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數學教案 > 二年級 >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教學

時間: 金成 二年級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小編帶來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教學7篇,希望大家喜歡。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教學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教學篇1

教學內容:

課本第4頁例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熱愛數學的良好情感。

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含義,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會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知道小括號的作用,會在解決問題中使用小括號。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游樂園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1、談話:小朋友們你們去過游樂園嗎?你最喜歡玩什么?

2、投影出示游樂園情境圖,問:“我們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們在做什么?”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畫面上來。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觀察主題圖問:看到這個畫面,(你從這個畫面中能找到哪些數學信息,學生進行匯報)你想知道什么?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有選擇的板書:現在看戲的有多少人?

2、小組交流討論。

(1)應該怎樣計算現在看戲的有多少人?

(2)獨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組內交流。

(3)選派組內代表在班中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4、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

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

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

5、比較兩種方法的異同。明確兩種方法的結果都是求現在看戲的有多少人,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把兩個小算式你能寫成一個算式嗎?學生嘗試列綜合算式。

板書:(1)22+13-6(2)22-6+13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結。

三、練習鞏固,應用實踐

1、練習一的第1題,讓學生說明圖意,明確計算的問題后,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后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

2、練習一的第4題,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匯報解決問題的思路時,教師結合題目的具體內容,適當滲透思想教育。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我們又學到了什么本領?你能把我們今天學會的知識解決我們生邊的問題嗎?

教學反思:

學生能夠根據數學信息,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并通過小組研究的方式解決問題。但是在將兩個分式寫成一個綜合算式時,不能掌握的很好。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教學篇2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理解三角形的意義,掌握三角形的特征。

(二)利于學具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通過動手實踐學生自己領悟三角形的意義和特征,既是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習的難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下面各是什么角?

說出什么叫直角、銳角、鈍角?

組成角的兩條邊是什么線?

2、家在本子上畫出直角(用三角板)、銳角、鈍角各一個。

小結:我們已經學習了線段和角,如果把角的兩條邊改為線段,把角的兩個端點連起來會出現什么圖形?(三角形)

我們今天就來研究和認識三角形。(板書課題:三角形的認識)

(二)學習新課

1、理解三角形的意義。

(1)我們已學過三角形,你能舉例說出哪些物體的面是三角形嗎?(紅領巾等)

(2)利于學具,動手做三角形,小組內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3)結合復習題,思考討論:

①三角形是幾條線段圍成的?

②什么樣的圖形叫三角形?

在討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概括: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4)鞏固概念。

①找一找,哪些是三角形?(投影)

②用三條線段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這句話對不對?為什么?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強調,看一個圖形是不是三角形,要從兩方面看:一是看只有三條線段,二是要看是否圍成的封閉圖形。

2、掌握三角形的特征。

剛才大家找出這么多三角形,它們的形狀各不相同,進一步觀察一下,這些三角形有沒有共同的地方?

啟發學生明確:它們都是三條線段圍成的,它們都有三個角,都有三個頂點。

再引導學生概括:圍成三角形的每條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邊,每兩條線段的交點叫做三角形的頂點。

3、教學三角形的特性。

我們學習的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要用到,像自行車的車架、房梁架等。為什么要用三角形的呢?我們來做一次實驗。

教師用事先準備好的木框,讓同學們拉一拉。

先拉五邊形木框。(變形)

再拉四邊形木框。(變形)

后拉三角形木框。(拉不動,三角形不變)。

提問:通過三角形木框拉不動,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學生動手實踐,老師引導學生明確:三角形的三條邊長度固定,三角形的形狀和大小就固定不變了。因而三角形具有穩定性。這就是三角形的特征。

你能舉出生活中有哪些用到三角形的特性嗎?(椅子腿松動了,可以固定一個三角形鐵架)

(三)鞏固反饋

1、說說三角形的意義、特征。

2、三角形有什么特性?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教學篇3

長度單位

教學內容:

認識長度單位米和厘米、會用米、厘米量,認識線段 量、畫線段。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初步經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知道長度單位的作用。

2、在活動中,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

4、使學生初步認識線段,學習用刻度尺量和畫線段的長度(限整厘米)。

能力點:

1、在建立長度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

5、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識。

德育點:

1、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合作意識,樹立自信心。

6、養成認真、一絲不茍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在活動中,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

2、使學生初步認識線段。

教學難點:

1、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學習用刻度尺量和畫線段的長度(限整厘米)。

2、建立長度觀念,會初步的估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模式:

“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課時安排:

4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第1~3頁。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經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認識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2、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體的長度。

3、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

能力點:培養學生觀察、動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點:使學生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各種尺子、硬幣、回形針、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等。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1、談話:老師想要知道這本數學書的寬是多少,你們能幫助老師想想可以用什么辦法嗎?我們需要借助什么工具呢?

