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目前,信息化發展不斷加快,學生面對的信息量越來越大。數學已經滲透到多個領域,生物學、軍事學、經濟學、社會學等領域的發展均離不開數學。這次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數學教案,供大家閱讀參考,希望大家喜歡。
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多項式除以單項式的運算法則。
2.運用多項式除以單項式的法則,熟練、準確地進行計算.
3.通過總結法則,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訓練學生的綜合解題能力和計算能力.
4.培養學生耐心細致、嚴謹的數學思維品質.
重點、難點:
1.多項式除以單項式的法則及其應用.
2.理解法則導出的根據。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具學具:
投影儀、膠片.
教學過程:
1.復習導入
l用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
2單項式除以單項式法則是什么?
3計算:
4填空:
規律:多項式除以單項式,先把這個多項式的每一項除以這個單項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2.講授新課
例1 計算:
1 2
解:1原式
2原式
注意:l多項式除以單項式,商式與被除式的項數相同,不可丟項,如l中容易丟掉最后一項.
2要求學生說出式子每步變形的依據.
3讓學生養成檢驗的習慣,利用乘除逆運算,檢驗除的對不對.
例2 化簡:
解:原式
說明:注意弄清題中運算順序,正確運用有關法則、公式。
練習:1P150 1,2,。
2錯例辯析:
有兩個錯誤:第一,丟項,被除式有三項,商式只有二項,丟了最后一項1;第二項是符號上錯誤,商式第一項的符號為“-”,正確答案為 。
3.小結
1.多項式除以單項式的法則是什么?
2.運用該法則應注意什么?
正確地把多項式除以單項式問題轉化為單項式除以單項式問題。計算不可丟項,分清“約掉”與“消掉”的區別:“約掉”對乘除法則言,不減項;“消掉”對加減法而言,減項。
4.作業
P152 A組1,2。
B組1,2。
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數學教案2
正數和負數
★目標預設
一、知識與能力
借助生活中的實例會判斷一個數是正數還是負數,能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二、過程與方法
1、 過程:通過實例引入負數,從而指導學生會識別正負數及其表示法,能應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2、 方法:討論法、探究法、講授法、觀察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樂于接觸社會環境中的數學信息,愿意談論數學話題,在數學活動中發揮積極作用
★教學重難點
一、重點:理解正數和負數的概念,判斷一個數是正數還是負數,應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二、難點:負數的意義,理解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教學準備
帶有負數的實例若干
★預習導學
在生活、生產、科研中,經常遇到數的表示與數的運算的問題。例如,
⑴天氣預報2003年11月某天北京的溫度為-3~3℃,它的確切含義是什么?這一天北京的溫差是多少?
⑵有三個隊參加的足球比賽中,紅隊勝黃隊4∶1,黃隊勝藍隊1∶0,藍隊勝紅隊1∶0,如何確定三個隊的凈勝球數與排名順序?
