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臘八節具體日期在幾號
臘八節,即舊歷十二月初八日,這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之一,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2024年臘八節具體日期在幾號_臘八節由來,歡迎大家來閱讀。
2024年臘八節具體日期在幾號
2023年臘八節時間:2024年1月18日,星期四,農歷臘月初八;臘八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是按照農歷算的。臘八節又稱臘日祭祀、臘八祭祀、王侯臘。原來,古代慶祝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儀式,除了祭祖敬神活動外,湖南新化等地區仍保留著巫術活動十二月擊鼓驅疫的習俗。
什么是臘八節
臘八節的名稱是建立在“臘月”這個稱謂的基礎上的,那么,農歷的十二月為什么要叫臘月呢?臘是一種古老的歲末祭祀儀式,也叫蠟,而實際上,臘與蠟還是有所區別的。臘就是“獵”,獵取百獸來祀先,而蠟則是“索”,是聚集萬物來敬神?!芭D祀先祖,蠟報百神,同日而異祭也?!?/p>
臘八節的由來
由來一:驅逐惡鬼。
傳說上古時代有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古代人們普遍害怕鬼神,認為大人小孩中風得病、身體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說法。所以,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由來二:臘八節也叫佛成道節。
相傳,佛祖釋迦摩尼就是在這一天成佛的。佛祖原先在深山修行,靜坐六年,餓得骨瘦如柴,正準備放棄,正巧碰到一個牧羊女,送了他食物,他吃完盤腿坐在菩提下,在十二月初八這天終于悟道成佛。
由來三:臘八節是為了紀念岳飛。
當年岳飛抗金于朱仙鎮,正是寒冬臘月之際,軍隊缺衣少食,百姓紛紛送粥救濟,岳家軍飽餐一頓千家粥,結果大勝,此日正是臘月初八。人們為了紀念岳飛,每到臘月初八就以雜糧豆果煮粥,最終成為了民俗。
臘八節的習俗活動
1、吃臘八粥
關于臘八,大家最為熟悉的風俗就是吃粥了,因為傳說的緣故,大家會用八種谷物混合在一起熬粥,比如大米、綠豆、紅豆等等。而且熬好的粥,最好能在中午之前分給周圍的鄰居。在古代有些富裕人家,還會熬臘八粥施舍給周圍的群人,以此來積德行善,期望將來能夠有的好的回報。
2、腌制臘八蒜
有些地方還有腌制臘八蒜的習俗,也會在這一天吃泡蒜。這個習俗的由來,是因為古時候催債的大多在年底上門,臘八也就到了快被討債的日子?!芭D八蒜”諧音“臘八算”,意指有外債被欠的人應該上門去討債,而欠債的人則應該準備好如何與債主算錢。不過現在這個習俗已經逐漸被人們忘記,對于臘八,大部分人的印象也只停留在吃臘八粥上。
3、臘八吃冰塊
在北方的有些地區,臘八還有吃冰塊的習俗。人們會在臘八的前一天,裝一碗干凈的水放置,到了第二天碗里的水就會結冰,家人們將這碗冰吃下去。這個習俗的由來也是有說法的,從前的人們認為臘八這一天如果吃冰,將來一整年肚子都不會疼。當然這種說法并沒有科學依據,甚至有些不合理,有人認為這只不過是古人為了讓后人記住糧食的重要性,督促人們要努力勤勞,否則就只能吃冰。
4、吃臘八面
我國南北慶祝臘八的方式不一樣,南方人比較講究,吃的都是精致的谷物。而北方的大米比較少,并且主要以面食為主。所以人們就會用面粉加上各種蔬菜,以及果品做成臘八面,到了節日這一天給全家人吃,寓意著來年食物豐富不用忍饑受餓。
臘八節吃什么食物
第一:喝臘八粥。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為講究,攙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撥皮、去核、精揀然后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第二:吃冰,臘八前一天,人們一般用鋼盆舀水結冰,等到臘八節就脫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塊。據說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的一年里都不會肚子疼。
第三:腌臘八蒜,老北京人家,一到臘月初八,過年的氣氛一天賽過一天,華北大部分地區在臘月初八這天有用醋泡蒜的習俗,叫“臘八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