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紅色詩詞誦讀
讓紅色精神光耀新時代,讓紅色基因融入時代,是的,泱泱華夏,炎黃子孫,中國人的紅色情結與俱生來,它流動在民族血脈里,遺傳于民族基因中,我敬仰紅色,今天小編整理了六年級紅色詩詞誦讀作品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六年級紅色詩詞誦讀【篇1】
《題西鄉南洲游獵圖》
年代:現代作者:陳獨秀
勤王革命皆形跡,有逆吾心罔不鳴。
直尺不遺身后恨,枉尋徒屈自由身。
馳驅甘入棘荊地,顧盼莫非羊豕群。
男子立身唯一劍,不知事敗與功成。
六年級紅色詩詞誦讀【篇2】
《卜算子·詠梅》
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此詞塑造了梅花俊美而堅韌不拔的形象,鼓勵人們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樂觀主義精神。上闋主要寫梅花傲寒開放的美好身姿,描繪梅花的美麗、積極與堅貞;下闋主要寫梅花的精神風貌,表現了梅花堅強不屈、不畏寒冷,對春天充滿信心和謙虛的風格。
六年級紅色詩詞誦讀【篇3】
沁園春·長沙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六年級紅色詩詞誦讀【篇4】
《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
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翩躚,人民五億不團圓。
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詩人興會更無前。
譯文
赤縣神州千百年來陷入暗無天日的黑夜中,近百年來外族入侵,在中國橫行霸道,好似群魔亂舞,五億各族人民無法團圓。
雄雞一聲長鳴,報道中國大地已經天亮了,各民族在祖國的生日大典上奏起歡樂的樂章,這其中包括新疆兒女的甜美歌聲,詩人們欣喜唱和興致無邊。
六年級紅色詩詞誦讀【篇5】
《五律·喜聞捷報》
一九四七年中秋步運河上,聞西北野戰軍收復蟠龍作。
秋風度河上,大野入蒼穹。
佳令隨人至,明月傍云生。
故里鴻音絕,妻兒信未通。
滿宇頻翹望,凱歌奏邊城。
譯文
秋風瑟瑟,輕輕從河面上吹過,目之所及的無邊原野漸漸與天地融為一體。
中秋佳節隨著前方歸來的人一起到來,夜空中明月傍著如霞似錦的晚云,脫穎而出。
家里的音信已經徹底斷絕了,妻子兒女的書信也無法收到。
廣大人民都翹首以盼,渴望聽到勝利佳音,邊城奏響凱歌之日,正是人民額手相慶之時。
六年級紅色詩詞誦讀【篇6】
《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岡山。千里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
風雷動,旌旗奮,是人寰。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譯文:
長久以來都抱有宏大的志向,今天我再次登上井岡山。從千里之外來尋訪這片舊地,哪里還有半分它昔日的容顏。到處都是鶯啼燕飛的晚春新景,流水潺潺,寬大的盤山公路直入云端。過了黃洋界隘口,就沒有任何的險處可看了。
當年革命時期風雷激蕩,紅旗漫卷,這就是人世間。三十八年都過去了,猶如彈指的一剎那。可以飛向長空摘月亮,也可以潛下深海捉魚或鱉,談笑間高奏凱歌還師。世上沒有什么困難的事,只要肯下定決心去登攀。
六年級紅色詩詞誦讀【篇7】
《七律·到韶山》
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
紅旗卷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譯文
離別后多少夢境在詛咒歲月的流逝,已經與故鄉闊別了三十二年。
紅旗漫卷吹動農民的武裝,而敵人卻高高舉起霸主的鐵鞭。
因為有這么多敢為自己偉大理想而去犧牲的人,敢去改變舊的日月換新的天地。
再喜看大片莊稼如浪濤滾滾,盡是農民英雄們在暮色中收工歸來。
六年級紅色詩詞誦讀【篇8】
《就義詩》
年代:近代作者:楊超
滿天風雪滿天愁,革命何須怕斷頭?