⑶某機器零件的長度設計為100mm,加工圖紙標注的尺寸為100±0.5mm,這里的±0.5代表什么意思?合格產品的長度范圍是多少?問題1-3友情提示、全班交流、教師點評
★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談話引入
在小學里我們已經學過哪些類型的數自然數和分數,它們都是由實際需要而產生的,由記數、排序產生數1,2,3……,由表示“沒有”“空位”,產生數0,由分物、測量產生分數,,……,但在預習導學中表示溫度、凈勝球數、加工允許誤差時用到數-3,3,2,-2,0,+0.5,-0.5。
二、 精講點撥,質疑問難
這里出現了一種新數:-3,-2,-0.5。在前面的實際問題中它們分別表示:零下3攝氏度,凈輸2球,小于設計尺寸0.5mm,像-3,-2,-0.5這樣的數即在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前面加上負號“-”的數叫做負數。而3,2,+0.5在問題中分別表示零上3攝氏度,凈勝2球,大于設計尺寸0.5mm,它們與負數具有相反的意義。我們把這樣的數即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叫做正數
數字前的“+”,“-”分別讀“正”,“負”。
正數前的“+”可加也可省略。
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把0以外的數分成正數和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三、 課堂活動,強化訓練
小組討論:生活中你們見過帶“-”的數嗎?代表發言,教師適當表揚學生
例1:下面哪些數是正數,哪些是負數。學生獨立思考,個別回答,教師點評
-11,4.8,+73,-2.7,,-,-8.12,100
例2:在知識競賽中,如果用+10分表示加10分,那么扣20分怎樣表示?個別回答,學生點評
練習:見書本P5練習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四、 延伸拓展,鞏固內化
例3:1一個月內,小明體重增加2千克,小華體重減少一千克,小強體重沒變化,寫出他們這個月的體重增長值減少值呢?小組討論,代表發言,教師點評
22001年下列國家的商品進出口總額比上年的變化情況是:
美國減少%, 德國增長1.3%
法國減少2.4%, 英國減少3.5%
意大利增長0.2%, 中國增長7.5%
寫出這些國家2001年商品進出口總額的增長率。學生獨立思考,教師點評
3一潛水艇所在高度為-50米,一條鯊魚在潛水艇上方10米處,鯊魚所在的高度是多少?
4向北走-20米所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5某銀行職員在一天內經辦了五筆業務:取出10000元,存進25000元,取出5000元,存進8000元。求該職員在一天內使銀行變化了多少元?
6在一次數學競賽中,成績在120分以上為優秀120分到119分為合格,100分以下的不合格。老師將他班上的十位競賽成績簡記為:-10、-5、0、-28、+10、20、-3、+15、+8、-23,則這十位同學中優秀的有幾名?
7判斷下列各題:
①正數就是自然數
②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的數不存在
③帶正號的數為正數帶負號的數為負數
④零是最小的整數
⑤-a是負數
練習:見書本P6獨立完成,教師巡視,適時指導,得出結論
五、 布置作業,當堂反饋
見書本P7 《當堂反饋》
教后反思
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數學教案3
教學目的
1.通過對多個實際問題的分析,使學生體會到一元一次方程作為實際問題的數學模型的作用。
2.使學生會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決一些簡單的應用題。
3.會判斷一個數是不是某個方程的解。
重點、難點
1.重點:會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決一些簡單的應用題。
2.難點:弄清題意,找出“相等關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一本筆記本1.2元。小紅有6元錢,那么她最多能買到幾本這樣的筆記本呢?
解:設小紅能買到工本筆記本,那么根據題意,得
1.2x=6
因為1.2×5=6,所以小紅能買到5本筆記本。
二、新授:
問題1:某校初中一年級328名師生乘車外出春游,已有2輛校車可以乘坐64人,還需租用44座的客車多少輛? 讓學生思考后,回答,教師再作講評
算術法:328-64÷44=264÷44=6輛
列方程:設需要租用x輛客車,可得。
44x+64=328 1
解這個方程,就能得到所求的結果。
問:你會解這個方程嗎?試試看?
問題2:在課外活動中,張老師發現同學們的年齡大多是13歲,就問同學:“我今年45歲,幾年以后你們的年齡是我年齡的三分之一?”
通過分析,列出方程:13+x=45+x
問:你會解這個方程嗎?你能否從小敏同學的解法中得到啟發?
把x=3代人方程2,左邊=13+3=16,右邊=45+3=×48=16,
因為左邊=右邊,所以x=3就是這個方程的解。
這種通過試驗的方法得出方程的解,這也是一種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也可以據此檢驗一下一個數是不是方程的解。
問:若把例2中的“三分之一”改為“二分之一”,那么答案是多少?動手試一試,大家發現了什么問題?
同樣,用檢驗的方法也很難得到方程的解,因為這里x的值很大。另外,有的方程的解不一定是整數,該從何試起?如何試驗根本無法人手,又該怎么辦?