2、直尺是我們學習和生活中的一個好幫手,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認識長度單位——厘米》。

二、新授

【知識點一】統一長度單位的重要性

1、我們現在有直尺作為測量工具,那在古代沒有直尺,人們又是如何測量物體的呢?在古時候,想知道物體的長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古代的人們經常用自己身體的某一部分作為長度單位去測量物體的長度。

如果讓你用身體的一部分進行測量,你打算怎么測?

播放課件認識“庹”、“拃”以及以腳掌的長度作為長度單位。

2、同一事物,選擇測量的長度單位不同,測量結果也不同。

3、用拃作長度單位量課桌長度。

(1)學生和老師一起用拃量課桌的長。

發現:師生量得的結果不同。量的都是課桌的長,為什么量的結果不一樣呢?

(2)比較學生的拃和老師的拃的長短。

學生的拃短,老師的拃長。 發現:不同人的拃,長度可能是不同的。

(3)得出結論:

不同人的拃長短可能不同,用它作單位去量物體的長度,得到的數值不夠準確。要想得到一個準備的數值,就需要統一長度單位。

通過我們一起量桌長這個實踐,我們發現:古代人用身體的某一部分作為長度單位(比如“庹”和“拃”)去量物體的長度是不夠準確的,因為測量的人不同,他的“庹”和“拃”的長度也可能不同。

歸納總結:所以在測量物體的長度時,要用統一的標準去量,才能知道物體究竟有多長。這就需要統一長度單位,就引出了我們今天使用的尺子。

【知識點二】認識厘米和用厘米量物體的長度

1、 觀察直尺,認識1厘米。

尺子是我們測量長度的工具,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直尺,認真觀察,說說直尺上都有什么?

播放課件認識尺子

2、 借助實物感知1厘米的長度。

提問: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圓珠筆的粗細、鑰匙柄的直徑)同學們想得真好,老師也在生活中發現了一些長度大約是1厘米的物體,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食指寬大約1厘米 田字格寬大約1厘米 圖釘的長大約1厘米

提問:請你在生活中認真觀察,看誰能找到我們身邊更多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的物體。

數字0-1之間的一個大格就是1厘米,(教師用拇指和食指區間比劃1厘米)尺子上的“厘米”就是一個統一的長度單位。厘米可以用“cm”來表示。直尺上每相鄰的兩個數之間的長度都是1厘米。

3、觀察上面的實物特點,發現規律。

食指的寬、田字格的寬和圖釘的長相對較短,所以在量比較短的物體時,可以用“厘米”作單位。

4、量一量教材上的紙條的長度。

把尺的刻度0對準紙條的左端,再看紙條的右端對著幾,對著數字幾,紙條的長度就是幾厘米。

5、用身體量一量步、庹、拃。

6、找一找、量一量尺子上從哪到哪是1厘米。用尺子量一量食指寬約幾厘米,手掌寬約幾厘米,一拃長約幾厘米。

7、量一量。

8、作業

板書設計:

厘米和米

古代的長度單位:一庹、一拃、一個腳長

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厘米——cm

教學反思:

學生之前有過用直尺測量物體長度的經歷,所以本課在教授時難度不大,學生也易于接受。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第4頁。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2、會用米尺量較長物體的長度,能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單位的工具進行測量。

3、根據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讓學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間的進率,知道1米=100厘米。

能力點: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動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點: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根據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讓學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間的進率,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米尺、軟尺。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如果我想量黑板的長度,用直尺1厘米1厘米的量是不是太麻煩了,那誰有好辦法呢?(引出“米尺”)

結論:量比較長的物體,通常用“米”作單位。米可以用“m”表示。

二、感知1米有多長

(1)那1米到底有多長呢?請同學們觀察米尺,感知1米的長度。

(2)實物對比,感知1米的長度。女孩1庹長約1米,男孩的身高比1米還多一些。

(3)在米尺上看看1米里面有多少個1厘米。

通過觀察或數數,發現1米里一共有100個1厘米。因此1米=100厘米。反過來100厘米=1米,也就是說米和厘米之間的進率是100。

結論:

