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七年級政治教案
初中政治是培養學生形成正確三觀及社會責任感的重要學科,但由于其理論性較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覺得吃力或無聊,所以,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激發學生對政治的興趣。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人教版初中七年級政治教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初中七年級政治教案1
走出情緒的低谷
一、就是高興不起來
我們有時會有這樣的感覺:整個人懶洋洋的,做什么事都無精打采,情緒總是很低落,看什么都不順心,很容易生氣或哭鼻子。這個時候,我們可能是陷入了情緒的低谷。如果遲遲不能自拔,可是一件糟糕的事情,對自己的學習、生活和健康都是不利的。
朱亭做闌尾炎手術,1個月沒有上學。再次回到學校以后,她發現自己的學習落下了一大截。朱婷很努力,想找回以前學習上那種游刃有余的感覺,可成績仍不理想。父母和老師沒有批評她,只是讓她好好用功。可朱婷心里很難過,情緒十分低落。她想:是不是我生病之后變苯了呢?為什么學習變的這么吃力?老師和爸爸媽媽是不是對我很失望?否則他們為什么沒有提出更高的要求呢?朱婷越想越傷心,好些天都心事重重,做什么都打不起精神來。
總結以下大家的體驗,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事使我們悶悶不樂?
換個角度看問題
為什么有時我們會落入情緒低谷呢?有的同學說:那是因為我遇上了倒霉的事情。這話聽起來對,可仔細想又不對了:誰不會遇上倒霉事呢?為什么有的人能夠一次又一次精神飽滿地面對困難和挫折,有的人卻一撅 不拯了呢?看來問題不在于外在的事物,而在于我們自身。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觀點看問題,我們往往會有不同的感悟,當然也就會導致不同的行為和后果了。
一位老太太有兩個女兒,大女兒賣草鞋,二女兒賣雨傘。老太太成天愁眉苦臉的。一位鄰居問她:“老人家,你每天都在為什么而發愁呢?”老太太說:“唉,一到下雨天,我就擔心大女兒的草帽賣不出去;等天晴了,我有擔心二女兒的雨傘賣不出去。你說我能不發愁嗎?”
如果你是老太太的鄰居,你會怎么開導她呢?
調節情緒的技巧
低迷的情緒對解決問題是毫無幫助的,甚至會形成惡性循環——情緒越不好,越不想改變現狀;越不改變現狀,情緒就更不好。所以,學會一些調節情緒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看一看下面幾位同學調節情緒的方法,其中有沒有適合你的?
立即行動李淘和好朋友吵了一架,一個星期沒說話了。李濤心里既難過,又憋的慌。他對自己說,不能在這樣了,于是跑到朋友面前。把心里話一股腦兒都說了出來,并真誠地道歉。兩人終于和好。
合理定位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政治教案這次測驗只考了七十幾分,她十分傷心。后來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政治教案想了想,自己這次的成績和有的同學比是比理想,但比自己上一次考試還是有進步的。她安慰自己:一口吃不成個大胖子,好成績不是一朝一習得來的。只要自己不放棄,就一定能達到目標。這樣以來,她的心理好受多了。
自我暗示AA對付壞心情的絕招是:每天出門前,對著鏡子,用手將自己的嘴角和眼角向上“微調”,變成微笑的樣子,然后花幾分鐘聚精會神地看著鏡子里的鏡子,心理默念:我很快樂,我很快樂。像這樣常常練習,她的心理竟真的好了起來。
當你情緒低落時,還有什么調節情緒的好辦法?你的朋友又是怎么處理這些情況的?
