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數學教案 > 四年級 >

小學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時間: 龔鍇 四年級

身為一名不懈追求教育質量的教師,編寫教案是關鍵環節,教案有助于教學活動的順暢進行。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能算作是優秀的教案?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小學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僅供參考。

小學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小學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1)

第一單元 小數的認識和加減法

教學目標

小數的意義不能單純依靠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背誦結論獲得,必須通過活動使學生獲得體驗。本環節教師組織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折一折、涂一涂,先用分數表示,再用小數表示,讓學生在體驗中逐步理解小數的意義。

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學會總結,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會學生學會學習。

活動一:量一量

解釋與運用

活動二:量身高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歸納小數比較大小的方法,并和原來的想法比較,加深對正確方法的理解

讓學生獨立練習,教師重點輔導學習有困難的孩子。

多層次的練習,加強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能正確熟練的比較小數的大小

6、引導學生小結。

第六課時

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

歌手大賽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能正確進行小數加減混合運算;能解決簡單的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實際問題。

2.結合問題情境,學會小數加減混合運算。

教學重點正確進行小數加減混合運算。

教學難點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

教學環節教學方法及學生活動設計個性調整

一、出示圖形,讓學生觀察討論

二、練一練

三、全課小結:

同學們,你們看過電視上的歌手大獎賽嗎?請看大屏幕,這個“專業得分”是什么意思?“綜合素質得分”又是什么意思?你們知道嗎?

(出示)

1、你找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看到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2、板書:誰的總分高?高多少?

估一估,誰的.總分高一些?

要想算出準確的結果怎么辦?

(引導學生認識:要通過算一算才知道。)

3、誰來說說你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

板書學生的不同的解法。

①8.65+0.40=9.05(分)

9.43-9.05=0.38(分)

②9.43-(8.65+0.40)

=9.43-9.05

=0.38(分)

4、通過以上的計算,你知道我們這節課的學習內容嗎?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為什么?與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相比怎么樣?

5、第17頁“試一試”第1題。

比一比,看看誰的方法最簡便

小學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2)

教學內容

教材第79~80頁內容。

教學目標

1.結合奧運信息,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有關實際問題。

2.通過解決體育賽場上的有關問題,體會數學與體育之間的聯系,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難點

能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奧運中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2016年第31屆奧運會在里約舉行,同學們知道我國運動員一共獲得了多少枚金牌?其中有些項目還打破了世界記錄,尤其是中國女排,頂著巨大的壓力,通過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終于獲得冠軍。那么同學們對奧運會有哪些了解呢?

師出示課件教材第79頁情景圖。

引導學生觀查表格,從表格中你能獲得哪些數學信息?你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解決奧運中的數學問題。

二、探究問題

1.師出示課件教材第79頁問題一。

(1)學生觀察表格,交流匯報:可以知道三名運動員各自的成績分別是多少秒。

(2)出示問題: 前三名運動員的成績分別相差多少?

學生先獨立計算,然后在小組內說說是怎么做的,互相交流訂正。

(3)課件出示教材第79頁兩幅沖刺情況圖,并提問:根據剛才的.數據,你能判斷哪幅圖能描述當時決賽的沖刺情況嗎?

學生觀察圖片,交流匯報。師根據學生回答整理歸納:根據剛才計算出來的結果,可以知道,第二名和第三名相差很少,他們之間的距離應該很近,而他們和劉翔的時間相差很多,所以距離應該相對遠一些。

因此第二幅圖能更好的描述當時的沖刺情況。

(4)當時男子110米欄的奧運會記錄是12.95 秒,劉翔用的時間少了多少秒?

學生先獨立思考,小組內交流,再全班匯報。

2.師出示教材第80頁問題二

(1)引導學生閱讀短文,你能獲取什么數學信息?

學生閱讀后,指名匯報交流:在最后一跳之前,何沖比第二名多32.45分,秦凱比第二名少7.65 分,是第三名……

(2)課件出示問題1。

學生先獨立計算,然后在小組內說說是怎么想的。指名學生匯報,集體訂正。

(3)課件出示問題2。

①讓學生觀察“最后一跳的得分情況表”。

②學生獨立思考計算,小組交流,指名匯報。

根據學生匯報,師歸納:何沖最后一跳得分最高,是第一名;最后一跳前,秦凱落后德斯帕蒂耶斯7.65分,而最后一跳,秦凱得分比德斯帕蒂耶斯多98.00-96.90=1.1(分),所以第二名是德斯帕蒂耶斯,第三名是秦凱。

3.師出示教材第80頁問題三。

(1)引導學生閱讀短文,并從中獲取數學信息。

學生先獨立思考計算,小組討論交流。指名學生匯報,集體訂正。

(2)出示課件射擊比賽場景圖。

同學們先觀察圖片,再獨立通過想象判斷,并用自己的語言說明理由,小組內交流。

指名學生匯報,集體討論驗證。

三、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想法?和同學們說一說。

四、課后練習

小學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熟練掌握2、3、5倍數的特征,熟練應用2、3、5倍數的特征進行判斷。

2.會運用2、3、5倍數的特征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3.感受知識應用價值,激發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培養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以及歸納、整理知識的能力。

【重點難點】

1.會正確判斷2、3、5的倍數。

2.會運用2、3、5倍數的特征解決實際問題。

【整理導入】

師:同學們都喜歡花嗎?你都喜歡些什么花?學生回答。

師:小明的媽媽也非常喜歡花,有一天她去逛花店:玫瑰3元/枝,郁金香5元/枝,馬蹄蓮10元/枝,她買了一些馬蹄蓮和郁金香,付給售貨員50元,找回了13元,小明的媽媽馬上就知道找回的錢不對。你知道她是怎么判斷的嗎?(多媒體出示教材練習三第12頁第7題圖片)

引導學生分析:由于媽媽買的是馬蹄蓮和郁金香,馬蹄蓮10元/枝,所以它的總價是10的倍數,也就是整十數,而郁金香5元/枝,所以它的總價是5的倍數,個位上是0或5,兩者合起來的總價一定是幾十元或幾十五元,因此,服務員找的錢數不對。

小結:5的倍數的和還是5的倍數。

那么:2的倍數的和(還是2的倍數),3的倍數的和(還是3的倍數)。

師:同學們靈活地利用了5的倍數的特征解決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非常了不起,這節課我們就來針對這些內容進行相關的練習。

板書課題:2、5、3的倍數特征的練習

【歸納提高】

1.2、5的倍數,都只要判斷哪個數位上的數就可以了?3的倍數怎樣判斷呢?引領學生回顧,梳理2、3、5的'倍數特征。

2.你能否一眼看出下列各數一定有一個什么因數(1除外),為什么?