①測量較長的物體可以用“米”作單位。

②米和厘米之間的進率是100。

三、拓展運用:

1、教師出示1盤卷尺,告訴學生這是1盤卷尺,用它可以量比較長的距離。量跳遠的`距離。

2、找一找你身邊有什么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

3、1米=( )厘米 100厘米=( )米

5米=( )厘米 200厘米=( )米

實踐活動:試測量一下教室的長度。

量跳遠的距離。

(指導學生:要先確定兩個點,一個是跳的起點,另一個是跳完后腳后跟所在的點(終點)。量的時候,尺子要從起點拉到終點,尺子要放平拉直,這樣才能量出準確的長度。)

板書設計:

認識米、厘米和米

長度單位:米——m

1米=100厘米

教學反思: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了解1厘米的概念。本節課上,學生通過實物能夠感知1米的長度,也能夠進行米與厘米之間的單位換算,學生通過經歷從直觀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體的過程,學生通過不斷的感知、體驗、交流、實踐,形成理性認識。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第5頁。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創設情境,讓學生自己觀察、感知線段,體驗線段的兩個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

2、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學會量線段、畫線段的方法。

能力點:培養學生的觀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識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德育點: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觀察、感知線段,體驗線段的兩個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

教學難點:學會量線段、畫線段的方法。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直尺、各種直、彎的實物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出示一幅圖,有很多路有直的有彎的,問:走哪條路比較近?為什么?

師:日常生活中這樣的事例還很多,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自主探究:

1、認識線段。學生拿出準備好的牙膏盒、藥盒、直和彎的吸管、鉛筆、繩子、直和彎的鐵絲等,看一看、摸一摸,你發現了什么?

找出你認為直的東西。

從鉛筆的一端摸到另一端,我們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個點,另一端也看作一個點,把這兩個點叫做端點,書本的邊等都有兩個端點。

情境圖解讀:拿一根線,用手捏住線的兩端,用力拉緊,這時這根線就可以看作是一條線段。

教師在黑板上畫一條線段,并在線段的兩端點兩個點,告訴學生這就叫做線段。

實物感知線段:黑板邊、桌子邊、書邊都可以看成是線段。

認識線段:線段是直的,兩端有端點的線。

問:我們身邊哪些東西的邊可以看作線段?為什么?

判斷下面哪些是線段?

2、線段可以度量嗎?

試量課本第5頁的線段,互相交流量法。師總結:先將尺子的0刻度對準線段的左端點,再看線段的右端點對著尺上的刻度數是幾就是幾厘米。

觀察圖形,總結線段的特征:直的;有兩個端點;線段可以量出長度。

3、畫線段。

用手勢表示3厘米大約有多長。是畫3厘米長的線段,并說出畫法。

總結:從尺的0刻度開始畫起,鉛筆尖沿著尺子的邊一直畫到刻度3厘米的地方,再標上兩個端點,并且在線段下面寫上3厘米。

三、拓展運用:

1、下圖有四個點,每兩點之間畫線段。

2、下面是小明從家到學校路線圖,你認為走哪條路最近?

3、畫一條5厘米長的線段。

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實踐活動:估一估,再量一量。

板書設計:

線段

兩端有端點的直線叫做線段

教學反思:

線段對二年級學生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學生早已在生活中不自覺地認識了它,陌生是因為線段作為幾何知識中比較抽象的概念,學生年齡小,抽象邏輯思維能力還比較低,學生的感性認識遠遠超過了理性認識,要以純數學的角度去理解有些難度,要有一定的空間觀念才行。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第6~7頁。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線段,學會量整厘米上的線段,學會畫整厘米長的線段。

2、知道1厘米、1米的實際長度,鞏固用米尺量較長物體的長度,會估測物體的長度。

能力點:培養學生整理知識的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德育點:認真細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學會量整厘米上的線段,學會畫整厘米長的線段。

教學難點:估測物體的長度。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實物、尺子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這單元我們學了什么?小組合作整理一下。

二、自主探究:

學生匯報整理的結果。

誰能比劃一下1厘米有多長,1米呢?我們身邊什么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什么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

如何測量物體的長度?什么是線段?估測線段的長度。

出示習題:一根旗桿的高度是13厘米還是13米?