小結:學生小結
作業:見練習冊
人教版初中七年級政治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知道通過尋找個人自尊自信的支點、創造個人成功的記錄等方式來確立自尊自信。知道一些體現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典型事例。
過程與方法
進一步提高認知能力,能夠初步較全面、正確地了解自己,確立自尊自信的前提。在日常生活中,能夠保持個人較恰當的自尊心和一定的自信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有意識地引導自己,保持個人自尊自信的正確方向,把個人的自尊自信上升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以成為一個對祖國、對人民的有用之才。
教學建議
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指導學生學習有關自尊自信方面知識的目的,在于引導其行動。因而本框教學內容是全課的重點。課文提出了培養自尊自信的三點途徑,前兩點是實際性的指導,第三點是方向性的指導。重點是要指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與生活實際,將這些方法落實于行動。
教法建議
在懂得了“是什么”、“為什么”以后,重要的是“怎樣做”。也就是如何將心理品質教育最終落到實處。自尊自信的培養可以說有多種途徑,但最根本的則是如何認識自己突出的優勢和長處。因此,要引導學生廣開思路找自己的“長”。尤其是一些所謂的“差生”,教師應把重點放在他們身上,發動同學幫助其發現也許連自己也沒有認識到的優勢和長處,培養其自尊自信良好品質。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過程:
教師持一帶支架的相框進入教室,把它放在講臺桌上,老師引導說明相框能站立在桌上是因為后邊有支架。而每個人要想以自尊自信的良好形象自立于社會,也需要這樣一個“支點”,即每個人的優勢和長處。
學生活動:找優點
①以小組為單位
②每組指定一名同學作為找優點的對象
③自我找優點與小組其他成員給其找優點同時進行
④教師提示:“優點”不光是指學習好,體育好、唱歌好、人緣好、模仿能力強、做飯好等都是優點。
⑤時間五分鐘
⑥先由自己陳述所找優點,然后由小組其他成員陳述。
⑦當學生說出自己的優點后,教師示意學生掌聲鼓勵。
(目的:激發學生的自豪感,增強自信心。)
問:在贏得掌聲的時候,你能說說是用哪些具體的方法找到自己優點的嗎?
生答:要和別人相比較。當然,要選擇好比較的對象,比如,踢足球的水平,我就得和同學比,不能和__比;全面挖掘自己優勢,當然,也要認識不足,才能揚長避短。
師:此外,還要逐步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抓住今天,追求明天。
學生歸納:在成功的行動中,體驗勝利的喜悅,自信心不斷增強。要想成功,目標就要適當,行動也要勇敢。
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話:“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漢。”說明要自信,就要獨立,不能有依賴性。
議一議:“維護國家尊嚴是大人們的事,與我們中學生無關。”這種想法對嗎?為什么?
生答:不對。人既要有人格,又要有國格。中學生也是國家公民,有維護國家尊嚴的義務。
問:維護祖國的尊嚴我們應怎樣做?
生答:繼承民族傳統、對外交往不卑不亢、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尊重國旗、國徽、國歌……
學生課堂小結
探究活動
我的自信心在哪里
活動(一)學生填寫調查表知道自己具有那些能力:
自我能力調查表
在符合你的題目的括號內劃"√",在不符合你的題目的括號內劃"×"。如果你還具備其他能力請填寫在第9題中
1.我對自己的理解能力充滿信心()
2.我對自己的社交能力充滿信心()
3.我對自己的學習能力充滿信心()
4.我對自己的表演能力充滿信心()
5.我對自己的體育能力充滿信心()
6.我對自己的組織能力充滿信心()
7.我對自己的繪畫能力充滿信心()
8.我對自己的自我保護能力充滿信心()
9.我還對自己的以下能力充滿信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動(二)回顧成功經歷及內心體驗,說明我們的能力還必須得到他人的肯定,自信心才可能確立。
"我得到了別人的大拇哥"
幼年的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寫成功事件),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大拇哥,我心里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童年的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寫成功事件),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大拇哥,我心里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少年的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寫成功事件),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大拇哥,我心里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動(三)自由演說,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能力和成功經歷,分析自尊自信是如何確立的,如何能培養自尊自信,并能指導自己的行動。
人教版初中七年級政治教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人們在遭受到挫折時,每個人的心理和態度反應是不一樣的。有的屈服于挫折,有的戰勝挫折。這些不同的反應是有多方面原因的,生活目標、生活態度、心理、身體等都會引起承受力的不同。
過程與方法:
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通過活動、小型辯論讓學生體會對挫折的感受和挫折的兩重性。通過事例的分析理解造成不同反應的原因。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增強學生對待挫折的信心,教會學生辯證地看問題,要看到事物的好的一面及壞的一面。
教學建議
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造成人們對待挫折的態度不同的原因,是本框的重點,講好這個問題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活目標,培養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有助于增強他們對挫折的承受能力。
2、挫折的兩重性是本框的難點。挫折本身是不好的事情,但它可以變成好事,這一點初一學生掌握起來有一定難度,希望教師注意教法。
教法建議
1、教師安排學生做活動,感受挫折,并談心理感受。
2、發動學生搜集戰勝挫折、屈服于挫折的事例。
3、小型辯論:挫折利弊之我見 正方-----挫折對人有利;反方------挫折對人不利。
教學設計示例
復習提問:產生挫折的原因是什么?
