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霜降的美好寓意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霜降的美好寓意,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霜降的美好寓意
霜降象征著天氣漸冷、初霜出現。霜降時節,萬物畢成,畢入于戌,陽下入地,陰氣始凝,天氣漸寒始于霜降。由于“霜”是天冷、晝夜溫差變化大的表現,故以“霜降”命名這個表示“氣溫驟降、晝夜溫差大”的節氣。
《逸周書·周月》:“秋三月中氣:處暑、秋分、霜降。”東漢王充《論衡》曰:“云霧,雨之征也,夏則為露,冬則為霜,溫則為雨,寒則為雪,雨露凍凝者,皆由地發,非從天降?!睙o論是露還是霜,“皆由地發,非從天降”,怎稱為霜降呢?其實“霜降”這個名字只是一種比喻。
由于“霜”是天冷、晝夜溫差變化大的表現,故以“霜降”命名這個表示“氣溫驟降、晝夜溫差大”的節令。“霜降”節氣反映的是天氣漸漸變冷的氣候特征,并不是表示進入這個節氣就會“降霜”。其實,“霜”也不是從天上降下來的,“霜”是地面的水氣由于溫差變化遇到寒冷空氣凝結成?!八怠惫潥馀c“降霜”無關。
霜降是什么季節的節氣
霜降是秋季的節氣,是秋季的第六個節氣。
霜降的形成
在寒冷季節的清晨,草葉上、土塊上常常會覆蓋著一層霜的結晶。霜是一種白色的冰晶,多形成于夜間。
少數情況下,在日落以前太陽斜照的時候也能開始形成。通常,日出后不久霜就融化了。但是在天氣嚴寒的時候或者在背陰的地方,霜也能終日不消。
南宋詩人呂本中在《南歌子·旅思》中寫道:“驛內侵斜月,溪橋度晚霜?!标懹卧凇端隆分袑懹小翱莶菟ò?,寒窗月新影。說明寒霜出現于秋天晴朗的月夜。還有一點,霜只能在晴天形成哦,人說“濃霜猛太陽”就是這個道理。關于霜降,古人還寫了不少詩詞呢。
擁有了天晴這個條件,霜還不能由水汽凝成,還需要一個重要條件——低氣溫。
當物體表面溫度與附近空氣溫度形成一個溫度差,這時空氣中的水汽過于飽和,就會有多余的水汽被析出。在物體表面溫度低于0度時,這時析出的水汽便會在物體上凝為冰晶,霜就形成了。值得注意的是,霜的出現意味著當地夜間天氣寒冷并晴朗,地面輻射降溫比較強烈。
而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冷氣團籠罩的時候,所以霜出現后的幾天天氣往往比較晴好。中國民間有“霜重見晴天”的諺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霜降飲食養生
1、“霜降三防”要做好
一防秋燥:霜降作為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此時天氣漸涼,秋燥明顯,易出現口干、唇干、咽干、便秘、皮膚干燥等現象,燥易傷津。二防秋郁:晚秋時節,天氣漸冷,草木枯黃,落葉落果,萬物蕭瑟,容易引人憂思,使人意志消沉、抑郁。三防秋寒:霜降時節是秋冬氣候的轉折點,也是陽氣由收到藏的過渡,養生關鍵應注意做好“外御寒、內清熱”。霜降是秋季到冬季過渡的開始。俗語有“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此時節,晝夜溫差變化增大,因此要注意添加衣服,特別要注意腳部和胃部保暖。最好養成睡前用熱水泡腳的習慣。
2、“朝朝鹽水,晚晚蜜湯”
秋天的主要氣候特點是干燥,但是,光喝白開水,并不能完全抵御秋燥帶來的負面效應。喝白開水,水易流失,若在白開水中加入少許食鹽,就不那么容易流失了。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真是一舉三得。
3、滋陰潤肺宜“平補”
為防止秋燥,可以適當多食用一些甘寒汁多的食物,如梨、柚子、甘蔗、香蕉、柑橘等各類水果,蔬菜可多食胡蘿卜、冬瓜、銀耳、蓮藕及各種豆類制品等。秋燥時節,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蔥及酒等,特別是生姜。這些食品屬于熱性,又在烹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當然,將少量的蔥、姜、辣椒作為調味品,問題并不大。在古代醫書中也出現過這樣的“警示”:“一年之內,秋不食姜;一日之內,夜不食姜?!?/p>
霜降氣候特點
秋天的主要氣候特點是干燥,氣溫漸漸轉冷。霜降是反映氣溫變化的節氣,天氣漸寒始于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意味著即將進入冬天。
霜降后,晝夜溫差更大,早晚天氣較冷,中午則比較熱,秋燥明顯。霜降過后,植物漸漸失去生機,大地一片蕭索。用科學的眼光來看,“露結為霜”的說法是不準確的。露滴凍結而成的凍露,是堅硬的小冰珠。
霜,是指貼近地面的空氣受地面輻射冷卻的影響而降溫到霜點 以下,在地面或物體上凝華而成的白色冰晶。
而霜凍是指由于溫度劇降而引起的作物凍害現象,因此,發生霜凍時不一定出現霜,出現霜時也不一定就有霜凍發生;但是,因為見霜時的溫度已經比較低,要是繼續冷卻,便很容易導致霜凍的發生。
霜降節氣一般是在每年公歷的10月23日前后。這時節冷空氣南下,天氣越來越凍,我國南方地區早晚較冷;而北方部分地區早已入冬,部分地區溫度已降到0攝氏度以下,如東北地區的北部、內蒙古東部和西北地區大部平均氣溫已在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