單位和數據相結合進行判斷:13厘米就這么高,旗桿不可能這么矮。

借助參照物判斷:我1米多高,才到旗桿的這個高度。旗桿應該是13米高。

利用生活實物判斷:一支新鉛筆都不止13厘米長,旗桿的高度應該是13米。

三、拓展運用:

1、拿一張紙條,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

2、小組合作量鉛筆、本子、墨水瓶、成員的身高、課桌。

3、練習一第6題。先估測一下所量物體有幾個小方塊長,再用小方塊實際測量一下,然后將估測與實測的結果對比,修正自己的估測策略。

4、練習一的8題。先估計每條邊的長,再實際測量,交流測量的方法。

5、第9題,學生動手試一試,再計算,說明計算的方法。

6、第10題,先估計,再量一量。

開放題:

1、數線段。

2、小紅離學校有三條路可走,走哪條路最近?

教學反思:

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必須建立在長度估測的基礎上。由于學生只認識了“厘米”和“米”,很容易作出非此即彼的簡單推斷。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教學篇4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學會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2、通過實際操作、自主探究、小組協作等手段幫助學生掌握計算方法,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能力點:培養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德育點:對學生進行公德教育。

教學重點: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計算方法,能運用多種方法正確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二年級同學來參觀博物館啦!出示圖。每個班級都由2名老師帶隊。四個班級的中隊長都站在本班隊伍的最前面,打著自己班級的班牌:二(1)班35人,二(2)班32人,二(3)班37人,二(4)班34人。同學們站得整整齊齊,正等待盡管呢……仔細觀察,畫面里蘊涵著好多數學問題呢,讓我們一起去探索吧!

出示并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

1、二(1)學生和本班的帶隊老師一共多少人?小組合作,也可以請小棒來幫忙。

學生匯報:

(1)理解題意并列式。

求總數要用加法計算,列式為:35+2=

(2)用口算。

先把兩個數個位上的數相加,所得的數再與30相加,即5+2=7,7+30=37,所以35+2=37 。

(3)擺小棒計算。

3捆=30根

5根+2根=7根

7根+30根=37根

所以35+2=37

(4)用豎式計算

先從個位加起,5+2=7,寫在得數的個位上。十位上的3直接落下來,寫在得數的十位上。

2、二(1)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學生?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計算?

(1)理解題意并列示:35+32=

(2)口算。30+30=60,5+2=7,60+7=67,所以35+32=67。

(3)借助擺小棒計算。

(4)用豎式計算。先從個位加起,5+2=7,7寫在得數的個位上。再算十位上3+3=6,結果寫在得數的十位上。

歸納總結:筆算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的方法: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

三、拓展運用:

1、計算下面各題。

54+4= 21+7= 24+3= 46+3=

62+17= 35+24= 13+84= 44+40=

2、數學醫院:

17+2=19 50+6=56 42+3=45

1 7 5 0 4 2

+ 2 + 6 + 3

1 9 5 6 4 5

24+61= 53+22= 37+40=

2 4 5 3 3 7

+ 6 1 + 2 2 + 4 0

8 5 7 5 7 7

教學反思:

有過之前的學習基礎,很多孩子口算就可以直接算出結果。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教學篇5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12~14頁內容。

教學目標:

讓學生在日常生活經驗和實際操作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并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經歷“平均分”的過程。

教學準備:

學具準備:分組準備各種食品、每人一張卡紙、圓片(18個)、作業紙。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桔子等貼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聯歡會情境,讓學生感受平均分

1、讓學生感受什么叫平均分。

(1)師:就要過年了,今天我們來開個聯歡會。請同學們看看老師給你們組準備了什么食品?(餅干、巧克力、糖果……)我們想把全班同學分成四大組,你們能幫我把這些食品分成四份嗎?

(2)讓學生分組分一分食品。

(3)讓學生說一說你們組是怎么分的?(讓學生分組匯報結果。)

(4)師:象這樣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板書:平均分)

2、(1)(出示多媒體課件)剛才老師和一組同學一起“把12個蘋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3個蘋果。”

(2)讓生把分蘋果的過程讀一讀。

(3)讓學生用這句話把本組分食品的過程說一說。

3、鞏固練習:判斷哪種分礦泉水的方法對。

二、探索平均分的方法

1、在活動中學習書中例2

(1)師:我們已經知道什么叫平均分,那么怎么才能平均分呢?

請同學們分組把15個桔子平均分到5個盤子里,可以怎么分呢?

