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島版二年級數學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
《分米和毫米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長度單位米和厘米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新青島版二年級數學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新青島版二年級數學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1
一、說教材
認識分米和毫米這一課的教學內容,是蘇教二年級的一個知識。本課學習是建立在學生學習過米和厘米的基礎上。通過學習,學生已經認識了學生尺和米尺,會數學生尺上的大格和小格,知道1厘米是10小格,1米=100厘米。因此,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下面3點:1、認識新的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會用打手勢的方法比劃1分米和1毫米。2、掌握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3、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并能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教學重點:認識新的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教學難點:理解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二、教法和學法
1、直觀演示
通過形象生動的課件演示,學生在觀察和對比中體會新的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領悟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教師主導,學生主體
在教師的引導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逐步認識1分米、1厘米。
三、教學過程
1、復習引新
(1)實物展示平臺展示一把學生尺
提問:同學們,老師這里現在有一把學生尺,你能來介紹一下有關這把學生尺的知識嗎?
設計目標:讓學生產生回憶,聯想曾經學過的知識米和厘米,知道學生尺分大格和小格,1大格是10小格。每1大格就是1厘米。
(2)畫一條長10厘米的線段
提問:你能猜一猜老師準備用怎樣的一句話介紹這條線段有多長嗎?
設計目標:設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今天,我們一起來繼續學習長度單位。
2、新授
(1)出示情景(課件演示)教學分米
提問:從小男孩的介紹中,你發現新的長度單位是誰了嗎?(學生:分米)
活動一:
要求:1、從你的直尺中找出1分米有多長。
2、用手比劃一下1分米有多長。
設計目標:初步認識新的長度單位分米。感受1分米有多長。
活動二:
要求:用直尺在自備本上畫一條長1分米的線段。
提問:你是怎樣來畫1分米的線段的?
練一練:判斷下面的畫法是1分米嗎。(課件出示畫法,從刻度5畫到刻度十15)
活動三:
要求:1、四個人一小組觀察米尺。
2、數一數,1米里面有多少個1分米。
回到課初:我是這樣介紹的,這根線段長1分米。你們猜對了嗎?
(2)繼續教學毫米(課件出示情景)
引:茄子老師正在量我們的數學書有多厚呢?你看,連1厘米多不到,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一種新的比厘米小的長度單位――毫米。下面我們就一起聽聽茄子老師是怎樣來介紹毫米這一個長度單位的。
課件演示:直尺上1厘米中間每一個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
活動一:
要求:1、請你用筆尖指著你的直尺數一數,1大格有幾小格?板書:1分米=10厘米
2、請你用手比劃一下1毫米有多長。
(3)課件賞析1毫米
你還知道哪些東西的長度和厚度可以采用毫米坐單位?
學生討論,說以說
四、鞏固練習
1、在里填上合適的數
1分米=厘米 1厘米=毫米
3分米=厘米 3厘米=分米
30厘米=分米 50毫米=( 分米
設計目標:使學生掌握簡單的分米、毫米之間的單位換算。為下面的學習作做準備。
2、完成想想做做2
學生獨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只要學生說的有道理就可以。)
教學目標:第一體會解決這題的不同方法;第二數的簡便方法,每一大格的中間都有一根比較長的線段,它把每一大格平均分成了兩份,每份是5小格是5毫米。
3、在里天生活合適的長度單位。
1棵小樹高2 2張電話卡片厚2 一張床長2
1枝鉛筆長2 一根鐵釘長2 一根黃瓜長2
設計目標:聯系生活,通過練習讓學生加深對4個長度單位的認識。進一步鞏固長度單位,知道每個單位分別用在什么地方。
4、分組測量
要求:1、同桌兩個人1小組合作。
2、用直尺量一量桌子和椅子分別各有多高,是多少厘米,接近多少分米?
3、做好記錄,全班交流。
5、完成想想做做6
課件出示3條線段,你認為哪條線段最長?(學生自己解決)
全班交流想法,一種是估計,目測;另一種是用直尺量一量,標上長度再比較。從中體會正確的方法。
五、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學習了哪些知識?你還知道了些什么?
新青島版二年級數學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2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生活情境和實際測量活動,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長度單位。
2、知道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并能進行長度間的簡單換算
3、經歷實際測量過程,體會體會長度單位在實際測量中的應用,感受數學和生活的聯系,產生對身邊事物長度的關注,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毫米、分米長度概念的建立。
教學難點:
長度單位間的換算和估測。
教學準備:
直尺、1角硬幣、一元硬幣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甜甜做了一個美妙的夢,我們觀察一下甜甜的夢境吧。
師:大家看,他夢見誰了?
師:齊天大圣在向小朋友們展示他的金箍棒呢!變小……小……變成1分米長了!可以放在甜甜的手心里了。還能變得更小呢,小……小……變成5毫米長了,放在了齊天大圣的耳朵里了。
師:我相信很多同學都發現了數學信息,那么誰能來說一說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預設:
生:5毫米有多長?
生:1分米有多長?
