。

這里還有四個圖形,你覺得哪個圖形的面積最大呢?你有沒有什么好辦法呢?(數格子)

自己數一數、再比一比。(自主學習匯報,集體交流)

這個圖形你是怎樣數的啊?(交流半格的數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不同的應用中體會比較的方法隨具體情況變化而變化。從而加深對不同圖形的面積的比較理解,體會這些方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四、總結評價,提高認識

你們今天學得高興嗎?請小朋友來談談今天這節課的學習收獲?

五、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面積的含義

把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觀察法重疊法測量法數方格法

三年級數學小學教案(精選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活動,認識方向與距離對確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據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3.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

對任意角度具體方向的準確描述。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春季是運動的最好時節,我們同學們都很愛好運動,不久我校就會舉行一次越野比賽,現在老師將越野圖展現給大家。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出示越野圖的起點和終點位置。

2.如果你是一名運動員,你將從起點向什么方向行進?(方向標)加方向標有什么好處?為什么方向標畫在起點的位置?(以起點為觀測點)

3.自主探究,小組討論,合作交流

例1的學習是讓學生明確可以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教學時,可以與主題圖的教學結合進行,通過情境使學生明確需要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才能確定物體的位置。活動中確定方向的具體方法可以讓學生小組合作進行探索。

知道在出發點的東北方向就可以出發嗎?如果這樣會發生什么情況?這樣確定方向準確嗎?怎么樣走會更加的準確?

準確的可以說是東偏北30°,那可以用北偏東60°這樣表示嗎?在說具體位置時,一般先說與物體所在方向離得較近(夾角較小)的方向?!拷膫€方向就把那個方向放在前面。

(距離1千米)如果沒有距離又會怎樣?

1號點在起點的東偏北30°的方向上,距離是1千米。你學會表示了嗎?

三、鞏固練習內化提高

做一做呈現了小明家附近幾處建筑物的位置示意圖,通過方向與距離的確定,使學生進一步明確確定方向的具體方法。

練習三第1、2題是相應的在地圖上確定方向的練習。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我們可以根據題目提供的方向和距離這兩個條件來確定物體的位置。首先要確定方向標。

三年級數學小學教案(精選篇5)

教學目標:

1.使同學通過觀察.交漢等活動,探索并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2.使同學通過觀察.丈量和計算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展空間觀念。

3.使同學在學習活動中體會實際生活中的數學,發展對數學的興趣,培養交往.合作的探究的意識與能力。

設計理念

一、創設生動情境,激發同學探索的動機。

在這節課中,通過創設兩只貓比散步路線的長短這樣一個實例,設置懸念,讓同學在生動有趣的數學情境中開始學習,并且讓這個情景貫穿整節課,充沛調動了同學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巧設數學活動,激勵同學主動探究。

在這節課的設計中,我為同學的探究設計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同學通過操作.交流等豐富多樣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同學的創新意識。比方:先說怎樣可以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讓同學借助與自身的生活經驗,初步得同長方形周長計算有哪些戰略;通過猜一猜圖形的周長初步感知計算方法,培養了數學直覺;用自身的方法算一算圖形的周長,讓同學感悟解決問題的戰略多樣化;說說自身比較喜歡哪種計算方法,等等。

三、和時反饋反思,滲透學習戰略。

在本課的教學中,對學習過程的和時反饋,對解決問題結束的和時反思,使同學能夠正確認識自身的認知過程。比方,通過反饋周長的計算方法,暗示性地讓同學注意戰略的優化;用試一試的方法教學正方形的周長,讓同學感受到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全課小結時,通過交流收獲與體會,使同學感受到勝利的喜悅。

三年級數學小學教案(精選篇6)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主要突出以下幾點:

1.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課堂上應為學生提供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本教案首先創設了學生感興趣的情境,然后給予學生充足的自主空間,讓學生根據情境中的信息自主提出問題,并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等方式探究解題方法,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了學生探究的積極性,為較好地掌握本節課的知識奠定了基礎。

2.鼓勵算法多樣化。

《數學課程標準》把“鼓勵算法多樣化”作為第一學段的教學建議之一,但多樣化之后的重要環節是“重視算法的優化”,因此,本教案讓學生在交流、比較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口算過程,在傾聽他人的想法的過程中發現最優方法,這樣設計有利于學生理解算理,完善并掌握算法,培養了學生的數感。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創設情境。(課件出示)

師:同學們,你們愛吃水果嗎?(愛吃)

師:看,老師這里有三種水果,分別是草莓、橙子和蘋果,在水果盛裝的過程中還有好多學問呢,你們想了解嗎?(想)

2.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以前學習了一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那么兩位數乘一位數,整十、整百數,幾百幾十數又該如何口算呢?今天我們就進一步來學習口算乘法。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重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出發,于是在上課開始,以同學們愛吃的水果創設情境,引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在學生興奮的狀態下導入新課。

⊙開放探究,得出結論

一、教學例1。

1.觀察情境圖,提出問題。

課件出示例1情境圖。

(1)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情境圖,找出圖中提供的數學信息。(每筐裝15盒草莓,一位阿姨買3筐)

(2)鼓勵學生根據圖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數學問題。(組織學生組內交流,發表自己的想法)

(3)引出例題中的問題:3筐草莓有多少盒?