(2)分完后請學生分組說說自己是怎樣分的,并上黑板演示。

(3)讓學生用一句話說說自己組分食品的過程。

2、拔河比賽:師請8位學生,平均分成兩組進行比賽,比賽中適當穿插德育滲透,如集體主義教育等。

3、給獲勝選手發獎品:12支鉛筆平均發給4個同學,每人幾支?

請學生用/代替鉛筆在作業紙上畫一畫,再集體核對。

4、集體游戲:我們班有40位同學分8組做游戲,平均每組幾人?

讓學生按分好的組在歌曲聲中向自己的同伴說新年好。

三、迎新年隊列展示活動

(1)讓學生觀看以往隊列展示活動的照片。

(2)請同學們幫我們班設計出一個隊形來參加這個活動。

要求:每班18名學生參加,每行人數相等。

(3)請學生先在小組中討論,之后在卡紙上用18個小圓片貼出來。

(4)師選擇幾張好的作品向大家展示,最后讓全班同學都把自己的作品貼在黑板上展示出來。

四、小結:這節課你的收獲是什么?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教學篇6

教學目標:

1、結合觀察、操作活動,能夠用自然的語言描述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

2、了解折、畫、比、量等多種認識圖形的方法,體會研究圖形方法的多樣性。

3、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獲得空間和圖形知識的經驗,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

教學難點:

明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畫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三角板、長方形紙、正方形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大家喜歡玩捉迷藏嗎?老師把我們學過的兩個平面圖形藏在了這兩張圖片里,一張是數學書的封面,另一張是郵票,你能找出來嗎?

生:數學書封面后面是長方形,郵票的后面是正方形。

(教師板書:長方形、正方形)

師:對于長方形和正方形你都知道哪些?

生:正方形四條邊一樣長。

生:長方形有兩條長長的邊,兩條短短的邊。

生:長方形長邊叫做長,短邊叫做寬。

師:大家知道的可真多,那到底是不是像我們說的那樣呢?這節課就讓我們進一步去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教師板書:長方形與正方形)看看它們的邊和角都有哪些特點。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喚起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了解,再通過對“對于長方形和正方形你都知道哪些?”問題的回答,更好的了解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知程度,并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的積極性。

二、探究體驗、加深理解

1、長方形特點。

師:我們先來研究長方形,請大家找出一張長方形紙。

(課件出示要求)要求:你可以借助直尺和三角板,用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看看長方形的邊和角都有什么特點。(教師指出邊和角)

生:動手操作實踐。

師:同學們通過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對長方形的邊和角有什么發現?(學生將折和量的過程進行演示)

生:我用三角板的直角量了量,發現長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教師板書:四個角都是直角)

生:我用直尺量了量,發現長方形兩條短邊的長度一樣,兩條長邊的長度一樣。

生:我用折一折的方法,將長方形上下兩條邊重疊,發現兩條邊一樣長;再將長方形左右兩條邊重疊,發現這兩條邊也一樣長。

師:大家通過量一量和折一折的方法,都發現了上下兩條邊相等,左右兩條邊相等,上下邊是相對的邊,在數學中我們把它叫做對邊,除了上下這組對邊外,還有左右也是一組對邊,所以在長方形中,也可以說是,對邊相等。(教師板書:對邊相等)

教師評價并根據學生的回答小結:長方形四個角都是直角,對邊相等。

2、正方形特點。

認識了長方形的特點,你能用剛才研究長方形的方法來研究一下正方形的邊和角有什么特點嗎?

要求:請你用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來研究正方形邊和角的特點。

生:動手操作實踐。

師:同學們通過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對正方形的邊和角有什么發現?(學生將折和量的過程進行演示)

生:我用三角板的直角量了量,發現正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教師板書:四個角都是直角)

生:我用直尺量了量,發現正方形四條邊一樣長。

生:我用了折一折的方法,先將上下兩條邊重疊,發現上下兩條邊一樣長,再將左右兩條邊重疊,發現左右兩條邊一樣長,再將對角重疊,發現相鄰的兩條邊一樣長,所以說,正方形四條邊一樣長。(教師板書:四條邊相等)

教師評價并根據學生的回答小結:正方形四個角都是直角,四條邊相等。

師:同學們太棒了,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都找了出來,請再仔細看一下黑板上它們的特點,有哪些相同點,哪些不同點。

生:相同點是它們四個角都是直角,不同點是長方形對邊相等,而正方形是四條邊相等。

【設計意圖】通過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讓學生發現長方形和正方形邊和角的特點,同時加強了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特點的體驗,降低了對特點認識的難度。

3、認一認

師:其實,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每條邊都有它們自己的名字,請你自己看答題卡的認一認,說說它們都叫什么名字。

生:長方形長長的邊叫做長,短短的邊叫做寬;正方形的四條邊都叫做邊。(教師板書:長、寬、邊)

師:長方形中有幾條長?幾條寬?