2940、305、850、723、9981、332、351、1570.

3.什么叫奇數?什么叫偶數?

4.(1)在8,35,96,102,3.2,111,840,1060,14中,奇數有( ),偶數有( ),是3的倍數有( ),是5的倍數有( ),同時是2、5、3的倍數有( )。

(2)的三位偶數是( ),最小的二位奇數是( )。

(3)同時是2、3、5的倍數的三位數是( ),最小三位數是( )。

【課堂作業】

學生獨立做教材第12~13頁練習三第8~12題。

【課堂小結】

提問: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對2、3、5倍數的特征進行了練習,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實際上運用我們學過的數學知識可以解決很多的實際問題,只要我們用心思考,善于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分析,相信大家還會有更多的收獲!

【課后作業】

1.閱讀了解教材第13頁練習三后面“生活中的數學”和“你知道嗎?”

2.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小學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4)

教學內容:

P5:例3 “做一做”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知道關于0的運算應該注意的問題。

過程與方法:體會0在四則運算中的地位和作用。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整理知識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0不能做除數及原因。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口算引入( 快速口算)出示:

100+0= 0+568= 0×78= 0÷23= 128-128=

0÷76= 235+0= 99-0= 49-49= 0+319= 0×29=

二、探究新知

1、將上面的口算分類.根據分類的結果說一說關于0的運算都有哪些。

2、一個數與0相加;一個數減0;一個數與0相乘的結果分別是多少。

3、0除以一個數的結果是多少?

三、0為什么不能做除數(討論)

0不能作除數。例如,5÷ 0不可能得到商,因為找不到一個數同0相乘得到5。0÷ 0不可能得到一個確定的商,因為任何數同0相乘都得0。

小結:歸納所有0的運算

一個數加上0,還得原數。被減數等于減數,差是0。

0除以一個非0的`數,還得0。一個數和0相乘,仍得0。

四、課堂測評

1.計算

(1)36+0= (2)0+68= (3)0×68= (4)54-0=

(5)0÷28= (6)128-0= (7)0÷36= (8)25+0=

(9)99-0= (10)49-49= (11)0+39= (12)0×9=

五、歸納反思

這節課我們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關于0的運算應該注意的

板書設計:

0的運算

一個數加0或減0得原數;

一個數乘0得0,

0除以一個非0的數還得0。

小學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問題和相互交流的過程中,體會在一個有括號的算式里,先算括號里的算式的必要性。

2、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加強小組合作。

3、靈活運用所學計算方法解決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應用數學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含有括號的四則運算的順序。

教學難點:

掌握含有括號的四則運算的順序。

教具學具:

課件。

教學設計:

一、復習導入。

1、口算:100+0= 0÷100=

2、說出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

(1)80—42+12 480÷60×2

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 )按順序計算。

(2)75—15×4 40÷4+6

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 )法,再算( )法。

(3)(12+4)×2 200÷(40—15)×2

小結:在含有小括號的算式里,要先算( )里面的,再算( )外面的。

3、我們學過的( )、( )、( )、( )四種運算統稱四則運算。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它的運算順序。(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課。

1、出示:96÷12+4×2

(1)小組內討論,說說計算順序。

(2)匯報討論結果。(指名說,師板書。)

2、變式:96÷(12+4)×2探究有小括號的計算順序。

(1)問:如果要求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需要在原式里添上什么數學符號?(小組合作探究)

(2)小組合作完成計算后,指名學生到黑板上板演。

(3)點評,明確: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3、介紹中括號“[ ]”,變式:96÷[(12+4)×2]探究有中括號的`算式的運算順序。

(1)認識中括號。

(2)在老師引導下明確運算順序。

板書:96÷[(12+4)×2]

(1)放手讓學生合作完成計算,師巡視輔導。

(2)指名板演后,師生共同訂正,明確運算順序,并在書上找出來齊讀兩遍。

三、鞏固練習。

1、課本第9頁的做一做。

2、一個車間在4月份的前八天生產了320臺洗衣機,以后每天生產45臺。4月份(按30天計算)共生產洗衣機多少臺?(要求列綜合算式解答)

四、擴展提高:

根據運算順序添上小括號或中括號。

(1)32×800—400÷25先減,再乘,最后除;

(2)32×800—400÷25先除,再減,最后乘;

(3)32×800—400÷25先減,再除,最后乘;

(4)32×800—400÷25先乘,再減,最后除。

五、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含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

96÷12+4×2 96÷(12+4)×2 96÷[(12+4)×2]

=8+8 =96÷16×2 =96÷[16×2]

=16 =6×2 =96÷32

=12 =3

小學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6)

【學習目標】

1、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義,弄清方程與等式間的聯系與區別。

2、通過在不同的情景中建立等量關系列方程,經歷方程模型的建構的過程。

3、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抽象概括等能力。

【學習重點】

會用方程表示事物之間簡單的數量關系。

【學習難點】

能根據圖義,找到等量關系列出方程。

【學習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生活中經常遇到各種各樣的數,對嗎?比如說,誰愿意告訴我你今年多大了?(學生說)只知道自己的年齡還不行,誰知道媽媽今年多大了?(學生說)自己的'年齡,媽媽的年齡對你來說是已知數,那老師的年齡對你來說是……..(未知數)以此來引出未知數。

二、利用等量關系,正確列出等式

1、出示天平圖1:天平左邊10克,天平右邊:2克和一個櫻桃

師:看天平的顯示,誰能列出一個等式?(櫻桃的質量+ 2克=10克),如果用未知數X來表示櫻桃的質量,那么,可以列出一個什么樣的等式呢?(2+X=10)

2、出示情景圖2:四盒種子的質量一共是20__克。

你從圖中發現了什么?(4盒種子的質量=20__克)

師:能根據這個相等關系寫出一個等式嗎?

師:請你給同學們介紹一下你的等式,先說字母表示什么意思?

師:如果用y表示每塊月餅的質量,怎樣用數學式子表示這個等式呢?(板書:4y=20__)

師:下面老師加大難度,敢接受挑戰嗎?(同學們在家里幫爸爸媽媽倒過開水嗎?現在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倒開水的過程,找一找這里有相等關系嗎?)