2.探究口算方法,明確算理。

(1)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并列式。

(學生匯報,老師板書:15×3)

(2)小組之間互相交流這樣列式的理由。

(因為每筐裝15盒草莓,一位阿姨買3筐,就是買3個15盒草莓,也就是求3個15是多少,所以列式為15×3)

(3)討論、交流15×3的口算方法。

[把每筐草莓分成2份,一份是10盒,另一份是5盒,買3筐就是買3個10盒和3個5盒,先算3個10盒是10×3=30(盒),再算3個5盒是5×3=15(盒),最后把兩次口算的結果加起來,30+15=45(盒)]

3.拓展延伸。

(1)出示題目:150×3=?

(2)思考口算方法,匯報交流。

(口算150×3時,先算15×3=45,再在45的末尾添上一個0)

(3)觀察、對比,交流算式的不同之處。

(15×3與150×3進行比較,是把第一個乘數15擴大到原來的10倍,第二個乘數沒有變化)

三年級數學小學教案(精選篇7)

教學目標:

1、初步建立平均數的基本思想(即移多補少的統計思想),理解平均數的概念和掌握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

2、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學會用數學的思想方法解決生活中的有關平均數的問題,增強數學應用意識。

3、體會數學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培養創新精神和探究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平均數的含義,掌握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切實掌握平均數的實際意義。

教具準備:

課件,用來操作的圓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發爭論

師:今天的數學學習咱們從一個故事說起,話說一個老猴子在桃樹上摘了12個桃子,回家后叫來了三只小猴子分桃子給他們,猴一一7個,猴二4個,猴三1個。

問:對于老猴子分桃這件事,你有什么話想說嗎?

生:不公平師:為何不公平?板:不一樣多

師:如果我們用小圓片代替桃子貼圖:7、4、1個圓片,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能用哪些方法可以使每組個數一樣多?

方法:移多補少。

師:誰還有不同的方法?引出計算方法:(7+4+1)÷3=4(個)

小結:同學們挺聰明的,想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剛才我們通過移一移,算一算的方法得出了一個同樣的數4,這個數就叫平均數。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平均數,研究它的意義。

板書:平均數

二、尋求方法,探索新知

說到平均數,老師想起前不久學校舉行的籃球賽的時候,五(2)班男女生之間發生的一場爭執,五(2)班男子籃球隊,要替換一名隊員,7號和8號都要求參加,爭執不下,為了在關鍵時候找準隊員,老師找出了它們倆在一場小組賽中的成績統計:

第1場第2場第3場第4場第5場

791113

8713128

師:觀察統計表,從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能根據這些數據信息幫老師作出決定嗎?派誰上場?

討論交流:

生1:比總分。生2:場次多的。

引出:比總分和場次均不公平師:比什么呢?生:比平均每場得分。

總結:由于場次不同,不能比總分,就像剛才說的,比兩個隊員平均每場的得分,也就是它們各自得分的平均數比較合理。

2、動手操作,求兩個隊員的平均每場的得分

(1)在小組長帶領下,利用老師提供的學具,擺一擺,移一移,或用其它更簡捷方法,求7號隊員的平均得分。

(2)展示交流方法

生:我們用移動小圓片的方法,求出了7號隊員平均每場得分,從第4場拿出來2個小圓片補給第一場,這樣每場得分就一樣多了。

師:通過移動學具方法,你們得出了7號運動員平均每場得分是多少?

師:你們覺得他的方法怎么樣?(移動一次,就求出了7號得分的平均數,這個辦法簡捷清楚,你們有沒有問題要問他們?)

生:為什么要把第4場得分移動起來補給第一場呢?

生:把多的補給少的,就能使他們結果趨于一致。

師:不僅操作好,說得也好,大家知道嗎?你們剛才運用的就是咱們數學上用來研究平均數時經常使用的一種方法,叫移多補少法。

板書:移多補少。課件:動態演示一次。

方法二:計算方法

師:我剛才看到有不少同學有紙筆在寫,誰用計算方法了?

板書:(9+11+13)÷3=11

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為什么要除以3?

師:在這個過程中先把多的和少的合在一塊,再平均分成3份,這樣能使每份一樣多嗎?是多少?這和我們剛才移多補少的方法得出的結果相同嗎?

3、自主探索,求8號運動員平均每場的得分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求一求8號運動員平均每場得分。

展示方法。

方法一:移多補少(課件展示)

方法二:計算方法(7+13+12+8)÷4=10(分)

分析: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現在能幫五(2)班同學解決他們爭論的問題了嗎?

師:解決兩個隊員平均得分時,我們都用到了計算方法,這兩個計算方法計算時有什么共同點。

生:都是先求總分,再求平均每場得分。

引出:求平均數方法,總數÷份數=平均數

小結:遇到這樣的問題到底是移多補少還是計算方法,我想這要根據實際情況完成,如果數據小,可用移多補少,如果數據較大,可以用計算方法。

4、理解平均數的意義

師:“10”是8號運動員哪場比賽得分?