正方形的四條邊中,只有這一條叫邊嗎?

生:長方形中有兩條長,兩條寬。(邊指邊說)

生:正方形四條邊相等,所以四條邊都叫做邊。

【設計意圖】在學生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邊和角的特點后,讓學生通過自學的方法來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各邊的名稱,可以加深學生對于邊的認識。

三、實踐應用、鞏固概念

1、你能畫一個長方形和正方形嗎?(在格子圖中)

學生動手畫一畫,交流匯報。

2、、用一張長12厘米、寬8厘米的長方形紙折正方形,最大的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厘米?

學生拿一張長方形紙動手操作折一折,集體交流、討論,教師最后用課件演示操作過程,得出結果。

【設計意圖】在練習部分設計了三道題目,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掌握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第三道題目是鞏固對長方形特點的理解,可能稍微有些難度,但通過動手折一折,對學生的理解有很大的幫助。

四、總結提升

通過本節課,我們對長方形和正方形邊和角的進一步研究,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教學篇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2.根據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知道1米=100厘米.

3.通過合作,學生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長度的物體,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1米的實際長度.

教學難點

用米尺較準確地量較長物體的長度.

學具和教具

投影片、1米長的卷尺、皮尺或折尺.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問: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都學會了什么知識?( 1.上節課我們認識了長度單位厘米.2.厘米是個長度單位,它可以用來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3.我們還學會了以厘米做單位畫線段的方法.)

2.師:請大家用手比一比,1厘米大約有多長?

新授

1.認識米

導入談話:看來,大家厘米的知識掌握的都不錯,老師這有一道小難題.誰愿意到黑板前面來解決這個問題?

拋出問題(老師事先給學生準備好一把量程為12厘米的刻度尺)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568 bgColor=#ffffff

A.請你用老師提供的尺子來測量黑板的長度。并把測量結果告訴大家。

B.在測量時,你有什么問題,或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提出來,大家共同解決。

(3)學生提問題.(如A:這把尺子也太短了,量這么長的黑板太費勁.B:有沒有比厘米長一些的單位.)

(4) 師:誰能回答這個同學提出的問題?s

(5) 師:量比較長的物體或者距離,如操場的兩邊相距多遠,通常用米作單位.(板書課題)今天我們學習認識米、用米量.補充:米可以用字母m來表示.

(6)出示米尺,觀察米尺有什么特點.(米尺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為單位的)

(7)讓學生拿著自己帶來的1米長的卷尺到講臺前來和教師的1米直尺比一比,體驗不同的尺子上1米的長度是相同的(在這里誤差可以忽略不計).

2.用米量

(1)實際體驗.請同學們互相用自己帶來的卷尺量一量,把兩臂伸開,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2)再次體驗.兩人再互相量一量身高,從地面到身體的什么部位是1米,看看你的身高比1米高出多少?

(3)以小組為單位,量出1米,2米給大家看.

3.教學厘米和米之間的關系

(1)初步質疑.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厘米的認識,同學們用兩個手指比一下,1厘米有多長呢?教師在黑板上1米長的線段的上面畫出1厘米.

師:1米有多長呢?同學們可以用兩手比一下.

師:那么米和厘米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2)教師出示一把木制米尺,這是一把米尺,它的長度正好是1米.我們一起來數一數,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

(3)請同學們看看自己的卷尺,1米里面是不是也有100厘米呢?

(4)教師在黑板1米長的線段上,以10厘米為單位,分成10份,再次問:誰來說說,1 米等于多少厘米?(板書:1米=100厘米)

(5)教師出示卷尺.說:量比較長的距離,一般用卷尺.用卷尺量物體的長度時,一定要從物體的一頭開始,尺子要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這樣才能量出準確的長度.

鞏固練習

1.選擇合適的單位.

我們的教室長6( ),黑板長2( ).

小明身高124( ),課桌高90( ).

2.操作性練習.