3、課件出示圖3:一壺水剛好倒滿兩個開水瓶和一個杯子。

師:你們找到其中的相等關系了嗎?(兩個熱水瓶的盛水量+200毫升=20__毫升)

師:如果用z表示每個熱水瓶的盛水量,那么這個關系式可以怎樣表示?(板書:2z+200=20__)

4.理解方程的意義。

師:剛才我們通過稱櫻桃,稱種子和水壺倒水的三次實踐活動,得出了下面這三個等式:(x+5=10 4y=380 2z+200=20__)

(1)同桌交流。說一說:上面的等式有什么共同特點?

(2)全班交流。

教師小結:這樣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板書課題:方程)

師:自己讀一讀,你認為關鍵詞是什么?

(3)鞏固知識。

師:說一說方程必須具備哪幾個條件?(一必須是等式,二必須含有未知數)

5、會寫方程師:你會自己寫出一些方程嗎?寫下來同桌交換檢查。

(學生試著寫出各種各樣的方程,再在全班展示,當然也有可能會出現一些不是方程的式子,教師應引導學生說出它不是方程的原因。)

三、鞏固練習

1.判斷

下面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35+65=100 x -14>72 y +24

5x+32=47 28<16+14 6(y+2)=42

2、練一練課本67頁第一題說一說各圖中的等量關系,再列出方程。

四、總結評價

師:關于方程還有很多有趣的內容,相信同學們還會以飽滿的精神、積極地態度去研究、去探索方程的奧妙。

小學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掌握含有兩級數的讀法,能正確地讀出億以內的多位數。

2.掌握含有兩級數的寫法,能正確地寫出億以內的多位數。

3.通過具體的教學情境,加深學生對大數的感受,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感。

教學重點:

含有兩級數的寫法和讀法。

教學難點:

億以內中間和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課件出示以下題目:

1.說說下面各數是由多少個萬組成的。

4250000 3040000 10500000

2.寫一寫。

三千零二十四萬 四百萬 六十五萬

3.讀一讀。

30050000 5060000 170000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的都是整萬的多位數,今天我們將一起來學習含有兩級的多位數。(板書課題)

二、交流共享

1.課件出示教材第12頁例題2第一幅算盤圖。

(1)認識含有兩級的數。

提問:算盤圖上撥出的這個數是幾位數?含有哪幾級?每個數位上的'數各是多少?

學生交流后得出:算盤圖上撥出的這個數是八位數;含有兩級,分別是個級和萬級;個位上是9,十位上是3,百位上是2,千位上是5,萬位上是9,十萬位上是3,百萬位上是2,千萬位上是5。

追問:個級的計數單位是什么?萬級的計數單位是什么?這個數由幾個萬和幾個一組成?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最后組織全班匯報。

得出結論:個級的計數單位是“一”,萬級的計數單位是“萬”,這個數由5239個萬和5239個一組成。

再問:萬級上的“5239”和個級上的“5239”有什么區別?

引導學生交流得出:雖然數字相同,但表示的意義不同:萬級上的“5239”表示5239個萬,個級上的“5239”表示5239個一。

(2)學習含有兩級數的寫法。

讓學生根據算盤中每個數位上的珠子進行寫數。

展示學生寫出的數,并組織交流,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交流寫含有兩級數的方法。

引導學生通過交流得出:寫含有兩級的數時,先寫萬級上的數,再寫各級上的數。

(3)學習含有兩級數的讀法。

先讓學生分別讀出“52390000”和“5239”這兩個數。

討論:萬級上的數和個級上的數在讀法上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師生交流后,反饋:

相同點:“5239”不論在個級還是在萬級都讀作五千二百三十九。

不同點:萬級上的數表示多少個“萬”,讀數時要添上“萬”字,而個級上的數表示多少個“一”,讀數時就不讀這個“一”。

小結:我們在讀含有兩級的數時,先讀萬級上的數,再讀個級上的數,萬級上的數按照個級的數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添上一個“萬”字。

2.課件出示教材第12頁例題2下面兩幅算盤圖。

(1)觀察思考。

提問:觀察這兩幅算盤圖中撥出的珠子,它們和第一幅圖有什么不同?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發現:這兩幅圖中,有些數位上沒有珠子,也就是一個數都沒有。

(2)小組交流。

讓學生說說算盤中各數是由多少個萬和多少個一組成的。

(3)寫一寫。

提問:有些數位上一個數都沒有,該怎么寫?

(4)讀一讀。

提問:6004000和3080007這兩個數中都有許多0,我們讀數的時候,這些0都應該怎么讀?

3.小結含有兩級數的寫法和讀法。

寫法:先寫萬級的數,再寫個級的數,哪個數位上一個數也沒有,就在那個數位上寫0。

讀法:先讀萬級,再讀個級;萬級的數,要按照個級數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萬”字;每級末尾的0都不讀,其他數位有一個0或連續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12頁“練一練”。

指導學生先說出下面各數是由多少個萬和多少個一組成的,再寫一寫、讀一讀。

2.課件出示下列題目。

(1)讀一讀。

①20__年中國科技館接待觀眾1900803人次。

②地球赤道周長約為40075700米。

③永樂大鐘上鑄了230184個漢字,是世界上漢字最多的大鐘。

學生試讀后,讓學生說說這些數分別是怎樣讀的。

(2)寫出下列橫線上的數。

①我國的領土面積約九百六十萬平方千米。

②中國國家圖書館累計藏書約二千一百六十萬零九百冊。

學生獨立寫數,并組織匯報。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還有哪些疑問?

小學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讓每位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經歷給三角形分類的過程,認識并識別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了解各種類型三角形的特點;

2.通過觀察、比較、歸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3.創設恰當的問題情景讓學生充分地、主動地進行思考、歸納和相互討論,激發其更加積極主動學習的精神和探索的勇氣;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培養學生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

認識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體會每一類三角形的特點。

教學難點:

理解并掌握各種三角形的特征。

教學關鍵:

學會根據事物的某一特征對其進行分類。

教學準備:

三角形卡片若干張;

在上課前的幾分鐘內,帶領學生對屋子里的人進行分類,學生們想到按性別分、按發型分、按年齡分、按視力分、按身份分等多種不同的分類標準,既活躍了現場氣氛,也為教學三角形的分類奠定基礎。

教學目標:

一、復習導入

復習三角形各部分名稱。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主題圖

1.導入

2.研究分類標準

(二)三角形的分類

1.三角形的分類

2.學生匯報

①將研究的`分類結果展示到黑板上;

②學生匯報如何根據角的特征將三角形分類。

3.認識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①學習定義

什么叫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呢?請你練習說一說。

②做一做

依次出示一個直角三角形、一個銳角三角形、一個鈍角三角形,請學生判斷是什么三角形。

③認識三種三角形的特點

a. 三種三角形角的特點

④做一做

請同學們拿出題卡,完成第一題(根據角的特征對三角形分類)。

⑤小結,板書韋恩圖。

4.學生匯報

5.認識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

①認識等腰三角形

②學習各部分名稱

③做一做

出示等腰直角三角板、紅領巾、底角為75度的等腰三角形和底角為60度的等腰三角形,讓學生逐一判斷是否是等腰三角形。

④認識等邊三角形,了解它的特點

誰能完整地說說等邊三角形有什么特點?