人們遇到挫折后會有什么樣的反應呢?
(學生活動):教師找幾位學生到前面,蒙住眼睛,裝扮盲人。活動有:走動、繞障礙、搬東西、取學習用具等。
活動完畢:教師請這幾位學生談感受。
(投影):有兩位好朋友在升學過程中雙雙落榜,兩人都非常難過,其中一個人幾天以后重振精神,開始復習功課,準備第二年再考,另一個人卻一直情緒很低落,唉聲嘆氣,愁眉不展,心灰意冷,一蹶不振。
學生分析材料說明了什么?
……
結論:遇到挫折人們的反應、承受能力是不一樣的,采取的態度也不一樣。
(板書):1、面對挫折人們的態度不同
遭遇到挫折,人們反應、態度不一樣,挫折對人會有什么樣的影響、作用?下面請八位辯手進行辯論。
(辯論會):大約十分鐘。
通過同學們唇槍舌劍的辯論,我們可以看出,人們面對挫折時,因為態度、反應、承受力等不同,有的人向挫折屈服了,有的人卻勇敢地戰勝了挫折。同學們舉了很多事例。
(1)、向挫折屈服
(2)、勇于戰勝挫折
由同學們的辯論我們了解到挫折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人們能正確對待挫折,將不利變為有利,將失敗轉為成功時,挫折對于人們的意志品質就起到了積極作用。這就是挫折的兩重作用。
消極作用給人的身體和心理上帶來打擊、壓力,造成精神上的煩惱和痛苦,給生活道路造成曲折。對一些承受能力弱的人來說就是一場災難。剛才辯論會中同學們已經談到了,孔子,家境貧寒,但是他經過不懈努力寫出《春秋》,成為的教育家。屈原遇到_政治腐敗,寫出了《離騷》。無臂青年劉京生靠著自己頑強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精神練出一“手”好毛筆字。這些人都是在逆境中將不利因素化為積極因素,克服重重困難,取得了成績。為什么人們在遇到挫折時態度,表現是不一樣的呢?
3、造成人們對待挫折不同態度的原因
(1)、生活目標不同
被人譽為樂圣的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在遭受雙耳失聰的打擊之后,曾痛苦地將自己關在房子里不愿與人見面。但是,不甘就此退出樂壇的強烈信念,使他重新振作起來, “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創作中,他咬住一根木棒頂端,將另一端插在鋼琴的共鳴箱內借以聽音。氣勢雄偉的音樂,滲透著貝多芬與耳聾搏斗的辛勤汗水。
孫臏被人誣告、陷害、挖掉雙膝,肉體和精神都受到極大摧殘,正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他不惜靠裝瘋賣傻茍活豬圈,后來在馬陵道打敗魏軍并寫出了傳世的《兵法》。
(2)、生活態度不同
大發明家愛迪生在發明電燈跑的過程中,失敗了1200多次,終于獲得成功。當有人嘲笑他的失敗時,他樂觀地說,我發現了1200多種不能作為燈絲的材料。
一位老音樂家在“_“中下放到農村為牲口鍘了7年草,等他平反回來,人們驚奇地發現他并沒有憔悴衰老,他答道:“我怎么會老呢?我每天都在按四分之三拍鍘草的。”
相反,如果沒有樂觀向上的態度,一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會愁眉不展,情緒低落。除此以上原因之外,我們同學還能說一下還有哪些原因能影響我們對挫折的態度?