師:想要知道5毫米有多長,那我們只要知道1毫米有多長就可以了,所以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兩位新朋友——分米和毫米。板書課題:毫米和分米的認識。
生:齊天大圣孫悟空。
二、主動探究、解決問題。
(一)認識毫米
師:孫悟空能把5毫米的金箍棒放進耳朵里,說明了什么?(毫米很小)
師:那1毫米有多長呢?你來猜一猜。(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
教師總結:尺子上1厘米中間有10個小格,每一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毫米用mm表示。
板書:1厘米=10毫米
師:那你們現在知道1毫米到底有多長了嗎?能不能用手比一下?你有什么感覺?
根據學生回答適時點撥:毫米很小,所以孫悟空能把5毫米長的金箍棒放在耳朵里。
師:同學們想一想或觀察一下周圍的物體,哪些物體的長度(厚、高、寬)約是1毫米呢?
(二)認識分米
師:孫悟空把金箍棒變成了1分米放到了甜甜的手心里,通過圖片,你能猜一猜1分米有多長嗎?(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總結:在進行測量活動時,我發現我的手長約10厘米,一支粉筆長約10厘米,刻度尺上10厘米的這一段長度還可以說成是1分米。
板書:分米可以用dm表示;1分米=10厘米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老師發現同學們會思考、會學習,老師這里有兩個問題,如果你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思考解答,那你就跟分米成為了好朋友。
(1)分米跟厘米是什么關系呢?
(2)分米跟米又是什么關系呢?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的分米,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體用到了分米?或者你在哪里見過分米?
師:我們學過的測量物體長度的單位有什么?
小結:像米、分米、厘米、毫米、這樣的單位都叫做長度單位。
三、合作交流、探求新知師
今天大家表現這么好,相信在用這些長度單位時,大家也能表現的更好,老師對你們有信心,你們對自己有沒有信心呢?
出示題目:
(一)1米=( )分米 38米+54米=( )米
1米 -6分米=( )分米 70毫米=( )厘米 8分米=( )厘米
(二)在( )里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1、 小明身高138( ),他的大拇指寬約( ),手腕一圈長約12( )
2、小兔子身長4( ),尾巴長約7( )。
3、一只七星瓢蟲的長度大約是5( )。
四、交流收獲,總結提升
師:學到這里大家有什么收獲呢?
師:拿出1張白紙,誰能量出這張白紙的厚度?(生量后發現不到1毫米。)
師:其實有比毫米更小的長度單位,同樣還有比米更大的長度單位,課后請同學們找一找,今天的這節課就上到這,下課。
新青島版二年級數學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3
教學目標:
①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長度觀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②引導學生探索米、分米、厘米、毫米間的聯系,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教學重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知道分米、毫米這二個長度單位和掌握1米=10分米、1分米=10 厘米、1厘米=10毫米。
教學教法:
1.直觀教學法。教學時利用直尺,觀看分米、毫米標準的長度,觀察1毫米、1分米的長度,在腦中建立表象,并讓學生用生活中典型的長度幫助學生感悟用心體會。
2.練習法。學生鞏固知識和形成各種學習技能需要反復的練習,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種主要的實踐活動。在教學認識分米、毫米時,讓學生去找生活中的典型例子做為參照物。
教學學法:
1.發展學生空間觀念和培養學生操作能力。在建立觀念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實際的應用能力。
2.學會與人合作養成良好習慣。在估計測量中,由于毫米相對較小,容易出錯,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分工完成,在課堂中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回憶學過的二個長度單位是什么?比劃一下1米長度和1厘米的長度嗎?
二、教學新知
1、認識毫米,感受毫米的必要性。
2、建立毫米的表象。請你在尺子上找一找從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用手比劃一下。
師提問:生活哪些物體的長或厚約為1毫米?
3、學習厘米與毫米的關系追問:通過剛才比劃和觀察,你發現什么?
毫米是相對較小的長度單位,通過觀察你發現。
(1)厘米與毫米有什么關系?得出1厘米=10毫米。師:拿出數學書,讓學生觀察其厚度,你覺得數學是多厚?
(2)分米的認識
①分米
出示一條10厘米長的小棒,讓學生估,引出這條是10厘米。
師:這也是一個長度單位,你知道它是什么呢。預計學生能知這是1
分米。(板書1分米=10厘米)
師:畫一條1分米長的線段?
畫后要求在直尺上找一找1分米,讓學生去找一找生活中長約1分米的物體,來幫助學生建立觀念。
②分米與米的關系
師:2分米長約是多少,用手比劃一下?4分米?10分米?
師:你發現什么?引導學生發現1米=10分米。
3.長度單位的系統化和展望
談話: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又認識了長度單位的二位新朋友毫米和分米,請你把它們與原來學習過的米、厘米一起,排排隊,從大到小排好?引導學生發現:相鄰單位的進率都是10。
三、鞏固練習
鞏固練習是形成技能不可缺少的環節,這節課我安排的練習題
都與幾何測量、幾何直覺直接相關,符合當前課改精神。
四、課堂總結
師: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及時反饋。引導學生對本節課所收獲的信息進行和篩選和整理,完善知識結構,并及時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