⑤做一做

三、看書質疑

四、反饋練習,鞏固提高

(一)填空

1.( )的三角形叫做銳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 )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 )的三角形叫做鈍角三角形。

2.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 )三角形;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 )三角形。

(二)判斷下面說法正確嗎

1.一個三角形里有一個銳角,必定是銳角三角形。( )

2.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銳角三角形。( )

3.一個三角形里至少有兩個銳角。( )

4.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等邊三角形。( )

(三)信封游戲

猜猜看,信封里藏的是什么三角形?

(四)折紙游戲

你能用長方形紙折出一個等腰三角形嗎?

五、全課總結

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哪些內容?

小學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9)

教學目標:

1.正確理解小數加、減法的意義,熟練掌握小數加減法及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并能夠熟練計算。

2.經歷小數加減法的復習整理過程,了解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之間的聯系。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通過比較,感受整數加法運算律對于小數同樣適用,并能運用這些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4.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整理與復習知識的重要性,養成回顧與反思的習慣,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理解小數加、減法的意義,進行熟練計算。

教學難點:會運用小數加、減法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問題回顧,再現新知。

1.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這學期我們學習了許多有關小數的知識,今天這節課我們就繼續復習和整理第六單元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板書課題:小數加減法的整理與復習)請打開課本,回顧一下,我們主要學習了哪些知識?學生打開課本共同回顧:

信息窗1:小數的口算,以及位數相同和位數不相同的小數筆算。

信息窗2:小數連加、邊減、加減混合運算以及小數的簡便運算。

師:請同學們根據以下問題以小組為單位來進行回顧與整理,好嗎?在整理知識之前,請思考你打算采取哪種整理方法進行整理,如大括號式、集合圖式、表格式、樹形式、其他形式等,在整理過程中可以參考課本,整理后讓別人看了既美觀又清晰,一目了然,時間為5分鐘,5分鐘后準備匯報。

課件出示問題引領:

(1)小數加減法口算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位數相同與位數不同的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3)小數的混合運算與整數的混合運算有哪些相同點?怎樣計算?

(4)小數的簡便運算與整數的簡便運算有什么相同點?怎樣計算?課件出示小組合作分工要求:

1號:檢查知識整理有無錯誤,遺漏的地方。

2號:標出單元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及易混不懂的地方。

3號:對整理的形式及美觀度提出修改方法。

4號:綜合組員意見,整理出一份優秀的知識整理卡準備展示。

學生分組合作整理知識網絡,老師參與其中。教師巡視時,根據每個小組不同的情況進行適當的方法指導和建議,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2.全班匯報交流。

匯報交流:

展示兩組學生作品,在匯報交流的過程中師生給予適當的評價。

師:剛才同學整理的知識網絡都很有特點,并且知識點也比較準確全面。老師也整理了一個知識網絡。(出示知識網絡)針對每種方式整理出來的內容,教師從下表中的幾方面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梳理:(由于內容較多,只板書部分內容)項目計算方法計算時的注意事項小數加減法的口算利用小數的性質:小數末尾添0大小不變,把小數位數對齊,再相加減。

認真,仔細,容易對錯數位。

小數加減法的豎式計算小數位數相同的小數加法及演算(進位、計算結果要化簡)列豎式計算小數加減法時,要把小數的(小數點)對齊,再從(末)位算起,得數的小數點要和(加數或減數原來的小數點)對齊。計算結果是小數,且小數末尾有0時,一般要根據(小數的基本性質)化簡。

①小數點對齊

②從末位算起

③別忘記化簡

④豎式要寫得美觀

⑤計算要細心小數位數相同的小數減法(添0占位)及演算。

小數位數不同的小數減法小數的加減混合運算同級運算按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帶括號的先算小括號里面的,然后算括號外邊的。

小數加減法的混合運算順序與整數加減法的混合運算順序相同小數加減法的簡便計算小數加減法的簡便計算方法和整數加減法的簡便計算方法相同。

整數加減法的運算律同樣適用于小數。

3.提升認識師:通過我們的整理和復習,你有哪些新的收獲,還有哪些疑問?你認為本單元的重點是什么?哪些是易錯或不懂的,以及同學們應該注意的問題?預設:

①運用小數的加減法解決問題是重點。

②重點是小數加減的計算方法,和簡便算法…………小結:同學們說的真好,看來同學們不僅在整理知識方面有了進步,還能整體把握一個單元的重難點,我們要在熟練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之上再進行簡便計算和解決問題。下面我們就來檢測一下,看看這個單元我們掌握的如何?

二、分層練習,鞏固提高

(一)基本練習,鞏固新知

1.口算。

4.5+5.5=1-0.25=5.4-0.7=12.7+7.3=7.3-0.98=7+0.7=9.8-7.9=0.02+7.98=指名直接說得數,全班集體判斷對錯。并說一說小數的口算需要注意什么?教師強調:小數的口算首先要看清楚算式中的兩個數分別是幾位小數,在心中口算時一定要對齊數位,其次要注意進位和退位問題。

2.用豎式計算并驗算。

21.35+2.65=6.7-5.02=10-0.8=9.7+12.34=

(1)獨立計算,同時指名板演。

(2)集體更正答案,并且讓板演的同學分別說一說計算過程。

(3)指名說一說豎式計算和驗算需要注意的事項。

(4)教師結合學生的練習情況總結強調:

計算時首先要小數點對齊,即相同數位對齊;

然后當數位不相同時,要利用小數的性質,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再進行計算;

接著在計算時跟整數的豎式計算方法一樣加法滿十向前一位進一,減法,不夠減的'向前一位借一當十;

最后要把得數的最簡形式寫到橫式的后面。

驗算方法也和整數的驗算方法一樣:加法可以互換加數計算或者用和減去其中一個加數進行驗算;

減法可以用被減數減去差或者差加減數進行驗算。

3.算一算,填一填。(新課堂95頁第1題加補充題目)

(1)8.64比1.28多(),0.34比5.58少()

(2)甲數是4.2,比乙數多1.4,乙數是()

(3)3千米500米比2千米50米多()千米。

(4)2.25+0.72+0.75+0.28=(+)+(+)