三、鞏固練習
教科書第3頁練習1、2。
四、小結。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怎樣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方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談談你的學習體會。
五、作業 。教科書第3頁,習題6.1第1、3題。
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數學教案4
相交線
教學目標:
1.理解對頂角和鄰補角的概念,能在圖形中辨認.
2.掌握對頂角相等的性質和它的推證過程.
3.通過在圖形中辨認對頂角和鄰補角,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
重點:在較復雜的圖形中準確辨認對頂角和鄰補角.
難點:在較復雜的圖形中準確辨認對頂角和鄰補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先請同學觀察本章的章前圖,然后引導學生觀察,并回答問題.
學生活動:口答哪些道路是交錯的,哪些道路是平行的.
教師導入:圖中的道路是有寬度的,是有限長的,而且也不是完全直的,當我們把它們看成直線時,這些直線有些是相交線,有些是平行線.相交線、平行線都有許多重要性質,并且在生產和生活中有廣泛應用.所以研究這些問題對今后的工作和學習都是有用的,也將為后面的學習做些準備.我們先研究直線相交的問題,引入本節課題.
二、探究新知,講授新課
1.對頂角和鄰補角的概念
學生活動:觀察上圖,同桌討論,教師統一學生觀點并板書.
(板書)∠1與∠3是直線AB、CD相交得到的,它們有一個公共頂點O,沒有公共邊,像這樣的兩個角叫做對頂角.
學生活動:讓學生找一找上圖中還有沒有對頂角,如果有,是哪兩個角?
學生口答:∠2和∠4再也是對頂角.
緊扣對頂角定義強調以下兩點:
(1)辨認對頂角的要領:一看是不是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角,對頂角與相交線是唇齒相依,哪里有相交直線,哪里就有對頂角,反過來,哪里有對頂角,哪里就有相交線;二看是不是有公共頂點;三看是不是沒有公共邊.符合這三個條件時,才能確定這兩個角是對頂角,只具備一個或兩個條件都不行.
(2)對頂角是成對存在的,它們互為對頂角,如∠1是∠3的對頂角,同時,∠3是∠1的對頂角,也常說∠1和∠3是對頂角.
2.對頂角的性質
提出問題:我們在圖形中能準確地辨認對頂角,那么對頂角有什么性質呢?
學生活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選代表發言,井口答為什么.
(板書)∵∠1與∠2互補,∠3與∠2互補(鄰補角定義),
∴∠l=∠3(同角的補角相等).
注意:∠l與∠2互補不是給出的已知條件,而是分析圖形得到的;所以括號內不填已知,而填鄰補角定義.
或寫成:∵∠1=180°-∠2,∠3=180°-∠2(鄰補角定義),
∴∠1=∠3(等量代換).
學生活動:例題比較簡單,教師不做任何提示,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解題過程,請一個學生板演。
解:∠3=∠1=40°(對頂角相等).
∠2=180°-40°=140°(鄰補角定義).
∠4=∠2=140°(對頂角相等).
三、范例學習
學生活動:讓學生把例題中∠1=40°這個條件換成其他條件,而結論不變,自編幾道題.
變式1:把∠l=40°變為∠2-∠1=40°
變式2:把∠1=40°變為∠2是∠l的3倍
變式3:把∠1=40°變為∠1:∠2=2:9
四、課堂小結
學生活動:表格中的結論均由學生自己口答填出.
角的名稱 特征 性質 相同點 不同點
對頂角 ①兩條直線相交面成的角
②有一個公共頂點
③沒有公共邊 對頂角
相等 都是兩直線相交而成的角,都有一個公共頂點,它們都是成對出現。 對頂角沒有公共邊而鄰補角有一條公共邊;兩條直線相交時,一個有的對頂角有一個,而一個角的鄰補角有兩個。
鄰補角 ①兩條直線相交面成的角
②有一個公共頂點
③有一條公共邊 鄰補角互補
五、布置作業:課本P3練習