(1)兩人互相量身高,是____米____厘米.

(2)分小組合作測量,4個人用1米長的卷尺,合作量教室里感興趣的較長物體的長度,測量后進行匯報,交流.(如:教室前后黑板的長;教室地面的長、寬,四周墻壁的長等.)

四、歸納質疑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大家都有些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認識米 用米量

1厘米長的線段

1米長的線段

1米=100厘米

2574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房在线-免费房产管理系统软件-二手房中介房屋房源管理系统软件 | 电竞馆加盟,沈阳网吧加盟费用选择嘉棋电竞_售后服务一体化 | 碳刷_刷握_集电环_恒压簧_电刷厂家-上海丹臻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安规电容|薄膜电容|陶瓷电容|智旭JEC安规电容厂家 | 福州甲醛检测-福建室内空气检测_环境检测_水质检测-福建中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聚氨酯复合板保温板厂家_廊坊华宇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无锡装修装潢公司,口碑好的装饰装修公司-无锡索美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洁净棚-洁净工作棚-无菌室-净化工程公司_北京卫护科技有限公司 | 影视模板素材_原创专业影视实拍视频素材-8k像素素材网 | 国际高中-国际学校-一站式择校服务-远播国际教育 | HDPE土工膜,复合土工膜,防渗膜价格,土工膜厂家-山东新路通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 刚性-柔性防水套管-橡胶伸缩接头-波纹管补偿器-启腾供水材料有限公司 | LCD3D打印机|教育|桌面|光固化|FDM3D打印机|3D打印设备-广州造维科技有限公司 | 有福网(yofus.com)洗照片冲印,毕业聚会纪念册相册制作个性DIY平台 | 样品瓶(色谱样品瓶)百科-浙江哈迈科技有限公司 | 专业生产动态配料系统_饲料配料系统_化肥配料系统等配料系统-郑州鑫晟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水冷散热器_水冷电子散热器_大功率散热器_水冷板散热器厂家-河源市恒光辉散热器有限公司 | 吸污车_吸粪车_抽粪车_电动三轮吸粪车_真空吸污车_高压清洗吸污车-远大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PVC地板|PVC塑胶地板|PVC地板厂家|地板胶|防静电地板-无锡腾方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咨询热线:4008-798-128 | 东莞办公家具厂家直销-美鑫【免费3D效果图】全国办公桌/会议桌定制 | 纸张环压仪-纸张平滑度仪-杭州纸邦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包头市鑫枫装饰有限公司| 马尔表面粗糙度仪-MAHR-T500Hommel-Mitutoyo粗糙度仪-笃挚仪器 | 广域铭岛Geega(际嘉)工业互联网平台-以数字科技引领行业跃迁 | 液压油缸-液压缸厂家价格,液压站系统-山东国立液压制造有限公司 液压油缸生产厂家-山东液压站-济南捷兴液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集装箱箱号识别_自重载重图像识别_铁路车号自动识别_OCR图像识别 | 三氯异氰尿酸-二氯-三氯-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强氯精-消毒片-济南中北_优氯净厂家 | 齿轮减速机电机一体机_齿轮减速箱加电机一体化-德国BOSERL蜗轮蜗杆减速机电机生产厂家 | 家用净水器代理批发加盟_净水机招商代理_全屋净水器定制品牌_【劳伦斯官网】 | 健康管理师报考条件,考试时间,报名入口—首页 | 喷播机厂家_二手喷播机租赁_水泥浆洒布机-河南青山绿水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尊享蟹太太美味,大闸蟹礼卡|礼券|礼盒在线预订-蟹太太官网 | 设定时间记录电子秤-自动累计储存电子秤-昆山巨天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上海logo设计| LHH药品稳定性试验箱-BPS系列恒温恒湿箱-意大利超低温冰箱-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365公司转让网】公司求购|转让|资质买卖_股权转让交易平台 | uv机-uv灯-uvled光固化机-生产厂家-蓝盾机电 | 电梯乘运质量测试仪_电梯安全评估测试仪-武汉懿之刻 | 锂电池砂磨机|石墨烯砂磨机|碳纳米管砂磨机-常州市奥能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老城街小面官网_正宗重庆小面加盟技术培训_特色面馆加盟|牛肉拉面|招商加盟代理费用多少钱 | 金属回收_废铜废铁回收_边角料回收_废不锈钢回收_废旧电缆线回收-广东益夫金属回收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