(5)比5小0.5的數比4大()

(6)17.5-()=15.05()+0.8=3.93

(7)2.73.44.1()()學生在練習本上只計算不抄題,找生匯報,集體更正。教師重點關注后進生,給予指導。

4.能簡算的要簡算。

①64.45-14.3-32.19

②12.25+36+7.75

③5.83+3.6-4.79

④159-(62.39+58)

⑤13.05+12.38-4.05

⑥5.6-0.71-0.29

⑦65.3-(5.3-1.24)

(1)獨立計算,指名板演,集體更正,說一說每題的運算順序。能簡算的說一說運用什么方法進行簡便計算的。

(2)第5小題和第7小題是簡算的一些變式練習,學生易錯,容易與加法和減法的運算律搞混,教師注重指導后進生的做題情況。

(2)教師強調:有小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同級運算按從左到右的順序依次進行計算。進行簡便計算時一定要先觀察算式中各數的特點和聯系,然后再利用加法和減法的運算律進行計算。

三、梳理總結,提升認知

1.教師總結:你對本節課自己的評價滿意嗎?你能從積極、合作、會問、會想、會用五五個方面評價一下自己嗎?學生評價。

2.提升認識:我們通過整理與練習進一步鞏固了小數加減法的計算和應用,課上,大家不僅能靈活地運用小數加減法的知識解決問題,還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觸類旁通、學以致用,老師為大家感到特別高興。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相信同學們一定能用今天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更多的數學問題!

板書設計:

小數加減法的整理和復習口算:數位對齊豎式計算:小數點對齊,末位算起,化簡混合運算:與整數的運算順序相同簡便計算:整數的運算律適用小數使用說明:

1.教學反思:

回味課堂,我感覺亮點之處有:

(1)整理有序。上課時發現很多同學整理知識找不著頭緒,而且整理的知識比較亂,不清晰,用時較多,不知采取何種方式去整理,針對此問題讓學生充分利用課本,以問題引領的形式,讓學生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思路,以哪些問題開始整理思考,并在整理之前思考采取哪些方式進行整理并提出整理要求,怎樣整理既美觀又清晰,給學生提供一個支架,合理科學的把知識形成網絡,學會整理知識的方法,提高學生整理知識的能力,進一步使所學知識系統化、條理化,養成回顧與反思的好習慣。

(2)用心練習。除了知識的整理與歸納之外,練習的設計是非常重要的,練習的設計很全面,涉及到各個知識點,層次性較強,由基本的小數加減法的練習、混合運算、利用小數加減法的知識去解決問題,循序漸進,溝通了小數與整數之間的聯系,融會貫通,通過練習,提高學生計算能力,形成技能,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把所學知識運用在實際生活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自信。

2.使用建議。

在整理知識時,教師注意指導學生的整理方法,注意把握小數與整數間的聯系,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網絡。練習要適量適當,盡可能全方位,多角度的評價學生,不僅體現在知識上,還要體現在情感態度上,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小學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10)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理解并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2、過程與方法

探索并歸納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并能正確應用規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推理、歸納和判斷能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并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教學準備:

數字卡片0、1、2、3和小數點,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引出主題。

師:同學們,在上課之前三分鐘老師先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婦女節這天,丈夫給當教師的妻子發38.00元紅包,祝妻子婦女節快樂!妻子收到后——

妻子:“謝謝老公,多了點!”

丈夫想既然嫌多,就給妻子發紅包3.80元。

妻子:“我是說多了點!(意思是取掉小數點)。”

丈夫心想還嫌多就又給妻子發紅包0.38元。

妻子:“我是說多了一點!”

師:不知道大家聽懂這個故事嗎?誰來說說?

師:看來大家聽懂了這個故事。妻子在這里說的“多了點”,意思讓丈夫把小數點去掉(發成3800元),而丈夫理解的卻是發的多了。這里的“多了點”,在語文修辭中叫“一語雙關”,中國的漢字博大精深,表意豐富,值得我們去學習。沒想到小數點就在我們生活中作用這么大,而且引出這么有趣的故事。

故事講到這里,老師的問題也就出來,老師也把問題裝在紅包里,讓我們一起拆開紅包。

紅包問題:丈夫發紅包從38.00元、3.80元、0.38元,錢數是多了還是少了?小數點向哪個方向移動?

生:錢數少了,小數點左移動了。

師:那么這節課我們一起探索(出示課題)——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大家一起讀課題

師:(教師板書課題的同時問)同學們,我們先做個猜想:大家猜一猜小數點會向哪個方移動(左右),向哪方移動會變大,哪方移動會變小?好,讓我們一起尋找規律,驗證猜想。

二:復習舊知講授新課

1、故事引出新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師:大家看過電視劇《西游記》嗎?喜歡嗎?(喜歡),老師給大家講一個《大話西游》的故事:話說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途徑慶陽,聽說慶陽的香包文化被納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他們也分別看中標價為80.00元、8.00元、0.08元和0.80元的四款香包,但他們遇到些問題,請大家幫忙解決以下問題:

1.化簡下列小數。

80.00元= 8.00元= 0.80元=

2.說出下列各數中每個8所表示的意義。

80 8 0.08 0.8

3.將下列小數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序

80 8 0.08 0.80

(0.08<0.8 < 8 < 80)

小組討論:

觀察下列一組小數,小數點向哪個方向移動?小數點每移動一位,數字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師生總結: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相當于把原數乘以(10),小數就擴大到原數的(10)倍;移動兩位,相當于把原數乘以(100),小數就擴大到原數的.(100)倍;移動三位,相當于把原數乘以1000,小數就擴大到原數的1000(右大)

2、獨立思考,總結規律。

(過渡句,大家總結的特別好,剛才大家將從左到右觀察,如果讓大家從右到左觀察,你又能發現什么樣的規律呢?)