(學生回答)略
(3)、心理準備不同
剛才同學們在做的活動中體會到,遇到同一件事情,心理素質較強就顯得冷靜、從容,但心里準備不足,就表現得膽怯、害怕。因此可以看出心理準備不同也會影響承受挫折的能力。
(4)、身體狀況不同
身體素質好的比體弱多病的人承受能力要強,同學們可以從自身和周圍的人們看到。
(5)、得到幫助和支持的情況不同
學生交流當自己遇到困難是否有人幫助?略
[小結]:通過學習我們懂得人們對待挫折的態度是不同的,挫折有兩重性,影響人們對待挫折的不同態度的原因,是使我們應對照自己的實際情況找到自身的不足和差距,并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努力去彌補,爭做一個勇敢面對挫折的人。
人教版初中七年級政治教案4
一、學習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初步樹立正確的友誼觀,學會和同學、朋友建立發展真正的友誼;友愛同學,增進與同學之間的友情。
2、能力:積極與同學、朋友交往,養成熱情開朗的性格;學會與同學、朋友正確地交往與溝通,提高與同學、朋友交往的能力。
3、知識:了解青春期閉鎖心理的現象及危害。懂得同學友情在人們、學習和工作中的重要性;學會與同學、朋友正確交往的方式。
二、學習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明確生活需要友情以及友情對自身成長和發展的重要作用。
教學難點:使學生明確閉鎖心理,積極尋找朋友,并能認識應交什么樣的朋友。
三、教學方法
事例引導式,討論式
四、教學活動過程:
(一)預習問題設計
1、友情在生活和學習中的作用如何?
2、青春期閉鎖心理的危害?
3、克服青春期閉鎖心理的辦法有哪些?
4、我們在尋找友情的過程中應注意什么?
(二)自主學習
1、你有朋友嗎?最知心的朋友是誰?他(她)對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幫助是什么?
2、談談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理解。
3、(1)你喜歡和什么樣的同學交往?
(2)你和朋友交往中對你產生了什么影響?
(三)合作學習
1、《中國青年報》曾就中學生在擇友、交友方面做過專門調查。在你有知心朋友嗎?這一欄的回答中,2500多名中學生,72%的同學非常肯定地回答自己有知心朋友。許多同學認為只有擁有朋友和友情的生活才是快樂的、美好的。有的同學甚至認為班上大多數同學都是自己的知心朋友。
28%的回答自己沒有知心朋友的同學,也并不是不想有朋友,而主要是因為自己的個性缺陷和接觸時間短等方面的緣故,暫時沒有找到。
議一議:從以上的調查和這份材料來看,你能發現什么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2、閱讀教材p75頁許娜的事例。討論以下問題:
(1)你有和許娜類似的煩悶和苦惱嗎?
(2)象許娜這樣有什么危害?
(3)應怎樣擺脫苦惱?
3、當遇到下列情況時應該怎樣做?
(1)當你的朋友或同學生病時,
(2)當你的朋友在學習上或生活上遇到困難時,
(3)當班級組織集體活動時,
(4)當遇到煩心事時,
(5)當同學邀請自己結伴去郊游時,
人教版初中七年級政治教案5
一、導入新課
個能夠尊敬別人的人,即使他的生理不健全,可他的精神卻是完美的,同樣可以贏得別人真誠的尊敬。
講述一個小女孩成為有名歌手的故事。
討論:能否以外貌評價人?
每個人的家境情況、智力水平、父母的職務及職業等會有所不同。我們應該怎么樣正確對待這些差異,作到平等尊重他人呢?
二、新授
(一)平等尊重他人
分小組選擇p47-49的一個情景,用小品形式表演出來。表演時特別要將“我”的想法、說法或做法表達出來。
全班同學根據提出的問題作點評。
1、家境清貧就低人一等嗎?
家境有貧富差別,但富裕并不能最為炫耀的資本,貧窮并不是一種恥辱,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同學,決不能歧視。
2、我們應該怎樣正確看待智力的差異?
影響智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先天的遺傳因素,也有后天的環境因素、實踐因素。一個智力平平的人,經過自己的努力,同樣能取得一定的成績。
3、父母職務、工作的不同說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