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如何踐行雙碳
低碳生活不困難,只要我們不浪費,就能為大自然節省一些能源,為地球做一件好事。漸漸地,空氣能夠變回清新,天空能夠變回湛藍,大地能夠變回綠色,人類的生活就更加美好啦!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青少年如何踐行雙碳,歡迎學習,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青少年如何踐行雙碳
碳達峰與碳中和一起簡稱“雙碳”,碳達峰是指在某一個時點,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即是讓二氧化碳排放量“收支相抵”。我國在2020年9月明確提出2030年“碳達峰”與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
大學生可從綠色出行,節水節電,植樹造林等方面助力雙碳。首先,短距離出行時可步行或騎自行車,長距離出行時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減少使用私家車次數。其次,在日常生活中節約用水用電,一水多用,外出時關閉電腦電視等電源開關,及時關閉電燈,減少電力消耗。另外,愛護花草樹木,積極參與植樹造林等活動。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購物時盡量自備袋子,不亂扔垃圾踐行垃圾分類。
大學生如何踐行低碳理念
1、節約打印用紙。
紙是由樹木制造而成的,而樹是一個天然的二氧化碳吸收器,同時可以制造氧氣,凈化空氣。大學生必不可少的打印文件,就可以將兩頁全部利用。
2、用手帕代替紙巾。
紙巾也是樹木的產物,紙巾的利用率比打印紙還要低。
3、拒絕塑料袋。
塑料袋是難易分解的,而且還會嚴重污染環境。生活中用可以重復利用的購物袋。
4、節約用水。
隨手關水龍頭,不浪費。
5、帶動身邊人,一起低碳生活。
135低碳出行什么意思
一、做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的先行者。 節能減排從我先行,低碳生活點滴做起。如果您準備購車,建議購置新能源、低排放、低油耗、低污染的汽車;如果您是“有車族”,建議每周少開一天車,盡量“拼車”出行;如果必須駕車出行,請您做到環保駕車、文明駕車、有序停放。
二、做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的踐行者。 讓我們積極采用節約能源、提高能效、減少污染、有益健康、兼顧效率的綠色出行方式,堅持做到綠色出行“135”——上下班和辦理公務時,在1公里以內的盡可能選擇步行,在3公里以內的盡可能選擇騎自行車,在5公里以內的盡可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三、做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的傳播者。 讓我們在踐行綠色出行方式的同時,主動宣傳、倡導、推廣“能走不騎、能騎不坐、能坐不開”的健康出行理念,帶動更多人自覺參與到綠色出行“135”行動中來,共建共享低碳、健康、有序、文明、暢通的綠色交通環境。
超贊低碳環保綠色出行內容
1、跑步或騎自行車:平時可以選擇騎自行車出行或者跑步,既環保又低碳,還能鍛煉身體。
2、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班或外出可以選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公交車。
3、等紅燈或堵車時關閉發動機:紅燈時間比較長時可以關閉汽車發動機,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減少尾氣對環境的污染。
4、不猛踩油門、猛踩剎車:開車時要平穩踩油門,盡量使車勻速行駛,節省燃油減少污染物排放。
5、購買低排量汽車:購買車時,盡量選擇排量較小又能滿足日常出行需求的車,車的排量越大,排放的污染量也越大。
大學生低碳環保論文
那么,如何讓農民盡快走出落后的生產生活方式,過上低碳生活?
一是有關部門要加強宣傳引導,幫助農民切實轉變落后的生產生活方式。在農村生活中,秸稈是農民燒火做飯、取暖燒水的主要原料。但秸稈作為糧食生產的副產品,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不再是只能用于燃燒的廢物,而是具有多種用途的能源和原料。如可以用做建沼氣池、氣化站的原料;可以轉化分解為無公害有機肥料等。為此,要加強宣傳,電視、廣播、報紙等媒體要拿出更多的內容面向農村和農民,普及科學生產生活(來源:文秘站 )方式。
二是面對農村生產生活方式長期落后、碳排放一直居高不下的現狀,各級政府要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高度及倡導農民過低碳生活的角度,積極為農民提供一定的資金和技術支持。
對于新能源要加大財政補貼力度。對于使用無污染網新能源的項目,國家要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將錢用在農村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上。如建秸稈氣化站,平均每站投資55萬元,占地1.5畝,供氣半徑1.5公里,設計供氣能力300戶~500戶。這部分資金可由政府和農戶共同承擔,根據地區經濟發展狀況,劃分不同的分擔比例。
在保證農民利益的前提下,引導農民和企業運用新技術和新方法,加大相關技術和機械的推廣力度,如秸稈發酵、秸稈還田等多樣化處理方式,采用化學處理和物理處理相結合等方法,探討循環農業模式和技術體系,向產業化方向發展,不斷提升秸稈處理和資源利用的綜合效益,讓秸稈變廢為寶。
三是有關部門要加強推進與監管并舉策略。秸稈的轉化利用和禁止焚燒,必須以疏為主、疏堵結合。在工作中,要堅持政策引導、示范帶動、措施跟上,真正讓農民在開展秸稈禁燒的同時收效益、得實惠,才能得到大多數農民的理解、認可和支持,秸稈才不會成為農村過量碳排放的元兇。
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由于存在明顯的地區差異,想全面用新能源代替秸稈焚燒目前尚不太現實,因而要漸次推進。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契機,全面啟動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建立健全環境管理與監測體系,不斷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對擅自焚燒秸稈的農民,由當網地環保部門會同農業、公安等部門予以警告,責令其立即停燒,并依法對直接責任人予以處理;對焚燒秸稈造成嚴重大氣污染事故的,要及時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