獨立思考:

觀察下列一組小數,小數點向哪個方向移動?小數點每移動一位,數字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0.08<0.8 < 8 < 80

生: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相當于把原數除以(10),小數就縮小到原數的十分之一,移動兩位,相當于把原數除以(100),小數就縮小到原來的(百分之一)。移動三位,相當于把原數除以(1000),小數就縮小到原數的(千)分之一(左小)

樹立模型思想:右大左小。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小數點移動的規律,同學們能不能用幾個字概括一下呢?(右大左小。)

同學們,問一問你們喜歡左還是喜歡右,生,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師喜歡左還是右?老師喜歡右,因為小時候左手寫字,媽媽就批評,所以我喜歡右,而且如果將這38.00元的小數點向右移動,是不是更喜歡了。

(同學們表現真棒,看看老師又給大家帶來什么禮物——砸金蛋,同學們,和平常一樣,我們把學生分成三組,誰答對問題加一分,獲勝組將的到老師送的意外驚喜哦)

小學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11)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數學廣角--植樹問題》

教材分析:

植樹問題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廣角的內容,教材將植樹問題分為幾個層次:兩端都栽、兩端不栽、環形情況以及方陣問題等。其側重點是:在解決植樹問題的過程中,向學生滲透一種在數學學習上、研究問題上都很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化歸思想,通過現實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從中發現一些規律,抽取出其中的數學模型,然后再用發現的規律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同時使學生感悟到應用數學模型解題所帶來的便利。本課的教學,并非只是讓學生會熟練解決與植樹問題相類似的實際問題,而是把解決植樹問題作為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一個學習支點。借助內容的教學發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一定的思維能力。

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思維特點看,四年級學生仍以形象思維為主,但抽象思維能力也有了初步的發展,具備了一定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歸類梳理的數學活動經驗。這部分內容放在這個學段,說明這個內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數學思維和很強的探究空間,既需要教師的有效引領,也需要學生的自主探究。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性: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過動手操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發現間隔數與植樹棵數之間的關系。 了解同一直線上植樹問題的三種基本情況,能闡述不同情況下棵數與間隔數的關系。通過小組合作、交流,使學生能理解間隔數與植樹棵數之間的規律。 能夠借助圖形,利用規律來解決簡單植樹的問題。

2.過程與方法:進一步培養學生從實際問題中發現規律,應用規律解決問題的能力。 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培養學生借助圖形解決問題的意識。 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養成良好的交流習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實踐活動激發熱愛數學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引導探究、發現兩端都栽時棵數與間隔數之間關系。

教學難點:

運用棵數與間隔數之間的關系,解決逆向思維的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

植樹問題雖然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生活現象,但對四年級的學生還是有很大的難度。美國教育家杜威說過:教育不是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學生主動性建設的過程。因此教學中我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找方法--在方法中找規律在規律中學應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1.我以學生的小手為載體引入本課

【以學生身體的一部分為游戲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利用學生的表現欲望和愛玩的天性,使學生對要學的內容產生好奇心理,順利解決植樹問題中的間隔含義,同時讓學生在生活實例和親身實踐中,直觀地感受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

2.3月12日植樹節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

通過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順利過渡到第二個環節。

二、探索規律建立模型

先出示引例:同學們在全長20米的小路一邊植樹,每隔5米栽一棵(兩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指導學生讀題

1.從題目你們知道了什么?(說一說)

2.題目中每隔5米栽一棵是什么意思?

3.題目中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的嗎?(一邊,兩端要栽)

4.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你能自己想辦法找到問題答案嗎?有困難的同學可以借助線段圖畫一畫。

5.交流。

6.反饋。

(1)請你們兩人把你們的方法寫到黑板上展示給大家看看,好嗎?

(2)學生分別說想法。使學生明確:間隔數+1=棵數。

三、鞏固練習實際應用

在這一環節我還原例1,讓學生解決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1、我會填,讓學生現一次鞏固總長,棵數,間隔數之間的'關系。研究兩端都種的情況。如果路長是10米、15米、25米、30米,每隔5米種一棵(兩端都種),各要種多少棵樹呢?先想一想,再用一條線段表示小路畫一畫,驗證一下! 每隔5米種一棵(兩端都種) 路長(米) 畫一畫 間隔數 棵數

每隔5米種一棵(兩端都種)

路長(米) 畫一畫 間隔數 棵數

(1)反饋交流:可以種幾棵?你是怎么種的?

(2)觀察比較表格中的數據,有什么發現?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發現。

(3)全班交流匯報,引導學生概括規律(板書規律)。

兩端都種時: 棵數=間隔數+1

間隔數=總長間隔

2、我會算,設計兩旁都要栽的練習。出示119頁做一做

3、智力大比拼,通過兩端都要栽的情況順理成章地使其明白另外兩種植樹問題。聯系生活,完善建構。

(1)感知植樹問題的三種模型。

看課件三種情況。(兩端種、兩端都不種、一端不種)

(2)想一想,生活中有類似這樣的植樹問題嗎?請舉例說一說!

課件出示例2(兩端不種)

【數學來源于生活,而又服務于生活。在學生初步感知植樹問題基礎上,引出另外不同的種法,創設與學生的生活環境和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學生感興趣的、以便能更好的理解與植樹問題有關的生活題型,讓學生在具體生活中理解數學現象,并運用規律解決形式各異的生活問題,使學生深深地體會到數學的價值與魅力。】

4、應用模型,解決問題(植樹問題并不只是與植樹有關,生活中海油許多現象和植樹問題相似。)如

(1)垃圾箱問題. 為凈化環境,公園沿一條600米長的小路一側設置垃圾箱,每隔30米放一個(路的一頭不放),一共需要多少個垃圾箱?

(2)一根木頭長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鋸下一段需要8分鐘,鋸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鐘?

(3)學校召開秋季運動會,在筆直的跑道一旁插彩旗。跑道全長100米,每隔2米插一面(兩端都要插)。需要多少面彩旗?

(4)在全長20__米的街道兩旁安裝路燈(兩端也要裝)。每隔50米安一座,一共要安裝多少座路燈? 指名讀題,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后獨立解題。教師追問思考過程。

(5)園林工人沿公路一側植樹,每隔6米種一棵,一共種了36棵,從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離是多遠?

(6)廣場上的大鐘5時敲響5下,8秒敲完。12時敲12下,需要多長時間? 【練習緊扣中心,拓展情境,讓學生運用規律獨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這樣不但鞏固了新知,而且完成了建構,更重要的是訓練了學生的多向思維。】

五、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1、談談這節課的收獲。

【如此設計是基于學生的思維狀態,引導學生說說對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收獲,進一步深入總結,給學生留有回味和發展的空間。】

2、只要我們細心觀察,生活中還有更多更有挑戰性的問題等著我們去解決,比如小朋友們排隊,如果排成個圈兒,棵數與間隔數之間會藏著怎樣的秘密呢?就留給大家課后去思考吧!

