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目標指的是什么
將普通燈泡換成節能燈,盡量步行、騎自行車或乘公交車出行,隨手拔下電器插頭……這些看似不經意的小事,都是在為“減碳”做貢獻。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雙碳目標指的是什么,歡迎學習,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雙碳目標指的是什么
雙碳目標指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
拓展
雙碳,即碳達峰與碳中和的簡稱。
2020年9月中國明確提出2030年“碳達峰”與2060年“碳中和”目標。
2021年5月26日,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7月16日,全國碳市場正式開市。
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知察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森穗發布。
2021年12月13日,入選“2021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
2021年12月20日,入選2021年度十大流行語、2021年度十大新詞語。
2022年1月4日消息,入選《中國名牌》評出搭春茄的2021年度品牌十大熱詞
戰略意義:“雙碳”戰略倡導綠色、環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快降低碳排放步伐,有利于引導綠色技術創新,提高產業和經濟的全球競爭力。中國持續推進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加快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努力兼顧經濟發展和綠色轉型同步進行。
雙碳哪一年提出的
2020年9月22日,中國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正式提出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碳達峰是我國承諾,2030年之前,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再增加,達到峰值后再緩慢減少。到2060年,所有的二氧化碳排放將通過植樹、節能減排來抵消,這就是所謂的碳中和。碳達峰意味著在某個時間點,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再增加,達到峰值,然后逐漸回落。中國承諾,在2030年之前,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會增加,達到峰值后會慢慢減少。碳排放與經濟發展密切陪升塵相關,經濟發展需要能源消耗。雙碳”目標對我國綠色低碳發展具有引領性、系統性,可以帶來環境質量改善和產業發展的多重效應。著眼于降低碳排放,有利于推動經濟結構綠色轉型,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助推高質量發展。
突出降低碳排放,有利于傳統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的協同治理,使環境質量改善與溫室氣體控制產生顯著的協同增效作用。強調降低碳排放人人有責,有利于推動形成綠色簡約的生活方式,降低物質產品消耗和浪費,實現節能減污降碳。
青少年如何踐行雙碳
碳達峰與碳中和一起簡稱“雙碳”,碳達峰是指在某一個時點,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即是讓二氧化碳排放量“收支相抵”。我國在2020年9月明確提出2030年“碳達峰”與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
大學生可從綠色出行,節水節電,植樹造林等方面助力雙碳。首先,短距離出行時可步行或騎自行車,長距離出行時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減少使用私家車次數。其次,在日常生活中節約用水用電,一水多用,外出時關閉電腦電視等電源開關,及時關閉電燈,減少電力消耗。另外,愛護花草樹木,積極參與植樹造林等活動。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購物時盡量自備袋子,不亂扔垃圾踐行垃圾分類。
大學生如何踐行低碳理念
1、節約打印用紙。
紙是由樹木制造而成的,而樹是一個天然的二氧化碳吸收器,同時可以制造氧氣,凈化空氣。大學生必不可少的打印文件,就可以將兩頁全部利用。
2、用手帕代替紙巾。
紙巾也是樹木的產物,紙巾的利用率比打印紙還要低。
3、拒絕塑料袋。
塑料袋是難易分解的,而且還會嚴重污染環境。生活中用可以重復利用的購物袋。
4、節約用水。
隨手關水龍頭,不浪費。
5、帶動身邊人,一起低碳生活。
135低碳出行什么意思
一、做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的先行者。 節能減排從我先行,低碳生活點滴做起。如果您準備購車,建議購置新能源、低排放、低油耗、低污染的汽車;如果您是“有車族”,建議每周少開一天車,盡量“拼車”出行;如果必須駕車出行,請您做到環保駕車、文明駕車、有序停放。
二、做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的踐行者。 讓我們積極采用節約能源、提高能效、減少污染、有益健康、兼顧效率的綠色出行方式,堅持做到綠色出行“135”——上下班和辦理公務時,在1公里以內的盡可能選擇步行,在3公里以內的盡可能選擇騎自行車,在5公里以內的盡可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三、做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的傳播者。 讓我們在踐行綠色出行方式的同時,主動宣傳、倡導、推廣“能走不騎、能騎不坐、能坐不開”的健康出行理念,帶動更多人自覺參與到綠色出行“135”行動中來,共建共享低碳、健康、有序、文明、暢通的綠色交通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