留得子胥豪氣在,三年歸報楚王仇。
六年級紅色詩詞誦讀【篇9】
瞿秋白《江南第一燕》
萬郊怒綠斗寒潮,檢點新泥筑舊巢。我是江南第一燕,為銜春色上云梢。
瞿秋白,1899年出生于江蘇常州。1921年,他在莫斯科加入聯共(布)黨組織,1922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23年1月,瞿秋白擔任《新青年》等刊物主編,他編譯多部馬列主義的經典著作,并嘗試運用馬克思主義分析中國國情,論證中國革命問題,撰寫發表大量政論文章,為黨的思想理論建設作出開創性貢獻。瞿秋白主持召開了八七會議,后到上海領導左翼文化運動。中央紅軍長征后,他留在南方堅持游擊戰爭。
這首詩是1924年瞿秋白寫給當時妻子王劍虹的信中附有的,彰顯了他的自信與抱負。1935年2月,瞿秋白在福建長汀被國民黨軍逮捕。1935年6月18日,他一路慷慨演說,唱著《國際歌》坦然走向刑場。他席地而坐,挺直腰板,微笑著向劊子手點頭道:“此地甚好!開槍吧!”而后從容就義,時年36歲。
六年級紅色詩詞誦讀【篇10】
《吊鑒湖秋女士》
年代:近代作者:柳亞子
黃金意氣鐵肝腸,革命運中最擅場。
天壤因緣悲道韞,中原旗鼓走平陽。
飄零錦瑟無家別,慷慨歐刀有國殤。
一笑人間癡女子,如君端不愧媧皇。
六年級紅色詩詞誦讀【篇11】
《自題小像》
魯迅〔近現代〕
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靈臺無計逃神矢”,詩一開頭就用希臘神話白虹神箭射心這個形象的比喻,傾訴了作者魯迅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思。作者魯迅還在南京求學時,就努力學習西方的先進思想,密切注視當時的政治局勢,關心國家大事,關心民族命運;到日本后,又接受了孫中山領導的民族民主革命的思潮影響,因而祖國的垂危、人民的苦難,更象神箭一樣射中了他,使他無時無刻不為祖國和人民的命運擔心和憂慮。這句詩展示了作者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把挽救國家危亡看作自己神圣職責的革命胸懷,表現了魯迅積極戰斗的人生觀和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民主主義立場。
六年級紅色詩詞誦讀【篇12】
《挽劉道一》
年代:近代作者:孫中山
半壁東南三楚雄,劉郎死去霸圖空。
尚余遺孽艱難甚,誰與斯人慷慨同。
塞上秋風悲戰馬,神州落日泣哀鴻。
幾時痛飲黃龍酒,橫攬江流一奠公。
譯文
東南地以楚的形勢最為雄險,而劉道一的犧牲,致使原來宏偉的圖謀落空了。
義軍殘部尚存,革命事業還非常艱巨,如今有誰能像他那樣奮發激昂呢。
邊塞上秋風蕭瑟,戰馬悲嘶;神州大地,在暗淡的落日余暉之中,傳來鴻雁的哀鳴。
什么時候才能打到北京,痛飲慶功祝捷之酒?到時定酹酒在江流之中,祭奠您的英魂。
賞析
前兩聯寫烈土的品德和才干,正因為烈士的德才兼備,他的逝去也就更使人感到痛惜;后兩聯寫出劉道一烈士犧牲后的斗爭形勢和對革命事業必勝的信心。全詩哀挽死者,激勵生者,慷慨悲歌,沉雄豪壯。
六年級紅色詩詞誦讀【篇13】
《獄中詩》
年代:近代作者:惲代英
浪跡江湖憶舊游,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擯憂患尋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白話譯文
回憶過去為革命四處奔走,去進行過革命活動的許多地方,革命同志不論是生是死都會永垂不朽。
已把個人的苦難和生死置之度外,雖被因禁,仍保持著革命者的豪情壯志。
六年級紅色詩詞誦讀【篇14】
《六言詩·給彭德懷同志》
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譯文:
吳起鎮山高路遠地勢險峻,紅軍騎馬縱橫其間奮勇殺敵。
有誰敢手持武器,縱馬馳騁,在我看來只有彭大將軍。
六年級紅色詩詞誦讀【篇15】
《七絕·為女民兵題照》
颯爽英姿五尺槍,曙光初照演兵場。
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
譯文:
黎明時的陽光剛剛照到進行軍事訓練的場地,女民兵英姿颯爽手持五尺槍。
中華兒女志向不凡,不愛紅艷美麗的裝扮,而愛革命的武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