小學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12)

一、教材

《三角形邊的關系》這節課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重要內容之一。教材通過動手操作活動導出所要研究的問題,接著介紹以實驗的方法進行探究,目的是讓學生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進而找到解決實際問題的數學原理。教材篇幅簡短,但思路清晰,要點突出,教法學法寓于其中,方便教師教學。

分析教材可以看出,教材編寫者力圖讓學生通過動手實驗,收集、整理和分析數據的探索過程,自己發現和得出結論。為了讓學生獲得更深的感受和體會,我遵循編寫意圖,對教材還做了適當的擴充處理,增加了一些環節,讓教學過程更顯層次性和動態性。這一內容的教學,能使學生在已經建立三角形概念和知道三角形穩定性特性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三角形的另一個重要特性,豐富三角形的知識。同時,也為以后繼續學習三角形與四邊形及其它多邊形的關系打下基礎。

二、教法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學要貫徹直觀性、實踐性、趣味性的原則。根據本課的'內容特點,我將實踐性原則擺在重要位置,將教學過程設置為學生自主活動的過程。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是談話法、實驗法、演示法、發現法等。教學中我將把這些方法有機結合在一起,靈活運用,期望實現最佳效果。

三、學法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化的過程。”遵循這一理念,考慮與上述教法相適應,突出主體性和實踐性,本節課我引領學生立足“三自”,主動學習,即:自由探究,自我總結,自主運用。安排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把課堂還給學生。

四、教學目標

1.通過擺一擺登封操作活動,探索并發現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的規律。

2.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分析數據,體驗探索和發現三角形邊的關系的過程,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意識及提出問題的能力,積累探索問題的方法和經驗。引導學生樹立自己探索真理的勇氣和信心,享受成功的喜悅。

五、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三角形三條邊的之間的關系

難點:在探索中發現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系

六、教學過程

這節課以“讓學生主動學習”為教學指導思想,為突出重,突破難點,達成預設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個環節:

(一)談話導入

1.出示一個三角形。(同學們,這是什么圖形?)

2.什么樣的圖形叫三角形?(強調首尾相連的封閉圖形。)

3.那你們想不想知道三角形的三條邊有什么關系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

來研究三角形三邊的關系(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習新知

1.合作用小棒擺三角形

請同學們將我們課前準備好的四組不同長度的小棒拿出來,同桌兩個相互合作,看看哪組小棒能擺成三角形,哪組小棒擺不成三角形?

2.小組匯報

3.小組討論:

同樣是用三根小棒來擺三角形,為什么有的能擺成,有的卻擺不成呢?觀察、比較一下這兩組實驗結論,你能發現三角形三邊之間有什么關系嗎?

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參與學生的討論。

4.全班交流

(1)怎樣的三根小棒能擺成三角形呢?各小組派代表匯報一下你們組的發現。

組1:三根長度不相同的小棒能擺成三角形

組2:兩邊長度加起來大于第三條邊的長度的小棒能擺成三角形。

組3:…………

根據學生回答,舉出反例:引導學生辨析,逐步完善學生認識,達成共識: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板書)

(2)這邊的各組小棒為什么不能擺成三角形呢?(強調“任意兩邊的和”)

5.教師小結

同學們,祝賀你們探索和發現了三角形邊的關系,讓我們自豪地再說一遍這個結論。

(三)看書鞏固自己看教材第27頁的內容

(四)拓展應用

1.教科書第28頁練一練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匯報

2.出示小明上學的路線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小明上學可以怎樣走?有哪幾條路線?在這兩條路線中,走哪條路線最近?請你從數學的角度來解釋這種現象。

集中分析,總結匯報

3.課本第28頁練一練第2小題

學生獨立完成,匯報結果

(五)課堂小結今天你學到了什么?

(六)布置作業課本28頁練一練第3,4小題

小學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13)

知識與技能:

1.經歷實驗、預測、調查、訪談、比較等過程,了解預測一個滴水的水龍頭滴水會浪費多少水的辦法。

2.從數學的角度(如調查、計算)分析一個滴水的水龍頭所漏掉的水的價值,體驗節約用水的重要性。

過程與方法:

通過上網、查閱報刊、專訪等方式搜集水資源、節約用水等方面的信息,體驗到珍惜水,就是珍愛生活的教育。

情感態度價值觀:

經歷綜合運用知識和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難點:

經歷滴水實驗的過程,初步感受研究問題的基本方法,學習從數學的角度分析生活中的很多常見問題。

教學過程:

一、 引入課件:滴水的聲音。

教師:聽,你想到了什么?課件:一滴水下滴的情形。

小朋友很會聯想,說的都是關于滴水的情況。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關于“一滴水”的一些問題。

二、 實驗:1分滴水多少克

小朋友,在生活中都見過滴水的現象吧。但是,你們有沒有調查過1分滴水有多少克呢?課件出示問題:1分滴水有多少克?

漏水實驗:請2個小朋友來做實驗給大家看。

在杯底打孔;接水1分;天平稱重量。

教師:通過這個實驗我們知道了什么?

三、 預測:1年浪費多少水

剛上課時小朋友們介紹了生活中有水龍頭漏水的現象。如果1個沒擰緊的水龍頭漏水速度與實驗相同,也就是說1個水龍頭1分滴漏3克水 ,那么1時、1天、1月、1年大約各浪費多少水?(課件呈現問題)

解決這些問題,關鍵要弄清楚什么?(進率)請具體說說這幾個時間單位之間的進率?根據學生回答課件出示:每兩個時間單位間的進率。

學生計算,可以使用計算器。

展示計算的情況。

教師:先把這個多位數分級,再讀出來。算出的數目大不大?

四、計算:1年漏掉的'水的價值

研究表明:1個人除了正常的飲食外,每天應飲水1400 g才能維持人體需要。

1個沒擰緊的水龍頭1年漏掉的水大約可供1個人飲多少天?

解決這個問題,只用這一個信息1400 g行嗎?為什么?學生在本子列式,計算可借助計算器。

教師:學校每個水龍頭都這樣漏水,1年浪費的水可供多少人飲1天?根據學生匯報板書:大約可供83325人飲1天。

教師:如果全校按2000人計算,1年漏掉的水大約可供全校師生飲多少天?

五、 展示:調查的水資源信息,感受環保的重要

教師:這是小小一滴水引發的數據,如果聯想到全國,浪費就會更大。是不是地球的水資源很豐富?我國的水資源很富裕?請看這些圖表和數據。

(請一位小朋友讀出有關水資源的信息。)

教師:課前,同學們收集了很多有關水資源、節約用水等方面的信息。請拿出來,在小組內展示,說一說。

六、 總結

今天,我們通過數學實驗、計算器綜合運用了數學知識,解決了身邊的一些實際問題。同時,我們也體會到小小一滴水引發的數據觸目驚心。那么,這節課給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欣賞動漫課件:節約一滴水。

板書設計:

滴水實驗

一分鐘 一天 一年

小學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14)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學生會用簡便方法計算乘、除數是5、25、125的乘、除法式題,提高計算的速度。

2.練習中,培養學生仔細觀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并能迅速、正確、合理、靈活地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請學生敘述用5、25、125乘、除的算式怎樣進行簡便計算?