“11”是7號運動員哪場比賽得分?

生:不是哪一場得分,而是將它的得分平均之后的得分。

師:好極了,平均數并不是一個實際存在的數,而是我們經過移多補少或者是合再均分之后,算出的一個理想的數。

師:仔細觀察,將10、11與它們原來每組數據中的數比較一下,你會有什么獨特發現?(課件演示)

引出:平均數介于最大和最小數之間

小結:平均數的大小應該在最大的數和最小的數之間,此外,一組數的平均數是我們計算出的結果,表示的是這組數的平均水平,并不一定這一組數都等于平均數,有些可能比平均數大,有些可能比平均數小。

三、應用方法,解決問題

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平均數,也知道了如何求平均數,接下來我們要遇到的是生活中有關平均數的問題,你能勇敢闖關嗎?

挑戰第一關:“明辨是非”

(1)城南小學全體同學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個同學一定都捐了3元。()

(2)學校排球隊隊員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強是學校排球隊隊員,他的身高不可能是155厘米。()

3604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潍坊大集网-潍坊信息港-潍坊信息网 | 塑料异型材_PVC异型材_封边条生产厂家_PC灯罩_防撞扶手_医院扶手价格_东莞市怡美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uv机-uv灯-uvled光固化机-生产厂家-蓝盾机电| 整车VOC采样环境舱-甲醛VOC预处理舱-多舱法VOC检测环境仓-上海科绿特科技仪器有限公司 | 软瓷_柔性面砖_软瓷砖_柔性石材_MCM软瓷厂家_湖北博悦佳软瓷 | 山楂片_雪花_迷你山楂片_山楂条饼厂家-青州市丰源食品厂 | 振动台-振动试验台-振动冲击台-广东剑乔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NBA直播_NBA直播免费观看直播在线_NBA直播免费高清无插件在线观看-24直播网 | Duoguan 夺冠集团| 兰州牛肉面加盟,兰州牛肉拉面加盟-京穆兰牛肉面 | 磁力抛光机_磁力研磨机_磁力去毛刺机-冠古设备厂家|维修|租赁【官网】 | 电位器_轻触开关_USB连接器_广东精密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常州律师事务所_常州律所_常州律师-江苏乐天律师事务所 | 打包钢带,铁皮打包带,烤蓝打包带-高密市金和金属制品厂 | 宝鸡市人民医院| led冷热冲击试验箱_LED高低温冲击试验箱_老化试验箱-爱佩百科 | 飞扬动力官网-广告公司管理软件,广告公司管理系统,喷绘写真条幅制作管理软件,广告公司ERP系统 | 云南外加剂,云南速凝剂,云南外加剂代加工-普洱澜湄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LED太阳能中国结|发光红灯笼|灯杆造型灯|节日灯|太阳能灯笼|LED路灯杆装饰造型灯-北京中海轩光电 | 品牌策划-品牌设计-济南之式传媒广告有限公司官网-提供品牌整合丨影视创意丨公关活动丨数字营销丨自媒体运营丨数字营销 | 二维运动混料机,加热型混料机,干粉混料机-南京腾阳干燥设备厂 | 螺旋压榨机-刮泥机-潜水搅拌机-电动泥斗-潜水推流器-南京格林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干粉砂浆设备_干混砂浆生产线_腻子粉加工设备_石膏抹灰砂浆生产成套设备厂家_干粉混合设备_砂子烘干机--郑州铭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写方案网_方案策划方案模板下载 事迹材料_个人事迹名人励志故事 | 沟盖板_复合沟盖板厂_电力盖板_树脂雨水篦子-淄博拜斯特 | 伊卡洛斯软装首页-电动窗帘,别墅窗帘,定制窗帘,江浙沪1000+别墅窗帘案例 | 兰州牛肉面加盟,兰州牛肉拉面加盟-京穆兰牛肉面 | TPE_TPE热塑性弹性体_TPE原料价格_TPE材料厂家-惠州市中塑王塑胶制品公司- 中塑王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陕西安闸机-伸缩门-车牌识别-广告道闸——捷申达门业科技 | 茶叶百科网-茶叶知识与茶文化探讨分享平台 | 玉米加工设备,玉米深加工机械,玉米糁加工设备.玉米脱皮制糁机 华豫万通粮机 | 河南中专学校|职高|技校招生-河南中职中专网 | 直线模组_滚珠丝杆滑台_模组滑台厂家_万里疆科技 | Pos机办理_个人商户免费POS机申请-拉卡拉办理网 | 宽带办理,电信宽带,移动宽带,联通宽带,电信宽带办理,移动宽带办理,联通宽带办理 | SMC-SMC电磁阀-日本SMC气缸-SMC气动元件展示网 | 数控专用机床,专用机床,自动线,组合机床,动力头,自动化加工生产线,江苏海鑫机床有限公司 | 塑钢课桌椅、学生课桌椅、课桌椅厂家-学仕教育设备首页 | 升降炉_真空气氛炉_管式电阻炉厂家-山东中辰电炉有限公司 | 计算机毕业设计源码网| 上海质量认证办理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