(1)陳述過程準備(自言自語式)。

(2)小組互說(四人小組)。

(3)指名代表性地敘述。

(4)教師復述。

2.填空練習

(1)請全班同學做第58頁中練習十四的第1題。

(2)設問:你認為教材中首先編排這6道題的目的是什么?

(3)對!(為我們今天的練習作準備)。

(二)基本練習

1.做練習十四第2題。

(1)指名口答:說一說簡便計算的第一步,應當明確乘數、除數是5,25就想到用乘以10再除以2或用乘以100再除以4來計算。

(2)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輔導差生。

(3)集體校對,檢查中下學生的正確率。

2.練習十四第3題。

(1)四人小組互相說說解各題的簡便方法。

(2)學生獨立練習,教師巡視,輔導中下學生。

(3)集體校對作業,指出注意點。

3.練習十四第4題。(投影)

把下面各題計算中的錯誤改正過來。

(1)指名說出各題的錯誤之處。

(2)教師指出產生這些錯誤的原因。

(3)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輔導。

(4)集體校對。

(5)教師。

(三)綜合練習

1.學生獨立做,練習十四中的.第6題和第7題。

2.用投影來校對。

3.師生共同。

4.教師設問:這樣的應用題的簡便計算請每位同學能引起關注。

5.鼓勵少數智力較好的學生能編一道應用題。

(四)開放練習

1.投影出示第5題。

2.布置課內作業。(要求用多種方法解答)

3.四人小組討論。

4.集體,選取好的方法。

(五)思考題教學

提示:把8888寫成88×101的形式

(六)作業:《作業本》第48頁(四十八)

2.應用題

(1)一般的三步計算應用題

100567 主站蜘蛛池模板: 钢衬玻璃厂家,钢衬玻璃管道 -山东东兴扬防腐设备有限公司 | 济南宣传册设计-画册设计_济南莫都品牌设计公司 | 彩超机-黑白B超机-便携兽用B超机-多普勒彩超机价格「大为彩超」厂家 | 福州仿石漆加盟_福建仿石漆厂家-外墙仿石漆加盟推荐铁壁金钢(福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有保障 | 361°官方网站| 十字轴_十字轴万向节_十字轴总成-南京万传机械有限公司 | 泰州物流公司_泰州货运公司_泰州物流专线-东鑫物流公司 | 除尘器布袋骨架,除尘器滤袋,除尘器骨架,电磁脉冲阀膜片,卸灰阀,螺旋输送机-泊头市天润环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双齿辊破碎机-大型狼牙破碎机视频-对辊破碎机价格/型号图片-金联机械设备生产厂家 | 钢板仓,大型钢板仓,钢板库,大型钢板库,粉煤灰钢板仓,螺旋钢板仓,螺旋卷板仓,骨料钢板仓 | 杭州公司变更法人-代理记账收费价格-公司注销代办_杭州福道财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单电机制砂机,BHS制砂机,制沙机设备,制砂机价格-正升制砂机厂家 单级/双级旋片式真空泵厂家,2xz旋片真空泵-浙江台州求精真空泵有限公司 | 北京遮阳网-防尘盖土网-盖土草坪-迷彩网-防尘网生产厂家-京兴科技 | 钢托盘,钢制托盘,立库钢托盘,金属托盘制造商_南京飞天金属制品实业有限公司 | 【德信自动化】点胶机_全自动点胶机_自动点胶机厂家_塑料热压机_自动螺丝机-深圳市德信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等离子空气净化器_医用空气消毒机_空气净化消毒机_中央家用新风系统厂家_利安达官网 | 连续油炸机,全自动油炸机,花生米油炸机-烟台茂源食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喷播机厂家_二手喷播机租赁_水泥浆洒布机-河南青山绿水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集菌仪_智能集菌仪_全封闭集菌仪_无菌检查集菌仪厂家-那艾 | 空压机网_《压缩机》杂志| 多米诺-多米诺世界纪录团队-多米诺世界-多米诺团队培训-多米诺公关活动-多米诺创意广告-多米诺大型表演-多米诺专业赛事 | 精密模具加工制造 - 富东懿| 企业微信scrm管理系统_客户关系管理平台_私域流量运营工具_CRM、ERP、OA软件-腾辉网络 | 机械立体车库租赁_立体停车设备出租_智能停车场厂家_春华起重 | 间苯二酚,间苯二酚厂家-淄博双和化工 | 广西资质代办_建筑资质代办_南宁资质代办理_新办、增项、升级-正明集团 | 广州展台特装搭建商|特装展位设计搭建|展会特装搭建|特装展台制作设计|展览特装公司 | 宁夏活性炭_防护活性炭_催化剂载体炭-宁夏恒辉活性炭有限公司 | 刺绳_刀片刺网_刺丝滚笼_不锈钢刺绳生产厂家_安平县浩荣金属丝网制品有限公司-安平县浩荣金属丝网制品有限公司 | 车牌识别道闸_停车场收费系统_人脸识别考勤机_速通门闸机_充电桩厂家_中全清茂官网 | 润滑油加盟_润滑油厂家_润滑油品牌-深圳市沃丹润滑科技有限公司 琉璃瓦-琉璃瓦厂家-安徽盛阳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长城人品牌官网| 工业车间焊接-整体|集中除尘设备-激光|等离子切割机配套除尘-粉尘烟尘净化治理厂家-山东美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TYPE-C厂家|TYPE-C接口|TYPE-C防水母座|TYPE-C贴片-深圳步步精 | 冷却塔厂家_冷却塔维修_冷却塔改造_凉水塔配件填料公司- 广东康明节能空调有限公司 | 鹤壁创新仪器公司-全自动量热仪,定硫仪,煤炭测硫仪,灰熔点测定仪,快速自动测氢仪,工业分析仪,煤质化验仪器 | 软文推广发布平台_新闻稿件自助发布_媒体邀约-澜媒宝 | 塑胶地板-商用PVC地板-pvc地板革-安耐宝pvc塑胶地板厂家 | 防爆电机生产厂家,YBK3电动机,YBX3系列防爆电机,YBX4节防爆电机--河南省南洋防爆电机有限公司 | 变色龙PPT-国内原创PPT模板交易平台 - PPT贰零 - 西安聚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旗帜网络笔记-免费领取《旗帜网络笔记》电子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